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议制度——兼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议制度——兼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议制度——兼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议制度——兼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

罂坚鬟塑一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JuIy,2007皇墅!羔堑曼三竺L一!!!:!璺!!兰兰!兰!!!!!兰:!!!!!!竺!吐!:兰!竺!!!!兰i兰竺兰!竺!!竺!!里!:生:亟;!

【法学研究】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议制度

——兼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

任丽莉

(新疆大学法学院,新疆乌鲁术齐830047)

擅薹:行敢主导、立法配合、驶党组飒和敢治团体发挥童要作用.遮明度强是譬港立法会议制度的特色.中国人民代表大套是独立主权国家的代谡机关,而香港特区立法会是代表香港市民利益的民意机关。二者为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由干社舍制度的不同,两十机关在选举方武、人员组成、机构设置、立法极性质和权限等方面有请多差异。

香港特区立法台的独立性较大,任免权较小.与行政、司法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关幕,能够互相制衡。

关键词:香港特别行敢区f立法鲁_I更制度;特色;差异

中田分类号一D920.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1000一2820(2。07)04-0042-05

由于香港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议制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受英国议会制度的影响,继承了英国议会制度的一些内容,另一方面在回归后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了某种联系,由于制度的不同,又与后者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制度的特色

(一)行政主导,立法配合。

根据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区的宪制构架是行政主导模式,作为宪制构架重要组成部分的立法会议制度同样体现了这一模式。

在笔者看来,“行政主导”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

1.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产生途径不同。根据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的规定,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由此可见,行政长官不是由立法会选举产生,他可以自由行使基本法规定范围内的任何职权,而无需顾及立法会的赞同或反对。

2.行政参与立法程序。立法程序是法律从起草直到生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些重要环节不是由立法机关去做,而是由政府负责完成。在香港特区,行政参与立法的主要环节体现在t政府拟订法案(具体是由律政司的法律草拟科起草),向立法机关提出法案;政府编制并提出财政预算案,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预算,必须经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能生效;行政长官对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有相对否决权,如果行政长官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某个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整体利益,可以在三个月内把这个法案发回立法会,要求重议.

3.从草案提出的程序上来看,政府提出的议案优先于议员个人提出的议案.基本法第72条第2项及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央程序)第2条规定:政府提出的法案,如获得出席会议的全体议员的过半数票,即为通过I而议员个人提出的议案、法案和对政府法案的修正案均须由出席会议的两部分议员(分区直选的议员和功能界别团体选举的议员)的各过半数通过。同时根据基本法第72条的规定,政府提出的议案应优先列人议程。由此可见,立法会表决制度内含政府影响力:由政府提出的草案,出席会议的60名议员中只需31人支持便可通过,由议员提出的私人草案。因分组点票的关系,需要直选组别中16名议员和功能组别中16名议员支持才能通过。由此可见,议员个人提出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政府提出草案的通过程序要严格,基本法这样的规定体现了行政主导思想。

4.根据基本法第74条规定:立法会议员可以依法提出两类法律草案:第一,不涉及公共开支、政治体制、政府运作的法律草案可以提}第二,涉及政府

+馨萋品嚣:翟誓蓄:器6一).女.廿肃天木人.新_大学法学院讲炜.从事宪法、行袭击学研究.万方数据

第4期任丽莉t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议制度43

政策的也可以提,但在提出此类法律草案以前必须得到行政长官的同意。

在笔者看来,这也是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制度中行政主导模式的体现之一,之所以规定议员个人不能提出涉及公共开支、政治体制、政府运作的法律草案,是因为。公共开支、政治体制、政府运作都是香港特另4行政区的重大问题或涉及财政的问题,只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对这些问题最清楚、最熟悉,最了解其中带有科学技术和专门性的问题,因此不宜由议员个人提出这些方面的法律草案,而应由有关机关、部门提出”。口】

另一方面,“立法配合”则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其一,在行政会议的组成成员里,包括若干立法会议员,根据行政长官解散立法会的法定程序,在行使解散权之前,行政长官应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既然行政会议成员中包括有一部分立法会议员.那末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同时也是征询部分立法会议员的意见,从而使解散立法会这种制约手段,不纯粹形成对抗。

其二,在立法会举行会议时,政府应委派有关官员列席会议并代表政府发言。有关官员出席立法会,可以对政府提出的法案、议案、附属法规、财政预算和决算案作出政府方面的说明及解释,有助于立法会议员对法案、议案的理解和通过。此外,政府官员也能及时获取立法会议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加强政府与立法会之问的沟通与配合。

(二)玻党组织和政治团体在立法套议制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制度的具体运作中.各政党组织和政治团体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立法会中,香港的政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1998年香港首届立法会选举结果显示,在60个议席中,民主党占13个议席,自由党占10个议席,民进联占9个议席,前线占3个议席,港进联占5个议席,民权党占1个议席。Ⅱ]‘…2000年香港第二届立法会选举结果显示,在60个议席中,民建联占10个议席,自由党占8个议席。前线占4个议席。2004年香港第三届立法会选举结果显示,在60个议席中.民建联占12个议席,自由党占10个议席,民主党占9个议席,香港工会联合会占3个席位,香港职工会联盟占2个席位。前线占2个席位,街坊工友服务处占1个席位。伽从立法会的运作实践来看,在立法会中占议席位数较多的政党往往在立法会的立法事务的表决程序中起一定的制约作用。

如在香港第一届立法会行使职权期间的1999年5月19日,立法会在表决港府提请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有关居港权条款议案时,民主党曾企图中止动议。以阻挠议案通过,由于民建联、自由党及港进联合力反对而失败。民主党议员以离场方式表示抗议,但立法会还是以35票支持、z票反对及1票弃权的大多数通过这一提案。oM”9再如。在新一届即第三届立法会召开首次财务委员会会议中,就应否向中小学生发放全额车船津贴的讨论中,在民建联、自由党、泛联盟及个别泛民主派支持下,教统局副秘书长答应向所有受影响学生继续发放全额津贴,拨款建议在没有议员反对下通过。…可见政党组织在立法会的议案表决和通过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如上文所述,行政长官和立法会议员由两条不同选举途径产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立法会中出现执政党,但从立法会的职能这个角度看,某一政党在立法会中拥有多数议席,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特另q行政区政府。比如拒绝通过政府的议案和预、决算案,从而影响政府的运作效率。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制度的运作有利有弊,其优点是各政党在立法会中均占有一定议席,一定程度上形成分权制衡,兼顾各方面利益,有利于民主的发展;其弊端则在于立法会中政党林立,对议案和法律草案表决时意见分散,容易使很多议案搁置或无法通过,影响立法效率和立法会其他权力的正常行使。

(三)立法会议制度的透明度强。

立法会每周三下午召开由全体议员出席的大会,议事的程序对公众和媒体公开,市民可在互联网上查询每次立法会的议题,于会议召开两周前通过电话或传真等方式预约留座,立法会则以先得原则分配给有兴趣旁听的人士.并且,立法会每周设轮值议员,接受市民申诉I各议员在自己的办事处内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民意}市民还可上网查询所有议员的个人财务情况,对议员的个人利益进行监督。上述种种公开、透明的方式,有利于市民更好地了解香港的立法会议制度,积极参与香港的民主政治建设。另一方面,议员只有广泛听取市民的不同意见,才能令其向立法会提交的议案、立法会制定和通过的法例更符合大多数市民的利益。

二、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制度与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比较

(一)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求同: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

万方数据

44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作为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制度核心的立法会与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的人民代表大会都具有代议机关的性质,都是民意的体现机关,同时两者都有立法权(内地副省级以下,如县、乡的人民代表大会无立法权)——这是代议机构的传统权力,也是代议机关发挥立法功能的主要原因。香港特区立法会的立法权源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这种授权关系来自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的宪制构架,香港的政治体制,香港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组成及职权等问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基本法的形式制定出来,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法制化,同时使香港特区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存在具有合宪性与合法性基础。

不同的是,作为人民大表大会体系中位阶最高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独立主权国家的代议机关,而立法会是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来,代表香港市民利益的民意机关,相当于中国内地省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

另外,垒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关系既有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同时也有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体现之一是在行政长官的任免上,基本法规定立法会有权弹劾行政长官,但要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立法会权力的滥用。体现之二在于行政长官任命政府官员,需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二)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存异:与我国人民代表太奢制度的区别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议制度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处的社会制度不同,所以决定了两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区别。这里笔者主要是从两种制度的核心——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差异的角度来分析两种制度之间的区别。

1.从两机关选举的方式、人员的组成上来看,两种制度的区另0在于;内地的县(县级市)乡(镇、民族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设区的市,省、全国级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问接选举的方式产生。五级人大代表均是兼职代表,这些代表来自社会各行各业,而且在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工作的人数众多,这种代表的组成状况不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人民政府、同级人民法院、同级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如前所述,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半数由分区的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半数通过功能团体选举产生。从现任立法会议员情况来看,有些是全职立法会议员(在现任立法会议员中,有13位是全职议员),有些在担任议员一职的同时,还兼任公职或从事多项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与藐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同的是,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不得在政府和法院中工作,这样各个机关的独立性才能得到很好地保证。

2.从两机关的级gⅡ上来看,两种制度的不同在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五级。三级(全国级、省级、剐省级①)有立法权;香港特区有立法会和18个区议会组成两级系统。不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一级政权机关,行使宪法和组织法授予的职权。香港特区立法会是一级政权机关,如前文所述,享有广泛的自治权,级别上相当于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但根据基本法规定,香港的18个区议会是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无立法权,它主要有两方面职能:一是作为政府在地区事务方面的主要顾问,在市民和政府部门、区内团体之间发挥桥梁作用,通过举行会议,就政府部门或区内团体的计划发表意见,以加强市民与政府部门、社区团体之问的沟通,确保双方的意见能有效地传达。二是向立法会提交议案。从实践情况来看,区议会转交立法会各委员会考虑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如环保、交通、经济、就业、教育、医疗、文物保护、屋宇的出租、维修等等。从这点来看,区议会也在市民与立法会之问起着纽带的作用.

3.从两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上看,两种制度的不同表现在内地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设置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其常设机关,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这样一来。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由于受到会期的限制,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要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履行。如前所述,香港特区立法会每周三召集全体议员开会,在笔者看来,这种会期的制度化使立法会没有内地意义的常设机关,也不需要内地意义的常设机关。但“按照代议制民主的实现程序,不能所有的法案、议案都由立法会全体委员来开会商议,一般都是由专门的委员会根据议案、法案的性质和内容,根据委员会的职责和程序为议案、法案的通过做许多事前的准备工作,拿出具体的意见供全体议员讨论并做出决定,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实现民主,而又能提高效率帆”,所以《香港特别行

①内地的。副省缎”是指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舍和省舍城市的人民代表大台.万方数据

第4期任丽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议制度45

政区立法会条例》规定,立法会设有3个常设委员会(分91是财务委员会、政府账目委员会、议员个人利益监察委员会).还有一些非常设委员会如议事规则委员会、法寨委员会等,在必要时由内务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事规则》对各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保证立法会的效率,使立法会的公众形象得以维护。

4.在两机关行使的立法权性质和立法权限方面,两种制度的区别如下:从在国家立法体制中的地位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属两级立法体制——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香港特区立法会立法属一级立法体制,它与省级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相同,都属于地方立法。这里笔者仅比较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和与其级别相同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在立法方面的差异。

从立法权限、立法范围、立法依据来看,香港特区立法会立法与省级人民代表大会立法都具有从属于中央立法的性质.均相对独立于中央立法。[63但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根据基本法的授权,香港特区立法会立法的独立性要比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大得多.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从立法权的性质上来看,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享有的规范刨制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立法权”,而只是广义上的立法权。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无论在内容、效力还是职能关系上来说,都应看作是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的遵守和执行.而如前所述,香港特区立法会根据基本法的授权,享有高度的立法自治权,即制定、修改、暂停实施和废除在香港特区实施的法律。与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广义的立法权不同,香港特区立法会享有的是严格意义上的立法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国,仅宪法在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权能和基本法在规定香港特区的自治权时使用了。立法权”的概念。

第二,从立法权限的范围来看,立法会的立法权限要比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广泛得多.根据基本法规定,立法会的立法权限涵盖香港特区的各个领域,立法会有权制定所有有关香港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运作和地方管理的法律,与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在立法权限范围上最显著的区别是-立法会有权进行基本制度方面的立法,如制定选举法、民法、刑法、商法、婚姻法、诉讼法等.根据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相关规定,省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限仅限于两方面:一是实施中央立法的具体化立法;二是进行体现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自治医人大)的特定事务立法。从上述两方面来看,香港特区立法会立法的独立性比省级人民代表大会要大得多。

5.从两机关行使任免权的角度而言,两种制度的区别在于:内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由它产生的人民政府的正副首长、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任免权;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乡级人民代表大会除外)闭会期问,县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依法任免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有关人员。与此相比,在行政主导体制下,香港特区立法会的任免权要小得多,仅包括议员互选立法会主席的任免权,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需征得立法会的周意由行政长官任免,以及前文提到的对行政长官的相对弹劾权。

6.从两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上来看,两种制度的不同在于:在中国的宪制架构下,实行权力机关主导的模式。人民代表大会是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问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都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人事监督等多种方式监督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活动。同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个机关在权力上存在一定的分工,这种分工具体说来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主权.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国家治理权“”。

而在香港的宪制架构下,立法会并不是在香港特区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只是作为立法机关而存在,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关系.同时在行政主导模式下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各机关之间能够相互制衡。

从立法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来看,为防止行政专横,确保政府的工作质量。立法会要监督行政机关的工作,具体表现在:(1)政府要依法行政,遵守、执行立法会制定的法律f(2)立法会听取并辩论行政长官定期所作的施政报告;(3)立法会有权依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行政长官的弹劾;(4)立法会有权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政府应负责答复。

另一方面,行政长官也通过一定的方式制约立法会,如文中上面提到的行政长官对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行使相对否决权,行政长官有权依照法律规定

万方数据

46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芷

的程序解散立法会。根据基本法规定,行政长官解散立法会有两种手段:一种情况是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假若行政长官拒绝签署,并依照法定程序发回重议,而立法会经不少于全体议员2/3多数再次通过原来的法案,如果行政长官仍拒绝签署,可以解散立法会,重新组织选举。另一种情况是如果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行政长官也可以解散立法会。

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行政长官并未行使过此项职权。在笔者看来.解散立法会这样的手段不能轻易为之,一是立法会的半数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有其广泛的民意基础,行政长官解散立法会,会触犯民意;二是立法会的解散将影响香港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所以,基本法为防止行政长官随意行使此项权力设立了一个必经程序,当行政长官与立法会在法案与政府预算案的通过与否问题上产生分歧时,比较妥善的做法是先行协商,协商不成,行政长官有权解散立法会,在解散之前,需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在周密的程序保障之下,行政长官就不能随意行使对立法会的解散权。

从立法会与法院的关系来看,立法会可以同意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基于司法独立的原则,立法会不能监督、干预法院的审判活动。因为深受普通法的影响,立法会被认为是最糟糕的解释者。另一方面,香港特区的法院根据基本法第84条规定,依照基本法第18条第1款④所规定的适用于香港特区的法律审判案件,香港特区法院的主要职责应该是适用由香港立法会制定并由行政长官签署生效的法律,而不是直接裁决立法会是否“不合宪法”并宣布其无效。【83基本法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为香港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是否能抵触基本法设置了三个机制,一个是文中前面提到的行政长官的制约机制;一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查机制;一个是立法会自身的立法机制。在这三重机制下。香港特区法院在行使司法权时只能适用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而不能对其进行解释,这样又保障了立法会行使职权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t

[1]汪开国.扬朝仁.普港的法制建设[M].深蜩;海天出版社.2004:9.

[2]田恒国.论多党合作和藏治协商幸{度与普港政党组织现状的衔接[J].涪陵师专学报.2001(1)t65—69.

[3]顾小洁.香港三届立法会的议员组成与任期情况[EB/OL].(2004一09—14)[2006—03—14].普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网,http://legco.gov.hk/hk/c¨nese/index.htm.[4]高洁.财会首次会议向教统局开刀[N].香港信撮.2004—1l一20(6).

[5]朱宏涛.《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事规则》与香港民主过程[M]//肖蔚云,饶戈平.论香港基本法的三年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42.

[6]曾患恕.澳门特区与内地地方立法制度的比较研究口].驶法学刊,1999(2)t46.48.

[7]魏宏.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分权体制——幕诰我国人民代表大舍制度曲完善[刀.现代法学,2003(6):161—166.

[8]傅思明.香港法院的司法审查权[J].法学杂志,2001(1):32—34.

[责任编辑:聋玉敏]

onHongkongSAR’sLegislationSystem

RENI.i—li

‘coHtgt可L∞叫。xi“lt弧gUMs时.xtnii曲g,U他“qi,铀oo^讣

Abtr_ct:Hongko“gsAR’sl。gislation3y3femischaracterizedby“sndminislrati。ndomlnance,I。gislationc00rdination?hightran8parency,andpartyo’gan;∞tionpIayi“gimporfantrole.NationalPe。pk’s

Co“gressmaint帅sanauthorizer—au“ori糖eM1ationsh.pwithHongkongLPgislationCommittee.Owi“gtodifferentsocial8ystem8.botho。gansaredifferentinelecti。n?memb啪hIPcomPosition?o‘gaⅡs£t”p’andthenat叭andcom印t咖eoflegislationpower.

K。ywords:Ho“gko“gSARIIegi3lat;onsystem}differences

行政墨羔薹赣莫器錾嚣星蕃,珐’第1B条第1款规定l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为本法以厦车洼第八条规定的香港原有法律和香港特剐万方数据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设计 教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 教学目标 1、目标: (1)识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及其优越性。 (2)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和表现。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说明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以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2. 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及其优越性。 2.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和表现。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以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2.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PPT,学而时习之)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PPT出示本课知识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是什么)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内容 2.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进行新课 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 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物。人民通过人大行使国家权力 的方式就叫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性质,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1、我国的政体 问题1、什么是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1)政体的含义: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2)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 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 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 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3)政体和国体的关系 国体回答了: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政体回答了:国家政权如何组织和运用。 『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 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4)国家机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性质和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的团长和副团长。 团长一般由各个省级地方和军队的最高一级的中共党委书记或地方人大的常委会主任担任,副团长一般由各个省级地方或军队的最高一级的地方人大的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任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如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 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修改宪法;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监督宪法的实施; 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

第七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16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展示1.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主干解读】 理解1个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把握2个主体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 明确3个表现 民主集中制的三个表现 区分4项权力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了解4项内容 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要求 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 考点梳理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 (1)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③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

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④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3)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③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温馨提示】区分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概念 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委会的区别: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代行人大部分职权,对人大负责。但是我国乡镇一级人大不设人大常委会。 ③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区别: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国家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2.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的产生与地位 ①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产生方式:由民主选举产生。 (2)任职期限: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的职责 ①义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②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温馨提示】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 重难突破 1.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四项职权 (1)从职权内容区分 (2)抓关键词区分 ①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决定,则是立法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习题

5.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下列体现这一原则的有( ) ①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应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领导 ④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2.2011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走过了57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3.201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下列对其重大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③保证了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④从制度和法律上确保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组织和活动原则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等等。由此可见(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全民民主 B.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5.下列对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表现在它( )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时间规律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共五年一度举行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每届中央委员在五年的任期内召开数次期中全体会议。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现在通常是每一届召开七次全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立即召开一中全会,决定中央机构;年份尾数逢3逢8的2月召开二中全会,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选;逢3逢8的下半年召开三中全会;逢4逢9的下半年召开四中全会;逢5逢10的下半年召开五中全会;逢6逢1的下半年召开六中全会;下次党代会前夕召开七中全会。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共五年一度举行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每届中央委员在五年的任期内召开数次期中全体会议。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通常是每一届召开七次全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立即召开一中全会,决定中央机构; 年份尾数逢3逢8的2月召开二中全会,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选; 逢3逢8的下半年召开三中全会;逢4逢9的下半年召开四中全会; 逢5逢10的下半年召开五中全会; 逢6逢1的下半年召开六中全会; 下次党代会前夕召开七中全会。

“两会”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名称,而是对自1978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国党代会,出席会议者是全国党代会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代会,出席者是全国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2)(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的活动,知识点较多,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大政治活动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4页,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考、讨论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知道多少?请大家谈谈了解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6页,思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指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 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备案。 决定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国家和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的权力。 (4)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的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作用:决定地方一切重大问题,并负责监督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是由谁组成的?他们在我们国家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责任和义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高一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测试题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8年6月,湖南省临澧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以整改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为由否决了临澧县政府一项关于重大污染问题整改的工作报告,并发出了本届人大常委会第一份督办函,要求政府继续整改,5个月后再次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整改结果。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表明() ①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②政府是人大的职能部门,必须对人大负责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④ 解析:题意反映了人大与政府两个国家机关的关系,体现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④正确。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①排除。政府是独立的国家行政机关,不是人大的职能部分,②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错误。 答案: D 2.人大常委会否决政府报告() A.会导致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矛盾 B.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更好地对人民负责 C.说明否决权是人大的最基本职权 D.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解析:政府由人大产生,必须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人大

常委会否定政府报告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更好地对人民负责,B正确,A错误。C中“最基本”的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3.为科学合理地编制好2018年度立法计划,8月,浙江省启动2018年立法计划编制工作,公开向社会征集立法项目建议。截至9月底,共收到各部门提出的立法建议项目49件,收到群众来信45件、电子邮件37件,内容涉及经济、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认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 ①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②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③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④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①②④均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正确表述,D 正确。③颠倒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案: D 4.2018年6月9日,武汉市委人大工作会议明确规定,保证工人、农民、妇女、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党外人士在人大代表候选人中占有适当比例。这是贯彻实施新修改《选举法》的重要举措,直指近年来人大代表“官多民少”现象。这一规定有利于() A.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 C.保证公民平等地参与国家立法D.完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朱唐庄中学王加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和优越性 2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3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搜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材料和图片,加深对我国对我国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2运用探究、讨论、多媒体等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请的好制度,坚定热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人民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许多政治制度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多媒体) 设计意图:与一、二单元相呼应,导出课题。 板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推进新课 活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突出本可与前一课的联系:让学生对国家机构有初步的了解。 设疑探究: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板书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教师:权力机关—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委 这些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国家机构。这些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如何?其权力如何划分?这

些内容反映了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知识过渡) 板书: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含义 教师: - 政体反映了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政体与其国家性质是密不可分的。(知识过渡) 活动讨论:二者是什么关系?(多媒体) 设疑探究: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板书1 教师:有什么样的国体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国体与之相适应。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要反映国体。(知识过渡) 活动:思考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哪个? 设计意图:突出本课知识与上一节课知识的联系。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由此,决定我国采用的政体要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人民当家作。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因此,我国采用了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知识过渡)(多媒体)板书2、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新中国始创的一种政治制度,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其组织和活动时要遵循一个重的原则。(知识过渡) 活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其组织和活动时要遵循什么原则?(多媒体) 板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教师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时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特点。 活动:看书思考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如果只强调民主或集中某一方面,会有怎样的后果?(多媒体:了解民主与集中的表现及二者关系。理科班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教案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3)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学环节与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及国家领导人,共赴人民大会堂)阳春三月,惠风和畅,人大代表,汇聚一堂!大家看,国家领导人正向我们一路走来(多媒体课件演示国家领导人图片)。 学生边看边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春旺、肖杨。 (教师)他们都是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人,那么以中央国家机关为例,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简表。 提问:全国人大是什么机关(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最高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审判机关),那么这些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二、情景分析 (一)两个探究活动 1.(多媒体播放时政录像)探究一 录像一: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名,表决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 录像二: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问题: 1.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提名为什么要经全国人大表决? 2.国务院总理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报告工作? 3.根据材料说明,我国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是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一: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那么权力机关由谁产生呢?我们先来听听我校人大代表郑老师怎么说。 2.探究二(播放录像:校园小记者采访我校兰山区人大代表郑老师) 问题:1.结合郑老师的谈话,请你谈谈人大代表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请关注《媒体链接》(多媒体显示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凯因重大违纪问题被终止代表资格),提问:张凯的代表资格为什么被终止?(学生回答)因为他违反了人民意志和利益,所以人民有权罢免他。 结论二: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导读:规章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篇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性质和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的团长和副团长。 团长一般由各个省级地方和军队的最高一级的中共党委书记或地方人大的常委会主任担任,副团长一般由各个省级地方或军队的最高一级的地方人大的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任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如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 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修改宪法;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高中政治最新-高一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步练习题 精品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高考精炼 1.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标志着“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此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又通过了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上述法律有的由全国人民大会通过,有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大会的 A.领导机关 B.常设机关 C.执行机关 D.监督机关 2.工人秦某中一位区政协委员,他花费大量时间走访调查,写出了《关注个体经济,建议停止工商非法收费》的调研报告,并将报告递交给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8月,以这份报告为基础形成的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得到了国务院的采纳:从当年9月1日起,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留市场管理费。个体户每年每户节支650元。他说,“别说我是个政协委员,这个事儿,是个有责任的公民都可以干”上述事例说明 ①公民行使政治权利一定要通过人大代表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③政协委员在我国参政议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是推动民主发展的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W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 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 21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这表明()。 ①w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③地方人大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 ④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为督促和支持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201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黑龙江、湖北、云南等省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标明 ①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②国家机关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③全国人大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④人大常委会是人大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青年学生应该关注生活、关注社会。2001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选民(在直接选举中)或选举单位(在间接选举中)有权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代表,并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对于保证各级人大真正按照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国家权力,是非常重要的。 2.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宪法规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按照这一规定,全国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地方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决定,这就能使国家的权力最终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这个前提下,明确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这样,既能使我们国家的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不脱离人民代表大会或者违背人民代表大会的意志而进行活动,又能使各个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进行工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能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各自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分别审议决定全国的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全国人大对地方人大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关系、选举指导关系和工作联系关系。国务院对各级地方政府是领导关系。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决定的事情,地方必须遵照执行,同时给地方以充分的自主权。这样,既有利于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一方面受中央和上级机关的领导,行使宪法赋予的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另一方面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这样,就能够把各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保障国家的独立和繁荣。篇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详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什么

详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本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目录: 1、历史和现状 2、问题和不足 3、坚持和完善 4、结束语 1、历史和现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5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始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头3年,人大工作相当活跃,是建国之后人大工作第一个比较好的时期。1957年至1966年,由于“左”的思想愈演愈烈,民主集中制遭受破坏,人大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受严重的挫折与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了重大损害。粉碎“四人帮”以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逐步恢复。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治制化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度方面,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方面,已发挥出日益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具体制度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例如,1982年现行宪法公布实施至今;1987年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1989年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992年双制定了人民代表法。这些法律对于会议的举行,议案的提出和审议,人员的选举、罢免和辞职,询问和质询,发言和表决,人民代表的权利、义务及其在会议中和会议外的活动等,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从而使人民代表机关的运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发扬了民主,提高了功效。2004年3月,十届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延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从而有利于中国基层政权的建设。以上的发展过程,从各个角度表明了尽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毫无疑问在前进中不断完善。(二)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根本法律依据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三4.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练习题题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4.4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一、选择题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C.加强人大自身的建设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党在人代会制度建设中领导地位的理解和运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答案】 A 2.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下列属于党的政治领导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国共产党推荐国家机关领导干部 D.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党的三种领导方式的判定能力。B属于党的自身建设;C 属于党的组织领导;D属于党的思想领导;A属于党的政治领导。 【答案】 A 3.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照宪法治国,严格依照宪法规定办事。这是因为( ) ①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③宪法是各国家机关开展活动的唯一依据④一切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和作用。①没有体现题干要求;③说法不准确。 【答案】 B 4.春节前后,陆续召开的2013年全国各地两会都邀请市民列席旁听。建立人大会议旁听制度,允许民众旁听人大会议的意义是( ) ①有利于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 ②便于人民群众监督人大的工作③便于实现人民群众民主监督的权利④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法律和遵守法律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民众旁听人大会议既有利于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监督,也有利于提高公民自身的建设,培养公民意识,故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2012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选年,世界50多个国家进行大选。如美国、法国等举行总统选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 某高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美国、法国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并绘制如下表格: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同步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同步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及其体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及优越性。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在思考探究中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教学背景分析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中国社会实际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从学生了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角度,本框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从学生的实际看,由于学生普遍对我国的历史和国情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又缺乏现实的体验,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同时学生对媒体报道的某些西方国家议会民主制度,容易只看现象,不究其本质,学生在对

比中西方政治制度时容易产生模糊认识。所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式及手段 教学方式:情境设置、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播放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新课教学 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探究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3月15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徐显明辞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1)材料体现了我国全国人大的哪些职权? (2)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59页专家点评和名词点击思考、讨论。第三问让学生尝试说说,不求全,为后面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作铺垫。) 教师总结:(略)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国家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知识

呼和浩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召开,各位代表即将开启五年履职的征程,(新征程)为了使各为代表尽快进入角色,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职务的认识,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常委会及时组织了这次上会前的培训, 从四个方面与各位代表进行学习交流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知识; 二、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三、代表议案和建议 四、提代表议案和建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知识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简称人大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制度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制度。制度自信的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十九大召开不久,

我们现在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标志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建党100年),如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五大提出的两个100年目标。建国100年)有怎样的战略部署和发展路径?十九大也规划了蓝图,做了部署,大体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步,从2035年到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突出的变化有两个:其一,核心目标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二,现代化目标内容更加全面,不仅包括经济上的富强、政治上的民主、文化上的文明、社会上的和谐,还包括生态上的美丽。那么现代化的国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它应该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一个法治的国家。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要有宪法,(54年)一个是要有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当然,并不是只要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是现代化国家了,但这两个重要标志就把一个民主社会与封建集权社会区分开来了。宪法给国家权力划定了范围,规定了行使权力的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则使过去有个人掌权、任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专

(完整word版)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标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毛主席词作《水调歌头·游泳》

这首词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历史不会忘记,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一座长江大桥。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 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2.史料展示: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强国之梦的初起》 3.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材料,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而且必须要发展工业了吗? 提示: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4.教师讲述:中国一穷二白,面对强敌环伺,快速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成果 1.请学生说说: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工业,我国政府编制了五年计划,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五”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提示:时间:1953-1957年。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图片展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