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地理学试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试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试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试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学术界工人的六大古都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

2.《元和郡县志》的作者是(唐朝)的(李吉甫)。

3.在郡和县的设置中,县比郡(小),且地位要比郡(高)。

4.“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沙”,指的是(明)朝长江三角洲一带棉织业发达的盛景。二.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2. 郦道元: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3. 行省制:行省制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自元行省始,行省政区体制较稳定地确立了下来。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其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该体制有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4.胜兵:(1)、指能充当士兵作战的人(2)、打胜仗的部队(3)、犹指精兵。

5.贝壳堤:粉砂淤泥质海岸带,在波浪的作用下,将淘洗后的生物介壳冲向岸边形成的堆积体。波浪的冲刷,使海滩坡度增大,底质粗化,底部的贝壳类介壳被海水冲到岸边,堆积在高潮线附近,经长期作用便形成贝壳堤。当海岸带泥沙来源充分,海滩泥沙堆积作用旺盛时,贝壳堤停止发育。多次的冲淤变化便留下多条贝壳堤。可以作为古海岸线迁移的标志。

三.简答题

1. 中国历史地理从传统历史地理到现代历史地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代表著作。

答:(1)、先秦时期,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萌芽时期。

代表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管子·地员篇》、《穆天子传》。

(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成熟时期。

代表著作:《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

(3)、隋唐宋元时期,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时期。

两大特点:一、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出现,如《元和郡县图志》等。二、大量边疆地理著述出现,如《蛮书》、《岭表录异》等。

(4)、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繁荣时期。

主要特点是大量地方志出现,如《读史方舆纪要》、《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5) 20世纪初至70年代末,为近代历史地理学时期。

代表著作:《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2. 简答温暖气候对唐代农业的影响。

答(1)、唐代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农牧业分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

(2)、唐代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界北移使农产品产出多样性更明显。(3)、唐代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可供农作物生长时间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

(4)、唐代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提高。

(5)、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唐代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水利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中高纬度地区的中国黄河流域更是明显。

(6)、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与宋代相比从总体上讲,唐代北方地区的经济仍十分发达,综合国力总的来看仍十分强盛,这为进一步开发南方地区创造了条件。

总之,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唐政治稳定、军事国力强盛和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唐代文明由此成为世界文明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而这种文明正是以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基础的。

3.简答京杭大运河沿线地理概况

答: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它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镇密集,是中国精华荟萃之地。

4. 试举例(最少2例)谈谈黄河流域有哪些古战场及著名战役。

答(全部著名战役如下):

牧野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商朝时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曾在这里誓师,一举攻入朝歌,迫使纣王自尽,结束了商朝600年的历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崤山古战场: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春秋争霸时期,本有联姻关系的秦晋两国,由于都想当霸主,一直明争暗斗。晋文公死后,由争夺郑国而矛盾公开,晋襄公在秦军的必经之路崤山埋伏下重兵,将有300辆战车的秦军全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崤山之战”。

巨鹿古战场:在今河北省平乡县。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被秦章邯大军打败,章邯接着又镇压了项梁率领的另一支起义军,然后攻打赵国,并占领了赵国首都邯郸。赵王退守巨鹿,向齐、燕、楚等国求援,楚王派出两路兵马,一路由刘邦率领直接进攻秦都咸阳;一路由宋义率领北上救赵。因宋义胆小,途中被次将项羽夺去兵权,项羽即率军直扑巨鹿,九战九捷,大破秦军,章邯向咸阳请求援兵,把持朝政的赵高为了篡夺国家大权,不仅不派救兵,反而向秦二世说章邯的坏话,章邯受责,进退两难,最后只好向项羽投降,巨鹿之战遂告结束。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统治的决定性一战,“逐鹿中原”这一著名成语即由此而来。

昆阳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叶县。西汉末年,王莽夺汉室皇位,为巩固统治,公元23年,王莽派40万军队包围了由刘玄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占领的昆阳,农民起义军只有8 000多人,

双方兵力十分悬殊。但起义军在太常偏将军刘秀的巧妙指挥下,打败了新王朝的军队,起义军光打扫战场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官渡古战场: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公元200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基本占据了中原,便开始与强敌袁绍较量。袁绍的10万大军从邺出发进攻许昌,曹操率1万多人进驻官渡迎敌,因双方力量悬殊,曹操采取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的战术,两次小胜袁军。袁绍自恃兵多,率大军直逼官渡要与曹操决战,曹操坚守官渡,袁绍无法前进,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后曹操采纳袁绍的谋士的建议,率精兵5 000偷袭了袁绍的粮仓,袁绍气急败坏,要去偷袭曹操的大本营,结果受到早有准备的曹军的两面夹击。最后将袁绍的10万大军消灭得只剩800余人。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5.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简况。

答:中国历史上主要有三次大的人口迁移活动:

第一次:西晋末年。晋朝“八王之乱”后,原漠北地区的五胡(匈奴、鲜卑、羌、羯、氐)乘机纷纷来攻打晋朝。在此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加之,西晋末年关中、三晋地区爆发大面积的旱灾、蝗灾,农民颗粒无收,饿死之人无数,甚至发生食人的悲剧!在这种天灾人祸的双重灾难下,北方人民大多数由淮河以北迁至到淮河以南。

第二次:唐朝“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安史之乱”,唐朝政府军与叛军对抗死伤无数。安禄山叛军每攻下一座城池便开始大规模屠城,造成尸骨成山的局面。但是“安史之乱”的七年零二个月的时间里主要战场基本上都是在北方,而南方则繁荣依旧。南方很多重镇,照样有着大批来自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来大唐做生意,没有因为北方战乱而终止了他们和大唐的贸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北方人迁移到了南方。

第三次:北宋“靖康之耻”。北宋末年,金邦女真人乘宋朝国力空虚,乘机大规模南下,一路上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几乎到了见人就杀的现象。而宋朝政府软弱无能,一个劲地往南逃。因此山东、河南等地区纷纷落入金邦手中,山东、河南等地的汉人因无非忍受金邦的屠杀和高压政策,所以有很多北方汉人跟随着宋朝朝廷大批大批地迁移到南方。

四.论述题

1.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的影响

答:历史时期黄河长期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面貌和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洪水和泥沙吞没了农田和城镇,留下了大片碱地沙荒。

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后,洪水吞没了大片土地,吞噬了无数的城镇和田园,夺去了千百万人民的生命,在黄河流域的历史上制造了无数次惨痛的悲剧。黄河每次决口不仅给下游人民带来了水灾,也同时带来了严重的沙灾。

(2)黄淮海平原上河流的淤浅和水运交通的衰落。

黄河不断决口和改道以及大量泥沙侵夺其他河流的结果,直接改变了原有水系的面貌。近代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涡、颍、濉等河流,通航能力极为有限,沿河城市大大衰落。古代中原水运发达、城市繁荣的景象全被改观,这全与黄河南泛侵夺有关。

(3)平原洼地的湖陆变迁。

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后,在冲积平原上,形成了许多微度起伏的岗地(自然堤)和洼地(废河床),决口附近又出现许多小冲积扇,以及许多在风力作用下出现的断续沙丘。这些使平原面貌十分复杂。

综合上述,三四千年黄河的决溢和改道曾严重影响了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面貌:淤塞了河流,填平了湖泊,毁灭了城市,阻塞了交通;使良田变为沙荒,洼地沦为湖沼,沃土化为

盐碱,生产遭受到破坏,社会经济凋敝。解放前,豫东、淮北、苏北等地区,旱、涝、沙、碱灾情常年不断,人民流离失所,都与黄河变迁所造成的后果有密切的关系。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原因及影响

答: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一、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