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

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涉及最根本的哲学观点和科学观点。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究竟是什么?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十分清楚的。历史上,相当长一个时期,人们曾经认为心脏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随着时代的进步,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是脑,而心脏与心理活动并无特别直接的关系。所以,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如同肺是呼吸的器官,呼吸是肺的机能一样。

(一)人脑的结构

从结构上看,人脑并不是简单的一整块,而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器官,它是由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的。其中最发达的部分是大脑。大脑由左右两半球构成。其表现覆盖着3~4毫米厚的灰质层,叫大脑半球皮质,简称皮层。皮层是控制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的管理者和调节者。皮层表面凹凸不平,很像核桃仁,它是由150亿个脑细胞分6层组成,按不同的密度,大小和类型互相交错在一起。灰质下面是白质,白质由大量神经纤维组成。这些纤维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相互联系,以利于传递信息。大脑半球皮质可分为4个部分: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其中额叶是进化过程中最新发展起来的部位。人脑的额叶得到充分的发展,占皮层表面的29%。(类人猿只占16%,狗占7%)大脑半球皮质是高级神经中枢,它所进行的神经活动称为高级神经活动。大脑半球皮质以下的其他部位是低级神经中枢。二者构成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向全身发出大量的神经,与身体内外的感觉器官、效应器官相联系。

(二)人脑的机能

1、大脑的机能。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都把刺激信息由神经传入大脑,经过皮层的加工、整理,然后发出信息,控制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状况又会报告给大脑,以便进一步调节。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不对称的。它们各自管理着身体相反的那一半,即左半球主管身体的右半边,右半球主管身体的左半边。皮层上的4个叶在机能上也有所分工,枕叶与视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顶叶与肤觉有关,此外,还与身体运动有关;额叶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额叶损伤(如疾病、受伤等)不仅引起智力低下,还会引起个性方面的障碍。皮层各部位既分工又合作,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协调一致。新近关于人脑研究的成果表明,大脑皮层的绝大部分不承担具体的感觉和运动的功能,因而它可以集中用于高级的心理过程,如思维。

2、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如新生儿生来就会吸吮,食物进入口中会分泌唾液,就是属于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是无条件反射与某种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例如,在学校中,铃声与许多活动相结合,如起床、上课、吃饭、休息等,于是,铃声对我们产生了信号的意义,变成了条件刺激物,什么样的铃声便会引起什么样的行动,这就是条件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大类,一类是具体信号(第一信号系统),包括物理环境中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刺激物,例如视觉的“望梅止渴”。另一类是抽象信号(第二信号系统),即人类的语词,例如“谈梅生津”。抽象信号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产物。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按照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有关人脑中心理的东西与神经生理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仍是当代科学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大脑不能凭空和单独产生心理活动,只有一定的对象作用于人脑时,心理活动才可能产生。这一对象就是客观现实。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客观现实是指在人的心理之外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它们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通常将这些环境划分为物理环境,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如天体宇宙、山脉河流、四季变更、飞禽走兽,也包括人造的环境,如城市,乡村、住宅、交通等。客观现实还包括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同伴、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显而易见,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脑加以反映的对象,没有这些对象也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

客观现实无论是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人类心理的源泉,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人们的需要、兴趣、信念、价值观、道德观、自我意识、能力以及性格,最终乃至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我们以儿童掌握社会规范为例来说明。大家知道,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如道德、纪律、法规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学会掌握遵守这些规范,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起初,对于儿童来讲,社会规范作为一种外部规范而存在。年幼儿童的外部规范主要来自家长。年长儿童的外部规范主要来自同伴,在学校中还有教师的作用。家长、同伴、教师以及其他所有直接参与儿童生活的人,通过各种具体的方式,将社会规范教给儿童。儿童在自己的活动中将社会规范等外部因素逐渐过渡到心理内部,并在行动中重新表现出来,变成一个自觉的规范行为。儿童的这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是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的。没有社会规范的存在,没有社会交往的存在,没有社会活动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儿童的规范行为的出现。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而且,客观现实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人的整个心理

面貌。

(二)反映的主观能动性

“反映”,就像一面镜子。当你站在一面镜子前,镜子里便出现你的镜像,这就是一种反映。但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最直接的和被动的反映。心理则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例如,同一教师上课,全班同学的理解和评价决不会全都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和身心状态下,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有差别。比如,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看见孩子就格外顺眼;而当不顺心的时候,则可能拿孩子出气。

由此可见,心理反映的内容尽管是客观的,但反映的性质却带有主观性。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需要相联系,具有一定的动机。在行动之前,人总是对行动是否可行进行探索,对行为方式作出抉择。而且,人的每一行动都要受到大脑的评价和修正,即反馈。心理的这一能动性,使人的行为程序前后一致,保证了内部动机与外部行为结果之间的统一。

人们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水平,并且也要接受社会道德标准的衡量。可见,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折射。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客观条件是否起作用以及起什么样的作用,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客观条件,而是取决于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心理是主客观的对立统一。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统一的呢?关键在于活动。

(三)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实践活动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劳动、学习、交往等。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与周围的客观现实发生联系,从而认识周围世界。因此,心理产生于实践活动之中,也表现于实践活

动之中。

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人的活动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儿童游戏,学生学习,工人做工,科学家做实验,各种活动都有感知觉、记忆、想像、思维的参加,否则,活动就无法表现出来。同时,人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活动中发生、形成的。小学生只有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他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只有不断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不断交往,他的道德水平才能提高,也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

人脑对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也可在实践活动中经受检验和校正。当你看到桌子上有一只苹果并想取它时,你必须走近桌子,伸手去拿;手伸偏了就拿不到,这时你势必要调整动作,直到拿到为止,从而说明你的反映是正确的。因此,实践活动是实现人与客观现实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实现主客观对立统一的中介。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在于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关于心理的实质,不仅是心理学,也是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心理实质的认识还会不

断深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