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关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关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介绍报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自成立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出了突出贡献。

一、成立背景

亚太经合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

二、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初期阶

(1989-

1992年)

这一阶段APEC建立了它作为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基本构架。第一、二届双部长会议上,各方就致力于地区自由贸易与投资和技术合作达成了某些共

识,确定设立10个专题工作组开展具体合作。1991年召开的汉城会议通过了

《汉城宣言》,它作为APEC的基本章程,首次对该论坛的宗旨、原则、活动

范围、加入标准等做了规定。1992年的曼谷会议决定在新加坡设立APEC秘书

处,由各成员认缴会费,使APEC在组织结构上进一步完善。

快速阶

(1993-

1997年)

自1993年,APEC从部长级会议升格到经济体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展进程加快。1993年一1997年这5年,每年都有新的进展,解决了区域合作所面

临不同问题,是APEC进程的“五步曲”。例如:1993年解决了“APEC不应该

做什么”的问题;1994年解决了“APEC应该做什么”的问题;1995年解决了

“APEC应该怎么做”的问题;1996年制定了具体的合作蓝图。

调整阶

(1998

至今)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APEC进程,危机的受害者开始对贸易投资自由化采取慎重态度,在APEC内部,始于1997年的部门提前自由化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亚太地区的现实情况。

三、宗旨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APEC的大家庭精神是在1993年西雅图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中提出的。为该地区人民创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建立亚太经济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要深化开放和伙伴精神,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并支持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在围绕亚太经济合作的基本方针所展开的讨论中,以下7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它们是:开放、渐进、自愿、协商、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被称为反映APEC精神的7个关键词。

四、议题

APEC主要讨论与全球及区域经济有关的议题,如促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实施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金融稳定和改革,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等。APEC 也开始介入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议题,如人类安全(包括反恐、卫生和能源)、反腐败、备灾和文化合作等。

五、组织结构

(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自1993年起,共举行了近二十二次,分别在美国西雅图、印尼茂物、日本大阪、菲律宾苏比克、加拿大温哥华、马来西亚吉隆坡、新西兰奥克兰、文莱斯里巴加湾市、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中国上海、泰国曼谷、智利圣地亚哥、韩国釜山、越南河内、澳大利亚悉尼、秘鲁利马、日本横滨、新加坡新加坡、美国夏威夷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国:海参崴)、印尼巴厘岛、中国北京。

(二)部长级会议

APEC的部长会议分为APEC部长级会议和APEC专业部长级会议。部长级会议实际是“双部长”会,即各成员的外交部长(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除外)和经济部长(或者外贸部长、商业部长等)会议,每年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举行。始于1989年11月。专业部

长级会议,是指讨论中小企业、旅游、环保、教育、科技、通信等问题的部长会议。(三)高官会议

APEC高官会议是APEC的协调机构,每年举行3-4次会议,该会议始于1989年11月。高官会议一般由各成员司局级或大使级官员组成,提出议题,相互交换意见,协调看法,归纳集中,然后提交部长会议讨论。会议主要任务是负责执行领导人和部长会议的决定,并为下次领导人和部长会议做准备。因此,有人把高官会议称为部长会议的“实际工作部门”,

高官会对上向部长级会议负责,对下总体协调APEC各委员会和工作组的工作,是APEC 的核心机制。

(四)委员会和工作组

1)委员会

高官会下设4个委员会,即:贸易和投资委员会(CTI)、经济委员会(EC)、经济技

合作、高官指导委员会(SCE)和预算管理委员会(BMC)。

(1)贸易投资委员会

工作领域:关税、非关税措施、服务、投资、标准一致化、海关程序、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政府采购、放宽管制、原产地规则、争端调解、商务人员流动、乌拉圭回合结果执行、信息收集和分析。

下属机构:市场准入组、服务工作组、投资专家组、标准一致化分委会、海关程序分委会、知识产权专家组、政府采购专家组、争端调解专家组、竞争与放宽管制工作组、商务人员流动专家组、乌拉圭回合结果执行和原产地规则工作组。

(2)经济委员会

工作领域:负责研究、分析APEC区域的经济问题及发展趋势,撰写有关专题报告。其固定出版物为《APEC年度经济展望报告》。

(3)经济技术合作分委会

工作职责:协助高官会协调、管理APEC经济技术合作活动,审议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确定有价值的合作倡议;遵循相互尊重、互利互助、协商一致的原则,与APEC各论

坛充分协商;为强化、精简APEC工作提供政策管理知识等。

(4)预算和管理委员会

工作职责:就有关APEC预算、行政和管理等问题向APEC高官提出意见。评估APEC预算结构并提出建议,审议项目申请,草拟APEC年度预算报告,审查APEC预算及预算

过程有关的所有问题,研究APEC进程中的管理改革问题。

2)工作组

高官会下设3个政策级专家组和10个专业工作组

(1)政策级专家组:中小企业政策组、农业技术合作专家组、将妇女融入APEC特别工作小组

(2)专业工作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组、产业科技工作组、海洋资源保护工作组、交

通工作组、能源工作组、旅游工作组、渔业工作组、电信工作组、贸易促进工作组、贸易投资数据工作组

(五)秘书处

1993年1月在新加坡设立,为APEC各层次的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秘书处负责人为执行主任,由APEC当年的东道主指派。

除以上五个结构组织外, APEC还有工商咨询理事会和CEO峰会两个组织。

1)工商咨询理事会

ABAC自1995年起成为APEC的常设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创造有利的工商环境提出设想和建议,并向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提交咨报告。

ABAC秘书处暂设在菲律宾马尼拉,经费由各成员缴纳。由当年APEC东道主人ABAC 主席。

2)CEO峰会

APEC工商界领导人峰会(CEO SUMMIT)作为每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组成部分,与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时召开。会议于1999年9月10日——1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

举行。

3)APEC其他工作内容

贸易投资自由化、APEC单边行动计划、APEC集体行动计划、APEC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计划、APEC经济技术合作、APEC电子商务行动计划、APEC中小企业行动纲领、APEC商务便利化

六、组织成员

APEC现有21个成员,分别是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华台北、泰国、美国、越南,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2007年,各国领导人对重新吸纳新成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在新成员须满足的标准问题上未达成一致,于是决定将暂停扩容的期限延长3年。此外,APEC

还有3个观察员,分别是东盟秘书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和太平洋岛国论坛。

七、运行方式

(一)贸易投资

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是APEC的长远目标,但由于APEC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在实现自由化目标的具体步骤上,APEC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式,制定了两个时间表,即1994年在印尼通过的《茂物宣言》中所确定的,APEC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投资自由化。此后APEC先后在1995年和1996年通过了实施《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和《马尼拉行动计划》,开始通过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两种途径,落实各成员对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承诺。

1996年以来,APEC各成员主要通过执行和更自单边行动计划的方式,对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做出了一些承诺。1998年开始的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磋商是APEC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又一项重要活动,但因成员立场分歧过大,最后未取得实质成果。总体上,自1994年确定贸易投资自由化长远目标以来,APEC在贸易自由化领域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投资自由化进程则仍以信息交流和政策对话为主。受金融危机影响,1999年APEC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步伐有所放慢,但成员总体上仍然认同自由化的目标。在单边行动计划中,各成员的改进措施与实现茂物目标的联系更加紧密。2000年APEC各成员决定采用电子版单边行动计划(E-IAP),通过网络提交和宣传各成员就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采取的措施。(二)经济合作

自1989年APEC成立起,经济技术合作(E-COTECH)已经历了一个逐步走向具体化的发展过程。1994年的茂物会议将"加强亚太大家庭内的发展合作"正式作为APEC的合作目标之一。1995年的大阪会议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并列为APEC的两个车轮,确立了ECOTECH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政策共识、共同活动和政策对话。制定了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行动议程,确定了合作的目的、合作方式及13个合作领域。这些都是技术合作领域中迈出的具体的建设性的步伐。合作模式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给取关系,而是确立了经济技术合作机制,鼓励私人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参加合作,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ECOTECH 活动得到开展的情况下,1994年成立了产业科技工作组。1995年召开了科技部长会议,明确了APEC开展技术合作的四个重点主题:科技信息交流、促进研究人员的交往及人力资源开发,增进政策透明度,开展合作研究项目。

1996年的苏比克会议是经济技术合作的一个里程碑,通过了第一个专门为经济技术合作制订的文件--《APEC加强经济合作与发展框架宣言》即《马尼拉框架》。该文件为经济

技术合作规定了目标和原则,并确定了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资本市场、科学技术、环保和中小企业等6个优先合作领域。《马尼拉框架》的制定标志着APEC经济技术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此后,1997年的温哥华会议通过了《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伙伴关系的温哥华框架》,并决定成立APEC高官会经济技术合作分委会,专门负责管理、协调经济技术合作活动,为其提供了机制上的保证。1998年的APEC主要议题是科技和人力资源开发,吉隆坡会议通过了江泽民主席倡议的《走向21世纪的APEC,科技产业合作议程》、《吉隆坡技能开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为以后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9年的奥克兰会议通过了以上倡议的执行情况报告,确定了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申请APEC 中央基金的评估标准,改进了APEC秘书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数据库。几年来,APEC经济技术合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

八、亚太经合组织的优势

(一)尊重主权

APEC是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在此合作模式下,不存在超越成员体主权

的组织机构,成员体自然也无需向有关机构进行主权让渡。

(二)包容性

坚持APEC官方论坛的性质,是符合亚太地区经济体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多样性、文化传统多元性、利益关系复杂性的现实情况的。它的这种比较松散的"软"合作特征,很容易把成员体之间的共同点汇聚在一起,并抛开分歧和矛盾,来培养和创造相互信任及缓解或消除紧张关系,从而达到通过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同时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以实现通过发展促和平的愿望。

(三)开放性

APEC是一个开放的区域经济组织。APEC之所以坚持开放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APEC 大多数成员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以加工贸易或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发展战略。这样的发展战略所形成的贸易格局使这一地区对区外经济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而采取开放的政策,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贸易长处,同时也可以避免对区域外的歧视政策而缩小区域外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APEC成员体多样性,及其实行的单边自由化计

划也客观要求它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

九、亚太经合组织的不足

(一)缺乏约束力

由于成员国之间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差异,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贸易自由化方面要想取得"协商一致"是非常困难的,APEC成立之初就决定了其决策程序的软约束力,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安排。

(二)松散性

没有组织首脑和没有常设机构(各成员国轮流举办)

(三)经济技术合作滞后

经济技术合作一直是发展中成员为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所大力倡导的领域。亚洲金融危机后,APEC各成员对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普遍将经济技术合作视为亚太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希望通过合作加强能力建设,并为中长期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然而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仍大大滞后于贸易投资自由化。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第一,一些发达成员对经济技术合作态度消极。第二,APEC成员的多样性特征既为合作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合作的障碍因素。第三,缺少一个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机制,缺少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员。合作项目缺乏足够的资金启动。

十、中国在APEC组织中的地位

由于中国对APEC的基本立场代表了大多数发展中成员的利益和要求,再加上中国积极参加APEC的活动,对APEC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表现了积极的姿态,因而在APEC的地位迅速提高了。对于APEC来说,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加入,不仅增加了与会人员数量,也使该组织的理念更为丰富,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中国的许多理念正成为APEC的共识。在引导亚太经贸合作,营造APEC大家庭精神上,中国功不可没。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更进一步带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进一步合作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的发展,APEC更加重视中国的声音,重视中国为APEC发展所作的努力。

2001年,中国作为东道主,在上海成功举办了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APEC会议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成为APEC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在这之后,中国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和责任。

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第一阶段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本届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会议设立三大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

十一、中国的主要主张及贡献

回顾中国参与历次APEC会议和近10年在区域中的表现,中国的贡献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一)中国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参与APEC基本原则的讨论和制定

1991,在出席加入APEC之后的首次部长级会议时,中国代表就提出,亚太经济合作应坚持三项原则:多样性、互利性和开放性。在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协助与会各方通过了《茂物宣言》,确立了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中国强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要“两个轮子一起转”,并且特别为地区科技合作提供了一笔资金。

(二)参与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行动

尽管作为发展中国家,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对于国内产业将造成较大的冲击,但中国在加入APEC后还是积极参与了APEC的主要贸易投资自由化行动。1995年,在大阪会议上,江泽民宣布了中国对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首次投入”,1996年11月,中国与其他APEC 成员一道提交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单边行动计划。到1998年,中国也同其他原17个成员一样提交了三次单边行动计划。中国还加强与APEC其他成员的协调和合作,以共同推进APEC 的贸易投资自由化。

(三)积极推动APEC的经济技术合作

在APEC成员中,中国一贯重视并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合作,主张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均衡发展,强调成员之间密切合作对增强经济增长潜力,尤其是对发展中成员的重要性。在2004年智利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提出将成立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2006年在越南,中国提议成立亚太经合组织港口服务网络;2007年在澳大利亚,中国提出的“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倡议,得到各方一致支持。

(四)协调区域健康发展

在有争议的敏感问题上,中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挥了很好的协调作用。1997年和1998年,当一些发达成员提出要加快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越世界贸易组织时,中国冷静地指出这一要求与现实情况不符,阻止了部分成员冒进的举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中国表示,

亚太地区搞好经贸合作必须以稳定的环境为基础,敦促与会领导人就反恐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共同发表了反恐声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除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一揽子计划外,积极与包括亚太经合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携手合作。

成立之初,APEC成员体达成共识,即APEC是一个区域性官方经济论坛,合作内容只包括经济问题,不讨论政治安全问题。然而,随着成员体各方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APEC的政治化倾向变得越来越浓郁。越来越多的成员方认识到,只讨论经济问题的APEC会议已经站不住脚。事实上,一些地区的重大政治、安全问题已经被纳入APEC上海会议上,美国遭受“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成了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与会代表还为此发表了《APEC 反恐声明》:2002年墨西哥洛斯卡奥斯会议上,领导人会议通过了《APEC朝核问题声明》。APEC作为有各成员领导人和外长参加的国际论坛,不论及重大国际政治安全问题,而专心于经贸问题,是不现实的。让APEC完全回避政治安全问题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一些地区政治安全问题,同各国谋求发展和繁荣的目标所必须的和平周边环境息息相关,是APEC各成员体领导人不能也无法回避的。能借机讨论经济领域以为的其他问题,特别是重大的政治安全问题,实际上也是各成员领导人对APEC 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各成员体的要求与利益之所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