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授阳市汾阳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试题.doc

山西授阳市汾阳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试题.doc

山西授阳市汾阳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试题.doc
山西授阳市汾阳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试题.doc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

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70.0分)

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B.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C. 研究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 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的个体数量能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阳光、热能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 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 蜘蛛、蟾蜍均属于初级消费者

C. 蛇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 若使用农药灭杀食草昆虫则猫头鹰的数量可能大幅减少

4.下列各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香山公园中的全部乔木;

②一块棉田中的所有棉蚜卵、幼虫及有翅和无翅的成年棉蚜;

③一块农田中的所有普通小麦、小黑麦及其无机环境;

④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⑤昆明湖中的全部生物;

⑥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A. ①④⑥

B. ②④③

C. ②⑤⑥

D. ①⑤③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网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稻田中放养草鱼,会使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

C.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D. 某甲虫通过分解落叶获得养分,该甲虫属于分解者

6.有关图示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图中有两条捕食链

B. 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C. 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 该图表示生物群落,狐为第三、四营养级

7.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中既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

B. 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 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 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

8.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

中,错误的是( )

A. 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种,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 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 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

D. 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

9.槲寄生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根特化,导管直接与其他植物

如榆、杨的导管相连,从榆、杨身上获得水和无机盐,还能分泌一些物质引起榆、杨顶枝枯死,叶片早落,使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充足阳光。棕头鸦雀以槲寄生果实为食,同时为槲寄生传播种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榆树(杨树)→槲寄生→棕头鸦雀是一条食物链

B. 槲寄生和榆、杨也存在竞争关系

C. 槲寄生从榆、杨身上获得营养,是消费者

D. 槲寄生的分泌物是具有调节功能的植物激素

10.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丙是自养生物,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初级消费者

B. 种群乙在第3年时,其增长速率最大

C. 种群乙在B点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种群乙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与甲的增加和丙的减少有关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植物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

B. 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还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C. 因为动物都是靠捕食获取食物,所以动物都是消费者

D. 生态系统的结构仅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

12.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B.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C.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由食物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D.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1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既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组成成分又包含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C. 图中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图中可以实现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生物组分只有甲

14.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4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其

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

水蚤、小球

水蚤、河

小球藻

A. 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生产者

B. 表中5种生物全部个体构成一个群落

C. 河虾与水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D. 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只有鱼甲和鱼乙

1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B. 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C.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

养级

D. 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

16.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

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年~l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不存在任何竞争

B. 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C. 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

D. 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

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类型生物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正确的

是( )

A. 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B. a、b、c都有可能是细菌

C. a曲线代表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

D. 由a、b、c三种生物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食物网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

②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一事例

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③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

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⑤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A.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19.如图为黄鱼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N、P、Q四点中,只有M点时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 N时黄鱼的种群数量代表环境容纳量

C. N-P段,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增加

D. Q点以后该黄鱼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20.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

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大量放养该种

B. 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 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 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

二、填空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21.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

A.水鸟 B.水绵 C.水藻 D.腐生细菌、真菌

(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_______,水藻数目________,淡水虾数目

________。

(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________会随着发生。

A.水藻大量增多 B.小鱼的数目增多 C.水鸟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多(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 7)本图所表示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表示南极某海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15分)

(1)此食物网共有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

(2)虎鲸同时占有___个营养级。虎鲸要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硅藻___kg。

(3)虎鲸和豹海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4)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5)如果某种原因导致帝企鹅的数量大量减少,则食物链中随即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

(6)由硅藻→磷虾的过程中碳以_________形式进行流动。

生物周测十二

【答案】

1. A

2. B

3. D

4. C

5. A

6. A

7. A

8. D 9. B 10. B 11. A 12. C 13. D 14. C

15. C 16. D 17. B 18. C 19. C 20. C

21. (1)3

(2)水鸟、小鱼、淡水虾;竞争;捕食

(3)D

(4)增多;减少;减少

(5)A

(6)生物群落

(7)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

22. (1)9;硅藻→磷虾→飞鸟

(2)3;125

(3)竞争和捕食

(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5)枪乌贼得数量大量增加

(6)有机物

【解析】

1.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解答】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A正确;

B.我国南方热带雨林较北方森林的气候条件更适宜分解者的活动,因此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强,B错误;

C.研究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属于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C错误;

D.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所以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而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不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故选A。

2. 阳光、热能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消费者的存在丰富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错误。故选B。

3.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食物网和食物链的分析方法,生物的富集作用,对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及对生物富集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该食物网中食物链共有3条,A错误;

B.蜘蛛属于次级消费者、蟾蜍属于次级或三级消费者,B错误;

C.蛇在不同食物链上所处的营养级不同,C错误;

D.若使用农药灭杀食草昆虫,则蜘蛛、蟾蜍的数量会大幅减少,从而导致食虫鸟、蛇数量减少,最终导致猫头鹰的数量大幅减少,D正确。

故选D。

4. 解:①香山公园中的全部乔木不是一个物种也不是所有的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②一块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棉蚜及有翅和无翅的成年棉蚜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

③一块农田中的所有普通小麦、小黑麦不是所有的生物,不是群落,所以加上无机环境,也不是生态系统;

④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不是所有的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⑤昆明湖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

⑥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因此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②⑤⑥.

故选:C。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种群是指一定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群落是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和其所生存的无机环境。

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求考生首先能够识记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能够根据概念准确判断;明确群落必须是指全部生物的总和,而种群只能指一种生物的总和。

5.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成分和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生物类型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A.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食物链中的生物只包含了生产者和消费者,A错误;

B.稻田中放养草鱼,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使其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大,B正确;

C.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正确;

D.分解者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某甲虫通过分解落叶获得养分,该甲虫属于分解者,D正确。

故选A。

6. 【分析】

本题考查食物网的相关分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解答】

A.图中有草昆虫鸟狐,草兔狐2条食物链,A正确;

B.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

C.营养级是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C错误;

D.该图中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以表示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A。

7.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答题关键是识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生物类型及三者

的功能和关系。

【解答】

A.生产者大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A正确;

B.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的,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属于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细菌中有很多都属于寄生菌类,属于消费者,B错误;

C.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C错误;

D.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不一定直接联系,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消费者也是重要成分,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D错误。

故选A。

8.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个(甲和戊),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正确;由图可知甲到辛的食物链有5条,因此丙种群数量下降20%对辛种群不会有太大影响,即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B正确;辛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即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和第五营养级,C 正确;图中乙和丁、丙和乙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的关系,D错误。

9.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种间关系,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熟记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等.

【解答】

A. 槲寄生与榆树(杨树)之间存在寄生关系,食物链一般是以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联系,A 错误;

B. 槲寄生与榆树(杨树)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同时它们之间存在争夺阳光、空间等,所以还存在着竞争关系,B正确;

C. 槲寄生从榆、杨身上获得营养,只是水和无机盐,属于寄生物,但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

D. 槲寄生的分泌物是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信息物质,D错误。

故选B。

10. 题目中已经说明了丙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则乙和甲是消费者,其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乙→甲,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初级消费者,A正确;种群乙在第3年时种群数量最大,但此时

种群增长速率为0,B错误;种群乙在B点时,种群数量在减少,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正确;种群乙在第5→7年内个体数下降的原因应从两方面分析:①食物来源,在这期间丙的数量在减

少;②天敌的数量,在这期间甲的数量在增加,D正确。

11. 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如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A

正确。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B错误。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如蚯蚓、秃鹫等属于分解者,C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D错误。

【答案】 A

12.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是化能合成型生物,A错误;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此外还有少数动物,如屎壳郎、蚯蚓等,B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由食物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D错误。

1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在考查识图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解答】

A.分析图形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分解者,该图中的非生物的物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的食物链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正确;

B.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B正确;

C.图中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均属于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 正确;

D.生产者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D错误。

故选D。

14. 【解析】水蚤是浮游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消费者,A错误;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表中5种生物全部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群落,B错误;河虾捕食水蚤,同时河虾和水蚤都以小球藻为食物,故河虾与水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C正确;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鱼甲、鱼乙、河虾,D错误。

15. 【分析】本题结合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根据食物网判断食物链的条数、生物间的种间关系;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植物为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

【解答】

A.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A错误;

B.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B 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C 正确;

D.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和分解者,D错误。故选C。

16.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分析清楚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中间关系是解答本题得关键。

【解答】

A.根据题意,在该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和蚂蚁在食物上没有竞争关系,但二者生活区域相同,在生存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

B.因为二者都直接以植物为食,故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

C.由于啮齿动物喜食大粒种子,而大粒种子植物和小粒种子植物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故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因没有捕食者,且处于优势而数量剧增,小粒种子植物数最减少,进而导致蚂蚁数量减少,C错误;

D.由C项分析可知,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D正确。

故选D。

17. b曲线二氧化碳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代表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A项错误;a可能是寄生细菌,b可能是光能自养型细菌,c可能是化能合成型细菌,如硝化细菌,B项正确;消费者或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一天中保持不变,故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D项错误。

18.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答】

①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者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由其它生物来取代,是食物网具有的特征,①错误;

②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一事例属于抵抗力稳定性,②错误;

③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正确;

④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④正确;

⑤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⑤错误;

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⑥正确。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 【分析】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S型曲线,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尤其是S型曲线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

【解答】

据图分析,0-N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增加;N-Q时间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降低为0,种群数量呈现“S”型。

A.M、N、P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Q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A错误;

B.N时黄鱼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Q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基本不变,代

表环境容纳量,B错误;

C.N-P段,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仍然大于0,故种群数量仍然在增长,C正确;

D.图中无法判断Q点以后该黄鱼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Q点后种群数量仍然可能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

20.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种群数量突然增加,超过了其环境容纳量,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造成的,A项正确;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在一定的空间和营养物质的前提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b点后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B项正确;

C.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项错误;

D.图④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这一结论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D项正确。

故选C。

21. 略

22.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食物网中,两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是唯一一种关系,也可能是出现两种关系,如竞争和捕食的关系.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这种制约来自种间,也可能来自种内.

【解答】

(1)根据图示可知,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分别是:①硅藻→磷虾→蓝鲸→虎鲸,②硅

藻→磷虾→锯齿海豹→罗斯海豹→虎鲸,③硅藻→磷虾→锯齿海豹→罗斯海豹→豹海豹→虎鲸,④硅藻→磷虾→锯齿海豹→豹海豹→虎鲸,⑤硅藻→磷虾→阿德利企鹅→豹海豹→虎鲸,⑥硅藻→磷虾→枪乌贼→罗斯海豹→虎鲸,⑦硅藻→磷虾→枪乌贼→罗斯海豹→豹海豹→虎鲸,⑧硅藻→磷虾→枪乌贼→帝企鹅→豹海豹→虎鲸,⑨硅藻→磷虾→飞鸟,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硅藻→磷虾→飞鸟.

(2)虎鲸同时占有第四、第五、第六共3个营养级.虎鲸要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硅藻的重量,则食物链最短,即硅藻→磷虾→蓝鲸→虎鲸,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则至少需要消耗硅藻1÷20%÷20%÷20%=125kg.

(3)虎鲸和豹海豹都捕食罗斯海豹,且虎鲸捕食豹海豹,因此虎鲸和豹海豹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4)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5)根据图示可知,帝企鹅只捕食枪乌贼,如果某种原因导致帝企鹅的数量大量减少,则枪乌贼得数量大量增加.

(6)由硅藻→磷虾的过程中碳以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

高二生物选修一测试题

1.[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15分)(15年全国一卷)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 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 mg、1 mg、6 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 2、【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年全国二卷)(15分) 回答与胡萝卜有关的问题: (1)胡罗卜含有的胡罗卜素中,最主要的是(填“α—胡罗卜素”或“β—胡罗卜素”或“γ—胡罗卜素”),该胡罗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胡罗卜素是(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罗卜素时,(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作为胡罗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3.[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4年全国二卷)(15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 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_灭 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 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 4、[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14年全国一卷)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培养基乙(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5、.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2016全国1卷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范围:必修一、二、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答卷答题栏中。每小题1分,共60分) 1.人的激素、维生素和酶三者相比,相同点有 ①都是蛋白质②由活细胞产生③需要量很少④由内分泌腺分泌⑤缺少时都会引起疾病⑥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⑦对新陈代谢的各种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A.①②⑦B.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③⑥⑦ 2. 炭疽杆菌之所以在两年前能引起美国人大恐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能产生两种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的外毒素。有些科学家将该菌拟核的大型DNA分子破坏,该菌仍然能产生上面说的外毒素。请分析推断一下,应继续破坏该菌的什么结构,才能使它从根本上不再产生外毒素?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贮藏颗粒 D. 细胞核 3. 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下图给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化疗过程,每3周给药1次(图中箭头所示),图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给药的最初30天内,两种细胞的数量都明显减少,然后又回升 B. 给药后,正常细胞数目的减少量明显多于癌细胞 C. 给药后,癌细胞数目的回升量明显少于正常细胞 D. 临床上可以通过加大给药剂量,来有效地控制癌细胞 4.依据下图三个圆型,其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当三个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空间范围时,最容易绝种的是③ B.可代表蛋白质、酶、激素三者的关系,能产生物质③的细胞肯定能产生物质① C.①②③可代表三种物质,其分别是激素、蛋白质和酶 D.若三个圈代表的是3种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定是①捕食②,③捕食① 5、.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神经突触结构,下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像绘制的简图。下列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兴奋在神元之间的传导需要能量②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A细胞传导 ③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导④神经兴奋从C细胞向B细胞传导⑤细 胞的突触小泡中包含着神经递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⑤ 6.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完全相同 ②生物膜把细胞质分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 扰

高二生物单元测试_20201208205710

高二生物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所以细胞分裂期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B.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发生,但也可用于培育生物新品种。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C.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与杂交育种的原理不相同 D.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3.距今一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经多次海陆变迁,形成台湾海峡。随着时间推移,某种鸟的两个种群被分隔,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的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鸟类新物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导致变异,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 B.新的鸟类物种的产生,实质是基因的定向改变 C.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最终出现生殖隔离 D.两个新的鸟类物种的进化体现了共同进化 4.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 A.M表示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M表示生物发生了进化,N表示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 D.M表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母亲患病,N表示女儿一定患病 5.埃及斑蚊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区在密集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量减少了99%,但是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高二生物周测题3新人教版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二生物周测题(3)新人教版 1.如图所示是人体某局部组织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e表示液体,请据图示分析回答: ⑴图中A、B、C表示的结构分别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⑵B端与A端成分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 ⑶a~e中不属环境万分的是__________。 ⑷红细胞中的含18O的氧气被利用后变成C18O2进入c内,18O至少要透过______________层单位膜。 ⑸由于某种原因使得C内的c循环受阻而出现______________。 ⑹内环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甲是缩手反射弧的相关结构,乙是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乙是甲中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⑶若丙中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__,若刺激丙中b点,丙中_____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丙中共有突触________个。 ⑷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⑸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__,使突触后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3.下图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⑴请写出下列标号的细胞名称:①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⑵I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离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当用同一抗原刺激⑤时,⑤就会_________形成大量的_________,产生更强的_________。 ⑷若切除某小狗的胸腺,则其免疫状况是_________。 4.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

高二生物必修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综合检测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碳酸氢盐的形成 C.麦芽糖的水解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2.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葡萄糖、氨基酸 4.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5.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6.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7.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 B.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 C.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 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 8.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细胞液B.主要组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9.地震发生时,灾民们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食物缺乏和各种疾病。例如,许多人都出现了全身浮肿的现象。这时造成浮肿的原因主要是() A.寄生虫感染 B.体内严重缺少蛋白质 C.肾小球发炎D.体内严重缺少无机盐 10.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机理是() A.胃不能及时排空B.摄入的食物未被消化 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11.下列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A.浮肿B.手足抽搐C.贫血D.尿毒症 12.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13.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完整版)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 一、试卷评析本次高二生物联考试题试题主要考察三本必修教材内容,结合已实行新课改省份高考试题的特点和我区各校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考察了选修3的内容。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分布广泛,并重点考察了高考的热点,比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遗传变异等。从题目的形式来看,注意了从图和表格中读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考察,从题目的难度来看,既有基础内容的考察,又有较好的能力考察题目。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考查,多为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难度不大,部分试题涉及知识的灵活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有较高要求。如选择题2、17、24、26、28、29、30。非选择题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等。整套试题考查学生对中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难度与综合性上都适当控制,力图能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命题遵循考纲,为高三生物备考复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有利于公正评价目前我区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水平,是一份优秀的试题。 二。考试成绩统计和答卷情况分析1.选择题部分(共60分)本次共抽查163份试卷,计算了每个小题的得分率如下表: 题目12345678910得分率0.770.480.750.640.760.950.930.6201940.50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19率0.7201950.930.750.690.770.6201940.620192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得分率

高二生物周测五

高二生物周测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 .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 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2、(2019江苏)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 .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 .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 .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3、(2019江苏)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 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① 4、(2019江苏)a -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a-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5、(2019上海)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①皐②二③审④士 A .①T④ B .②T③ C .③T② D .④宀① 6、(2019上海)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 ?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 ?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7、(2019海南)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 .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 .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 .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 .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2019-12-08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①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②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相同 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因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2.如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由4调至6,酶B的活性逐渐增强 B.不同温度下实验,酶A的最适pH不同 C.酶B具有高效性,酶A不具有高效性 D.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3.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都产生[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4.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e和f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d和e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d、e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d、f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酸、过碱、高温会使酶失活,应在低温下保存酶制剂 B.酶催化反应后,会立即被分解成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C.酶为分子提供能量,从常态转变为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D.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6.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新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新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某研究小组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探究光照强度对生姜(阴生植物)和葡萄(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图是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相关变化曲线,图中甲、乙代表不同植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中A、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可知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生姜和葡萄 B.图中a点和b点吸收CO2的速率相等,说明甲、乙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斯时,甲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D.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限制生姜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B.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脂肪都能作为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磷脂 3.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 B.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C.着丝点的分裂和核膜核仁形成 D.赤道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4.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①流感患者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 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增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细菌,并获得了该细菌的

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菌无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 B.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所以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C.该细菌细胞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有氧呼吸 D.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其遗传特征主要由DNA决定 6.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O2浓度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增加光照强度D.延长光照时间 7.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 C.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8.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H2O、CO2、ATP C.CO2、[H]、ATP D.[H]、H2O、ADP 9.下列各种物质与功能不相符合的是() A.叶绿素---光合作用 B.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C.胰岛素—调节功能 D.唾液淀粉酶—催化H2O2分解 10.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暗反应的物质变化为CO2→甲→(CH2O)或乙 C.突然停止光照,甲的含量减少,乙的含量增多 D.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是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11.下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探究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同时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测试题 姓名班别总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无关B.细胞核的大小没有限度 C.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 D.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2.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之比为1∶2∶2 时所处的分裂期应是() A.前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前期和末期4.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高等植物细胞,下列结构能看到的是()A.细胞板B.赤道板C.染色体D.核膜 5.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现,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相等,说明细胞分裂已经完成 6.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的顺序是①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②染色体变细伸长成染色质;③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 ④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⑤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 A.③①④⑤②B.③④①⑤②C.①③④⑤②D.①④③⑤②7.下列能进行无丝分裂的是() A.草履虫B.人的神经细胞C.洋葱表皮细胞D.酵母菌细胞8.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高二生物考试反思总结

高二生物考试反思总结 考试后进行总结,有利于查漏补缺,尽快弥补不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高二生物考试反思总结吧! 高二生物考试反思总结【1】生物结考的铃一响,仿佛经历了一场浩劫似的。时间竟是始料未及的紧迫,而且从未这么被题目牵着鼻子走过,拿捏不定的空太多。考完后就心神不定的,觉得生物考试本不应该这么难。于是,回到家后,不惜花了半个小时把整张卷子大抵重做了一遍,便顿觉豁然开朗,仿佛久困于井底的矿工重见天日一样,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又不觉心如刀绞,坚信当时韦尼克区或是额中回后部8区一定停止了工作,虽捶胸顿足不止,但败局已定,早已无力回天了。 总分85分,能上平均分,已经大大超出我的想象了。但我惊奇地发现,班里的最高分竟然只有92分,上90分的也就寥寥几个。这时,自怨自艾就显得矫情,因为谁也没有规定你的水平就必须比别人高。但我就是不甘心呀,如此简单的一套题(呵呵,实际上我们的题并不简单,题量也大),不得95分,实在有失水准。当然,这些自我安慰的话最终是骗不过自己的。因此,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在此作深刻总结。 首先要说考试心态。考生物前可谓是异常紧张。因为前三场考试已经输得一塌糊涂了,这场考试就不是赢不赢的问

题了,而是赢多少的问题。自己定的目标是至少比平均分高10分。期望值高没有什么错,但我却犯了孤注一掷的大忌。于是,选择题部分我就谨小慎微,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纰漏。偏偏事与愿违,开篇第三题就给我以沉重打击。当我无比纠结于细胞膜蛋白质含有硫元素这个问题时,时间老人就在我身旁匆匆走过,于是便慌了阵脚。接着又碰上24题。这本身是很简单的一道题,静下心思考30秒应该就能出答案。可我的心里却一团糟,眼巴巴地瞪着8个阿拉伯数字竟1分钟没动笔。最后,胡乱蒙了个选项,草草而过。看来,考试的结果,早在开考后的前十几分钟,就已成定数。 其次要说审题。这是令我无比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我数不清在这条河沟里到底翻过几次船。比如第49题第3小问,这原本是不假思索就可以出答案的,可我却犹豫不决,徘徊踯躅于保留癌细胞的无限增值基因还保留效应B细胞的抗体基因之间,取舍不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都要保留,于是便迟迟不肯下笔。其实,我的思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题干第一话就赫然写着:“科学家从某些能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可当时我果断对其进行了中枢过滤,虽视而不见。这不仅直接导致了我有3个空完全不知所云,而且还夺取了本应属于我检查的宝贵时间。 我还清楚记得上学期期末考试我就犯了类似的错误。有一道基因工程的题,题目不难,我看过题之后就匆匆作答,

高中生物必修二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度 第二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组合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 2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C.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的哪个过程?( ) AaBb 1AB ∶1Ab ∶1aB ∶1a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子代9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4、基因型为Dd 的个体连续自交n 代,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正确地反映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 5、基因型为Aa 的个体自交得F 1,下列有关对F 1的处理方法及所产生的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让F 1个体连续自交,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B.如果让F 1个体连续自交,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C.如果让F 1个体随机交配,且aa 个体的生存能力较弱,每代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个体不能完成生命周期,那么连续数代后,aa 个体出现的概率会减小 D.让F 1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杂合子比例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 B.染色体和DNA 均等分配 C.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 D.同一生物的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 数 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 7、女性色盲患者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8、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 染色体的细胞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9、、下列关于DNA 分子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DNA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 的准确复制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每条子链与其模板链形成一个新的DNA 分子 10、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含义错误的是( ) A.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②腺嘌呤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1、经测定,青蛙体细胞中一段DNA 分子中含有A 碱基60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那么,该DNA 片段中C 碱基所占比例和数量分别是( ) A.48% 600 B.48% 650 C.26% 600 D.26% 650 12、下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双链DNA 中A 与T 配对、G 与C 配对 B .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C .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D .图中的a 和b 都是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1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 分子 D.细菌内的DNA 分子 14、 据研究发现,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原因是有的抗生素能干扰细菌核

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题-高二生物会考卷-含参考答案-新人教版

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题-高二生物会考卷-含参考答案-新人教版 (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含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 A.细胞形态的变化 B.细胞结构的变化 C.细胞功能的变化 D.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原核细胞( ) A.没有细胞壁B.没有核糖体 C.没有线粒体D.没有核膜 3.下列所示结构中属于肽键的是( ) A.-NH-CO B.-CO-NH- C.CO-NH D. NH2-COOH 4.下列哪项是简单扩散的特点( ) A.物质从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 B.物质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C.需要消耗能量 D.需要载体协助 5.酶是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催化剂。细胞内酶合成的场所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6.在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通过合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的是( ) A.多施肥料 B.植物越密越好 C.延长光照时间 D.降低温度 7.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精作用使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 B.受精作用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C.受精作用使后代染色体数目加倍 D.受精作用对生物的变异具有重要作用 8.单倍体育种与常规的杂交育种相比,主要优点是( ) A.获得纯种显性后代 B.缩短育种年限 C.无需对植物进行栽培 D.产量明显提高 9.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以上实例能说明(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昆虫在斗争中占优势 C.天敌在斗争中占优势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0.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D.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轴突 11.菜青虫是一种鳞翅目威虫,其幼卑啃食菜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为了减少菜青虫对蔬菜的危害,可以向田间喷施( )

2021-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五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

2021-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五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8题,每题4分) 是不是纯合子,其关键原因是( ) 1、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 1 A.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 B.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 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 C.与F 1 D.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 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1 2、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②F2性状分离比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 3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p分别代表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4、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南瓜”为纯合子 B.“某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 C.子代中A基因频率与AA基因型频率相等 D.配子形成过程中A和B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5、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个X染色体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 B.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 D.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 6、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 A.Ⅲ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男性体内,Ⅰ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女性体 内 B.Ⅱ片段上的基因,遗传特点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C.Ⅰ片段上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 D.同胞姐妹体内至少有一条X染色体相同 7、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染色体上也可携带该致病基因 B.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和儿子的患病概率都是1/2 8、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过程中,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不能证明的结论是( ) A.DNA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DNA能够半保留复制 9、在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 ) A.双链解开时需要解旋酶催化而不需要消耗能量 B.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C.双链全部解开后在D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子链 D.同一条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 10、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mRNA上都含有64种密码子,可携带从DNA转录来的遗传信息

高二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高二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 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 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 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

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1》复习检测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细胞学说揭示了() A.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A.N、S、O、Mg B.H、O、K、B C.P、N、C、Mo D.Ca、C、O、Mn 3.右图表示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细胞膜、Ⅱ蛋白质、Ⅲ脂肪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原核生物、Ⅱ绿藻、Ⅲ蓝藻 4.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5.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保持完整性 C.核内有遗传物质 D.线粒体供能 6.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7.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9.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

高三周测生物试卷

1.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需要多种细胞器参与 B.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受基因调控 C.物质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 D. A TP是细胞代谢的直接供能物质 2.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其合成场所在 A核糖体A高尔基体C.内质网D.线粒体 3.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由二倍体西瓜培育出的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 基因突变对生物都是有益的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除草剂可导致杂草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4.有关人体激素和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 垂体合成的激素需要通过血浆的运输才能到靶细胞 C.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只有激素参与 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或传递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 5.现代生物科技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有限制酶、连接酶和载体 C.试管苗和试管婴儿的产生都属于无性生殖 D.蛋白质工程是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 6.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II)和非 同源区(I、II),如图所示,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则该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 A.位于I片段上,为隐性基因 B. 位于I片段上,为显性基因 C.位于II片段上,为显性基因D.位于III片段上,为隐性基因 24.甘肃舟曲发生地质性泥石流,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灾后群落的演替为次生演替B.灾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灾后生态系统碳的同化量增加D.灾后物种丰富度降低 25.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使用试剂的量等都是自变量 B.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不需再设置对照组 C.用斐林试剂模拟尿糖检测时,应设计正常人的尿液作对照 D.换高倍镜后因视野较暗,应调节准焦螺旋 C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26.(16分)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 3 的变化,据图分析; (1) 图甲中A、B、C分别表示参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