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汽运公司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汽运公司车辆运输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和管控。

二、编制依据

参照相关地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工作方案》及其他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等要求。

三、术语和定义

1、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2、风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辨识风险因素存在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3、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的大小将风险分成四级,风险分级原则如下:

A级: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B级:橙色风险\高度危险,必须立即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的风险。

C级:黄色风险\中度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风险。

D级:蓝色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的风险,但仍需进行监控,防止风险升级。

四、指南使用

汽运公司在开展风险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风险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工作的单位,可以将辨识工作与《指南》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指南》中的内容融入到单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1、现场对比

汽运公司统一部署,组织各岗位人员,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行为、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

(1)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存在《指南》描述的各个“风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

(2)讨论实际情况与《指南》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风险因素”状况;

(3)结合本单位特点,讨论《指南》中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是否可行。

2、现场应用与实施

依据《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中主要防范措施,逐一确认落实,并评估其效果。将其中难以短期内解决的问题,应将相关问题汇总上报,研究制定防范计划并实施。

存在B级以上(含B级)风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张贴岗位风险提示卡。

3、举一反三

对汽运公司内有相似情况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采取适当的防范改进措施并落实。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定期对风险因素的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尤其在作业现场或工程作业的设施设备发生变化后要及时对防范措施进行改进。

本《指南》仅为指导性作业文件,辨识内容为较易发生的风险因素,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本《指南》,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策性文件等,对风险进行更加全面的辨识,在此基础上,全面细化风险辨识分级结果,形成符合实际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便于利用指南对汽运公司的道路运输风险进行管控。

五、附件

附件:《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汽运公司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汽运公司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汽运公司车辆运输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和管控。 二、编制依据 参照相关地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工作方案》及其他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等要求。 三、术语和定义 1、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2、风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辨识风险因素存在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3、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的大小将风险分成四级,风险分级原则如下: A级: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B级:橙色风险\高度危险,必须立即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的风险。 C级:黄色风险\中度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风险。 D级:蓝色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的风险,但仍需进行监控,防止风险升级。 四、指南使用 汽运公司在开展风险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

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风险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工作的单位,可以将辨识工作与《指南》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指南》中的内容融入到单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1、现场对比 汽运公司统一部署,组织各岗位人员,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行为、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 (1)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存在《指南》描述的各个“风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 (2)讨论实际情况与《指南》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风险因素”状况; (3)结合本单位特点,讨论《指南》中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是否可行。 2、现场应用与实施 依据《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中主要防范措施,逐一确认落实,并评估其效果。将其中难以短期内解决的问题,应将相关问题汇总上报,研究制定防范计划并实施。 存在B级以上(含B级)风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张贴岗位风险提示卡。 3、举一反三 对汽运公司内有相似情况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采取适当的防范改进措施并落实。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定期对风险因素的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尤其在作业现场或工程作业的设施设备发生变化后要及时对防范措施进行改进。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手册(市局)

****公司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手册 (试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20**年**月**日

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程序和内容(一)培训 对全员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两个体系建设重要意义和作用,相关概念,建设流程,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等。 (二)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工作考核等。 (三)风险点确定 企业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所在位臵、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注:一般可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臵、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风险点排查。对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臵、作业场所等。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如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风险点级别确定按照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四)危险源辨识 企业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 (注:设备设施危险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作业活动危险辨识可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对于复杂的工艺也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也可采用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其他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五)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

编号:SM-ZD-17091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危险源的辨识 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性的物质。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二、危险源的评价 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2、一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

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三、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企业应对场所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四、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要求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危害性的设施,则应在其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报告。安全报告应详细说明危险源的情况,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现场应急预案等。 安全报告应根据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部门经常检查和评审 五、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负

纺织公司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纺织公司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目的应用组织化与系统化的方法,对有关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以下同)进行辨识,并及时更新,评价其风险水平,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以此作为: 制定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策划、实施是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决定设施要求、培训需求或操作规程的修改。监督管理需求以确认其实施有效性及适时性。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临邑澳泰纺织有限公司范围内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定义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并不对两者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3.危害识别:是认知一个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需要注意危害是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不是事件的本身。 4.风险:一个特定危害事件发生之可能性及后果的组合。

5.可忍受风险:组织顾虑其法律责任与其自身之职业安全卫生政策,而降低其风险至能忍受的程度。 6.风险评价:是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 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 第四条职责 公司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工作实施小组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控制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审批重大危险源清单,审批危险源 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是风险评价的 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 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 果验收,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各 部门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各单位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 程序,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 价准则,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各职能部 门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对管辖范围所有直接作业、操 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同时鼓励 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新、改、扩建设项目由总 经办负责在项目规划,设计前应交由有资质的机构做安全预评价; 项目的建设过程由总经办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风险评价和控 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

某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示范文本

某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某小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构建安全风 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坚决遏制重 特大事故的指导意见》(甘安委发电〔2016〕5号)、 《酒泉市教育系统加强重大风险分级管控遏制重特大事故 的工作方案》(酒教字〔2017〕408号)和《金塔县教育 系统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 案》(金教发〔2017〕334号)文件要求,落实学校安全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全面排查、识别、评估安全风 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 险,对学校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提升学校安全风险管 控水平,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推进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有效促进校园安全科学管控,在全校范围内构建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安全风险防控,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校园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提高学校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二、工作原则 (一)学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二)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是指按照安全风险点的不同风险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三、职责分工 学校作为安全风险管控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公司所属各部门:为进一步规范我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落实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要求,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筑牢安全防线,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我矿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工作的开展,矿成立以矿长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分管负责的安全风险管控管理,成员负责开展落实此项工作,各部门或队组协调、配合完成。 组长:矿长副组长:安监处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通风区长。 成员:安通部、生产技术部、经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会主要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队,要专人组成工作组,负责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完善,明确任务、时间、步骤,认真组织开展风险排查、评估、分级工作,负责考核奖惩工作。 二、安全风险辨识范围 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范围涉及采、掘专业系统、辅助运输系统、机电管理系统、“一通三防”系统和“地测防治水”系统、地 面及井下各岗位和施工作业场所,重点辨识评估瓦斯、水、火、粉尘、顶板、提升运输系统、民爆物品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安全风险。 三、安全风险管控职责分工

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 各副矿级领导负责实施本人分管业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生产副总牵头,生产技术部负责采煤系统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辨识评估容易导致采煤系统出现事故的安全危险; 生产技术部负责掘开、辅助运输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辨识评估容易导致掘开工作面及运输系统出现事故的安全危险; 机电副矿长牵头,机电、运输副部长负责机电管理系统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辨识评估容易导致电气事故和提升运输事故的安全风险; 总工程师牵头,通风队负责“一通三防”系统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辨识评估容易导致瓦斯爆炸和火灾事故和煤尘方面的安全风险; 总工程师牵头,生产技术部地测组负责“地测防治水” 系统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辨识容易导致水灾事故的安全风险; 总工程师牵头,通风队和综合办公室武保部负责“民爆物品”方面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辨识评估容易导致爆破事故的安全风险; 四、安全风险辨识方法及等级划分 (一)风险辨识各部门对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域内(包括生产系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全套)20180525

文件编号:AQFJFXGK002 受控状态:受控 xxxx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03月

目录 目录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2) 2.作业活动清单 (4) 3.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7) 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 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13) 5.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50) 6.风险点登记台账 (91) 7.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2) 8.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8) 9.风险点统计表(设备设施) (158) 10.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 (162) 11.危险源统计表(设备设施) (166) 12.危险源统计表(作业活动类) (170) 13.作业活动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2) 14.设备设施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5) 15.公司各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一览表 (179) 16、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80) 17、x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188) 18、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95) 19.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203) 20、xxxxxx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212) 21、2017年隐患排查计划 (240) 22、2018年隐患排查计划 (241) 23、现场(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表 (242) 24、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表 (254) 25、隐患排查治理通报 (264) 26、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65) 27、隐患整改台账 (267) 28、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269) 29、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74) 30、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 (279) 31、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80) 32、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282) 32、安全生产隐患点登记表 (289) 32、职业危害风险点登记表 (294) 32、职业危害隐患点登记表 (298) 3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 (300)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手册

鹤壁黎阳中学长丰大道校区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实施措施 编制: 批准: 新乡市正方圆建筑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日

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程序和内容 (一)培训 对全员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两个体系建设重要意义和作用,相关概念,建设流程,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等。 (二)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工作考核等。 (三)风险点确定 企业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注:一般可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风险点排查。对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等。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如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风险点级别确定按照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四)危险源辨识 企业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 (注:设备设施危险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作业活动危险辨识可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对于复杂的工艺也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也可采用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其他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五)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注:企业可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危险指数方法(RR)等方法。)(六)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排查出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手段来降低风险至可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时间:2013-06-18 16:00:19 来源:作者:张建锋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运输安全的核心目标是不发生事故。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系统安全理论认为,危险源的存在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道路交通事故就是消除、控制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危险源。驾驶员了解危险源的知识,掌握行车中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避免道路交通事故。 模块一危险源辨识的基本知识 只有掌握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的分类及危险源辨识的知识,才能在行车中有效辨识危险源,提前防范行车风险。 一、危险源的概念和分类 危险源概念 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会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环境破坏,造成这些不良后果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具有较大的破坏力。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危险源。 人类自从发明汽车以来,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改善对车辆的控制,提高安全性;制定严格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建设高等级的道路和高标准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避免车辆交叉,减

少事故。然而,死伤事故的发生一直没有停歇。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的转向、制动灯控制装置失效等,使得高速行驶的汽车意外释放能量造成伤害。转向。制动等汽车控制装置的失效及驾驶员的操作失误也是危险源。 总之,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即是危险源。例如前文提到的高速行驶的汽车,或汽车的转向、制动等控制装置失效等。 2.危险源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导致伤害的根本,是根源危险源;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汽车失去控制,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诱发因素,属于状态危险源。 道路交通系统的危险源,除了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地震等根源危险源外,更多的是状态危险源。道路交通系统的状态危险源可能是一个汽车机械、电路故障,如轮胎爆炸,可能是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导致短时间瞌睡,可能是冰雪路面,可能是一次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可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也可能是过马路猛跑的行人。这些状态危险源都会导致行驶的汽车失去控制或躲避不及,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防范事故的重点是控制状态危险源。驾驶员要控制不安全行为,时时注意道路

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GB 6441-1986 GB/T 13861-2009 GB 7258-2017 GB/T 18344-2016 GB 18565-2016 法 DB37/T 2882-2016 DB37/T 3138-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 交通运输部令 交通运输部令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交安监发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指导书明确了本公司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 基本 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 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通则 公路水路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细则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输部令 2016 年第 1 号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 2016〕82 号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 2016〕55 号 2017〕 60 号

《汽车客运站经营客运安全例行检查工作规范》交运发 〔2012〕762 号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交运发〔2018〕 55 号 3. 基本要求 3.1 成立组织机构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推进落实各项工作职责、任务目标。 3.1.2 领导小组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应包括运输经营、安全管理、车辆技术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动态监控等业务负责人及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的任务目标及实施情况进行组织部署和监督考核。 3.1.3 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组长应由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担任,成员应包括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及其他重点岗位代表等。具体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案、制度、指导书编制,推进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和指导各部门双重预防体系培训、风险辨识、评价分级、管控等工作。 3.2 明确职责主要负责人职责、分管安全负责人职责、安全科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其他部门及人员职责、一线从业人员职责要明确。 3.3 实施全员培训 3.3.1 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使岗位员工了解本岗位风险并掌握相应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 3.3.2 全体人员的培训教育情况要如实记录,建立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和从业人员个人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培训结束须进行考试,考核结果应记入培训档案。 3.4 编写体系文件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策划,并编写体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程序

XXXXXXXXX有限公司 程序(规范)文件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程序 AQCX 编制 XX XX 受控状态受控 审核 XXXXX 复审 XXXXX 批准 XXXXXXX 版本号 01 页数 11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0总体要求、目标、基本原则、编制依据 1.1.总体要求 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等相关规章制度要求,结合XXXXXXXX有限公司实际生产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需求,制定本管理程序。 公司职能部门:生产科、XXXX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公司部署,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1.2.目标 根据相关法规和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全面实施安全管理原则,突出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做到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产财产安全。 1.3.基本原则 必须严格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管生产及业务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坚持统一指导、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从而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 1.4.编制依据 安委办〔2016〕1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 《江苏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 《深入推进全市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 《XXXX工贸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验收评分细则》 《深入推进全市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 《海门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意见工作》 《海门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意见工作》 《进一步推进全区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 江苏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文件编号:DHTHXB-03受控状态:受控 XXX交通运输公司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文件 北京XX咨询有限公司 2021年X月X日

目录 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5) 1.1 编者按 (5) 1.2 分级管控目的 (6) 1.3 分级管控的依据 (6) 1.3.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6) 1.3.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7) 1.4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7) 1.5 名词解释 (7) 1.5.1 风险 (8) 1.5.2 可接受风险 (8) 1.5.3 重大风险 (8) 1.5.4 危险源 (8) 1.5.5 风险点 (8) 1.5.6 危险源辨识 (8) 1.5.7 风险评价 (8) 1.5.8 风险分级 (8) 1.5.9 风险分级管控 (9) 1.5.10 风险控制措施 (9) 1.5.11 风险信息 (9) 1.5.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 1.6 企业概况 (9) 1.7 职责 (9) 1.7.1 总经理职责 (9) 1.7.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10) 1.7.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10) 1.7.4 各运输车队 (10) 1.8 工作程序和内容 (10) 1.8.1 工作程序 (10) 1.8.2 准备阶段 (11) 1.8.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2) 1.8.4 风险点确定 (14) 1.8.5 危险源辨识 (15) 1.8.6 风险评价 (17) 1.8.7 风险控制措施 (20) 1.8.8 风险分级管控 (21) 1.9 文件管理 (23) 1.10 绩效考核 (23) 1.10.1 成果 (23) 1.10.2 效果 (23) 1.10.3 绩效考核 (24) 1.11 持续改进 (24) 1.11.1 评审 (24) 1.11.2 更新 (24)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 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一、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 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1风险点划分确定2风险点登记台账3作业活动清单4设备设施清单5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6(设备设施)安全检查(SCL+LS)评价记录7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8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9重大风险点清单 三、2什么是风险? 答: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和严重性地组合。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R=L*S);R: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地可能性与事件后果地结合,R越大危险性越大;L: 事故发生地可能性(1-5); S: 事故后果严重性(1-5)。 四、什么是风险点? 答:风险伴随地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地伴随风险地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地组合。 (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作业活动应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重点考虑高风险作业) 五、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地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地组合。(分为人地因素、物地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六、什么是危险源辨识? 答:识别危险源地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地过程。 (辨识对象:潜在地人地不安全行为、物地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危害因素) (辨识方法: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 七、什么是风险评价?公司采用什么评价方法? 答:对危险源导致地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地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地过程。 公司采用地风险评价方法:为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可能性)*S(严重性)1-3(蓝色)5级4-8(蓝色)4级9-12(黄色)3级15-16(橙色)2级20-25(红色)1级 八、怎样风险分级? 答: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地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等级分5级:A、B、C、D、E(1、2、3、4、5)级,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轻度危险、稍有危险。 管控级别分4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职责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职责 1 主要职能部门职责 1.1 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责 1、本着“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的原则,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劳动保护工作,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指示,教育广大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3、主持审定全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规划,年度安全生产及风险管控工作计划,安全经费、考核、奖惩方案和重大隐患问题的解决方案,积极改善员工劳动条件,搞好安全生产系统管理。 4、确定年度、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组织各项安全制度、风险管控措施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各种活动。 5、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评选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个人。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表彰和奖励安全生产先进典型。 6、负责对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事故结案后,研究决定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7、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委会,分析和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查找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大问题提交公司领导会议研究决定解决方案。并做到定期向上级汇报安全工作情况。 8、安全生产委员会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想安全、管安全。积极做好安全生产中的宣传教育工作。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搞好全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劳动保护工作。 9、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

检查、总结、评比风险管控工作。 1.2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风险评估、分级管控相关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 2、组织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制定风险管控管理措施。 3、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分级管控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年度工作计划。 4、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风险评估、分级管控工作。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和奖励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级管控先进典型。 1.3 安全职能部门职责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协助负责人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各部门、各岗位履行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职责,并组织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3、协助负责人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并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4、组织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5、督促落实本单位危险源、风险管控的安全管理措施。 6、组织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岗位检查和专业性检查,并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全面检查。及时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排查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并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7、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8、参与组织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1)

汽運公司道路運輸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指南 一、適用範圍 本指南適用於汽運公司車輛運輸進行風險識別、分級和管控。 二、編制依據 參照相關地區《道路運輸行業安全風險辨識管控體系工作方案》及其他國家相關法規、標准、相關政策等要求。 三、術語和定義 1、風險 某一特定危險發生の可能性與其造成後果の嚴重程度の結合。 2、風險因素辨識與防範 辨識風險因素存在の位置及特性、可能導致事故後果以及確認其風險控制措施和管控狀態の過程。 3、風險分級 根據風險の大小將風險分成四級,風險分級原則如下: A級:紅色風險\不可容許の,極其危險,必須立即整改,不能繼續作業。 B級:橙色風險\高度危險,必須立即制定措施進行控制管理の風險。 C級:黃色風險\中度危險,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控制の風險。 D級:藍色風險\輕度危險,可以接受(或可容許の)の風險,但仍需進行監控,防止風險升級。

四、指南使用 汽運公司在開展風險辨識與防範工作時,應充分結合安全生產標准化創建與運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崗位風險清單制定工作,統一部署,整體推動。對已經開展了危險因素辨識和風險工作の單位,可以將辨識工作與《指南》の使用有機結合,將《指南》中の內容融入到單位危險因素辨識與防範工作中。 1、現場對比 汽運公司統一部署,組織各崗位人員,一一對照各自崗位の實際情況,包括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本“場所/環節/部位”所有の設施設備、操作行為、作業環境等現狀,確定: (1)在實際工作中是否存在《指南》描述の各個“風險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の情況; (2)討論實際情況與《指南》內容の不同點,確定更多相似和相關の“風險因素”狀況; (3)結合本單位特點,討論《指南》中采取の“主要防範措施”是否可行。 2、現場應用與實施 依據《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指南》中主要防範措施,逐一確認落實,並評估其效果。將其中難以短期內解決の問題,應將相關問題匯總上報,研究制定防範計劃並實施。 存在B級以上(含B級)風險因素の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の安全警示標志,張貼崗位風險提示卡。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全套)

精品文档 文件编号:AQFJFXGK002 受控状态:受控 xxxx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03月

目录 目录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2) 2.作业活动清单 (4) 3.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7) 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 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13) 5.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50) 6.风险点登记台账 (91) 7.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2) 8.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8) 9.风险点统计表(设备设施) (158) 10.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 (162) 11.危险源统计表(设备设施) (166) 12.危险源统计表(作业活动类) (170) 13.作业活动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2) 14.设备设施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5) 15.公司各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一览表 (179) 16、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80) 17、x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188) 18、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95) 19.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203) 20、xxxxxx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212) 21、2017年隐患排查计划 (240) 22、2018年隐患排查计划 (241) 23、现场(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表 (242) 24、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表 (254) 25、隐患排查治理通报 (264) 26、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65) 27、隐患整改台账 (267) 28、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269) 29、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74) 30、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 (279) 31、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80) 32、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282) 32、安全生产隐患点登记表 (289) 32、职业危害风险点登记表 (294) 32、职业危害隐患点登记表 (298) 3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 (300)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文件编号:AQSCBZH01受控状态:受控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全套资料汇编 编制单位:XX咨询有限公司 适用行业:交通运输行业 编制时间:2019年9月

目录 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6) 1.1 分级管控目的 (6) 1.2 分级管控的依据 (6) 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6) 1.2.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7) 1.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7) 1.4 名词解释 (8) 1.4.1 风险 (8) 1.4.2 可接受风险 (8) 1.4.3 重大风险 (8) 1.4.4 危险源 (8) 1.4.5 风险点 (8) 1.4.6 危险源辨识 (9) 1.4.7 风险评价 (9) 1.4.8 风险分级 (9) 1.4.9 风险分级管控 (9) 1.4.10 风险控制措施 (9) 1.4.11 风险信息 (9) 1.4.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 1.5 企业概况 (9) 1.6 职责 (10) 1.6.1 总经理职责 (10) 1.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10) 1.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10) 1.6.4 各运输车队 (11) 1.7 工作程序和内容 (11) 1.7.1 工作程序 (11) 1.7.2 准备阶段 (11) 1.7.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3) 1.7.4 风险点确定 (15) 1.7.5 危险源辨识 (16) 1.7.6 风险评价 (18) 1.7.7 风险控制措施 (22) 1.7.8 风险分级管控 (24) 1.8 文件管理 (25) 1.9 绩效考核 (26) 1.9.1 成果 (26) 1.9.2 效果 (26) 1.9.3 绩效考核 (27) 1.10 持续改进 (27) 1.10.1 评审 (27) 1.10.2 更新 (27) 1.10.3 沟通 (28)

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体系文件全套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制度 版本号:2018A0编制: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4月 关于公司成立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领导小组的通知

公司各级部门: 为更好地推进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落实风险辨识、管控措施,经研究决定成立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公司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建设领导工作。 组长: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2018 年3 月1 日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职责 1 主要职能部门职责 1.1 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责 1、本着“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的原则,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劳动保护工作,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指示,教育广大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3、主持审定全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规划,年度安全生产及风险管控工作计划,安全经费、考核、奖惩方案和重大隐患问题的解决方案,积极改善员工劳动条件,搞好安全生产系统管理。 4、确定年度、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组织各项安全制度、风险管控措施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各种活动。 5、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评选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个人。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表彰和奖励安全生产先进典型。 6、负责对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事故结案后,研究决定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7、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委会,分析和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查找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大问题提交公司领导会议研究决定解决方案。并做到定期向上级汇报安全工作情况。 8、安全生产委员会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想安全、管安全。积极做好安全生产中的宣传教育工作。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搞好全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劳动保护工作。 9、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风险管控工作。 1.2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风险评估、分级管控相关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 2、组织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制定风险管控管理措施。 3、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分级管控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年度工作计划。 4、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运输安全的核心目标是不发生事故。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系统安全理论认为,危险源的存在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道路交通事故就是消除、控制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危险源。驾驶员了解危险源的知识,掌握行车中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避免道路交通事故。 一、危险源辨识的基本知识 只有掌握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的分类及危险源辨识的知识,才能在行车中有效辨识危险源,提前防范行车风险。 1.危险源概念 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会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环境破坏,造成这些不良后果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具有较大的破坏力。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危险源。 人类自从发明汽车以来,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改善对车辆的控制,提高安全性;制定严格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建设高等级的道路和高标准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避免车辆交叉,减少事故。然而,死伤事故的发生一直没有停歇。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的转向、制动

灯控制装置失效等,使得高速行驶的汽车意外释放能量造成伤害。转向、制动等汽车控制装置的失效及驾驶员的操作失误也是危险源。 总之,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即是危险源。例如前文提到的高速行驶的汽车,或汽车的转向、制动等控制装置失效等。 2.危险源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导致伤害的根本,是根源危险源;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汽车失去控制,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诱发因素,属于状态危险源。 道路交通系统的危险源,除了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地震等根源危险源外,更多的是状态危险源。道路交通系统的状态危险源可能是一个汽车机械、电路故障,如轮胎爆炸,可能是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导致短时间瞌睡,可能是冰雪路面,可能是一次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可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也可能是过马路猛跑的行人。这些状态危险源都会导致行驶的汽车失去控制或躲避不及,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防范事故的重点是控制状态危险源。驾驶员要控制不安全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