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无机化学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无机化学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无机化学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无机化学综合应用.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2014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无机化学综合应用

[考纲要求] 常见金属元素(Na、Al、Fe、Cu等)与常见非金属元素(H、C、N、O、Si、S、Cl 等)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热点一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物质推断

1.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CO2-3:加入BaCl2或C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SO2-4: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SO2-3: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

(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

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H+―→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题组一离子检验的直接判断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

碳酸盐溶液(×)

(2013·江苏,13A)

(2)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2013·江苏,13C)

(3)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

Fe2+(√)

(2013·江苏,13D)

(4)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2-4(×)

(2012·山东理综,12B)

(5)用BaCl2溶液鉴别SO2-4与SO2-3(×)

(2012·广东理综,9B)

(6)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

SO2-4(×)

(2012·江苏,13B)

(7)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

(2012·新课标全国卷,7B)

(8)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2012·新课标全国卷,7C)

(9)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2012·新课标全国卷,7D)

题组二 离子检验的综合应用

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 +、NH +4、Ba 2+、SO 2-4、I -、CO 2-3。分别取样:①用pH 计测试,溶液显

弱酸性;②加氯水和CCl 4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 A .K +

B .SO 2-4

C .Ba 2+

D .NH +4

答案 A

解析 根据①可知溶液中不含CO 2-3;根据②可知溶液中不含I -;溶液中至少要含有一种阴离子,即SO 2-4;SO 2-4与Ba 2+不能大量共存,则不含Ba 2+;溶液呈弱酸性,则含有NH +4;只有K +不能确定,还需要加以检验。 热点二 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及框图推断

1. 直线型转化关系

A ――→X

B ――→X C

(1)X 为O 2

Na ―→Na 2O ―→Na 2O 2

N 2―→NO ―→NO 2或NH 3―→NO ―→NO 2

S ―→SO 2―→SO 3或H 2S ―→SO 2―→SO 3

C ―→CO ―→CO 2或CH 4―→CO ―→CO 2

醇―→醛―→羧酸

(2)X 为CO 2

NaOH ――→CO 2Na 2CO 3――→CO 2NaHCO 3

(3)X 为强酸,如HCl

NaAlO 2――→HCl Al(OH)3――→HCl

AlCl 3

Na 2CO 3――→HCl NaHCO 3――→HCl

CO 2

(4)X 为强碱,如NaOH

AlCl 3――→NaOH Al(OH)3――→NaOH

NaAlO 2

2. 交叉型转化

3. 三角型转化

4. 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

(1)金属―→金属:金属+盐―→盐+金属,铝热反应。

(2)金属―→非金属:活泼金属+H 2O(或H +)―→H 2,2Mg +CO 2=====点燃2MgO +C 。

(3)非金属―→非金属:2F 2+2H 2O===4HF +O 2,2C +SiO 2=====高温Si +2CO ↑,C +H 2O(g)=====高温CO

+H 2,X 2+H 2S===2HX +S ↓。

(4)非金属―→金属,用H 2、C 冶炼金属。

通过反应形式梳理化学反应,培养归纳、整理能力。

5. 抓住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多数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条件不同化学反应也不同。

(1)“催化剂”,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但是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可将氯酸钾分解、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O 2催化氧化、氨气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

识链。

(2)“通电”或“电解”,可以锁定在电解水、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硫酸铜、硝酸

盐等溶液,熔融氯化钠和氧化铝范围内。

(3)“高温”,常见的有碳酸钙分解、SiO2和C的置换反应、制造普通玻璃的反应、铝热反

应等。

6.抓住特征颜色和特殊状态

(1)(淡)黄(棕)色固体:Na2O2、S、FeCl3、CuCl2;黑色固体:MnO2、C、CuO、FeO、Fe3O4;

紫(黑)色固体:KMnO4、I2;红色固体:Cu;绿色固体:Cu2(OH)2CO3。

(2)有色气体:NO2(红棕色)、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SO2、

NH3、HX(X为F、Cl、Br、I);无色无味气体:H2、N2、O2、CO2、CO、CH4、NO。

(3)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Br2(非金属单质)、Hg(金属单质)、H2O、H2O2等。

(4)易升华的物质:I2。

(5)溶液中的有色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红)色]。

(6)Br2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

中显紫(红)色。

(7)有色沉淀:①白色沉淀:H2SiO3、AgCl、BaSO4(不溶于酸)、BaSO3、Mg(OH)2、Fe(OH)2、

Al(OH)3、BaCO3、CaCO3、CaSO3、MgCO3等;②(淡)黄色沉淀:AgBr、AgI、S;③红褐色沉淀:Fe(OH)3;④蓝色沉淀:Cu(OH)2;⑤砖红色沉淀:Cu2O。

7.抓住特征反应现象

(1)燃烧:H2+Cl2(苍白色火焰),C2H2(C6H6)+O2(明亮火焰,大量黑烟),Al+O2(耀眼白光),

Mg+O2(白色固体生成),金属焰色反应。

(2)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NH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l2、SO2。

(4)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气体的是NO。

(5)Fe3+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遇SCN-显血红色。

(6)Fe2+遇OH-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2+遇

SCN-无明显现象,在通入Cl2后溶液显血红色。

(7)与碱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中一般含NH+4。

(8)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并产生气体的物质:Al、弱酸的铵盐(碳酸铵、硫化铵等)、

弱酸的酸式铵盐(碳酸氢铵、硫氢化铵等)。

(9)燃烧能生成烟:Na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烟,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烟,Cu在氯

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题组一网络验证型

1.如图所示甲~丁四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甲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气态氢化物,丁是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共同含有的元素可能是

( )

A.Cl B.Fe C.C D.N

答案 D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丁是一种强酸,排除B选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碱);C选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Cl的气态氢化物不能被氧气氧化,Cl2不能通过两步反应生成最高价氧化物,则排除A选项,故D选项正确。

2.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甲乙丙戊

A Cu FeCl3溶液CuCl2溶液Fe

B H2O Fe H2O2

C Al NaOH溶液H2Al2O3

D CH3CH2OH O2CH3CHO H2

答案 C

解析A项,正确;B项,

正确;C项,

,H2和Al2O3不能生成Al,错误;D项,

正确。

方法归纳

(1)注意总结反应规律,熟记特殊转化关系。

(2)做此类题目,往往是把选项一一带入,按照箭头指向看是否能转化,选出正确答案。 题组二 寻找“突破口”,破解“框图”推断题

3. X 、Y 、D 、E 、F ……都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Y 是单质,X 是化合物,溶液E 中

滴入KSCN 溶液呈血红色。这些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框图所示,根据框图及提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Y 和X 的浓溶液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而该反应在常温下很难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F ―→G +X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 转化为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试管中制备L ,为了能观察到L 的颜色,需要进行特殊的操作,该特殊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Cu 放入0.1 mol ·L -1

Fe(NO 3)3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Cu 片,溶液中 c (Fe 3+)∶c (Fe 2+)=2∶3,则Cu 2+与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思路导引 ?

????物质类别特殊颜色特殊条件特殊转化――→正确判断物质名称――→按照要求正确解答。 解析 该题推断的突破口是E ,即题目提供的“溶液E 中滴入KSCN 溶液呈血红色”证明E 为三价铁盐,由此逆推Y 为铁,或X 为铁的化合物,而且是能溶于水的化合物。假设Y 为铁单质,在一个反应中过量的铁与适量的铁导致的反应产物不完全相同,而且产物各为三种,由此可以联想到Fe 与HNO 3的反应,故H 为亚铁盐,结合已知的E 为三价铁盐,可知I 、L 分别为Fe(OH)3、Fe(OH)2,Fe(OH)2转化为Fe(OH)3需要氧气、水,故J 、D 一种

是氧气、一种是水。观察框图中F、G、X、J的关系及前面对其他物质的推断,可以联想到2NO+O2===2NO2与3NO2+H2O===2HNO3+NO两个反应,所以F、G、X、J分别为NO2、NO、HNO3和O2,因此D是水。

答案(1)加热Fe遇浓硝酸表面被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2)3NO2+H2O===2H++2NO-3+NO (3)4Fe(OH)2+2H2O+O2===4Fe(OH)3(4)用长胶头滴管

吸取FeSO4溶液缓缓插入盛有稀NaOH溶液的试管中,胶头滴管口位于溶液中,慢慢挤出FeSO4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3∶4

方法归纳

“框图”推断题的答题要领

1.思维要有整体性

解答时必须认真研究题目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每一个环节,结合限制条件,弄清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串联整个过程,回答力求完整。

2.假设推断要合理

在框图推断中,抓住关键环节,进行合理假设是必须的,按照题目要求理顺后再确定,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3.检验一遍很重要

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推断出结果后,将结果放入原题中进行检验,完全符合才正确,如有一处不符,可能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则需再思考。

4.思维发散有必要

注意多解,有时符合题意的解可能不止一种或一组。

热点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除在选择题中直接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及相互转变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氧化还原、强弱电解质、

平衡移动原理、物质结构等理论知识,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考查。该部分高考题的特点是新颖、知识覆盖面广、思维跨度大,不但考查一个知识点,而且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增大了试题的难度。

试题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化学实验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探究和验证;二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三是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合物知识的概括和演绎。

题组一利用综合实验探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1.某小组查文献得知:氧化性IO-3>Fe3+>I2,3Br2+6FeCl2===2FeBr3+4FeCl3;I2+2S2O2-3 ===S4O2-6+2I-;CuI是一种白色沉淀(K sp=1.3×10-12)。

Ⅰ.该小组为确定一份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的成分,设计定性实验加以猜想和验证。

(1)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和现象对应结论

步骤1 取一定量加碘盐,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

步骤2 第①份

试液

碘盐中肯定含______

第②份

试液

第③份

试液

X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碘盐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达)。

(3)根据信息推断Fe3+、S4O2-6、I2、Br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4)第③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Ⅱ.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

取0.40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淀粉作滴定

指示剂,用0.100 0 mol ·L -1

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 2S 2O 3标准溶液20.00 mL 。

(1)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CuCl 2溶液与K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试样中CuCl 2·2H 2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Fe 3+ CCl 4

(2)KI

(3)Br 2>Fe 3+>I 2>S 4O 2-6

(4)2Fe 3++2I -===2Fe 2++I 2 IO -3+5I -+6H +===3I 2+3H 2O

Ⅱ.(1)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恢复原色(或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

(2)2CuCl 2+4KI===2CuI +I 2+4KCl

(3)85.5%

解析 Ⅰ.(1)根据步骤2中第①份试液中的实验现象,加碘盐中肯定含有Fe 3+;根据下层为紫红色知,X 应为CCl 4;(2)因为IO -3+5I -+6H +===3I 2+3H 2O ,所以根据第②份试液中加入KIO 3固体、淀粉无现象,证明碘盐中一定不含KI ;(3)由题干中所给信息,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Br 2>Fe 3+>I 2>S 4O 2-6。(4)由于在碘盐中含有Fe 3+、IO -3,所以加入足量KI 固体后,发生的离子反应为IO -3+5I -+6H +===3I 2+3H 2O,2Fe 3++2I -===I 2+2Fe 2+。

Ⅱ.2Cu 2++4I -===2CuI +I 2

I 2+2S 2O 2-3===S 4O 2-6+2I -

CuCl 2~12

I 2~S 2O 2-3 1 mol 1 mol x

x =2.0×10-3 mol

所以CuCl 2·2H 2O 的质量分数为

2.0×10-3 mol ×171 g · mol -1

0.40 g

×100%=85.5%。 命题思想 新高考实验命题对实验探究型试题特别青睐,本题就是以教材原理为载体,设计探究物质的成分,氧化性强弱比较,以及“滴定法”的迁移应用等,贴近教材,符合新课改。

探究模式一般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或猜想―→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反思与拓展(有的不设计)。

常考探究点:①铁元素的价态;②硫元素价态;③浓硫酸、稀硫酸的氧化性探究;④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探究;⑤SO2、CO2、CO等气体性质探究;⑥CO2、SO2、H2S与NaOH 反应产物探究。

题组二物质性质与工艺流程

2.用霞石岩(主要成分Na2O、K2O、Al2O3、SiO2)制碳酸钠、碳酸钾和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NaHCO3溶液的pH约为8~9,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12。

溶解过滤工序产生的滤液中含钠、钾和铝的可溶性盐类,钙和硅等其他杂质在滤渣霞石泥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见下图,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M的化学式是________,X物质是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煅烧操作时盛放固体物质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滤液W中主要含有的离

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化Ⅰ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Ⅰ是________(填写名称),操作Ⅱ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 .趁热过滤

b .冷却过滤

c .蒸馏

d .灼烧

(5)碳酸化Ⅱ调整pH =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产品K 2CO 3中最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6)实验室用下面流程测定产品碳酸钾的纯度,为提高实验精度,T 试剂最好是______________;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 2O 3 CO 2

(2)坩埚 Na +、K +、HCO -3

(3)2AlO -2+CO 2+3H 2O===2Al(OH)3↓+CO 2-3

(4)蒸发 a

(5)碳酸根转化为碳酸氢根,利于KHCO 3结晶析出 Na 2CO 3

(6)足量BaCl 2溶液(写CaCl 2也可) 恒重操作(重复干燥称量操作)

解析 煅烧时发生的反应为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X)

溶解时发生的反应为

CaO +H 2O===Ca(OH)2

K 2O +H 2O===2KOH

Na 2O +H 2O===2NaOH

Al 2O 3+2OH -===2AlO -2+H 2O

碳酸化Ⅰ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AlO -2+CO 2+3H 2O===2Al(OH)3↓+CO 2-3

(注:不能写成HCO -

3,因为此时pH =11)

Al(OH)3灼烧得到固体M(Al2O3)。

过滤出Al(OH)3固体后,滤液为Na2CO3、K2CO3,根据溶解度曲线,通过蒸发滤液,然后趁热过滤,得到Na2CO3固体;通过碳酸化,调整溶液的pH=8,可以使CO2-3转化成HCO-3,通过冷却结晶,根据溶解度曲线,应析出KHCO3晶体,灼烧后得到K2CO3;当降温到10 ℃时,根据溶解度曲线含有Na2CO3析出,所以K2CO3中含有杂质Na2CO3;当把KHCO3、Na2CO3过滤出后,滤液中主要含有K+、Na+、HCO-3。第(6)步中,应加足量BaCl2溶液(或CaCl2)使CO2-3完全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至恒重来计算K2CO3的纯度。

命题思想

对近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无机化合物的制备试题很多都是将化学工艺或化学工业生产及最新科技成果融入其中,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这类试题一般都是比较大型的推断、实验设计和探究类试题,这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热点。化学工艺流程题主要从以下两点设置:(1)环境与化学:主要涉及“废水、废气、废渣”的来源,对环境的影响和处理原理。(2)重要化工生产及资源利用:旨在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盐类水解、电化学、热化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等)指导化工生产。从命题趋势来看,一般有三种题型:一是从实验设计和评价的角度对化工生产进行模拟;二是根据一些化工生产的流程来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三是关于化工生产的相关计算。

破解方法

统览整体、截段分析是做“化工流程”题的主要方法。统览整体就是对一些线型工艺流程试题,对比分析流程图中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学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截段分析就是针对题目所涉及的问题在流程中的呈现位置进行截段,做重点分析,分析时,也要注意“前扯后挂”,不要“断章取义”。

题组三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理论的融合

3.碳酸二甲酯(MDC)是一种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环保型绿色化工产品。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由甲醇和CO2直接合成DMC:CO2+2CH3OH―→CO(OCH3)2+H2O,但甲醇转化率通常不会超过1%是制约该反应走向工业化的主要原因。某研究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研究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分别对转化数(TON)的影响来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计算公式为TON=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催化剂的物质的量。

(1)已知25 ℃时,甲醇和DMC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ΔH1和ΔH2,则上述反应在25 ℃时的

焓变ΔH3=________。

(2)根据反应温度对TON的影响图(下图)判断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0(填“>”、“=”

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反应时间对TON的影响图(下图),已知溶液总体积10 mL,反应起始时甲醇

0.25 mol,催化剂0.6×10-5mol,计算该温度下,4~7 h内DMC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计算10 h时,甲醇的转化率:________。

(4)根据该研究小组的实验及催化剂用量TON的影响图(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由甲醇和CO 2直接合成DMC ,可以利用价廉易得的甲醇把影响环境的温室气体CO 2转化为资源,在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b .在反应体系中添加合适的脱水剂,将提高该反应的TON

c .当催化剂用量低于1.2×10-5 mol 时,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甲醇的平衡转化率显著提高

d .当催化剂用量高于1.2×10-5 mol 时,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DMC 的产率反而急剧下降

答案 (1)2ΔH 1-ΔH 2

(2)< 经过相同的反应时间,温度较低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较高时,反应已达到平衡,随着温度升高,TON 减小,即平衡向左移动,说明该反应放热

(3)1×10-3 mol ·L -1·h -1 8.4×10-2%

(4)ab

解析 (1)根据反应①CH 3OH(l)+32

O 2(g)===CO 2(g)+2H 2O(l) ΔH 1,反应②CO(OCH 3)2(l)+3O 2(g)===3CO 2(g)+3H 2O(l) ΔH 2,根据盖斯定律有目标反应等于①×2-②,故有ΔH 3=2ΔH 1-ΔH 2。

(2)根据图可知,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放热,ΔH <0。

(3)4 h ,TON =20,7 h ,TON =30,ΔTON =10,n (甲醇)=10×0.6×10-5 mol =0.6× 10-4 mol,4~7 h 内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10-4 mol ÷0.01 L ÷3 h =2×10-3 mol ·L -1·

h -1,所以v (DMC)=1×10-3 mol ·L -1·h -1。10 h ,转化的甲醇为35×0.6×10-5

mol =

2.1×10-4 mol ,转化率为2.1×10-4 mol ÷0.25 mol ×100%=8.4×10-2%。

(4)a 正确;b 减少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正确;c 、d 中TON 和转化率、产率是不一样的,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问题详解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 /Zn 电对,增大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 、 Cu 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浓度为m mol ·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 )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 K(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sp ( ) A 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 1.2×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θ: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K2O B MgO C CaO D Na2O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5月份)(有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5月份)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煅烧贝壳 B. 粮食酿醋 C. 古法炼铁 D. 火药爆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制镜利用了葡萄糖的氧化性 B.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苯酚>乙酸乙酯 C.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对应的酸和醇 D.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苯环变活泼 3.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少量Fe(NO3)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 化,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Fe(NO3)2已变 质 B 在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充分 震荡。 液体分层,下层溶液呈 紫红色。 氯的非金属性比 碘强 C 炭粉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SO2和CO2产 生 D 向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然后再 向其中滴加KI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 成黄色沉淀 溶解度:AgCl> AgI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所示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 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 GaN表面发生氧化反应:2H2O-4 e-=O2↑+4H+ C. Cu表面的反应是:CO2+8e-+6H2O=CH4+8OHˉ D. 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迁移 5.一定温度下,向10mL 0.40mol?L-1 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

高考化学考前状态调整

2019年高考化学考前状态调整第一节调整心态,突破“心理围城” 一、考试一半是靠心态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广大考生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它不仅是对考生的知识、智力、技能的考查,也是对考生情感、意志、体力的挑战。无论心理学的研究,还是高考的实践都表明,考生的应考心理如何,临场发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考的结果。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对20个影响高考成功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考试中心态排第1位。 1.不良应考心理的外部表现 “应考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多数时候主要反映在思维活动中,但有时会在人的言行、神态中表现出来。比如在考试前感到紧张不安、焦虑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甚至食欲不振,精神体力都有极度疲惫的感觉;在考试中有人心情激动,难以平静,不能很快进入角色;有人碰到一些问题就惊慌失措、悲观失望,甚至想退场;有人感到头昏目眩,心慌烦躁,身心不适等等。这一切其实都是不良应考心理的外部表现。有一些医学工作者称这种现象叫考试综合症。据最近几年的实际观察,有以上这些现象的考生不是少数,而占到相当的比例。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适度的压力,适当的紧张,可以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无论是对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对人的心理锻炼都有益处。但是,如果压力过大,长期精神紧张,

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情绪不安、焦虑紧张、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现象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临场发挥。 2.应考心理对临场发挥的影响 应考心理与临场发挥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应考心理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临场发挥的好坏。应考心理越好的考生,一般来说,临场发挥就越好。反之,则越差。经常有这种现象:有的考生平时成绩并不怎么好,甚至较差,但是高考中却发挥得相当出色,甚至超水平发挥;而有的考生平时成绩还不差,但考试结果却令人失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是应考心理在作怪。可以这样说:应考心理与临场发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临场发挥”是对“应考心理”的最好检验。 3.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应该教育考生,使他们认识到:高考固然是一条成功之路,但并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金榜题名诚然可喜,但“榜上无名”也未必就是穷途末路。当今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各方面人才。只要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就一定能有所作为。考生应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扰,正确对待高考。 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考生一定不能迷信,有的考生考前看到了乌鸦,就觉得自己完了,看到喜鹊则认定对自己是个好兆头。还有许多考生考前爱扔硬币来判定自己的成功几率。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一)化学试卷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一) 化学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复旦大学研究的能导电、存储的二维材料二硫化钼是一种新型有机功能材料 B. 中国天眼用到碳化硅、芯片用到高纯硅、石英玻璃用到硅酸盐 C. 中国歼-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是当做金属合金材料使用的 D. 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可用作处理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答案】D 【解析】 A.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所以二硫化钼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 B. 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B错误; C. 金属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氮化镓是化合物,不属于合金,故C错误; D.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处理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故D正确;答案:D。 2.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A. 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CaO、Fe2O3、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高中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高中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绪论 一.是非题: 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 2.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 3.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 5.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 二.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 A.希有气体 B:混合物 C.电子流或γ──射线 D.地球外的物质 2.纯的无机物不包括 A.碳元素 B.碳化合物 C.二者都对 D.二者都错 3.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 A.氨溶于水 B.蔗糖溶在水中 C.电解质溶液导电 D.照相底片感光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一.是非题 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 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 E 2s > E 1s . 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 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 不是简并轨道, 2p x ,2p y ,2p z 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 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 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 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 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 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 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 二.选择题 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 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 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 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 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 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 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 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 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 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 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 4.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 A.2n2(n为主量子数); B.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 C.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 D. n + 0.7规则 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

最新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分) 1.O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基态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2)、可能的状态分布是(15),基态时的谱项符号是(3P). 2.写出N2的分子轨道式为((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2(π2pz)2(σ2px)2),键级为(3),磁性为(抗磁性).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SO2C1F分子的对称点群为(B) (A)C2v (B) Cs (C) C2h (D) D2h 2.下列络合物中不稳定的是(D) (A) [V(H2O)6]2+ (B) [Nien3]2+ (C) [Co(CN)6]3+ (D) [V(H2O)6]3+ 3.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A) (A) H3O+ (B) NH4+ (C) PCl6- (D) BI4-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很不常见,说明可能的原因. 答: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为d8组态.中心原子的电子构型含有不等性占有的简并轨道(e)4(t2)4: ╫ ┼ ┼ t2 ╫ ╫ e 根据Jahn-Teller效应,体系是不稳定的,要发生畸变,以消除简并性.四面

体通常会完全转变为平面正方形. 2. 请解释原因:He+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等,而在Ar+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不相等. 答:He+中只有一个电子,没有屏蔽效应,轨道的能量由主量子数n决定,n相同的轨道能量相同,因而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同.而在Ar+中,有多个电子存在;3s 轨道的电子与3p轨道的电子受到的屏蔽效应不同,即轨道的能量不仅和主量子数n有关,还和角量子数 l 有关.因此,3s与3p轨道的能量不同. 四.计算题(8分) 求算Li的第三电离能(用kJ·mol-1表示). 解:Li的第三电离能是指Li2+→Li3++e-过程所需能量.由于Li2+为单电子离子,电子构型为1s1,当n→∞时,电子已失去,此时电子能量最高为0,则Li的第三电离能为: E1s= -13.6eV×Z2/n2= -13.6eV×32/12= -122.4eV I3=0- E1s=122.4eV =122.4eV×1.602×10-19×10-3×6.02×1023 =11804 kJmol-1

高考化学考前必记化学实验现象80例分享

高考化学考前必记:化学实验现象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混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 、C2H2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H2O:104.5°;BF3、C2H4、C6H6、石墨:120°白磷:60° NH3:107°18′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 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3、常见物质的构型: AB2型的化合物(化合价一般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 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 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SiC等 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与O,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液体)的是H 和O[H2O和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固体)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4、常见分子的极性: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CS2、BF3、CH4、CCl4、、SF6、C2H4、C2H2、C6H6等 常见的极性分子:双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CH3Cl、CH2Cl2、CHCl3等5、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 二、物质的溶解性规律 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限于中学常见范围内,不全面) ①酸:只有硅酸(H2SiO3或原硅酸H4SiO4)难溶,其他均可溶; ②碱:只有NaOH、KOH、Ba(OH)2可溶,Ca(OH)2微溶,其它均难溶。 ③盐: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硫酸盐:仅硫酸钡、硫酸铅难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它均可溶;

(完整word版)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无机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 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对于 Zn 2+ /Zn 电对,增大 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 2+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 e B 18 e 型 C 18 +2 e D 9~17 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 b 。浓度为 m mol ·L - 1 的氨水溶液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 ,则溶液 中 OH - 的浓度( mol ·L - 1 )为 ( ) A 1 m B 1 m K b C K b m / 2 D 2 m 2 2 4、已知 K sp (Ag 3 PO 4) = 1.4 ×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 -4 -1; B 4.8×10 -5 -1; 1.1 10 mol?L mol?L C 1.2 ×10 -8 mol?L -1 ; D 8.3 ×10 -5 mol?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 Cu 2+; B Cr 2O 7 2-、Cr 3+ ; C MnO 2 、Mn 2+ ;D SnCl 4 、Sn 6、3d 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 A 1,2,3 B 0,1,2 C 0, ±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 ,以 sp 3 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 ,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 E A / V :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 2- C Cr 3+ D Cr 2+ 10. 下列各物质中 ,熔点最高的是 ( ) A K 2O B MgO C CaO D Na 2O 11 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 ) A. 渗透压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下降 D. 凝固点降低 12 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移去产物 D. 使用催化剂 13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 ,则反应 ( ) A. 能自发进行 B. 是吸热反应 C. 是放热反应 D. 处于平衡状态 14.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 10 ℃,其结果是 ( ) A.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不改变反应速率 D.使平衡常数减小 15. 在 HAc-NaAc 缓冲溶液中,若 [HAc]>[NaAc] ,则该缓冲溶液 ( ) A. 抗酸能力强于抗碱能力 B. 抗酸能力弱于抗碱能力 C.抗酸能力等于抗碱能力 D.无法判断 16. 在室温下, 0.0001mol .L -1 NH 3 水溶液中的 pKw 是 ( ) A. 14 B. 10 C.4 D.8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一(新课标Ⅲ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 理科综合·化学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Ti 48 Sn 119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居家环境杀菌消毒 B.加强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有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太阳能光催化环境技术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该燃料属于一次能源 D.中国华为自主研发的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 8.正四面体烷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碳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B.与丁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氯代物有2种D.正四面体烷生成1 mol丁烷至少需要3 molH2 9.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Z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和R 、W三种元素形成的阴离子有3种以上 B.RY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C.X、Z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都依次减弱 D.R、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2 g S8(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N A B.2 g由H218O和2H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 C.8 g CuO与足量H2充分反应生成Cu,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 A 11.目前大多数城市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汇集到一起,进行集中处理。如图是电解法处理某生活污水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电极均为消耗型电极,不能用石墨代替 B.污水中污染物的除去是阳极反应与阴极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C.当阳极有9.0gAl溶解时,阴极一定增重100.5g或32.0g D.电解开始时,阴极反应为2H2O+2e-=H2↑+2OH-,阴极区pH升高 12.根据有关操作与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I-有还原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一定含有Cl- C 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加 入MnSO4溶液 紫色褪去速率加快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D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FeSO4溶液紫色褪去Fe2+有还原性 13.25 ℃时,将0.10 mol·L-1 CH3COOH溶液滴加到10mL 0.10mol·L-1NaOH溶液中,lg - 3 3 c(CH COO) c(CH COOH) 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坐标是(6,1.7)。(已知:lg5=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高考化学考前100个知识点精要记忆

高考化学考前100个知识点精要记忆 1高中化学必修一 1、混合物的分离 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 (2)步骤: 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 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 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 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 Na2CO3在BaCl2之后; 盐酸放最后。 (3) 蒸馏装置注意事项: 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 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 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 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3、离子的检验: 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a2++SO42-=BaSO4↓ 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Ag ++Cl-=AgCl↓。

2020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2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和解释均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 A单晶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单晶硅可使光发生全反射 B泡沫灭火器是利用Al2(SO4)3溶液与饱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Al3+和HCO3﹣的水解相互促进,生成阻燃性气体CO2,隔绝空气 C利用铝热剂(Al和Fe2O3)焊接钢轨铝置换出铁,吸收能量使铁凝固 D用乙醇洗去织物上的油污乙醇能与油污发生取代反应A.A B.B C.C D.D 2.(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B.Na2S的电子式: C.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H2 D.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H2O=H3O++HS﹣ 3.(2分)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0 B.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O●+OH●+H2O(g)═COOH●+H2O● C.步骤⑤只有非极性键H﹣H键形成 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70eV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7Cl和35Cl﹣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B.白磷与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H3NO2与HNO2互为同系物 C.CH3CH2NO2与H2NCH2COOH互为同分异体体 D.CH3COOCH2CH3和CH3CH2COOCH3均由甲基、乙基和酯基组成,因而是同一种物质 5.(2分)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联合制碱法生产的两种产品一种是碱,一种是盐 B.在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 C.在合成氨生产中有原料循环使用的工艺,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用烧碱溶液吸收精制硝酸产生的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6.(2分)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在钠碱循环中,吸收液为Na2SO3溶液,当吸收液的pH降为6左右时,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使其再生,图为再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阳极 B.a极区吸收液再生的原理是HSO3﹣+H+═H2O+SO2↑ 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SO3﹣﹣2e﹣+H2O═SO42﹣+3H+ D.b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7.(2分)设X、Y、Z代表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中的三种主族元素,已知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Y和Z 两种元素可形成含4个原子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B.元素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C.元素Z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X2Z中离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精选)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 1.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2. 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均为零。(√)4. 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5. 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a.p区ⅦA族 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b a.H2O b.CO2 c.HCl d.NH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b a.KCl b.HCl c.CCl4 d.BF3 (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是:c a. O2 b. Pt, c. SiO2 d. KCl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2H2(g)+O2(g)=2H2O(1) Δr H mΘ= -572 kJ·mol-1 则H2O(l)的Δf H mΘ为:d a.572 kJ·mol-1 b.-572 kJ·mol-1 c.286 kJ·mol-1 d.-286 kJ·mol-1 (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r H m1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r H m2Θ,则反应A=C的反应热Δr H m3Θ为:d a.Δr H m1Θ+Δr H m2Θ b.Δr H m1Θ-Δr H m2Θ c.Δr H m1Θ+2Δr H m2Θ d.Δr H m2Θ-Δr H m1Θ (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f H mΘ= -565 kJ·mol-1,则反应H2(g)+F2(g)=2HF(g)的Δr H mΘ为:d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a.没变化 b.微有上升 c.剧烈上升 d.下降 (9)N的氢化物(NH3)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他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3:c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化学(全解全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 理科综合化学·全解全析 7.C 【解析】医用口罩能够有效阻挡病毒的进入人体感染,A不符合题意;聚丙烯树脂为合成树脂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符合题意;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C符合题意;疫苗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若温度过高,蛋白质会发生变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D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故A正确;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原子上,如在不同的C上,用定一移一法分析,依次把氯原子定于-CH2或-CH-原子上,共有7种,故B正确;C.苯为平面形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正确;D.乙为饱和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D。 故选D。 9.C 【解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为钠元素,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W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Y 为铝元素。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均是10电子微粒,A正确;B、硫和氧可以形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两种共价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B正确;C、由于硫离子和铝离子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因此硫化铝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C错误;D、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则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D正确。故选C。 10.B 【解析】A.1molNH4NO3溶于稀氨水中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n(NH4+)+n(H+)=n(OH?)+n(NO3-),溶液呈中性,则硝酸根离子个数等于铵根离子个数等于N A,A项正确;B. pH=3的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大于水解,故溶液中的氢离子主要来自于HSO3?的电离,故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小于0.001NA,B项错误;C. 40gSiC的物质的量n=40g/40g/mol=1mol,而1mol SiC中含有Si?C键4mol即4N A,C项正确;D. 在100g质量分数为3%的甲醛水溶液中含有3g甲醛,含有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 甲醛分子中含有0.2mol氢原子,由于水分子中也含有氢原子,则该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数大于0.2N A,D 项正确;故选B。 11.D 【解析】A.电解池工作时,CO(NH2)2失去电子,a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阴极水得电子产生H2,则阴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故B正确;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20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课高考化学必会知识大盘点

2020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课 高考化学必会知识大盘点 一、实验中的相关数据 【知识盘点】 1.托盘天平的读数:小数点后保留1位。 2.量筒的读数:小数点后保留1位。 3.滴定管的读数:小数点后保留2位。 4.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少于其容积的1/3,也不能多于2/3。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烧杯、玻璃棒要洗2~3次,用烧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一般加到距离刻度线1~2 cm处,再用胶头滴管定容。 6.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但不是最上端),在量取液体的体积时,液面不一定要在“0”刻度,但不能在“0”刻度以上;量杯、量筒、容量瓶没有“0”刻度;温度计的“0”刻度在温度计的中下部。 【典例】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A项错误;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用分液漏斗分离,B项正确;用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 mL,C项错误;向试管中放入块状固体时,应遵循“一平二放三滑入”的原则,D项错误。 【答案】B 二、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

【知识盘点】 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常规化学仪器的创新使用,主要体现在:一套仪器装置原理的多种设计;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 1、一套仪器装置原理的多种设计 (1)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制气装置 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优点在于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在没有启普发生器的情况下,可以设计一些简易装置代替启普发生器使用。实验装置图如下。 (2)尾气处理装置的改造 (3)蒸馏装置的创新改造 图1

图2 ①图1,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②图2,由于Br2的沸点低,且有毒性和强腐蚀性,因此设计了用冰冷却回收液溴的C装置,并用NaOH 溶液进行尾气吸收。A中热水浴可以使液体受热均匀且易于控制温度。装置中使用了双温度计,其中温度计a用于测量水温,温度计b用于测量溴蒸气的温度。 2、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 (1)广口瓶的“一材多用” 要注意广口瓶的不同用途中,导气管的长短不同。 a.A装置可作集气瓶和洗气瓶 如利用A装置收集或干燥以下三种气体。 ①Cl2②NH3③NO ⅰ.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②。 ⅱ.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①。 ⅲ.若集气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是③,此时气体由b口进入。 ⅳ.若集气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气体干燥,可用此装置干燥的气体是①③,此时气体由a口进入。 b.A装置可用于监控气体流速 如给病人输氧气时,可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从a端通入氧气,b端接入呼吸罩,则可从广口瓶中产生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2014高考化学考前押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正确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1.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两种角度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如 下图所示 a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 b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 c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自身的能量与生成物的能量差值,在上图中: a表示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2.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反应热:ΔH =E 1-E 2或ΔH =E 4-E 3,即ΔH 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题组一 反应热概念的理解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3)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 2. 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ΔH =2×(-57.3) kJ·mol -1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2× 283.0 kJ·mol -1 C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 -1 ,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O(l)=====电解2H 2(g)+ O 2(g) ΔH =+285.5 kJ·mol -1 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 B 解析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液态H 2O 时的反应热叫作中和热,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液态H 2O 为基准的,A 项错误;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 mol -1,则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1,则2CO(g)+O 2(g)===2CO 2(g) ΔH =-2×283.0 kJ·mol -1 ,逆向反应时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B 项正确;电解2 mol 水吸收的热量和2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相等,C 项中的ΔH 应为+571.0 kJ·mol -1 ;在25 ℃、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水应为液态)所放出的热量是该物质的燃烧热,D 项错误。 失误防范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 _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学案(无答案)

第七讲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写出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2.电子守恒 3.电荷守恒 4 .调介质 5 .原子守恒 例1、将SO 2通入酸性KMnO 4溶液,溶液逐渐褪色,生成 Mn 2+ ,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例2、取FeS O 4溶液,调pH 约为7,加入淀粉KI 溶液和H 2O 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 mol I - 时,共转移3 mol 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例3、MnO 2在H 2O 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 2加入酸化的H 2O 2的溶液中,MnO 2溶解产生Mn 2+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 例4、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 、E 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M 不溶于稀硫酸,可溶于稀H 2SO 4和H 2O 2混合液。写出M 溶于稀H 2SO 4和H 2O 2混合液的离子方程式: 。 (2)某同学取Y 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 、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Cl 2将Z 氧化为K 2EO 4的化学方程式: 。 例5、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 -1的 Cr 2O 72- ,其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 (Fe 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第②步中用pH 试纸测定溶液pH 的操作是 。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 。 例6、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 操作和条件略); 45.15.0FeO Fe C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