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使用性能指: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抗金属污染性能,再生性能和抗磨损性能。

催化剂的特性及其作用

催化剂的特性及其作用 一、催化剂的特性 1、三乙基铝(TEAL):三乙基铝为催化剂助剂的一种,显弱酸性,具有非常强的活性,遇空气中的氧气能发生自然,遇水发生爆炸,它与主催化剂形成Ti-C活性中心并可以在聚合反应中杀死对主催化剂有害的物质. 2、给电子体(DONOR):全名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也是催化剂助剂的一种,显弱碱性,遇水可分解出甲醇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一定伤害,其主要调节聚丙烯分子量的分布及产品的等规度. 3、主催化剂:四氯化钛为主催化剂,遇水可分解出HCL性水溶液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三种催化剂除TEAL以纯品投用外其他两种均用白油稀释后注入反应区并且三中催化剂储存时都需要氮封,防止空气进入反应区影响反应活性. 二、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 本装置采用的催化剂为CS-2,CS-2是我国第四代催化剂,活性可高达≯30KGpp/g催化剂,产品等规度达98%,无脱灰、无脱无规物、无造粒等. 其催化剂成分包括四氯化钛(内给电子体邻苯二甲酸酯),三乙基铝,外给电子体DONOR.由于TEAL显弱酸性能中和掉主CAT中显弱碱性的内给电子体所以加入DONOR作为补给.而DONOR过量则会减少反应中活化铝的量使得CO、SO等带有孤对电子对的杂质不能完全被消除导致反应活性下降,所以TEAL和DONOR要以一定的比例投用到反应中而却保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的载体为活化后的球形MgCl2,主CAT负载在其表面与TEAL、DONOR一起进入到D201中进行链引发过程,进行烷基化后的主CAT和TEAL形成Ti-C活性中心,与DONOR 一起负载在载体上共同研磨就形成了高活性、立构性好的催化剂。丙烯单体就在Ti-C活性中心上进行聚合过程,而DONOR主要确保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布以及等规度,而由于载体MgCl2为球形则聚合后的丙烯也为球状,即实现无造粒过程。

催化剂基础知识

工艺基础知识 1.什么是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特征是什么? 答: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度而本身的组成和重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称正催化剂;减慢的称负催化剂。通常所说的催化剂是指正催化剂。 催化作用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途径。在反应终了,相对于始态,催化剂虽然不发生变化,但却参与了反应,例如形成了活化吸附态,中间产物等,因而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 催化作用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但却能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在可逆反应中能以同样的倍率提高正逆反应的速度。催化剂只能加速在热力学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不可能发生的反应。 催化作用的选择性。催化剂可使相同的反应物朝不同的方向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但一种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只能加速一种反应。例如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使用铜和镍两种催化剂,在相应的条件下分别生成甲醇和甲烷+水。 一种新的催化过程,新的催化剂的出现,往往从根本上改变了某种化学加工过程的状况,有力推动工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创造出大量财富,在现代的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石油化工和新兴的海洋石油化工工业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如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化学加工过程的效率,合成具有特定性能的

产品,有效地利用能源,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以及在生命科学方面,催化作用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2.什么是活化能? 答:催化过程之所以能加快反应速度,一般来说,是由于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为什么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呢?关键是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表面原子之间产生了化学吸附,形成了吸附化学键,组成表面络合物,它与原反应物分子相比,由于吸附键的强烈影响,某个键或某几个键被减弱,而使反应活化能降低很多。催化反映中的活化能实质是实现上述化学吸附需要吸收的能量。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反应物分子有了较高的能量,才能处于活化状态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能量一般远较分子的平均能量为高,两者之间的差值就是活化能。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愈大,反应愈慢,活化能愈小,反应愈快。对于特定的反应物的催化剂而言,反应物分子必须跨过相应的能垒才能实现化学吸附,进而发生化学反应。简言之,在化学反应中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须提供的最小能量就是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千卡/克分子或千焦/摩尔表示。 3.什么是催化剂活性?活性表示方法有那些? 答:衡量一个催化剂的催化效能采用催化活性来表示。催化活性是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程度,是判断催化剂效能高低的标准。 对于固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多采用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⑴.催化剂的比活性。催化剂比活性常用表面比活性或体积比活性,即所测定的反应速度常数与催化剂表面积活催化剂体积之比表

变换催化剂性能和控制工艺指标

QCS― 11 催化剂的技术性能介绍 QCS― 11 是钴钼系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是我公司专门为高CO、高水气比研究 开发的催化剂。已经在两个壳牌气化工艺一变使用。和QCS-03/QCS-01催化剂相比,耐热温度高、活性稳定性好、孔结构更加合理,另外,颗粒度均匀、装填效果好,能够有效的保证装填均匀、阻力减小。镁-铝-钛三元尖晶石载体及特殊的加工制作工艺是确保QCS-11 催化剂具备上述特性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目前高CO、高水气比工艺包括壳牌炉气化、航天炉气化、GSP 气化等,其中神华宁煤使用GSP是目前CO 和水气比最高的工艺,对催化剂的要求也最高。我公司的QCS 系列催化剂采用镁- 铝-钛三元载体、稀土助剂,其活性稳定性、工况适应性是最好的,在与国外、国内催化剂对比使用过程中得到很多验证,获得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印度、南非等国家的专利。 QCS― 11 钴钼系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适用于以重油、渣油部分氧化法或煤气化法造气的变换工艺,促进含硫气体的变换反应,是一种适应宽温(220℃~550℃)、宽硫 (工艺气硫含量≥0.01% v/v )和高水气比(0.2~2.0)。该催化剂具有机械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好,脱氧能力强等特点,能有效地脱除与吸附原料气中的氧和焦油等杂质或毒物。对高空速,高水气比的适应能力强,稳定性好,操作弹性较大。具有稳定的变换活性,可延长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新鲜催化剂活性组份钴、钼以氧化钴、氧化钼的形式存在,使用时应首先进行硫化,使金属氧化物转变为硫化物。可以用含硫工艺气体硫化,也可用硫化剂单独硫化。 QCS― 11 耐硫变换催化剂不含对设备和人体有危害的物质,硫化时也只有少量的水生成并随工艺气排出,对设备无危害。 主要特点为: 耐热温度高、活性稳定性好、孔结构更加合理。颗粒度均匀、装填效果好,能够有效的保证装填均匀、阻力减小。镁-铝-钛三元尖晶石载体及特殊的加工制作工艺是确保QCS-11 催化剂具备独特性能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催化剂的指标及其意义

催化剂的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一、化学指标 催化剂的化学组成表示催化剂中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含量,通常包括: Al2O3、Na2O、Fe2O3、、灼烧减量五个主要指标,有时还包括Re2O3。 1、Al2O3含量:催化剂中Al2O3含量表示催化剂中Al2O3的总含量,是催化剂的主要化学成分。 2、Na2O含量:Na2O含量表示催化剂中含有的Na2O杂质含量。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掺炼钒含量较高的渣油情况下, 3、Fe2O3含量:Fe2O3含量表示催化剂中含有的Fe2O3杂质含量。Fe2O3在高温下会分解并沉积在催化剂上,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其结果一是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4、SO42-含量:SO42-含量表示催化剂中含有的SO42-杂质含量。SO42-可与具有捕钒作用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等)反应生成稳定的硫酸盐,从而使其失去捕钒能力。所以,在掺炼渣油的情况下,SO42-的危害性较大。 5、灼烧减量:灼烧减量是指催化剂中所含水份、铵盐及炭粒等挥发组份的含量。生产中控制其减量≤13%。 6、Re2O3含量:Re2O3含量是表示催化剂性能的指标之一。稀土通常来自催化剂中的分子筛,有时在催化剂制造工艺中也引入稀土离子达到改善性能的目的。通常Re2O3含量越高,催化剂活性越高,但焦炭产率也偏高。 对于平衡催化剂,有时还需知道其中的金属含量,如Ni、V、Na等,以便了解催化剂的污染程度。 二、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表示催化剂的外形、结构、密度、粒度等性能。通常包括:比表面积、孔体积、表观松密度、磨损指数、筛分组成五个主要项目。下面分别加以简述: 1、比表面积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内表面积和外表面积的总和。内表面积是指催化剂微孔内部的表面积,外表面积是指催化剂微孔外部的表面积,通常内表面积远远大于外表面积。单位重量的催化剂具有的表面积叫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是衡量催化剂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的产品,因载体和制备工艺不同,比表面积与活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测定比表面积采用的方法是氮吸附容量法。 2、孔体积 孔体积是描述催化剂孔结构的一个物理量。孔结构不仅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而且还能影响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寿命及耐热性能等。 孔体积是多孔性催化剂颗粒内微孔的体积总和,单位是毫升/克。孔体积的大小主要与催化剂中的载体密切相关。对同一类催化剂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孔体积会减小,而孔直径会变大。 孔体积测量采用的方法是水滴法。 3、磨损指数 一个优良的催化裂化催化剂,除了要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等特点以外,还要具有一定的耐磨损机械强度。机械强度不好的催化剂,不但操作过程中跑损多、增大催化剂用量、污染环境,严重时会破坏催化剂在稀、密相的合理分布,甚至使生产装置无法运转。

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1、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此过程称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催化剂只能实现热力学可行的反应,不能实现热力学不可能的反应;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历程;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2、催化剂的组成 主催化剂: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如合成氨催化剂的铁,催化剂中若没有活性组分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有催化作用。 助催化剂:催化剂中具有提高活性组分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组分,以及改善催化剂的耐热性、抗毒性,提高催化剂机械强度和寿命的组分。 催化剂载体:主要是负载催化活性组分的作用,还具有提高催化剂比表面积、提供适宜的孔结构、改善活性组分的分散性、提高催化剂机械强度、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等多种作用 3、催化剂的稳定性 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催化剂的性能稳定性情况,通常以寿命表示。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操作,稳定一定活性和选择性水平的时间称为单程寿命;每次性能下降后,经再生又恢复到许可水平的累计时间称为总寿命。催化剂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抗毒稳定性,机械稳定性三个方面。 4、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主要区别 物理吸附: 指气体物质(分子、离子、原子或聚集体)与表面的物理作用(如色散力、诱导偶极吸引力)而发生的吸附,其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主要是分子间力(也称“van der Waals”力)。 化学吸附: 指在气固界面上,气体分子或原子由化学键力(如静电、共价键力)而发生的吸附,因此化学吸附作用力强,涉及到吸附质分子和固体间化学键的形成、电子重排等。5、何谓B酸和L酸,及其简便的鉴定方法 能够给出质子的都是酸,能够接受质子的都是碱,Br?nsted定义的酸碱称为B酸(B碱),又叫质子酸碱。 能够接受电子对的都是酸,能够给出电子对的都是碱,所以Lewis定义的酸碱称为L酸(L碱),又叫非质子酸碱。 固体酸的类型有B酸和L酸两种,对固体酸类型最有效的区分方法是红外光谱法,它是通过研究NH3或吡啶在固体酸表面上吸附的红外光谱来区分B酸和L酸的。固体酸吸附吡啶的红外吸收谱带见表所示,通过这些谱带很容易的确定固体酸表面的B酸和L酸。 6、如何利用红外光谱法鉴定B酸和L酸 7、如何利用碱滴定法测定固体酸的酸量 就是把固体酸催化剂粉末悬浮于苯溶液中,其中加入指示剂,用正丁胺进行滴定,使用不同pKa值的各种指示剂,就可通过胺滴定来测定各种酸强度的酸量,这样测得的酸量为B酸和L酸的总和。对于有颜色的样品,可用分光光度计法或掺入已知酸强度的白色固体予以稀释,也可用胺量热滴定法来测定有色或黑色固体酸样品的酸量。 8、如何利用CO2吸附法测定固体碱的碱量 就是在TPD装置上将预先吸附了CO2的固体碱在等速升温,并通入稳定流速的载气条件下,检测一定温度下脱附出的酸性气体,得到TPD曲线。这种曲线的形状、大小及出现最高峰的温度值,都与固体碱的表面碱性有关,从而确定碱量。 9、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 固体酸、碱催化剂,如硅铝胶、分子筛、MgO-SiO2等在烃类转化,包括裂解、异构化、烷基化、聚合反应中都有极好的活性。现普遍认为,固体酸催化反应与均相酸催化反应一样,都是按正碳离子机理进行的,与此相对应,烃类在固体碱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按负碳离子机理进行的。所谓正碳离子和负碳离子相理,简单地说就在反应中,通过反应分子的质子化生成碳正离子,或从反应分子除去一个质子生成负碳离子,从而使反应分子得以活化的过程,并且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10、催化裂化反应有哪些规律 (1)新生成的伯正碳离子极不稳定,并迅速转化为仲正碳离子,然后再β处断裂,反应继续下去,直至成为不能再断裂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刘卫星刘冬梅高强 (江苏联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丹阳,212300)[摘要] 随着世界燃油规范Ⅳ类标准的实施,以及对化工原料需求的增长, 加氢裂化催化剂引起了更广泛的重视。介绍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基本组成和性质,深入剖析各组分对加氢裂化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加氢裂化;酸性载体;催化剂 1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组成 加氢裂化催化剂是一种典型的双功能催化剂,具有加氢功能和裂解功能。加氢功能和裂解功能两者之间的协同决定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加氢裂化催化剂中的基本组成包括加氢活性组分、裂化活性组分、载体、助剂。 1.1 加氢活性组分 加氢功能主要来源于具有加氢活性功能的活性相。含Pt、Ni等还原态催化剂一般用氢气还原,而硫化型催化剂的活化,一般是指催化剂的原位预硫化,原位预硫化后,活性金属从氧化态变成硫化态,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各类加氢活性组分的活性顺序是不同的。活性由高到低顺序如下:贵金属>过渡金属硫化物>贵金属硫化物。贵金属组分中,Pt、Pd等元素具有极强的加氢活性,贵金属催化剂主要用于石脑油的催化重整,环烷烃脱氢,环烷烃异构化等反应中,因贵金属极易在硫、氮的环境中中毒,故在工业装置上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填于两段工艺的第二段。非贵金属组分中,ⅥB族(Mo、W)和Ⅷ族(Ni、Co)的几种金属的硫化物具有强的加氢活性。硫化型催化剂的加氢机理见图1。 图1 DBT在Mo/Al2O3催化剂上HDS机理 由图1可知,催化剂表面上硫原子在氢气作用下形成-SH,相邻的-SH形成H2S后,在催化剂表面形成阴离子空穴,DBT通过硫原子连在催化剂表面的阴离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复习资料(很有用的)

第1、2章复习思考题 1、催化剂是如何定义的?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不能改变反应的热力学平衡位置,且自身不被明显消耗的物质。 2、催化剂在工业上的作用功能或者效果有哪些? 1)使得原来难以在工业上实现的过程得以实现。 2)由过去常常使用的一种原料,可以改变为多种原料。 3)原来无法生产的过程,可以实现生产。 4)原来需要多步完成的,变为一步完成。 5)由原来产品质量低,能耗大,变为生产成本低,质量高 6)由原来转化率低,副产物多,污染严重,变为转化率高,产物单一,污染减少 3、载体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①分散作用,增大表面积,分散活性组分;②稳定化作用,防止活性组分熔化或者再结晶;③支撑作用,使催化剂具备一定机械强度,不易破损;④传热和稀释作用,能及时移走热量,提高热稳定性;⑤助催化作用,某些载体能对活性组分发生诱导作用,协助活性组分发生催化作用。 4、代表催化剂性能的重要指标是什么?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是评价催化剂好坏的主要指标,它主要包括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1)催化剂的活性: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的程度 (2)催化剂的选择性:使反应向生成某一特定产物的方向进行。 (3)催化剂的稳定性:是指在使用条件下,催化剂具有稳定活性的周期 5、多相催化反应的过程步骤可分为哪几步?实质上可分为几步? (1)外扩散—内扩散—化学吸附—表面反应—脱附—内扩散—外扩散 (2)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过程 6、吸附是如何定义的? 气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固体表面上气体的浓度高于气相主体浓度的现象。 7、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本质不同是什么? 本质:二者不同在于其作用力不同,前者为范德华力,后者为化学键力,因此吸附形成的吸附物种也不同,而且吸附过程也不同等诸多不同。 不同的表现形式为:(后面) 8、为何说Langmuir吸附为理想吸附?基本假设是什么? 模型假设:①吸附表面均匀,各吸附中心能量相同;②吸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③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分子与吸附中心碰撞进行吸附,一个分子只占据一个吸附中心;④在一定条件下,吸附与脱附可建立动态平衡。 9、催化剂的比表面测定有哪些实验方法? (1)BET法测比表面积 1)测定原理和计算方法 依据BET提出的多层吸附理论以及BET吸附等温曲线进行测定和计算的。利用BET方程进行作图,采用试验采集数据并利用图解法进行计算。 2)实验方法 测定表面积的实验方法通常有,低温氮吸附容量法、重量法和色谱法等,当表面积比较小时,采用氮吸附法。 (2)色谱法测定比表面积 色谱法测定比表面积时载气一般采用He或H2,用N2做吸附质,吸附在液氮温度下进行。 10、何为扩散?催化剂颗粒内部存在几种扩散形式? (1)扩散:分子通过随机运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传播的现象。 (2)1)普通扩散(分子扩散):分子扩散的阻力来自分子间的碰撞,通常在大孔(孔径大于100nm)或者压力较高的条件下发生的扩散多为分子扩散。 2)微孔扩散(努森扩散Kundsen):微孔扩散的阻力重要来自分子与孔壁的碰撞 3)过渡区扩散:指介于分子扩散与微孔扩散之间的过渡区。 4)构型扩散:在同一孔隙中扩散,由于分子构型不同,而扩散系数相差很大的扩散,称为构型扩散。 5)表面扩散:由于表面上分子的运动而产生的传质过程

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1、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此过程称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催化剂只能实现热力学可行的反应,不能实现热力学不可能的反应;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历程;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2、催化剂的组成? 主催化剂: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如合成氨催化剂的铁,催化剂中若没有活性组分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有催化作用。 助催化剂:催化剂中具有提高活性组分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组分,以及改善催化剂的耐热性、抗毒性,提高催化剂机械强度和寿命的组分。 催化剂载体:主要是负载催化活性组分的作用,还具有提高催化剂比表面积、提供适宜的孔结构、改善活性组分的分散性、提高催化剂机械强度、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等多种作用 3、催化剂的稳定性? 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催化剂的性能稳定性情况,通常以寿命表示。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操作,稳定一定活性和选择性水平的时间称为单程寿命;每次性能下降后,经再生又恢复到许可水平的累计时间称为总寿命。催化剂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抗毒稳定性,机械稳定性三个方面。 4、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主要区别? 物理吸附: 指气体物质(分子、离子、原子或聚集体)与表面的物理作用(如色散力、诱导偶极吸引力)而发生的吸附,其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主要是分子间力(也称“van der Waals”力)。 化学吸附: 指在气固界面上,气体分子或原子由化学键力(如静电、共价键力)而发生的吸附,因此化学吸附作用力强,涉及到吸附质分子和固体间化学键的形成、电子重排等。5、何谓B酸和L酸,及其简便的鉴定方法? 能够给出质子的都是酸,能够接受质子的都是碱,Br?nsted定义的酸碱称为B酸(B碱),又叫质子酸碱。 能够接受电子对的都是酸,能够给出电子对的都是碱,所以Lewis定义的酸碱称为L酸(L碱),又叫非质子酸碱。 固体酸的类型有B酸和L酸两种,对固体酸类型最有效的区分方法是红外光谱法,它是通过研究NH3或吡啶在固体酸表面上吸附的红外光谱来区分B酸和L酸的。固体酸吸附吡啶的红外吸收谱带见表所示,通过这些谱带很容易的确定固体酸表面的B酸和L酸。 6、如何利用红外光谱法鉴定B酸和L酸? 7、如何利用碱滴定法测定固体酸的酸量? 就是把固体酸催化剂粉末悬浮于苯溶液中,其中加入指示剂,用正丁胺进行滴定,使用不同pKa值的各种指示剂,就可通过胺滴定来测定各种酸强度的酸量,这样测得的酸量为B酸和L酸的总和。对于有颜色的样品,可用分光光度计法或掺入已知酸强度的白色固体予以稀释,也可用胺量热滴定法来测定有色或黑色固体酸样品的酸量。 8、如何利用CO2吸附法测定固体碱的碱量? 就是在TPD装置上将预先吸附了CO2的固体碱在等速升温,并通入稳定流速的载气条件下,检测一定温度下脱附出的酸性气体,得到TPD曲线。这种曲线的形状、大小及出现最高峰的温度值,都与固体碱的表面碱性有关,从而确定碱量。 9、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 固体酸、碱催化剂,如硅铝胶、分子筛、MgO-SiO2等在烃类转化,包括裂解、异构化、烷基化、聚合反应中都有极好的活性。现普遍认为,固体酸催化反应与均相酸催化反应一样,都是按正碳离子机理进行的,与此相对应,烃类在固体碱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按负碳离子机理进行的。所谓正碳离子和负碳离子相理,简单地说就在反应中,通过反应分子的质子化生成碳正离子,或从反应分子除去一个质子生成负碳离子,从而使反应分子得以活化的过程,并且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第二章催化剂制备、性能评价及使用技术

第二章催化剂的制备、性能评价及使用技术 1.多相催化剂常用哪些方法来制备?为什么制备固体催化剂都需要经过热处理,其目的是什么? 多相催化剂常用的制备方法有:(1)天然资源的加工,结构不同,含量不同的硅铝酸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条件加工后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催化反应;(2)浸渍法,将载体置于含活性组分的溶液中浸泡,达到平衡后将剩余液体除去,再经干燥、煅烧、活化等步骤即得催化剂。此法要求浸渍溶液中所含活性组分溶解度大、结构稳定、受热后分解为稳定的化合物;(3)滚涂法和喷涂法,滚涂法是将活性组分先放在一个可摇动的容器中,再将载体布于其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滚动,活性组分逐渐粘附其上,为了提高滚涂效果,有时也添加一定的粘合剂。喷涂法与滚涂法类似,但活性组分不同载体混在一起,而是用喷枪附于载体上;(4)沉淀法,在含金属盐类的水溶液中,加进沉淀剂,以便生成水合氧化物、碳酸盐的结晶或凝胶。将生成的沉淀物分离、洗涤、干燥后,即得催化剂;(5)共混合法:将活性组分与载体机械混合后,碾压至一定程度,再经挤条成型,最后缎烧活化;(6)沥滤法(骨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活性组分金属和非活性金属在高温下做成合金,经过粉碎,再用苛性钠来溶解非活性金属即得;(7)离子交换法: 是在载体上金属离子交换而负载的方法, 合成沸石分子筛一般也是先做成Na型,需经离子交换后方显活性;(8) 均相络合催化别的固载化: 将均相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移植于载体上, 活性组分多为过渡金属配合物,载体包括无机载体和有机高分子载体。优点是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好,而且可根据需要改变金属离子的配体。制备各固体催化剂,无论是浸渍法,沉淀法还是共混合法,有的钝态催化剂经过缎烧就可以转变为活泼态,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活化。 所以,催化剂在制备好以后,往往还要活化;除了干燥外,还都需要较高温度的热处理-煅烧的目的:1)通过热分解除掉易挥发的组分而保留一定的化学组成,使催化剂具有稳定的催化性能。2)借助固态反应使催化剂得到一定的晶型、晶粒大小、孔隙结构和比表面。3)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2.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原理是什么?金属盐和沉淀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原理是沉淀反应,金属盐一般首选硝酸盐来提供无机催化剂材料所需的阳离子;金、铂、钯等贵金属不溶于硝酸,但可溶于王水。 沉淀剂的选择原则是:(1)尽可能使用易分解并含易挥发成分的沉淀剂;(2)沉淀便于过滤和洗涤;(3)沉淀剂自身的溶解度要足够大;(4)沉淀物的溶解度应很小;(5)沉淀剂必须无毒,不造成环境污染。

催化剂的组成

一.催化剂的组成: 1.活性组分: 2.助催化剂: 3.载体: 二.催化剂的制备 其制备方法有酸法,碱法和醇铝法三种。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碱法,少数厂家采用醇铝法。 (1)酸法将硫酸铝配成6%的水溶液,加入中和槽中,再将液氨配成15%~20%的氨水,按计算量将氨水快速加入,在强烈搅拌下于室温反应40~60 min,至pH值达到8~9左右时,反应基本完成。将生成的沉淀物经压滤、用无离子水洗涤除去杂质离子,洗涤水中一般加少量氨水调节pH值为8~9,以防洗涤过程中氢氧化铝发生胶凝过程而引起物料损失。将洗涤过的沉淀物加入少量33%的硝酸溶液,在强烈搅拌下生成胶状料浆(此过程称为打浆)。再经喷雾干燥,将得到的微球形氢氧化铝挤条成型,在550℃下焙烧活化4h,即脱水形成活性氧化铝。(2)碱法把工业固体烧碱加水配成浓度为600 g/L的烧碱溶液,在50~80℃下加入氢氧化铝后升温至110℃,保温3 h进行反应,将所得溶液用水稀释至含氧化铝为100g/L,静置0.5~1h,经过滤,除去氢氧化铁等不溶性杂质,再将清液和20%硝酸溶液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中和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下,控制pH 7~7.5,反应10 min 左右以后,再将反应液在常温搅拌下老化2h,经过滤、用无离子水多次洗涤、于110℃烘干、挤条成型、干燥、500℃活化4h,制得活性氧化铝。 (3)醇铝法将金属铝片加入异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异丙醇铝,通过水蒸气鼓泡(入口温度180℃,水解温度175℃),使异丙醇铝水解,生成水合氧化铝,经熟化、过滤、于100℃干燥、500℃脱水活化,制得活性氧化铝。其 (4)高温快脱法:将氢氧化铝(水合氧化铝)经高温快速脱水、成型、水热处理及干燥后制得成品。 (5)炭化铝胶法:将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混合,再经中和、二氧化碳碳化、水洗、压滤、干燥、粉碎、捏合、挤条、干燥、煅烧等过程制得成品。 (6)喷雾干燥法:将氢氧化铝与工业硫酸反应,再经碱液中和、水洗、喷雾干燥、煅烧等过程制得成品。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基本组 成和性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刘卫星刘冬梅高强 (江苏联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丹阳,212300) [摘要]随着世界燃油规范Ⅳ类标准的实施,以及对化工原料需求的增长,加氢裂化催化剂引起了更广泛的重视。介绍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基本组成和性质,深入剖析各组分对加氢裂化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加氢裂化;酸性载体;催化剂 1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组成 加氢裂化催化剂是一种典型的双功能催化剂,具有加氢功能和裂解功能。加氢功能和裂解功能两者之间的协同决定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加氢裂化催化剂中的基本组成包括加氢活性组分、裂化活性组分、载体、助剂。 1.1加氢活性组分 加氢功能主要来源于具有加氢活性功能的活性相。含Pt、Ni等还原态催化剂一般用氢气还原,而硫化型催化剂的活化,一般是指催化剂的原位预硫化,原位预硫化后,活性金属从氧化态变成硫化态,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各类加氢活性组分的活性顺序是不同的。活性由高到低顺序如下:贵金属>过渡金属硫化物>贵金属硫化物。贵金属组分中,Pt、Pd等元素具有极强的加氢活性,贵金属催化剂主要用于石脑油的催化重整,环烷烃脱氢,环烷烃异构化等反应中,因贵金属极易在硫、氮的环境中中毒,故在工业装置上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填于两段工艺的第二段。非贵金属组分中,ⅥB族(Mo、W)和Ⅷ族(Ni、Co)的几种金属的硫化物具有强的加氢活性。硫化型催化剂的加氢机理见图1。 图1DBT在Mo/Al 2O 3 催化剂上HDS机理 由图1可知,催化剂表面上硫原子在氢气作用下形成-SH,相邻的-SH形成H 2 S后,在催化剂表面形成阴离子空穴,DBT通过硫原子连在催化剂表面的阴离子空穴上,然后发生C-S键断裂,联苯释放到气相中,硫原子保留在催化剂表面上。留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硫在氢气作用下,又可形成-SH,同时硫化氢的释放又可在催化剂表面形成阴离子空穴,实现催化活性位的循环转化。对于以加氢脱氮、芳烃饱和为目的的反应活性,各金属体系由高到低顺序如下:Ni-W>Ni-Mo>Co-Mo>Co-W。目前,工业加氢处理催化剂普遍认为Mo或W是主催化剂,Co或Ni是助催化剂。金属助剂(Co或Ni)的加入可导致催化剂活性的大幅提高。Wivel等人[1]结合Mossbauer谱和活性研究,证明当Co/Mo原子比小于0.4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提高了30倍。因此,Wivel等人将Co的促进效应归

催化剂的特性

催化剂的特性 只有当反应物分子具备了足够能量(即活化分子)并达到一定数量时,化学反应才能进行。活化分子数量(即浓度)越多,反应速率越快。处于活化状态的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与普通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反应的活化能,以E.表示,其单位是kj/mol。活化能数值的大小,体现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敏感度。 降低活化能E.可显著提高反应速率常数k,加快反应速率。计算表明,活化能Ea降低2kj/mol,反应速率常数k可增加2倍;若活化能E.降低达80 kj/mol,则反应速率常数k增加107倍以上。通常使用适宜的催化剂能够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见表3 5。 反应活化能降低的原因,是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使反应按照新的途径进行。如图3 8所示,简单反应A+B -AB,非催化反应的活化能为Ea;催化反应第一步的活化能为 Ea1,第二步为Ea2。Eal和Ea2的数值均小于Ea,一般,Ea1 +Ea2

催化剂的组成与功能

催化剂的组成与功能 催化剂的组成:活性组分 载体 助催化剂 催化剂组分与功能关系: 一、活性组分 它是催化剂的主要组分,有时由一种物质组成,有时由多种物质组成 如: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银催化剂;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用的钼和铋催化剂 2% 4% 6% 8% 10% 氨 含 量 Mo的混合比 Mo-Fe合金组成与活性关系

活性组分的分类: 二、载体 载体是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剂、粘合剂和支撑物,是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 例如,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催化剂中的Ag就是负载在“α—Al2O3上的,这里的α—Al2O 3称为载体。 载体还常分为惰性载体与活性载体。严格来说,催化剂中的组分都不是惰性的,都对主剂与助剂有所影响,只不过活性载体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已。 载体的作用与助催化剂的作用在很多方面有类似之处,不同的是载体量大,助催化剂量小;前者作用较缓和,后者较明显。另外,由于载体量大,可赋予催化剂以基本的物理结构与性能,如孔结构、比表面、宏观外形、机械强度等。此外,对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起分散作用,尤其对贵金属既可减少其用量,又可提高其活性,降低催化剂成本。作为高效催化剂,活

性组分与裁体的选择都非常重要。 下面是载体的分类和部分常见载体的种类: 催化剂的活性随载体比表面的增加而增加,为获得较高的活性,往往将活性组分负载于大比表面载体上。 载体与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以及催化过程的传递特性有关,因此,在筛选和制造优良的催化剂时,需要弄清载体的物理性质和它的功能。 催化剂组分与含量的表示方法:例如:合成氨催化剂Fe—K2O—Al2O3用“—’将催化剂中的各组分隔开:加氢脱硫催化剂Co—Mo/α—Al2O3,斜线上为主剂和助剂,斜线下为载体。各组分的含量可用重量%、重量比表示,也可用原子%、原子比表示。

催化剂性能的评价、测试和表征

催化剂性能的评价、测试和表征概述 主要内容 ?活性评价和动力学研究 ?催化剂的宏观物理性质测定 ?催化剂微观性质的测定和表征 工业催化剂性能评价的目的 ①为应用提供依据 ②为开发制备提供判别的标准 ③基础研究的需要 评价内容 ①使用性能 活性,选择性,寿命 ②.宏观性能:比表面积,孔结构,形状与尺寸 ③.微观性能:晶相组成,表面酸碱性 ?工业催化剂的性能要求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4

催化剂测试 ? 催化剂的物理性质的测定 ,包括宏观物理性质(孔容、孔径分布、比表面等)及微观物理 性质(催化剂的晶相、晶格缺陷、微观粒径尺寸等) 几个基本概念 评价(evaluation ),对催化剂的化学性质考察和定量描述; 测试(test ),对工业催化剂物理性质(宏观和微观)的测定; 表征(Characterization ),综合考察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内在联系,特别是研究活性、 选择性、稳定性的本质原因。 第一节.活性评价和动力学研究 活性测定方法:流动法和静态法,流动法用得最多(一般流动法、流动循环法、催化色谱法) 本质上是对工业催化过程的模拟 流动循环法、催化色谱法多用于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 活性测试的目的 a )由催化剂制造商或用户进行的常规质量控制检验 b )快速筛选大量催化剂,以便为特定的反应确定一个催化剂评价的优劣。 c )更详尽的比较几种催化剂 d )测定在特定催化剂上反应的详尽动力学,包括失活或再生动力学。 e )模拟工业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连续长期运转 活性的表示方法 ? 转化率(X A ) 活性的表示方法 ? 选择性(S) 收率(Y) %100?= 的起始摩尔数 反应物已转化的摩尔数反应物A A X A %100?=摩尔数 已转化的某一反应物的所得目的产物的摩尔数S %100?=起始反应物的摩尔数 生成目的产物的摩尔数Y

催化剂的指标及其意义

催化剂得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一、化学指标 催化剂得化学组成表示催化剂中得主要成分及杂质得含量,通常包括:Al2O3、Na2O、Fe2O3、、灼烧减量五个主要指标,有时还包括Re2O3。 ?1、Al2O3含量:催化剂中Al2O3含量表示催化剂中Al2O3得总含量,就是催化剂得主要化学成分. 2、Na2O含量:Na2O含量表示催化剂中含有得Na2O杂质含量。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特别就是在掺炼钒含量较高得渣油情况下, 3、Fe2O3含量:Fe2O3含量表示催化剂中含有得Fe2O3杂质含量。Fe2O 3在高温下会分解并沉积在催化剂上,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其结果一就是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4、SO42-含量:SO42—含量表示催化剂中含有得SO42-杂质含量。SO42-可与具有捕钒作用得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等)反应生成稳定得硫酸盐,从而使其失去捕钒能力。所以,在掺炼渣油得情况下,SO42—得危害性较大。 5、灼烧减量:灼烧减量就是指催化剂中所含水份、铵盐及炭粒等挥发组份得含量。生产中控制其减量≤13%。 6、Re2O3含量:Re2O3含量就是表示催化剂性能得指标之一。稀土通常来自催化剂中得分子筛,有时在催化剂制造工艺中也引入稀土离子达到改善性能得目得.通常Re2O3含量越高,催化剂活性越高,但焦炭产率也偏高。 对于平衡催化剂,有时还需知道其中得金属含量,如Ni、V、Na等,以便了解催化剂得污染程度。 二、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表示催化剂得外形、结构、密度、粒度等性能.通常包括:比表面积、孔体积、表观松密度、磨损指数、筛分组成五个主要项目。下面分别加以简述: 1、比表面积 催化剂得比表面积就是内表面积与外表面积得总与。内表面积就是指催化剂微孔内部得表面积,外表面积就是指催化剂微孔外部得表面积,通常内表面积远远大于外表面积。单位重量得催化剂具有得表面积叫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就是衡量催化剂性能好坏得一个重要指标。不同得产品,因载体与制备工艺不同,比表面积与活性没有直接得对应关系. 测定比表面积采用得方法就是氮吸附容量法。 2、孔体积 孔体积就是描述催化剂孔结构得一个物理量。孔结构不仅影响催化剂得活性、选择性,而且还能影响催化剂得机械强度、寿命及耐热性能等。 孔体积就是多孔性催化剂颗粒内微孔得体积总与,单位就是毫升/克。孔体积得大小主要与催化剂中得载体密切相关.对同一类催化剂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孔体积会减小,而孔直径会变大。 孔体积测量采用得方法就是水滴法。 3、磨损指数 一个优良得催化裂化催化剂,除了要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等特点以外,还要具有一定得耐磨损机械强度。机械强度不好得催化剂,不但操作过程中跑损多、增大催化剂用量、污染环境,严重时会破坏催化剂在稀、密相得合理分布,甚至使生产装置无法运转。

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此过程称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催化剂只能实现热力学可行的反应,不能实现热力学不可能的反应;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历程;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2、催化剂的组成 主催化剂: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如合成氨催化剂的铁,催化剂中若没有活性组分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有催化作用。 助催化剂:催化剂中具有提高活性组分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组分,以及改善催化剂的耐热性、抗毒性,提高催化剂机械强度和寿命的组分。 催化剂载体:主要是负载催化活性组分的作用,还具有提高催化剂比表面积、提供适宜的孔结构、改善活性组分的分散性、提高催化剂机械强度、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等多种作用 3、催化剂的稳定性 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催化剂的性能稳定性情况,通常以寿命表示。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操作,稳定一定活性和选择性水平的时间称为单程寿命;每次性能下降后,经再生又恢复到许可水平的累计时间称为总寿命。催化剂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抗毒稳定性,机械稳定性三个方面。 4、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主要区别 物理吸附: 指气体物质(分子、离子、原子或聚集体)与表面的物理作用(如色散力、诱导偶极吸引力)而发生的吸附,其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主要是分子间力(也称“van der Waals”力)。 化学吸附: 指在气固界面上,气体分子或原子由化学键力(如静电、共价键力)而发生的吸附,因此化学吸附作用力强,涉及到吸附质分子和固体间化学键的形成、电子重排等。 5、何谓B酸和L酸,及其简便的鉴定方法 能够给出质子的都是酸,能够接受质子的都是碱,Brnsted 定义的酸碱称为B酸(B碱),又叫质子酸碱。 能够接受电子对的都是酸,能够给出电子对的都是碱,所以Lewis定义的酸碱称为L酸(L碱),又叫非质子酸碱。 固体酸的类型有B酸和L酸两种,对固体酸类型最有效的区分方法是红外光谱法,它是通过研究NH3或吡啶在固体酸表面上吸附的红外光谱来区分B酸和L酸的。固体酸吸附吡啶的红外吸收谱带见表所示,通过这些谱带很容易的确定固体酸表面的B酸和L酸。 6、如何利用红外光谱法鉴定B酸和L酸 7、如何利用碱滴定法测定固体酸的酸量 就是把固体酸催化剂粉末悬浮于苯溶液中,其中加入指示剂,用正丁胺进行滴定,使用不同pKa值的各种指示剂,就可通过胺滴定来测定各种酸强度的酸量,这样测得的酸量为B酸和L酸的总和。对于有颜色的样品,可用分光光度计法或掺入已知酸强度的白色固体予以稀释,也可用胺量热滴定法来测定有色或黑色固体酸样品的酸量。 8、如何利用CO2吸附法测定固体碱的碱量 就是在TPD装置上将预先吸附了CO2的固体碱在等速升温,并通入稳定流速的载气条件下,检测一定温度下脱附出的酸性气体,得到TPD曲线。这种曲线的形状、大小及出现最高峰的温度值,都与固体碱的表面碱性有关,从而确定碱量。 9、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 固体酸、碱催化剂,如硅铝胶、分子筛、MgO-SiO2等在烃类转化,包括裂解、异构化、烷基化、聚合反应中都有极好的活性。现普遍认为,固体酸催化反应与均相酸催化反应一样,都是按正碳离子机理进行的,与此相对应,烃类在固体碱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按负碳离子机理进行的。所谓正碳离子和负碳离子相理,简单地说就在反应中,通过反应分子的质子化生成碳正离子,或从反应分子除去一个质子生成负碳离子,从而使反应分子得以活化的过程,并且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10、催化裂化反应有哪些规律 (1)新生成的伯正碳离子极不稳定,并迅速转化为仲正碳离子,然后再β处断裂,反应继续下去,直至成为不能再断裂的小正碳离子为止,并在反应过程中将H+ 传给催化剂变成烯烃。 (2)烯烃裂化时也首先形成正碳离子,并遵循β处断裂原则,生成一个较小的烯烃和一个伯正碳离子,伯正碳离子再重排,裂化为较小的烯烃。 (3)环烷烃裂化时形成的正碳离子的机理与烷烃一体,但由于存在大量仲碳离子和叔碳离子,所以环烷烃的反应能力很高,并能生成各种与烯烃裂化类似的产品,同时还存在一定的芳烃。

催化剂特性表征方法

X射线CT成像、μ-XRF、μ-XRD和XANES技术在催化剂分析中的应用 催化剂在工业上的应用使得经济生产总值提升了35%,90%的化学反应中需要采用催化剂,2010年催化剂的产值高达到295亿美元。在能源和环境方面应用的催化剂价值以每年 6.6%速率在增长。巨大的应用价值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参与催化剂的研制。采用适当的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使得催化剂在不同尺度的理化性质“可视化”。CT、XRF-CT、XRD-CT、XRD、μ-XRF、XANES 等先进的微观电子技术可以在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下研究结构催化剂的理化性质。 以生产合成气的主要工艺,甲烷蒸汽重整反应为例。催化剂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CH4的转化率高,制备合成气的选择性好;(2)在煅烧条件下稳定性好、抗氧化和防止碳沉积;(3)启动反应迅速。这些性能与催化剂载体和镀层的特性息息相关。尤其是剧烈的反应条件下载体3D结构的稳定性,涂层的均一性和附着强度,金属的形态等。所以成功的偏氧化结构型催化剂是涂层的化学性质、载体的形状和形貌,制备过程以及催化剂载体3D结构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Francesco Basile等[1]采用X-CT技术对结构型催化剂进行分析,表明Fe/Cr/Al/Y金属泡沫基体是中空结构,如图1所示,孔隙直通表面,减少了反应过程中流体对载体产生的压力,增大比表面积。通过μ-XRF和μ-XRD技术相结合,同时获得元素含量和形态微区分布图,如图2、3所示。揭示催化层是由均匀分布的NiAlO2和非匀分布的NiO组成,催化层是沉积在金属基体上氧化出的Al2O3层上,而不是直接与金属基体相结合,增强了催化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NiAl2O4还原后得到的单质Ni 的晶粒尺寸不到10 nm, 分散性好、活性高, H2选择性好,有助于抑制副反应(CO2+H2=CO+H2O)的进行。NiAl2O4尖晶石相的形成有效地抑制了Ni 颗粒在反应条件下的烧结和长大,是改善催化剂性能的重要原因[2]。同时发现在催化层中夹杂了ZnO和CuO,可增加催化剂活性的。Patricia Benito等[3]人,采用μ-XRF/XANES相结合技术对电镀法制备的泡沫型铁铬合金载体结构型催化剂进行研究。μ-XRF分析结果表明电合成反应在载体内外表面同时发生,增加有效催化面积,并确定所有元素(Rh、Mg和Al)相间分布,浓度分布存在差异,这与SEM-EDS分析结果一致。通过XANES光谱分析拟合发现Rh在尖晶石结构中以Mg (RhxAl1?x)2O4形态存在,而不是Rh2O3形态存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