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二 独立按键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二 独立按键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二 独立按键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二 独立按键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二独立按键试验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完成用用按键控制流水灯的流动方向、流速、闪烁方式等程序的编译和烧写。

【2】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图如下:

【3】实验步骤:

1.打开Keil编译器,创建项目:Project---New uVision Project,

创建一个文件夹来放工程相关的文件,给工程项目命名为my work,点击保存。

2.选择芯片类型,这里选择ATMEL------AT89C52这个芯片。

3.把C文件添加到我们的工程文件里。

4.在这个文档里编辑代码。

5.编译通过之后,我们需要输出hex文件,也就是单片机可执行的

二进制文件。

6.利用STC-ISP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写进单片机中。

7.如下图连接试验相关模块连线:

JP165跳线帽断开

JP10连接J12

JP5连接JP8

J21接左边

【4】程序设计内容:

(1)开关状态的检测过程

单片机对开关状态的检测相对于单片机来说,是从单片机的端口输入信号,而输入的信号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当拨开开关K1按下去,即输入低电平,相当开关闭合,当松开开关K1,即输入高电平,相当开关打开。

(2)输出控制

如图3所示,当端口输出低电平,即=0时,根据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这时发光二极管L1熄灭;当端口输出高电平,即=1时,发光二极管L1亮。所以通过对端口的设置就可以控制灯的亮灭。(3)延时程序的设置

作为单片机的指令的执行的时间是很短,数量大微秒级,因此,我们要求的闪烁时间间隔要长一些,否则人眼根本无法识别到灯的闪烁效果。于是我们在执行某一指令时,插入延时程序,来达到我们的增加亮灯时长的效果。

【5】实验代码:

#include<>

#include<>

unsigned int key;

sbit key1=P1^0;

sbit key2=P1^1;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

unsigned int j;

for(;i>0;i- -)

{

for(j=0;j<50;j++)

{

;

}

}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i;

P0=0x00;

if(key1==0)

{

while(key2==1)

{

P0=0x01;

delay(400);

for(i=0;i<8;i++)

{

P0<<=1;

delay(400);

if(key2==0)break;

}

}

}

if(key2==0)

{

while(key1==1)

{P0=0x80;

delay(400);

for(i=0;i<8;i++)

{

P0>>=1;

delay(400);

if(key1==0)break;

}

}

}

}

【6】实验现象:

当按下K1键,松开K2键时,流水灯向左移;当按下K2键,松开K1键时,流水灯向右移。

矩阵键盘设计实验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 实验报告 基于AT89C51 单片机4x4矩阵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课程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 院系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杨雨图 2013年9月26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键盘接口的基本特点,了解独立键盘和矩 阵键盘的应用方法。 2、掌握键盘接口的硬件设计方法,软件程序设计 和贴士排错能力。 3、掌握利用Keil51软件对程序进行编译。 4、用Proteus软件绘制“矩阵键盘扫描”电路,并用测试程序进行仿真。 5、会根据实际功能,正确选择单片机功能接线,编制正确程序。对实验结果 能做出分析和解释,能写出符合规格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要求 通过实训,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素质要求 1.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本次实训,遵章守纪、团结协作。 2.善于发现数字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培养独立 工作能力。 能力要求 1.模拟电路的理论知识 2.脉冲与数字电路的理念知识 3.通过模拟、数字电路实验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4.能熟练的编写8951单片机汇编程序 5.能够熟练的运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 三、实验工具 1、软件:Proteus软件、keil51。 2、硬件:PC机,串口线,并口线,单片机开发板 四、实验内容

1、掌握并理解“矩阵键盘扫描”的原理及制作,了解各元器件的参数及格 元器件的作用。 2、用keil51测试软件编写AT89C51单片机汇编程序 3、用Proteus软件绘制“矩阵键盘扫描”电路原理图。 4、运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五.实验基本步骤 1、用Proteus绘制“矩阵键盘扫描”电路原理图。 2、编写程序使数码管显示当前闭合按键的键值。 3、利用Proteus软件的仿真功能对其进行仿真测试,观察数码管的显示状 态和按键开关的对应关系。 4、用keil51软件编写程序,并生成HEX文件。 5、根据绘制“矩阵键盘扫描”电路原理图,搭建相关硬件电路。 6、用通用编程器或ISP下载HEX程序到MCU。 7、检查验证结果。 六、实验具体内容 使用单片机的P1口与矩阵式键盘连接时,可以将P1口低4位的4条端口线定义为行线,P1口高4位的4条端口线定义为列线,形成4*4键盘,可以配置16个按键,将单片机P2口与七段数码管连接,当按下矩阵键盘任意键时,数码管显示该键所在的键号。 1、电路图

实验报告静电场的描绘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普通物理实验课实验报告 _级物理(1) 班B 2组实验日期_ 姓名:____ 学号号老师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模拟法研究静电场。 2、描绘二种场结构的等位线。 仪器和用具:静电场模拟迹仪(一套) 实验原理 带电体的周围存在静电场,场的分布是由电荷的分布。带电体的几何形状及周围介质所决定的。由于带电体的形状复杂,大多数情况求不出电场分布的解析解,因此只能靠数值解法求出或用实验方法测出电场分布。直接用电压表法去测量静电场的电位分布往往是困难的,因为静电场中没有电流,磁电式电表不会偏转;另外由于与仪器相接的探测头本身总是导体或电介质,若将其放入静电场中,探测头上会产生感应电荷或束缚电荷。由于这些电荷又产生电场,与被测静电场迭加起来,使被测电场产生显着的畸变。因此,实验时一般采用间接的测量方法(即模拟法)来解决。 1 .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模拟法本质上是用一种易于实现、便于测量的物理状态或过程模拟不易实现、不便测量的物理状态或过程,它要求这两种状态或过程有一一对应的两组物理量,而且这些物理量在两种状态或过程中满足数学形式基本相同的方程及边界条件。 本实验是用便于测量的稳恒电流场来模拟不便测量的静电场,这是因为这两种场可以用两组对应的物理量来描述,并且这两组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遵循着数学形式相同的物理规律。例如对于静电场,电场强度E在无源区域内满足以下积分关系 八E dS S 0(2-1) -■ E d l l 0 (2-2) 对于稳恒电流场,电流密度矢量j在无源区域中也满足类似的积分关系 7 dS0(2-3) j d l0(2-4) 在边界条件相同时,二者的解是相同的。 当采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研究静电场时,还必须注意以下使用条件。 (1) 稳恒电流场中的导电质分布必须相应于静电场中的介质分布。具体地说,如果被模拟的是真空或空气中的静电场,贝U要求电流场中的导电质应是均匀分布的,即导电质中各处的电阻率必须相等;如果被模拟的静电场中的介质不是均匀分布的,则电流场 中的导电质应有相应的电阻分布。 (2) 如果产生静电场的带电体表面是等位面,则产生电流场的 电极表面也应是等位面。为此,可采用良导体做成电流场的电极,而 用电阻率远大于电极电阻率的不良导体(如石墨粉、自来水或稀硫酸 铜溶液等)充当导电质。 (3) 电流场中的电极形状及分布,要与静电场中的带电导体形状 及分布相似。 图2-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铁道信号) 姓名: ***** 学号: 1121**** 授课教师:福恩

目录 1.实验一 (3) 2. 实验二 (8) 3.实验三 (13) 4.实验四 (22) 5.实验五 (26) 6.实验六 (33) 7.参考文献 (38)

实验一交通灯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应用接口技术设计十字路口、复杂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学会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所学的X86汇编语言和接口技术掌握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控制并思考计算机如何应用在各种控制系统中。 (1)掌握利用X86汇编语言技巧 (2)掌握X86微处理器与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硬件电路设计 (3)熟悉模拟交通灯控制的实现方法并思考如何应用在实际中。 二.实验容 设计一个交通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工作后,交通灯按照如下规律变化: (1)南北路口的绿灯、东西路口的红灯同时亮3秒左右。 (2)南北路口的黄灯闪烁若干次,同时东西路口的红灯继续亮。 (3)南北路口的红、东西路口的绿灯同时亮3秒。 (4)南北路口的红灯继续亮、同时东西路口的黄灯亮闪烁若干次。 (5)返回(1)依次循环。 三.实验电路 如下图,L7、L6、L5作为南北路口的交通灯与PC7、PC6、PC5相连,L2、L1、L0作为东西路口的交通灯与PC2、PC1、PC0相连。编程使六个灯按交通灯变化规律燃灭。 8255动态分配地址: 控制寄存器:0EC0BH A口地址: 0EC08H C口地址: 0EC0AH

红黄绿红黄绿 图1-1 交通灯实验电路图四.程序流程图 五.源程序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 工作状态控制字设置 START: MOV DX,0EC0BH ;写控制端口,地址0EC0BH MOV AL,10010000B ;C口方式0输出 OUT DX,AL

模拟法测静电场示范实验报告

实验七:模拟法测静电场 示范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理解模拟实验法的适用条件。 2. 对于给定的电极,能用模拟法求出其电场分布。 3. 加深对电场强度和电势概念的理解。 【实验仪器】 YJ-MJ-Ⅲ型激光描点模拟静电场描绘仪、白纸、夹子 【实验原理】 直接测量静电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 ① 静电场是没有电流的,测量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势需要静电式仪表。而教学实验室只有磁电式仪表。任何磁电式电表都需要有电流通过才能偏转,所以想利用磁电式电压表直接测定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势,是不可能的。 ② 任何磁电式电表的内阻都远小于空气或真空的电阻,若在静电场中引入电表,势必使电场发生严重畸变;同时,电表或其它探测器置于电场中,要引起静电感应,会使场源电荷的分布发生变化。 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两个物理量之间,只要具有相同的物理模型或相同的数学表达式,就可以用一个物理量去定量或定性地去模拟另一个物理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模拟法。本实验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进行测量。 从电磁学理论知道,稳恒电流场与静电场满足相同的场方程: 0E dl ?=?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 0E dS ?=?? (闭合面内无电荷时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0j dl ?=? (由?=?0l d E ,得?=?0l d E σ,又E j σ=,故?=?0l d j ) , 0j ds ?=?? (电流场的稳恒条件); 如果二者有相同的边界条件,则场分布必定相同,故可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1.长直同轴圆柱面电极间的电场分布 在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 1的长圆柱导体A 和一个内半径为r 2的长圆筒导体B ,其中心轴重合且均匀带电,设A 、B 各带等量异种电荷,沿轴线每单位长度上内外柱面各带电荷σ+和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1 Keil C51的使用(汇编语言) 一.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Keil C51(汇编语言)和ZY15MCU12BD型综合单片机实验箱的操作和使用,能够输入和运行简单的程序。 二.实验设备: ZY15MCU12BD型综合单片机实验箱一台、具有一个RS232串行口并安装Keil C51的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及环境: 在计算机上已安装Keil C51软件。这个软件既可以与硬件(ZY15MCU12BD型综合单片机实验箱)连接,在硬件(单片机)上运行程序;也可以不与硬件连接,仅在计算机上以虚拟仿真的方法运行程序。如果程序有对硬件的驱动,就需要与硬件连接;如果没有硬件动作,仅有软件操作,就可以使用虚拟仿真。 四:实验内容: 1.掌握软件的开发过程: 1)建立一个工程项目选择芯片确定选项。 2)加入C 源文件或汇编源文件。 3)用项目管理器生成各种应用文件。 4)检查并修改源文件中的错误。 5)编译连接通过后进行软件模拟仿真。 6)编译连接通过后进行硬件仿真。 2.按以上步骤实现在P1.0输出一个频率为1Hz的方波。 3.在2的基础上,实现同时在P1.0和P1.1上各输出一个频率同为1Hz但电平状态相反的方波。 五:程序清单: ORG 0000H AGAIN:CPL P1.0 MOV R0,#10 ;延时0.5秒 LOOP1:MOV R1,#100 LOOP2:MOV R2,#250 DJNZ R2,$ DJNZ R1,LOOP2 DJNZ R0,LOOP1 SJMP AGAIN END 六:实验步骤: 1.建立一个工程项目选择芯片确定选项 如图1-1所示:①Project→②New Project→③输入工程名test→④保存工程文件(鼠标点击保存按钮)

单片机实验报告——矩阵键盘数码管显示

单片机实验报告 信息处理实验 实验二矩阵键盘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高哲 组员:明洪开张鸿伟张谦赵智奇 学号:152703117 \152703115\152703118\152703114室温:18 ℃日期:2017 年10 月25日

矩阵键盘 一、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做到在键盘上每按一个键(0-F)用数码管将该建对应的名字显示出来。按其它键没有结果。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独立式按键的查询识别方法。 2、非编码矩阵键盘的行反转法识别方法。 3、掌握键盘接口的基本特点,了解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的应用方法。 4、掌握键盘接口的硬件设计方法,软件程序设计和贴士排错能力。 5、掌握利用Keil51软件对程序进行编译。 6、会根据实际功能,正确选择单片机功能接线,编制正确程序。对实验结果 能做出分析和解释,能写出符合规格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 1、MCS51系列单片机的P0~P3口作为输入端口使用时必须先向端口写入“1”。 2、用查询方式检测按键时,要加入延时(通常采用软件延时10~20mS)以消除抖动。 3、识别键的闭合,通常采用行扫描法和行反转法。行扫描法是使键盘上某一行线为低电平,而其余行接高电平,然

后读取列值,如读列值中某位为低电平,表明有键按下,否则扫描下一行,直到扫完所有行。 行反转法识别闭合键时,要将行线接一并行口,先让它工作在输出方式,将列线也接到一个并行口,先让它工作于输入方式,程序使CPU通过输出端口在各行线上全部送低电平,然后读入列线值,如此时有某键被按下,则必定会使某一列线值为0。然后,程序对两个并行端口进行方式设置,使行线工作于输入方式,列线工作于输出方式,并将刚才读得的列线值从列线所接的并行端口输出,再读取行线上输入值,那么,在闭合键所在行线上的值必定为0。这样,当一个键被接下时,必定可以读得一对唯一的行线值和列线值。 由于51单片机的并口能够动态地改变输入输出方式,因此,矩阵键盘采用行反转法识别最为简便。 行反转法识别按键的过程是:首先,将4个行线作为输出,将其全部置0,4个列线作为输入,将其全部置1,也就是向P1口写入0xF0;假如此时没有人按键,从P1口读出的值应仍为0xF0;假如此时1、4、7、0四个键中有一个键被按下,则P1.6被拉低,从P1口读出的值为0xB0;为了确定是这四个键中哪一个被按下,可将刚才从P1口读出的数的低四位置1后再写入P1口,即将0xBF写入P1口,使P1.6为低,其余均为高,若此时被按下的键是“4”,则P1.1被拉低,从P1口读出的值为0xBE;这样,当只有一个键被按下时,每一个键只有唯一的反转码,事先为12个键的反转码建一个表,通过查表就可知道是哪个键被按下了。

实验四 键盘扫描及显示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四键盘扫描及显示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要求 1. 复习行列矩阵式键盘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 复习七段数码管的显示原理。 3. 复习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PC 机一台 2.TD-NMC+教学实验系统 三、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熟悉单片机仿真实验软件 Keil C51 调试硬件的方法。 2. 了解行列矩阵式键盘扫描与数码管显示的基本原理。 3. 熟悉获取行列矩阵式键盘按键值的算法。 4. 掌握数码管显示的编码方法。 5. 掌握数码管动态显示的编程方法。 四、实验内容 根据TD-NMC+实验平台的单元电路,构建一个硬件系统,并编写实验程序实现如下功能: 1.扫描键盘输入,并将扫描结果送数码管显示。 2.键盘采用 4×4 键盘,每个数码管显示值可为 0~F 共 16 个数。 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将键盘进行编号,记作 0~F,当按下其中一个按键时,将该按键对应的编号在一个数码 管上显示出来,当再按下一个按键时,便将这个按键的编号在下一个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数 码管上可以显示最近 4 次按下的按键编号。 五、实验单元电路及连线 矩阵键盘及数码管显示单元

图1 键盘及数码管单元电路 实验连线 图2实验连线图 六、实验说明 1. 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一个按键开关在闭合时不会马上稳定地接通,在断开时也不会一下子断开。因而在闭合及断开的瞬间均伴随有一连串的抖动。抖动时间的长短由按键的机械特性决定,一般为 5~10ms。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参数,在很多场合都要用到。 键抖动会引起一次按键被误读多次。为了确保 CPU 对键的一次闭合仅做一次处理,必须去除键抖动。在键闭合稳定时,读取键的状态,并且必须判别;在键释放稳定后,再作处理。按

实验报告静电场的描绘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普通物理实验 课实验报告 级 物理(1) 班 B 2 组 实验日期 姓名: 学号 号 老师评定 实验题目: 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模拟法研究静电场。 2、描绘二种场结构的等位线。 仪器和用具:静电场模拟迹仪(一套) 实验原理 带电体的周围存在静电场,场的分布是由电荷的分布。带电体的几何形状及周围介质所决定的。由于带电体的形状复杂,大多数情况求不出电场分布的解析解,因此只能靠数值解法求出或用实验方法测出电场分布。直接用电压表法去测量静电场的电位分布往往是困难的,因为静电场中没有电流,磁电式电表不会偏转;另外由于与仪器相接的探测头本身总是导体或电介质,若将其放入静电场中,探测头上会产生感应电荷或束缚电荷。由于这些电荷又产生电场,与被测静电场迭加起来,使被测电场产生显着的畸变。因此,实验时一般采用间接的测量方法(即模拟法)来解决。 1.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模拟法本质上是用一种易于实现、便于测量的物理状态或过程模拟不易实现、不便测量的物理状态或过程,它要求这两种状态或过程有一一对应的两组物理量,而且这些物理量在两种状态或过程中满足数学形式基本相同的方程及边界条件。 本实验是用便于测量的稳恒电流场来模拟不便测量的静电场,这是因为这两种场可以用两组对应的物理量来描述,并且这两组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遵循着数学形式相同的物理规律。例如对于静电场,电场强度E 在无源区域内满足以下积分关系 ??=?S d 0S E (2-1) ?=?l d 0l E (2-2) 对于稳恒电流场,电流密度矢量j 在无源区域中也满足类似的积分关系 ??=?S d 0S j (2-3) ? =?l d 0l j (2-4) 在边界条件相同时,二者的解是相同的。 当采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研究静电场时,还必须注意以下使用条件。 (1)稳恒电流场中的导电质分布必须相应于静电场中的介质分布。具体地说,如果被模拟的是真空或空气中的静电场,则要求电流场中的导电质应是均匀分布的,即导电质 中各处的电阻率ρ必须相等;如果被模拟的静电场中的介质 不是均匀分布的,则电流场中的导电质应有相应的电阻分布。 (2)如果产生静电场的带电体表面是等位面,则产生电流场的电极表面也应是等位面。为此,可采用良导体做成电流场的电极,而用电阻率远大于电极电阻率的不良导体(如石墨粉、自来水或稀硫酸铜溶液等)充当导电质。 (3)电流场中的电极形状及分布,要与静电场中的带电导体形状及分布相似。 图2-1

微机原理课题设计实验报告材料之矩阵式键盘数字密码锁

微机系统与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地点:E楼Ⅱ区311 实验时间:2013.3.4-3.9

矩阵式键盘数字密码锁设计 一 . 实验目的 1.掌握微机系统总线与各芯片管脚连接方法,提高接口扩展硬件电路的连 接能力。 2.初步掌握键盘扫描,密码修改和计时报警程序的编写方法。 3.掌握通过矩阵式键盘扫描实现密码锁功能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二.实验内容 矩阵式键盘数字密码锁设计,根据设定好的密码,采用4x4矩阵键盘实现密码的输入功能。当密码输入正确之后,锁就打开(绿灯亮),10秒之后,锁自动关闭(红灯亮);如果连续输入三次密码不正确,就锁定按键5秒钟,同时发出报警(黄灯闪),5秒后,解除按键锁定,恢复密码输入。 数字密码锁操作键盘参考上面设定,也可以自行设计键盘。用户初始密码为“123456”,系统加电运行后,密码锁初始状态为常闭(红灯亮),用户可以选择开锁或修改密码: 如果选择开锁就按“Open”键,系统提示输入密码,输入用户密码+“#”键后,如果密码正确,就打开锁(绿灯亮),系统等待10秒,然后重新关闭密码锁,若密码错,提示重新输入,连续三次错误,提示警告词同时报警(黄灯闪),锁定键盘5秒,然后重新进入初始状态; 如果选择修改密码就按”Modify Secret”键,系统提示输入旧密码,输入旧密码+“#”键后,如果正确,系统提示输入新密码,输入新密码+“#”后,新密码起效,重新进入初始状态;如果旧密码错,不能修改密码,密码锁直接进入初始状态。 三.实验基本任务 1)具有开锁、修改用户密码等基本的密码锁功能。 2)对于超过3次密码密码错误,锁定键盘5秒,系统报警。5秒后解除锁定。 4)通过LCD字符液晶和LED指示灯(红,绿,黄)实时显示相关信息。 5)用户密码为6位数字,显示采用“*”号表示。 6)码锁键盘设计合理,功能完善,方便用户使用。 本次实验还做了附加的任务

实验报告4-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样本

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模拟方法来测绘具有相同数学形式的物理场。 2.描绘出分布曲线及场量的分布特点。 3.加深对各物理场概念的理解。 4.初步学会用模拟法测量和研究二维静电场。 二、实验原理 1.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静电场是真空中静止的电荷产生的电场,静电场用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E 和电位V 来描述。使用等位面和电场线的概念可以使电场的描述形象化。直接测量静电场是很困难的,而稳恒电流场与静电场在是本质上不同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导电介质中稳恒电流场与静电场的描述具有类似的数学方程,因而可以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 对静电场,在无源区域内有:?=?s dS E 0,?=?l dl E 0 对稳恒电流场,在无源区域内有:?=?s dS j 0,?=?l dL j 0 2.同轴电缆的电场分布及同轴圆柱面电极间的电流分布. 在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 1=a 的长圆柱体A (A 是导体)和一个半径为 r 2 =b 的长圆筒导体B ,它们中心轴重合,带等量异号电荷,则在两个电场间产生静电场。由静电场知识可得距轴r 处的电位为 a b r b U U r ln ln = 则r a b U E 1ln 0?= 由稳恒电流知识可得a b r b U U r ln ln 0=' r a b U E r 1 ln 0?=' 三、实验仪器 GVZ-3型导电微晶静电场描绘仪(包括导电微晶,双层固定支架,同步探针等) 四、实验内容 1. 连接电路,将电压校正为10.00V . 2. 从1V 开始,平移探针,由导电线微晶上方的探针找到等位点后,按一下记录纸上方的探针,测出一系列等位点,用相同方法分别描绘出四种不同形状电极的等位线图(7~8条)。 3. 描绘同同轴电缆的静电场分布。以每条等位线上各点到原点的平均距离r 为半径画出等位线的同心圆簇。现出电场线,指出电场强度方向,得到电场分布图。 4. 描绘同其它三种不同形状电极的静电场分布。 五、注意事项 1. 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两电极间的电压不变。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二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评分: 2016年12月28日

实验一验证74LS181运算和逻辑功能 1、实验目的 (1)掌握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工作原理; (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画出逻辑电路图及布出美观整齐的接线图; (4)验证4位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组合功能。 2、实验原理 ALU能进行多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4位ALU-74LS181能进行16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74ls181芯片介绍: 该芯片总共由22个引脚,其中包括8个数据 输入端(~A0、~A1、~A2、~A3,~B0、~B1、~B2、 ~B3,其中八个输入端中A3和B3是高位),这八 个都是低电平有效。还包括S0、S1、S2、S3这四 个控制端,这四个控制端主要控制两个四位输入 数据的运算,例如加、减、与、或。CN端处理进 入芯片前进位值,M控制芯片的运算方式,包括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F0、F1、F2、F3是四个二 进制输出端,以一个四位二进制形式输出运算的 结果。CN4记录运算后的进位。

3、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图:

4、总结及心得体会 本实验通过一个设计一个简单的运算器,使我熟悉了Multisim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并对我做下一个运算器的实验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是之前实验课做过的实验,再次做起来过程比较流畅,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实验的测试结果与预期的一致。 该芯片总共由22个引脚,其中包括8个数据输入端(~A0、~A1、~A2、~A3,~B0、~B1、~B2、~B3,其中八个输入端中A3和B3是高位),这八个都是低电平有效。还包括S0、S1、S2、S3这四个控制端,这四个控制端主要控制两个四位输入数据的运算,例如加、减、与、或。CN端处理进入芯片前进位值,M控制芯片的运算方式,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F0、F1、F2、F3是四个二进制输出端,以一个四位二进制形式输出运算的结果。CN4记录运算后的进位。其中AEQB、~P和~G这三个端口与本实验无关,所以这里不做额外介绍。

静电场的描绘实验报告

篇一:静电场的模拟与描绘实验报告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懂得模拟实验法的适用条件。 2.对于给定的电极,能用模拟法求出其电场分布。 3.加深对电场强度和电势概念的理解【实验仪器】 双层静电场测试仪、模拟装置(同轴电缆和电子枪聚焦电极)、jdy型静电场描绘电源。[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1、静电场的描述 电场强度e是一个矢量。因此,在电场的计算或测试中往往是先研究电位的分布情况,因为电位是标量。我们可以先测得等位面,再根据电力线与等位面处处正交的特点,作出电力线,整个电场的分布就可以用几何图形清楚地表示出来了。有了电位u值的分布,由 e???u 便可求出e的大小和方向,整个电场就算确定了。 2、实验中的困难 实验上想利用磁电式电压表直接测定静电场的电位,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磁电式电表都需要有电流通过才能偏转,而静电场是无电流的。再则任何磁电式电表的内阻都远小于空气或真空的电阻,若在静电场中引入电表,势必使电场发生严重畸变;同时,电表或其它探测器置于电场中,要引起静电感应,使原场源电荷的分布发生变化。人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测量在实际情况下难于进行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模拟实际情况而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称为“模拟法”。 3、模拟法理由 两场服从的规律的数学形式相同,如又满足相同的边界条件,则电场、电位分布完全相类似,所以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这种模拟属于数学模拟。静电场(无电荷区) 稳恒电流场(无电流区) ???d??e ??? d?ds?0?????e?dl?0? b??? uab??e?dl??a ???j??e ??? ?j?ds????e?dl? b ? uab????a ?0?0 ??e?dl 4、讨论同轴圆柱面的电场、电势分布(1)静电场 根据理论计算,a、b两电极间半径为r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 ? 2??0r a、b两电极间任一半径为r的柱面的电势为ln v?va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实习(实验)报告纸 班级:机制072 学号: 073731234 姓名:唐伟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习(实验)名称: DEBUG软件的使用 实验时间: 6.22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目的 1.学习DEBUG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8088/8086的寻址方式。 3.掌握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类指令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内容: 修改并调试以下程序,使之完成30000H开始的内存单元中存入31个先自然递增然后有自然递减的数据(00H~0F~00H)的功能。程序从CS:0100H开始存放。调试完成后程序命名为PCS.EXE并存盘。 实验步骤: (1)用A命令输入程序; (2)用反汇编U命令显示程序及目标码; 存盘程序命令为PCS1.EXE;

三、思考题 1.EXE文件程序的第一条可执行指令的IP等于多少? 答:EXE文件程序的第一条可执行指令的IP等于0010 。 2.在DEBUG环境下显示的程序和数字是什么形式?标号又是什么形式? 答: DEBUG把所有数据都作为字节序列处理。因此它可以读任何类型的文件。DEB UG可以识别两种数据: 十六进制数据和ASCⅡ码字符。它的显示格式是各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值以及值在32与126之间的字节的相应ASCⅡ码字符。DEBUG总是用四位十六进制数表示地址。用两位数表示十六进制数据。不支持标号。 3.试述本次实验中你学会的DEBUG命令? 答:本次试验我学会了汇编命令(A命令)、.反汇编命令(U命令)、显示当前环境和寄存器内容(R命令、以十六进制和ASCII码形式显示内存单元内容(D命令)

verilog hdl 矩阵键盘实验报告要点

EDA实验报告 学院:物信学院 专业:电信一班 小组成员:杨义,王祺,陈鹏,秦成晖

指导老师:漆为民 目录 实验题目 (3)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3) 实验内容 (5) 实验程序 (5) 实验步骤 (10) 实验结果 (10) 实验体会 (10)

附录 (11) 一.实验题目: 矩阵键盘显示电路设计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4×4键盘扫描的原理。 2.进一步加深七段码管显示过程的理解。 3.了解对输入/输出端口的定义方法。 三.实验原理: 软键盘的工作方式: 通常在一个键盘中使用了一个瞬时接触开关,并且用如图所示的简单电路,微处理器可以容易地检测到闭合。当开关打开时,通过处理器的I/O 口的一个上拉电阻提供逻辑1;当开关闭合时,处理器的/IO 口的输入将被拉低得到逻辑0。可遗憾的是,开关并不完善,因为当它们被按下或者被释放时,并不能够产生一个明确的1 或者0。尽管触点可能看起

来稳定而且很快地闭合,但与微处理器快速的运行速度相比,这种动作是比较慢的。当触点闭合时,其弹起就像一个球。弹起效果将产生如图10-2 所示的好几个脉冲。弹起的持续 时间通常将维持在5ms~30ms 之间。如果需要多个键,则可以将每个开关连接到微处理器上它自己的输入端口。然而,当开关的数目增加时,这种方法将很快使用完所有的输入端口。 键盘上阵列这些开关最有效的方法(当需要5 个以上的键时)就形成了一个如图10-3 所示的二维矩阵。当行和列的数目 一样多时,也就是方型的矩阵,将产生一个最优化的布列方式(I/O 端被连接的时候)。一个瞬时接触开关(按钮)放 置在每一行与线一列的交叉点。矩阵所需的键的数目显然根据应用程序而不同。每一行由一个输出端口的一位驱动,而每一列由一个电阻器上拉且供给输入端口一位。

单片机 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五矩阵键盘实验 一、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做到在键盘上每按一个数字键(0-F)用发光二极管将该代码显示出来。按其它键退出。 2、加法设计计算器,实验板上有12个按键,编写程序,实现一位整数加法运算功能。可定义“A”键为“+”键,“B”键为“=”键。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独立式按键的查询识别方法。 2、非编码矩阵键盘的行反转法识别方法。 三、实验说明 1、MCS51系列单片机的P0~P3口作为输入端口使用时必须先向端口写入“1”。 2、用查询方式检测按键时,要加入延时(通常采用软件延时10~20mS)以消除抖动。 3、识别键的闭合,通常采用行扫描法和行反转法。行扫描法是使键盘上某一行线为低电平,而其余行接高电平,然后读取列值,如读列值中某位为低电平,表明有键按下,否则扫描下一行,直到扫完所有行。 行反转法识别闭合键时,要将行线接一并行口,先让它工作在输出方式,将列线也接到一个并行口,先让它工作于输入方式,程序使CPU通过输出端口在各行线上全部送低电平,然后读入列线值,如此时有某键被按下,则必定会使某一列线值为0。然后,程序对两个并行端口进行方式设置,使行线工作于输入方式,列线工作于输出方式,并将刚才读得的列线值从列线所接的并行端口输出,再读取行线上输入值,那么,在闭合键所在行线上的值必定为0。这样,当一个键被接下时,必定可以读得一对唯一的行线值和列线值。 由于51单片机的并口能够动态地改变输入输出方式,因此,矩阵键盘采用行反转法识别最为简便。 行反转法识别按键的过程是:首先,将4个行线作为输出,将其全部置0,4个列线作为输入,将其全部置1,也就是向P1口写入0xF0;假如此时没有人按键,从P1口读出的值应仍为0xF0;假如此时1、4、7、0四个键中有一个键被按下,则P1.6被拉低,从P1口读出的值为0xB0;为了确定是这四个键中哪一个被按下,可将刚才从P1口读出的数的低四位置1后再写入P1口,即将0xBF写入P1口,使P1.6为低,其余均为高,若此时被按下的键是“4”,则P1.1被拉低,从P1口读出的值为0xBE;这样,当只有一个键被按下时,每一个键只有唯一的反转码,事先为12个键的反转码建一个表,通过查表就可知道是哪个键被按下了。 四、接线方法 键盘连接成4×4的矩阵形式,占用单片机P1口的8根线,行信号是P1.0-1.3,列信号是P1.4-1.7。

物理实验-静电场的描绘-实验报告

班级___信工C班___ 组别______D______ 姓名____李铃______ 学号_1111000048_ 日期___2013.4.17__ 指导教师___刘丽峰___ 【实验题目】_________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目的】 1、了解静电场模拟的依据; 2、学会用模拟法描绘静电场; 3、测绘静电场的等位线、电力线。 【实验仪器】 HLD-DZ-IV型静电场描绘仪(包括双层电极架、同步探针、稳压电源和数字电压表),2张16开白纸 【实验原理】 电场强度是矢量,而电位分布是标量,在测量上要简便些,但是直接测量静电场的电位分布是很困难的。因为静电场中无电流,而任何磁电式电表都需要有电流流过才能偏转,除非用静电式仪表测量;再则测量仪表本身总是导体或电介质,与其相连的探针是良导体,一旦把它们引人静电场中,原静电场将发生强烈改变。因此采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来研究、测量静电场的分布。 1. 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模拟法要求两个类比的物理现象遵从的物理规律具有相似的数学表达式。由 电磁学理论可知,对一稳恒电流场有,对一静电场在无源区域内则

有。 比较以上两个方程式可知, 两个场的物理量所遵从的物理规律具有相同的数学式。静电场中导体表面为等位面,而电流场中电极通常由良导体制成,同一电极上各点电位相等,所以两个场用电位表示的边界条件也相同,则两个场的解也相同(可能相差一个常数)。因而可以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通过测量稳恒电流场的电位分布来求得所模拟静电场分布。这种利用几何形状和物理规律在形式上相似的,把不便于直接测量的量在相似条件下间接实现的方法为模拟法。 1.长同轴带电圆柱体间电场分布 两无限长同轴圆柱和圆筒各带等量异号电荷,置于真空中,图6.1 是这对电极的中间有限部分,我们现在只研究这有限部分电极间的静电场。 由高斯定理可以推导出:(6-1) 式中U0为圆柱A的电位,Ur为距轴心r处的电位。推导中令UA = U0,UB = 0。由(6-1)式可得出: 1.此部分空间静电场的等位面是一系列同轴圆柱面; 2.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截面内,等位线为一系列同心圆; 3.这一系列同心圆等位线的分布由Ur和r决定,而Ur与ln r为线性关系。 4.模拟模型及仪器描述 用恒流场模拟静电场进行测量,需要根据电极形状的不同制成不同的模拟模型,且模拟法的使用有一定条件限制:

汇编程序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微机汇编程序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汇编程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汇编程序调试过程 2、掌握算术运算指令运用 3、掌握分支程序的编程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80X86微型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 1、编程并调试显示“Hello Word!”字符串的汇编程序 TITLE HELLO DA TA SEGMENT STR DB'Hello World!$' DA 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DS:DATA,CS:CODE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MOV DX,OFFSET STR MOV AH,9H INT 21H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2、A、B、C、D、W是互不相等的在数据段中定义的16位有符号数,并假设加减运算不产生溢出。编写一个完整段定义的汇编语言程序,计算W=(A+B)×(C—D)。 title asmprogram1_1 DA TA SEGMENT A DW 1H B DW 3H C DW 4H D DW 2H W DW 2 DUP(?) DA TA ENDS ; CODE SEGMENT ASSUME DS:DATA,CS:CODE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X,A ADD AX,B MOV BX,C SUB BX,D IMUL BX MOV W,AX MOV W+2,DX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3、设X、Y为在数据段中定义的有符号字变量。编写一个完整段定义的汇编语言程序(包含必要的伪指令,给出必要的注释)完成以下操作:若0

静电场描绘实验报告

静电场描绘实验报告 静电场描绘实验报告如何写?那么,下面就随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的原理和方法。 2.加深对电场强度和电位要领的理解。 3.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实验仪器】 静电场描绘仪、静电场描绘仪信号源、导线、数字电压表、电极、同步探针、坐标纸等。 【实验原理】 在一些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往往需要了解带电体周围静电场的分布情况。一般来说带电体的形状比较复杂,很难用理论方法进行计算。用实验手段直接研究或测绘静电场通常也很困难。因为仪表(或其探测头)放入静电场,总要使被测场原有分布状态发生畸变;除静电式仪表之外的一般磁电式仪表是不能用于静电场的直接测量,因为静电场中不会有电流流过,对这些仪表不起作用。所以,人们常用"模拟法"间接测绘静电场分布。 1、模拟的理论依据 模拟法在科学实验中有极广泛的应用,其本质上是用一种易于实现、便于测量的物理状态或过程的研究,以代替不易实现、不便测量的状态或过程的研究。为了克服直接测量静电场的困难,我们可以仿造一个与静电场分布完全一样的电流场,用容易直接测量的电流场

模拟静电场。 静电场与稳恒电流场本是两种不同场,但是它们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即两场遵守的规律在形式上相似。它们都可以引入电位U,而且电场强度E=-△U/△l;它们都遵守高斯定理:对静电场,电场强度在无源区域内满足以下积分关系 ∮E·ds = 0 ∮E·d l = 0 对于稳恒电流场,电流密度矢量J在无源区域内也满足类似的积分关系 ∮J·ds = 0 ∮J·d l = 0 由此可见,E和J在各自区域中满足同样的数学规律。若稳恒电流空间均匀充满了电导率为σ的不良导体,不良导体内的电场强度Erime;与电流密度矢量J之间遵循欧姆定律 J=σErime; 因而,E和Erime;在各自的区域中也满足同样的数学规律。在相同边界条件下,由电动力学的理论可以严格证明:像这样具有相同边界条件的相同方程,其解也相同。因此,我们可以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也就是说静电场的电力线和等势线与稳恒电流场的电流密度矢量和等位线具有相似线的分布,所以测定出稳恒电流场的电位分布也就求得了与它相似的静电场的电场分布。 2、模拟条件 模拟方法的使用有一定条件和范围,不能随意推广,否则将会得到荒谬的结论。用稳流电场模拟静电场的条件可归纳为几点: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 DEBUG命令及其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DEBUG的常用命令,学会用DEBUG来调试程序。 2.深入了解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取方法,了解堆栈中数据的压入与弹出方法。 3.掌握各种寻址方法,了解简单指令的执行过程。 二、实验容: 1.打开计算机,在WINXP操作系统下,点击“开始”,选择“运行”,在“打开”一栏中输入“debug”,运行DEBUG应用程序,将出现DEBUG的提示符“-”。 2.在DEBUG提示符后键入字母“-a100”,回车后,屏幕上就会出现下面类似的容: (具体到每个计算机所产生的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可能有所不同) 这表示在地址1383:0100处,DEBUG等待用户键入程序助记符,下面键入程序: 3.在DEBUG的提示符后键入G,这是执行程序的命令,然后回车,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4.现在让我们用“d”命令来看一下存储器 在100H~107H这8个单元,程序覆盖了原来的容,右边的字符是组成程序的ASCII码等价字符,圆点表示不可显示字符。 5.下面我们用反汇编命令来查看一下所键入的程序。“U”命令的格式是“U起始地址,终止地址”,即把起始地址到终止地址之间的十六进制码反汇编成汇编语言助记符语句。键入: 大家在屏幕上不仅可以看到地址和助记符,而且还可以看到与汇编语言等价的机器语言。6.现在我们修改存储单元的容,看看显示情况和变化。 我们看到显示的结果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DOS的2号功能调用是显示输入数据的ASCII 码字符。 7.下面我们给程序命名并存盘。在键入“n”后紧跟程序名及扩展名

因为文件的字节数必须事先放在BX和CX中,其中BX保存高16位,CX保存低16位,整个32位的数保存文件的字节数,一般来说,BX设置为0,因为CX可存放的字节数为64K,对于一般的程序已足够了。 8.结束后可用Q命令退出DEBUG程序。 三、实验习题 1.写出完成下列功能的指令序列 (1)传送20H到AL寄存器 (2)将(AL)*2 (3)传送25H到BL寄存器 (4)(AL)*(BL) 问最后的结果(AX)=? 单步执行结果: 2.分别写出完成下列指令要求的指令: (1)将BX的低4位清零; (2)将AX的高4位置1; (3)将DX的低4位取反; (4)将CX的中间八位清零; (5)将AX中与BX中的对应位不相同的位均置1.

键盘实验报告

嵌入式实验报告 键盘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高金山 实验者:13410801 房皓13410802 张耀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直接输入键盘与矩阵键盘的原理 2.了解键盘寄存器的功能 3.掌握键盘输入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对所有16个按键进行编码,当按键后,在七段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键盘编码。(可 以使用一个或两个七段数码管) 2.对所有16个按键进行编码,当按键后,在八个LED上显示对应的键盘编码。 三、实验内容: 1.在键盘寄存器KPC中,使能矩阵键盘, 2.必须在使用前添加下面语句: #define KAPS_VALUE (*((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41500020))) 3.接下来在button_statusFetch函数中定义变量,其中j用来获取矩阵键盘的键值, 具体如下: char j = 0; j = KAPS_VALUE ; 4.最后,在直入键盘的分支语句后添加矩阵键盘的分支代码段,即switch(j){}代码 段: switch (j) { case 0x00: //key-press 5 kbd_buff=0x8F12; LED_CS2 = kbd_buff; Delay(400); break; …… 四、程序编辑: ;post_initGpio.s

EXPORT post_initGpio AREA post_initGpio ,CODE ,READONLY ldr r1,=0x40e00000 ;GPSR0 MOV R0,#0x3000 ;GPIO<13:12> STR R0,[R1,#0x18] ;GPCR0 MOV R0,#0x800 ;GPIO<11> STR R0,[R1,#0x24] ;GAFR0_L////////////////////////////////////////////////// MOV R0,#0x80000000 ;GPIO<15>:F2:nCS1 STR R0,[R1,#0x54] ;GAFR0_U ldr R0,=0x10 ;0xa5000010 STR R0,[R1,#0x58] ;GPDR0///////////////////////////////////////////////// ldr R0,=0xc1a08000 ;GPIO<15>:nCS1 STR R0,[R1,#0xc] ;GPSR1 MOV R0,#0 STR R0,[R1,#0x1c] ;GPCR1 MOV R0,#0 STR R0,[R1,#0x28] ;GAFR1_L LDR R0,=0xc9c ;0xa9558 STR R0,[R1,#0x5c] ;GAFR1_U LDR R0,=0xca0 ;0xaaa590aa STR R0,[R1,#0x60] ;GPDR1 LDR R0,=0xca4 ;0xfccf0382 STR R0,[R1,#0x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