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病的危害

手机病的危害

手机病的危害
手机病的危害

——论沉迷手机带来的危害

姓名:李行

学号:13

班级:12级播音2班

目录

一、‘手机病’危害产生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手机病’................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产生原因与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关于‘手机病’的总结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手机病’危害产生背景

在继互联网热潮之后,随着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手机普及率提高,用户数量的急速增长,手机逐渐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必须品。手机市场需求的增加,手机生产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不断丰富智能手机的功能。

从一开始的通话、短信功能逐渐发展到线下的听歌、游戏、摄像,最后随着技术开发,发展为线上移动互联网、线上支付、游戏互动、线上聊天等等。除此之外,手机外形变得越来越简便、重量越来越轻,更便于消费者携带。正因为手机功能的丰富、功能涵盖面广,手机设计更加方便、轻巧人性化,才引伸出因为手机使用过度而产生的‘手机病’。

不仅如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使用者年龄宽度越来越宽,有一些年龄未满3岁就已经开始接触手机,学习能力正强的儿童对手机好奇心强,更加使得手机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隐患,由此看来,对‘手机病’‘手机控’的了解与认识更加必不可少。

二、‘手机病’

从定义上说,手机病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阔,通过二手资料搜集,我们可以发现有三方面最为突出,第一是因为手机辐射所引起的神经衰弱、恶心、呕吐、胸闷等等的不良反应。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电磁兼容与防护研究室主任赵玉峰教授十分肯定说, 不良反应的出现与环

境和个人等许多因素有关, 如辐射场强弱与反应强度成正比, 作业环境的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危害越大, 女性和儿童对电磁辐射更敏感, 每个人的体质和电磁敏感度也有差异。因此, 有人使用手机好几年也没有不良反应, 并不能说明手机对每个人都是安全的。最近,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对拥有移动电话手机的115 名公司职员和101 名无移动电话手机的公司职员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移动电话手机使用年限与胸闷、恶心、和食欲减退呈正相关, 长期使用移动电话可能引起神经衰弱症状异常率增加;移动电话使用组失眠率增高;每日使用移动电话手机时间与多梦呈正相关。

第二是因长期使用手机或使用手机频率过高而产生的‘手机病’,具体表现为‘手机手’、‘短信脖’等等的病症。其主要凸显为因为长期使用手机导致的,例如:‘手机手’是因为长期使用手机,发信息、邮件、朋友圈、微博等等的文字活动时,过度使用自己的手指、指关节、手腕关节等等,使得手指关节隐隐作痛或是颤抖。其实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拇指,是指与外围的出现发炎的现象,症状为疼痛。用手机发信息的时候,手指总是在不停的运动,而由于手指过于频繁地运动,引起掌指关节疼痛造成拇指腱鞘炎,手指会不由自主地弹动。第三是因为长期使用手机,不能失去手机的心理状态。在失去手机时会感觉不安、每天空闲时不自主的翻看手机,日常只顾着短信微信联系,不愿意与人沟通等等导致的不同程度的手机强迫症状。

总的来说,‘手机病’就是因为使用手机过度而产生的对身体的生理或心理的不良影响。

三、产生原因与影响

1.产生原因:

从市场环境看,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手机生产技术的提高,手机功能越来越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日常生活需求,上至咨询浏览、购物,下至通话、游戏、支付,各种日常

活动都能够经过手机这一媒介来完成。

从个人看,人们习惯于使用便捷的方式进行活动,便捷是每个人都希望的,所以导致手机使用者数量的上升。除此之外,人们通过手机进行社会交流,不使用就会与其他人脱节,这使得人们都去学习并且使用手机,这是一种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当手机硬件软件能够满足手机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而社会中大部分的人都使用手机的时候,不使用手机反而脱离了社会,手机使用者就会变得越来越多,使用时间和频率也会变得越来越高。

2.‘手机病’影响:

对于不同的年龄段,‘手机病’的影响并不相同。对儿童来说,儿童身体发育未成熟,还处于发展阶段,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儿童视力、颈椎、手指关节等等,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其次,还会让儿童养成不良的习惯,沉迷于手机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过度使用手机诱发‘手机病’使得他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及其不便,不仅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还给家人带来了许多不便。除此之外,过度使用手机沟通,更加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减低了社交能力。

综上所述,‘手机病’的影响是深刻的,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着诸多不良的影响,而且还想影响这人们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对儿童的全面发展,交流、互动、学习和成长。

四、关于‘手机病’的总结与建议

经过对资料的阅读和网上搜索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手机病’并不是单纯由手机使用者引起的。‘手机病’是因为手机生产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物质精神需求的提高、社会交际需要等等的原因而引发的,对于如何防止和治疗‘手机病’将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协作,从整体上宣传‘手机病’危害,并且一同开展防止、治疗‘手机病’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和举措,让手机使用者有良好的健康使用手机观念,保障手机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手机病’患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青壮年之中,随着平均父母收入的提高和青壮年的经济独立,手机普及率在他们之中普及率最高,而且他们也有较强的娱乐需求,这样他们将更加容易成为过度使用手机的‘手机病’患者。因此针对这两类群体,总结了如下的建议。

防止手机使用者患‘手机病’建议:1.选择有品质保证的手机,降低手机产品的辐射危害。2.控制手机使用时间,使用时间较长是应该适当放松,保证眼睛、手和精神有足够的休息时间。3.家长控制儿童使用手机的时间,防止儿童沉迷于手机游戏,养成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4.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5.多参与社交活动,能够面谈的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传达,面对面交流更能传达正确的信息。

详细地从青少年及儿童的角度来说:对任何人来说,不是自己认可的行为,都无法获得积极的效果。要改变沉迷手机的现状,必须让孩子认识到“控”手机的危害,并产生想要改变的愿望,这是戒除任何成瘾行为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家长要通过平和的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和孩子达成共识。不要情绪过激,也不要危言耸听,否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相对于其他成瘾行为,手机成瘾只要能够认识到其中的危害,并得到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还是比较容易戒除的。2.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枯燥空虚的时候,人对手机的依赖性就大。如果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这样人对手机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同龄人的团体活动,这是最根本、有效的途径。

3.约法三章,坚决执行孩子的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无法和成人相比,因此,在戒除手机成瘾的过程中,家长的帮助不可缺少。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行,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做到了又有什么奖励,赏罚要分明,执行要坚定。要注意的是,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的改变需要家长充分的耐心、爱心和鼓励,千万不能着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