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完整版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完整版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完整版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制度

协和医院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制度 临床输血的质量和安全贯穿着输血的全过程,由于输血工作环节甚多、涉及面广、过程复杂,任何一个环节上出问题或被忽略都会影响输血的质量与安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指导下,为加强对临床输血质量的管理,对输血环节质量的监控,特制定本院的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制度。1、制定临床用血管理流程图,确定环节质量关键控制点: 1)制定临床用血管理流程图:将输血科日常工作内容和流程与临床输血工作视为一体,确 定对临床输血的最终质量有较大影响的环节作为质量控制点加以控制。 2)主要关键控制点: a)血液质控(血制品的质量):检查外观、复核ABO血型、传递与保存符合要求; b)仪器质控:建立仪器“状态卡”和档案,仪器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校准; c)试剂质控:新购入试剂验收入库记录,批间效价测定包括标准血清效价和亲和力的测试; d)配发血质控:血标本接受、鉴定血型和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的复核、血液发放的核对; e)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 2、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1)室内质控: 每天对常规检测项目的试剂(抗A、B标准血清与ABO红细胞、抗D试剂、筛选细胞和凝胶卡、凝聚胺试剂)进行质量控制,观察其外观有无溶血、有无颗粒和沉淀,凝胶卡孔内凝胶是否有倾斜或干裂,并测试其反应性。如果失控,则查找失控原因,找到解决方法。 2)室间质评: a)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b)参加地区和全国EQA总结会议,学习质控有关文献、掌握质控学术动态(质控项目、质 控规则等) 3、建立系列质量文件:根据输血科的工作流程和环节质量控制点的内容,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编写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 ,设立相应的质量记录。 4、建立输血核对制度:根据输血流程和环节,建立健全血液入库核对、受血者申请单和血样核对、交叉配血核对、发血核对、输血前床边核对等制度 5、建立临床输血记录和不良反应回报制度:在患者输血时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输血记录,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登记制度。 6、输血后效果评价:输血后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检测各输血指征,进行效果评价,决定下

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1版)》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3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〇一二年六月七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卫生部成立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一)协助制订国家临床用血相关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 (二)协助指导全国临床用血管理和质量评价工作,促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三)协助临床用血重大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四)承担卫生部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管理的其他任务。 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者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 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85号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已于3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经过,现予以公布,自8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〇一二年六月七日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

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卫生部成立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一)协助制订国家临床用血相关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 (二)协助指导全国临床用血管理和质量评价工作,促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三)协助临床用血重大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四)承担卫生部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管理的其它任务。 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主任委员由院长或

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

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 年版) 一、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 定义: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与医疗机构年度每千单位用血数之比。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位数指医疗机构一年时间使用全血、红细胞成分和血浆的总单位数。 计算公式: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 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 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位数/1000 意义:反映临床用血服务能力的指标。评价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是否与医疗机构功能、任务和规模等相适应。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 定义:填写规范且符合用血条件的《临床输血申请单》数量占同期输血科(血库)接收的《临床输血申请单》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 填写规范且符合用血条件的申请单数 ×100 同期输血科(血库)接收的申请单总数 意义:反映《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及输血前评估的规范程度,体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水平。 三、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 定义:是指输血科(血库)对受血者血液标本复查血型

的数量占同期接收受血者血液标本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 受血者血液标本复查血型数 ×100 同期接收的受血者血液标本总数 意义:是评价输血申请过程中是否规范开展受血者血液 标本采集和检测的指标。 四、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 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占医疗机 构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 开展室内质控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 ×100 医疗机构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总数 意义:反映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的覆盖程度, 是体现输血相容性检测日常质量管理的指标。 五、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定义:参加室间质评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占所参加 的室间质评机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百分 比。 计算公式: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参加室间质评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 ×100 所参加的室间质评机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开展输血相容性检测和参加输血相容 性检测外部质量评价的情况,是体现输血相容性检测能力的 重要指标。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和流程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一、临床输血申请 1、经治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 输血、自体输血和血液治疗等,对患者实施临床输血治疗。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直系亲属说明输注同种异体血液制剂的不良 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相关性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直系亲属的同意后,并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上双方全名签字,入病历永久保存备查。 3、输血前应检查感染性指标乙肝两对半、艾滋抗体、梅毒试验、丙肝抗体共八项。 4、对平诊患者择期手术者,应申报用血计划,在规定时间送达输血科,以便备血,经治 医师应动员患者自身储血或亲友互助献血,自身储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储血事宜,互助献血登记表由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填写,输血科(血库)审核签字,到血站或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输血申请单的填写 (1)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准确、清楚填写内容,不得缺项。 (2)用血者感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填写用“阴性”、“阳性”或“阴性(-)”、“阳性(+ )”表示。 (3) “临床输血申请单”必须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核准并全名签字。 6、患者1次用血或备血超过1600ml时,经治医生要履行报批手续。 7、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血浆: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开具处方至输血科划价缴费,输血科见缴费处方后 溶解血浆,溶解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血小板、冷沉淀及其它特殊血液制剂: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开具处方;申请单 连同受血者血样送至输血科,处方划价缴费后送至输血科,由输血科负责与中心血站联系, 血液送达输血科检验合格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注:单独输注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血液制剂一次住院第一次输注需抽取1管EDTA 抗凝标本连同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复检血型)。 二、受血者血样的采集与送检 采集: 1、确定患者输血后,2名医护人员(至少有一名注册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在病床 旁核对患者有关信息后,采集血样。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题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培训试题 1、医疗机构(A)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A、法定代表人 B、单位负责人 C、科室负责人 D、医务科主任 2、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者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应当履行以下哪些职责(D) A、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B、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C、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D、以上都是 3、医疗机构输血科及血库的主要职责是(D) A、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 B、负责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 C、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工作; D、以上都是 4、制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目的是(D) A、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 B、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C、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 D、以上都是 5、《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于(B)开始施行。 A、2009年12月1日 B、2012年8月1日 C、2010年3月1日 6、医疗机构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应当对血袋标签进行核对。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血液入库,做好登记;并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有序存放于专用储藏设施内。血袋标签核对的主要内容包括(D)

A、血液品种 B、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 C、有效期及时间 D、以上都是 7、医疗机构的储血设施应当保证运行有效,全血、红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D)。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储血环境应当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 A、14-18℃ B、16-20℃ C、18-22℃ D、20-24℃ 8、医疗机构应当制订应急用血工作预案。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D) A、危及患者生命,急需输血 B、所在地血站无法及时提供血液,且无法及时从其他医疗机构调剂血液,而其他医疗措施不能替代输血治疗 C、具备开展交叉配血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能力 D、以上都是 9、医疗机构应当在临时采集血液后(D)将情况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A当时B3日内C7日内D10日内 10、医疗机构使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应的血液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C);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1万元以下罚款 B、2万元以下罚款 C、3万元以下罚款 D、4万元以下罚款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

一、临床输血质量控制 第一遍:认真执行法规和规范确保输血工作安全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审核内容包括D 2.能够进行采血的人员是B 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从哪一天开始执行?C 4.《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二十四条规定:配血合格后,由C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6.手术室内负责实施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 血压等医疗技术的是A 第二遍:输血相容性检测的质量控制 1.对于Rh(D)阴性血型患者申请输血时,如血站无同型血供应,可采用A 2.交叉配血时主侧出现钱串状形成为D 3.血液发出后,为方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 冰箱,至少E 4.盐水试管法交叉配血能检测出的抗体类型为B 5.医生申请贮存式自身输血时,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其血红蛋应C 6.输血申请单中经治医师填写的输血史和妊娠史的作用,提示注意下列哪项检测:A 第三遍:输血科质量管理 1.增加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的动力是什么?D 2.血管到血管血液的全面质量管理的主体是B 3.输血严重危害的监测管理不包含B 4.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和记录构成什么体系?A 5.输血的全面质量管理不包括C 6.输血质量管理风险性的最重点是A 二、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 第一遍: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1.基因定型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2.ABO定型试验中的常见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D 3.对配血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B 4.以下哪一项不是判断ABO亚型的主要方法:D 5.对血型质控项目及实施描述错误的是:B 6.RhD新生儿与胎儿溶血病(HDFN)的致病过程机理中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 第二遍:血友病治疗相关的输血及血液制品介绍 1.凝血因子Ⅰ是:A 2.B型血友病的病因为缺乏:D 3.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在()摄氏度下解冻后的白色絮状沉淀物:A 4.新鲜冰冻血浆治疗血友病的缺点是:C 5.关于血浆和冷沉淀病毒灭活说法错误的是:C 6.A型血友病的病因为缺乏:C 第三遍:HLA相关检测及质量控制 1.HLA配型时,要求DNA 260nm/280nm的光吸收比值为:B 2.PCR反应中如何减少引物二聚体的形成:D

输血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输血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1成立管理组织,并制定规范的临床输血程序 1.1成立临床输血的管理组织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我院成立了以业务院长为主任委员、医务科、输血科和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我院临床用血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1.2制定临床输血工作程序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依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我院临床输血工作程序如下:输血前与患者或其家属谈话→征得同意,并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前送交输血科备血(双方逐项核对)→输血科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二者ABO血型(正、反),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交叉配血及血样保存→发血,由病区医护人员取血,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核对并签字→输血,输血前4项核对;输血时床边8项核对→输血观察、速度调整、必要时处置→输血完毕,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填写输血反应卡→将输血反应卡和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至少保存1 d)。 2输血的重要环节与关键要素的控制 2.1输血前的谈话,并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对患者进行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等检查。

2.2确定输血后,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2.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签字。 2.4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交叉配血试验除了盐水介质法外,还应采用非盐水介质法,并由他人或自己核查交叉配血试验1次。配血后的血样必须于4 ℃保存7 d以上。 2.5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者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 2.6配血合格后,由病区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和配血试验结果,以及血液外观等,准确无误,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血。 2.7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进行4项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外观颜色)、输血时床边8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并登记签字。 2.8记录输血速度、输血开始和结束时间(时间要到分钟)。 2.9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并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加强输血环节质量控制对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的重要临床意义

加强输血环节质量控制对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的重要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10-26T10:11:47.3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作者:陈雨 [导读]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加强各个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提高临床科学合理输血方面起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雨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158100 摘要:目的:评估通过加强各个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能够提高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把本院2009年1127例,2010年1296例,2011年1-4月305例输血病例科学合理输血血合格率加以统计。结论:加强各个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提高临床科学合理输血方面起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质量控制;输血;科学合理 在成分输血率大大提高的今天,临床输血的科学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输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输血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地手段。本院通过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对2009年1月-2011年4月2728例输血病历的科学合理输血合格率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4月2728例,男1384例,女1344例,年龄1d-82岁,涉及临床科室为内科(血液、消化、呼吸、心脏、神内),外科(骨外、普外、脑外、心胸外、泌外),妇产科,新生儿科,中西医结合科,急诊科等。 2.方法 由本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输血质量控制小组按月对输血病历进行输血环节质量核查统计,半年一汇总,上报医务科备案。 2.1对临床医生的质量控制。即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适应症,选择相应的血液制品,并对输血前后患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 2.1.1输血申请单及输血同意书的填写是否完整、合理; 2.1.2患者输血适应症的掌握是否得当; 2.1.3患者输血后的质量评估是否到位; 2.2输血科配发血的质量控制。即输血科接血、储血、配血、发血过程的质量控制。 2.2.1配发血的操作、记录等。 2.2.2储发血冰箱温度、细菌培养、消毒记录; 2.2.3配血试剂的室内、室间质量控制; 2.2.4输血冷链环节的质量控制 2.3对输血护理的质量控制 2.3.1成分血的输血护理; 2.3.2包括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操作、记录等。即接到输血医嘱、采集标本、标本运送、血液取回、血液输注及记录、信息反馈及血袋送回。 2.4评估标准: 2.1中有一项不不当、2.2和2.3操作不当,视为不合格; 2.1全、2.2和2.3中记录不全或不当,是为基本合格; 2.1+2.2+2.3都全视为合格 3.结果 2009年上半年527例,不合格241例,占45.7%,基本合格158例,占30.0%,合格128例,占24.3%;2009下半年610例,不合格193例,占31.6%,基本合格202例,占33.1%,合格215例,占35.3%;2010年上半年591例,不合格128例,占21.6%,基本合格107例,占18.1%,合格2744例,占60.3%;2010下半年750例,不合格78例,占11.1%,基本合格91例,占12.9%,合格536例,占76%;2011年1-4月305例,不合格21例,占6.9%,基本合格28例,占9.2%,合格256例,占83.9%。 4.结论 当前,科学合理输血是我们临床输血继提高成分输血率后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但在临床实际输血工作中,总是存在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加强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①大大提高科学合理输血的合格率。②医护人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提高输血业务素质和医护技术水平,在诊疗过程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③大大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和因不合理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从而保护了我们自身的安全。科学合理输血任重道远,希望我们共同探索出一条光明之路。 临床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贯穿输血的全过程,由于输血工作环节甚多、涉及面广、过程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被忽略都会影响临床输血的质量和安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指导下,应建立临床输血环节质量控制制度。指定临床用血管理流程图,确定输血环节质量关健控制点。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建立系列质量文件:根据输血流程和环节质量控制关键点的内容,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编写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记录。建立输血核对制度:根据输血流程和环节,建立健全血液入库核对制度、输血记录单和血液样本核对制度、交叉配血核对制度、发血核对制度、输血前床边核对制度等。建立临床输血记录和输血不良反应回报记录:在输血时必须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做好输血记录,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并记录。输血后效果评价:输血后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检测各输血指征,进行效果评价,确定下一步输血工作。质量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培训一定的学时,培训内容包括各种短期培训和学习班,医院和科室组织专业培训和业务学习,所有培训记录存档。 参考文献: [1]罗炎杰高峰议,输血科(血库)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标准化管理实用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31—536.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控制流程

二、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控制流程 一、输血前临床医师应检测血常规、凝血试验、血小板计数、纤 维蛋白原等检测指标,根据其等检测指标及患者临床表现,依据《临床用血前评估制度》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严格输血指征,减少甚至杜绝不合理输血。 二、输血前详细告知: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 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入病历保存。无家属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以患者最大利益原则决定输血治疗,并报医务科或总值班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例。 三、输血前检查: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检查乙肝三系二对半,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原)、艾滋病毒抗体(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谷丙转氨酶,在病历中有检验结果,如紧急输血,应在输血前抽取血液,注明血液已抽,结果待回报,待检测完毕后,放入病历中。 四、医师正确、完整地填写《输血申请单》,执行《输血申请分级 管理制度》,如错填,漏填,输血科可以拒收。 五、护士执行两次采集血标本的规定,第一次由检验科做正定型 及反定型,第二次输血时由输血科复查正定型,采集血标本时,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血标本采集后,采血护士必须在离开患者床边之前,将患者的《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右下角的标签填写完整,贴在血标本上,

六、由医护人员送血样致输血科,双方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输血科应认真检查血样是否合格,不合格标本可拒收,双方在交接记录本上登记、签收,防止发生差错。 七、输血科工作人员要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复查受血者和献血者ABO血型正定型及患者Rh(D)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交叉配血后坚持复核制度后,发出报告,并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八、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作抗体筛选试验。 九、医护人员接到电话后,持保温箱到输血科取血,双方核对签名。 十、血液至病房后应尽快输注,病房不能自行储血,血液在常温下放置不得超过30min。 十一、输血前,护士应认真做好双人床旁核对患者身份、血液制品的品种及数量。输注前应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血液内除生理盐水外不得加任何药物。 十二、输血速度应先快后慢,红细胞要求离开2~6℃的储存温度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求4小时内输注完毕;机采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 十三、我院无血液加温器和加压器。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1.目的: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为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科学、合理,制订本标准。 2.职责:输血委员会和医教科负责本标准的落实,检查各部门本标准的执行情况。 3.范围:各临床用血科室、输血科。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4.输血前告知:患者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入病历保存。 5.输血前检查: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检查乙肝二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原)、艾滋病毒抗体(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在病历中有检验结果。 6.输血申请:(1)明确输血治疗的原因和目的、血液制品种类、数量、输注日期;输血申请单填写正确、完整、清楚,无缺项现象,检验结果未到请填写“已送检”,注明“输血前检查标本已采集送检,结果见检验报告。” (2)输血申请单和血液样本必须在预定输血日期前送到输血科,否则,属不良事件。 7.血样的采集: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试管标签到患者前,按照医院“三查七对”制度核对患者信息,核对无误后采集血液样本,将标签贴在试管上,再次核对患者,确认无误后录入样本号码。 8.血样的运送:血样管和输血申请单等相关资料交专门人员送输血科。输血科收到样本,与样本运送人员核对血样管与输血申请单,核对无误接收样本,核对有误应退回样本并与有关科室联系。 9.血型鉴定:(1)输血科接收样本后,鉴定ABO血型和Rh(D)血型,ABO血型需进行正反定型。

(2)血型鉴定结果与输血申请单上血型核对(输血申请单无血型结果,将血型鉴定结果填上),血型核对有误,应立即与有关科室联系,查找原因。 10.血液入库、贮存:(1)输血科从采供血机构领取的血液由两名工作人员再次核查血液包装、外观、血袋标签等内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退回采供血点。 (2)按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 (3)贮血冰箱温度每日记录6次。 (4)血库冰箱每周消毒1次,血库冰箱空气培养每月1次。 11.交叉配血:(1)交叉配血前鉴定患者血型和血液制品血型。 (2)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和特殊介质(凝聚胺)配血,配血无凝集、无溶血为配血合格。 (3)交叉配血试验由2人互相核对并双签名;1人值班时,自已复核并签名。 (4)交叉配血样本保存2~6℃冰箱至少7天。 12.发血:(1)护士持病历并携带运血箱到输血科取血。 (2)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查对患者信息、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外观和血液信息。 (3)凡血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漏血;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血液发出后非血液质量问题不退回。 13.输血记录:患者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

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标(16年试行版)

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标(2016 年试行版) 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标序号一面积要求:三级甲等医院不少于200㎡,三级乙等医院不少于100㎡,二级甲等医院不少于70㎡,二级乙等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不少于40㎡,或年用血总量大于2万单位,使用面积不少于300㎡;1万—2万单位,使用面积不少于200㎡;1万单位以下,使用面积不少于150㎡。设置要求:1、远离污染源,靠近手术室和病区。2、采光明亮、空气流通,布局应符合卫生学要求,有空间1 配置30分必要的清洁消毒设施。3、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4、物体表面及空气净化消毒效果符合WS/T 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5、如开展自体输血、输血治疗等工作,其卫生学应符合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卫生学Ⅳ类

环境的要求。功能分区:输血科:至少应设置血液入库前的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室、储血室、发血室、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值班室和资料保存室等。血库:至少设置血液处置室、贮血室、发血室和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资料室等。10 查房屋布局图并现场查看输血科缺1项扣2分,扣完为止血库缺1项扣3分,扣完为止10 查房屋布局图并现场查看1项不合格扣3分,扣完为止10 查房屋布局图并现场查看1、面积低于40㎡不得分;2、面积每少50㎡扣2分,扣完为止。考核内容基础条件标准分100 考核方法评分标准得分序号基本原则:考核内容输血医师及技师具有国家认可的卫生技术资质,上岗前须参加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1、输血科人员配置与床位数参考比例为1:100或按年用血总量1-3万单位,不低于8人;年用血总量大于3万单位,不低于14人,每增加1万单位增加1人,每增加一个执业地点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为提高我院临床用血管理水平,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二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其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地方有关临床用血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章制度;(2)制定医院临床用血的规范和制度,逐步实现输血全过程质量管理;(3)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培训和教育,指导临床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 (4)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协调处理医院临床用血工作的重大问题。 2、检验科在医院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临床用血管理的具体业务。其主要职责:(1)血液收发和交叉配血职能; (2)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

(3)配合职能部门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4)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保障临床用血规范; (5)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 3、临床用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不得私自组织血源、采集血液及单采血浆。 4、加强临床医师输血知识的教育培训,促进医院规范、合理、节约用血,杜绝血液浪费和滥用,依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控制2U及2U以下的输血,杜绝输“安慰血”、“营养血”;医院应积极推行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比例应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要求。 5、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到规范用血、合理用血,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输血申请由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按要求填写完整,标明输血适应证,上级医师核准签字,交检验科备血。 6、临床用血前,经治医师应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患者进行输血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对符合输血指征的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

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 规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一、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本办法仅指血浆源医药产品,即血液制剂。 二、为保证医院使用的血液制剂的质量,凡在医院使用的血液制剂,其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经营企业必须通过GSP认证。 三、购进血液制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内容进行,从具有经营资格的医药公司购进。 四、从医药公司购进的血液制剂其运输设备、记录必须符合血液制剂储存运输的相关规定。 五、医院药品质量管理部门应对供货企业的合法资格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并索取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合法证照复印件、血液制剂检验报告书,《药品注册证》及血液批签发文件复印件,进口血液制剂除按照《进口药品管理制度》索取相关证照外,还应提供加盖供货方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及审批签发的报告。 六、严格执行生物制剂的入库验收制度。入库时应对血液制剂的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单位、批准文号、配送公司及入库数量进行登记、核对,并对药品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入库。 七、入库血液制剂按照说明书要求贮存。对热不稳定的血液制剂,运输和贮存都应有专门的设施,贮存温度为2-8℃,严防冻结。应严格遵循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防止过期失效。 八、临床使用血液制剂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特别是人血白蛋白等使用的适应症。 九、加强血液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对使用血液制剂进行有效地的药物警戒。遵循不良反应“可疑即报”的原则。并注意血液制剂中的防腐剂、稳定剂等辅料的不良反应或潜在风险,如血浆蛋白制品中含有硫柳汞,稳定剂对血浆源医药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等。如发现和确认为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或突发性的群体性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就地封存药品,及时上报卫生局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通报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配合相关部门接受调查处理。 十、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应当加强血液制剂临床应用的管理,并根据“血液制剂临床使用指南”、“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要求,促进、指导、监督血液制剂临床合理使用。 十一、将血液制剂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十二、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要履行职责,开展合理应用血液制剂的培训与教育,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理使用血液制剂的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 年版)

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 一、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 定义: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与医疗机构年度每千单位用血数之比。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位数指医疗机构一年时间使用全血、红细胞成分和血浆的总单位数。计算公式: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位数/1000 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业技术人员数 输血科(血库)专职专意义:反映临床用血服务能力的指标。评价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是否与医疗机构功能、任务和规模等相适应。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 定义:填写规范且符合用血条件的《临床输血申请单》数量占同期输血科(血库)接收的《临床输血申请单》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 收的申请单总数 同期输血科(血库)接件的申请单数填写规范且符合用血条×100%意义:反映《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及输血前评估的规范程度,体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水平。 三、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 定义:是指输血科(血库)对受血者血液标本复查血型

的数量占同期接收受血者血液标本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 标本总数 同期接收的受血者血液型数受血者血液标本复查血×100%意义:是评价输血申请过程中是否规范开展受血者血液标本采集和检测的指标。 四、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 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占医疗机构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 容性检测项目总数医疗机构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 开展室内质控的输血相×100% 意义:反映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的覆盖程度,是体现输血相容性检测日常质量管理的指标。 五、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定义:参加室间质评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占所参加的室间质评机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评项目总数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所参加的室间质评机构容性检测项目数参加室间质评的输血相×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开展输血相容性检测和参加输血相容性检测外部质量评价的情况,是体现输血相容性检测能力的重要指标。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二十八条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输血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 三、临床用血评价主要包括对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和医生合理用血评价。 四、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由医务科组织成立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历至少10份,检查内容包括:(1)科质控小组对本科临床用血质量的管理及月评价; (2)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3)输血申请是否符合规定; (4)是否有输血前感染性筛查; (5)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6)《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7)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和输血后疗效评估; (8)输血医疗、护理医疗文书是否记录规范; 五、医生合理用血评价主要为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估: (1)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输血后评估包块输血后疗效评价和输血不良反应评估。输血治疗患者的主管医师在输血治疗后第二天应根据输血治疗目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或出凝血相应的实验室检测,并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好转、临床表现是否改善等,做出输血治疗疗效评价,在评估表中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评估在《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中记录。 (3)医生合理用血评价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执行。 (4)《临床用血评估表》一式两份,科室质控小组留存一份,报送血库一份。 六、医院对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检查结果实行公示,通报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整改措施,考核结果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七、各科室主任作为科室临床合理用血主要责任人要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确保临床合理用血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于成立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的请示

关于成立“XX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的请示 XX市卫生局: 为了进一步规范输血科学科建设,加强全省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切实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结合XX市临床输血工作实际,我院制定了《XX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方案》和《临床成分输血考核办法》,具备成立“XX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的条件。特申请在XX市卫生局领导下,依托XX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及XX市中心血站,成立“XX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 《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明确规定了我市各级医院应当参加省级室间质控评估。质控中心的建立将有助于加强全市临床输血学科建设,并对全市临床输血质量进行规范、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临床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救治病人的治疗手段,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但是,我市各级医院在临床输血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不完善、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临床输血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临床用血安全存在隐患。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后艾滋病、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增加,使患者增加了痛苦,使医院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凸显加强全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献血法》颁布以来,XX市无偿献血事业成绩卓著,血液来源的安全性大大提高。XX市中心血站是我院唯一的供血机构,双方在合理输血、疑难血型、输血反应、输血后感染、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等业务上多有合作。“XX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将充分利用天然的地理优越性,加强与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的合作,借助于省血液中心和XX市中心血站强大的人才和技术力量,解决技术难题,加强专业培训,确保质控品质量。 卫生部临检中心委托北京医院进行全国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全国各省也相继成立了省市级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XX市作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理应有与之相匹配的规范化的临床输血管理。因此,成立“XX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势在必行。

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最新版】

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 (2019年版) 一、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 定义: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与医疗机构年度每千单位用血数之比。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位数指医疗机构一年时间使用全血、红细胞成分和血浆的总单位数。 计算公式: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位数/1000) 意义:反映临床用血服务能力的指标。评价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是否与医疗机构功能、任务和规模等相适应。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 定义:填写规范且符合用血条件的《临床输血申请单》数量占同期输血科(血库)接收的《临床输血申请单》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填写规范且符合用血条件

的申请单数÷同期输血科(血库)接收的申请单总数]X100% 意义:反映《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及输血前评估的规范程度,体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水平。 三、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 定义:是指输血科(血库)对受血者血液标本复查血型的数量占同期接收受血者血液标本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受血者血液标本复查血型数÷同期接收的受血者血液标本总数)X100% 意义:是评价输血申请过程中是否规范开展受血者血液标本采集和检测的指标。 四、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 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占医疗机构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开展室内质控的输

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医疗机构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总数)X100% 意义:反映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的覆盖程度,是体现输血相容性检测日常质量管理的指标。 五、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定义:参加室间质评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占所参加的室间质评机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参加室间质评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所参加的室间质评机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总数X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开展输血相容性检测和参加输血相容性检测外部质量评价的情况,是体现输血相容性检测能力的重要指标。 六、千输血人次输血不良反应上报例数 定义:单位时间内,每千输血人次中输血不良反应上报例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