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LabVIEW的心率计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LabVIEW的心率计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LabVIEW的心率计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LabVIEW的心率计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测控技术与仪器

基于LabVIEW的心率计设计

1选题的背景、意义

人的每分钟心跳次数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主参数。心率计可以获取患者的心电信息,从而发现基中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降低心脏病死亡率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心率计是常用的用于检测心跳次数的医学检查设备,实时准确的心率测量在病人监视、临床治疗及体育竞赛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各种测量仪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心电记录方法主要靠心电图机来完成,其信号采集、处理和显示主要由硬件电路完成,电路生产技术要求较高,设备价格较贵,元件参数调试困难、可靠性差,且维护和更新不便。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为改造传统的心电记录设备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它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软件处理功能和丰富的硬件资源来组成插卡式虚拟仪器系统,利用丰富的软件系统实现通常由硬件完成的功能。

虚拟仪器技术,就是用户在通用计算机平台上,根据测试任务的需要来定义和设计的测试功能,其实质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和扩展传统仪器功能。“软件就是仪器”反映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本质特征。同其他技术相比,虚拟仪器技术具有四大优势:1、性能高2、扩展性强3、开发时间少 4、无缝集成。[1] 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美国NI(National Instrument Company)公司推出的一种基于G语言(Graphics Language)的高效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是目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快、功能最强的图形化软件开发集成环境。[2]

LabVIEW的高效原因之一就是编译器。编译器简化了诸如内存分配和线程管理等任务。在过去十几年来,编译器变得更加聪明。利用LabVIEW 2010,编译器数据流中间码被进一步优化,LLVM,一种开放源代码的编译器架构,被添加到

软件的编译流以加速代码执行。NI进行了一系列基准测试,从真实客户应用到低级功能,新的编译器在基准测试中性能平均提高20%。[3]

NI LabVIEW作为完善的图形化开发环境,帮助数以千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有效开展嵌入式应用的设计、原型与部署。NI LabVIEW结合:数百类预先编写的库、和现成硬件的紧密集成、各类编程方法(如:图形化开发、.m文件脚本,或连接现有C和HDL代码)。[4]无论是设计医疗设备还是复杂机器人,用户均能够借助NI LabVIEW和NI嵌入式硬件,缩减上市时间和嵌入式设计的总成本。

LabVIEW为研制开发智能化医学仪器提供了很好的开发环境,利用LabVIEW 开发虚拟医学仪器不但具有结果显示直观、程序设计简单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

[5] 同时使心电数据处理、显示、存储、回放和分析等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克服临床医生心电分析个体差异,方便构成远程监护和诊断系统。

2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推出虚拟仪器(VI)以来,至今已产生了LabVIEW、HPVEE等国际上流行的开发系统,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一直是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11]

30多年来,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帮助测试、控制、设计领域的工程师与科学家解决了从设计、原型到发布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挑战。通过现成可用的软件,如LabVIEW, 以及高性价比的模块化硬件,NI帮助各领域的工程师不断创新,在缩短产品问世时间的同时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如今,NI为遍布全球各地的25,000家不同的客户提供多种应用选择。NI总部设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在40个国家中设有分支机构,共拥有4,800多名员工。在过去连续九年里,《财富》杂志评选NI为全美最适合工作的100家公司之一。作为最大的海外分支机构之一,NI中国拥有完善的产品销售、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和强大的研发团队。[12]

自1986年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推出首款LabVIEW以来,它通过流程图的方式提供拖放式图形化功能块与线,大大简化了复杂系统的开发。LabVIEW

可与数千种硬件设备集成,内置数百种高级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函数库,能够用于多种操作系统,并可用于x86处理器、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FPGA。从LEGO? MINDSTORMS? NXT机器人到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世界上大多数工程师与科学家们都采用了LabVIEW。[6]

LabVIEW 2010改进

2010年8月——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今天发布了LabVIEW图形化编程环境的最新版软件LabVIEW 2010,用于设计、测试、测量与控制。LabVIEW 2010新增了即时编译技术,可将执行代码的效率提高20%,并针对更多应用市场推出各种附加工具包的收费与评估版,用户还可轻松将自定义功能集成到平台上,这些全新特性进一步提高了LabVIEW 2010的效率。对于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7]的用户来说,LabVIEW 2010提供全新IP集成节点,能够将所有第三方FPGA IP集成到LabVIEW应用中,并可与Xilinx内核生成器兼容。此外,NI研发工程师通过在LabVIEW技术在线论坛上与用户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为新版LabVIEW添加了十多种客户建议的新特性。LabVIEW 2010,其最显著的新功能就是针对各种时间实现的优化。最新的版本是整个软件平台的综合更新,包括直接被客户需求推动的新功能,新的FPGA IP模块,增强的定时和同步功能,以及改进的用于产生优化机器码的后端编译器,总体可提升高达20%的应用程序运行性能。

在推出LabVIEW 2010的同时,NI也推出了LabVIEW附加开发者程序包,为数千合作伙伴扩展LabVIEW平台、增加定制功能。该程序建立了在线市场,作为LabVIEW工具网络的一部分,为开发人员提供免费或付费的工具包和一个全方位的平台供LabVIEW用户浏览、下载、评估和购买附加开发程序。现有50多种来自NI和第三方开发商的程序,包括代码复用函数库、模板、UI控件和连接其他软件包的连接器。此外,LabVIEW用户可以使用JKI软件公司的VI包管理器,直接从桌面连接到LabVIEW工具网络,并管理附加设备和更新。

另外,NI与Xilinx等知名技术提供商合作,进一步扩展LabVIEW环境。例如,使用新的IP集成节点,帮助用户将任何第三方FPGA IP集成到LabVIEW FPGA 模块,并提供直接兼容性,以兼容由Xilinx内核生成器生成的内核。

测试与测量发展趋势

如今全球经济现状对于预算成本有着严格的限制,测试工程师现今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寻找更高效的测试方法。[8]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作为全球测试测量行业的领导者,指出未来将极大改进测试测量系统效率的三大趋势--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并行处理技术以及无线和半导体测试新方法。它们将帮助工程师在减少测试总成本的条件下,开发更快、更灵活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全球各公司以及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将认识到通过使用这些方法和技术而获得的巨大优势。

软件定义仪器系统的广泛应用将是2009年测试测量的最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使用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工程师们可以在测试系统中使用诸如多核处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最新技术,以满足无线和协议感知测试等新应用的需求,并获得更好的测试水平同时降低测试成本。通过在项目中采用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所获得的快速资本回报在整个系统链中都是非常显著的。

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也称作虚拟仪器,包含了模块化硬件和用户自定义的软件,使工程师可以通过通用硬件模块将标准仪器与包含数据处理的用户自定义的测试设备整合起来。对于某些电子设备,如下一代导航系统以及集成不同功能并能快速应用新通信协议的智能电话,仪器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工程师可以通过更新软件算法,快速对测试设备进行重新配置,以满足不断改变的测试需求。

得益于它的灵活性以及高性价比,数以千计的公司如今正采用基于NI LabVIEW图形化开发平台和开放式的、多厂商支持的PXI硬件标准为基础的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9]根据PXI系统联盟(PXI Systems Alliance)的统计,至2009年末,将有超过100, 000 台PXI系统用于各个项目,并在未来10年内,这个数字将有希望翻倍。

"开放式、模块化架构的自定义的仪器系统,如PXI系统仪器,已被证实使广泛的工业领域受益。同时,预计至2014年,PXI在测量与自动化领域的营利将有望一直保持17.6%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PXI平台所带来的高性能已在诸如雷达测试的射频应用,移动电话测试以及利用其他仪器无法测试的无线应用中

得到具体体现。"——Jessy Cavazos Frost & Sullivan公司测试与测量行业经理。

另外多核技术如今已成为自动测试系统的一个标准特性,同时也是如今电子设备应对海量数据处理所不可或缺的技术。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充分利用最新多核技术以及高速数据总线来生成、捕捉、分析和处理电子设备设计和测试所需的千兆(gigabyte)级的数据。传统的基于文本的编程环境不能无缝支持并行、同时需要进行复杂的底层编程技巧,因此在多核编程方面面临巨大挑战。然而,测试工程师可以通过拥有天生并行编程环境的LabVIEW,自动地在多个计算机核中分配多线程应用以获取高性能和高吞吐量,快速体验多核技术的好处。

另一个软件定义仪器系统所广泛应用的领域是系统级FPGA开发工具的应用。如今许多新的模块化仪器都是带有FPGA的,近几年推出的一些模块更是具备了高性能的Xilinx Virtex-5 FPGA。这些以FPGA为基础的仪器能够帮助测试工程师以更快速度实现相比以往更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LabVIEW可以使测试工程师无需具备VHDL的经验即可在FPGA上进行编程,这使得FPGA的高性能不仅仅局限于少部分具备充分数字设计经验的硬件工程师。

除了上述的新兴技术发展,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已被证实是诸如无线测试和协议感知测试等快速发展领域的理想的选择。比如,某些用户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和汽车内置娱乐系统,通常整合多个通信协议和标准,如GPS,WiMAX, WLAN 等。使用传统仪器的测试工程师需要等待统一主导的标准出现后,再由供应商开发出一款专用的、独立的台式仪器来测试此标准。然而,利用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无需等待新推出的无线标准成熟,工程师们即可使用通用的模块化硬件,应用用户自定义的无线协议和算法对多种无线标准进行测试。

3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3.1研究方法

数字脉搏计_实验报告

【设计任务与要求】 1、要求用十进制数显示被测人体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测量范围30~160次/min; 2、要求在短时间内(5s、15s)测出脉搏数/每分钟; 3、测量范围要求在±4次/min以内; 4、要求锁定每分钟脉搏数,将测量结果通过数码管出来,共分为显示计数过程,不显示技术过程两种方案; 5、要求采用手动清零、自动清零(自启动)两种方式。 【课程方案原理框图】 【课程方案】 1、信号发生与采集将脉搏跳动信号传感器转换为与此相对应的电脉冲信号; 2、放大电路把传感器的微弱电流放大,微弱电压放大,采用高输入阻抗的非门进行放大; 3、低通滤波滤除空气中的高频,只让低频脉冲信号通过。对脉搏信号进行采集的时候,空气中交流工频干扰最大,根据有源滤波原理将其滤除。 4、整形电路可用两个非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整形; 5、定时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达到5s、15s的精确计时; 6、通过计数、译码、显示读出脉搏数,并以十进制数的形式由数码管显示出来。数码管采用共阴数码管。 【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信号发生与采集: 通过陶瓷压电传感器对脉搏进行采样收集。 2、放大与滤波电路: 将5mV的正弦信号放大为5V的正弦信号,即差模电压增益为1000。

图示为用LM324设计的同相放大器,其输出信号,Vi 为幅值为5mV 的输入信号。则另: 倍。,即正弦信号放大了可得10001000,321,33≈= Ω==Ω=Vi Vo Av K R R M R Vi R R Vo )1 3 1(+=左图为二阶低通滤波器电压增益随频率变化曲线,在f=f o 之后随f 增加,增益急剧下降,从而达到低于f 频率通过的效果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开题报告)

五邑大学 电子系统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日期

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 1.课题来源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便携式医疗设备正不断改进数以百万计患者的医疗保健条件。现在外国的先进运动手表甚至能够无线记录用户的心率。未来,还将有众多能显著改善医疗实施及其效果的创新型医疗应用产品。 满足便携式医疗领域的微处理器需求给半导体企业带来了挑战。虽然工程设计无外乎是在相对立的功能、规范以及空间限制条件之间进行取舍,但是这种平衡取舍在便携式医疗领域往往非常棘手。医疗市场的相关需求往往很难协调,如小尺寸与高功能性、低功耗与高性能模拟,以及超长电池使用寿命与高处理能力等。这些产品需要模数转换器 (ADC)、可调节增益、电源管理以及液晶显示屏 (LCD) 等。这些都将是需要我们更多的去研究和发展。 3.研究意义和目的 以往专门测量心率值的仪器较少,人们为了知道自己的运动或者劳动强度是否超负荷,尤其是老年人或运动员等,他们都得赶到医院而不能实时测量和预知。为了观测“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了实现人人能享受基本医疗保健的目标,把过去的以医院为轴心的医疗服务体系过度到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成为必 然趋势。所以便携式医疗仪器已相继问世。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属于一种集轻型化、一体化、可视化等优点的测试仪;同时它适合在家庭和社区条件下使用。心电诊断仪、心率计的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它们所记录的心脏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该心率仪可用于临床心率监护;并为体力劳动者劳动强度测定、运动员及士兵训练强度测定等提供确凿的和必不可少的生理指标。 二、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预期成果。(附主要参考文献)1.研究内容 将脉搏通过传感器转为电压信号,再通过不同的集成芯片将电压信号完成放大、滤波、整流等一系列工作,然后利用单片机进行处理计算。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快速检测出人体的心率,达到集轻型化、一体化、可视化等优点于一身的系统。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了解课题所需知识点,然后翻阅相关资料和教材,通过网页搜索查找相关资料,计算各参数,了解各元器件的功能作用,设计电路图,用相关的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最后进行实物调试。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红外线心率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报告 专业: xxxx 班级: xxxxx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日期: xxxx年x月x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3 二、设计要求------------------------------3 三、设计指标------------------------------3 四、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3 五、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4 1、检测电路-----------------------------4 2、放大电路-----------------------------5 3、滤波电路-----------------------------5 4、整形电路-----------------------------6 5、倍频电路-----------------------------6

6、定时电路-----------------------------7 7、计数电路-----------------------------7 8、译码电路-----------------------------8 9、显示电路-----------------------------9 六、电路装配、调试与结果分析---------------9 七、设计、装配及调试中的体会---------------10 八、附录(包括整机逻辑电路图和元器件清单)-10 九、参考资源-------------------------------11 一、设计目的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是综合应用模技术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进行电子系统的综合设计。本课程设计通过电子脉搏测试仪的设计,要求学生对红外线心率计的电路布局、安装、调试,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及电子产品生产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设计要求 脉搏测试仪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测量的组要部分。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手指中动脉血管的微弱波动,由计数器计算出每分钟波动的次数。 三、设计指标 1、设计一个脉搏测试仪,要求实现在30s内测量1min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可自行设计所需的直流电源。 2、设置指示电路指示直流电源的正常与否。 3、放大电路之后设置指示电路指示放大电路的正常与否。 4、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可调。 5、整形电路输出的方波占空比可调。

(最新版)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的设计 课 题 类 型:设计丁实验研究□论文口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指 导 教 师: 开 题 时 间 年月日 开题报告内容与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提高, 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出现了各种新 颖 的脉搏测量仪器,特别是电子脉搏仪的出现,使脉搏测量变得非常方便。 脉诊在我 国已具有

2600 多年临床实践,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但祖国传统医学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进行病情诊断,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测量精度不高。科技的创新,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必须是通过采集人体脉搏变化引起的一些生物信号,然后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使得这些变化的物理信号能够表达人体的脉搏变化,最后要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硬件电路及芯片来处理物理变化并存储脉搏次数。在硬件设计中一般的物理信号就是电压变化。本系统的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等部分。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先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在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起初用于体育测量的脉搏测试集中在对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利用此类传感器所研制的指脉、耳脉等测量仪各有其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过去在医院临床监护和日常中老年保健中出现的日常监护仪器,如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可以完成脉搏的测量,但是这种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利用微型气泵加压橡胶气囊,每次测量都需要一个加压和减压的过程,存在体积庞大、加减压过程会有不适、脉搏检测的精确度低等缺点。 脉搏测量仪的发展主要向以下几个趋势发展: (1)自动测量脉搏并且对所得到的脉搏进行自动分析。目前很多脉搏测量仪都具有检测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

目录 摘要 (3) 英文摘要 (3) 1 引言 (4) 1.1 心率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4) 1.2 心率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4) 2 方案论证及元器件选择 (5) 2.1 研究内容及设计指标 (5) 2.2 方案设计与论证 (5) 2.2.1 传感器的选择与论证 (5) 2.2.2 信号处理方案选择和论证 (7) 2.2.3 单片机系统选择和论证 (8) 2.2.4 显示模块选择和论证 (9) 2.3元器件选择及其功能介绍 (9) 2.3.1单片机AT89S52 (9) 2.3.2红外传感器 (11) 2.3.3双运算放大器LM358N (11) 2.3.4 LCD12864 (12) 3 硬件系统设计 (13) 3.1 系统设计框图 (13) 3.2 信号采集电路 (14) 3.3 信号放大电路 (15) 3.3.1一级信号放大电路 (15) 3.3.2 电源模块设计 (16) 3.4 信号比较电路 (17) 3.5 LCD显示电路 (18) 3.6 记忆电路 (18) 3.7 键盘电路 (19) 4 软件设计 (19) 4.1 测量计算原理 (20) 4.2 主程序流程图 (20)

4.3 中断程序流程图 (21) 4.4 定时器T0,T1的中断服务程序 (21)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22) 5.1 测试方法和仪器 (22) 5.2 仿真与焊接阶段 (23) 5.2.1 仿真阶段 (23) 5.2.2 焊接与完成阶段 (23) 5.3 测试数据与结果分析 (25) 5.3.1测量结果与分析 (25) 5.3.2几种主要系统干扰和影响 (27) 结束语 (28) 参考文献 (29) 附录一:心率计电路图 附录二:部分程序

数字式脉搏计设计与制作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电气1077 学号 1071206138 学生姓名缪亮亮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小组 淮阴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 2009年12月

1、设计目的: a)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 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b) 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路等知 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c) 进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 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d)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设计要求: 要求:实现在15S内测量1min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 1、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 2、画出总体电路图; 3、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焊接完 毕后,应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 4、调试电路 5、电路性能指标测试 3、总体设计: 3·1数字脉搏测试仪原理方框图

上图即为数字式脉搏计的总体设计框图。该数字式脉搏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脉冲产生电路 2)放大整形电路 3)计数电路 4)定时电路 5)译码显示电路 3·2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数字式脉搏计设计的思路是:先由压电陶瓷片YD将拾取的脉搏跳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LM324放大整形后,送到由CD4553和CD4511组成的计数显示电路。CD4553内部输入端设置了脉冲整形电路,所以对脉冲无甚特殊要求。它只有一组BCD 码输出,但通过内部分时控制可形成三位十进制数字显示。CD4511是译码器,其输出驱动三位LED共阴数码管。BG1、BG2、BG3分别由CD4553的15、1、2脚控制实现三位数码管的分时显示。CD4060组成计数闸门设定电路,R5、R6、C6与其内部电路组成振荡器,振荡器信号经内部213次分频后,由2脚输出延时 60 秒的正脉冲加到CD4553的11脚关闭闸门。使用时,用手表带或松紧带将压电陶瓷片压在手腕的挠动脉处,注意一定要压紧。在合上开关 K1 后即按一下复位开关 K2,使CD4060和CD4553清零,这时计数闸门打开,脉搏信号由CD4553进行计数。1分钟后,CD4060输出一高电平,使计数闸门关闭。这时数码管显示的数字即为每分钟的脉搏数。 3·3各框图的功能和可选电路及特点 1)脉冲产生电路:2)放大整形电路:可选LM324 3)计数电路:可选CD4553 4)定时电路:可选CD4060 5)译码显示电路:可选CD4511驱动共阴极数码管。 3·4电路制作所需的工具 3·5元器件列表

labvIEW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虚拟仪器飞机吊舱冷冻系统检测系统设计 专业名称自动化 班级学号098202144 学生姓名钟建锋 指导教师杨谊华 填表日期年月日

说明 开题报告应结合自己课题而作,一般包括:课题依据及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参考文献等内容。以下填写内容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修改。但每个专业填写内容应保持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Labview是一种程序开发环境,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研制开发的,类似于C 和BASIC开发环境,但是Labview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的显著区别是:其他计算机语言都是采用基于文本的语言产生代码,而Labview使用的是图形化编辑语言G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 现有的虚拟仪器系统按硬件工作平台主要可分为基于PC总线的虚拟仪器、基于VXI 的虚拟仪器、基于PXI的虚拟仪器,所应用场合不同各有其特点。 虚拟仪器技术就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的应用。灵活高效的软件能帮助您创建完全自定义的用户界面,模块化的硬件能方便地提供全方位的系统集成,标准的软硬件平台能满足对同步和定时应用的需求。这也正是NI近30年来始终引领测试测量行业发展趋势的原因所在。只有同时拥有高效的软件、模块化I/O硬件和用于集成的软硬件平台这三大组成部分,才能充分发挥虚拟仪器技术性能高、扩展性强、开发时间少,以及出色的集成这四大优势。 虚拟仪器技术的三大组成部分,首先是高效的软件,软件是虚拟仪器技术中最重要的部份。使用正确的软件工具并通过设计或调用特定的程序模块,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可以高效地创建自己的应用以及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NI公司提供的行业标准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不仅能轻松方便地完成与各种软硬件的连接,更能提供强大的后续数据处理能力,设置数据处理、转换、存储的方式,并将结果显示给用户。此外,NI 提供了更多交互式的测量工具和更高层的系统管理软件工具,例如连接设计与测试的交互式软件SignalExpress、用于传统C语言的LabWindows/CVI、针对微软Visual Studio 的Measurement Studio等等,均可满足客户对高性能应用的需求。有了功能强大的软件,您就可以在仪器中创建智能性和决策功能,从而发挥虚拟仪器技术在测试应用中的强大优势。其次是模块化的I/O硬件,面对如今日益复杂的测试测量应用,NI提供了全方位的软硬件的解决方案。无论您是使用PCI, PXI, PCMCIA, USB或者是1394总线,NI都能提供相应的模块化的硬件产品,产品种类从数据采集、信号条理、声音和振动测量、视觉、运动、仪器控制、分布式I/O到CAN接口等工业通讯,应有尽有。NI高性能的硬件产品结合灵活的开发软件,可以为负责测试和设计工作的工程师们创建完全自定义的测量系统,满足各种独特的应用要求。目前,NI已经达到了每2个工作日推出一款硬件产品的速度,大大拓宽了用户的选择面:例如NI新近推出的新一代数据采集设备——先期推出的20款M系列DAQ卡,就为数据采集领域设定了全新的标准。最后是用于集成的软硬件平台。NI首先提出的专为测试任务设计的PXI硬件平台,已经成为当今测试、测量和自动化应用的标准平台,它的开放式构架、灵活性和PC技术的成本优势

心率测试仪设计 开题报告

五邑大学 电子系统设计开题报告题目: 院系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陈伟瀚 指导教师张京玲 开题报告日期2011.9.13 五邑大学教务处制 2011年8月

说明 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具体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5.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6.主要参考文献。 二、对开题报告的要求: 1.开题报告的字数应在2000字左右; 2.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不少于5篇,英文参考文献量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 3.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开题报告引文中按引文出现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作为上标出现。 4.参考文献书写顺序: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 1.课题来源 自拟题目。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科技的创新,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在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3.研究意义和目的 脉诊是中医独创的诊断方法,这是由于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健康状态可以在脉搏信息中反映出来。自古以来,脉诊一直是中医检查病人情况的一种手段。 科学已经证明脉搏波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能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疾病的血流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而心率检测仪(脉搏测量仪)就是科学发展下,信息学科与生命学科结合的一种产物。 二、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预期成果。(附主要参考文献)1.研究内容 1.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的第一部分基本功能: 心率信号由传感器(例如光电传感器) 模块进行采集 采集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特别滤除50HZ信号的干扰),进行整形后,得到幅值在0~5v的脉冲信号 2.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的第二部分基本功能: 可选用单片机进行心率测定,在数码管上显示出被测者心率 也可选用可编程器件PLD(进行仿真)进行心率测定和显示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采取光电传感器来抓取心率信号。 血液是高度不透明的液体,光照在一般组织中的穿透性要比血液中大几十倍,据此特点,采用光电效应手指脉搏传感器来拾取脉搏信号。反向偏压的光敏二极

数电课设报告电子脉搏计设计说明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电子脉搏计设计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组号: 2

目录 第一章设计设计任务及要求 (1) 第二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1) 2.1方案一 (1) 2.2方案二 (2) 2.3总结方案 (2) 2.4设计原理及方框图 (3) 第三章各单元电路电路设计与分析 (3) 3.1四倍频电路 (3) 3.2脉搏计数电路 (4) 3.3计时控制电路 (5) 3.4时钟信号产生电路 (6) 3.5译码显示电路 (7) 第四章总体电路原理图及元件清单 (7) 第五章电路仿真及仿真结果分析 (9) 第六章作品照片图 (10) 第七章心得体会 (11)

第八章参考文献 (12) 第九章附页 (13)

电子脉搏计 一、设计设计任务及要求 用中小规模集成块模拟世贤电子脉搏计逻辑控制电路的具体要求如下: (1)实现在15s内测量1min的脉搏数。 (2)用数码管将测得的脉搏数用数字的形式显示。 (3)正常人的脉搏数为60~80次/min,婴儿的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可通过与上述正常脉搏数比较,给出测脉搏人的脉搏数高出或低出正常范围的数值。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方案一 1.传感器将脉搏跳动信号转换为与此相对应的电脉冲信号。 2.放大整形电路把传感器的微弱电流放大,微弱电压放大。 3.四倍频器将整形后所得到的脉冲信号的频率提高。如将15s内传感器所获得的信号频率4倍频,即可得到对应一分钟的脉冲数,从而缩短测量时间。 4.控制电路用555定时器以保证在基准时间控制下,使4倍频后的脉冲信号送到计数、显示电路中。 5.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用来读出脉搏数,并以十进制数的形式由数码管显示出。 6.电源电路按电路要求提供符合要求的直流电源。上述测量过程中,由于对脉冲进行了4倍频,计数时间也相应地缩短了4倍(15s),而数码管显示的数字却是lmin的脉搏跳动次数。用这种方案测量的误差为±4次/min,测量时间越短,误差也就越大。 方案二 与方案一相比,信号发生与采集、定时电路、计数译码显示电路不变。其他有所改变。 2)放大电路用普通运放进行发大,为达到高输入阻抗的要求,采用同相比例放大。 3)低通滤波在运放的反馈电阻上并联一个电容,达到滤波的效果。 4)整形电路通过运放组成的单限比较器进行脉冲整形。 方案二的放大电路除了在阻抗匹配方面略显弱势之外,使用更为普遍。为了探索非门再放大方面的应用,选择了方案一。

脉搏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成绩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学生:贺杰 学号:1410404006 专业年级:2014级通信工程4班 指导教师:周妮讲师 起止日期:2016年3月—2016年6月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6月3日

目录 1目的与意义 (1) 3 方案设计 (1) 4 系统硬件设计 (3) 5仿真调试与分析 (10) 6结论与体会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附录A 系统实物图 (11)

摘要:电于脉搏计可以连续台动地测量手术或重危病人的脉搏,也可以用于健康管理,运动员的训练等方面,为提高运用电子技术基本知识进行理论设计、实践创新以及独立工作、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制作一个数字频率计,学会合理的利用集成电子器件制作基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课程设计与制作。电子脉搏计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 1目的与意义 一、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2、学会安装和调试分立元件与集成电路组成的电子电路小系统。 二、意义 对于医院的危重病人,或者在其他一些特殊场合,需对人的脉搏进行连续检测,本课题即针对这一需求,设计一台简易的电子脉搏计。 1、制作要求 实现在15S测量1min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 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只考虑数字部分,即输入波形视为矩形波) 2、制作步骤 (1)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填写真值表; (2)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进行相应的仿真测试; (4)设计、调试和安装电路并测试; (5)撰写设计报告。 2 方案设计 电子脉搏计是由脉搏计数器和控制时间的定时电路所组成,并且还要在15S测量出1min的脉搏数。所以,我们先按要求,分开设计各个功能的电路图,然后再组合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按要求的电子脉搏计。 方案一:

基于Labview的环境温度测试系统——开题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labview 的环境温度测试系统 专业:指导教师: 学院:学号: 班级:姓名: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本设计利用LabVIEW在虚拟仪器平台上开发出一个温度采集系统, 以单片机为下位机,以LabVIEW软件作为上位机的虚拟仪器,具体要求如下: 1、进行下位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采用一片STC89C52作为微处理器,两片DS18B20进行温度测量和一片MAX232进行串口通信的电平转换以及附属电路的设计,可实现两路温度实时测量。 2、开发PC机的上位机软件,利用NI公司的LabVIEW作为软件平台,开发一套应用软件,包括前面板的设计、串口通信模块的设计、温度测量模块的设计、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回放模块的设计。 3、实现上下位机的串口通讯,可实现温度数据的上传以及对前端采集部分的控制与管理。利用LabVIEW的串口通信模块实现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 二、调研资料情况 随着虚拟仪器技术在测控系统的广泛使用,测控技术走向软件化、图形化的趋势明显,虚拟仪器“以软代硬”的思想,在大大降低工程中硬件所占比重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程技术人员使用门槛.但在学习LabVIEW语言时存在的问题是供学习使用的硬件不多。价格高的硬件是摆在每一位学虚拟仪器数据采集的学习者很难解决的矛盾,对于希望学习LabVIEW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开发一种易学易用的成本低廉的智能仪表帮助学习虚拟仪器设计。是很有意义的。基于这种思想,在实验室设计了以单片机为下住机,以LabVIEW软件作为上位机的虚拟仪器学习实验平台,该平台价格低.工程技术人员或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的学习,很快上手开发实际工程,因而本实验装置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温度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参数,对其进行适时准确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生产设备、热工装置及大型仓库等需要进行温度测量,但由于许多工作场合环境恶劣,不宜采取人工测量,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进行温度的自动检测系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和测试要求,利用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s,简称VI)代替真实的仪器设备,基本不用投入仪器设备及

数电脉搏计数器电路课程设计

烟台南山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脉搏计数电路设计 姓名:___ XXXXXX ___ 所在学院:_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所学专业:_ 自动化 班级:___电气工程XXXX 学号:___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_____ XXXXXXXX ___ 完成时间:____ XXXXXXXXXXXXX

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情况 学时:40学时学分:1学分适应班级:12电气工程 二、进度安排 本设计共安排1周,合计4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2学时 总体方案设计:4学时 查阅资料,讨论设计:24学时 撰写设计报告:8学时 总结:2学时 教师辅导:随时 三、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电子课程之后,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线路的安装、布线、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组装调试方法。其中理论设计包括总体方案选择,具体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是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若有实践条件,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以班为单位全班学生集中到设计室进行。做到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实训期间累计旷课达到6节以上,或者迟到、早退累计达到8次以上的学生,该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在实训期间需要外出查找资料,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方可外出。 课程设计的任务相对分散,每3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

基于LabVIEW的贪吃蛇游戏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Lab VIEW的贪 吃蛇游戏开发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的设计 课题类型:设计□√实验研究□论文□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年月日 年月日 开题报告内容与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出现了各种新颖的脉搏测量仪器,特别是电子脉搏仪的出现,使脉搏测量变得非常方便。脉诊在我国已具有2600多年临床实践,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但祖国传统医学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进行病情诊断,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测量精度不高。科技的创新,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必须是通过采集人体脉搏变化引起的一些生物信号,然后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使得这些变化的物理信号能够表达人体的脉搏变化,最后要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硬件电路及芯片来处理物理变化并存储脉搏次数。在硬件设计中一般的物理信号就是电压变化。本系统的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等部分。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先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在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起初用于体育测量的脉搏测试集中在对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利用此类传感器所研制的指脉、耳脉等测量仪各有其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过去在医院临床监护和日常中老年保健中出现的日常监护仪器,如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可以完成脉搏的测量,但是这种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利用微型气泵加压橡胶气囊,每次测量都需要一个加压和减压的过程,存在体积庞大、加减压过程会有不适、脉搏检测的精确度低等缺点。

心率计 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多种疾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而心脏病的发作又是人们难以预防的突发致命疾病,所以健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本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可以测量心率、预防心脏病等心脏方面疾病的数字心率计。 本设计采用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低成本、高精度、微型化数字显示心率计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法。整个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主程序、预置子程序、信号采集子程序、信号放大处理子程序、显示子程序等模块组成。各探头的信号经单片机综合分析处理,实现心率测量的各种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最后通过硬件和软件实现了各个功能模块。相关部分附有硬件电路图、程序流程图。该心率计的原理是用红外光电传感器OPT101接收到人体信号,因人体信号很微弱,所以在电路中设置了双重放大电路(主要芯片:OP07、LM324N)。该信号经放大整形处理后传给A/D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经过以上处理后,再传给单片机AT89S52计算,计算完后由四位数码管显示出来。 该心率计可以简单的测量出人的心跳和人体体温,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这将大大减少病人测量心跳和体温的时间。 关键字:心率;测量;单片机AT89S52;转换器

Abstract Toda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also a variety of diseases threatening people's lives; and heart attack is it difficult to prevent sudden fatal disease, so health is also valu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The design problem to be solved is that you can measure heart rate, cardiac disease, heart disease and other digital heart rate meter. This design uses to A T89S52 microcontroller core, low-cost, high accuracy, digital display of heart rate meter miniaturiz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The probe by the single chip integrated analysis of signal processing functions to achieve heart rate measurement. On this basi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system program, and finally achieved through various hardware and software modules. With the relevant parts of the hardware circuit, the program flow chart. The principle of the heart rate meter is used to receive infrared photoelectric sensor OPT101 to human signals, the signal is very weak because of the human body, so the circuit is set in the dual amplifier (main chip: OP07, LM324N). The signal passed through enlarged plastic treated A / D converter for analog signals into digital signals, with the above treatment, and then passed to microcontroller AT89S52 calculated, finished up by four digital displayds heart rate, The heart rate meter can easily measure the person's heart rate and body temperature, essentially achieving its stated goals, which will greatly reduce the patients of heart rate and body temperature of the time. Keywords: heart rate;measurement;microcontroller AT89S52;converter

课程设计————电子心率计的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1: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 心率计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单位时间内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由于人体各部位心率一致,所以通常测量人手臂处的脉搏即可测出人体心率。任务要求测出的心率为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并显示,测量结果要与标准范围作比较,不在标准范围内则报警。 设计方案为:采用传感器,量脉搏的跳动,出微弱的信号,入放大器中放大;后通过滤波器滤除干扰信号后,将形整形为方波或脉冲信号;将其作为计数控制信号,用基准时间一定的方波作为计数脉冲在一个心跳周期内计数,计数值N 与基准时间T 的乘积就是一次心跳的时间。再对“60/基准时间T ”个脉冲进行N 分频,对分频后的信号计数,其计数值则为本次心率数值。之后计数器计数值输入到显示器中显示,同时,将其输入的频率进行F/V 转换后与标准电压值作比较,若,测量值不在标准值范围内则报警,即LED 灯亮。流程图如下。 2:电路设计,元器件参数计算及选择 2.1:传感器的选择 :

红外线检测原理: 随着心脏的博动,人体组织半透度随之改变,当血液流回心脏,组织半透度增大,这种现象在人体组织较薄的指尖、耳垂等部位最明显。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红外线照射到人体上述部位,并用装在一旁的红外光电管来检测机体组织的透明度并转换成电信号,其信号频率与脉搏频率相对应并且其为低频近似的正弦信号。 TCRT5000(L)具有紧凑的结构发光灯和检测器安排在同一方向上,利用红外光谱反射对象

电压跟随器的显著特点就是,输入阻抗高,而输出阻抗低,一般来说,输入阻抗要达到几兆欧姆是很容易做到的。输出阻抗低,通常可以到几欧姆,甚至更低。 在电路中,电压跟随器一般做缓冲级及隔离级。因为,电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一般比较高,通常在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如果后级的输出阻抗比较小,那么信号就会有相当的部分损耗在前级的输出电阻中。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电压跟随器来从中进行缓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应用电压跟随器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输入阻抗,这样,输入电容的容量可以大幅度减小,为应用高品质的电容提供了前提保证]1[。 仿真图: 黄色信号(下)为输入信号。 蓝色信号(上)为输出信号。 由图中可以看出,输入输出信号基本相等。 2.3:放大电路的设计 传感器输出为微弱信号,需进行放大后才便于后续电路的处理。考虑到后续电路中滤波器电路也具有信号放大的功能,所以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不宜过大,初 步选择为660倍。设计电路的原理如下:

labview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之二(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LabVIEW的信号处理实验设计 课题类型:设计□√实验研究□论文□ 学生姓名:王乐强 学号:3130203102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马晓瑜 开题时间:

201年月日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且成熟的重要的新兴学科。信号处理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程技术领域,而频谱分析正是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一般的信号分析仪给我依靠传统的分析来完成,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不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携带,而基于Labview的信号处理设计便是采用虚拟仪器软件平台LabVIEW实现对信号的分析处理,设计主要包括信号采集与生成模块、时域分析模块、滤波模块、FFT分析处理模块、各种频谱显示模块等的实现与波形参数显示。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的应用。自1976年以来,NI通过将传统的独立仪器分成两个基本部分为仪器带入了一种新的观念,这两个部分是:对信号进行数字化所需的硬件和分析显示结果所需的软件。允许最终用户使用用户定义的软件为其应用建立最终仪器,这样仪器的局限性就被解决了,虚拟仪器的概念就是这样诞生的。将软件作为仪器,仪器就可以扩展到测试、控制和设计中。 相对于传统的独立仪器而言,虚拟仪器的优点与数字信号处理相对于模拟信号处理而言的优点是相似的。例如,模拟滤波器通常使用运算放大器、电容和电阻等模拟电子元件实现,相对于使用浮点或定点机器实现的数字滤波器而言灵活性十分有限。尽管模拟滤波器比较便宜、易于建立,模拟滤波器的标定和维护十分困难。要对设计进行修改也十分难以实现。例如,如果后来发现需要一个更高阶的滤波器,就必须改动硬件实现新的设计。由于数字滤波器是用软件建立的,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