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2021年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2021年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2021年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工程地质

一、单项选取题(将对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是(C基本形式)。

2.概括地讲,工程地质所研究两方面问题重要体当前(A区域稳定和地质稳定)。

3.相比较来讲,下列各学科宇工程地质学联系不大是(D材料力学)。

4.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说法有误一项是D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雨实践性都很强学科。)

5.陆地总面积大概占地球表面面积(A29.2%).

6.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如下各项属于外圈是(A大气圈)。

7.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如下各项属于内圈是(C地幔)。

8.海洋总面积大概占地球表面面积(A70%)。

9.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涉及地壳、地幔、地核三某些,其中最外圈层是(A地壳)。

10.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涉及地壳、地幔、地核三某些,其中最里面圈层是(B地核)。

11.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涉及地壳、地幔、地核三某些,其中处在中间圈层是(C地幔)。

12.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涉及地壳、地幔、地核三某些,其中厚度最小圈层是(A地壳)。

13.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是(B变质作用)。

14.些列各项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是(D沉积作用)。

15.岩石按成成因素可以分为(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6.矿物抵抗刻划、研磨能力成为(A硬度)。

17.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岩石是(D岩浆岩)。

18.岩浆岩构造不涉及(A层面构造)。

1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质胶结后来所形成构导致为(A碎屑构造)。

20.沉积岩特有构造形式时(B层理构造)。

21.岩石在饱水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比值成为岩石(D软化系数)。

22.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抵抗剪断强度成为岩石(C抗切强度)。

23.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抵抗剪切破坏最大能力称为ieyanshi(D抗剪强度)。

24.在真空条件下,岩石吸入水德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成为岩石(D饱水率)。

25.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成为岩石(A吸水率)。

26.可以用来表达岩石抗冻性能指标是(A强度损失率)。

27.岩石在水德作用下,强度减少性质是指(C岩石软化性)。

28.岩石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除产生纵向压缩外,还会产生横向膨胀,这种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比值称为(A泊松比)。

29.沿岩石已有破裂面剪切滑动最大剪应力称为(A抗剪强度)。

30.岩石抵抗外荷载作用面不破坏能力称为(A岩石强度)。

31.岩石容许水通过能力称为(A岩石透水性)。

32.岩石抵抗冰冻作用能力称为(B岩石抗冻性)。

33.岩石溶解于水性质称为(C岩石溶解性)。

34.岩石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吸水性能称为(D岩石吸水性)。

35.依照岩土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A差)。

36.岩石力学性质指岩石在各种静力、动力作用下所呈现性质,重要涉及(A变形和强度)。

37.下列不属于地质年代单位是(B统)。

38.下列不属于地层年代单位是(D代)。

39.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接触关系也许是(A沉积接触)。

40.沉积岩之间接触关系重要有(D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41.沉积岩不整合接触面商经常形成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始终岩层形成时间(A较早)。

42.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接触关系有(D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

43.下列关于平行不整合接触对的一项是(B与不整合面上底砾岩岩性始终岩层形成时间性对较早)。

44.下列关于角度不整合接触不对的一项是(C上、下两套岩层之间无沉积间断)。

45.下列关于侵入接触论述不对的一项是(D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一种接触关系)。

46.下列关于岩层倾向说法对的一项是(D岩层倾向只有一种数值)。

47.下列关于岩层走向论述不对的一项是(B岩层走向只有一种数值)。

48.岩层走向与坡面走向一致,岩层倾向于坡面倾向相反对,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关系是(D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弯曲度不大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

49.水平岩层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关系是(A平行)。

50.未经构造变形影响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当是(D无法拟定)。

51.可以拟定岩层在空间位置因素是(D走向、倾向、倾角)。

52.背斜体现为(B核部位老地层,两翼对称浮现新地层)。

53.逆断层即(A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断层)。

54.一幅完整地质图应涉及(D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柱状图)。

55.构成地壳岩层,受构造应力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失去其持续性构造,称为(A褶皱)。

56.褶皱要素中,构成褶皱中心某些岩石是(A核)

57.下列关于褶皱论述不对的一项是(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错动)。

58.下列关于褶皱论述不对的一项是(C褶皱核部为新地层,翼部为老地层)。

59.下列关于枢纽论述不对的一项是(A构成褶岩层,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得连线即枢纽)。

60.未经构造变动影响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相对新老关系为(C上新下老)。

61.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且断层面倾角较陡断层为(C逆断层)。

62.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断层为(A正断层)。

63.断层面与地面交线称为(A断层线)。

64.下列可以作为判断活断层证据一项是(B地面疏松土层浮现大面积有规律分部地裂缝)。

65.下列不能作为判断断层标志一项是(D底砾岩)。

66.下列不是判断活断层确凿证据一项是(D地层重复或缺失)。

67.下列关于节理论述不对的一项是(D断裂后两侧岩块具明显位移断裂构造即节理)。

68.节理按型城时力学性质可以分为(A张节理和剪节理)。

69.地质图上符号代表意思是(B背斜)。

70.地质图上符号代表意思是(C平移断层)。

71.下列关于风化作用论述对的一项是(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加大而削弱)。

72.风剥蚀作用涉及(A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

73.岩石风化可以分为(A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74.岩石受温度变化或机械破碎成各种大小碎屑风化作用,称为(A物理风化)。

75.岩石在水和各种溶液作用下所引起破坏风化作用称为(D化学风化)。

76.岩石在生物活动作用下引起破坏风化作用称为(B生物风化)。

77.随着距地表深度不断加大,风化作用限度(A越来越弱)。

78.形成冲击土地质作用时(C合流地质作用)。

79.形成淤泥质土德地质作用时(B湖泊地质作用)。

80.形成坡积土地质作用时(D河流地质作用)。

81.化学沉积物常形成于(C浅海带)。

82.积存并运动于岩土空隙中水是(A地下水)。

8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D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84.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分类可分为(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85.埋藏在地表如下相邻两等水位线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成为该距离段内潜水(A水力梯度)。

86.布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具备静水压力地下水是(C承压水)。

87.泉种类诸多,其中由含水层被河流侵蚀切割形成泉是(A侵蚀泉)。

88.当承压含水层被断层切割,沿断层带可形成泉是(A侵蚀泉)。

89.地下水引起渗入破坏两种重要形式时(A流土和潜蚀)。

90.地下水渗入破坏形式潜蚀破坏其实就是(C管涌)(。

91.地下水渗入破坏形式流土破坏又可成为(D流沙)。

92.承压水水头压力冲破基坑坑底这种工程地质现象成为(D基坑突涌)。

93.地下水对建筑构造材料腐蚀种类分为(A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复合腐蚀)。

94.下列关于地震波论述不对的一项是(D横波传播速度不不大于纵波)。

95.某一地面以及地面各种建筑遭受地震影响强烈限度称为(A地震烈度)。

96.依照地表形值大小和变形特性,自移动盆地中心到边沿,三个表变形不涉及(B弯曲区)。

97.下列关于地震波论述,对的一项是(B面波只在地表传播)。

98.天然地震按成成因可划分为(A激发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99.某地区此后一定期期内,普通场地条件下所能遭遇到最大地震烈度称为(B基本烈度)。

10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说法对的一项是(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各种)。

101.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论述,对的一项是(A震级是地震所释放出来能量大小反映)。

102.在此后一定期期内,某一地区普通场地条件下也许遭遇最大地震烈度是(B基本烈度)。

103.依照场地条件,调节后地震烈度称为(C场地烈度)。

104.变质岩片理面属于(A原生构造面)。

105.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构造面属于(C次生构造面)。

106.边坡应力重分布所形成构造面属于(C次生构造面)。

107.斜坡破坏方式有(A松动和崩塌)。

108斜坡变形方式有(C蠕动和松动)。

109.依照地质成因,构造面可分为(D次生构造面、原生构造面、构造构造面)。

110.下列各种构造面为原生构造面是(A片理面)。

111.按滑动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B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

112.与移动盆地面积无直接关系一项是(C矿层厚度)。

113.下列不是岩溶发育必要条件一项是(B岩石为软岩)。

114.土洞形成与下列无关一项是(B土化学成分)。

115.地下水位减少可使降水周边地面(A下降)。

116.形成土洞地质作用时(C潜蚀作用)。

117.与移动盆地面积无直接关系一项是(D矿层厚度)。

118.采空区地表形可分为(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119.下列最易发生岩溶一组条件是(A可溶性岩石,岩体内有互相连通裂缝,水具备侵蚀性,且水是流动)。120.在地下洞室围岩分类中,RQD表达(D岩石质量指标)。

121.地下洞室最突出工程地质问题是(B围岩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