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湿热诊断标准

风湿热诊断标准

风湿热诊断标准
风湿热诊断标准

风湿热诊断标准

*导读:风湿热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结缔组织炎症,通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4周,发病原因为病毒感染、链球菌感染、营养不良、遗传等,发病早期症状表现为发热、咽喉痛、出现环形红斑、咳嗽、淋巴结长大、皮下结节等。风湿热诊断标准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风湿热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结缔组织炎症,通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4周,发病原因为病毒感染、链球菌感染、营养不良、遗传等,发病早期症状表现为发热、咽喉痛、出现环形红斑、咳嗽、淋巴结长大、皮下结节等。风湿热诊断标准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诊断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脏炎、皮下结节、关节炎、舞蹈症;次要表现为关节痛、发热。如果患者具有2个主要表现,且ASO或其他抗链球菌抗体增加,则能初步确诊为风湿热;如果患者有1个主要表现和2个次要表现,且ASO或其他抗链球菌抗体增加,则也能初步确诊为风湿热。

*诊鉴别诊断

*一、其它病因的关节炎

1.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征是伴有“晨僵”、关节畸形、手指纺锤形肿胀,临床表现为心脏损害、X线条显示关节面破坏、免

疫球蛋白IgG,IgM及IgA增高、关节间隙变窄等,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心包病变或者瓣膜损害。

2.结核性关节炎:好发于经常活动受磨擦,或者好发于负重的关节,多为单个关节受累。发病时,会出现关节疼痛、结节性红斑等症状,不会出现心脏病变湖综合其它部位的结合病灶。

3.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X线显示无骨质破坏,体内非关节部位有结核感染灶。一般情况良好,可用水杨酸类药物治疗,治疗后病症有所缓解,治愈后症状消退,治愈后不注意护理会反复发作。

4.淋巴瘤和肉芽肿:10%患者出现发热、关节炎症状,且关节炎表现有所变化。

5.脓毒血症引起的迁徒性关节炎:血液培养呈阳性且关节有脓肿现象,经过查证后,可找到病原菌。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有心瓣膜病变者患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机率更高,患病后会出现贫血、脾脏肿大的症状,并且脑的瓣膜上发现赘生物或者肾的瓣膜上发现赘生物或者肺的版陌上发现赘生物。

*三、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呼吸道感染所致或者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关节痛、心律失常、皮下结节、有无环形红斑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减少,心肌活检可分离出病毒。

*四、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患者受急性链球菌感染后,会出现关节疼痛、困倦乏力、血沉增快的现象,经检查,可发现轻度ST-T改变或者一过性过早搏动,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会明显变轻。

通过上述对风湿热诊断标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风湿热的诊断标准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各专业医院的医生。

风湿热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heart disease)或风湿性瓣膜病(rheumatic valvular disease)。由于风湿热造成的关节损害可自行回复,但心脏的损害不可逆,因此有人也以“舔过关节,狠咬心脏”来形容风湿热。 【诊断】 迄今风湿热尚无特异生的诊断方法,临床上沿用修订Jones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如具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并有先前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可诊断为风湿热。 【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若明显心脏受损表现,在病情好转后,控制活动量直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若有心脏扩大、心包炎、持续性心动过速和明显心电图异常者,在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仍需卧床休息3~4周。恢复期亦应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病程中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二)抗风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水杨酸制剂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对风湿热的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正常均有较好的效果。虽然本药有明显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并不去除其病理改变,因而对防止心脏瓣膜病变的形成无明显预防作用。水杨酸制剂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较为常用,尤以阿司匹林效果最好。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儿童每日80~100mg/kg;成人每日4~6g;分4~6次口服。水杨酸钠每日6~8g,分4次服用。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患者不能耐受水杨酸制剂,可用:氯灭酸(抗风湿灵)0.2~0.4g,每日3次;或贝诺酯(benorilate)每日1.5~4.5g,分次服用,贝诺酯系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脂化物,对胃刺激较轻,吸收后在血中缓慢释放出水杨酸。 2.糖皮质激素大型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对风湿热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且有停药后“反跳”现象和较多的副作用,故一般认为,急性风湿热患者出现心脏受累表现时,宜先用水杨酸制剂;如效果不佳(热度不退,心功能无改善),则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开始剂量宜大,可用:泼

引起风湿热的病原体是什么

引起风湿热的病原体是什么 文章目录*一、引起风湿热的病原体是什么*二、风湿热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三、风湿热的护理措施 引起风湿热的病原体是什么1、引起风湿热的病原体是什么A组链球菌对风湿热和风心病的病因学关系,得到了临床,流行病学及免疫学方面一些间接证据的支持。已有多项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组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密切相关,免疫学研究亦证实,急性风湿热发作前均存在先期的链球菌感染史;前瞻性长期随访时的抗菌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可预防风湿热的初发及复发;此外,感染途径亦是至关重要的,链球菌咽部感染是风湿热发病的必须条件。因此风湿热的病原体是A组链球菌。 2、风湿热的预防 2.1、首先需要在生活之中注意的就是劳逸结合,需要做好的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在生活之中的话一定需要避免的就是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的话会损伤的就是自己身上的正气,此时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 2.2、其次还需要保持的就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像是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原因都是会诱发这种疾病的,因为会引起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的失调,这就需要大家在生活之中一定需要保持的就是平和的心态。 2.3、最后就是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

龋齿等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话,其实都会引起的就是这种疾病,这就需要大家在患上这些疾病之后的话,一定要重视起来,要重视治疗的工作。 3、风湿热的临床表现 3.1、心肌炎:急性风湿性心肌炎最早的临床表现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杂间,此杂音由瓣膜返流造成,可单独或同时出现,二尖瓣区的杂音最多见。病变轻微的局限性心肌炎,可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3.2、心内膜炎:在病理上极为常见。常累及左主房,左心室的内膜和瓣膜,二尖瓣膜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三尖瓣和肺动脉极少累及。凡有心肌炎者,几乎均有心内膜受累的表现。 3.3、心包炎:出现于风湿热活动期,与心肌炎同时存在,是严重心脏炎的表现之。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可闻及心包磨擦音,持续数天至2~3周。发生心包积液时,液量一般不多。X光检查示心影增大呈烧瓶状。 风湿热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从源头扼杀风湿热。避免接触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链球菌感染的病人,如果感冒了,注意休息,如怀疑链球菌感染,及早就医治疗。还要注意口腔卫生,牙龈炎和蛀牙要及早治疗。 2、避免受寒和潮湿,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冷水,冬天做好关节保暖,阴雨天做好除湿,这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加重和复发是非常

(完整版)儿科题库儿科习题风湿热

风湿热、麻疹复习题 单选题 1. 10岁男孩,因发烧,关节肿痛,皮肤呈现环行红斑,心率快呈现奔马律,血沉增快,经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后。 需继发性预防的方法是D A.禁止关键关键毁伤B.忌海鲜C.裁减体育活动D.长效青霉素肌注E.激素吸入维持2.风湿性关节炎特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主要累及大关节 B.呈游走性和多发性 C.局部可呈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D.经治疗后可治愈 E.但常留有畸形 3.治疗风湿性心肌炎的首选药是E A.阿司匹林 B.维体舒 C.消炎痛 D.布洛芬 E.肾上腺皮质激素 4.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表现是E A.猩红热样皮疹 B.荨麻疹 C.结节性红斑 D.多形红斑 E.皮下小结 5.关于风湿热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抗链“0”增高。只能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 B.20%病人抗链0不增高 C.舞蹈病患儿抗链0一定增高 D.血沉增快是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 E.C反应蛋白可提示风湿活动 6.下列哪项不是诊断风湿热的主要表现C A.心脏炎 B.舞蹈病 C.关节酸痛 D.皮下结节 E.环形红斑 7.以下哪项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皮疹的特征(E ) A.一般在高热时出现 B.皮疹随体温升降出现或隐退 C.多呈淡红色斑点,可融合成片 D.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见 E.皮疹多见于面部 8.急性风湿热抗链“O”增高与下降的时间是C A.链球菌感染后7天增高,持续2周下降 B.链球菌感染后l0天增高,持续4周下降 C.链球菌感染后l周增高,持续2个月下降 D.链球菌感染后4周增高,持续2个月下降 E.链球菌感染后2周增高,持续l个月下降 9.有关风湿热的预后下述哪项有错误E A.舞蹈病的预后一般良好 B.首次发作累及心脏者,预后较差 C.反复发作累及心脏者预后不良 D.并发心功能不全者预后不良 E.伴发心包炎者预后良 10.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病理改变是( D ) A.急性化脓性滑膜炎 B.慢性化脓性滑膜炎 C.急性非化脓性滑膜炎 D.慢性非化脓性滑膜炎 E.一过性关节损害 11.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受累的瓣膜为( A ) A.二尖瓣 B.主动脉瓣 C.肺动脉瓣 D.三尖瓣 E.二尖瓣及三尖瓣 12.确诊风湿热的次要表现不包括C A.发热 B.关节疼痛 C.皮下结节 D.血沉加快 E.有风湿热既往史 13.急性风湿热青霉素治疗至少需要( 1 )周时间。 14.风湿热舞蹈病系由于风湿病变累及(锥体外系)所致。

风湿热的发病原因

风湿热的发病原因 风湿热的发病原因风湿热的话是一类严重损伤关节和心脏的疾病,也是容易引起风湿性关节炎很风湿性心脏病的源头,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好风湿热的话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的话我给大家描述下风湿热的发病原因来帮助大家预防好风湿热。 风湿热的话是一类严重损伤关节和心脏的疾病 (一)发病原因 1.链球菌感染和免疫反应学说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公认风湿热是由于甲族乙型链球菌咽部感染后,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病毒感染学说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病毒感染学说较为关注,认为风湿热可能与柯萨奇b3、b4病毒感染有关。 3.遗传因素最近发现风湿热患者中有遗传标记存在,应用一种含有称为883 b细胞同种抗原(allogeneicantigen)的血清,大约72%风湿热患者呈阳性反应。 4.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也可能参与风湿热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1)链球菌感染和免疫反应学说:虽然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公认风湿热是由于甲族乙型链球菌咽部感染后,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业已证实,人体组织和链球

菌的某些结构有交叉抗原性,因此机体可错将链球菌误认为是“自体”,而不产生正常免疫反应将其清除;一旦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改变,链球菌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目前已能检出多种自身抗体,如抗心肌抗体、抗m蛋白抗体、抗心瓣膜多糖抗体、抗神经元抗体等。 该类抗体不仅与链球菌有关抗原发生反应,同时也可作用于自身心肌、心瓣膜、神经组织及结缔组织的有关抗原,造成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相应组织损伤,引起风湿热的发生。在风湿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免疫机制也起重要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实风湿热病灶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风湿热患者血循环中有淋巴细胞反应增强以及一系列细胞免疫反应标记物激活,如白介素(il-1、il-2)、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增高,白细胞移动抑制作用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和单核细胞毒性增高,t淋巴细胞对链球菌抗原反应加强,吞噬细胞产生自由基,外周血和心脏组织细胞中促凝血活性增高等,均表明细胞免疫在风湿热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病毒感染学说: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病毒感染学说较为关注,认为风湿热可能与柯萨奇b3、b4病毒感染有关,其根据是:①在部分风心病患者血清中柯萨奇b3、b4抗体滴定度明显升高;②风心病患者左房及心瓣膜上曾发现嗜心病毒;③当爪哇猴感染柯萨奇b4病毒后,可产生类似风心病的病理改变。但此学说尚未被普遍接受,且难以解释青霉素确实对预防风湿热复发有显著疗效。不少学者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为链球菌感染创造条件,在风湿热发生过程中起诱因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造成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是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RA的病情发展。RA的诊断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下面就对RA的实验室检查进行介绍。 1、常规检查 血象可有轻至中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本病早期、活动期或重症患者多有外周血小板明显升高,而晚期或Felty综合征者则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嗜酸细胞增多是类风湿关节炎伴严重全身性并发症的象征。病变后期偶可发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和补体对本病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在疾病早期,尤其伴发血管炎时IgM明显升高;晚期,病程长、年龄大且病情较重者IgG升高明显。70%可出现各种类型免疫复合物。急性期和活动期及无严重关节外表现的患者,血清总补体水平升高,补体C3升高尤为明显,缓解期则降至正常。有明显关节外表现,尤其是有血管炎的病人补体可降低。 2、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 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RF在RA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很高,可达70%-80%,是RA患者血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高滴度RF阳性支持对早期RA 的诊断,在RA患者,RF的滴度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呈正相关,即随症状加重而效价升高。但RF不是仅在R A 患者中出现,在SLE、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部分老年人中RF的阳性率可达28.9%~50%。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如亚急性细性心膜炎,结核,麻风,黑热病及结节病RF也可呈阳性。尽管在多种疾病中可有RF阳性,但滴度均较低(<40IU/ml),随着RF 滴度增加,RF对RA的诊断特异性增高。 RF对RA患者并不具有严格特异性,RF阳性不能作为诊断RA的惟一标准。而RF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因有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一直呈血清RF阴性,这类患者关节膜炎轻微,很少发展为关节外的类风湿疾病。3、急性时相反应物 ESR是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本病活动期ESR一般增快,缓解后下降;如病情缓解,炎症消退ESR仍不下降,提示疾病有恶化或再发的可能。约5%患者病情活动期血沉不快,所以判断疾病活动程度应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综合考虑。血沉增快还见于许多其他情况,需注意鉴别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很好反映本病病情的指标,它与病情活动指数晨僵时间、握力、关节疼痛和肿胀指数、血沉和血红蛋白密切相关,活动期上升,病情缓解则下降。CRP水平与骨质破坏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血沉则不能反映骨质破坏。CRP还可以反映治疗效果。CRP的升高和恢复比ESR要快,幅度也较大。若治疗后CRP又升高并持续2周以上应考虑重新治疗。 4、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 抗CCP抗体作为RA的实验室新指标近年来倍受关注。瓜氨酸肽是RA患者产生自身免疫应答的主要靶抗原,瓜氨酸肽存在于RA患者关节的滑膜组织中,而正常人关节则不含此肽,沉积在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上的瓜氨酸肽是其产生自身免疫应答的主要靶抗原。抗CCP抗体主要为IgG类抗体,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可以出现阳性。

2011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1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

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RF)是一种由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临床表现以关节炎和心脏炎为主,可伴有发热、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病等。本病发作呈自限性,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其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 本病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的诱因。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为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3岁以内的婴幼儿极为少见。男女患病概率大致相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密切相关,并且感染途径也至关重要,链球菌咽部感染是本病发病的必要条件。发病率的高低往往与生活水平有关,居室过于拥挤、营养低下和医药缺乏有利于链球菌繁殖和传播,多构成本病的流行。20世纪中期世界各国风湿热发病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发达国家,但近20年风湿热发病率开始回升,且城市中产阶级、比较富裕家庭的儿童发病率高,说明急性风湿热的流行病学规律在发生改变。而且随着流行病学的变化,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也发生变异,暴发型少,隐匿型发病较多,轻度或不典型病例增多。

2 临床表现 2.1 症状与体征 2.1.1 前驱症状 在典型症状出现前1~6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表现,如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50%~70%的患者有不规则发热,轻、中度发热较常见,亦可有高热。脉率加快,大量出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但发热无诊断特异性,并且临床上超过半数患者因前驱症状轻微或短暂而未能主诉此现病史。2.1.2 典型表现 风湿热有5个主要表现: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并可产生许多临床亚型。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表现不常见,通常只发生在已有关节炎、舞蹈病或心脏炎的患者中。 2.1.2.1 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受累为主,局部可有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有时有渗出,但无化脓。关节疼痛很少持续1个月以上,通常在2周内消退。关节炎发作之后无变形遗留,但常反复发作,可继气候变冷或阴雨而出现或加重,水杨酸制剂对缓解关节症状疗效颇佳。轻症及不典型病例可呈单关节或寡关节、少关节受累,或累及一些不常见的关节如髋关节、指关节、下颌关节、胸锁关节、胸肋间关节,后者常被误认为心脏炎症状。 2.1.2.2 心脏炎:患者常有运动后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主诉。二

风湿热86589

风湿热 什么是风湿热?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RF)是由甲组链球菌(甲链菌)感染后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以风湿小结为特征,主要累及心脏和关节,亦可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神经系统、血管、浆膜、肺及肾脏等组织器官。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皮肤环形红斑等。本病由于风湿活动迁延不愈及心脏病损的反复加重,易遗留心脏损害,形成慢性心瓣膜病。 流行特点如何? 风湿热发生于全世界,其流行病学即为链球菌的流行病学。风湿热发病无种族差别。年龄分布与链球菌感染高峰相一致,以7~14岁最多见,但风湿热在青年人中仍相当多见。急性风湿热的发生季节大致与链球菌性咽炎相平行,寒冷地区的发病高峰在晚冬及早春,温带及热带地区终年均可发病。对我国5~18岁儿童及青少年22万余人同步进行的风湿热、风心病发 /患病率、甲链菌流行病学和群体风湿热一级预防等系列研究显示,我国风湿热年发病率为20.15 / 10万,风心病患病率为0.22 %。 风湿热病因及发病机制 1.感染 (1)链球菌感染早在1931年,Coburn和Collis就阐明了甲链菌感染与风湿热发病有关,其依据为:a.甲链菌感染与风湿热流行季节和地域分布相一致;b.风湿热常因咽部链球菌感染诱发;c.初发或复发的风湿热患者咽部可培养出甲链菌,且血清甲链菌抗体滴度升高;d.链球菌感染初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可预防风湿热的发作。 a.细胞壁蛋白抗原为链球菌的特异性抗原。其中M蛋白分子结构与人体的原肌凝蛋白有明显的同源性。国外文献报道,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抗M1、M3、M5、M6、M19、M24抗体明显升高。风湿热患者体内存在较高的抗M蛋白C区抗体。 b.细胞壁多糖成分为链球菌组的特异性抗原。该抗原与人体心瓣膜糖蛋白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抗甲链菌细胞壁多糖抗体(ASP)测定对瓣膜病具有特异性诊断意义。A c.粘肽由丙胺酸等组成,具有抗原性。可能与本病结缔组织的轻型慢性结节性病变有关。 ③细胞膜甲链菌细胞膜结构和哺乳类动物的组织有许多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如抗甲链菌细胞膜及其提取物的抗体与人的肾小球基底膜抗原可有交叉反应;抗链球菌膜的兔血清可与兔及人肌肉纤维膜抗原(包括心肌)结合,亦能与血管壁的平滑肌结合, ④细胞浆无抗原性。 但也有研究表明,部分风湿热患者无任何链球菌感染证据,亦未检出甲链菌。临床上给风湿热患者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并不能减少心瓣膜病的发生。同时,应用链球菌感染动物不能复制动物模型。 (2)其他有报道认为,病毒也可能是引起风湿热的病因,或与细菌协同作用。动物实验显示,采用CVB 病毒接种后可产生类似风湿热的表现。风湿性心瓣膜病活检组织中亦可发现病毒抗原。 2.遗传因素 单卵双生子的风湿热共同发生率较双卵双生子高。80年代Zabriskie等已从风湿热患者的B淋巴细胞表面发现有遗传标记833+,称为833+ B淋巴细胞同种抗原(alloantigen)。世界各地约72 %~75 % 风湿热患者该遗传标记呈阳性反应,而正常人群仅约20 % 呈阳性。目前认为,这些人是风湿热的易感人群,但其实

布鲁氏菌病诊断规范标准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WS268-200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群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布鲁氏菌病诊断与报告。 2 诊断依据 2.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疫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其他流行病学参见附录A。 2.2 临床表现 2.2.1 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 2.2.2 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和黄疸;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具体临床表现参见附录B。 2.3 实验室检查(操作方法见附录C) 2.3.1 实验室初筛 2.3.1.1平板凝集试验(PAT)(见C.1.1)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见C.1.2)结果为阳性或可疑。 2.3.1.2 皮肤过敏试验(见C.2)后24h、48h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Ocmn2以上)。 2.3.2 血清学检查 2.3.2.1 试管凝集试验(SAT)(见C.1.3)滴度为1:l00++及以上,过2周-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 2.3.2.2 补体结合试验(CFT)(见C.1.4))滴度1:lO++及以上。 2.3.2.3 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见C. 1.5)滴度l:400++及以上。 2.3.3 分离细菌 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等任一种培养物中分离到布鲁氏菌。 3 诊断原则 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人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应是综合性的。即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4 诊断 4.1 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2.1.2.2和2.3.l中任一项者。 4.2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和2.3.2或2.3.3中任何一项者。 4.3 隐性感染 符合2.1和2.3.2或2.3.3中任何一项者,但不具备2.2者。 5 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风湿热、伤寒、副伤寒、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等做出鉴别诊断(参见附录D)。 附录A

第九章-第五节-风湿热

第五节风湿热 风湿热(rheumaticfever)是一种由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风湿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临床表现以关节炎和心脏炎为主,可伴有发热、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病等。本病发作呈自限性,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其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为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3岁以内的婴幼儿极为少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无性别差异。 目前风湿热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病情也明显减轻,但在发展中国家,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仍常见和严重。我国各地发病情况不一,风湿热总发病率约为万,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为 0.22%,虽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仍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农村和边远地区发病率仍然很高,且近年来风湿热发病率有回升趋势,应值得重视。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病因 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的晚期并发症。约 0.3%-3%因该菌引起的咽峡炎患儿于1-4周后发生风湿热。皮肤及其他部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不会引起风湿热。影响本病发生的因素有: ①链球菌在咽峡部存在时间愈长,发病的机会愈大;②特殊的致风湿热A 溶血性链球菌株,如M血清型(甲组1-48型)和粘液样菌株;③患儿的遗传学背景,一些人群具有明显的易感性。 (二)发病机理 1.分子模拟: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抗原性很复杂,各种抗原分子结构与机体器官抗原存在同源性,机体的抗链球菌免疫反应可与人体组织产生免疫交叉反应,导致器官损害,是风湿热发病的主要机制。这些交叉抗原包括: 1)荚膜由透明质酸组成,与人体关节、滑膜有共同抗原; 2)细胞壁外层蛋白质中M蛋白和M相关蛋白、中层多糖中N—乙酰葡糖胺和鼠李糖均与人体心肌和心瓣膜有共同抗原; 3)细胞膜的脂蛋白与人体心肌肌膜和丘脑下核、尾状核之间有共同抗原。 2.自身免疫反应: 人体组织与链球菌的分子模拟导致的自身免疫反应包括:1)免疫复合物病: 与链球菌抗原模拟的自身抗原与抗链球菌抗体可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人体关节滑膜、心肌、心瓣膜,激活补体成分产生炎性病变; 2)细胞免疫反应异常: ①周围血淋巴细胞对链球菌抗原的增殖反应增强、患儿T淋巴细胞具有对心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②患者外周血对链球菌抗原诱导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增强,淋巴细胞母细胞化和增殖反应降低,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加;③患者扁桃体单核细胞对链球菌抗原的免疫反应异常。的相关基因。 4.毒素: A组链球菌还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类直接对人体心肌和关节有毒性作用,但并未得到确认。 [病理] (一)急性渗出期 受累部位如心脏、关节、皮肤等结缔组织变性和水肿,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心包膜纤维素性渗出,关节腔内浆液性渗出。本期持续约1个月。

风湿热的诊断与治疗

风湿热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3-05-24T11:06:48.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张卫星[导读] 向病人讲解风湿热的相关知识,急性发作缓解后应立即给予预防性治疗。 张卫星(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五官医院 163114) 【中图分类号】R59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203-02 【摘要】目的讨论风湿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关键词】风湿热诊断治疗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症等。急性发作时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使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风湿性心瓣膜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A组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密切相关,链球菌咽部感染是风湿热发病的必须条件,其发病可能是由于机体对链球菌产生交叉性变态反应。风湿热的炎症病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早期以关节和心脏受累为多,而后以心脏损害为主。 二、临床表现 急性风湿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男女患病率大致相等,容易复发。多数病人发病前1~5周先有咽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时周身疲乏,食欲缺乏,烦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及舞蹈症等。关节的典型表现是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但不化脓。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1个月内发作。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但常反复发作。心脏炎为临床上最重要的表现,儿童病人中65%~80 %有心脏病变。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是儿童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原因,可发生急性风湿性心肌炎、心内膜炎以及心包炎。渗出性皮肤表现可为荨麻疹,斑丘疹,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及环形红斑。以环形红斑较多见,且有诊断意义。增殖性皮肤表现即皮下小结。结节较硬,触之不痛,常位于骨质突出或肌腱附着处,与皮肤无粘连。皮下小结多伴有严重的心脏炎,是风湿活动的表现之一。舞蹈症常发生于5~12岁的儿童,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链球菌感染2~6个月发病,是风湿热炎症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舞蹈症可单独出现,亦可伴有心脏炎等风湿病的其他表现。风湿热偶可引起风湿性胸膜炎、腹膜炎、脉管炎等,应引起注意。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风湿热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目前主要从两方面协助诊断:①确立先前的链球菌感染;②阐明风湿活动过程的存在和持续。 迄今风湿热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临床上沿用修订的Jones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如具有2项主要表现,或1项主要表现加2项次要表现,并有先前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可诊断为风湿热。 本病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Poncet综合征)、结核性关节炎、白血病、淋巴瘤、肉芽肿、莱姆(Lyme)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链球菌感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鉴别。 四、治疗 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风湿热一旦确诊,即使咽拭子培养阴性,也应给予1个疗程的青霉素治疗,以清除溶血性链球菌。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抗风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脏炎的病人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非甾体抗炎药至今仍首选阿司匹林(丙酰水杨酸)。儿童80~100mg/(kg·d),成人4~6g/d,分4~6次口服。 2.糖皮质激素急性风湿热病人出现心脏受累表现时,宜先用阿司匹林。如效果不佳(热度不退,心功能无改善),则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 五、转院要求 1.初诊怀疑风湿热病人要转往上一级医院确诊,由上一级医院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已确诊的风湿热病人出现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时,应及时转院。 3.转院时,医生应告知病人及其家属转院途中应注意的问题。对病情较重的病人,社区医生应当陪同转院,并做好途中的抢救准备。 六、预后及病人教育 向病人讲解风湿热的相关知识,急性发作缓解后应立即给予预防性治疗。最佳方案注射青霉素G 120万U肌注,4周1次。长期预防可使用链球菌疫苗。本病应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尽管关节症状持续时间短暂且呈自限性,但心脏后遗症都是慢性的,且危及生命。 参考文献 [1]王美若.风湿热临床表现的变异[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年03期. [2]马沛然,李桂梅,董太明,等.小儿风湿热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4):241.

心内科风湿热试题集答案

第十四章 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 单选题 1. 可见于风湿热心内膜炎的杂音是:(A) A. Carey-Coobms 杂音 B. Graham-Steell 杂音 C. Austi n-Fli nt 杂音 D. 二尖瓣收缩期杂音 E. 海鸥音 2. 不属于风湿热关节炎的特征的临床表现是:(B) A. 游走性 B. 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不能完全恢复 C. 表现为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D. 大关节受累 E. 对称性 3. 二尖瓣重度狭窄的瓣口面积是:(D) A. v 3.0cm2 B. v 2.0cm2 C. v 1.5cm2 D. v 1.0cm2 E. v 0.5cm2 4. 单纯二尖瓣狭窄心脏腔室会发生的变化是:(E) A. 左房大右房大 B. 左室大左房大 C. 右房大左室大 D. 左室大右室大 E. 左房大右室大 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早期喷射样咯出大量鲜红色血的原因是:(D)

A. 支气管粘膜微血管破裂 B. 肺梗死 C. 急性肺水肿 D. 侧支循环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 E. 合并肺部感染 6. 不属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的周围血管体征的是:(C) A. 水冲脉 B. 毛细血管搏动征 C. 奇脉 D. Duroziez双重杂音 E. 枪击音 7. 风心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B) A. I度房室传导阻滞 B. 心房颤动 C. 室性早搏 D. 心室颤动 E. 房性早搏 8. 最易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心血管疾病是:(巳 A. 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心房颤动 B. 主动脉瓣狭窄 C. 高血压动脉硬化 D. 心力衰竭 E. 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 多选题 1风湿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包括:(ABE A. 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 B. 心界向两侧扩大 C. 第一心音增强 D. 多无心律失常

风湿热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风湿热病人的护理 一、A1 1、风湿热的发生与以下哪项感染有关 A、军团菌 B、肺炎球菌 C、病毒 D、溶血链球菌 E、幽门螺杆菌 2、小儿风湿热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 A、高热 B、心肌炎 C、关节肿痛 D、血沉加快 E、风湿小体 3、预防风湿热的关键是 A、防治链球菌感染 B、手术摘除感染的扁桃体 C、注射长效青霉素 D、磺胺类药物预防性治疗 E、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4、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药物中,为防止风湿热的发生应用哪种药物 A、青霉素 B、链霉素 C、万古霉素 D、抗生素 E、糖皮质激素 5、小儿长期应用泼尼松的副作用是 A、药物依赖 B、体重不增 C、可抑制骨骼生长 D、过敏性增强 E、慢性出血 二、A2 1、患儿女,7岁。因风湿热入院,目前使用青霉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近日该患儿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胃肠道不适,护士可以给予正确的指导是 A、饭后服用阿司匹林 B、暂时停用阿司匹林 C、暂时停用青霉素 D、两餐间注射青霉素 E、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同服 2、患儿,7岁,因风湿性心内膜炎入院,病情较重,护士为其采取的绝对卧床休息的时间为

A、2~3周 B、3~4周 C、6~12周 D、4~5个月 E、5~6个月 3、患儿,5岁。因发热3周,双膝关节痛2周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01次/分,咽稍充血,心肺(-),双膝关节红、肿,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示:血沉98mm/小时,C反应蛋白阳性,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为确诊需化验的指标是 A、血常规 B、24小时动态心电图 C、黏蛋白 D、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E、血清抗核抗体 三、A3/A4 1、患者,女性,28岁,风湿性心脏病10年。患者于上楼、打扫卫生等活动时即感胸闷、心悸、气促,休息片刻可缓解。洗脸、进餐等无此症状。 <1> 、患者对预防风湿活动措施的复述,能说明健康教育有效的一项是 A、卧床休息 B、防治链球菌感染 C、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D、低盐饮食 E、做好避孕 <2> 、护士发现患者突然出现偏瘫。生命体征不稳定,治疗时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A、肠溶阿司匹林 B、桂利嗪(脑益嗪)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甘露醇 E、复方丹参注射液

猩红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93—1995

猩红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93—1995 前言 猩红热是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侵犯5~15岁儿童,是儿童常见传染病之一。少数病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是我国乙类的法定传染病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佑安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秀玉、徐莲芝、吴昌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猩红热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对猩红热的诊断和防治。 2 猩红热的诊断标准 2.1 诊断原则 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须依赖病原学的检查。 2.2 诊断标准 2.2.1 流行病学资料 当地有本病发生及流行,可在潜伏期内有与猩红热病人,或与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丹毒病人接触史。 2.2.2 症状体征 2.2.2.1 普通型猩红热 2.2.2.1.1 起病急骤,发热,咽峡炎,草莓舌。 2.2.2.1.2 发病1~2d内出现猩红热样皮疹,皮肤呈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有针尖大小猩红色红点疹,压之褪色,亦可呈“鸡皮疹”或“粟粒疹”。皮肤皱褶处有密集的红点疹。呈皮折红线(即巴氏线)。同时有杨梅舌和口周苍白。2~5d后皮疹消退。疹退后皮肤有脱屑或脱皮。 2.2.2.2 轻型猩红热:发热,咽峡炎,皮疹均很轻,持续时间短,脱屑也轻。 2.2.2.3 中毒型猩红热:严重的毒血症,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休克。 2.2.2.4 脓毒型猩红热:表现为严重的化脓性病变。咽峡炎明显,可有坏死及溃疡。咽部炎症常向周围组织蔓延,引起邻近器官组织的化脓性病灶或细菌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及迁徒性化脓性病变。 2.2.2.5 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皮疹常在伤口周围首先出现且明显,然后遍及全身,常无咽峡炎。 2.2.3 实验室检查(详见附录A) 2.2. 3.1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2.2. 3.2 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分离出A组链球菌。 2.2.4 病例分类 2.2.4.1 疑似病例:发热,猩红热样皮疹+2.2. 3.1。 2.2.4.2 临床诊断病例:具备2.2.4.1+2.2.2中任何一项。 2.2.4.3 确诊病例:具备2.2.4.2+2.2. 3.2。

风湿热的鉴别诊断

风湿热的鉴别诊断 …… 一、与发热性疾病鉴别应注意与结核病或有慢性感染灶以及链 球菌感染后状态相鉴别。 链球菌感染后状态于链球菌感染( 如上感、扁桃体炎或猩红 热等 )后出现发热、疲乏无力、关节酸疼等症状。检查除心率增快外心脏无明显改变,亦无皮疹。血沉增快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用青霉素及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很快恢复正常,不再复发。但这些表现亦可能为风湿热的早期,应继续密切观察。若心脏增大或心杂音明显,则应考虑风湿热。 二、心脏方面 (一) 功能性杂音首先应注意排除心脏功能性杂音。此种杂音多见于学龄儿童,位于胸骨左缘3~4肋间心尖内侧,一般为Ⅱ级,个别可达Ⅲ级。特点为音调较高,少数可呈乐响性,只限于收缩早中期,传导不广泛,无其它风湿活动症状。 (二) 先天性心脏病如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部分房室通道等,一般都在婴幼儿时期即发现杂音。 (三) 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本病常有明显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史,很快即发现心脏方面的异常,但无明显杂音,而心律失常较为多见。重者可很快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无多发性关节炎及皮下结节等表现,抗链球菌溶血素"O"

一般不增高。 三、关节方面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 类风湿病常呈弛张热型,一般情况尚好,多累及小关节,为对称性,很少表现游走性,偶亦可影响大关节,可引起关节畸形。合并心脏损害者极少。用水杨酸制剂治疗不如风湿性关节炎容易见效。 (二) 结核性关节炎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多见单关节受累,X线检查以骨质破坏为主,无心脏病变,肺部往往找到结核病灶等可诊断。 (三) 化脓性关节炎常有原发化脓性病灶,一般均有败血症症状。开始可呈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但不久局限于一个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关节腔穿刺有脓液,脓液及血培养可阳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一般不高。后期X线摄片有骨质破坏。水杨酸制剂 无效。 (四) 急性白血病本病早期有时以关节症状为主,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但白血病有明显的贫血及出血现象,周围血找到幼稚细胞,骨髓象有,白血病改变。 (五) 结核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 Poncet综合征 ) 为结核感染 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有结核中毒症状,急性发作时可有弛张热,并有结节性红斑和风湿病样关节炎症状,与风湿性关节炎相似。但本病无心脏受累症状,常伴疱疹性角膜炎,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阳性。用水杨酸制剂进行抗风湿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导读: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通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4周,可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下组织。风湿热又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为关节炎,可造成病人死亡,因此要及早治疗。风湿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通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4周,可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下组织。风湿热又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为关节炎,可造成病人死亡,因此要及早治疗。风湿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风湿热的治疗目的 风湿热治疗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清除链球菌感染病灶,第二个方面是处理已经存在的心脏炎,第三个方面是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第四个方面是缓解关节及其他症状。 *风湿热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患者在天气骤变时或者季节转换时要注意保暖,不要因受寒或者潮湿使疾病复发。如果患者有心脏受累,就应该躺在床上休息,不要做强烈的体力活动,不要因生气、恼怒而情绪失控,要

保持体温,血沉正常。如果患者经过治疗,心动过速得以控制或没有明显的心电图变化,也要卧床休息3~4周,然后再开始活动。 *二、抗生素的应用 青霉素是目前消除链球菌感染的最有效的药物,可治疗风湿热,也可治疗咽炎及扁桃体炎。用法用量为80~160万U/d,分 2次肌内注射,10-14天为一个疗程。如果患者症状有所缓解, 可用苄星青霉素,用法用量为120万U/月,肌注。如果患者为 慢性或迁延型风湿热患者,可用苄星青霉素或者林可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等。用法用量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三、抗风湿治疗 水杨酸制剂或激素对治疗风湿热有一定疗效,已经经过长期研究验证,患者可放心使用。另外,患者还可以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剂量成人为3~4g/d,小儿为80~100mg/(kg·d),分3~4次口服。如果患者为心脏 炎患者,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强的松),开始剂量成人30~40mg/d,小儿1.0~1.5mg/(kg·d),分3~4次口服。如果患者病情交尾款严重,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者氢化可的松,用量分别为5~10mg/d和200mg/d。如果患者心尖区或主动脉瓣区有Ⅱ级以上收缩期杂音或有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应采用激素治疗,疗程为6~8周,如病情迁延者,应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延长治疗的疗程。

风湿热病历

风湿热病历 患儿XX,10岁,男童,因“发热伴游走性多关节疼痛2+周”入院。 1.患儿系学龄期儿童; 2.急性起病,有受凉史; 3.主要表现:患儿于2+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38-40℃),无一定热型,持续至今未完全退热,并伴有游走性多关节疼痛,伴有红肿热症状,以膝、肘、踝关节为甚,躯干及四肢近端有红斑出现,偶有全身肌肉不自主快速运动等症状;无咳嗽、咯血,无胸痛、胸闷,无尿急、尿频及肾区疼痛,无智力减退等症状;患儿家长为求治疗,遂送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查抗“O”阳性、CRP阳性、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并以“风湿热”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儿3周前患有“咽峡炎”,现精神较差,饮食少,睡眠欠佳,大便正常。 入院查体:T39℃, P 100次/分,R 20次/分,W 28kg,急性病容,神清,精神差,步入病房,查体合作。颌下淋巴结稍肿大,肘、膝、腕、踝等关节伸侧可扪及0.1-1cm大小结节,躯干及四肢近端屈侧可见大小不等、中心苍白、边界清楚的环形或半环形淡色红斑。头形正常,唇红,咽充血,颈软。胸廓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心界扩大,心率100次/分,可闻及奔马律,心音低钝,心脏各听诊区可闻及不同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双肾区无叩痛,移浊(—),肠鸣正常。四肢大关节稍红肿、皮温稍高,及脊柱未见畸形,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4.辅助检查:抗“O”阳性、CRP阳性、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提示异常。 初步诊断及依据:风湿热依据:患儿系学龄期儿童,急性起病,有受凉史;因“发热伴游走性多关节疼痛2+周”入院;患儿3周前患有“咽峡炎”;查体:T39℃,颌下淋巴结稍肿大,肘、膝、腕、踝等关节伸侧可扪及0.1-1cm大小结节,躯干及四肢近端屈侧可见大小不等、中心苍白、边界清楚的环形或半环形淡色红斑;心界扩大,心率100次/分,可闻及奔马律,心音低钝,心脏各听诊区可闻及不同杂音;辅查:抗“O”阳性、CRP阳性、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提示异常。故诊断。 鉴别诊断及依据: 1.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依据:多3岁以下发病,多侵犯小关节,反复发作后留有后遗症。 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依据:全身中毒症状重,多为单关节炎,血培养阳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3.急性白血病依据:除发热、关节痛外,常有贫血、出血倾向、肝脾肿大等症状,骨髓象可鉴别。 4.病毒性心肌炎依据:较少发生心内膜炎,杂音不明显,科发现病毒感染依据。 诊疗计划:儿科护理常规,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休息、抗感染、抗风湿、对症、支持等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