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标引(下)第五章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32
信息检索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信息检索技术》(第二版)书后习题及参考答案(部分)第1章绪论【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文献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根据对信息的加工层次可将文献分为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_文献和___________文献。
2.追溯法是指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__________,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_________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情报来源的方法。
3.用规范化词语来表达文献信息__________的词汇叫主题词。
主题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的主题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利用能代表文献内容的主题词、关键词、叙词、并按字顺序列实现检索。
4.计算机信息检索过程实际上是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匹配的过程。
5.无论是手工检索还是计算机检索,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地思考并通过实践逐步完善查找方法的过程。
检索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索工具按信息加工的手段可以分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共分___________个基本部类,下分________个大类。
8.索引包括4个基本要素:索引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出处指引系统。
答案1.零次,一次,二次,三次2.参考文献,引文3.内容特征4.检索提问词,文献记录标引词5.分析课题,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及检索式,进行检索,获取原文6.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7.五,228.索引款目,编排方法二、判断题1.在检索信息时,使用逻辑符“AND”可以缩小收缩范围。
()2.逆查法是由近及远地查找,顺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3.按编制方法划分,信息检索工具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
信息组织606 0#$a猪病$x防治606 0#$a养禽学606 0#$a家禽$x禽病$x防治第三节各类文献主题标引方法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类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单行著作,以其著作的学科内容与“马克思著作”、“恩格斯著作”、“列宁著作”、“斯大林著作”、“毛泽东著作”、“邓小平著作”等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
例1:《论人民民主专政》标引为606 0#$a无产阶级专政$x毛泽东著作例2:《自然辩证法》标引为606 0#$a自然辩证法$x恩格斯著作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著作的专题汇编,以其著作的学科内容与“著作”等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
例:《毛泽东论教育》标引为606 0#$a毛泽东教育思想$x毛泽东著作3.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原著进行研究的文献,除按原著内容进行标引外,还应在604字段对原著题名和著者进行标引。
例:《辩证法故乡的哲学新葩毛泽东的〈矛盾论〉》标引为606 0#$a毛泽东思想$x哲学思想$x研究604 ##$1701#0$a毛泽东,$f1893-1976$12001#$a矛盾论4.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论进行研究的文献,除按他们的学说概念或名称进行标引外,还应在604字段对原著题名和著者进行标引。
例:《试论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方法论》标引为606 0#$a哲学$x恩格斯著作研究604 ##$1701#1$a恩格斯 $bF$g(Engels,Fridrich),$f1820-1895$12001#$a费尔巴哈论二、历史类文献(一)关于某一国家的通史类文献关于某一国家的通史类文献需做双重标引。
首先,应以历史范畴中相应的主题词如“通史”等与国家名称进行组配标引,著录在606字段;还要将国家名称作为检索入口,著录在607字段。
x 50 x第三章主题法例1:《中国通史》标引为606 0#$a通史$y中国607 ##$a中国$x通史例2:《缅甸史》标引为606 0#$a历史$x缅甸607 ##$a缅甸$x历史(二)关于某一国家的断代史类文献国别不做检索入口,必要时可用朝代名称做主标题,以便从时代角度集中有关文献。
第一、二章定义:(1)信息P3 广义:信息源于世界一切事物及其运动,它是事物存在状态及其运动形式的特征;狭义:信息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及运动形式的陈述,它常以语言、文字、图形、数据等形式表现出来,供人们传递处理和利用。
(2)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3)信息检索P49 :就是根据一定的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利用检索工具或参考工具书。
从大量的信息集合中查找特定的信息或信息线索的过程。
(4)信息检索语言:是指用来描述、组织信息记录,进行信息检索的标志系统知识点:信息的分类(按加工深度分)P6一次文献信息:一切原始的信息包括决议、报告、记录、心得、经验、消息、创作和研究成果等二次文献信息:对原始文献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包括卡片、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书三次文献信息:通过二次文献信息提供的线索多某一范围内的一次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而加工成的第三个层次的文献信息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年鉴、名录、指南等参考工具书(能区别,能举例)文献检索分类:P49按检索方式分:手工检索机器检索按检索对象分:文献检索事实检索数据检索文献检索如:查找“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方面的信息或文章。
事实检索如:禽流感最早出现在哪些国家数据检索如:某一年我国的自然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
(注:多出现在填空、选择、判断题,要会举例,会区别)信息检索主要方法:P51-521)顺查法(时间上,远→近)如撰写中国收税史的问题,就是需要从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各种有关信息中柱期查找才能查全常用法:2)逆查法(时间上,近→远)3)抽查法(抽查一定时期的资料)例如如果要获取电子计算机的有关信息,只要把目光聚集到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数十年时间就可以了。
追溯法;循环法:信息检索效果评价P53查全率查准率漏检率误检率响应时间输出方式5、检索语言按基本属性分为P57分类检索语言(在我国,分类检索语言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代表)主题检索语言《中图法》知识:P60-61将所有知识分为五个基本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部类;哲学、宗教部类;社会科学部类;自然科学部类;综合性图书部类。
信息著录与信息标引一、什么是信息著录1、定义。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著录是指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著录的结果是款目,它是反映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著录项目的组合。
”通常意义上讲的著录就是指,按照某种标准化的格式和要求(如MARC),对文献的某些被规定的特征进行描述(如责任者、题名、出版社等),形成一条一条的信息描述项,最后著录的结果就是一条关于该信息资源的书目数据记录。
2.主要类型。
信息著录就是按照某种规则揭示某一信息资源的主要特征,给出信息资源的缩影。
因此对所有的信息资源类型都可以进行著录。
录音资料、电影与录像资料、微缩品、测绘制图资料、电子资源都可以进行著录,但最早也是最普遍的著录形式还是纸质书籍的著录。
3、信息著录的主要方式。
以图书的著录为例。
为了更好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著录时通常是遵循统一的格式,如,最常见的MARC。
MARC会给出所要著录的款目、使用的符号和代码、著录的格式、著录款目的顺序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如多责任者、多语种、信息不详、信息明显错误等)。
编目人员要做的就是按照规定,使用受控的语言,逐条填写个款目的内容。
(当然有些款目是不必要填写的,也有相应规定。
)图一、图二给出了MARC工作界面的截图和一条完成的书目记录。
二、信息著录的意义。
1、信息组织的意义。
信息著录是信息组织的一种具体的方法,信息组织实现的意义也就是其所有具体方法的意义,当然也包括信息著录。
信息组织是使无序信息有序化的过程,起最终目的是使主体(人)能够“更好”的利用信息。
这里的“更好”包括更加方便、快捷的检索信息、准确定位所需的特定信息、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等,这些也都是信息著录可以实现的效果。
2、信息著录本身的意义。
除了信息著录作为信息组织的具体方式而具有的普遍的意义,它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信息组织方式的具体的方法,同时具有它本身的特殊功能。
信息著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揭示某一信息整体的、完整的、概要的特征,既包括外在的信息载体的特征的揭示,也包括内在的信息内容特征的揭示。
毕业论文文献写作中的标注与标引规范解读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的标注与标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展现作者对相关研究的了解程度,还可以提高论文的学术可信度。
因此,正确规范地进行文献标注与标引是每位学术研究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文将对毕业论文文献写作中的标注与标引规范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文献标注的基本原则在毕业论文中,文献标注是对已有文献信息的引用和使用,其基本原则包括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准确性是指标注的文献信息应当与实际引用的文献完全一致,不能出现错误或遗漏;规范性是指标注应当符合学术规范和格式要求,遵循相应的引用规范;完整性是指标注应当包含足够的信息,使读者能够准确找到引用的文献。
二、文献标注的格式要求1. 直引用:在文中直接引用他人观点或文字时,应在引用部分加上引号,并注明出处,包括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和页码(如果有)。
例如:“引文内容”(作者姓名,出版年份,页码)。
2. 间接引用:对他人观点或文字进行改写或总结时,同样需要注明出处,但不需要加引号。
例如:根据作者姓名(出版年份)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3. 多作者文献:当引用多位作者合著的文献时,应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或者使用“等”表示。
例如:(作者1、作者2,出版年份)或(作者1等,出版年份)。
4. 同一作者多篇文献:如果引用同一作者在同一年份发表的多篇文献,应在年份后加小写字母进行区分。
例如:(作者,年份a)或(作者,年份b)。
5. 网络文献:对于网络文献的引用,应注明网页链接或数据库来源,并标注获取日期。
例如:作者.文献标题.网站名称.发表日期.网址.(获取日期)。
三、文献标引的规范要求文献标引是在论文末尾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信息,便于读者查证。
其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 文献标引的排列顺序应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同一作者的文献按出版年份先后顺序排列。
2. 文献标引的格式应符合所采用的引用规范,一般包括作者姓名、文献标题、出版信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