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家的文化心态

哲学家的文化心态

哲学家的文化心态
哲学家的文化心态

王锟:哲学家的文化心态

王锟

美籍华裔学者吴森说过,中国文化的心态是“关怀”(Concern)的,西方文化的心态是“探究”(Wonder)的。借其名词引申之,可以说中国哲学是关怀型哲学,而西方哲学则是探究型哲学。

从认识论看,关怀哲学的心态是互为主客。所谓互为主客,即作为关怀者的主体与作为被关怀者的客体,在关怀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对立二分,主体不把客体永远当作客体,有时它会把客体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主体,或者主体把自己当作与客体那样的客体。而且,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决不是袖手旁观的。如吴森指出的,在关怀的意识里,关怀者和被关怀者休戚与共、患难相扶,甚至是相依为命的。关怀者所关怀的对象,不仅限于被关怀者自身,而往往扩至于和被关怀者有关系的一切,有点“爱屋及乌”的心理。简言之,关怀的对象,不只是一个客体,而是环绕客体(指被关怀者)的整个相关的世界。故中国哲学认识论的主流,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关联性,重视情境体验和直觉感通,具有实践、忧世和珍视传统的心理。在此意义上,中国哲学以“情”为中心。相对照,探究哲学的心态是主客对立二分。所谓对立二分,即作为认知者的主体与作为被认知者的客体,在认知过程的界限内,主体就是主体,客体就是客体,不能互换混淆。而且,客体被看作为居于主体之外并与主体有一段距离的“它者”。正是这段距离,招引主体去探究客体。在认知过程中,作为“它者”的客体是主体意识的全部对象,而“它(客体)是什么?”是主体探求的唯一问题,至于它的美丑、对主体是否有用,是否有利于世道人心等等,主体可一概不问。只要客观解答“它(客体)是什么?”认识过程就结束,该客体不再为探究的对象,主体遂转向新的客体进行探究。故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主流,强调客观性、清晰性、确定性,重视观察分析及定义、概念的思考,具有好奇、试新和向未知领域探险的心理。在此意义上,西方哲学以“理”为中心。

从宇宙观看,关怀哲学眼中的世界只有一个。与主客交互的认识论相关,中国哲学主张人与万物一体。即世界是由诸多因素和分子组成的有机整体,人与万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在宇宙的情境中,宇宙在人的关照里。一方面,人是宇宙情境的一部分,其根植于宇宙生命的大洪流中以承接生命,拓展生命,完成生命。另一方面,宇宙在人的生命拓展中,在人的关怀赞助中得以生生不息。故人与宇宙融为一体,世界只有一个。相对照,探究哲学眼中的世界是两个。与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相关,西方哲学既有一个主体思维中的世界(它是由抽象概念和公式所组成的纯形式世界),又有一个客体组成的世界(它是外在客观的实体对象所组成的物理世界)。主体思维世界与客体物理世界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柏拉图那里表现为理念世界与经验世界的对立。在基督教便是上帝之城与人世之城的对立。在近代哲学便是思维世界与广延空间之对立;在现代科学哲学则有客观物质世界与抽象理论世界之对立。诸如等等,这都是由探究心态演绎而来的两个世界。而且,此对立世

界依关系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强调主体世界第一位的唯心论与强调客体物质世界第一位的唯物论,以及强调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耦合对应的新实在论,这都源于两个世界的宇宙观。

由于服膺于“万物一体论”,在人生观上,关怀哲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人只有在与亲人、家庭、他人、社会乃至自然万物的关联交往中,在齐家、治国、平天下及参赞万物化育的过程中,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探究哲学则多持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性。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成为自己、实现自己,而成为自己、实现自己,不仅与亲人、家庭、他人、社会乃至自然万物无关,而且还要摆脱来自亲人、家庭、他人和社会的干预。故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性,是探究哲学的人生观。

中国的哲学家属于关怀性人格,他们大多是实践哲学家,具有政治家或社会活动家之身份。先秦诸子除“谈天雕龙”的公孙龙外,管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邹衍等人都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淑世情怀”,他们大都出仕为官,治国理政,积极参与政治社会实践,力图将自己的学说推行于天下,实现世道太平。秦汉以降,儒家如董仲舒、王通、韩愈、李翱、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积极用世则自不待言,而魏晋玄学人物如何晏、王弼、郭象、裴頠、阮籍、嵇康等人也未忘情于政治。甚至道教、佛教人物大都以超然的心态做入世之事业,他们大多都是社会活动家、救世家。总之,关怀心态熏陶下的哲学家,无论是儒的“入世”、道的“隐世”,还是佛的“出世”,都没有脱出“现世”的范围。在现世社会里,他们关怀顾念着苍生,力行着自己的哲学,甚至把践行视作哲学的精魂所在。而要表达关怀顾念之情,诗文为最佳之载体;要力行用世,历史乃资治的宝鉴。故中国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史学家,文史哲不分。相对照,西方哲学家属于探究型人格,他们大多是理论哲学家,具有教师和学者的身份。古希腊“哲学之父”泰勒斯,其观察天象掉进井里,游历埃及测量金字塔的高度,颇有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风度。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街头的道德教师。柏拉图除有过帝王师的短暂经历外,大部分时间在阿卡德米学院做老师,研究哲学和数学。亚里士多德除给亚历山大大帝做过两年的教师外,大部分时间在吕克昂学院研究哲学和各种学问。近代西方大哲学家除休谟、莱布尼茨外大都是教师和学者。被誉为现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除短暂做过瑞典女王的教师外,大部分时间游历欧洲各地,进行哲学、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洛克除做过教师或贵族的学术秘书外,主要从事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斯宾诺莎隐居大半生以研究哲学和几何学。康德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师,在学校他教授哲学,研究数学和物理学。康德之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尼采也都是大学的哲学教师,更不要说尼采以降的现代哲学家了。总之,西方的哲学家,无论身为学院的教师,还是身为贵族的教师或秘书,无论是隐居还是游历各地,基本上倾其一生研究哲学,同时还研究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故西方的哲学,与数学、物理学关系密切。因为哲学与数学、物理学的研究都是探究型的,都重视理论思辨和逻辑推理。故他们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物理学家。这种倾向,连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也不例外。

在哲学创作上,中国哲学是“经典诠释型的”,而西方哲学则是“理论建构型的”。在“经典诠释型的”系统中,哲学著述的方式采用注解法,如对“五经四书”或《老》《庄》的注疏。哲学的创新呈“层累构造”的模式,其新观点、新概念层累于旧有名词之上,这就使得哲学创新看上去零散、不系统,甚至不显著。这都是尊重先贤、推崇传统的结果,是一种关怀的心态。而在“理论建构型的”系统中,哲学著述的方式采用批判和建构法,哲学的创新呈“体系颠覆”的模式。西方哲学的演变史是一套套理论对立和竞争的历史。古希腊,一边有巴门尼德强调的“一”与“不变”,一边是赫拉克利特的“多”与“变”;一边是诡辩论和原子论的“感觉”,一边是苏格拉底师徒强调的“概念”。中世纪,一边是哲学理性,一边是宗教信仰;一边是唯名论,一边是唯实论。近代以来,一边是大陆理性主义,一边是英美经验主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西方的哲学家,常常一家批判另一家,并力图“另起炉灶”以取而代之。故观西方哲学史,一派派理论如走马灯般轮换,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眼花缭乱,使得西方哲学创新看上去更系统、更显著,这都是求变、求新、重理论思辨的结果,具有浓厚的探究心态。如果以西方的创新模式来衡量中国的创新模式,那么,中国哲学只是一串经典注释的历史。以最具系统性、创新性的宋明理学来看,不仅朱子哲学缺乏明显的创新,而且连后来的王阳明哲学也无显著的创新。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层累构造”的创新模式所致,其新观点、新名词或散落于原典章句的疏义中,或层类于旧有名词之上,要考察哲学的创新,就必须从经典的具体注疏中做细致的考索和“剥离”,才能真正发现有创获的新观点、新名词。

总而言之,中国哲学的认识论、宇宙论、哲学家人格乃至哲学创作发生都呈现出关怀顾念的心态,故中国哲学具有关怀哲学的特质。相对照,西方哲学则呈现出好奇探究的心态,故西方哲学具有探究哲学的特质。只有理解中西哲学之差异,彼此欣赏,互为批评,相互吸收,才能熔铸新哲学。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

第四章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 思考: 1、环境的强大力量如,贫穷、种族歧视、离婚、被解雇等生活事件能否导致心理障碍? 2、精神疾病是否是社会病理学的反映? 3、一个有精神疾病的人是否与其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有关?(主效应模型和缓冲模型) 4、“精神疾病”的标签能导致心理障碍? 自从19世纪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注意到各种心理变态与贫困、种族歧视、文化变革和其他社会应激明显相关。心理障碍的社会学观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社会模型或社会文化模型逐步建立。这一模型认为,变态心理尽管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社会本身对心理变态也负有责任,各种社会因素和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人的心理异常的产生、发展和防治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文化模型主张对心理障碍的定义、病因的解释以及治疗都应立足于社会。 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存在,是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但心理现象的发展和变化方向则取决于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指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阶级差别、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家庭状况、伦理道德观念和教育方式等。近来较多学者采用“生活事件”来表示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形成一种内在、本质上协调一致的关系。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中形成一定的人格,及其一整套内在的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通过认识、调整和改造能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当人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而人不能作出相应调整,或作出的变化过于迅速和强烈,超出主体能适应的范围,或主体的人格和心理行为方式发生显著改变,都会出现人的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状况,并导致心理的异常。 一、社会—文化因素是心理异常的重要成因 这个方面一直没有得到与心理或生物影响一样的重视,但研究已开始证明社会影响是强大和深远的。社会文化模型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它认为大多数变态心理和正常心理一样都是个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产物。认为经济贫困、种族歧视、生活变故、社会压力、天灾人祸、社会动荡等,都可能引起心理变态,因此变态心理乃是社会病理学的反映。变态心理的社会文化模型也从精神病分布的流行病学中得到支持。 强烈的社会文化冲击——价值观念、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原有的心理机制的威胁。例如,留学生或移民的“文化休克”现象。所谓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一个不熟悉的文化当中时,

心态激励之——五个精彩的激励故事

我经常与人分享“生活是主观的演绎,多于客观的分析”这句话。激励可以诱之以利,也可以惧之以害,但是最有威力的激励是改变心态。以下几个励志小故事,我铭记于心,希望你也欣赏: 雕凿人生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刻家米开郎其罗用了多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理石雕刻,名为“戴维”,现在存放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当朋友问米开郎其罗雕凿出栩栩如生的戴维像的秘诀,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戴维本来就在这块大理石之内,我只是将不属于戴维的石块凿掉罢了!” 激励的力量:成功并非要改头换面,脱胎换骨,而是要将自己美好的“本来面目,呈现人前”。成功是恰如其份的展现自己的优点。 光明前景 有三个建筑工人,一天工作完了各自回家。 回家途中,第一个工人心里想:“要不是为了生活,我真不会做那砌砖工作,辛苦得很。”第二个工人心里想:“每天就是在砌墙,真是沉闷得叫人发疯。”第三个工人心里想:“我今天为了完成一所宏伟的教堂而努力,完成后教堂可容纳几百人做礼拜,这实在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程。”

激励的力量:在生活中,你是在投诉、在愤怒,还是有所创造呢?你是在砌砖、砌墙,还是为有意义的目标前进呢?请紧记,将思想集中于光明前景。 积极行动 有一个小女孩吃早餐的时候,看见爸爸愁眉深锁,闷闷不乐,便对爸爸说:“爸爸,我在报纸看过一段报道,说态度积极的人,办事效率较强,身体健康也比一般人好,你同意吗?” 爸爸回答说:“那当然正确,所以我每天都保持积极的态度。” 女儿再追问:“爸爸你今天为何不告诉你的脸,也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呢?” 爸爸听了女儿的话,脸上再展欢颜,并说:“你提醒了爸爸要言行一致。” 激励的力量: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微笑,而并非因为快乐而笑。”意思是行动往往能够影响心态,所以选择积极行动最为重要。 专注目前 有一位年轻人,到马戏班拜师,要学习走钢线的功夫。 几个月后,师傅认为年轻人已掌握了基础技巧,便要年轻人走上钢线,正式练习。虽然地面已装有安全网,可是在十多尺的高台上,心里实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一)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四)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

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本文探讨了几种处理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兼并使用,翻译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既充分体现原文的风格、内涵又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学翻译源语目的语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文化交融或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 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本身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就科技体裁的文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在读者眼里,失去了文化的译作也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之前,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体裁和语言特征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译者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采用增加、注解、替代等不同方法尽量减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学 习 传 统 文 化 感 悟

学习感悟 《大学》里讲的人生追求八个层次,修身之前要正心。孟子讲:“平其心,养其性”,也是说要先平心,才能养性。就是说,修身首先要修心。修得良好的心态,是人生修养的重要基础。那么,现代人需要修养什么样的心态呢? 一是要有乐观的心态修养的核心,是要寻求心里的平衡,这种平衡主要靠自身的心态。 人的心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乐观主义者,一种是悲观主义者。实际上你仔细考察就会发现,乐观主义者并不一定比哪些悲观主义者的处境好,这关键是一种态度。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他99次失败,有一次成功,他也会在成功当中得到快乐,甚至连续100次失败了,他也能够在对希望的憧憬当中得到快乐,这是乐观主义者。 二是要有平静的心态诸葛亮用一句话告诫儿子:“非宁静无以致远”。现在有很多人在办公室里挂一幅字,“宁静致远”,就是从这来的。意思是说,静下心来,潜心苦学,冷静地观察世事,才能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三是要有积极的心态什么叫积极的心态?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面,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如果你的注意力经常盯在积极面上,那你就是积极的心态。否则,你就是消极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消极的话,那他的知识越多就会越反动,他的智商越高,他就越容易闯下大祸。因为他总是负思考、负见解,都是消极的注意力。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对“厚德载物”的理解 人要想做到厚德载物,你不能总是高高在上,你要做到德高身低才行,你得把自己的位置尽量放的低一些。 老子有一句话叫“上善若水”,他说最高尚的道德应该像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浇灌庄稼,庄稼丰收,百姓富足;君子应该像水一样善利百姓。魏征曾经对唐太宗说,“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害怕自己感到满足,不再进步,就想到大江、大海之所以大,是因为它把自己的位置放的比小溪小流更低。 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你要想得到更多的人的拥戴,你要想拥有更多的朋友,你就应该放下身段,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 厚德才能载物。人要做到容载万物,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厚德。先增厚美德,才能容载万物。 为什么有的人做生意,钱挣到一定程度就出事?为什么有的人做官,做到一定程度就出事?就是这个人的德行,承载不了这样的财富、地位和荣耀。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讲要“重积德”,孔子说,“德之不修,吾之忧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一个人修养不够,格局不够,不要急于干大事。有些人着急,后备这么长时间,什么时候能重用我呀?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用愁得不到职位,应该愁自己有没有才德担任这个职位。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该追求自己有什么才德可以被人知道。 从历史上看,凡是有所成就的君王,选人用人都是重德,只有曹操这个奸雄,在创业初期,急需人手,曾经公开实行过“唯才是举”,只要是个人才,不管你有德没德,一概重用,不看小节看才能。可是到了最后,他的根基稳固以后,还是把那些有才没德的小人,找个理由全杀了,最终还是重德。

2017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哪个学者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A、顾颉刚 B、吴泽霖 C、吴文藻 D、费孝通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谁提出了“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A、卢梭 B、柏拉图 C、孟德斯鸠 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多选题】下列选项属于这门课的学习目的的是()。 A、了解“异文化” B、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文化视角 C、具备看穿他人想法的能力 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 我的答案:ABD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 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掌握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谁是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A、马林诺夫斯基 B、布厄迪 C、弗雷泽 D、博厄斯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菊与刀》对()的国民性进行研究。 A、日本 B、中国 C、印度 D、韩国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 《菊花与刀》不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我的答案:×得分:0.0分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 A、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 B、儿童的社会化问题 C、以上都是 D、人格与文化的关系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谁创造了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 A、许烺光 B、费孝通 C、鸟居龙藏 D、马林诺夫斯基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 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也包括人的身体进化过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 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不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我的答案:×得分:0.0分 文化与文明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文明的物质造物不包括()。 A、运河 B、机械 C、道路 D、社团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文明造物不包括()。 A、社会造物 B、物质造物

关于心态的励志成功故事

关于心态的励志成功故事 “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人改变了心态,有消极变 为积极,由自我放纵到自我约束,由我不行到我能行,就会获得成功,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两个来自各自农村的人,准备外出打工。一个打算去上海,一个去决定去北京。可是 在候车厅等车的时候,各自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他们同时听到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 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了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于是那个想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没到,不然真会 要掉进了火坑。 而那个打算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 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的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后来他们在退票处又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 的票。 去北京的那个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那个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让人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 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都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 气都可以赚钱。 凭着农村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着“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虽然亮丽而招牌却比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个空当,买了 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的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 车厢,向他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个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故事很可笑,而我的心里却觉得酸酸的。同样是来自农村的人, 只是由于生活理念不同,他们之间的差距居然那么大。一个是利用当地的特点,赚取合理 的钱财,由此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另外一个呢?很明显,他却是有点贪图消极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题目: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学院: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白莉 学号:201141000102 指导教师:刘晓玲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摘要] 中西方不仅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在饮食习惯,交际礼仪等等多方面。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去了解与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礼仪与餐桌礼仪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对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认识,从而加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日常礼仪;交际礼仪

目录 引言 (3) 称呼 (3) 饮食 (4) 餐具 (4) 交谈 (5) 结论 (5)

引言 培根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正如同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理解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身为高等学府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友人交往。在交往中需要学习并且写好这份“推荐书”,仅有流利的语言交流是不够的,必须了解中西文化利益的差异。“礼仪”的学习与了解应该是有意识的加入到日常生活照,下面,对中西方文化礼仪之差异作进一步分析。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尊敬他人的礼节程序。中文中的“礼仪”由“礼”和“仪”两个字组成,分别代指礼貌、礼节,仪式、仪表。它们是一种要求,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程序。《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可以产生出“人利”的气氛。“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貌,则无法立身,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共识,反映了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中国自古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有《周礼》、《仪礼》、《礼仪》三部名著,这三部涵盖了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内容。 西方礼仪有很多种词汇,比如courtesy:有礼貌的行为。Etiquette:除了礼仪外,还指对从事某一行业人士的行动起约束作用规矩。Protocol:一种刻板的,在外交和军事领域内实行的长期公认的相处准则。Tite:仪式、典礼和惯例、习俗。 繁多的有关礼仪的词汇反映出了西方人对礼仪的重视,并有对礼仪更加细致的划分。这具体到礼仪文化上,中西方有如下多种差异。 称呼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是指家庭,中国的礼仪产生于不同的家族文明。西方则从古希腊就开始以工商经济为主,这种经济于天然人伦无法相容,所以,宗法文明未充分发展。英语中的家源自拉丁词汇,而这个拉丁词汇源于在“家族之父的权力下”从事劳动的奴隶[1]。这与中国的家的概念完全不同。西方的家带有与工商经济发展相融的私有财产的意味。不仅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英语中,国家主要表示地域性或民族性的含义。是地域、民族、家族的总和。在中国人看来“国之本在家”。家是国家的命脉。中国人重在家中做人,英文中所说的一个人的背景与起源在中文中时身家,出身的表示。中国礼仪有着一种高超的宗法文明,同时内外亲疏之别,是中国人往往注重拉关系,“义父”、“义子”、“干

黄宗羲的遗民心态及其他

黄宗羲的遗民心态及其他 周锋利 摘要: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这与他们的遗民身份有相当紧密的联系。黄宗羲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他的遗民心态既有普遍性的一面,又有其独特之处。 从黄宗羲的个案出发,本文认为我们今天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的统一。 关键词:黄宗羲;文化遗民;道德评价;历史评价 陈寅恪先生在悼念王国维时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①一语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历史改朝换代之际那些以文化托命自居者的共同心态,这也就是所谓“文化遗民”问题。遗民这一文化现象,虽可追溯到周初的伯夷、叔齐,但从历史实际来看,它比较集中的体现于宋元之际与明清之际。自宋以后,汉民族与异民族的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汉民族第一次面临着被异族统治的危机,而且这种危机一次更甚一次。因而,在宋亡以后以及明清之际,作为民族矛盾与社会文化心理激烈冲突的产物,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典型意义上的“文化遗民”。 明末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金秋季节。明代遗民不仅为数众多,而且有关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尤其以遗民生存方式、表现形态上的多样性而引人注目,特别是其中的杰出人物,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明末清初三大遗民思想家所提供的思想深度,八大山人等遗民画家以画喻时言志的视觉感染力,使明遗民的自我形象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他们将“遗民”作为历史现象的重要性大大地凸现出来了。黄宗羲作为这一群体当中的突出代表,他的遗民心态是值得我们深味的。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是黄宗羲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年春,南明永历政权几近瓦解,清廷以荡平云贵川广而宣示中外。入夏,郑成功、张苍水会师北征,又以全线溃败告终。当时黄宗羲被迫隐居于条件恶劣的四明山中,写下了表明心志的《山居杂咏》,其诗有云:“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黄宗羲全集》第十一册)诗中洋溢着弦歌不绝的顽强精神,严酷的现实并没有令黄宗羲屈服,但他亦已认识到复国无望,斗争方式必须有所改变。从这一年起,黄宗羲参与武装抗清的“游侠”生活基本结束,他不得不作出新的人生选择。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黄宗羲以十年前草创的《留书》为基础,开始撰写对封建社会兴衰尤其是明亡教训进行总结与反思的《明夷待访录》,在题辞中他喟然叹道:“昔王冕仿《周礼》,著书一卷,自谓‘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终不得少试以死。冕之书未得见,其可致治与否,固未可知。然乱运未终,亦何能为‘大壮’之交!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全集》第一册)箕子为殷之遗民,武王克商后二年访问箕子,箕子告以洪范九畴,事见《尚书·洪范》及《史记·殷本纪》。黄宗羲自比箕子,表明他以明遗民自居,并且期待他的学说将来能够得以实行。 人们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遗民不与新王朝合作就是为旧主守节,所谓“忠臣不事二主”。或者认为遗民对于异族(如宋遗民对蒙古、明遗民对满清)的敌

最新如何处理文化差异英语作文三篇

中国与西方教育的差别,首先体现在家庭教育上,中国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 育是处于一个指导性的,对孩子命令式的教育,规划孩子的一切,使他们自己的支配范围下,而且是孩子处于一个温室的模式,不注重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然而西方的家庭教育截然不同,父母与孩子首先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给孩子足够的 四维空间,并注重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处理文化差异英语作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Since the world has various cultur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 is obivious, too. Such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metimes can be difficult. They are originated from misunderstanding, discrimination, or merely unfamiliar with other culture. The influences of such misunderstanding are usually negative. For instance, negotiation with foreign partners may be prevented due to lacking of relevant knowledge of their culture. Then what can we do to decrease, if can not eliminate such misunderstanding?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fundermental to get in touch with different culture so as to know more. We can take advantage of network, as well as magzines and other materials to master more knowledge of other cultures. In this ag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inevitable. Thus, 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take part in such trend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Chinese and western education differences,in a first embodiment of family education,Chinese par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is in a directive,command type on children education,planning for all children,make their area of control,and it is the child in a greenhouse model,do not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 'independent ability training.However,the western family education are quite different,parents and children is the first in a equal status,give the child enough four-dimensional space,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ild's awareness and ability to stand on one's own. Secondly,Chinese and Western different embodiment in school education,Chinese education is hard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school,parents and social needs,for the childre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do not consider the feelings of children.But China is education is decided by the score of all,so long as the examination questions on the line,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open students' thinking,execute "

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聚焦国学经典教育,探索内涵建设”主题交流活动 ——心得体会 中国有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们的智慧结晶。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不同程度的遭到毁弃。 传统文化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之总和,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优秀文化应该得以传承。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应始终保持一种崇敬感、自豪感,还要主动地去承担传承、传播、弘扬的义务。 通过这次交流学习,我发现,目前在我们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着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的现象。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家长、老师,都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反映强烈。近两年来的国学热,使中国传统文化进学校成为一种趋势。 现在大多数学校所做的所谓的努力,实际上并没有触及到学生人格和行为习惯教育的实质,只是在做一些表面工作和刺激行为消退的负强化工作。这样一来,学校所付出的成本就很高。学校的管理活动本来是要促进教学的发展,现在却成了教师的负担,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只知道“我不应该做什么”,却不清楚“我应该怎么做会更好”。 实际上这个问题追根溯源,还是孩子在童年时期,对于其品德教育和人格养成的工作没有做好,这里面既有家庭教育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责任。小学阶段对于人的成长来说特别重要,这一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是人格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对他们进行教育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来进行才会更有效果。 阿种称谓,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主张在儿童性情未定之时和心智初开之际,就施以正

社会文化理念与社会变迁及启发

社会文化理念与社会变迁及启发作者:付蕊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汤因比的社会文化研究深受维柯的集体文化心理学说影响。事实上,无论是后来德国文化学家赫尔德对各种群体及其发展结构的宏观集体心理史的揭示,还是德国历史学家兰普勒希特试图把德国历史写成反映德意志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史,都隐约能够看到维柯的集体文化心理学说的影子。维柯的这一思想,在现代集体心理学史创始人的法国年鉴学派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费弗尔集体的心理状态中找到了内在的联系。当代西方各文化学派的兴起,也都和维柯的《新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求,离不开对社会主体心理的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从来都不否认这一点。社会心理对于社会进程的反作用,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原理。对此,恩格斯曾多次指出:并不只是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是积极的因素,其余一切都是消极的因素。恩格斯认为社会文化心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风尚,对社会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汤因比社会文化心理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最早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补充了唯物史观。他提出了“五项因素公式”的观点。他认为,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种形式。社会心理是介于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体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会心理对于各种思想体系、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把握人类的思想发展、人类历史的演变更替,就必须在考察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社会文化心理。显

然,这是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唯物史观的社会心理分析,不仅在当时提供了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也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可以说,汤因比对社会文化心理与文明社会变革的分析,深受上述思想家的启发。除此之外,在汤因比写作《历史研究》期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证明。潜意识在人类精神和文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潜意识分为两个层次,即个人潜意识和种族潜意识。汤因比据此推断,在这两个层次之间可能还有一层,它是由某种文明社会的文化积淀而成,可称之为社会潜意识或社会心理,这实质上就是荣格所说的“原始意象”。社会心理或“原始意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因为它体现出了某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表征(所以社会心理又可以叫做社会文化心理),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文明社会兴衰的内在精神文化原因。汤因比正是以社会文化心理为研究视角,来系统地论述社会变迁的动因的。 具体来说,汤因比主要从四个方面探求社会心理与文明社会演变的关系。首先,社会心理为文明社会的起源提供动力支持。汤因比认为,第一代文明的产生起源于对人类对外部自然环境挑战的成功的应战,但应战是否成功,则取决于他们是否拥有共同的精神信仰和行为习惯等大众心理基础。基于此,汤因比在谈到文明的产生时指出,文明社会诞生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产品有了剩余,因为只有依靠这些剩余的物质生活资料,才能使一些人脱离生产劳动,从事经济活动以外的创造性活动。但是,从根本上说,生产剩余只是文明产生的一个外在

王国维_陈寅恪文化遗民心态辨析

第10卷第1期2011年1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10No.1Jan.2011 收稿日期:2010-10-15 作者简介:彭玉平,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王国维、陈寅恪文化遗民心态辨析 彭玉平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 广州510275) 摘 要:王国维与陈寅恪生前共事于清华,在学术领域、政治态度、人格精神等方面识趣特契, 尤其在政治立场上,都带有强烈的文化遗民倾向。陈寅恪因为未在晚清有仕履经历,所以他对前朝的眷恋更多是出于文化形态的考虑。王国维虽然也有着相似的文化遗民心态,但因为既在晚清学部任职,又曾任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所以其文化遗民身份之外,也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陈寅恪提炼出王国维的文化遗民特点, 但也不免遮蔽了王国维与晚清政坛的特殊关系。考量王国维与陈寅恪的遗民心态,不仅对了解两人个案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厘清遗民的类型和特点颇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王国维;陈寅恪;遗民;文化遗民;身份遗民;溥仪中图分类号:I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 (2011)01-0077-05一、两种遗民、两种心态、两种生存方式 生活在晚清与民国两个朝代,对于知识分子来 说,就必然存在着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留恋于旧朝的文化,即使其经历与旧朝关系淡漠,依然会有一种文化遗民心态。这与仕于前朝讲究气节,又是不同的概念了。所以虽然都是遗民,实际上存在着文化遗民与身份遗民的区别。王国维的复杂就在于他兼有这两种角色,对其判断也就显得格外复杂。而陈寅恪则要简单得多,虽然他的祖父、父亲与清室曾有过一定的关系,但清室灭亡,陈寅恪才过弱冠尔,所以对于前清,他虽有印象与经历,却几乎没有身受。正因如此,进入民国后,他虽然对封建制度所承 载的文化追慕不已, 但这种追慕更多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追慕,而非国家形态上的单纯留恋,所以陈寅恪只是比较典型的文化遗民而已。 因为这种对前朝文化的留恋,对于当代之人,便不免显得有些隔膜。王国维不用说,陈寅恪无论是晚清、民国、共和国,作为个体的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也因此,他与王国维一样,与当世隔膜着。对于 历次文化运动, 陈寅恪冷眼旁观,始终以局外人自居。王国维虽然早年有过参与的热情, 但也只是持续了不到10年,便“华丽”转身到传统中去了。自 此对于 “当代文化”,回复到看客的本然角色之中。文化遗民的精神停留在前朝,只有学术是存乎 今世的。两人对学术异乎寻常地执着与热情, 其实都是规避当世的一种必然选择。或者说,学术使他 们栖居在自己的世界中, 身行走在尘世,心却在尘世之外。让自己的生命似乎单纯地跋涉在学术的征途中。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碑铭》中认为 读书的意义在于摆脱“俗谛” ,所谓俗谛其实就是尘世的利禄之心。陈寅恪要求的独立之精神,其实就是屈原所谓“遗世而独立”的精神。可见的“遗世” 方是能“独立”的前提。陈寅恪似乎是评价着王国维,但句句契合着自己。 大凡研究历史的人,心智会格外明亮,这种明亮 有的照亮别人, 有的回照自己。文化遗民中的历史学家便更多地属于回照自己的一类。如陈寅恪说: 纵观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往往与道德标准及社会风习之变迁有关。当其新旧蜕嬗之间际,常呈一纷纭综错之情态,即新道德

浅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和现代意义

浅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和现代意义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西风劲吹,大众文化愈来愈向自私化、娱乐化、庸俗化等方向发展,这时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因为文化传统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具有现实的精神生命和文化范式,富有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关键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收获现代意义 一、前言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易经》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刚健和自强的思想激励着中国人不畏强暴、壮怀激越、无畏进取、为光明而奋斗。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并行不悖的是文化寻根。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物质文化方面当被问及为中国的什么感到自豪是许多人的回答:长城、四大发明等。可是我们弘扬它们的目的不在于标榜中国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与辉煌,因为这是一段逝去的荣耀。而在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础,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义:一切可以增进人类幸福的行为。 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创造的辉煌业绩 (一)文化体系 当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常常骄傲地论及这么一个现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我们暂且不论形成这种“一枝独秀”的现象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或是地理气候等因

论屈大均遗民心态之变对其词作的影响

论屈大均遗民心态之变对其词作的影响——西南大学岳林海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第一章屈大均生平及著作.....................…… 连山 第一节屈大均的生平 第二节屈大均的著作 第二章屈大均前期的志士心态及其词作 (6) 第一节“不曰遗民” (6) 第二节凭吊怀古词.........……,.................……,.……n 第三节咏物词 (15) 第四节写景词 (17) 第三章屈大均后期的文化遗民心态及其词作 (19) 第一节明遗民的文化转型 (19) 第二节屈大均晚年遗民心态的转变 (22) 第三节与清廷官员的交接之词 (23) 第四节闲适词 (26)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后记..........., (32)

本文的主体部分从两方面展开,一为屈大均的遗民心态之变化,一为屈大均词作内容及风格的变化,并分析这两方面变化的联系。第二章首先论析屈大均前期的志士心态。屈大均在前期虽身为遗民,但并不以遗民自居,三十余年皆在图谋复明。这种志士心态必然要影响到其文学创作。故屈大均此际的词作内容饱含故国之思,或怀古,或凭吊,或比兴寄托。第三章则论析屈大均晚年的文化遗民心态与其词作。屈大均在看到复国无望之后,退归著述。此时的屈大均希望藉保存明代文化以使明朝在思想上长存。心态的变化使得屈大均此际的词作也显出平和之气,创作内容多为与文友的交游词和晚年安居乡里的优游之作,甚至还有与清廷官员周旋应酬的祝寿词。虽然在政治性上的斗争锋芒减弱,但屈大均却在保存明代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之,本文主要围绕屈大均从反清志士到文化遗民的心态擅变分析其词作内容与风格的变化,对屈大均词做粗浅的拓荒研究,希望能对屈大均词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二章屈大均前期的志士心态及其词作 屈大均的倚声创作开始较晚,根据《屈大均诗词编年笺校》对其词作的编年,大概开始于三十岁左右,而到其五十一岁南归,这一阶段的词内容多故国之思,风格或凄婉,或慷慨,代表作大都集中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屈大均作为反清志士到处奔波,创作坚持“诗史”观念,其词也反映出屈大均的志士心态。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法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 法 "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习俗差异思维模式审美观 论文摘要: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历史、习俗、思维和宗教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性。译者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Nida说“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历史衍变的产物,作为文化的载体、信息传递的工具,地位举足轻重。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表达法的不同。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为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的差异时,译者就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1.1 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而成。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丰富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的成语和历史典故。如“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若直译为“Three cobbles equal Zhuge Liang.”译文读者就会很迷惑,因此,应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 ” 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与英语中的“Two hands are better than one.”相对应。 西方也蕴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如Achilles’ heel、Penelope’s web、a Pandora’s box等。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翻译时应注意。如,《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Hawkes 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这就把刘姥姥的宗教错认为是基督教了。杨宪益的翻译“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则更为贴切,更符合刘姥姥的信仰。 1.3 习俗差异 风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中国人见面寒暄多问“你到哪儿去?”“你干什么

教师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欲为人师表,先学会做人。 刚刚学完《传统文化教育》,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才真正的感悟到自己活得多么失败! 多么的不在道!由衷的感恩学校领导给我们这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机会。让我真正的找 回了自己那颗丢失已久的良心! 传统文化的学习,刚好有吴老师讲的“如何做一位如理如法的好人”,如何让传统教育渗 入生活,融入工作。但我感觉自己对“弟子规”还是停留在“圣人训”的阶段?惭愧啊,可见 自己的确不是上根之弟子?不过“勿畏难、勿轻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至”,要 知耻近乎勇,只要严格坚持按照恩师的教导,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勇猛精进,相信一定会得 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理想生活。 传统文学并不是谈玄说妙,“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圣贤留下的经典,没 有一句是多余的话,正如“圣贤乃实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这些经典,都是从圣贤人 的自性中流出,自己只有时时刻刻提起恭敬心,才能与古之先贤心心相应。自己修学不得力, 正是因为对恩师、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缺乏恭敬心,才会让烦恼习气障碍自己。而恭敬 心不够,也就证明了自已的孝心不够,自己是否时时刻刻念着父母的恩德?是否时时刻刻想 着父母的健康?是否做到了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自己身体不健康,已是大不孝,检讨仁、义、礼、智、信,自己没有一样做得及格?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感恩“传统文化讲座”!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感恩领导辛勤教导! 感恩农夫辛勤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 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真正知道了自己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是多么的荣幸。教师这个职位 是多么的神圣。要想成为师之典,必先成为一个好人!对于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感悟到了 以下几点: 1:教师须是有道德修养的人,须修身养性让自己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2:教学生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 3: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努力把传统文化持之以恒的渗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刻警惕自己踏踏实实做人,认认 真真做事! 四年级:王明娟篇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 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文 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 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 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 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涵 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 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 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