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机械设计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60
《机械设计》试题A标准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在疲劳曲线上,以循环基数N o为界分为两个区:当N > N o时,为(无限寿命区)区;当N V N o时,为(有限寿命区)区。
2.刚度是指机械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零件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小,其刚度就越(小)。
3.润滑油的(油)性越好,则其产生边界膜的能力就越强;(粘度)越大,则其内摩擦阻力就越大。
4 •为改善润滑油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各种具有独特性能的化学合成物即为(添加剂)。
5.正是由于(弹性滑动)现象,使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打滑)和(带的疲劳破坏)。
6.蜗杆传动的主要缺点是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很大,因此导致传动的(效率)较低、温升较高。
7•链传动水平布置时,最好(紧边)边在上,(松边)在下。
&设计中,应根据被联接轴的转速、(转矩)和(直径)选择联轴器的型号。
9•径向滑动轴承的半径间隙与轴颈半径之比称为(相对间隙);而(偏心距)与(半径间隙)之比称为偏心率;。
10.对于普通平键,考虑到载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双键联接的强度按( 1.5 )个键计算。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十字滑块联轴器中的所有元件都是刚性元件,因此属于刚性联轴器。
(X )2.两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小,则越容易实现液体动力润滑。
(V )3•在计算转轴的强度时,安全系数法比当量弯矩法更精确。
(V )4.相啮合的蜗杆和蜗轮的螺旋角必须大小相等,旋向相反。
(X )5.闭式齿轮传动皆须首先按齿面接触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确定传动的几何尺寸,然后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6.由于链传动不需要张紧力,故作用在轴上的载荷较小。
(V )7 •正是由于过载时产生“弹性滑动” ,故带传动对传动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X )&楔键只能用于单向传动,双向传动时,必须采用两个楔键。
(X )9.性能等级为6.6级的螺栓,其屈服点二s= 600MPa。
机械设计课程试题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1、滚动轴承轴系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固定方式常用在或情况下。
2、dn值大的滚动轴承应采用润滑,而dn值小的滚动轴承可采用润滑。
3、滑动轴承保证液体动压润滑的条件有。
4、混合摩擦(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计算应校核、、值。
5、列举两种刚性联轴器的名称,并说明是否具有补偿轴向。
径向或角向位移的能力:,。
6、轴按所受载荷性质分类,只承受弯矩的称轴;只承受扭矩称轴;承受弯矩和扭矩称轴。
7、直齿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v=;标准模数和压力角在;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用直径。
8、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和。
9、带工作是截面上产生的应力有,,。
10、在齿轮传动中,大小齿轮的接触应力是等的,大小齿轮的弯曲应力是等的。
二、选择题(11分)[每空1分]1、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配合的正确标注应为。
A .Ф30H7/k6 B. Ф30H7 C .Ф30k62、下列滚动轴承密封装置,其中是属于接触式密封,而是属于非接触式密封。
A.毡圈密封B.甩油环C.密封环D.缝隙密封3、在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重载B.高速C.工作温度D.高承受变载或冲击振动载荷4、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
A.液体摩擦B.半液体摩擦C.混合摩擦D.边界摩擦5、半圆键联接当采用双键时两键应布置。
A.在周向相隔90oB.在周向相隔120oC.在周向相隔180oD.在轴向沿同一直线6、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联接的疲劳强度,应。
A.增加螺栓刚度。
B.降低螺栓刚度。
C.降低被联接件刚度。
7、弹簧A的刚度为K1,弹簧B的刚度为K2,两弹簧并联的刚度为 。
A. K1 B. K2 C. K1+K2 D. K1K2/(K1+K2)8、强度等级为6.8级的螺栓材料σs= MPa。
A. 600 B. 800 C. 680 D. 480 9、链轮中心距已定,合理确定链传动的链长时,应取 。
机械设计试卷一、选择题(共30 分、每小题 2 分)1、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C)。
A、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B、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C、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D、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增加齿数时,则(C)。
A、提高了轮齿的弯曲强度B、提高了齿面的接触强度C、降低了轮齿的弯曲强度D、降低了齿面的接触强度3、受中等冲击载荷、支承刚度较差、速度较高的两轴之间宜选用(A)。
A.弹性柱销联轴器B.凸缘联轴器C. 十字滑块联轴器D.万向联轴器4、带传动工作时,设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C)。
A.进入大带轮处B.离开大带轮处C. 进入小带轮处D.离开小带轮处5、有一减速器传动装置由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其安排顺序以方案(A)为好。
A.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B.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C.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6.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C)。
A、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B、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D、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7.为联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的螺纹联接类型应是(A)。
A.螺栓联接 B. 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 D. 紧定螺钉联接8.齿面硬度HB≤350HBS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中,主要失效形式为(B)。
A.齿面磨损B.齿面点蚀C.齿面胶合 D. 轮齿折断9.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B)。
A. 过度磨损B. 过热产生胶合C. 产生塑性变形D. 发生疲劳点蚀10、对于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考虑结构简单,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方式宜采用(A)。
A.两端固定B.两端游动C.一端固定一端游动D.A, B, C均可以11、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规定模数标准化外,还规定蜗杆直径 d1取标准,其目的是(B)。
A.限制加工蜗杆的刀具数量B.限制加工蜗轮的刀具数量并便于刀具的标准化C.为了装配方便D.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D.为了提高加工精度12、工作时承受弯矩并传递转矩的轴称为(B)。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原动机部分是驱动整部机器的;执行部分用来完成机器的 _____。
2.机器的传动部分,是为了解决_______、______及______的转变。
二、解释名词机器、机构、构件、零件、部件、专用零件、通用零件三、简答题1.简述机器的基本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2.机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4.何谓机械设计?机械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5.机械设计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是什么?6.简述机械设计课程的性质、内容和特点。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一、填空题1.原动机部分是驱动整部机器的;执行部分用来完成机器的________。
2.机器的传动部分,是为了解决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的转变。
3.零件受外载荷作用时,由于某一危险剖面上的______超过零件的而发生断裂,或者零件在受变应力作用时危险断面上发生的________,均属机器零件的整体断裂失效。
4.作用于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_______,则零件将产生残余变形。
5.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引起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5.机械零件的强度准则是指零件中的_______不得超过允许的限度。
6.零件的刚度准则是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_________小于或等于机器工作性能所允许的极限值。
7.零件的振动稳定性,就是说在设计时要使机器中受激作用的各零件的________与 ____________错开。
8.零件或部件的失效率)t λ(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常被形象化地称为_________。
9.材料剖面______越高的材料,塑性也就越高。
10.对于同类材料,其_______越高,则其断裂韧性就越低。
二、选择题1.设计高速轴时,应特别注意考虑下列哪个特性?( )(l )耐磨性;(2)疲劳强度;(3)振动稳定性;(4)散热性。
2.相互压紧的两零件,沿接触面作相对滑动,为了减轻接触面的磨损,延长寿命,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则不能取得有效效果?( )(1)限制接触面上的比压;(2)减小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3)选用耐磨性高的材料;(4)采用提高抗磨能力的热处理方法;(5)采用表面滚压、喷丸等处理;(6)改善润滑条件,加强润滑。
3.零件的工作安全系数为 ( )(1) 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 (2) 极限应力比工作应力(3) 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 (4) 工作应力比极限应力4..一机器部件,由可靠度分别为1230.990.97,0.92R R R ===,的三个零件串联组成,则此部件的可靠度为多少?( )(1)2.88 ; (2)0.88; (3)0.96; (4)0.99。
4.划分材料是塑性或脆性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个因素?( )(1)材料的强度极限的大小;( 2)材料在变形中有无屈服现象;(3)材料硬度大小;(4)材料的疲劳极限的大小。
三、简答题1.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3.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4.机械零件主要有哪些失效形式?常用的计算准则主要有哪些?5.什么叫机械零件的可靠度?它和零件的可靠性有何关系?机械零件的可靠度与它的失效率有什么关系6.机械零件常用的设计方法有哪些?各在什么条件下采用7.机械零件设计中选择材料的原则是什么?8.机械的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有哪些主要区别?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一、填空题1.材料的疲劳特性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
2.平均应力m σ与应力幅a σ之和等于 _________,平均应力m σ与应力幅a σ之差等于 _________,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之比称为 _________ 。
3.零件的疲劳极限小于材料的疲劳极限,其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4.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中直线ADG 数学表达式为''1=ae me K σσσσϕσ-+,式中符号_____代表弯曲疲劳极限综合影响系数,_____代表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特性;若把一个非对称循环变应力等效转化为对称循环变应力,符号_____起到等效转化作用。
5.单向稳定变应力典型的应力变化规律通常有 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三种。
6.疲劳损伤线性累积假说的表达式为11n i i i n N ==∑,在_____ 情况下,等号右边要大于l;在______ 情况下,等号右边要小于1。
7.在零件的设计阶段,除采取提高零件强度外,还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设计措施来提高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8.在工作应力小于许用应力时发生的突然断裂,常称为______脆断。
9.初始接触线处的压应力最大,以此最大压应力代表两零件间接触受力后的应力,称为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
10.产品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及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反映产品可靠性的定量指标之一,称为________。
二、选择题1.零件内部产生变应力时,承受什么样的载荷?( )(l )静载荷;(2)静载荷、动载荷;(3)动载荷。
图12.在图1示的m a σσ-极限应力简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 所在的ON 线与横轴间夹角45θ=,则该零件受的是________。
(1)不变化的非对称循环变应力(2)变化的非对称循环变应力(3)对称循环变应力(4)脉动循环变应力3.已知45钢调质后的力学性能为:620B MPa σ=,350s MPa σ=,1280MPa σ-=,0450MPa σ=,则σϕ为________。
(1)1.6(2)2.2 (3)0.24(4)0.264.某零件用25钢制成,承受静拉力,许用应力[]270MPa σ=,零件上的工作拉力210MPa σ=,取安全系数 1.6S =,该材料的屈服极限s σ等于何值?( )(1) 131;(2) 336;(3) 432;(4) 168.85.零件的剖面形状一定,若增大剖面尺寸,其疲劳强度将随之有何变化?( )( 1 )增高;( 2 )不变;( 3 )降低。
6.发动机连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为非对称循环变应力,其max 31.2MPa σ=,min 130MPa σ=-,其应力循环特性r 为何值?( )(1) 0.24;(2) - 0.24;(3)-4.17;(4)4.17。
其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为何值?( )(1)49.4m MPa σ=、80.6a MPa σ=-;(2)49.4mMPa σ=-、80.6a MPa σ=; (3)80.6m MPa σ=-、49.4a MPa σ=;(4)80.6m MPa σ=、49.4a MPa σ=- 7.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________。
(1)屈服点 (2)疲劳极限 (3)强度极限 (4)弹性极限三、简答题1.试举例说明什么零件的疲劳破坏属于低周疲劳破坏,什么零件的疲劳破坏属高周疲劳破坏。
2.在材料的疲劳曲线上,为何需要人为规定一循环基数0N ,并将对应的极限应力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3.什么是变应力的应力比r ?静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和对称循环变应力的r 值各是多少?4.零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与材料试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有何区别?在相同的应力变规律下,零件和材料试件的失效形式是否总是相同的?为什么?5.试说明承受循环变应力的机械零件,在什么情况下可按静强度条件计算?什么情况下需按疲劳强度条件计算?6.在单向稳定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如何确定其极限应力?7.疲劳损伤线性累积假说的含义是什么?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8.在双向稳定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怎样进行疲劳强度计算?9.导致机械结构发生低应力断裂的原因有哪些?10.什么是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试用它来说明零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计算题1.已知某变应力的max 500MPaσ=,应力幅300aMPaσ=,求minσ、mσ、r。
2.已知材料的力学性能为260sMPaσ=,1170MPaσ-=,=0.2σϕ,试绘制此材料的简化的等寿命疲劳曲线。
3.一铬镍合金钢制成的零件,最大工作应力max 280MPaσ=,最小工作应力min 80MPaσ=-,屈服极限800sM P aσ=,强度极限900BMPaσ=,疲劳极限1440MPaσ-=,材料特性0.1σϕ=,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1.2Kσ=。
求:(1 )绘制极限应力线图尚需的0σ(2 )极限值'aeσ、'meσ。
(3 )校核此零件的强度(安全系数S=1.6)。
4.某材料受弯曲变应力作用,其力学性能为:1350MPaσ-=,9m=,6510N=⨯。
现用此材料的试件进行试验,以对称循环变应力1500MPaσ=作用104次,2400MPaσ=作用105次,3300MPaσ=作用106次。
试确定:(1)该试件在此条件下的计算安全系数;(2)如果试件再作用450MPaσ=的应力,还能循环多少次试件才破坏?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一、填空题1.现在把研究有关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科学与技术统称为_______。
2.根据摩擦面间存在润滑剂的情况,滑动摩擦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
3.可以用膜厚比λ来大致估计两滑动表面所处的摩擦(润滑)状态,即1λ≤时呈_______;3λ>时呈_______;13λ≤≤时呈_______。
4运动副之间摩擦将导致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丧失或迁移,即形成_______。
5.磨损根据磨损机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等6.润滑油的牌号越大,其粘度越_______。
7.润滑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基本类型。
8..采用含有油性和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主要是为了减小_______。
9.向摩擦表面施加润滑油的方法可分_______和_______两种;脂润滑只能_______供应润滑脂。
10.根据摩擦面间油膜形成的原理,可把流体润滑分为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1.摩擦副表面为液体动压润滑状态,当外载荷不变时,摩擦面间的最小油膜厚度随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加而 ( )(1) 变薄 (2) 增厚 (3) 不变2.为了减轻摩擦副的表面疲劳磨损,下列措施中, ( )是不合理的(1) 降低表面粗糙程度 (2) 增大润滑油粘度(3)提高表面硬度 (4)提高相对滑动速度3.当压力加大时,润滑油的粘度_______。
(1) 随之加大 (2) 随之降低 (3) 保持不变 (4) 升高或降低视润滑油性质而定4.已知某机械油在工作温度下的运动黏度220/v mm s =,该油的密度为3900/kg m ,则其动力黏度为 ( ) Pa.s(1) 18000 (2) 45 (3) 0.0018 (4) 0.0185.润滑油的_______又称为绝对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