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2.1《平行线》说课稿

5.2.1《平行线》说课稿

5.2.1《平行线》说课稿
5.2.1《平行线》说课稿

5.2.1《平行线》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2节的第1小节《平行线》。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和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这些知识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同时,本节课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通过设置"观察"、"讨论"等活动来

鼓励学生勤思考、多交流,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2、教材的重难点及成因:

由于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初步接触了平行线,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观察、画图和讨论,共同探索平行公理的过程。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且从未接触过反证思想,因而对于平行公理推论的理解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平行公理推论的说理。

二、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

(1)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2)能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体会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数学思考: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践、讨论、体会平行公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探索平行公理的过程中,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4、情感态度:

(1)通过对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和人交流,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主动参和意识。

(3)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发现讨论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

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

三、教法学法分析: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法和学法:

1、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动画情景,鼓励学生动手做,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2、探: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模型,动手画图和合作讨论,共同探索出平行公理及推论。同时,通过设置拓广探索、使用延伸等练习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3、乐:本节课的设计力求做到"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得紧一点,直观的多一点,动手实验的多一点,使学生的兴趣高一点,自信心强一点",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乐于探索,乐于创新。

4、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观察、猜想、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方法,同时,

通过平行公理推论的教学,向学生初步渗透反证思想,让学生尝试"说点儿理"。

四、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流程图如下:

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

情境

引入

课题

让学生感受一组画面,从而引出本节课

题:平行线(板书课题)

通过熟悉的画面,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无处不在,也为后面的探究活动作好了情感准备。

知1、建立模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模型,并思考问题:在木条转动的过程中,有没有直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