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编制依据

(1)《唐山市中心城区环线(二环路)工程施工临时便道指导意见》

(2)唐山市中心城区环线(二环路)工程B-7标段施工图纸。

(3)施工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编制原则

(1)科学合理的安排工期,满足招标文件提出的工期要求。

(2)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机械设备,满足工程需要。

(3)科学安排施工,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少占耕地,文明施工,保护施工周围环境;确保安全施工。

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唐山市中心城区环线(二环路)工程B-7标段(XB5+537.64-XB10+826.5)临时便道施工。

2 工程概况及特点

设计技术标准

(1)施工便道设计路面顶宽4.0m,边坡坡度为1:1,每200m设20m长7m宽的会车道。路面结构:10cm厚小碎石+20 cm厚级配碎石+50cm厚山皮石+圆管顶填土+圆管安装+基底处理。

(2)路面坡度:单向2%直线型横坡,3%-8%纵坡。

(3)排水边沟:道路横向排水侧设置配水沟,宽0.5 m,深0.8 m,边沟两侧边坡为1:1。

设计概况

唐山市中心城区环线(二环路)工程位于唐山市中心城区外围,为唐山市新外环路系统的一部分,本标段为唐丰快速桥东侧引道至唐丰路桥西侧引道,桩号为XB05+537.64-XB10+826.5段,道路沿线地势较为平坦,多为耕地、荒地、温室。沿线地质条件良好,主要为种植土。道路沿线未发现地震液化土层,无不良地质现象。

地质,水文及气象

2.3.1气象

唐山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潮湿炎热。根据唐山市气象局多年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22.7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9.6摄氏度,多年平均降雨量622.omm,最小降雨量287.3mm,最大降雨量957.9mm。降雨量具年季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全年降雨量多集中在每年7、8月份,全年日照2654小时,早霜始于10月下旬,晚霜始于来年4月,无霜期176-194天。河流冻结期在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3月,冰厚0.2-0.5m,本区季节性最大东土深度0.8m,本区的主导风向受季风控制,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最大风力为东北风,风速可达20米/秒。

2.3.2地下水条件

本场地稳定地下水位埋深22.0米左右,水位标高为8.28—8.92米,为自由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人工活动的影响。季节变化幅度为1.0米,依据当地附近区域资料可知,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等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

本场区标准冻结深度为0.8米,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判定其冻胀性为不冻涨。因此,场地不考虑冻胀破坏因素。

3 施工总体部署

3.1工期目标

便道开工日期:2015年5月6日,拟定2015年6月10日贯通。共计:35天。

3.2质量目标

路面平整、排水顺畅、无坑凹。质量检验合格率100%。

3.3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依法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杜绝生产安全一般及以上事故;减少因工重伤事故,杜绝责任重伤事故;杜绝汽车行车主要责任的重大及以上事故;杜绝特种设备严重及以上事故;杜绝火灾一般及以上事故。争创集中国中铁安全标准化工地。

3.4文明施工目标和环保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按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执行,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实现原材料、能源的定额消耗,废水、建筑和生活垃圾达标排放,噪声、扬尘控制在允许范围。

3. 5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项目经理部下设相关职能部门:材料管理部、文明安全管理部、机械设备部、合约预算部、财务部、测量队、质量部、资料室,并设立市政施工员、各专业工程师及市政计划员各一名。

3. 6机械设备安排计划

便道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安排见表3.3.2-1

4 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

便道布置原则

(1)结合当地地形和现有生产设施,尽早完成临时路修建任务。

(2)结合道路周边居住群众的生活习惯,本着减少对当地人民生活造成阻碍的原则。

(3)减少对农田和环境的占用及破坏,保持原有水系的畅通。

(4)最大限度的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的进场。遵循施工总平面布置。

(5)利用当地地材,做到节约资源。

根据以上布置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临时新建的方式,使便道满足施工过程中的需要。

便道走向及施工方法

本施工便道沿线路贯通修建,依托既有路引入。共新修便道5288.86m。新建临时便道为了不影响边沟的正常施工,修建在已征租完成的绿化带内。新建便道为小碎石路面,路面宽4m,每200m增设20m长7m宽的会车道。施工期间加强对新建便道以及原有村镇道路进行养护和维修,保证路况良好,确保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为保证施工区域既有排灌系统与河道、沟渠畅通,便道沿线跨越小河沟、灌溉水渠处设钢筋混凝土管涵通过。施工便道修至津秦铁路时,将临时便道改修至道路中线以北。

施工工艺

掌握便道地形、地貌的详细资料,备好便道所需山皮石、碎石、圆管等必备材料,确保便道施工顺利进行,不致发生停工待料的事情发生。

测量定位:根据测量控制点,利用全站仪定出施工便道边线,并用水准仪控制便道高程(便道要求表面平整密实,2%的单向坡面,无坑洼。)

场地清理及方法

便道施工前,清除便道范围内树木、垃圾及其他附着物,然后在便道外侧开挖水沟,其中水沟结构尺寸为底宽0.5m,深度0.8m两侧边坡1:1,并进行原地面碾压。

农田:施工便道填筑50cm山皮石,分两层填筑,采用运输车将山皮石运至施工现场,使用挖掘机摊铺,人工配合整平,整平后分层碾压。

经沟渠时:施工便道地基底部整平并进行碾压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装不同直径的钢筋混凝土圆管,基坑回填在基础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回填,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进行涵洞填土,材料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超过15cm,压路机碾压密实,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机具或人工夯实。涵顶填土高度不小于1m。

4.4.1施工方案

4.1.1.1 便道路基挖方施工

采用机械化作业施工,主要采用的机械有: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汽车等施工机械。

因便道开挖量较小,且断面仅4米宽,故拟订采用单层横向全断面掘进法施工,施工过程中及时排水,避免地表水及地下水毁坏路基,影响便道的使用功能和寿命。

(1)首先进行施工测量及施工放样,根据施工设计图结合现场情况,合理选线,确定合理的纵坡及曲线半径,然后测设路基中桩,并用木桩做好标记。根据测设的中桩,合理确定清理场地范围,并做好场地清理。

(2)路基挖方必须严格控制开挖边线,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边挖边刷坡,加以人工配合,保证边坡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线形顺适美观。

(3)挖方区土方部分直接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部分采用220推土机清表、堆集并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

(4)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等情况,采用边坡稳定的方法施工。

(5)在气候条件影响下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应停止开挖,直到气候条件转好。

(9)施工中应始终保证路基排水通畅,尽量避免破坏原有地形的排水系统,减少水土流失

4.1.1.2 便道路基填方施工:

一般路基填方,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①先用推土机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及表土的清除,清除表土30cm。

②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已清除表土的原地面,再用适合土质性质的施工机械,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③填筑土方时,应均匀地把接近正常含水量的填料摊铺在路基的整个宽度上并大致平整,以保证对路堤的均匀压实。同时要加强交通管制措施,确保交通顺畅,严禁将不同含水量的土进行混填。

4.1.1.3 便道路面施工方案

本便道采用10cm厚小碎石、20cm级配碎石、50cm山皮石的结构形式。根据路面宽度和厚度计算好布料间距,用推土机配合人工摊铺均匀,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

施工注意事项

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期要求,自施工准备开始,到工程全部完工结束,从组织管理、人员安排、资源供应、技术措施和机械设备供应等方面进行加强管理,确保本工程工期的顺利实现。

2、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懂技术、精管理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由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负责施工。调集具有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强、设备过硬的施工队伍投入本工程施工,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精良的施工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保证工程质量。

3、施工便道、场区道路要合理规划布置,定期专人整修,保持平顺。司机要文明行车,礼貌行车。各工点施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到有序展开,工完料尽,场地恢复平整。设置长久性固定安全警示牌、宣传牌。

4、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

5 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及安全的措施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1.1工程质量目标

路面平整、排水顺畅、无坑凹。质量检验合格率100%。

所有上岗人员均经相关技术培训。

5.1.2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本管段临时便道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详见质量保证体系图。

5.1.3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坚持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策划

坚持各项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认真落实贯彻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本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加强所有员工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控制放在工作的首位。

(2)建立内部质量“三检”制度

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队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质量检查由主要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外业检测、内业检查分别进行。设立专职质检人员,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实施检查控制,做好隐蔽工程的自检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定期检查与自检、互检、交接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服从质量监督和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查。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对监理工程师和业主进行的随时抽查和重点检查提供必要的检查条件,对检查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进行返工或返修

(3)技术交底制度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单项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的书面交底,找出质量重点监控部位和监控点,向班组分项进行书面交底,施工过程中全程实行技术指导,做到质量重点人人心中有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