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皮油鞣新方法研究

毛皮油鞣新方法研究

毛皮油鞣新方法研究
毛皮油鞣新方法研究

封井技术汇总

封井技术资料汇总 扶余油田废弃井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 1. 废弃井处置的必要性 1.1 废弃井对安全的影响 (1)废弃井大多已多年停产不用,井口装置陈旧,腐蚀严重,井口密封较差,安全性低。(2)大多数废弃井处在居民区内,一旦井口发生刺漏或套返将造成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3)由于井网调整,水驱方向改变,地层压力变化较大。 1.2 废弃井对地面和地下环境的影响 (1)长期停产的废弃油水 井一旦井口泄露将造成地面环境污染。(2)油田有相当部分废弃老井因注水压力高引起地层滑移,导致套管错断、破损,从而发生套返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及时处理,导致地层大面积污染。(3)一旦出现套漏、套窜等现象,对地下影响较大,扶余地区第三、四系水层将面临严重的污染。 1.3 废弃井对开发生产的影响(1)邻近注水井不能按配注量进行配水,多数注水井处于欠注、停注状态。(2)注入水在报废井点形成二次分配,导致有效注水效率降低,形成注入水的水窜。(3)由于井况差,无法形成有效分注,无效水循环问题严重,导致注采井网层系布局越来越不合理,试开采难度进一步加大。 2 废弃井处置方法 2.1 永久废弃井处置要求依据废弃井处置要求作业标准,生产井永久性封堵及废井作业的主要工作是在井内适当层段注水泥塞,以防止井筒内形成流体窜流通道:其目的是保护淡层和限制地下流体的运移,体现在环境关系上主要包括:保护淡水层免受地层流体或地表水窜入的污染,隔离开注采井段与未开采利用井段,保护地表土壤和地面水不受地层流体污染,隔离开污水的层段,将地面土地使用冲突降低到最小程度。

为实现上述封堵和弃井作业,要求所有关键性层段之间应隔离开。主要包括以下工作:①隔离各个油气层和处理废水的层段,并在最下部淡水层的底部打一个水泥塞;②打地表水泥塞,阻止地面水渗入井内,并流入淡水层,同时限制境内流体流出地表,从而保护土壤和地面水;③为防止层间窜流干扰邻井开发,在废弃井井内选择水泥塞或桥塞的位置,要确保隔离开已确认有生产能力的油气层或注水层,使井内所有注采井段都被隔离开,将油气及注入液限制在各自的层段内,阻止各层之间的井内窜流;④恢复地貌,去掉井口装置和割掉一定深度以上的表层套管,并使废弃井与土地使用的矛盾最小化。此外,由于扶余油田地理位置特殊,大部分废弃井处于城市内及周边地区,要求在井眼位置安装可供识别的标志。 2.2 废弃井封井作业程序(1)井口处理。压井后安装井控井口,现场应具备相应压力等级的标准井口和阀门;井口应具备注入压井、放空循环、总控 3 套控制阀门、且具备取油压、取套压、洗井、压井等条件。要求井口与防喷器、简易防喷控制装置具有良好的统配性能。(2)套内处理。套内处理的目的是使井筒油层全部裸露,即井筒内射孔井段底界5m 以上无任何落物存在。在挤注水泥封堵前充分洗井,使井筒保持清洁干净无杂物存在。并进行必要的验窜查漏,漏失井实施分段封井。套内处理严格执行 5 项常规工序,即通井、冲砂、刮套、验窜、热洗,以保证井筒内无落物、砂埋,套管壁无杂质、结垢、油污等,并对井下有故障情况尤其是套损漏失情况进行判断。如遇落物卡阻井,根据井筒内落鱼、卡阻类型,选取针对性的打捞、解卡工具及管柱进行处理。如遇套管变形井,根据套变具体形式,采取大修冲胀、磨铣等整形或打通道工具管柱实施治套,之后试挤,根据设计要求下入分段或循环封井管柱,实施套内封井。(3)套外处理。为保护淡水层,对固井质量不合格、易发生管外窜槽井,套管外水泥返高未到地面的井(地表水与地下浅层水系无封隔),实施大修(深度至水层底界30m 或至原固井水泥面位置),并采用循环固井方式封堵套外,从而使扶余地区第三、四系水层与地下生产层段和地表之间形成有效隔离,使其免受地层流体或地表水窜入的污染,实现永久封固。(4)封后井口处理。所有封后井用GPS 重新定位,建账存档,便于以后调档查阅;封井完成后割掉井口,加装专用的可开启式封井井口帽子,下卧至地下50cm 以下;在井口位置做

剩余油及分类

剩余油的概念及分类 由于剩余油问题的复杂性、剩余油检测认识的困难性和剩余油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导致在剩余油研究领域存在一些含混模糊的概念,比如“剩余油”、“残余油”、“剩留油”等。剩余油一词,就其中文含义来说,是十分明确的:剩余油就是已投入开发的油层、油藏或油田中尚未采出的石油。但在油田开发界,对剩余油的定义确有不同意见。为了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问题,现在对有关的基本概念集中阐述,以便进行区别、界定。 1.地质储量 所谓地质储量,是指油藏或油层在原始条件下(未开采前)所拥有的工业油气数量。由于地下油层与油层中的孔隙以及其中的油气的状况.与分布均极复杂,其准确数量很难弄清,因此,我们所说的油气地质储量,只是人们在一定勘探开发阶段上(一定的资料丰度上)对油藏及其油气数量的认识水平。随着油田开发过程的逐步深人,这种认识水平将逐渐接近地下油藏的客观实际。 2.可采储童 所谓可采储量,是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出的油气数量。在油藏开发尚未结束之前,可采储量都是通过各种方法预测估计的,多数情况下是在编制开发方案、调整方案或储量研究报告时所预测估计的。它与油藏开采结束时的累积采油量(或称为实际最终采油量)是两个概念,并且在数值上常常有很大差距。 3.束缚油 束缚油的概念不常使用,但它的含义是明确的,是指紧密附着在岩石颗粒表面上和狭小的孔隙、裂缝中的常规不可流动、不可采出的石油。束缚油与束缚水可能有相似的物理状态,但两者怎样共存于岩石孔隙中,这方面的研究揭示似乎不够。束缚油可能主要以吸附的形式附着在亲油岩石的颗粒表面而呈常规不能流动状态。 4.残余油 现行残余油的概念有两种含义。其一,指室内岩心水驱油试验时,尽注水之所能(长时间高孔隙体积倍数水洗)而未能驱出的石油;其二,指油田开发结束时残留地下的石油。由于岩心比实际油层小得太多,以及实际油藏不可能以十倍、数十倍于油藏孔隙体积的注水量进行水洗,因此,实际油藏开采结束时,无论在平面上或是在剖面上,都存在一定数量未水洗及水洗不充分的油层。所以,第二种残余油概念的数量或比率,将大大高于第一种残余油概念所包括的数量。 实际上,第一种残余油概念比较接近束缚油之义,但它又不等于束缚油,因为室内水驱油结束时,岩心中尚有少许可动油,可以通过改变岩心水洗方向来驱出。显然,第二种残余油概念与第一种残余油概念相去甚远。但在油田开发界,这两种残余油概念均随意使用,很少有人进行严格区别。?_r 5.剩余油 在油田开发界,有学者将剩余油定义为“残留在地下的可采储量,在数值上等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油量之差”。这一定义显然不当。剩余油研究的目的在于搞清剩余资源的数量及分布,以便尽技术、经济之所能予以最大限度的采出,以获取尽可能高的油气采收率。因此,剩余油应该取其本义,定义为:已开发油藏(或油层)中尚未采出的油气。它既包括此前认为的剩余可采储量,也包括此前认为的不可采出的油气储量(这部分储量中的相当部分将成为提高采收率阶段剩余油研究的主要目标)。事实上,在我国油田开发界,大多数人长时期以来都在采用剩余油的这一定义。 6.剩留油与残余油,剩余油 石油院校及地质院校的教材有些学者在残余油的论述中主张:“注水后地下的残余油应该

剩余油分布方法描述及调整技术

剩余油分布方法描述及调整技术 摘要:描述了剩余油分布方法,并提出了注水砂岩油藏高含水期注采系统调整技术和部署合理井网的建议。低渗透油田开发合理井网应该是不等井距的沿裂缝线性注水井网。采用这种井网不仅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由于注水井距加大,保持了较高的油水井数比,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描述方法;调整技术 开采非均匀性主要是在注采过程中,由于层系组合、井网布署、射孔方案、注采对应、注采强度、注入倍数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由采油井或注水井与采油井所建立的压力降未波及或波及较小的区域,原油未动用或动用程度低,从而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油藏非均质性和开采非均匀性是导致油藏非均匀驱油的两大因素。油藏非均质性包括构造、储层及流体非均质性。其中,储层非均质性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最重要的地质因素。因此,在这种动态的非平衡系统内剩余油的分布这种复杂不均一系统的根本原因是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工程因素的非耦合性。 1剩余油分布描述方法 (1)油砂体剩余可采储量研究。某油田针对A油藏油层分布受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单砂层内零散分布多个相对独立油砂体的特点,计算出每个油砂体的剩余可采储量,使每个油砂体的潜力得以量化。研究流程主要是先计算每个油砂体的地质储量,接下来计算出每口油井每个单砂层的阶段产油量、产水量、累产油量、累产水量和每口水井每个单砂层的阶段注水量、累计注水量,进而求出每个油砂体不同时间阶段的累产油、累产水、累注水,再通过水驱特征曲线方法或递减曲线方法标定油砂体的可采储量并计算出油砂体的剩余可采储量。A油藏纵向上油层多而薄,油水井为多层合注、合采;而油井分层产油量、产液量取决于各层的渗透率、有效厚度和周围注水井对该层的注水量,分层注水量不但受注水层渗透率、厚度的控制还受相应注水井周围其它油井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某油田提出了一套新的基于油砂体快速动态分析系统。主要是以物质平衡理论和达西定律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各项动静态开发资料,将油水井的累积产出量、累积注入量劈分到单砂层,进而落实油砂体的剩余资源潜力。 (2)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多存在于连通较差的低渗透薄层或未动用小砂体之中。对这种层中油水分布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平面和纵向上细分模拟网格,建立精细油藏模型。要将油藏划分成小的单元,应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各单元原始的油气水饱和度和压力分布,重现油田开发的实际过程,计算出饱和度和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整个模型的有关数据,这样的小单元即为网格。数值模拟网格划分得越细,包括细分模拟层、缩小网格步长等,模拟的精度越高。油藏描述应用单砂层三维体模型内部的细分网格,将一个单砂层细分多个模拟层,从而可以研究层内的剩余油分布。一旦一个满意的油藏拟合完成以后,应用数值模拟跟踪技术,模拟器被作为预测模式,用来预测不同的变量;其

封井技术经验汇总

扶余油田废弃井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 1.废弃井处置的必要性 1.1废弃井对安全的影响 (1)废弃井大多已多年停产不用,井口装置陈旧,腐蚀严重,井口密封较差,安全性低。(2)大多数废弃井处在居民区内,一旦井口发生刺漏或套返将造成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3)由于井网调整,水驱方向改变,地层压力变化较大。 1.2废弃井对地面和地下环境的影响 (1)长期停产的废弃油水 井一旦井口泄露将造成地面环境污染。(2)油田有相当部分废弃老井因注水压力高引起地层滑移,导致套管错断、破损,从而发生套返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及时处理,导致地层大面积污染。(3)一旦出现套漏、套窜等现象,对地下影响较大,扶余地区第三、四系水层将面临严重的污染。 1.3废弃井对开发生产的影响(1)邻近注水井不能按配注量进行配水,多数注水井处于欠注、停注状态。(2)注入水在报废井点形成二次分配,导致有效注水效率降低,形成注入水的水窜。(3)由于井况差,无法形成有效分注,无效水循环问题严重,导致注采井网层系布局越来越不合理,试开采难度进一步加大。 2废弃井处置方法 2.1永久废弃井处置要求依据废弃井处置要求作业标准,生产井永久性封堵及废井作业的主要工作是在井内适当层段注水泥塞,以防止井筒内形成流体窜流通道:其目的是保护淡层和限制地下流体的运移,体现在环境关系上主要包括:保护淡水层免受地层流体或地表水窜入的污染,隔离开注采井段与未开采利用井段,保护地

表土壤和地面水不受地层流体污染,隔离开污水的层段,将地面土地使用冲突降低到最小程度。 为实现上述封堵和弃井作业,要求所有关键性层段之间应隔离开。主要包括以下工作:①隔离各个油气层和处理废水的层段,并在最下部淡水层的底部打一个水泥塞;②打地表水泥塞,阻止地面水渗入井内,并流入淡水层,同时限制境内流体流出地表,从而保护土壤和地面水;③为防止层间窜流干扰邻井开发,在废弃井井内选择水泥塞或桥塞的位置,要确保隔离开已确认有生产能力的油气层或注水层,使井内所有注采井段都被隔离开,将油气及注入液限制在各自的层段内,阻止各层之间的井内窜流;④恢复地貌,去掉井口装置和割掉一定深度以上的表层套管,并使废弃井与土地使用的矛盾最小化。此外,由于扶余油田地理位置特殊,大部分废弃井处于城市内及周边地区,要求在井眼位置安装可供识别的标志。 2.2废弃井封井作业程序(1)井口处理。压井后安装井控井口,现场应具备相应压力等级的标准井口和阀门;井口应具备注入压井、放空循环、总控3套控制阀门、且具备取油压、取套压、洗井、压井等条件。要求井口与防喷器、简易防喷控制装置具有良好的统配性能。(2)套内处理。套内处理的目的是使井筒油层全部裸露,即井筒内射孔井段底界5m以上无任何落物存在。在挤注水泥封堵前充分洗井,使井筒保持清洁干净无杂物存在。并进行必要的验窜查漏,漏失井实施分段封井。套内处理严格执行5项常规工序,即通井、冲砂、刮套、验窜、热洗,以保证井筒内无落物、砂埋,套管壁无杂质、结垢、油污等,并对井下有故障情况尤其是套损漏失情况进行判断。如遇落物卡阻井,根据井筒内落鱼、卡阻类型,选取针对性的打捞、解卡工具及管柱进行处理。如遇套管变形井,根据套变具体形式,采取大修冲胀、磨铣等整形或打通道工具管柱实施治套,之后试挤,根据设计要求下入分段或循环封井管柱,实施套内封井。(3)套外处理。为保护淡水层,对固井质量不合格、易发生管外窜槽井,套管外水泥返高未到地面的井(地表水与地下浅层水系无封隔),

剩余油分布研究

1 剩余油成因类型 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客观 素,而开发因素是形成剩余油的主观因素。所谓地质条件,是指储层本身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征。从沉积物开始沉积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成藏后期的改造,破坏作用的全过程。地质条件包括(油藏的类型、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粘土矿物敏感性、流体性质、油藏驱动能量等)开发因素包括(井网密度、开发方式、布井方式等)。 1.1 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先决条件血) 地质条件相同的油田采用的井网和井距不同,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就存在差异。相反,相同的井网对不丰廿同的油藏来说其剩余油的数量和类型也不一致。不同沉积类型的油田,剩余油分布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孤岛油田中区馆3—4层系为曲流河相沉积,高含油饱和度区分布零散,平面上以镶边状或点状存在,纵向上受井网控制和油层边界、断层影响明显、小层储量主要集中在主力油层中,剩余储量仍然以主力油层为主 主力油层以其面积大、厚度大、所占储量多的优势而继续成为开发调整挖潜的重点。 辽河欢26块为扇三角洲沉积,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的构造较高部位,呈零星状或局部小面积片状和零星点状分布。 1.2 开采条件是决定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外部因素 对一个具体油田而言,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客观条件一定后,不同的井网和井距以及开采方式就决定了剩余油的存在形式。从剩余油分布的一般规律来看,富集在现有井网未控制作的边角地区、注采并网不完善地区以及非主流线的滞流区的剩余油,主要是受到了开采条件的影响所致。在大庆油田,注采不完善是形成剩余油的最主要原凶,若把二线受效型、单向受效型及滞留区则也包括在内,其剩余油所占比例在4o 以上,辽河油田欢26块西部,存在相对较大面积的高含油饱和度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注采系统不完善造成的 1.3 剩余油成因类型大体分为两类 平面剩余油成因类型有: ①在注采井之间压力平衡带(滞留区)形成的剩 余油; ②落井网失控的剩余油; ③ 由于注采系统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 ④薄地层物性极差和薄油层形成的剩余油; ⑤在主河道之间或油藏边缘薄地层形成的剩余 油; ⑥断层阻隔形成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及潜力综合治理

剩余油分布及潜力综合治理 摘要:分析了某油田储层沉积特征,总结了七种砂体沉积模式,精细描述治理区剩余油分布,按其成因分成四种剩余油类型,精细认识综合治理的潜力,并给出了措施潜力。实践表明,某区a、b 排某油层剩余油综合治理挖潜,可改善低产低效井的生产状况,提高了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 关键词:储层沉积特征;剩余油类型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servoir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oil field, and summarizes the seven sand body sedimentation model, fine description o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cause of remaining oil into four types, fine know the potential of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gives the measures potential.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district of a and b row a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remaining oil reservoir oil-field, may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low production status of the well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block effect. keywords: reservoir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residual oil type 中图分类号:te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精细研究储层沉积特征 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方法,将a、b排c+dii组油层细分为50个

井下作业填砂技术探讨

井下作业填砂技术探讨 填砂施工技术就是将冲砂施工技术中的施工过程,变成将砂填到井筒埋葬油藏,以便达到完成修井作业任务或保护油层的目的,该过程与冲砂过程刚好相反。本文介绍了井下作业填砂工艺技术的原理和要求,通过实用例证,探讨好扩展其应用范畴,为填砂施工提供理论基础好实践经验。 标签:修井填砂技术探讨 一、实施填砂施工的原理 在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地层能量越来越低,油层的出砂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油层出砂将会对油井正常原油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其主要原因就是一旦砂进入井筒,地层砂将会沉降到井筒底部,阻挡油流流入井筒或砂随油流进入井筒,甚至卡管柱和卡泵事故,导致油井无法正常生产。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砂也可以阻止修井液进入地层,避免造成地层污染或者提高作业效率。正是由于这样的原理,将砂填到井筒内,达到完成修井作业工艺或保护油层的目的,将这一过程称为填砂施工。 二、填砂施工技术的特点 实施填砂施工工艺技术有助于解决特殊的井下作业修井任务或避免油层污染。通过长期的现场试验证明,填砂施工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即砂粒的选择,填砂数量的计算和填砂工艺。 1.地层砂的选择 填入井内的地层砂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1分选性差:从油层物理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颗粒的分选程度对空隙度影响很大,岩石分选性差,小颗粒充填了大颗粒间的空隙,从而会降低空隙度和渗透率。所以,砂的分选性越好它的空隙度越大,渗透率越高,反之砂的分选性越差它的空隙度越小,渗透率越低,因此,应选择选择性差的砂。 1.2粒度适中:根据上千个砂岩统计的规律得出,孔隙度与颗粒直径有关,孔隙度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应为细粒圆度差,有棱角,颗粒的支撑比较松散,所以,粒度越大,孔隙度越大,渗透率越高,但是考虑到填砂以后的冲砂施工,所以不能选择粒度太大的砂,应选择粒度适中的砂。 1.3配伍性好。为了防止地层岩石的敏感性和粘土膨胀污染油层,应选择相同类型的地层砂。实践证明,填砂施工中砂的选择应为油层冲出油层砂或钻井冲出的地层砂。比如,双河区块的地层砂,它的粒径在0.01~0.1mm,空隙度为7%~15%,渗透率为0.005~0.01D(达西)。而尽可能避免使用地面砂,应为地层砂

浅析剩余油研究现状

浅析剩余油研究现状 摘要剩余油研究是世界性难题,在油藏描述的研究基础上开展更精细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本文针对剩余油技術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调研国内外资料,研究了相关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 中国老油田已陆续进入开发中后期,大量剩余油因储层强非均质性的影响而滞留地下,成为了实现老油田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剩余油分布研究尤其高含水条件下剩余油潜力区预测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研究难题[1],此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一直在持续向前发展。 高含水期的油藏剩余油的分布比较零散,但仍然存在相对富集区。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受油藏非均质性及井网条件因素的控制,而油藏非均质性又受沉积、成岩、构造、流体多种因素的控制[2]。剩余油与油水相对渗透率参数密切相关,相对渗透率受储层性质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随岩相的不同而不同,而且随着注水开发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1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油田面临着严峻开发形势,宏观研究不能解决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机理问题,微观剩余油研究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主要有含油薄片法、微观仿真模型技术。必须在剩余油研究的微观技术手段上实现突破,通过开展剩余油微观分布特征的细致深入研究,将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 国内各油田研究表明,陆相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主要以下几种:井网不完善型、层间干扰、油层污染损害严重造成剩余油、未列入原开发方案的未动油、构造高部位型、断层遮挡型、厚油层层内非均质程度造成的剩余油分布、黏度差和密度差造成的剩余油分布、气锥和水锥造成的剩余油分布、水淹层中微观规模的剩余油分布、以薄膜形式覆于储层岩石表面上的剩余油及局部不渗透的遮挡处的剩余油。 在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因此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应该通过深化油藏描述、准确量化剩余油分布来重构油藏地下认识体系,结合油藏井网系统的重组。对剩余油相对富集区和分散的剩余油采取不同的挖潜对策和方法。 应以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为基础和依据,从油藏的静态、动态两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各个油田或者区块的自身特点,认识其分布规律,描述其分布状态,因地制宜的选取适合本区块的剩余油研究方法。针对性地开展三次采油,能进一步挖潜注水驱替不出的原油。

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

[收稿日期]20050728 [作者简介]何建华(1965),男,1987年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硕士生,现从事提高采收率研究工作。 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 何建华,张树林 (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潜江433124) [摘要]应用微观渗流物理模拟技术,通过图像分析,观察了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分析了孔隙结 构、注入速度等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了水驱后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特征及剩余油形成机理。水驱后 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为连片状剩余油和分散型剩余油两大类。 [关键词]微观模型;物理模型;水驱油试验;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 [中图分类号]T E327;T E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6)04034005 剩余油的分布表现为宏观分布和微观分布两种形式[1]。剩余油的多少和空间分布是设计注水开发调整方案或三次采油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注水开发油田经济效益的主要基础资料。尤其在当今高油价情况下,已开发油田增加产量和提高采收率已成为当务之急,而确定剩余油分布则是其中的关键。搞清这些剩余油的形态和分布,能够选择合适的三次采油方法,充分提高三次采油的效果,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此,笔者主要运用微观模拟技术,定性、定量研究水驱油效率,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同时运用分形理论方法研究微观剩余油的分形分布特征。 1 微观物理模拟水驱油试验 111 微观水驱油试验条件及方法 1)微观模型 采用光化学刻蚀工艺[2],按天然岩心切片的真实孔隙系统刻到平面玻璃上,制作3个不同的仿真二维模型,模型厚20L m 。由于模型是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模型表面最初为强亲水,可用二氯二甲基硅烷溶液将其处理成亲油性。模型参数见表1。 表1 试验微观模型物性参数表 模型 编号 孔隙度/%渗透率/10-3L m 2模型尺寸/mm @mm 孔隙配位数孔喉比1# 321765818930@2021625132# 3416117811330@20219341143#41158-40@40-- 2)试验流程 主要由物理模型、驱替系统、光源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处理5部分组成。 3)试验步骤 ①根据试验要求,将微观模型孔隙表面的润湿性处理成亲油或亲水;②将模型烘干,并称干重;然后再抽真空,饱和水称重,确定模型的孔隙体积;③用模拟油驱替水,驱至模型出口不再出水为止(驱替约10PV 左右),并录取原始含油图像;④按试验方案选择一定的注入速度,进行恒速水驱油试验;⑤根据试验要求,改变注入速度、润湿性、原油粘度、微观模型等,重复上述步骤进行试验;⑥根据图像分析计算剩余油饱和度和水驱油效率。 112 水、油驱替过程描述 亲水模型在建立束缚水的过程中,油先沿着大孔道向前流动,并且占据大孔道,水分布在较小的孔道中;另外,水还以连续的水膜形式分布在孔隙的表面。当进行水驱油时,水的进入,一方面沿大孔道中间突进,另一方面沿孔隙表面慢慢运移。渗入的水以水膜形态分布于孔壁周围,进而充满孔隙,将小孔隙中的油挤出孔隙。如果突进的速度大于沿孔壁润湿的速度,则小孔隙中的油易被水锁;如果沿孔壁#340#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年8月 第28卷 第4期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J 1JPI) Aug 12006 Vol 128 No 14

剩余油研究

陆相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策略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先后经历了上产期、稳产期和递减期,已进入高、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增储上产、稳油控水的难度越来越大。具体表现为:①勘探程度高,新增储量日益困难,剩余储量可动用性较差;②注水开发油田综合含水率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高、储采比低、采收率低,矛盾突出;③油田地质情况复杂,水驱油过程不均匀,大部分油田仍有60%左右的剩余油残留在地下。因此,加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搞清其分布特征、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已成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必由之路。 剩余油研究的内容不仅要搞清楚剩余油分布的准确位置及数量,还要搞清楚剩余油的成因以及分布的特点,从而提出挖潜措施,其中剩余油分布位置和数量是剩余油研究的技术关键和难点。 1.现阶段陆相老油田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按沉积类型将我国碎屑岩储集层可划分为6类: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底扇(浊积)相;冲积扇相;滩坝相[1]。据统计,我国油田92%的储层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其中湖泊环境(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底扇相、滩坝相)和冲积环境(冲积扇相、河流相)沉积的碎屑岩储集层又分别占我国总开发储量的43%和49%,几乎各占一半。其中河流相和三角洲相储集层是我国石油资源的主要载体,分别占我国总开发储量的42.6%和30.0%,几乎近2/3。其它依次为湖底扇(浊积)相占6.3%,扇三角洲相占5.4%,冲积扇(包括冲积)河流相)相占6.4%,滩坝相占1.4%,另外还有8%的储量在基岩中。这些碎屑岩储层的特征如下:(1)近源短距离搬运和湖泊水体能量较小等基本环境因素,导致了陆相湖盆碎屑岩储层相对海相同类环境储层砂体规模小、分布零散和连续性差,非均质性更为严重,表现为矿物、结构成熟度低,孔隙结构复杂[2]。 (2)湖泊水进水退频繁,使河流一三角洲沉积呈明显的多旋回性,油田纵向上油层多,纵向上砂体相互交错,平面上相带频繁叠加,形成了含油层系十分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摘要目前我国多数油田都已进入开发后期,综合含水率为85%以上,一些老区块含水更是高达90%以上。在高含水的情况下,准确掌握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对老油田调整开发方案、制定增产挖潜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概括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剩余油分布的几种常用的方法,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了理论帮助,并对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剩余油高含水 前言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油田都已经处于高含水期。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整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认识剩余油,开采剩余油”,其难度比处于低、中含水期的油田要大得多。重要难点之一就是确定剩余油分布及其饱和度变化规律,这是因为我国注水油田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的开发与调整,地下油、气、水分布十分复杂,但这是一项必须解决的、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油田的平均采收率仅为15%~20%,进入90年代提高到30%~35%,预计到21世纪的20年代初将提高到50%左右。我国目前的平均采收率在35%左右,地下还有大量剩余油没有开采出来,这是发展中国未来石油工业的巨大资源潜力。提高采收率,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搞清地下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国内外剩余油研究状况 一、研究进展 现在国内外对于剩余油的研究可分成3大项: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前两者是对剩余油分布的定性描述,而饱和度的研究是针对剩余油的定量表征。 1、剩余油宏观分布研究 这一部分是在宏、大、小规模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 (1)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计算 一般在油藏、油田、油区甚至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求出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平均值,以提供剩余油的宏观分布特征,为挖潜方向的决策提供依据。 (2)三维地震方法 在油田开发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在高含水期油田或老油区中寻找有利的原油富集地区。利用三维地震等综合解释技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改善了开发效果的例子不胜枚举;②监测油田开发过程。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层饱和度,可以计算整个油层中饱和度在空间上随时间的变化,并可预测未来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两个方面:利用动态拟合的方法确定实际

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因素

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因素 [摘要]沉积单元、沉积韵律、渗透率差异和非均质等各种地质因素影响地下油水的运动规律,同时还受到布井位置等各种开发因素的影响,这都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本论文结合构造带的储层特征和生产动态特征,通过分析对比地质特征对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揭示储层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剩余油地质开发 一般认为是通过加深对地下地质体的认识和改善开发工艺水平等措施可以开采出来的油。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很多,通常划分为两类: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地质因素主要包括有:油藏非均质性、构造、断层等。开发因素主要包括有: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注采关系和井网布井、生产动态等等。受生产动态因素影响的剩余油富集区有注水分流区;注水二线区;生产井网稀、单井控制储量大的井区。这些井区多为高产区,但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情况经常发生变化。实际地下情况远比设想的复杂得多,有时甚至与设想相反。地质因素属于内因,开发因素属于外因。它们的综合作用就导致了目前剩余油分布的多样化、复杂化。 1 地质因素 1.1 沉积单元 是控制油水垂向流动的基本单元,大庆油田的大多数厚油层都属于复合层、复合韵律沉积。研究表明,复合韵律油藏通常由二三个沉积单元叠加而成,且每个元都受沉积韵律的控。从观测井的岩心分析数据表明,厚层的水侵严重,厚层的水侵情况与正韵律油藏规律相符,即沉积单元底部高渗透层水侵严重,水侵程度由底部向顶部逐渐减弱。从复合沉积单元、复合油层叠加而成的油藏剖面可以观察到水侵。 1.2 沉积韵律 正韵律顶部形成剩余油富集,反韵律油层底部形成剩余油富集,复合韵律油层纵向上出现多个渗透层段,在相对低渗透部位水洗较弱,形成剩余油富集。韵律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还与注采井距和射孔状况有关,若注采井距小,重力的作用与驱动力的作用比较起来便处于次要地位;油层若有采用选择射孔投产,也就抑制了重力对注入水波及体积的影响。 1.3 渗透率差异 储集层中渗透率的差异控制着油藏中剩余油的垂向分布。由于地层中渗透率的差异,注入水沿高渗透层趋进。注入水很难波及低渗区域,从而导致厚地层顶部剩余油富集。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摘要: 剩余油研究是高含水油田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实现“稳油控水”目标的重要手段。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极其复杂,可分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进行研究,宏观因素总的可归结为两类: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其中地质因素是客观的、内在的主要矛盾;开发因素是主观的、外在的次要矛盾,二者相互作用导致剩余油分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地质因素的构造条件、沉积微相类型及储层非均质差异,开发因素方面的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注采关系和井网布井、生产动态等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中起了主要作用。通过对剩余油控制因素的详尽分析,指出其宏观和微观分布特征和区域,对进一步提高剩余油研究水平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关键字:剩余油微构造非均质井网 前言: 剩余油一般是指油藏开发中后期任何时刻未采出的石油。即二次采油末油田处于高含水期时剩余在储层中的原油。 油藏一经投入开发,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因素便应运而生。目前世界石油采收率平均为33%左右,67%的石油储量仍然剩余在地下油藏中,也就是说,能够采出的石油只占总储量的极小部分。这种现状客观上是由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决定的,它是影响剩余油形成的最主要因素;而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开发条件,除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外,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质。这种主观性表现在对地质情况的认识程度上。 油田开发中后期可供勘探的领域已非常有限,因此剩余油研究是高含水油田面临的重大课题。对剩余油的研究,应从地质和开发两方面人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1宏观控制因素 1.1地质条件 所谓地质条件,是指储层本身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征。从沉积物开始沉积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成藏后期的改造、破坏作用的全过程。 构造条件分为油层微构造和封闭断层条件。油层微构造和封闭断层对剩余油形成天然屏障。 (1)所谓油层微构造是指在总的油田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其幅度和范围均很小。通常相对高差在15 m左右,长度在500 m以内,宽度在 km,因此,直接以油层顶面(或底面)实际资料绘制小200~400 m之间,面积很少超过0.32 等间距(一般是2 m、4 m或5 m)构造图,即可消除常规构造图的弊端,显示出油层微构造特征。 油田经过较长时间的开发,特别是注水开发以后,油层的原始油水界面将随着开发程度的提高不断改变。当开发进入一定程度后,原来的一个同一的圈闭内的油水界面将微构造分割成为不同的微型圈闭。这时控制原油分布的构造因素已不再是原来的常规构造所反映的构造形态,而是微构造形态起主导作用。所以剩余油分布在正向微构造的高部位见图1。 a.模型 b.常规构造图 c.微构造图 图1具有局部高点的背斜构造常规构造图及微构造 在注水开发时,正向微构造是剩余油富集的低势区。该类微构造在油气田开发初期,由于资料缺乏,不能被认识发现。只有到油田开发中、后期,有丰富的资料,如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等的情况下,才能被发现。该类微构造不管是分布在老井网之内还是未受老井网控制,均是挖潜的有利地带。 樊中海等人对双河油田进行研究得出位于小鼻状构造区的H421井获得一组油层厚度为26.0m,产油量11t/d,含水率为21%,生产效果良好。而位于小沟槽区的H409井初始产油量5 t/d,含水率90%,生产效果差。 (2)断层对剩余油形成的作用:由于断层的封闭遮挡作用,致使单向注水受效差,在油水井与断层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驱替通道,地下液体因不能流动而形成滞流区。

注水井找漏、验窜测试方法对比与优选

注水井找漏、验窜测试方法对比与优选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注水井常用的找漏、验窜测试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注水井确定找漏、验窜测试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注水井找漏验窜测试方法 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套管破损、管外窜槽、封隔器失效等原因经常造成水井地层超注或注水量降低。为摸清井下状况,达到有效控水稳油的目的,在生产上经常需要进行找漏、验窜测井,以确定漏点位置,找出注水层位。传统上较为常用的几种找漏、验窜测井技术有井温测井、放射性同位素测井、中子氧活化测井、流量测井等,由于上述每一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在单独使用时,有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前,随着多参数组合测井仪器的使用,在找漏、验窜测井工艺方面多采用组合法进行测井,比如同位素五参数测井、井温噪声测井等,从而使测井资料应用效果明显提高。 1 常用找漏、验窜测试方法介绍 1.1 同位素找漏测井 同位素测井是利用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做为示踪剂研究和观察井下技术状况和注水动态的测井方法。同位素找漏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人为地提高窜槽地层伽马射线强度并与自然伽马基线作比较,追踪示踪剂的运行痕迹,查出示踪液的通道,找出窜槽位置。1.2 连续相关流量测井 由井下仪释放器释放出特殊调配的比重与水一样的液态同位素(称为活化液),活化液随井筒内水溶液流动,仪器配有伽马探测器,可以跟踪测试活化液(即井筒内水)的流向和流速,从而计算出不同方向水流的流量。 1.3 中子氧活化测井 中子氧活化测井时,首先由中子发生器发射14.1MeV的快中子,快中子与水中的氧核发生反应产生16N同位素;而16N要以7.13S的半衰期进行β衰变,同时放射出主要能量为6.13MeV的γ射线: 通过对16N衰变时产生的γ射线进行探测,就可以知道仪器外部16O的分布状况。通过监测氧核的流动就可以得到水的流速剖面。根据源距和活化水通过探测器的时间,利用仪器自身的刻度文件,就可以确定流速,再利用水流的流通截面积,便可得到注入井的流量剖面。 氧活化测井不受地层物性影响,不受流体粘度影响:可以直接测得油管内、油套环形空间的水流方向和水量的大小,检查封隔器是否失效,判断漏失位置和漏失量(图3)。

封井技术汇总

封井技术汇总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封井技术资料汇总 扶余油田废弃井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 1. 废弃井处置的必要性 1.1 废弃井对安全的影响 (1)废弃井大多已多年停产不用,井口装置陈旧,腐蚀严重,井口密封较差,安全性低。(2)大多数废弃井处在居民区内,一旦井口发生刺漏或套返将造成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3)由于井网调整,水驱方向改变,地层压力变化较大。 1.2 废弃井对地面和地下环境的影响 (1)长期停产的废弃油水 井一旦井口泄露将造成地面环境污染。(2)油田有相当部分废弃老井因注水压力高引起地层滑移,导致套管错断、破损,从而发生套返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及时处理,导致地层大面积污染。(3)一旦出现套漏、套窜等现象,对地下影响较大,扶余地区第三、四系水层将面临严重的污染。 1.3 废弃井对开发生产的影响(1)邻近注水井不能按配注量进行配水,多数注水井处于欠注、停注状态。 (2)注入水在报废井点形成二次分配,导致有效注水效率降低,形成注入水的水窜。(3)由于井况差,无法形成有效分注,无效水循环问题严重,导致注采井网层系布局越来越不合理,试开采难度进一步加大。 2 废弃井处置方法

2.1 永久废弃井处置要求依据废弃井处置要求作业标准,生产井永久性封堵及废井作业的主要工作是在井内适当层段注水泥塞,以防止井筒内形成流体窜流通道:其目的是保护淡层和限制地下流体的运移, 体现在环境关系上主要包括:保护淡水层免受地层流体或地表水窜入的污染,隔离开注采井段与未开采利用井段,保护地表土壤和地面水不受地层流体污染,隔离开污水的层段,将地面土地使用冲突降低到最小程度。 为实现上述封堵和弃井作业,要求所有关键性层段之间应隔离开。主要包括以下工作:①隔离各个油气层和处理废水的层段,并在最下部淡水层的底部打一个水泥塞;②打地表水泥塞,阻止地面水渗入井内,并流入淡水层,同时限制境内流体流出地表,从而保护土壤和地面水; ③为防止层间窜流干扰邻井开发,在废弃井井内选择水泥塞或桥塞的位置,要确保隔离开已确认有生产能力的油气层或注水层,使井内所有注采井段都被隔离开,将油气及注入液限制在各自的层段内,阻止各层之间的井内窜流;④恢复地貌,去掉井口装置和割掉一定深度以上的表层套管,并使废弃井与土地使用的矛盾最小化。此外,由于扶余油田地理位置特殊,大部分废弃井处于城市内及周边地区,要求在井眼位置安装可供识别的标志。 2.2 废弃井封井作业程序(1)井口处理。压井后安装井控井口,现场应具备相应压力等级的标准井口和阀门;井口应具备注入压井、放空循环、总控 3 套控制阀门、且具备取油压、取套压、洗井、压井等条件。要求井口与防喷器、简易防喷控制装置具有良好的统配性能。

[DOC] 油田验窜测试技术应用及封窜方式优选

油田验窜测试技术应用及封窜方式优选 ? 64?第25卷增刊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G.O.D.D.2006年8月 文章编号:1000-3754(2006)增43064-02 油田验窜测试技术应用及封窜方式优选 任华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113) 摘要:以试验区3口注入井为例,通过对目前常用的测试验窜技术的对比优选,结合现场测试资料, 提出了具有较低的测试成本,不用作业,不影响正常生产,曲线直观,可靠的验窜测试新技术——放 射性示踪相关流量法验窜测试技术.通过对该测试原理的分析和现场测试资料的探讨,正确找到了管 外窜槽井段,给注入井措施施工提供了可靠资料.同时通过对目前几种封窜方式(氰凝法,单液法 和水泥封窜法)优缺点的对比优选,以及试验区的实际情况分析,最后优选出适合封堵本次窜层的 封窜方法,即超细水泥封窜.封堵结果表明窜点判断准确,封堵方法选择正确,达到了封窜的目的. 关键词:窜槽;放射性示踪;封堵

中图分类号:TE358文献标识码:A 固井质量差或射(补)时射孑L弹爆炸的强烈震 动以及工程施工时都可能引起管外水泥环破裂,造成 层间串通¨J.油水井管外窜槽对于油田开发工作极 为不利.因此凡是怀疑有窜槽的油水井都应及时检查 窜槽井段,简称”找窜”,并针对窜槽井段采取相应 的封堵工艺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通过作业方式”找 窜”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封隔器验窜,但这种验窜方 法只能验证通过管内窜槽的油水井或两个射孑L井段之间管外窜槽,不能验证单射孑L段管外窜槽,且验证时 由于是人为目测水量变化或压力变化,经常会造成很 大误差.因此急需采用一种通过测试手段简单,快捷 且准确的方法正确找到窜槽井段,从而给油水井措施 提供可靠的资料. 1油田验窜测试技术概况 目前较为常见的找窜方法有同位素找窜,脉冲中 子氧活化找窜和噪声找窜等.同位素找窜是利用放射 性同位素人为地提高被研究对象——窜槽井段的伽马射线强度,在研究层段注入同位素前,后分别进行伽 马测井,将第一次自然伽马i贝0井曲线作为基线,与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施工后所测的同位素曲线分析对比, 排除影响因素,即可解释出窜槽位置.但它的最大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