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热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地热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地热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地热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地热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班级:

姓名:

学号:

地热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摘要: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能源动力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劳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这使得世界上储存的能源资源不断减少,人类或将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加之人们以前对能源的认知程度较低,浪费现象较严重,导致我们现在不得不寻找新型能源来代替传统的能源,如今我们正逐渐向以天然气为主的转变,同时风能、核能、光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正得到广泛的利用,这显然会成为今后替代能源的主流。

前言: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小。因此,地热能作为替代能源不论是用于发电还是直接热利用,都能大幅度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兴起干70年代初,目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中地热能也被列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扩大地热直接利用和发电利用。

(一)地热能简介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7000℃,而在80至100公英里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650至1200℃。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为人们提供所需的能源。

(二)地热能的分布

世界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以下5个地热带:

1、环太平洋地热带。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即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到墨西哥、智利,从新西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到中国沿海和日本。世界许多地热田都位于这个地热带,如美国的盖瑟斯地热田,墨西哥的普列托、新西兰的怀腊开、中国台湾的马槽和日本的松川、大岳等地热田。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欧亚板块与非洲、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从意大利直至中国的滇藏。如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和中国西藏的羊八井及云南

的腾冲地热田均属这个地热带。

3、大西洋中脊地热带。大西洋板块的开裂部位,包括冰岛和亚速尔群岛的一些地热田。

4、红海、亚丁湾、东非大裂谷地热带。包括肯尼亚、乌干达、扎伊尔、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的地热田。

5、其他地热区。除板块边界形成的地热带外,在板块内部靠近边界的部位,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也有高热流区,可以蕴藏一些中低温地热,如中亚、东欧地区的一些地热田和中国的胶东、辽东半岛及华北平原的地热田。

(三)地热能的应用

地热发电: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温地热流体应首先应用于发电。地热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所不同的是,地热发电不象火力发电那样要装备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热能。地热发电的过程,就是把地下热能首先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要利用地下热能,首先需要有“载热体”把地下的热能带到地面上来。目前能够被地热电站利用的载热体,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热水。

地热供暖: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地热利用方式。因为这种利用方式简单、经济性好,备受各国重视,特别是位于高寒地区的西方国家,其中冰岛开发利用得最好。该国早在1928年就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热供热系统,现今这一供热系统已发展得非常完善,每小时可从地下抽取7740吨80℃的热水,供全市11万居民使用。由于没有高耸的烟囱,冰岛首都已被誉为“世界上最清洁无烟的城市”。此外利用地热给工厂供热,如用作干燥谷物和食品的热源,用作硅藻土生产、木材、造纸、制革、纺织、酿酒、制糖等生产过程的热源也是大有前途的。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和供热水发展也非常迅速,在京津地区已成为地热利用中最普遍的方式。

地热务农:地热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如利用温度适宜的地热水灌溉农田,可使农作物早熟增产;利用地热水养鱼,在28℃水温下可加速鱼的育肥,提高鱼的出产率;利用地热建造温室,育秧、种菜和养花;利用地热给沼气池加温,提高沼气的产量等。将地热能直接用于农业在我国日益广泛,北京、天

津、西藏和云南等地都建有面积大小不等的地热温室。各地还利用地热大力发展养殖业,如培养菌种、养殖非洲鲫鱼、鳗鱼、罗非鱼、罗氏沼虾等。

地热行医:地热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诱人的前景,目前热矿水就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世界各国都很珍惜。由于地热水从很深的地下提取到地面,除温度较高外,常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元素,从而使它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如含碳酸的矿泉水供饮用,可调节胃酸、平衡人体酸碱度;含铁矿泉水饮用后,可治疗缺铁贫血症;氢泉、硫水氢泉洗浴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关节炎、皮肤病等。由于温泉的医疗作用及伴随温泉出现的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使温泉常常成为旅游胜地,吸引大批疗养者和旅游者。我国利用地热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含有各种矿物元素的温泉众多,因此充分发挥地热的医疗作用,发展温泉疗养行业是大有可为的。(四)地热能的发展状况

相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不稳定性,地热能是较为可靠的可再生能源,这让人们相信地热能可以作为煤炭、天然气和核能的最佳替代能源。另外,地热能确实是较为理想的清洁能源,能源蕴藏丰富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对地球环境不产生危害。

和其他可再生能源起步阶段一样,地热能形成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技术和资金。地热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从投资到收益的过程较为漫长,一般来说较难吸引到商业投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一般能够得到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例如税收减免、政府补贴以及获得优先贷款的权力。在相关优惠政策的指引下,投资者们将更有兴趣对地热项目进行投资建设。

地热能的利用在技术层面上有待发展的主要是对开采点的准确勘测以及对地热蕴藏量的预测。由于一次钻探的成本较高,找到合适的开采点对于地热项目的投资建设至关重要。现在,地热产业采取引进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勘测设备,为地热能寻找准确的开采点。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为地热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全球大约40多个国家已经将地热能发展列入议程,都为此新型能源做出深入的研究。(五)地热能的前景

如今的人们十分关注健康之道,故而出现了许多用地热资源发展的温泉事业,这无疑有着十分丰富的市场前景。陕西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不但有着“中国

温泉之乡”的咸阳,还有被命为“中国御温泉之都”的西安临潼。这些不仅带动了本地区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且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热发电也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我国根据本国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地区经济发展预测,地热产业规划目标,制定了初期,中期,远期三个目标与任务,不断将地热能广泛用于藏滇、京津冀等地的发电、采暖和灌溉。

总之,地热能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相信经过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开发,我们能更加有效的应用地热能为人类社会发展造福。

(六)结论

地热能只是新能源的一种,它的发展虽然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并且容易受地域限制的影响,所以它的不断开发和利用还是会受到一些限制的。

新能源已成为全球性能源的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新能源战略也成为不发达国家占领国际市场竞争新的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短期内尽管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石化能源,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必将会为世界经济和人民福祉做出巨大贡献。

但是,任何新事物的运用都会是一把双刃剑,新能源也是如此。虽然现在能源问题日益严重,我们也要保持头脑的冷静,要认清其中的利于弊,不可盲目的大力发展。需要严肃的评估新能源可能带来的的风险,并提高应对这种风险的能力。在能源危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发展新能源,同时保持危机意识,让新能源更好的发展,让能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地热能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地热能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 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A2A1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地热能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A2A1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3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传真:0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地热能是贮存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的能源。地球内部热源来自重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主要方式,地热能在采暖、供热、农业、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人们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的担忧与日俱增,地热能源也越来越得到关注,在全球范围内激发了新一轮地热能开采热,欧、美、日等国纷纷加速地热能开发。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地热能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版)认为:我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全国地热可采储量是已探明煤炭可采储量的倍,其中距地表2000米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 8亿立方米,所含地热量为973万亿千焦耳。在地热利用规模上,我国近些年来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并以每年近10%的速度稳步增长。 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中,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地热发电效益显著提升。除地热发电外,直接利用地热水进行建筑供暖、发展温室农业和温泉旅游等利用途径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国已经基本形成以西藏羊八井为代表的地热发电、以天津和西安为代表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王鸿雁张葵叶 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地热资源既属于矿产资源,也是可再生能源。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包括:天然出露的温泉、通过热泵技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温能、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流体以及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资源。在全球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地热能开发及利用取得较快发展,也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重视。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及利用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 全球地热储量十分巨大,理论上可供全人类使用上百亿年。据估计,即便只计算地球表层10km厚这样薄薄的一层,全球地热储量也有约1.45×1026J,相当于4.948×1015吨标准煤,是地球全部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几百倍。[1]世界上已知的地热资源比较集中地分布在三个主要地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的地热带;二是从大西洋中脊向东横跨地中海、中东到我国滇、藏地热带;三是非洲大裂谷和红海大裂谷的地热带。这些地带都是地壳活动的异常区,多火山、地震,为高温地热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2]图1所示为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

图1 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 来源:鹿清华, 张晓熙, 何祚云. 国内外地热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 排, 2012, 2(1): 39-42 (二)全球地热资源利用 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热水型、地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和岩浆热能四种类型;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又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非发电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是直接利用,多用于采暖、干燥、工业、农林牧副渔业、医疗、旅游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此外,对于25℃以下的浅层地温,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制冷。 根据2010世界地热大会的最新数据,2010年,全球有24个国家开发了地热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0715MWe,年发电利用总量为67246GWh,平均利用系数为0.72;有78个国家开展了地热直接利用活动,总设备容量为50583MWt,年利用热能121696GWh,平均利用系数0.27。 表1 地热发电排名前10的国家 国家装机容量 (MWe)运行能量 (MWe) 总生产能量 (GWh/y) 运行率 (%) 运行机组 (套) 美国3093 2024 16603 0.94 209 菲律宾1904 1774 10311 0.66 56 印尼1197 1197 9600 0.92 22 墨西哥958 958 7047 0.84 37 意大利843 843 5520 0.75 33 新西兰628 628 4055 0.74 43 冰岛575 575 4597 0.91 25 日本536 422 3064 0.83 20 萨尔瓦多204 192 1422 0.85 7 肯尼亚167 167 1131 0.78 6 表2 地热直接利用排名前10的国家国家总生产能量GWh/y 主要利用方式 中国20932 直接供热、地源热泵、洗浴 美国15710 地源热泵 瑞典12585 地源热泵 土耳其10247 直接供热 日本7139 洗浴 挪威7001 地源热泵

地热能的利用现状和前景

地热能的利用现状和前 景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我国地热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摘要 介绍了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从地热发电和地热采暖等多 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的利用,对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环境等角度指出地 热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利用存在问题 Abstract: Introduced in geothermal resources distribution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from geothermal power and geothermal heating aspects discusses the use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to our country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rom the resources, society, economy, environment etc, it points out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Keywords: Geotherm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atus Use Problems 1、引言

(完整word版)地热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地热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班级: 姓名: 学号:

地热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摘要: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能源动力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劳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这使得世界上储存的能源资源不断减少,人类或将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加之人们以前对能源的认知程度较低,浪费现象较严重,导致我们现在不得不寻找新型能源来代替传统的能源,如今我们正逐渐向以天然气为主的转变,同时风能、核能、光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正得到广泛的利用,这显然会成为今后替代能源的主流。 前言: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小。因此,地热能作为替代能源不论是用于发电还是直接热利用,都能大幅度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兴起干70年代初,目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中地热能也被列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扩大地热直接利用和发电利用。 (一)地热能简介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7000℃,而在80至100公英里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650至1200℃。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为人们提供所需的能源。 (二)地热能的分布 世界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以下5个地热带: 1、环太平洋地热带。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即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到墨西哥、智利,从新西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到中国沿海和日本。世界许多地热田都位于这个地热带,如美国的盖瑟斯地热田,墨西哥的普列托、新西兰的怀腊开、中国台湾的马槽和日本的松川、大岳等地热田。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欧亚板块与非洲、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从意大利直至中国的滇藏。如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和中国西藏的羊八井及云南

地热能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地热能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环境和能源等发生变化, 化石燃料高峰时代被逐渐削弱。虽然石油天然气在未来仍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但可再生能源将获得较大发展。与传统能源相比, 生物质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资源更具备商业竞争力。地热能储存于地下, 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既可作为基本负荷能, 也可作为峰值负荷能使用。从其开发利用成本来看, 地热能源相对于其他可再生能源更有发展潜力。 关键词地热能源利用现状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 概述: 一世界能源的发展预测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的观点, 化石燃料的高峰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石油、天然气仍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然而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源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预计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耗的重要构成,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世界主要能源的20%~40% , 到了2100年将提供30% ~80%。地热能源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具有更大的技术潜力。世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潜力可充分地满足世界能源需求。如何保证可再生资源以经济的、环保的和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利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国内外地热能及其利用现状

早在人类文明之初,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就利用温泉洗浴和清洗衣物。在20世纪, 地热能源首次被大规模开发用于采暖、工业加工和发电。近30年来,地热能的利用急剧增长。到2000年, 世界上80个拥有地热资源的国家中, 58个国家已有地热利用的记载。国际地热协会主席约翰·伦德教授在报告“2005年世界地热能利用”中指出, 1904年意大利首次利用地热发电, 至今世界上有24个国家地热发电总装机8 932MW, 年生产电力56 951 GW·h;地热直接利用的国家有72个,年利用地热能75 943 GW·h。近期的发展特点是地源热泵增长极快,年利用能量占直接利用能量的32%。 1、世界地热利用现状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包括发电和直接利用两方面。世界各国利用地热能的经验表明: 高温地热能( >150℃)主要用于发电,发电后排出的热水可经过逐级多次利用;中低温( <150℃)的地热能则以直接利用为主,多用于采暖、农副业、地源热泵和医疗保健等。地热能利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发展, 联合国开发计划(UNDP) 、联合国能源发展联合会(UN - DESA) 与世界能源委员会联合编辑的《世界能源评价报告》对能源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表明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 包括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的现状。同时反映了2001年4种可再生能源的运行能力和年生产量。到2001年底, 地热能是最主要的电力生产者, 占4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5318%。与太阳能、风力、水力利用相反, 地热能储存在地下, 不受气候状况的影响, 既可作为基本负荷能使用, 也可作为峰值负荷能使用。然而, 在大多数情况下, 以基本负荷运行的地热发电站比较经济。 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的热量对传统能源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如表4所示, 利用生物质能直接供热的目前成本是1~6美分/kW·h, 利用地热直接供热的成本是

地热开发与利用

关于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

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

地热能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

地热能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地热资源是蕴涵比较丰富的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逐渐枯竭,地热资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并以12%的速度递增,能源专家普遍预计到2100年地热利用将在世界能源总值中占30%—80%。 关键词:地热资源,能源,枯竭,开发利用 Abstract: Geothermal resources are contain relatively rich a pollution-free, as oil, coal and other traditional energy gradually exhausted, geothermal resources will become future energy important constituent. The international has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in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geothermal resources, and to 12% of incremental pace, energy experts generally expected by 2100 geothermal use will in the world energy 30% - 80% of GDP. Key words : Geothermal resources, energy and dry,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但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却是始于20世纪中叶。地热能的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 (一)直接应用的问题及措施: 1.地热能所在地区离居民点远近的经济影响及措施 近年来,国外对地热能的非电力利用,也就是直接利用,十分重视。因为进行地热发电,热效率低,温度要求高。所谓热效率低。就是说,由于地热类型的不同,所采用的汽轮机类型的不同,热效率一般只有6.4~18.6%,大部分的热量白白地消耗掉。所谓温度要求高,就是说,利用地热能发电,对地下热水或蒸汽的温度要求,一般都要在150℃以上;否则,将严重地影响其经济性。而地热能的直接利用,不但能量的损耗要小得多,并且对地下热水的温度要求也低得多,从 15~180℃这样宽的温度范围均可利用。在全部地热资源中,这类中、低温地热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远比高温地热资源大得多。但是,地热能的直接利用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受载热介质—热水输送距离的制约,一般来说,热源不宜离用热的城镇或居民点过远;不然,投资多,损耗大,经济性差,是划不来的。 2.地热能所在区的地质条件等限制及措施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主要集中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这一区域也是火山多发区。受区域地质条件限制,并不是任何地方都有可供利用的地热资源。地热资源地域分布具有局限性,地热能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分布具有地区性,这一特性往往制约其开发的进程。地热资源勘探风险投资大。通过目前我国高温地热钻井的揭示,高温热储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一定程度反映出了高温地热的勘探风险是制约其深人开发的另一主要因素。包括地热资源勘探技术、评价技术、开采技术、回灌技术、发电技术以及热利用(含热泵)技术等等。 3. 地热产生的水和蒸汽等的化学成分对人和生产的影响及措施 地热流体的农业应用包括大田(田野)农业与温室采暖。热水可以用于大田农业灌溉和/或土壤加热。用于灌溉的最大障碍是,温水使土壤温度得到的任何相应变化,都需要大量的水,

地热能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地热能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摘要:中国是一个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占全球的7.9%,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藏南川西等地,中低温资源遍布全国各地。文中简述了地热能的发展趋势,为保护环境节约能量加速地热直接利用的开发力度。, 关键词:地热能发展趋势;开发现状;存在问题 Abstract: China is a rich country in geothermal energy resource .It makes up7.9 percent of global scale .The high temperature is distributed mainly over north of Xizang, west of Sichuan and so on .The low temperature can be found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conomis resource and exploit capability of direct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energy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 development trend of geothermal energy resource ; pres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 exist problem 当前,各国石油界在保持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其研究范围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海流能、盐差能)、天然气水合物、沼气资源、水能、地热、乙醇汽油、氢能和核能等等。许多国际大石油公司也正在调整发展战略,不断向能源公司发展,具有百年历史的壳牌石油公司已开始涉足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领域。我国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力度,将逐步改善我国以煤和石油为主的能源供应与消费结构,促进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地热能 地热的利用主要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类。目前,人类利用地热发电已达43756 GW - h/a,地热的直接利用36910 GW·h/a。但据估计人类利用地热发电的潜力可达12000T W·h/a [41 .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滇藏的地热田分别属于环太平洋地热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热带。同时,还有不少中低温地热分布在一些内陆盆地沉积层。目前,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进行发电还存在一定困难,但对地热资源进行直接开发利用却有广阔的前景(其热能利用率可超过50%)。同时,采用热泵会大大地拓宽地热的应用领域,使地热资源的开发利 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据地质部门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远景地热资源储量为1353X 1 0't标准煤,推测储量为116.6 X 1 0't标准煤,探明储量为31. 6 X 108t 标准煤。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5 2X 1 04kW ,年发电量达到1X108kW " h,约占西藏电网供电量的50%。在羊八井附近,先后又兴建了装机容量为2000 kW 的朗久地热电站和装机容量为1000 kW的那曲地热电站。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热勘探技术和评价方法,具备大规模开发地热的能力,已开始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我国地热能利用现状 高温地热发电21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利用高温地热资源发电,先后在西藏羊八井、郎久、那曲等地修建了工业性地热发电站,总装机容量21.18MW。其中羊八井地热发电站装机容量25.18MW,实际发电稳定在15MW,约占拉萨电网全年供电量的40%,,冬季超过60% 。截止2002 年5月共发电16 亿度,在拉萨电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羊八井地热储层分为浅层和深层两部分,目前可开发利用的只是地热田中补给能力有限的浅层资源。深部钻探资料表明,热田深部高

地热能(发电)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

地热能(发电)研究现状与 发展趋势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地热能(发电)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热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几乎没有废气排放,并且是稳定,可靠的能源。地热发电是20世纪新兴的能源工业,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现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用地热发电,它对建造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做了重大贡献,是新型能源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地热电站的装机容量和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地热资源的类型和品位。 关键词:地热能;地热资源;地热发电技术;发电厂

RER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GEOTHERMAL ENERGY ABSTRACT Geothermal energy is a renewable source of heat from the earth's interior,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melting of the earth's molten magma and the decay of radioactive material. Geothermal energy i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ergy, compared with fossil energy, almost no emissions, and is stable and reliable energy. Geo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is a new energy industry since the 20th century, has been 100 years of history, now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in the use of geothermal power, i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friendly and resource saving type society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research of new energy. The capacity and economy of the geothermal power station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type and grade of 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Key words: Geothermal energy; geothermal resources; geo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power plant

全面解读《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全面解读《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透露,《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已经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内容,十三五期间地热能开发将拉动总计2600 亿元投资。在此过程中,将探索建立地热能开发的特许经营权招标制度和PPP 模式,并且将放开城镇供热市场准入限制,引导地热能开发企业进入城镇供热市场。 发改委介绍,十三五期间,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 亿平方米,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 兆瓦。到2020 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 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 兆瓦。2020 年地热能年利用量7000 万吨标准煤,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 万吨标准煤。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约2000 万吨标准煤。 同时,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可拉动投资约1400 亿元,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可拉动投资约800 亿元,地热发电可拉动投资约400 亿元,合计约为2600 亿元。此外,地热能开发利用还可带动地热资源勘查评价、钻井、热泵、换热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我国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目前全国336 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 亿吨标准煤;全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1.25 万亿吨标准煤。到2015 年底,全国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3.92 亿平方米,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1.02 亿平方米。但另一方面,地热能发展仍存在诸多制约,包括资源勘查程度低,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对此,在十三五时期,按照集中式与分散式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水热型地热供暖,并将开展干热岩开发试验工作,建设干热岩示范项目。其中包括,大

地热能直接利用研究进展(附 中国地热资源中长期战略目标)

地热能直接利用研究进展 本文出自: 能源世界网作者: 黑玫瑰 一、引言 地热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它具有热流密度大、容易收集和输送、参数稳定(流量、温度)、使用方便等优点。地热不仅是一种矿产资源,同时,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水资源,已成为人们争相开发利用的热点。 我国地热直接利用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日前地热资源在供暖、供热、制冷、医疗、洗浴、康乐、水产、温室等方面的开发利用已形成一定规模与相应的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二、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民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空调、生活用热的需求越来越大,是一般民用建筑物用能的主要部分。建筑物污染控制和节能已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冬季采暖用的燃煤锅炉的大量使用,给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地热能直接利用,实现采暖、供冷和供生活热水及娱乐保健,建成地热能综合利用建筑物,已是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节省能源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这儿年来全球地热能利用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特别是低温地源热泵技术用于制冷、采暖和供热水系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的地热露头点有3200余处,全年天然放热资源量为1.04 X10的17次方kJ,折合 35.6亿吨标煤。然而,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温度高、储量人的地热资源主要在西藏、云南等偏远地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北京、大律、河北、广东、福建、海南、广西等省市。从我国的地热资源情况看,85%是低于100℃的地热水型热田。因此,决定了我国的地热资源的利用主要以直接利用为主。 地热能的另一种形式主要是---地源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河水、海水等,地源能的特点是不受地域的限制,参数稳定,其温度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相当,不受环境气候的影响,由于地源能的温度具有夏季比气温低、冬季比气温高的特性,因此是用于热泵夏季制冷空调、冬季制热采暖的比较理想的低温位冷热源。 我国二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地热能开发与应用技术

地热能开发与应用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地热勘探开发及利用技术方面的需要,在写作中力求突出地热技术的“新”与“实”,很多章节为国家“九五”、“十五”攻关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及近年地热领域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是近年来较多突出地热开发及应用技术的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参考书。 全书共分7篇21章,内容涉及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地热资源勘察及评价方法、地热钻井工艺及技术、 抽水试验工艺过程、回灌井口设备及技术、地热井口设备及系统选材、地热综合利用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地热工程计算软件、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网络化信息管理(GIS)及评价体系、地热开发的环境问题,几乎涵盖了地热开发与利用的所有内容。 可供地热资源勘察、开发、工程设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科研、高校相关专业和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地热勘探开发及利用技术方面的需要,在写作中力求突出地热技术的“新”与“实”,很多章节为国家“九五”、“十五”攻关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及近年地热领域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是近年来较多突出地热开发及应用技术的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参考书。 全书共分7篇21章,内容涉及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地热资源勘察及评价方法、地热钻井工艺及技术、 抽水试验工艺过程、回灌井口设备及技术、地热井口设备及系统选材、地热综合利用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地热工程计算软件、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网络化信息管理(GIS)及评价体系、地热开发的环境问题,几乎涵盖了地热开发与利用的所有内容。 可供地热资源勘察、开发、工程设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科研、高校相关专业和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参考用书。 目 录 第1篇 总论 第1章 能源危机与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1.1 能源危机 1.2 可再生能源及发展战略 1.3 地热能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地位 1.4 世界地热能开发利用 1.5 我国地热开发利用

地热能的利用及发展

地热能的利用及发展 一、地热能概述 地热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7 000℃,而在80至100公英里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650至1 200℃。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地热能是可再生资源。地球内部实际上是个大火球,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火球上却并不觉得灼热难忍,这得归功于组成地壳的岩石,它们是良好的热绝缘体,既有效地防止了地球内部的热量向太空散失,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免被地下高温烫伤。假定地球的平均温度是2000℃,地球的质量约为6×1024kg,地球内部的比热容为 1.05kJ/(kg·℃),那么整个地球内部的热含量大约是1.25×1031J。即便是在地球表面10km厚的薄薄一层里,所储存的热量就有1×1025J。地壳中的热主要靠导热传输,但地壳岩石的平均热流密度低,只有由于某种集热作用才能开发利用。大大盆地中深埋的含水层可大量集热,每当钻探到这种含水层时,就会流出大量高温热水,这是天然集热的常见形式:岩浆侵入地壳浅处,是地壳内最强的导热形式,侵入的岩浆体形成局部高强度热源,也成为地热能开发的有利条件。在地壳中,地热的分布可分为三个带,即可变温度带、常温带和增温带。可变温度带厚度一般为15~20m,它由于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故温度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常温带深度一般为20~30m,其温度变化幅度几乎等于零;增温带在常温带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其热量的主要来源是地球内部的热能。这种温度的变化称为地热增温率。各地的地热增温率差别很大,平均来说地热增温率为每加深100m,温度升高8℃,到达一定温度后,地热增温率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按照地热增温率的差别,把陆地上不同的地区划分为正常地热区和异常地热区。地热增温率接近3℃的地区,称为正常地热区;远超过3℃的地区,称为异常地热区。在正常地热区,较高温度的热水或蒸汽埋藏在地壳的深处;在异常地热区,由于地热增温率较大,较高温度的热水或蒸汽埋藏在地壳的较浅部位,有的甚至露出地表。按照地热资源的温度不同,通常把热储温度大于150℃的称为高温地热资源,小于90℃的称为低温地热资源。由于地热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地热资源的温度分级也将随着利用价值而会有所改变。 二、世界各国地热能的利用 地热能的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而对于不同温度的地热流体可能利用的范围如下: (1)200一400℃,直接发电及综合利用。 (2)150一200℃,双工质循环发电、制冷、干燥、工业热加工。

地热能论文

摘要: 地热能的介绍,本质.储能.地热能发电的原理,并用于地热供暖.地热务农.地热行医。 相关字:机械能蒸汽地热水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其储量比目前人们所利用能量的总量多很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它不但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而且如果热量提取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么热能而且是可再生的。 离地球表面5000米深,15℃以上的岩石和液体的总含热量,据推算约为14.5×1025焦耳(J),约相当于4948万亿吨(t)标准煤的热量。地热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热核反应产生的热能。按照其储存形式,地热资源可分为蒸汽型、热水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和熔岩型5大类。 地热资源按温度的划分。中国一般把高于150℃的称为高温地热,主要用于发电。低于此温度的叫中低温地热,通常直接用于采暖、工农业加温、水产养殖及医疗和洗浴等。截止1990年底,世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于发电的总装机容量为588万千瓦,地热水的中低温直接利用约相当于1137万千瓦。

地热发电实际上就是把地下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变过程或称为地热发电。目前开发的地热资源主要是蒸汽型和热水型两类,因此,地热发电也分为两大类。 地热蒸汽发电有一次蒸汽法和二次蒸汽法两种。一次蒸汽法直接利用地下的干饱和(或稍具过热度)蒸汽,或者利用从汽、水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蒸汽发电。二次蒸汽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不直接利用比较脏的天然蒸汽(一次蒸汽),而是让它通过换热器汽化洁净水,再利用洁净蒸汽(二次蒸汽)发电。第二种含义是,将从第一次汽水分离出来的高温热水进行减压扩容生产二次蒸汽,压力仍高于当地大气压力,和一次蒸汽分别进入汽轮机发电。 地热水中的水,按常规发电方法是不能直接送入汽轮机去做功的,必须以蒸汽状态输入汽轮机做功。目前对温度低于100℃的非饱和态地下热水发电,有两种方法:一是减压扩容法。利用抽真空装置,使进入扩容器的地下热水减压汽化,产生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扩容蒸汽然后将汽和水分离、排水、输汽充入汽轮机做功,这种系统称“闪蒸系统”。低压蒸汽的比容很大,因而使气轮机的单机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但运行过程中比较安全。另一种是利用低沸点物质,如氯乙烷、正丁烷、异丁烷和氟里昂等作为发电的中间工质,地下热水通过换热器加热,使低沸点物质迅速气化,利用所产生气体进入发电机做功,做功后的工质从汽轮机排入凝汽器,并在其中经冷却系统降温,又重新凝结成液态工质后再循环使用。这种方法称“中间工质法”,这种系统称“双流系统”或“双工质发电系统”。这

地热能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地热资源分布及我国现状概述 (1) 1.1地热的概述 1.2世界地热资源的分布 第二章地热资源的利用 (3) 2.1地热发电 2.2地热直接利用 第三章现今地热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 3.1可持续发展问题 3.2环境保护问题 第四章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 第五章地热利用中的不利效应 6.1地面沉降 6.2热污染 6.3化学污染 6.4 诱发地震 第六章我国地热开发存在问题............................................................................................................. 6.1 技术落后 6.2污染问题有待解决 第七章对我国地热开采利用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现在的被发现的可以再次使用的能源品种是非常的多,地热能是非常不错的可再次利用的能源,因为它比别的新能源更加稳定,不仅是理想型清洁能源也同样可作为最佳代替能源,其蕴藏丰富,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也不产生任何危害,目前地热能主要利用于发电采暖种植等。 关键字新能源稳定地热能 ABSTRACT Found the current human form of renewable energy diversification,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the instability of relative to other energy, geothermal energy is relatively reliable and renewable energy, is not only an ideal clean energy type also can be used as the best alternative energy, its rich, in use process also does not produce any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the heating of the geothermal energy is mainly used in power plant, etc. KEYWORDS Geothermal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新能源产能也急剧扩大。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风电是在技术和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形式。尽管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供需紧张以及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做的限制为新能源发展铺就了宽广的道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超乎想象,许多可再生能源资源将逐渐变成商业项目。可以预见,不同能源形式的逐渐替代将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以及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了,石油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油了。 ——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Ahmed Zaki Yamani)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太阳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正在起步,2009年科技部成立“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始发动一轮光热攻坚战。目前,我国已完成建设的光热发电项目只有少数几个,且装机容量均在1MW以下。但我国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这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呈现突破式增长。据统计,如果所有已公布项目均能实施,2015年前,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GW左右规模,市场总量达450亿元人民币。 (二)风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长20.8%。201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6台,容量达到127MW,其中潮间带装机量为113MW,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89%。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议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议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 议 作者:宾德智2010年05月28日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地热资源作为绿色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普遍受到关注。为促进我国全面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笔者借此短文,就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及有关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供讨论。 一、地热和地热资源的概念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储存、产生的热量。能够经济的为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热量,称地热资源,人们习惯简称为“地热”。地热资源的现代涵义包括:地热过程的全部产物,指天然蒸汽、热水和热卤水等;由人工引入(回灌)热储的水、气或其他流体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热水和热卤水等;由上述产物带出的矿物质副产品。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有:天然出露的温泉地热资源;通过热泵技术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热资源;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地热水(气)资源和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资源。 当前,我们所讨论的地热开发利用问题,实际上还限于天然温泉、通过热泵技术利用的浅层地热和通过人工钻井技术直接开采利用地热水(气)资源,尚未涉及干热岩中的地热资源利用问题。

上述四类可用地热资源,从总量及开采难易程度的角度分析,天然温泉资源量小、地域局限性较大,但开采容易,且无风险,是当前温泉旅游业开发利用的重点资源;浅层地热(指地表恒温带以下一定深度内地层中储存的热量)资源量丰富、分布普遍,易开采,风险低,主要利用热泵技术进行利用,但开采对环境有一定影响,是当前空调采暖开发利用的热点,发展较快;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水(汽)资源,主要开采3000m深度以上地层热储中储存的地热水(汽)资源,资源量大,但开采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热储的分布与渗透条件,有较大风险,当前主要是直接开采热储中的地热水(汽),因地热水的补给有限而限制了其开发利用的规模,今后将逐渐转向仅利用热储中的“热量”的方向转化;干热岩中蕴含的地热资源量最大,主要通过地下换热技术开采,由于受当前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尚没有投入实际利用,从发展的观点和未来能源需求考虑,这种地热资源将成为开发利用的重点。 二、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 (一)地热资源勘查 我国地热资源勘查活动始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50年代中期,当时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的范围仅限于天然出露的温泉等。在此期间,在全国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地热资源普查。为配合国家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建立矿泉水疗养院的需要,对一些重要的温泉如北京小汤山温泉等进行了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