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数学备课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五课时

第六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34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丽身高1()30(),体重35(),戴着一副镜片厚度约为2()的眼镜。每天早餐,小丽会喝一杯牛奶,吃一些面包和1个重60()的鸡蛋。吃好早餐,小丽坐上爸爸的小汽车去上学。小汽车的载质量为500(),经过8()的时间,行驶7()到达学校。 2.学校的跑道每圈长400米,小米每天跑3圈是()米,再跑()米就是2千米。 3.一根木材长3米,第一次锯掉8分米,第二次锯掉12分米,这根木材短了()米。 4.一袋面粉重50千克,()袋面粉重1吨。 5.18000千克=()吨()千米()米=2600米4000米=()千米3600千克=()吨()千克5千米=()米200分=()时()分 3000千克=()吨50分米=()厘米=()米6.在里填上“>”“<”或“=”。 9200千克9 吨999米1千米3吨50千克3500千克5时6分56分8000克1吨4千米50米4500米

7.算一算。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1 分,共5分) 1.教室与办公室相距500米,胡老师一天走两个来回共1千米。 () 2.5吨的铁比5000克的棉花重得多。() 3.把2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3分米。() 4.5本一样的书,每本厚8毫米,一共厚40厘米。() 5.把3米5分米长的绳子剪成5分米长的短绳,可以剪成7段。()三、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 分,共10分) 1.下面物体的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A.一本大辞典B.一块橡皮C.一张银行卡2.一块橡皮的长度约为35()。 A.分米 B. 厘米C.毫米 3.粮库存有80吨粮食,用了5000千克,还有()。 A.75吨B.3吨C.30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20分) 1、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那么它是( )形。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条边,( )个角。 3、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它的周长是( )。 4、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 )。 5、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50米,它的周长是( )米。 6、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4分) 1、下面三个图形中, ( )不是四边形。 【① ③ 】 2、教室里黑板长大约是4( ) 。 【① 厘米 ② 分米 ③ 米】 3、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 【① 四条边 ② 四个角 ③ 对边和对角】 4、长8厘米,周长20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 ) 。 【① 12厘米 ② 2厘米 ③ 4厘米】 5、 左图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比,( )。 【① 甲>乙 ② 甲=乙 ③ 无法比较】 6、下列3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么( )图形的周长最长。 【① ② ③ 】 三、实践操作(28分) 乙 甲

(1)在右边画一个同样大的平行四边行。 (2)把下图改成平行四边形。 (3)先量出下列图形各边的长,再算出它们 的周长。〔单位:毫米〕 四、解决问题(28分) 1、用铁丝围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 方形。至少要用多长的铁丝?2、一个正方形水池,它的边长是6分米, 周长是多少分米? 3、一块长方形花圃,长9米、宽5米。它 的一条长边靠墙,其余3边围上篱笆,篱笆至少要多少米?4、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小长方形 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课时 课题口算乘法(例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xx: 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2×380=150×6= 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xx归纳总结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 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 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8页6-----9 第二课时 课题笔算乘法(例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带答案)

精品数学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树高约10()马拉松比赛全长约42()一块橡皮长约4() 一壶花生油重5()水杯的高约是1( ) 一辆货车能载重约10 () 二、填空。 1.(1)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来做单位。 (2)计量质量的单位有()、()、()等。 (3)测量课本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计量路程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4)1千米是()米,1吨是()千克。 2.写出下面的长度。 线条长()厘米()毫米 三、在〇里填上”>”“<”或”=“。 6厘米○60毫米 50千米○400厘米 800克○1千克 2米○19分米 3吨○3000千克 6吨○7千克 1千米○ 900米 7米○80厘米 1千米-500米○300米 2000千克○2吨 999克○1千克 1吨-300千克○500千克 四、估一估。 1.我估计我家到学校的距离 ..大约是()。 2.我估计数学老师的体重 ..大约是()。 3.70米的路丽丽大约要走100步,从商店到家我走了800步,丽丽大约走了()米。 五、判断对错,我能行。 1.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那么40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 ) 2.丽丽的身高是136分米。() 3.1200千克-200千克=1000吨() 4.3000米+8000米=11千米() 5.1千克棉花比1千克盐重。() 六、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 A.90千米 B.90米 C.90分米 2.一个西瓜重5()。 A.克 B.千克 C.吨 3.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A.文具盒 B.电视机 C.数学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70分 满分:100分 一、填空我最棒。(20分) 1.用字母表示下面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 ( ) ( ) ( ) ( ) 2.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436-279-21=436-(279○_____) (2)34×125×8=34×(___○____) (3)120÷5÷4=120÷(___○____) (4)49×38+15×38+38= (49+___+___)×___ 3.在里填上“>”“<”或“=”。 651-45-355○651-(45+355) 12×15×25○12×(15+25) 80×125○10×8×125 15×(14+6)○15×14×6 二、大法官判对错。(对的画“√”,错的画“×”)(5分) 1.215-37+33=215-(67+33) ( ) 2.240÷5÷4=240÷ (5×4) ( ) 3.102×47=100×47+2 ( ) 4.85×16=85×10×6 ( ) 5.99×125+125 = (99+1) ×125 ( ) 姓名 班级 考号

三、择优录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53×24+53×36=53×(24+36)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2.125×4×25×8的简便算法是( )。 A、(125×8)×(4×25) B、125×8+(4×25) C、(125×25) ×(4×8) 3、792×99=792×100○792×1,○里应该填( ) A、+ B、- C、× 4.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 )律。 A.交换 B.结合 C.分配 四、数学门诊部。(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3分) (1)675-(275+43) (2)76×99+76 (3)47×99 =675-275+43 =76× (99+1) =47×100-1 =400+43 =76×100 =4700-1 =443 =7600 =4699 五、我是神算手。(14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8~10题每题1分,其余每空0.5分,共25分)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计量物体质量的单位有()、()、(),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2.一个游泳池长50米,爸爸游1千米,他需要游()个来回。3.1袋大米重25千克,()袋大米重1吨。 4.4000米=()千米8分米=()厘米40毫米=()厘米6吨=()千克 3千米=()米8吨-3000千克=()千克 16厘米+24厘米=()分米5分米=()毫米 2厘米-8毫米=()厘米()毫米 1500千克-500千克=()吨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6.在里填上“>”“<”或“=”。 600米1千米5吨5000千克 3分米30毫米7毫米3厘米

1米-4分米4分米23厘米+67厘米1分米 3080千克3吨300千克2吨-800千克1000千克7.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使等式成立。 1米-9()=1() 1米-99()=1() 1米-999()=1() 1时-59()=1() 8.把一根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分米。9.一张名片厚约1毫米,100张名片叠在一起厚约()厘米。10.一把学生尺子长20厘米,用这把尺子量一块长2米的布,最少需要量()次。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一根跳绳长20分米,大约重1000千克。() 2.苗苗的身高大约是130米,体重大约是28千克。() 3.从学校到图书馆的距离是3千米,步行大约需要30分钟。() 4.北京到西安的距离大约是1200米,乘火车比较合适。() 5.一颗纽扣的厚度约为3毫米,重约3克。()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举重运动员不能够举起重()的杠铃。 A.10千克B.10吨C.100千克 2.学校的操场跑道长400米,跑()才够1千米。 A.2圈B.2圈半C.3圈 3.一艘远洋货船的载质量是()。 A.8000克B.8000千克C.8000吨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14分) 50×70= 40×30= 25×40= 160×3= 60×40= 200×7= 12×30= 22×4= 25×20= 48×20= 300×5= 180×5= 18×3= 60×6= 35×4= 72×2= 15×30= 17×40= 190×3= 95×4= 185×4≈154×28≈592×21≈108×34≈ 252×19≈313×32≈612×19≈710×38≈ 二、我会填。(14分) (1)70的14倍是( ),106与80相乘,积是()。 (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 (3)飞机每小时飞行850千米,4小时可飞行()千米。 (4)新城小学在校学生人数1068人,大约是()人。 刘老师身高169厘米,大约是()厘米。 (5)一只驼鸟奔跑的速度每小时58千米,可写作()。 小东在校运会“100米跑”中,跑出每秒8米的好成绩,写作()。(6)85×25的积是()位数。125×80积的末尾有()个0。 (7)在里填小“>”“<”或“=”。 180×190×6 460×30 46×300 三、请你当裁判(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 (1)250×40的积末尾只有2个0。()

(2)三位数乘最大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 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4)204×50=1020 ()(5)小华骑自行车250米/分,2小时行多少米?列式250×2 ()四、细心选一选。(5分) (1)125×40积的末尾有()个零。 A.1 B.2 C.3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40倍,积也()。 A.不变 B.扩大40倍 C.缩小40倍 (3)8≈8000方框里最大可填() A.0 B.4 C.9 (4)与480×40的积一样的算式是() A.48×40 B.24×800 C.480×400 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根据75×40=30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8分) 150×40= 75×200= 25×40= 我发现了: 2、笔算(18分) 306×24= 703×50= 260×14= 480×70= 65×390= 42×102=

四年级第三单元数学试题

一、填空(15分) 1. 957÷29的商的最高位是()位。696÷87的商是()位数。 2. 187÷22可以把除数看作()来试商。475÷19可以把除数看作()来试商。 325÷24可以把除数看作()来试商。 3. 一个数除以68,余数最大是()。 4. 在()里填“升”或“毫升”。 ①1瓶油是4()②1瓶啤酒是750( ) 5. 将两瓶500毫升地水倒入一个雪碧瓶中,则雪碧瓶里有()升水。 6. 要是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几? 37÷32 36÷58 92÷78 90÷16 87÷35 49÷28 二、判断题(10分) 1. 1升等于10个100毫升。() 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以是一位数,也可以是两位数。() 3. 试商时可将34看作35来试商。() 4. 一桶纯净水有11毫升。() 5. 360+560+28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三、百里挑一(12分) 1. ()瓶750毫升地饮料和1瓶3升的同种饮料地净含量相同。 A.2 B.4 C.5 2. 一瓶花露水有30()。A.kg B.ml C.l 3. 一个数除以56,商是7,余数不可能是()A.7 B.56 C.55 4. 要使687÷□2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A.6 B.7 C.8 四、计算。 1. 竖式计算(12分) 126÷14= 802÷99 = 725÷36 = 768÷32 = 2. 脱式计算(20分)

420÷28×47 840÷(28+14)156÷13+96 603+384÷16 五、解决问题(31分) 1. 5头奶牛7天共吃饲料420千克,平时每头奶牛每天要吃饲料多少千克?(7分) 2. 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25个,6小时可以完成。如果每小时多加工5个,只要几小时可以完成?(7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 时间:40分钟 一、我会填。 1、常用的质量单位有()、()、(),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火车的载重量通常()作单位,上数学课时老师用的天平用()作单位。 3、在()填上适当的数。 ①、3000千克=()吨②、()克=6千克 ③、6400千克-400千克=()吨④、2800千克-800千克=()吨 4、在()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①、1袋面粉重25()②、1枚硬币重2() ③、一头大象重3()④、1袋盐重500() 5、在○里填上>、<、=。 ①、8000千克○9吨②、4千克○4000克 ③、3吨○2990千克④、1吨○1010千克 4、比较大小 ①、排列下列各数:60千克、600000克、6吨、600吨。 ()>( )>( )>( ) ②、4000cm、50mm、200dm、4km ()<( )<( )<(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X”)。 1、1千克铁比1000克棉花重。() 2、一棵大树高17dm. () 3、一个小学生体重约35千克。() 4、一个排球重400千克。() 5、妈妈身高是162厘米,体重53克。()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块香皂重100()。 A.千克 B.吨 C.克 2、一包大豆重100千克,()包大豆1吨。 A.10包 B.100包 C. 50包 3、一座限重10吨的桥梁可以通过载重量为()的车 A.11吨 B.9327千克 C.30000千克 4、水果店第一次运进水果4吨,第二次又运进3000千克,两次共运进()。 A.70千克 B.20千克 C.7吨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它们的质量是1吨。 1、大米:20千克/袋()袋 2、面粉:50千克/袋()袋 3、石油:200千克/袋()桶 4、牛:500千克/头()头 五、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桔子,苹果有50千克,桔子是苹果的3倍,苹果和桔子共有多少千克? 2、果品公司上午收购苹果25吨,运走9吨,还剩多少吨?剩下的用一辆载4吨的卡车来运,几次才能运完? 3、有15吨苹果要运到水果交易市场,租一辆载重4吨的货车运费500元,租一辆 载重1吨的货车运费200元。 ①、请你设计租车方案。②、你认为那种方案好,为什么? 第一题:每空1.5分,共39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 2.()角小于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 3.1平角=()直角1周角=()直角1周角=()平角 4.下图中,∠1与∠2组成的角是()角,已知∠1=40°,那么∠2=()。 5.在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成90°是()时与()时;时针和分针形成平角的 时刻是()。 二、写出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的度数。 ()()()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 A.1 B.2 C.3 D.无数 2.角的两条边是两条()。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曲线 3.9:30,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4.在一个5倍的放大镜下看一个5°的角,看到的角是()。 A.5° B.25° C.30° D.45° 5.可以测出长度的是()。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角的边 四、给下面的角分类。 93°24°100°89°2°75°121°90°

锐角直角钝角 五、先量一量,再在里填上“>”或“<”。 ()() ()() 六、量出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 七、按要求画一画。 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50°的角,并在角的一边上截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135°110°72° 八、看图填一填。 图中有()条射线,()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九、看图计算。 1.已知∠1=35°,那么∠2=(),∠3=(),∠4=()。

2.已知∠1=65°,那么∠2=(),∠3=(),∠4=()。 3.已知∠1=30°,那么∠2=(),∠3=(),∠4=()。 十、三个正方形的摆放如下图,已知∠2=30°,∠3=45°,求∠1。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③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1~7题每空1分,8题每小题2分,共29分) 1、3厘米=()毫米()厘米=5分米100毫米=()厘米 10千米=()米 1吨=()千克()千克=5000克 9000千克=( )吨 ( )吨= 2000千克 2、树高约10()马拉松长跑比赛一块橡皮长 全长约42()约4() 一壶花生油一只曲别针重一辆货车能载重 重5()约2()约10 () 3、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400米,还差()正好是1千米。 4、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最好用()作单位。 5、人们测量较小的长度时常用( )作单位 6、在○里填上>、<或= 6厘米○60毫米 50千米○400厘米 800克○1千克 2米○19分米 3吨○3000千克 6吨○7千克 7、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8、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200厘米 50米 30分米 1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吨 7000克 2740千克 66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共5分) 1、丽丽的身高是136分米。( )

2、1千克棉花比1千克盐重。( ) 3、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 4、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 ) 5、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 那么40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 ) 三、选择题。(共20分) 1、一课桌高约( )。 A、70毫米 B、70厘米 C、70分米 2、水杯的高约1(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3、走1千米大约需要( )。 A、50秒 B、12分 C、1时 4、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A 、毫米 B、厘米 C、分米 5、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A 、文具盒 B 、电视机 C、数学书 6、自行车每分钟行300( )。 A 、分米 B 、米 C、千米 7、4千克( )4千米。 A、大于 B、等于 C、不能比较 8、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 )作单位。 A、吨 B、千克 C、克 9、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千克 10、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 800( ) A、米 B、分米 C、千米 四、我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1. 画一条长22毫米的线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含答案)

第三单元演练 一、填空题。 1.0.3×4表示( )个( )相加。 2.0.29×0.07的积有( )位小数,6.5×8.4的积有( )位小数。 3.0.6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0.052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52。 4.根据32×15=480填空。 3.2×15=( ) 3.2×1.5=( ) 32×0.15=( )32×1.5=( ) 。 5.把28.5的小数点向( )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 100 6.3.5×(10+0.1)=3.5×( )+3.5×( ) 7.在里填上“>”“<”或“=”。 2.75×1.02 2.75 0.98×0.980.98 1.8 1.8×0.8 0.26×10.26 二、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 1.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2.8乘一个小数,积一定比8小。() 。( ) 3.0.75扩大到原来的10倍等于750缩小到原来的1 100 4.两个小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比其中一个数大。( ) 5.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 三、计算。 1.直接写得数。 70×0.001= 2.515×10= 1.1×0.4=0.326×100= 0.1×0.01=0.87-0.6=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1×2.15=4.8×0.25=

6.05×0.54=*4.2×1.01= 3.用简便方法计算。 0.125×9.3×80 0.8×0.6+0.32 4.8×3.6-3.8×3.6 9.9×13.6 四、解决问题。= 1.学校宣传栏上的一块长 2.4米、宽1.2米的玻璃碎了,需要更换一块新玻璃。= (1)更换新玻璃的面积是多少? (2)如果每平方米玻璃10元,买这样一块玻璃需要多少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一、判断题。 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5、1250÷(25×5)=1250÷25×5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5、用2,4,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每个数中,每个数字只出现一次) A.3 B.6 C.9 6、265×95+265×5=265×(95+5)在计‘算时用了( )。 A.加法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D.减法性质 7、计算(125+16)×8下面哪种简便方法正确?( ) A.原式=125×8+6 B.原式=125×16×8 C.原式=125×8×16×8 D.原式=125×8+16×8 8、一只蜗牛用4分钟爬行了24米,煦这样的速度,要爬行72米须用几分钟?列式是( )。 A.24×(72÷4) B.24÷(72÷4) C.72×(24÷4) D.72÷(24÷4)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35分)。 355+260+140+245 102×99 2×125 645-180-245 125×32 25×46 101×56 99×2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玩一玩,吹泡泡。 二、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二、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四、你认为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 这是一个四边形。 ( )

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4、小冬冬家到学校最近的路是第③条。 ()5、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五、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圈起来。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1厘米 B、2厘米 C、4厘米 2、用1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A、4 B、6 C、10 3、用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6 B、7 C、8 六、做一做。(请你在方格图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七、解决问题,你能行! 1、明明家有一块正方形桌布(如图),要在它四周绣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 2、王爷爷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 4、如果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你认为它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多少厘米?(请写出算式,至少写3种) 八、实践活动。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 智慧屋。 你会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吗?(单位:米) ***************** * 说说心里话* ***************** 小朋友,请你和老师说说心里话。选择你所要的答案,在下面画上横线。 1、我()上数学课。(1)喜欢(2)不喜欢 2、我()举手发言。(1)喜欢(2)不喜欢

3、老师经常()。 (1)表扬我(2)批评我(3)不批评也不表扬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 答案 一、填空题。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 2.()角小于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 3.1平角=()直角1周角=()直角1周角=()平角 4.下图中,∠1与∠2组成的角是()角,已知∠1=40°,那么∠2=()。 5.在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成90°是()时与()时;时针和分针形成平角的 时刻是()。 二、写出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的度数。 ()()()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 A.1 B.2 C.3 D.无数 2.角的两条边是两条()。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曲线 3.9:30,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4.在一个5倍的放大镜下看一个5°的角,看到的角是()。 A.5° B.25° C.30° D.45° 5.可以测出长度的是()。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角的边 四、给下面的角分类。 93°24°100°89°2°75°121°90° 锐角直角钝角 五、先量一量,再在里填上“>”或“<”。 ()() ()() 六、量出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 七、按要求画一画。 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50°的角,并在角的一边上截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135°110°72° 八、看图填一填。 图中有()条射线,()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九、看图计算。 1.已知∠1=35°,那么∠2=(),∠3=(),∠4=()。 2.已知∠1=65°,那么∠2=(),∠3=(),∠4=()。 3.已知∠1=30°,那么∠2=(),∠3=(),∠4=()。 十、三个正方形的摆放如下图,已知∠2=30°,∠3=45°,求∠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是()。 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是()。 2.如果A+B=500那么A+(B+20)=();如果A×B=48,那(A×5)×B=() 3.a×6+6×15=()×(+ ) 4.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 ),这是根据( )律。 5.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任意( )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即a÷b÷c 6.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a+(30+8)=(□+□)+845×□=32×□ □+82=□+1825×(4+8)=□×□+□×□ 7.把“>”“<”或“=”填在合适的〇里。 (32+25)×4〇32×4+25×4 86×99+86〇(100+1)×86 160÷5÷5〇160÷10 298-43-157〇298-(43+157)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125×16=125×8×2 ( ) 2.134-75+25=134-(75+25) ( ) 3.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 4.125×4×25×8=(125×8)+(4×25) ( ) 5.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6.17×99+1=17×100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56+72+28=56+(72+2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30 B.a×b+a×c=a×(b+c) C.4×a×5=a×(4×5) 3.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4.49×25×4=49×(25×4),这是根据(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5.986-297的简便算法是( )。 A.986-300-3 B.986-300+3 C.986-200-97 6.一只蜗牛用4分钟爬行了24米,照这样的速度,要爬行72米需用几分钟?列式是( ) A.24×(72÷4) B.24÷(72÷4) C.72÷(24÷4) 四、计算题。(共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45×2=5500÷500= 14×200= 360÷9= 36×99+36= 56+73+27= 125×2×4= 48-48÷2= 125×(8+1)= 24×25×4= 700-31= 24+56-56= 2.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测评 一、填空。 1.1米=()分米1千米=()米 1厘米=()毫米2.一头牛重500千克,照这样计算,两头牛重()吨。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明明在平安路小学上学,他家距离学校2(),每天上学需要走30()才能到学校。 (2)一辆卡车的载质量为3(),能装30袋重100()的大米。 (3)小东把厚度约为1()的电话卡插入电话中,给远在西藏的爸爸打电话。4.比一比,填一填。 体重12千克体重4吨体重80千克 (1)()最重,()最轻。 (2)小狗比熊猫轻()千克。 (3)把它们按体重由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列:()<()<()。 二、判断。 1.吨比千米重一些。() 2.5吨钢材和5吨棉花一样重。() 3.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丽丽家距外婆家40千米,她步行去外婆家比较合适。() 5.一个鸡蛋约重150吨。() 三、算一算。 1.15厘米+25厘米=()分米 2.7千米-()米=2千米 3.3000千克+()吨=5000千克 4.6米-20分米=()厘米 5.2吨-1000千克=()吨 6.5000毫米=()厘米=()分米=()米 四、在○里填上“>”“<”或“=”。 3800克○4千克 5吨○5000千克 9千米40米○900米 28毫米○1分米9000克○10千克 5厘米○20毫米 五、估一估,量一量,画一画。 1.一支铅笔长约()分米;一块橡皮厚约()毫米。 2.下面三角形的三条边一共长()毫米。

3.画一个长45毫米,宽12毫米的长方形。 六、解决问题。 1.明明和爸爸要去石林旅游,爸爸驾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经过2小时他们能从家经过宜良到达石林吗? 2.四辆卡车的载质量分别是6吨200千克、600千克、2吨500千克、8吨400千克,根据其中两位卡车司机的对话,标出每辆卡车的载质量。 中型卡车 轻型卡车 重型卡车微型卡车 500米。 (1)广州中信大厦与台北101大楼的高度和约比1千米少多少米? (2)上海中心大厦高约600米,下面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连一连) 4. (1)小东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2)李阿姨家上个月用水多少吨?水费是多少钱? 5.租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卫星运行(三位数乘两位数)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依据算式,可将两个乘数分别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将近似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估算的结果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1)计算时,可以把数拆分成积的形式,再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 例如: 114×21=114×3×7=342×7=2394 2)可以把其中一个数改写成和的形式,再用另一个数和新拆分出来的两个数分别相乘,把所得的积相加。例如: 114×21=114×(20+1)=114×20+114×1 =2280+114 =2394 3)乘数末位是“0”时,可以先把0以前的数相乘,再看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后面添写几个0. 4)例如:460×21 350×30 267×30

1、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 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第三单元备选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14分) 50×70= 40×30= 25×40= 160×3= 60×40= 200×7= 12×30= 22×4= 25×20= 48×20= 300×5= 180×5= 18×3= 60×6= 35×4= 72×2= 15×30= 17×40= 190×3= 95×4= 185×4≈ 154×28≈ 592×21≈ 108×34≈ 252×19≈ 313×32≈ 612×19≈ 710×38≈ 二、我会填。(14分) (1)70的14倍是(),106与80相乘,积是()。 (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3)飞机每小时飞行850千米,4小时可飞行()千米。 (4)新城小学在校学生人数1068人,大约是()人。 刘老师身高169厘米,大约是()厘米。 (5)一只驼鸟奔跑的速度每小时58千米,可写作()。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 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 2.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分米、()、()。 3.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 吨。 4.填上合适的数。 8000米=()千米5000 千克=()吨 70毫米=()厘米90 厘米=()分米 50分米=()米3000克=()千克 4米=()厘米7分米=()毫米 18 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600千克+1400千克=()吨 4米—35 分米=()分米 1400米—400米=()千米 5.圈一圈。 一只重(1吨15千克500克) 一枚的厚度约(2克2mm 2cm ) 一张高(7cm 7dm 7m ) 每小时飞行(900千米60千米4500米) 体重约是(5000克28千克500克)

二、在○里填上“>”、“<”或“=”。 4 厘米○39 毫米70 毫米○70 厘米 6 千克○6000吨 5 千米○4980 米 10 米+9 厘米○18 米 3 吨+4 吨○7000 千克 三、选择。 1、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A、90千米B、90米C、90分米 2、一课桌高约()。A、70毫米B、70厘米C、70分米 3、一个西瓜重5()。A、克B、千克C、吨 4、水杯的高约1()。A、毫米B、厘米C、分米 5、你走1千米大约需要()。A、10秒B、10分C、10小时 四、操作题。 1.画一条线段,使它的长度在5厘米和6厘米之间。 2.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3.先估计,再测量。 五、解决问题。 1.光明小学图书馆买来的6 本相同的书,每本厚5毫米。这6本书一共厚多少毫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7厘米,8厘米,7厘米,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5°,67°,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顶角是(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 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75°,另一个锐角是( )。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5厘米,底边长4厘米,围成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绳子。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和11厘米的绳子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 2.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 3.在钝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钝角。( ) 4.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直角。( ) 5.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6.在五边形中,画两条线段能够把这个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08°。( ) 三、选择(将准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等边三角形是( )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 ① 1 ② 2 ③ 3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75°、30°、75°,这个三角形 是( )。 ①锐角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③等腰锐角三角形 4.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的2倍,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5.右图中共有( )个直角三角形。 ① 2 ② 4 ③ 8 四、根据下面每个图形标出的底,画出图形的高 底 底 五、算一算 1.求下面三角形中各角的度数。 (1)∠1=42°,∠2=38°,求∠3的度数。 (2)∠1=28°,∠2=62°,求∠3的度数。 2.一根铁丝能够围成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改围一个 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 一、算一算。43分(8+18+9+8) 1、直接写得数。 26×2= 37×2= 18×4= 26×3= 70×80= 500×70= 23×30= 18×50= 2、用竖式计算。 543×24 326×53 185×92 860×37 603×46 234×75 3、用递等式计算。 325×27+654 985-43×22 (654-278)×86 4、列式计算。 ①一个因数是560,另一个因数是32。②185的6倍是多少? 积是多少? ③75个340连加的和是多少?④542与138的和乘25,结果是多少?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 1、近似数比准确数大。() 2、一个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大于乘一位数的积。() 3、任何数乘0的积一定是0。() 4、最大两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积是99000。()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 ①四位数②五位数③四位数或五位数 2、31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①两②三③四 3、15×50=750,如果把15扩大5倍,50缩小5倍,现在的积是( )。

①3750 ②150 ③750 4、某机器厂平均每天生产车床18台,一个月(30天)大约生产( )台。 ①450 ②600 ③620 四、认真看题填空。22分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它的速度可写作( )。 2、路程=( )÷( )。 3、张老师每月工资是1603元,估算时可以看作( )元。 4、2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5、120个6相加的和是( ); 320的30倍是( )。 6、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就( )。 7、在○里填上“>、<”或“=”。 140×3 ○ 400 49×4 ○ 50×4 260×3 ○ 26×30 60×40 ○ 30×80 21×40 ○ 120×4 63×5 ○ 5×63 8、估算。 52×97≈ 78×33≈ 295×11≈ 32×198≈ 74×51≈ 91×48≈ 205×29≈ 43×305≈ 五、解决问题。27分(5+5+5+6+6) 1、一辆货车上午8时从甲城出发,平均每小时行68千米。经过14小时到达乙城,甲乙 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要吃302千克食物,九月份大约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3、育才小学有254位夏令营学员。学校组织学员到土楼博物馆参观,学生团体票每人25 元。学校准备6500元够买门票吗? 4、一块长方形水稻试验田,长40米,宽24米,平均每平方米收稻谷14千克, 这块试验田一共收稻谷多少千克? 5、学校新购进85套课桌椅,每张桌子155元,每把椅子65元,学校一共要付多少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