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技术 整理版

安全生产技术 整理版

安全生产技术 整理版
安全生产技术 整理版

安全生产技术

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

第一节机械行业安全概要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是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的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的装置。

机械产品主要类别

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制动装置、工作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

*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有12类:

1农业机械;2重型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水泥设备);3工程机械;4石油化工通用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5电工机械(家用电器);6机床(木工机械);7汽车;8仪器仪表;9基础机械(粉末冶金制品);10包装机械(输送机);11环保机械;12其他机械。

*非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

二、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

防护对策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分为:直接、间接和指导性三类。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设计机器时,考虑消除机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机械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克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指导性安全措施是制定机械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定及设置标志,提示或知道操作程序,来保证作业安全。

1、齿轮传动的安全防护:齿轮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

2、皮带传动的安全防护

皮带摩擦易产生静电放电现象,不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

皮带与防护罩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特例:皮带轮中心间距3m以上、皮带宽度15cm 以上、皮带转速9m/min以上。

3、联轴器等的安全防护:Ω型防护罩、沉头螺钉。

三、机械伤害类型及预防对策

(一)、机械伤害类型

机械装置的三状态: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

在机械行业,存在的危险和危险因素:

1物体打击(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车辆行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火灾;8高处坠落(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坍塌(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0火药爆炸;11化学爆炸;12物理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其他伤害(摔、扭、挫、擦)。(二)、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措施

1、实现机械本质安全

1)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2)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3)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件;

4)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注意次序

2、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人员培训和管理)

(三)通用机械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

*无法用设计来做到本质安全时,应使用安全装置。

*防护罩一般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不同网眼开口尺寸的安全距离(mm)

四、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

(一)、本质安全:通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设计中,还应考虑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以降低检修的频率;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尽量使操作人员远离危险场所;考虑调整、维修的安全,以减少操作者进入危险区的需要。(二)、失效安全:设计者应保证当机器出故障时不出危险。

(三)、定位安全:把机器定位安装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

(四)、机器布置:车间布局应考虑的因素有:空间、照明、管线布置、维护时的出入安全。(五)、机器安全防护装置

1固定安全防护装置(固定,专用工具才能拆卸);2联锁安全装置;3控制安全装置;4自动安全装置;5隔离安全装置;6可调安全装置(危险区无法隔离);7自动调节安全装置;8跳闸安全装置;9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五、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一)、采光:对厂房一般照明的光窗设置要求: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

(二)、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

双向行驶干道宽度不小于5m,单向行驶干道不小于3m;

车间安全通道:通行汽车的>3m,通行电瓶车的>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1.5m,人行的>1m;

(三)、设备布局

车间生产设备(按最大外形尺寸长度)分大型(≥12m)中型(6-12m)小型(<6m);

设备间距:大型≥2m、中型≥1m、小型≥0.7m;

设备与墙、柱距离:大型≥0.9m、中型≥0.8m、小型≥0.7m;

高于2m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罩,低于2m的,应有不低于1.05m的护栏。

(四)、物料堆放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为加工量的2.5倍,但大件不得超过当班定额;

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与垛高1:2下,垛高不超出2m,砂箱堆垛不超过3.5m。

(五)地面状态:为生产设置的深>0.2m,宽>0.1m的应有护栏或盖板。

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

一、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

1、机床的危险因素:静止部件、旋转部件、内旋转咬合、往复运动或滑块、飞出物。

二、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技术措施

1、设备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2、楔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

3、用专用工具,带护目镜;

4、尾部安装防弯装置及设料架;

5、零部件装卡牢靠;

6、及时维修安全防护、保护装置;

7、选用合格砂轮,装卡合理;

8、加强检查,杜绝违章现象,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三、砂轮机的安全技术要求

(一)砂轮机的安装

1、安装位置:砂轮机禁止安装在证对着附近设备及操作人员或经常有人过往的地方,若无专用砂轮机房,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8m高度的防护挡板。

2、直径≥200mm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先进行平衡调试。

3、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且规定砂轮磨损到直径比法兰盘直径打10mm 时应更换新砂轮。

4、防护罩是砂轮机最主要的防护装置,其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允许超过65°,且≥30°时必须设挡屑板,砂轮圆周表面与挡板的间隙应小于6mm。

(二)、砂轮机的使用:禁止侧面磨削、不准正面操作、不准共同操作。

第三节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

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

一、冲压作业的危险因素

1、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一旦结合运行,就一定要完成一个循环,才会停止。

2、动作失控;

3、开关失灵;

4、模具危险。

二、冲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使用安全工具;

2、模具作业区防护措施;

3、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有机械式、(双手)按钮式、光电式、感应式。机械式有:推手式、拨手式(又称摆杆护手装置)和拉手式保护装置;

三、冲压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人身安全的根本措施。

四、剪板机安全技术措施

常用剪板机分为:平剪、滚剪和振动剪;剪切厚度小于10mm的多为机械传动,大于10mm的为液压传动。

不应独自一人操作剪板机;送料操作者的手指离刀口最少保持200mm。

第四节木工机械安全技术

平刨床、圆锯机和带锯机是事故发生较多的木工机械。

一、木工机械危险有害因素

机械伤害;火灾和爆炸;木材的生物、化学危害;木粉尘危害;噪声和振动危害。

二、木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和锯片有罩、锯条有套、刨切有挡”

带锯机应装设锯盘制动器;圆锯上应装设分离刀;

手压平刨刀轴的设计和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禁止使用方刀轴;

2、压力片的外缘应与刀轴外圆相合;

3、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能超过刀轴外径1.1mm;

4、刨刀开口量应符合要求。

第五节铸造安全技术(据习题增加)

分为普通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铸造设备主要包括:砂处理设备、造型造芯机、金属冶炼设备和铸件清理设备。

一、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火灾及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出坠落;尘毒;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第六节锻造安全技术

二、锻造的危险有害因素

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灼烫;噪声与振动;尘毒;热辐射。

三、锻造安全技术

电动启动装置的按钮盒,其按钮上需标有“启动”、“停车”等字样。停车按钮为红色,其位置比启动按钮高10-12mm。

第七节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

一、定义与研究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使三者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佳匹配。

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其主导作用,机器起着安全可靠的保证作用。

人机系统分两类:1是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2是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

在1类系统中,人在系统中主要充当生产过程的操作者与控制者,即控制器主要由人来操作,人的操作失误,机器会拒绝执行或提出警告,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的本质安全性及认为失误状况。

在2类系统中,以机为主体,机器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于闭环系统的机器自身的控制,人只是一个监视者和管理者,监视自动化机器的工作。只有在系统出差错时,人才进行干预。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机器的本质安全性,机器的冗余系统失灵及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变差等。

二、机械设计本质安全:

*定义同前,包括在设计中排除危险部件,减少或避免危险区工作,提供自动化反馈设备并使运动的部件处于密封状态等。

*机器的安全布置:布局时考虑的因素有:空间;照明;管、线布置。

第八节人的特性

一、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

1最大最小准则;2可调性准则(5%-95%可调,如汽车座椅);3平均准则(门拉手高、锤子、刀手柄);

4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5地域性准则;6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

二、人的生理特性

(一)、人的感觉与感觉器官

1、视觉1)几种常见的视觉现象

暗适应与明适应(暗适应30min,明适应1min);眩光;视错觉(形状错觉、色彩错觉、物体运动错觉)。

2)视觉损伤与视觉疲劳眼睛能承受的可见光的最大亮度值:106cd/m2;300m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紫外线眼炎;紫外线照射4-5h后眼睛充血,10-12h后剧痛而睁不开眼;红外线-白内障;直视高亮度光源(激光、太阳)-黄斑烧伤。3)视觉的运动规律*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习惯顺序-左到右、上到下、顺时针;视线突然转移过程中,3%的视觉能看清目标;对运动的目标,角速度大于1′/s-2′/s时,且双眼的焦点同时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才能鉴别其运动状态;人眼要得到视觉印象,最短的注视时间0.07-0.3S,视觉暂停时间0.17S。

2、听觉1)听觉特性

听觉的绝对阀值,即最弱声音和痛觉声音强度,与频率和声压有关;最短持续时间20-50mS;当声音频率为20Hz,其声压为2X10-5Pa、声强为10-12W/m2的值为听阀,低于听阀的声音不能形成听觉;声源与两耳1cm/29mS,判断声源的距离主要靠声压和主观经验,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减少6dB。

3、人的感觉与反应1)反应时间:一般反应时间0.1S-0.5S,复杂的选择性反应1-3S,要进行复杂判断和认识的3-5S。

听觉的反应时间最短0.1-0.2S,其次是触觉和视觉。

(二)、人体的特征参数1、人体特性参数:静态参数、动态参数、生理学参数及生物力学参数。

2、人体劳动强度参数

*常用的能量代谢测定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一般用间接法;能量代谢分三种:基础代谢,安静代谢和活动代谢;安静代谢=1.2*基础代谢;活动代谢=实际代谢-安静代谢;氧耗量正常人3L,常锻炼者4L。

*我国的劳动强度等级:I级≤15;II级15-20;III级20-25;IV级>25。

(三)、疲劳:分肌肉疲劳(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脑力疲劳)。

疲劳的测定方法:1主管感觉调查表法;2分析脑电图;3测定频闪值;4智能测试;5精神测试;6连续拍摄人体动作的变化。

单调作业分三类:Z型(监视仪表);Y型(用机器和工具简单重复,如铆钉和用锤锻铁);X型(流水线)。

三、人的心理特性

1、能力:标志着人的认识活动在反映外界事物时所达到的水平。主要有感觉、知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等。

2、性格:分为冷静型、活泼型、急躁型、轻浮型和迟钝型5种。

3、气质;气质表现的4种特征:

1)精力旺盛、热情直率、刚毅不屈,往往倾向于性情急躁、主观任性;

2)灵活机智、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性格开朗,易倾向于情绪多变、轻举妄动;

3)安静、不外露、沉着、从容不迫、耐心谨慎,亦倾向于因循守旧、动作缓慢、难以沟通;4)孤僻、消沉、行动迟缓、自卑退让,亦倾向于平易近人、容易相处、谦虚谨慎。

4、需要和动机;

5、情绪与情感;

6、意志。

第九节机械的特性

一、机械的安全定义与特性

安全特性:系统性、防护性、友善性和整体性。

二、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诊断4步骤:信号检测;特征提取;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故障诊断技术:

振动信号-一般要从3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采样;对于高频振动,可从一个方向检测;

油液分析-常用的有光谱和铁谱;

表面缺陷探伤-磁粉、渗透和涡流;

产品的维修性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可达性、零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维修人员的安全。

第十节人机作业环境

一、光环境光的度量:光通量、发光强度、亮度、照度。

二、色彩环境 *颜色的特性有色调、明度和彩度。

色彩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视觉疲劳的影响。由于人眼对明度彩度的分辨力差,在选择色彩对比时,常以色调对比为主。对引起眼睛疲劳而言,蓝、紫最甚,红、橙次之,黄绿、绿、绿蓝最好。红、橙、黄是暖色调,蓝、绿、紫是冷色调。黑、白是坚固色,灰色是柔软色。

三、微气候环境空气温度分为舒适温度和允许温度,舒适温度21±3℃,允许温度=舒适温度±3-5℃。

空气湿度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80%以上是高气湿,30%以下是低气湿,30%-70%时感到舒适。气流速度:一般0.15m/S。

第十一节人机系统

人在人机系统中主要有三种功能:传感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操纵功能。

人优于机的能力有:信号检测、图像识别、灵活性、应变、归纳、推理、判断、创造性等;

机优于人的能力有:反应和操作速度快、精确性高、输出功率大、耐久力强、重复性好、短期记忆、能同时完成多种操作、进行演绎推理及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两人监控人机系统的可靠度:异常情况时,相当于两人并联,可靠度增加;正常情况时,相当于两人串联,可靠度减小。多人表决的冗余人机系统,正常操作和误操作两种概率多增加。

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

电气危险因素分为触电危险、静电危险、雷电危险、电气火灾爆炸危险、射频电磁辐射危害和电气系统故障。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分为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击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一、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和人体状况相关。

感知电流:轻微针刺,发麻感,男性1.1mA,女性0.7mA;

摆脱电流:平均值男性16mA,女性10.5mA,最小值男性9mA,女性6mA;

室颤电流: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50mA;小于心脏周期,数百mA;

电流途径:最危险的途径是左手到前胸;电流种类:工频电流最甚。

皮肤阻抗:决定于电压、频率、电流持续时间、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皮肤潮湿程度和温度等。体内电阻:决定于电流途径和接触面积;

人体电阻:干燥1000-3000Ω,潮湿500-800Ω;

电击按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正常带电状态,分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分为单相电击(70%)、两相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20m处接近0)。

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主要是紫外线);

电烧伤是最常见的电伤,分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数百mA 即可造成灼伤,数A的电流会形成严重的灼伤;电弧烧伤是最严重的电伤

二、电气火灾和爆炸

1、电气引燃源-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要因

1)危险温度: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铁心过热、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电热器与照明器、电磁辐射能量等10类。

2)电火花和电弧-分工作电火花及电弧、故障电火花及电弧。

2、电气装置及电气发生燃爆

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电动机着火、电缆火灾爆炸。

电缆火灾的常见起因:电缆绝缘损坏、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然、电缆接头存在隐患、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可燃气体从电缆沟窜入变配电室、电缆起火形成蔓延。

三、雷电危害

1、雷电的种类、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

1)雷电的种类:直击雷、闪电感应、球雷 3种;

直击雷:直击雷每次放电过程包括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一次直击雷的全部放电时间≤500mS;

闪电感应:闪电发生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此外,直击雷和闪电感应都能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和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闪电电涌(即雷电波)侵入。

2)雷电的危害形式。雷电特点:电流幅值大、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

雷电具有三方面的破坏作用: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

3)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火灾与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损坏、大规模停电。

四、静电危害

1、静电的产生。静电的起电方式:接触分离起电、破断起电、感应起电、电荷迁移。

2、静电的消散。两种方式:中和与泄漏,前者主要通过空气发生。

第二节触电防护技术

所有电气装置都必须具备防止电击危害的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措施。

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绝缘、屏护和间距是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

1、绝缘

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一般不低于107Ω2m。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优劣的最基本的指标。

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

2、屏护与间距

屏护除隔离带电体外,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弧光短路、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

遮拦高度不低于1.7m,下部不大于0.1m;栅遮拦的高度户内不应小于1.2m、户外1.5m,栏条间距不应大于0.2m;对于低压设备,遮拦与裸导体间距不应小于0.8m。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的高度不应低于2.5m。

遮拦、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

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架空线路不得跨越建筑物;明装的车间配电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取1.2m,暗装的取1.4m;明装电度表底口距地面取1.8m。

常用开关电器的安装高度为1.3-1.5m;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留150mm的距离;墙用平开关离地面取1.4m;明装插座离地高度取1.3-1.8m,暗装的取0.2-0.3m。

室内灯具高度应大于2.5m,受限的可减为2.2m,低于2.2m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当灯具位于桌面上方等人碰不到的地方时,可减为1.5m。户外灯具高度应大于3m,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5m。

起重机具至线路导线间的最小距离,1kV及以下的不小于1.5m,10kV者不小于2m。

二、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

IT(保护接地)、TT(工作接地)、TN(保护接零);

1、IT系统

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接地,T表示设备外壳接地。

此系统下,应注意漏电状态并未因保护接地而消失;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接地电阻≤4Ω,当供电源容量不超过100KVA是,接地电阻≤10Ω,10kV配电网中,高低压共用接地时,接地电阻≤10Ω

2、TT系统

前一个T表示配电网接地,后一个T表示设备外壳接地。

图中,中性点的接地RN叫做工作接地,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中性线(也叫工作零线)。

采用TT系统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采用前者。

T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配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用户。

3、TN系统

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N表示设备外壳配电网中性点直接连接。

其保护原理是,故障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TN系统分以上三种,其中TN-S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好,正常工作条件下,外露导体均呈零电位,被称为最干净的系统。有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它;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TN-C-S;触电危险小、用电设备简单的场合可采用TN-C。保护接零用于用户装有配电变压器,且其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配电网。

应用保护接零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同一接零系统中,一般不允许部分或个别设备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不可避免个别设备只能接地时,则该设备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2)重复接地合格。

电缆或架空线路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配电线路最远端及每1km处,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共同敷设的两端,应做重复接地。每一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Ω;

4)工作接地合格。一般不超过4Ω,高阻土壤放宽到10Ω。

6)保护导体截面积合格。有机械防护的PE线不得小于2.5mm2,没有机械防护的≦4 mm2。铜质PEN线≦10 mm2,铝质≦16 mm2,如系电缆芯线,则≦4 mm2。

三、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

1、双重绝缘

1)电气设备的防触电保护分类

0类设备:仅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的设备,只能用在不导电环境,如木质地板和墙壁,且干燥。

0I类和I类设备:出基本绝缘外,还包括一种附加的安全措施。0I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上有接地端子;I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引出带有保护端子的电源插头。

II类设备:除基本绝缘外,还具备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类型的附加安全措施。这种设备不采用接地的措施,也不依赖安装条件。

III类设备: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从电源方面就保证了安全,不得具有保护接地手段。

2)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措施(属II类设备)

双重绝缘:兼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保护绝缘);加强绝缘:是基本绝缘的改进。

3)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条件

工作绝缘≦2MΩ,保护绝缘≦5MΩ,加强绝缘≦7MΩ;

“回”标志II类设备;手持式电动工具优先选用II类设备;潮湿场所及金属构架上工作时,用II、III类均可。

2、安全电压

我国的安全电压额定值:42V,36V,24V,12V,6V。

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42V,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式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36V或24V,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等手持式照明灯12V,水下作业6V。

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又称漏电保护,可作为直接接触电击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基本的保护措施。

第三节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一、危险物质与危险环境

(一)、危险物质分类、分组

1、危险物质分类

爆炸性危险物质分三类:I类-矿井甲烷(CH4);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汽;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

2、Ⅱ类、Ⅲ类的进一步分类

Ⅱ类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引燃电流比分为ⅡA、ⅡB、ⅡC类,ⅡC类最危险;

ⅢA:可燃性飞絮;ⅢB:非导电粉尘;ⅢC:导电飞尘。

3、Ⅱ、Ⅲ类的分组:按引燃温度(自燃点)分为6组,T1、T2、T3、T

4、T

5、T6。

(二)、危险环境

1、爆炸性气体环境

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分区

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或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如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

1区: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上述的区域,如油罐顶上的呼吸阀附近;

2区:指正常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是短时间偶然出现上述的区域,如油罐3m外。

2)释放源的等级:连续级、一级、二级、多级释放源,前三种同上述分区。

3)通风类型划分

通风的方式: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

通风的效果:良好、一般、差。

通风的等级:高级、中级、低级。

2、爆炸性粉尘环境20区:正常工作时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21区:正常工作时可能出现;

22区:正常工作时短时间偶尔出现;

3、火灾危险环境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3区:具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二、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

1、防爆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分类对应于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I、ⅡA、ⅡB、ⅡC、ⅢA、ⅢB、ⅢC。

设备的保护等级,对应上述:Ma、Mb;Ga、Gb、Gc;Da、Db、Dc;

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形式及符号分别是: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浇封型(m)、无火花型(nA)、火花保护(nC)、限制呼吸型(nR)、限能型(nL)、油浸型(o)、正压型(p)、充砂型(q);

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应包括:制造商的名称或注册商标、制造商规定的型号标识等;

2、防爆电气线路

1区、2区绝缘导线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和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1区采用隔爆型接线盒,2区采用增安型接线盒。

第四节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

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分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详见P98)。

2、防雷技术的分类。防雷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以及防雷击电磁脉冲。

1)外部防雷。针对直击雷的防护,不包括反击。

2)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应、防反击、防雷击电涌入侵和防生命安全。

3)防雷击电磁脉冲。

3、防雷装置

1)外部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接闪器:接闪杆(避雷针)、接闪带(避雷带)、接闪线(避雷线)、接闪网(避雷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滚球半径:一类30m、二类45m、三类60m。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圆钢或扁钢等金属导体,距人行道≦3m。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就接地电阻而言,独立接闪杆的冲击接地电阻≤10Ω;附设接闪器每根≤10Ω。

2)内部防雷装置。由屏蔽体、等电位连接件和电涌保护器等组成,对变配电设备,常采用避雷器作为防止雷电波侵入的装置。

二、静电防护

为了防止人体静电的危害,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0区及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防静电手套。禁止在静电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并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

第五节电气装置安全技术

一、变配电站安全

长度超过7m的高压配电室和长度超过10m的低压配电室至少要有两个门。

室内充油设备油量60kg以下者允许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油量60-600kg者须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600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间隔内。

高压配电装置长度>6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增加出口。

二、主要变配电设备安全

在不接地的10kV系统中,变压器的接地一般是其低压绕组中性点、外壳及阀型避雷器三者共用的接地。

居住建筑物内安装的油浸式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得超过400kVA;

室外不超过315kVA者,可柱上安装,315kVA以上的应台上安装;柱上变压器底部距地面≥2.5m,裸导线距地面≥3.5m;变压器台高≥0.5m,围栏高度≥1.7m,变压器外壳距围栏≥1m,变压器操作面距围栏≥2m。

运行中的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偏差不得超过±5%,低压侧不平衡电流不得超过25%,上层油温不应超过85℃。

三、配电柜(箱)

落地柜箱地面应高出地面50-100mm,操作手柄中心高度一般为1.2-1.5m,柜前方0.8-1.2m范围无障碍物。

四、用电设备和低压电器

包括: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设备的防护、人体触及危险部件的防护、水进入内部的防护。

*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安全使用条件:

1、II类、III类设备没有保护接地、接零要求;I类设备必须接地或接零。设备的保护线应接保护干线;

2、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地线不应单独敷设,采用带保护芯线的橡皮套软线作为电源线;

3、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地)插孔和插头;

4、一般场所,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采用Ⅱ类设备;若用I类工具,则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

在潮湿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应使用Ⅱ类或Ⅲ类设备。在锅炉内、金属容器内、管道内等狭窄的特别危险场所,应使用Ⅲ类设备。若使用Ⅱ类设备,则必须装设动作电流≧15mA、动作时间≧0.1S的漏电保护器。

5、使用I类设备应配用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安全用具。

7、绝缘电阻合格,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I类不低于2MΩ,Ⅱ类不低于7MΩ。*电焊设备的安全要求:

弧焊机的电源线上应装设隔离电器、主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一次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二次0.5MΩ。

*低压保护电器

熔断器和热继电器属于最常见的低压保护电器;熔断器熔体的热容量很小,动作很快,宜于作短路保护元件,也可作过载保护元件;热继电器的热容量较大,动作不快,只用于过载保护。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第一节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

一、特种设备的基本概念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分承压类和机电类。

1、承压类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锅炉:容积≥30L;出口水压≥0.1MPa(表压)且功率≥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压力容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压容乘积≥2.5MPa2L的固定、移动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0.2MPa且压容乘积≥1.0MPa2L的气瓶;氧仓;

压力管道: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公称直径>25mm的管道。

2、机电类特种设备

电梯: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起重机:额定起重量≥0.5t的升降机;起重量≥1t,且提升≥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

大型游乐设施:线速度≥2m/S;运行高度≥2m。

二、锅炉的基础知识

工作特性:爆炸性、易损坏性、使用的广泛性、连续运行性。

按用途分为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按介质分为: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按结构分为锅壳锅炉和水管锅炉;按能源分为燃煤、燃油、燃气、废热和电热锅炉。

三、压力容器基础知识

最高工作压力,多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设计压力,标注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工作温度即介质温度。

四个压力等级:

低压容器,0.1MPa≤P<1.6MPa;中压容器,1.6MPa≤P<10MPa;

高压容器,10MPa≤P<100MPa;

超高压容器,100MPa≦P

外压容器中,当容器压力小于一个绝对大气压(0.1MPa)时,又称为真空容器。

压力容器分A、B、C、D 4个许可等级。

四、起重机械基础知识

起重机械分为:轻小型起重设备、升降机、起重机;

起重机分为:桥架类起重机、臂架类起重机;

桥架类起重机分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和缆索起重机;

臂架类起重机分为: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

起重机械安全正常工作的条件:

1、金属结构和机械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和抗屈曲能力;

2、整机必须具有必要的抗倾覆稳定性;

3、原动机具有满足作业性能要求的功率,制动装置提供必需的制动力矩。

五、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最大行驶速度(设计值)超过5km/h的。

按动力分为:内燃车辆、电动车辆和内燃电动车辆。

六、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

4、典型锅炉事故及预防

(1)锅炉爆炸事故

1)水蒸气爆炸。“过饱和水”的一部分瞬时汽化,体积骤增,在空间形成爆炸;

2)超压爆炸。原因是安全阀、压力表不全、损坏或装错,操作人员失职。预防措施是加强运行管理。

3)缺陷导致爆炸。预防措施除加强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察外,还应加强锅炉检验

4)严重缺水导致爆炸。严重缺水时,严禁加水,应立即停炉。此时上水会导致爆炸;长时间缺水干烧的锅炉也会爆炸。防止这类爆炸的主要措施是加强运行管理。

(2)缺水事故

当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刻度线时,即形成锅炉缺水事故。此时水位表内往往看不到水位,表内发白发亮。

“叫水”操作一般只适用于相对容水量较大的小型锅炉,不适用于相对容水量很小的电站锅炉或其他锅炉。后者以及最高火界在水连管以上的锅壳锅炉,一旦发现缺水应立即停炉。

(3)满水事故

当锅炉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安全水位刻度线时,即形成锅炉满水事故。此时水位表内往往看不到水位,表内发暗。

一旦确认满水,应立即关闭给水阀停止锅炉上水;若满水时发生水击,则恢复正常水位后,还须检查蒸汽管道、附件、支架等,确认无异常情况,才可恢复正常运行。

(4)汽水共腾

发生汽水共腾时,水位表内出现泡沫,水位急剧波动,汽水界限难以分清;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汽水共腾与满水一样,会使蒸汽带水,降低蒸汽品质,造成过热器结垢及水击振动,损坏过热器或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

汽水共腾的原因:锅水品质太差、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

汽水共腾的处理:发生汽水共腾时,应减弱燃烧力度,降低负荷,关小主汽阀;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全开连续排污阀,并打开定期排污阀放水,同时上水,以改善锅水品质;待水质改善,水位清晰,可逐渐恢复正常运行。

(5)锅炉爆管

炉管爆破时,往往能听到爆破声,随之水位降低,蒸汽及给水压力下降,炉膛或烟道中有汽水喷出的声响,给水流量明显大于蒸汽流量。

爆管原因:水质不良、水循环故障、严重缺水、管入异物、烟气磨损、腐蚀、管膨胀受阻、吹灰不当、管路缺陷。爆管处理,炉管爆破时,通常必须紧急停炉修理。

(6)省煤器损坏

省煤器损坏时,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时水位下降,过热蒸汽温度上升;省煤器烟道内有异常声响,烟道潮湿或漏水,排烟温度下降,烟气阻力增大,引风机电流增大。省煤器损坏会造成锅炉缺水而被迫停炉。

省煤器损坏原因:飞灰磨损严重、水质不良、酸性腐蚀、材质或制造缺陷、水击或剧烈振动。

省煤器损坏处理:若能经直接上水管上水,并使烟气经旁通烟道流出,则可不停炉进行省煤器修理,否则必须停炉进行修理。

(7)过热器损坏

过热器损坏主要指过热器爆管。过热器损坏后,蒸汽流量明显减小,且不正常地小于给水流量;过热蒸汽温度上升,压力下降;

过热器损坏的原因:锅炉满水、汽水共腾或汽水分离效果差造成结垢爆管;工况变化等。

过热器损坏通常需要停炉修理。

(8)水击事故

水在管道中流动,因速度突变导致压力突变,形成压力波在管道中传播的现象,叫水击。

易发生水击的部位:给水管道、省煤器、过热器、锅筒。

(9)炉膛爆炸事故

炉膛爆炸是指炉膛内积存的可燃性混合物瞬间同时爆燃,从而是炉膛烟气侧压力突然升高,超过了设计允许值而造成水冷壁、刚性梁及炉顶、炉墙破坏的现象,即正压爆炸。此外还有负压爆炸,即在送风机突然停转时,引风机继续运转,烟气侧压力急降,造成炉膛、刚性梁及炉墙破坏的现象。

炉膛爆炸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燃料必须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炉膛中,二是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的浓度,三是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禁止采用“爆燃法”点火;点火失败后先通风吹扫5-10min后,才能重新点火。

(10)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尾部烟道二次燃烧主要发生在燃油锅炉上,常在停炉后不久发生,常损坏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二次燃烧的条件:在锅炉尾部烟道上有可燃物堆积下来,并达到一定的温度,有一定量的空气可供燃烧。

(11)锅炉结渣

层燃炉、沸腾炉、煤粉炉都有可能结渣。

(二)压力容器事故

3、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措施

1)压力容器发生超温超压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对于反应容器停止进料;对于无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汽;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2)如果属超温引起的超压,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通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

3)压力容器发生泄露时,要马上切断进料阀及泄露处前端阀门。

4)压力容器本体泄露或第一道阀门泄露时,要根据容器、介质不同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5)易燃易爆介质泄露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并防止静电产生。

4、压力容器事故及预防

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冲击波、爆破碎片、介质伤害、二次燃烧爆炸、快开门事故等危害。

压力容器泄露的危害:有毒介质、燃烧爆炸、高温灼烫伤等危害。

(三)起重机械事故

4、典型起重事故及预防

(1)重物失落事故。吊载、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造成的事故,简称失落事故。

1)脱绳事故;2)脱钩事故;3)断绳事故;4)吊钩断裂事故。

(2)挤伤事故(多发生在吊装作业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

(3)坠落事故。主要指起重作业人员,也包括工具、零部件等从高空坠落,使地面人员受伤的事故。

(4)触电事故。

室内作业的触电事故来自起重机的动力源;室外作业的触电事故来自施工现场裸露的高压输电线。

起重机常采用的安全低电压为36V或42V。

(5)机体毁坏事故

1)断臂事故;2)倾翻事故;3)机体摔伤事故;4)相互撞毁事故。

(6)起重机械事故的预防措施

加强对机的管理、对人的培训以及坚持“十不吊”。

十不吊:①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②物体质量不清或超负荷不吊;③斜拉物件不吊;④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不吊;⑤视线、指挥信号不清不吊;⑥埋置物不吊;⑦捆绑、吊挂不牢不吊;

⑧重物棱角处与吊绳间未加衬垫不吊;⑨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⑩钢、铁水装得过满不吊。

第二节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一、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

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批取得使用证方可使用。

锅炉司炉、水质化验员及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附件

(一)、锅炉安全附件

安全阀应每年检验、定压一次并铅封完好,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一次,每周手动排放试验一次。

压力表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最高工作压力标红线。没半年校验一次。

水位表,每台锅炉至少装两只独立的水位计,额定蒸发量≤0.2t/h的锅炉可只装一只。

防爆门,常在炉膛和烟道易爆处装设防爆门。

(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

爆破片与安全阀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泄压反应快、密封性能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爆破帽泄放面积较小,多用于超高压容器。

易熔塞,主要用于中、低压的小型压力容器,在盛装液化气的钢瓶中较多用。

紧急切断阀,目前多用于液化石油气槽车上。

三、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

(一)锅炉使用安全技术

1、锅炉启动步骤

1)检查准备;2)上水;3)烘炉;4)煮炉;5)点火升压;6)暖管与并汽。

上水温度最高不超过90℃,水温与桶壁温差不超过50℃。对水管锅炉,夏季上水时间不超过1h,冬季2h。

冷炉上水至最低安全水位。层燃炉一般用木材引火,严禁用挥发性强烈的油类或易燃物引火。并汽前应减弱燃烧,使锅炉的蒸汽压稍低于蒸汽母管内气压。

2、点火升压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

1)防止炉膛爆炸;2)控制升温升压速度;3)严密监视和调整仪表;4)保证强制流动受热面的可靠冷却。

防止炉膛爆炸的措施是: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10min,没有风机的自然通风5-10min,以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点燃气、油、煤粉炉时,应先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

3、锅炉正常运行中的监督调节

1)锅炉水位的监督调节。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50mm内波动。

2)锅炉气压的监督调节。调节锅炉气压就是调节其蒸发量,而蒸发量是通过燃烧和给水调节来实现的。

3)气温的调节。

4)燃烧的监督调节。燃烧调节的任务是:是燃料燃烧供热适应负荷的要求。

5)排污与吹灰。

4、停炉与停炉保养

1)停炉。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

锅炉正常停炉的次序应该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减少引风;与此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为防止锅炉降温过快,在正常停炉的4-6h内,应紧闭炉门和烟道挡板。之后打开烟道挡板,缓慢加强通风,适当放水。停炉18-24h,在锅水温度降至70℃一下时,方可全部放水。

锅炉紧急停炉的操作次序是立即停止添料和送风,减弱引风;与此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炉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安全阀及安全阀快速降压。

2)停炉保养。主要指锅内保养,即汽水系统内部为避免或减轻腐蚀而进行的防护保养。保养方法有:压力保养、湿法保养、干法保养、充气保养。

(二)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

1、压力容器安全操作

1)基本要求:平稳操作、防止超载(即防止超压)、防止长期超温。

2)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检查

对运行中的容器进行检查,包括工艺条件,设备状况以及安全装置等。

3)压力容器紧急停止运行的情况

容器的操作压力或壁温超限值,且采取措施后仍无法控制,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容器的承压部件变形、损坏或焊缝、连接处泄露等危及容器安全的迹象;安全装置全部失效,连接管件断裂,紧固件损坏等;操作岗位火灾,威胁容器安全操作;高压容器的信号孔或警报孔泄露。

2、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的内容:保持完好的防腐层;消除产生腐蚀的原因;消灭容器的“跑、冒、滴、漏”;加强停用期间的维护;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

四、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修安全技术

(一)锅炉检验检测安全技术

1、锅炉定期检验的类别:外部检验(运行状态下)、内部检验(停炉状态下)、水压试验(强度和严密性)。

外检一年一次,内检两年一次,水压六年一次。

6、检验检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注意通风和监护;2)禁止带压拆装连接部件;3)注意用电安全。

在锅炉和潮湿的烟道内,照明电压不应超过24V;在干燥的烟道并有妥善的安全措施下,照明不高于36V;

工器具电源电压超过36V时,必须接地。锅内严禁明火照明。

(二)压力容器检验检修安全技术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分为年度检查和全面检验。

年度检查是运行中的在线检查,每年一次;全面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压力容器一般为投用满3年时进行首次全面检验。接下来的全检如下:

1)安全状况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

2)安全状况为3级的,3-6年一次。

3)安全状况为4级的,应当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有检验机构确定。

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将新压力容器划分为1、2、3级,再用压力容器划分为2、3、4、5级。

5、压力容器检验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4)被检容器内部介质必须排放、清理干净,用盲板从被检容器的第一道法兰处隔离所有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来源,同时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禁止用关闭阀门代替盲板隔断。

5)盛装易燃介质的,严禁用空气置换。

6)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量应当在18%-23%之间。

9)切断与压力容器有关的电源,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检验照明用电不超过24V。

10)若需现场射线检测时,应当隔离出透照区,设置警示标志。

(三)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技术

1、宏观检查

直观检查和量具检查通常称为宏观检查,是进行内、外部检验常用的检验方法。

1)直观检查。是承压类特种设备最基本的检验方法,在其他检验方法之前进行,是进一步检验的基础。

直观检查工具:手电筒、5-10倍放大镜、反光镜、内窥镜等。

2)量具检查。是直观检查的补充手段。工具有:直尺、样板、游标卡尺、塞尺等。

2、无损检测

1)射线检测。常用的射线检测方法有X射线和γ射线。

射线检测的特点:可以获得缺陷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定量也较准确;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可长期保存;对体积型缺陷检出率高,对面积缺陷容易漏检;宜检测较薄的工件,不宜较厚工件;宜检对接焊缝,不宜检角焊缝;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确定较困难;成本高,速度慢;射线对人体有害。

射线的的安全防护:主要采用时间保护(缩短与射线接触时间)、距离保护(2-3/4)和屏蔽保护。2)超声波检测

特点:对面积性缺陷检出率较高,体积型检出率低;适宜检验较厚工件;使用于各种试件(对接焊缝、角焊缝等);成本低,速度快;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对于工件厚度方向上的缺陷定位较准确;材质、晶粒度对检测有影响。

3)磁粉检测

特点:适宜铁磁材料探伤,不能用于非铁磁材料;可检出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不能检测内部缺陷;检测灵敏度高,可以发现极细小的裂纹;成本低,速度快。

4)渗透检测

特点:除多孔疏松材料外,可检测任何材料;一次操作可做到全面检测;试件表面粗糙度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探伤结果易受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可检测表面缺陷;检测程序多,速度慢;较磁粉检测而言,检测灵敏度低,材料贵,成本高,有些材料易燃有毒。

5)涡流

特点:不能用于绝缘材料;检测表面缺陷;检测时与工件不接触,检测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检测;不仅可探伤,还可以揭示尺寸变化和材料特性;

6)声发射探伤

特点:是一种动态无损检测方法,能连续监视容器内部缺陷发展的全过程。

7)磁记忆检测:可准确推断工件的应力集中区。

9、气密性试验。又称致密性试验或泄露试验。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露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11、力学性能试验:目的是检测材料及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有:拉力试验、弯曲试验、常温和底纹冲击试验、压扁试验等。

14、合于使用评价(安全评定)

合于使用评价所评定的缺陷都是不满足法规标准要求的“超标缺陷”,安全评定的目的是科学分析带超标缺陷的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

第三节起重机械安全技术

一、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安全技术监督检验报告;设备及人身事故记录;设备的问题分析及评价记录。

在用起重机械定检周期为2年。使用单位还应进行起重机的自我检查、每日检查、每月检查和年度检查。

二、起重机械安全装置

1、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

1)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凡是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机构均应装设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2)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凡是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运行极限位置都应装设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3)偏斜调整与显示装置。跨度≥40m的装卸桥和门式起重机,应装偏斜调整与显示装置。

4)缓冲器。桥式、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以及门座式起重机或升降机等都要装设缓冲器。

2、防风防爬装置。露天工作于轨道上运行的起重机,应装设防风防爬装置。

3、安全钩、防后倾装置和回转锁定装置

1)安全钩;

2)防后倾装置。流动式起重机和动臂式塔式起重机应装设防后倾装置(液压变幅除外)。

3)回转锁定装置。

4、起重量限制器。也称超载限制器。

按功能形式分为:自动停止型,报警型,综合型三类,按结构形式分为:机械式、电子式和液压式。

5、力矩限制器。常用的有机械式和电子式等。

6、防坠安全器。

防坠安全器是非电气、气动和手动控制的防止吊笼或对重坠落的机械式安全保护装置。主要用于施工升降机等上,其作用是限制吊笼的运行速度,防止吊笼坠落,保证人员设备安全。防坠安全器发生作用的同时切断传动装置的电源。

7、导电滑线防护措施;8、防碰装置;9、登机信号按钮;10、危险电压报警器。

*司索工的五不挂:起重或吊物质量不明不挂;重心位置不清不挂;尖棱利角和易滑工件无衬垫不挂;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报废不挂;包装松散捆绑不良不挂。

四、起重机械检验检修安全技术

1、检验类别。分为首次检验和定期检验。

2、检验周期。

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定检周期为1年,其他2年。

4、检验结论。分为合格、复检合格、不合格和复检不合格。

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使用单位应进行场(厂)内机动车辆的自我检查、每日检查、每月检查和年度检查。

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涉及安全的主要部件

1高压胶管(通过耐压试验、长度变化试验、爆破试验、脉冲试验、泄露试验等检测);2货叉(通过重复加载的载荷试验检测);3链条(板式链和套筒滚子链);4转向器;5制动器(行车制动器和停车制动器);6轮胎;7安全阀(常用为溢流安全阀);8护顶架(超过1.8m的工业车辆必须设置);9其他。

三、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使用安全技术

1、单斗挖掘机

挖掘机正铲作业时,除松散土壤外,其最大开挖高度和深度,不应超过机械本身性能规定。在拉铲和反铲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0m,轮胎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5m。

每行走500-1000m应对行走机构进行检查和轮滑。

2、叉车

当物件质量不明时,应将该物件叉起离地100mm后检查机械的稳定性,确认无超载现象后,方可运送。

3、平板拖车

拖车搭设的跳板应坚实,与地面夹角:在装卸履带式起重机、挖掘机、压路机时,不应大于15°;装卸履带式推土机、拖拉机时,不应大于25°。

4、自卸汽车

不得边卸料边行驶;严禁在斜坡侧向倾卸;严禁在车厢内载人。

5、静作用压路机

当土的含水量超过30%是不得碾压,少于5%时,宜洒水。

一般距路基边缘不应少于0.5m,山路时不应少于1m;前后两台压路机间不得小于3m。

8、推土机

不得用推土机推石灰、烟灰等粉尘物料和进行碾碎石块的作业。

四、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检修安全技术

分为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两种。定检周期,每年一次。

检验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和复检不合格。

检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检验专用机动车辆的支撑地面应平整、坚实,坡道的坡度不超过10%;

2、检验场地应有足够的空间,避开周围障碍物;

3、试验时环境温度须在-15~40℃。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一、燃烧与火灾

(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

1、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通常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2、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不包括:地下矿井部分发生爆炸;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

3、燃烧与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即火的三要素: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二)燃烧与火灾的过程和形式

2、燃烧的4种形式: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与氧气边混合边燃烧;

2)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和阻燃气体,先混合,遇点火源即发生燃烧。往往能造成重大损失。

3)蒸发燃烧。可燃液体遇热蒸发,蒸气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

4)分解燃烧。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气体,与氧气进行的燃烧。

(三)、火灾的分类

1、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

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气体火灾;D类:金属火灾;

E类: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

2、按损失规模分:

1)特大火灾:死亡≥10人;死亡+重伤≥20人;受灾户数≥50户;财物损失≥100万元。

2)重大火灾:死亡≥3人;死亡+重伤≥10人;受灾户数≥30户;财物损失≥30万元;

3)一般火灾:除上述外。

(四)、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

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

2、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3、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4、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

5、闪点:在规定条件下,物质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6、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燃点对可燃物质和闪点较高的液体有重要意义。

7、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如:汽、煤、(轻、重)柴、蜡、渣油的密度依次增大,闪点升高,自燃点降低。

8、引燃能(最小点火能):是指能够触发初始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影响因素:温度、释放的能量、热量和加热时间。

9、着火延滞期时间:是指可燃物质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从开始暴露到起火的时间。混合气体着火前自动加热的时间称为诱导期。

(五)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初起期:此阶段可燃物的热解过程至关重要,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

发展期:轰然发生在这一阶段;最盛期的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

(六)燃烧的机理。活化能理论、过氧化物理论、链反应理论。

氢气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4%就不能点燃;空气中的氧气低于14%,常见可燃物就不会燃烧。

当可燃物和氧化剂开始发生燃烧后,为使化学反应能够持续下去,反应区内还必须能够不断生成活性基团。如果除去活性基团,链反应中断,连续的燃烧也会停止。

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链的引发、链的发展和链的终止三阶段。

二、爆炸

(一)爆炸及其分类

爆炸主要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按能量来源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按爆炸反应相不同分为三类: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

气相爆炸分:混合气体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粉尘爆炸、喷雾爆炸。

液相爆炸:如硝酸和甘油,液氧和煤粉,熔融的矿渣或钢水包与水接触。固相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导线过载过热引起的金属气化爆炸。

不管何种能源引起的爆炸,都具备两个特征:能源具有极大的密度和极大的能量释放速度。(二)爆炸的破坏作用:冲击波、碎片冲击、震荡作用和次生事故。

(三)可燃气体爆炸

1、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

乙炔、乙烯、环氧乙烷等,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被点燃爆炸,其实质是分解爆炸。

乙炔是常见的分解爆炸气体,此外,乙炔与铜、银、汞等反应生成爆炸性乙炔盐。安全规程规定:不能用含铜量超过70%的铜合金做乙炔容器;在用乙炔焊接时,不能使用含银焊条。

分解爆炸的敏感性与压力有关。

乙烯分解爆炸所需发火能比乙炔大。压力200MPa时,很危险。环氧乙烷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为40KPa。

2、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

燃烧反应过程分三个阶段:扩散阶段、感应阶段、化学反应阶段。其中扩散阶段时间远大于其余两个阶段。

(四)物质爆炸的浓度极限

1、爆炸极限的基本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危险度H=(L上-L下)/L下,一般情况下,H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1)温度的影响。混合爆炸性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下限越低,上限越高。2)压力的影响。在0.1-2.0MPa,对爆炸下限影响不大,对爆炸上限影响较大。大于2.0MPa时,同时影响。

当初始压力降到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此压力成为爆炸的临界压力。

3)惰性气体的影响。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惰性气体的浓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爆炸上下限趋于一致,使混合气体不发生爆炸。惰性气体浓度对爆炸上限影响较大。4)爆炸容器对爆炸极限的影响。爆炸容器的材料和尺寸对爆炸极限有影响。若容器材料的传热性好,管径越细,火焰在其中越难传播,爆炸极限范围变小。当小到某一数值,火焰就不能传播下去,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如甲烷的0.4-0.5mm,氢和乙炔为0.1-0.2mm。目前一般采用直径为50mm的爆炸管或球形爆炸容器。

5)点火源的影响。点火源的活化能量越大,加热面积越大,作用时间越长,爆炸极限范围也越大。

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爆炸极限的计算:Lm=100/(V1/L1+V2/L2+V3/L3)

(五)粉尘爆炸。是一个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不稳定的气固二相流反应。

1、粉尘爆炸的机理与特点

粉尘爆炸的特点:

1)粉尘爆炸速度和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2)爆炸感应期较长;3)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2、粉尘爆炸的条件及爆炸过程

1)条件: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粉尘虚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初始能量。

2)爆炸过程

粉尘爆炸过程与可燃气体爆炸相似,但有两点区别:

一是粉尘爆炸所需的发火能更多;二是气体爆炸以热传导为主,而粉尘爆炸的热辐射的作用大。

3、粉尘爆炸的特性及影响因素。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特征参数是: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速率。

(六)燃烧爆炸的转化

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压力急剧上升,并不一定着火;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但与压力无特别关系。

固体或液体炸药燃烧转化为爆炸的主要三条件:

1、炸药处于密封状态,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增大了压力,使燃烧转化为爆炸;

2、燃烧面积不断扩大,使燃速加快,形成冲击波,从而使燃烧转化为爆炸;

3、药量较大时,炸药燃烧形成的高温反应区将热量传给尚未反应的炸药,使其余的炸药受热爆炸。

第二节消防设施与器材

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可提式灭火器系统、灭火器防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消防器材是指灭火器等移动灭火器材和工具。

一、消防设施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自动消防系统应包括探测、报警、联动、灭火、减灾等功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完成探测和报警功能。

消防系统中有三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联动控制、手动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组成。

火灾报警装置: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控制指示;如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警报装置: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的装置。如火灾警报器。

1、系统分类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三种基本形式:区域火灾报警系统、集中火灾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区域火灾报警系统适用于二级保护对象,如行政事业单位,工矿企业要害部门和娱乐场所;

集中火灾报警系统适用于一、二级保护对象,如高层宾馆、饭店、大型建筑群;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适用于特、一级保护对象,如大型宾馆、饭店、商场、大型建筑群和大型综合楼。

2、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主要设备,除了具有控制、记忆、识别和报警功能外,还具有自动检测、联动控制、打印输出、图形显示、通信广播等功能。

(二)自动灭火系统

1、水灭火系统。水灭火系统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幕和水喷雾系统。

2、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3、泡沫灭火系统(20倍以下为低倍数,21-200为中倍数,201-1000为高倍数)。

二、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主要包括灭火器和火灾探测器。

(一)灭火器

1、灭火剂

(1)水和水系灭火剂。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在水中加入化学物质的灭火剂称为水系灭火剂。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1)比水轻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2)遇水产生燃烧的火灾;3)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4)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5)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2)气体灭火剂。CO2用于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还适合扑救可燃液体和固体火灾,特别是那些不能用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的玷污容易损坏的固体物质火灾。但CO2喷射出时,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成小水滴。

(3)泡沫灭火剂。分化学泡沫灭火剂和空气泡沫灭火剂。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特别适用于大空间火灾,并具有灭火速度快的优点,应用范围比低倍数广。低倍数泡沫灭火伴有水渍损失。

(4)干粉灭火剂。窒息、冷却、辐射及对有焰燃烧的化学抑制作用是干粉灭火效能的集中体现,

其中化学抑制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起主要灭火作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是灭火系统中广为应用。

2、灭火器种类及使用范围

灭火器由筒体、器头、喷嘴等组成。按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推车式和悬挂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灭火剂分为以下几种:

1)清水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可燃性固体物质火灾,即A类火灾;

2)泡沫灭火器。适合扑救脂类、石油产品等B类以及木材等A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不能扑救B 类水溶性火灾,也不能扑救CDE类火灾;

3)酸碱灭火器。即化学泡沫灭火剂的灭火器,只适用于A类初起火灾,不能用于BCDE类。

4)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于扑救600V以下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的可燃液体火灾。

5)卤代烷灭火器。我国只生产1211和1301灭火器。1211主要用于A、B、C、E类的初起火灾,尤其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珍贵文物及贵重物质仓库等处的初起火灾,也能用于扑救飞机、汽车、轮船、宾馆等场所的初起火灾。

6)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ABCE类火灾,但不能扑救D类轻金属火灾。

(二)火灾探测器。分为感光式、感烟式、感温式、复合式和可燃气体等火灾探测器。

燃烧时的烟雾、温度、火焰和燃烧气体称为火灾参量。

1、感光式火灾探测器

适用于监视有易燃物质区域的火灾发生,如仓库、燃料库、变电所、计算机房等场所,特别适用于没有阴燃阶段的燃料火灾的早期检测报警。分红外火焰探测器和紫外火焰探测器。

红外线波长较长,抗烟雾干扰能力强,相应时间快,工作可靠。

紫外火焰探测器适用于火灾初期不产生烟雾的场所。

2、感烟式火灾探测器

用于探测火灾初期的烟雾。分为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点型是对警戒范围内某一点周围的烟参数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分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对黑烟灵敏度高。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对白烟灵敏度高。线型目前都是红外光束型。

3、感温式火灾探测器。分为定温式、差温式和差定温组合式。定温是设定温度,差温是设定温升速率。

4、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

监视密度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时,应安装在泄露可燃气体处的下部,离地不应超过0.5m;对于有风速经常0.5m/S以上、可燃气体无法滞留的场所,或经常有热气、水滴、油烟的场所,或经常超过40℃的场所,不适宜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有铅离子、硫化氢及酸碱腐蚀性气体等存在的场所,不能使用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用棉球蘸酒精去靠近探测器检测,每季度检测一次。

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

一、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

防爆的基本原则:防止第一过程的出现,控制第二过程的发展,削弱第三过程的危害。

二、点火源及其控制

消除着火源是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

1、明火

可燃气体应符合爆炸下限大于4%的,置换后浓度应小于0.5%;小于4%的,浓度应小于0.2%。2、摩擦和撞击;3、电气设备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

4、静电放电

控制流速,易燃液体不超过4-5m/S,可燃气体不超过6-8m/S。

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电消散技术;人体静电防护;

其他技术,具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一般不允许采用平皮带传动,可采用三角皮带传动。但最好的方法是安设单独的防爆式电动机。增湿。

5、化学能和太阳能

三、爆炸控制

防止爆炸的一般原则:一是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之外;二是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三是使氧气浓度处于其极限值以下。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措施主要有:设备密闭,厂房通风,惰性介质保护,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危险品隔离存储等。

1、惰性气体保护。(具体措施见P212)

另,采用烟道气时应经冷却,并除去氧及残余的可燃组分。氮气等惰性气体在使用前应经过气体分析,其中含氧量不得超过2%。

2、系统密闭和正压操作

当设备内部充满易燃易爆物质时,要采用正压操作,以防外部空气渗入设备内。连接处应尽量采用焊接接头,减少法兰连接。

4、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以不燃或难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或易燃材料,是防火与防暴的根本性措施。常用的不燃溶剂主要有甲烷和乙烷的氯衍生物。

5、危险物品的存储

无机酸本身不可燃,但与可燃物质相遇能引起燃烧及爆炸;铝酸盐与可燃金属相混能是金属着火或爆炸;松节油、磷及金属粉末在卤素中能自行着火。

6、防止容器或室内爆炸的安全措施

1)抗暴容器;2)爆炸泄压;3)房间泄压。

7、爆炸抑制

爆炸抑制系统由能检测初始爆炸的传感器和压力式灭火剂罐组成,灭火剂罐通过传感器装置动作。

四、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及技术

可分为阻火隔爆装置与防爆泄压装置两大类。

1、阻火隔爆技术

分机械隔爆和化学抑爆。机械隔爆是依靠某些固体或液体物质阻隔火焰传播;化学抑爆主要是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来抑制火焰传播。

机械阻火隔爆装置主要有工业阻火器、主动式隔爆装置和被动式隔爆装置。其中工业阻火器常用于管道中,形式最多,应用也最为广泛。

1)工业阻火器。分为机械式阻火器、液封和料封阻火器。常用于阻止爆炸初期火焰的蔓延。

2)主动式隔爆装置。

工业阻火器时刻都在其作用,对流体介质阻力大;而主、被动式隔爆装置只在爆炸发生时起才作用,不动作对流体介质阻力小。工业阻火器对于纯气体才有效,对气体中含有杂质的,应选用主、被动式隔爆装置。

主动式隔爆装置由传感器探测爆炸信号,来控制阀门开、关;被动式是由爆炸波来推动阀门。4)其他阻火隔爆装置

单向阀;阻火阀门(易熔金属控制阀门);火星熄灭器(防火罩,防火帽)。

5)化学抑爆装置。是火焰传播显著加速的初期通过喷洒抑爆剂来抑制爆炸的作用范围及猛烈程度的一种防爆技术。主要由爆炸探测器、爆炸抑制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适用于泄爆易产生二次爆炸,或无法开设泄爆口的设备以及所处位置不利于泄爆的设备。常用的抑爆剂有化学粉末、水、卤代烷和混合抑爆剂等。

2、防爆泄压技术

防爆泄压装置主要有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等。1)安全阀。作用是防止设备和容器内压力过高而爆炸。泄压时产生的动力声响,还可以起到报警的作用。

安全阀按结构和作用原理分为杠杆式、弹簧式和脉冲式。按排气方式分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

2)爆破片。作用基本同安全阀,以下两种情况应必须得爆破片:一是如果压力容器的介质不洁净、易洁净或聚合时;二是工作介质为剧毒气体或可燃气体里含剧毒气体的压力容器。

防爆片的防爆效率取决于它的厚度、泄压面积和膜片材料。

正常工作时操作压力低或没有压力的系统,可选用石棉、塑料、橡胶或玻璃;较高的系统用铝、铜;微负压的用2-3mm厚的橡胶板。特别注意,存有燃爆性气体的系统不得选用钢、铁作爆破片。泄压面积,一般按1m3容积取0.035-0.18m2,但对氢和乙炔的设备则应大于0.4m2。

爆破片爆破压力的选定,一般为设备、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1.15-1.3倍;任何情况下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均应低于系统的设计压力。

3)防爆门。一般设置在使用油、气或燃烧煤粉的燃烧室外壁上。泄压面积取0.05-0.22m2/m3。防爆门(窗)应设置在人不常到的地方,高度不低于2m。

第四节烟花爆竹安全技术

一、概述

烟火药最基本的组成是氧化剂和可燃剂。其安定性主要是添加化学安定剂,如二苯胺。

烟花爆竹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

1、非法生产现象严重;

2、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

3、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4、从业人员素质差;

5、烟火药配方中使用禁、限用原料;

6、缺乏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二、烟花爆竹基本安全知识

(一)感度及其影响因素

主要有热感度和机械感度。

1、热感度。烟花爆竹药剂在热能作用下,发生爆炸变化的能力称为炸药的热感度,在使用上常以炸药的爆发点和火焰感度来表示。

2、机械感度。烟花爆竹药剂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爆炸的能力。包括摩擦感度和冲击感度。

*烟花爆竹药剂感度的影响因素:温度、物理状态、洁净粒子的大小、密度、杂质。

(二)烟火药安全生产的安全措施

1、烟火药制造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主要有

1)烟火药原料应符合标准;

2)粉碎应在单独工房进行,粉碎前阴筛掉机械杂质,筛选不得用铁质、塑料等产生火花或静电的工具;

3)黑火药原料的粉碎,应将硫磺和木炭混合粉碎;

5)粉碎和筛选原料时应坚持做到:三固定: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四不准:不准混用工房、不准混用工具和设备、不准超量投料、不准在工房内存放粉碎好的药物;所有粉碎和筛选设备应接地,电气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的。

6)严把领药、称药、混药三道关;

7)压药造粒工房要做到定员定机,药物升温不得超过20℃;

2、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

1)领药要按照“少量、多次、勤运走”的原则;

2)装、筑药应在单独工房操作。装、筑无高感度要时,每间工房定员2人,否则每间1人。

3)钻孔与切割有药半成品时,应在专用工房内,每间定员2人,人均面积不得少于3.5m2,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和长时间使用同一件工具;

4)贴筒标和封口时,操作间主通道不得小于1.2m;

(三)烟花爆竹工厂的布局和建筑安全要求

A、C及厂房每一危险工作间大于18m2时,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2个;小于9m2且同时不超过2人时,可设1个;当小于18m2且同时不超过3人时,也可只设1个,但必须设安全窗。

每一危险工作间内,由最远工作点到出口,A级厂房不应超过5m,C级不超过8m;厂房内的主要通道不应小于1.2m,工作间内的通道不小于1.0m。

安全窗:窗口宽度不应小于1.0m,窗扇高度不应小于1.5m,窗台高度不应高出地面0.5m。

仓库安全出口不应小于2个,当面小于100m2,且长度小于18m时可设1个,但任一点到出口不应大于15m。

当每个建筑物的体积均超过300m3时,室外消防用水量可按10L/S、2h计算。总仓库按3h计,消防蓄水池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存药量大于1kg且单人操作的工作间,工作台上方宜设手动水淋系统或翻斗水箱;作业人员少于6人,建筑面积在9-16m2的工作间,宜设手动水淋系统和供水设备,消防延续时间按30min计算。雨淋灭火系统的喷水强度不宜低于16L/(min2m2),最不利点喷头压力不低于0.05MPa。

(四)烟花爆竹工厂电气安全要求

I类(F0区)场所,即炸药、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的储存场所不应安装电气设备;

Ⅱ类(F1区)场所,即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的制造场所;

Ⅲ类(F2区)场所,即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选用密封、放水防尘型设备。

(五)烟花爆竹及其原料储存和运输安全要求

库房内主要通道不小于2m;无木地板的仓库,地面要设置30cm高的垛架。

烟花爆竹的机动运输车辆速度不得超过10km/h。且不得抢道,车距应不小于20m。

三、烟花爆竹生产安全管理要求

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应满足下列安全生产要求:

1、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安全投入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4、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以上);

5、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经考核合格;

6、生产设施应当符合安全生产条件;10、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器材、设备。

第五节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技术

一、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安全基础知识

民用爆破器材是用于非军事目的的各种炸药(起爆药、猛炸药、火药、烟火药)及其制品和火工品的总称。

(一)分类:工业炸药、起爆器材、专用民爆器材。

(二)民用爆破器材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

粉状乳化炸药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主要来自物质危险性,如生产过程中的高温、撞击摩擦、电气和静电火花、雷电引起的危险性。

(三)民用爆破器材基本安全知识

1、火药燃烧的特性及炸药爆炸的三特征

1)火药燃烧的特性:能量特征(标志火药做功能力的参量)、燃烧特性(标志火药能量释放能力,主要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力学特性、安定性、安全性。

2)爆炸三特征:反应过程放热性(一般3700-7500kJ/kg)、反应过程的高速度、反应生成物必定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2、危险物质的燃烧爆炸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

起爆药最容易受外界微波的能量激发而发生燃烧或爆炸,并能迅速形成爆轰;

工业炸药属猛炸药,这类炸药在一定的外界激发冲量作用下能引起爆轰;

影响火炸药爆炸的因素主要有:炸药的性质、装药的临界尺寸、炸药层的厚度和密度、炸药的杂

质及含量、周围介质的气体压力和壳体的密封、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3、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

爆炸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初始压力(波面压力)可达100MPa以上。

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安全管理要求(基本同烟花爆竹)

第五章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第一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防尘、防毒基本原则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有害因素。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尘毒特性,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1、无毒低毒替代有毒高度;

2、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3、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尽量采用湿式作业,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

4、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连锁泄露报警装置。在放散有爆炸性危险的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5、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

二、防噪声和振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防噪声

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使之达标;仍不能达标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动作业时间,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

1、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高噪车间与低噪车间应分开布置;注意增加隔声和吸声措施;

2、宜将高噪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

3、减少噪声的传播。

三、防辐射基本原则和要求

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一)防非电离辐射。主要防护措施有场源屏蔽、距离保护、合理布局以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等。(二)防电离辐射。包括辐射剂量的控制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防高温基本原则和要求

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同时采取必要的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消除高温职业危害。

第二节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生产性粉尘分3类:

1、无机性粉尘。有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煤等;金属性粉尘;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金刚砂。

2、有机性粉尘。有植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人工合成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炸药和人造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

二、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

在卫生学上,常用的粉尘理化性质包括粉尘的化学成分、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状、硬度、荷电性和爆炸性等。

(一)粉尘的化学成分

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是直接决定粉尘对人体伤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粉尘对人体有致纤维化、中毒、致敏等作用,如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的致纤维化作用。

(二)分散度。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最大。

(三)溶解度与密度。主要程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程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增加其危害减弱。

(四)形状与硬度粉尘的形状能影响其稳定程度。坚硬且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粘膜机械损伤。如某些纤维状粉尘,石棉纤维。

(五)荷电性。荷电性尘粒在呼吸道可被阻留。

(六)爆炸性。高分散度的煤碳、糖、面粉、硫磺、铝、锌等粉尘具有爆炸性。可能发生爆炸的粉尘最小浓度为:煤尘30-40g/m3,淀粉、铝及硫磺为7 g/m3,糖为10.3 g/m3。P197中铝为40。

三、生产性粉尘治理的技术措施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一)改革工艺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

(二)湿式作业。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较低。

(三)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该法。

(四)个体防护

第三节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一、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于存在形态

(一)来源。如聚氯乙烯塑料加热至160-170℃时,可分解产生氯化氢。

(二)毒物形态。

3、雾,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

4、烟,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5、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在0.1-10μm。

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雾等微粒,统称为气溶胶。

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其危害情况有一下几种:

1、可燃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的10%;

2、空气中爆炸性粉尘浓度大于等于爆炸下限的30%;

3、空气中的氧气含量<18%或>22%;

4、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这也接触限制;

5、其他任何超标的环境条件。

二、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措施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采用无毒低毒代替有毒高毒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如下:

(一)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该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通风机构成。采用该系统注意一下两点:

1、整个系统必须注意安全、防火、防爆问题;

2、正确选择气体的净化和回收利用方法,防止二次污染,防止环境污染。

(二)局部排气罩

就地密闭,就地排出,就地净化,排气罩就是实施毒源控制,防止毒物扩散的具体技术装置。分3种:

密闭罩、开口罩、通风橱

(三)排出气体的净化

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大致分为:洗涤法、吸附法、袋虑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确定净化方案的原则是: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1、洗涤法也称吸收法。是通过适当比例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适于净化CO、SO

2、NO、HF等

2、吸附法。利用多孔固体吸附,适于苯、醇、酯、酮类,吸附效率90-95%。

3、袋虑法。是一种高效净化方法,主要适于工业气体的除尘净化,如金属氧化物(Fe2O3等)的烟气净化。

4、静电法。分湿式工艺和干式工艺。

5、燃烧法。燃烧法适用于有害气体中含有可燃成分的条件。

(四)个体防护。属作业场所的防护用品有防腐服装、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

三、密闭空间作业管理。有两种形式:无需准入密闭空间和需要准入密闭空间。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准入。

第四节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

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振动、辐射和异常气象条件等。

一、噪声

(一)生产性噪声的特性、种类、来源及危害

生产性噪声有3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噪声。生产性噪声一般升级较高,120-130dB。(二)噪声的控制措施

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三、辐射

由于其频率、波长、量子能量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也不同,当量子能量达到12eV以上时,对物体有电力作用,能导致机体的严重损伤,称为电离辐射,反之称为非电离辐射。

(一)非电离辐射的来源于防护

1)射频辐射。又称无线电波,量子能量小。分为高频电磁场、超高频电磁场和微波3个波段。一般来说,射频辐射对人体不会产生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损伤,主要引起功能改变,并可逆。

2)红外线辐射。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皮肤和眼睛。

3)紫外线辐射。随物体温度的升高,辐射的紫外线频率增高,波长变短,其强度也增大。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作用可引起皮炎,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有时可出现小水泡和水肿,并有发痒、烧灼感。还可引起电光性眼炎、雪盲症(太阳性眼炎)。

4)激光。也是电磁波,属于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的。能烧伤皮肤。

2、非电离辐射的控制与防护

高频电磁场的主要防护措施有场源屏蔽、距离保护和合理布局等;

对微波辐射的防护,是直接减少源的辐射、屏蔽辐射源、采取个人防护剂执行安全规则;

对红外线辐射的防护,重点是眼睛的保护;

对紫外线辐射的防护是屏蔽和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佩带专用的防护用品;

对激光的防护应包括激光器、工作室及个体防护三个方面。

(二)电力辐射来源于防护

α、β等为直接电离辐射;γ光子、中子等为非直接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的防护,主要是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电力辐射的防护非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护的基本防护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统称“外防护三原则”。内照射防护的基本防护方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四、异常气象条件

种类:1、高温作业;2、高温强热辐射作业(30℃或高2℃);3、高温高湿作业;

防护:1、改善作业条件;2、隔热;3、通风降温;4、保健措施;5、个体防护;6、异常气压的预防。

第六章运输安全技术

第一节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与预防技术

一、公路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与预防技术

按严重程度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4类。

二、铁路运输

(一)铁路运输事故主要类型

包括行车事故、客运事故、货运事故和路外伤亡事故。

1、行车事故。分为列车事故和调车事故。

行车事故主要有冲突、脱轨、列车火灾、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以及机车车辆伤害。

按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5个等级;

2、客运事故。包括旅客伤亡事故和行李包裹事故两类。

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事故3类。

3、货运事故

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事故3类。

(三)典型铁路运输事故预防技术

严格按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实行施工组织单一指挥;施工后必须严格确认具备放行列车的开通条件,方可允许运行速度放行列车。原则上施工后放行第一趟列车不安排旅客列车;线路允许速度必须根据运行条件逐步提高。

三、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事故主要包括民用航空器事故和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征候两类。

航空运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和机械设备的故障。

四、水路运输

搁浅事故,停航30d以上,为重大事故;7d-30d为大事故;24h-7d为一般事故。

船舶污染事故、船员工伤、船员、旅客失足落水以及、旅客自杀他杀事故,不作为水运交通事故。第二节公路运输安全技术

一、道路交通安全基础指示

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要素;人、车、路、环境。人是核心。

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

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措施:配置安全带、安全气囊,安装安全玻璃,设置安全门、配备灭火器等。*特种和特殊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警、救、消和工程抢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

道路养护车、工程作业车进行作业时,不受交通标志、标线限制。

洒水车、清扫车不受车辆分道行驶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驶。

消防车的车身颜色应为大红,标志灯为红色回转;救护车的车身颜色为白色,标志灯为蓝色回转。运送易燃易爆物品的专用车,,应在驾驶室上方安装红色标志灯,并在车身两侧喷有明显的“禁止烟火”字样或标记;排气管应装在车身前部,车尾安装接地装置。座位数大于9的客车应装备灭火器。

*车辆超限要求:

高度4m,长度18m,宽度2.5m;单车、半挂车、全挂车40t,集装箱半挂 46t;车辆轴载重量,单轴2轮胎为6t,单轴4轮胎为10t,双联轴4轮胎10t,双联轴6轮胎14t,双联轴8轮胎18t;三联轴6轮胎为12t,三联轴12轮胎22t。

(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视线诱导标、防炫设施等

1、交通标志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辅助标志;

2、路面标线有禁止标线、指示标线、警告标线。

3、护栏有路侧、路中央和特殊地点护栏。

4、隔离栅,使告诉公路得以实现全封闭。

二、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员因素包括驾驶人、行人、乘客。约9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人有关。

(三)道路因素1、路面;2、视距;

3、线形;包括平曲线、竖曲线、坡度和线形组合。其中坡度中的平原、丘陵与山地事故率7%、18%、25%。

4、交叉口特性;

5、安全设施。

三、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救援技术和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四大类。

(一)通过设计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最佳手段。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包括路面设计、线形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

安全护栏布设地点: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路侧有河流、池塘等危险路段;互通立交进出口三角地带及小半径匝道外侧;路侧有需要提供保护的结构物;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

(二)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一类是基于事故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另一类是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测与诊断技术。

1、基于事故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

包括驾驶警报系统、视觉增强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车辆导航系统、速度控制系统。

2、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测与诊断技术。包括汽车检测技术、道路的养护、安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三)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包括事故调查和救护救援两部分。

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为特别重大事故。

保护现场:在来车方向距事故现场100m处树立警告标志。

第三节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一、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一)车务安全知识1、行车工作的基本原则

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局间由铁道部,区段内由本区段列车调度员。2、行车基本闭塞法

行车基本闭塞法采用自动闭塞法和半自动闭塞法两种。电话闭塞法,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所采用的代用闭塞法。

3、列车的分类和等级

列车按运输性质可分为旅客列车、混合列车、行包快运专列、军用列车、货物列车、路用列车。

4、编组列车的一般要求

列车应按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

5、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

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值班员(调度员)统一领导,调车作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

6、车站接发列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接发列车应在正线或到发线上办理,并遵守以下原则:客运列车、挂有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应接入固定线路;特快旅客列车应在正线通过,其他列车原则上应在正线通过。

(二)机务安全知识

电力机车须装设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其中客运机车还应加装轴温报警装置。

机车三项设备: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三)工务安全知识

1、铁路线路类别。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2、线路标准轨距及曲线线路加宽、超高限度

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为1435mm;曲线线路轨距加宽限度:300m≤半径<350m,加宽5mm;半径<300m,加宽15mm。曲线地段外轨最大超高,客货共线的双线地段不得超过150mm,单线地段不得超过125mm。

3、机车最高、最宽的限度。至钢轨顶面,最高不超过4800mm;最宽不得超过3400mm

4、铁路间距的基本规定

线间最小距离的基本规定为:线路允许速度不超过14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000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间为5000mm;线路允许速度140km/h-160km/h的区段,区间线间距4200mm,站内正线与到发线间为5000mm,牵出线与相邻线为6500mm。

(四)电务安全知识

1、信号机的基本类型。按类型分为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和机车信号机。

2、联锁设备的基本类型。分为集中联锁和非集中联锁。

3、信号机的显示距离规定

进站、通过、遮断信号机,不得少于1000m;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少于800m;预告、驼峰、驼峰辅助信号机,不得少于400m;调车、矮型出站、矮型进路、复视信号机不得少于200m。

4、集中联锁设备应保证的基本条件

应保证:当进路建立后,该进路上的道岔不可能转换;当道岔区段有车占用时,该区段的道岔不可能转换;列车进路向占用线路上开通时,有关信号机不可能开放。

(五)车辆安全知识

1、车辆的基本类型。分为客车、火车及特殊用途车(如试验车、发电车、轨道检查车、检衡车、除雪车)。

3、车辆轮对基本限度。车辆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3mm;车轮厚度,客车≥25mm,火车≥23mm;车轮轮缘厚度≥23mm车轮轮缘垂直磨耗高度≤15mm;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8mm。

4、列车自动制动车辆。试验主要包括:全部试验、简略试验,持续一段时间的全部试验。

5、列车中关门车的限制规定

编入货物列车的关门车数不得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超过时,要计算每百吨列车质量换算闸瓦压力,不得超过280kN。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3辆车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2辆,旅客列车中不得编挂关门车。

6、在干线上,应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为30km。

(六)牵引供电安全知识

1、接触网工作电压为27.5kV,短时最高为29kV;最低为20kV,非正常情况下,不得低于19kV。

2、接触网导线最大弛度

接触网接触线最大弛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少于5700;编组站和区段站,不少于6200mm;客运专线为5300-5500mm。

3、接触网带电部分与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少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烧鱼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少于500mm。人员及所带工具距之不得少于2000mm。

二、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

包括人员和设备两类。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

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

三、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包括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铁路运输安全救援技术3大类。(一)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通过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来消除和控制各种危险,是最佳手段。常用的设计技术方法有强化运输设备的安全性、隔离、闭锁等。

(二)铁路运输安全监控和检测技术

1、铁路列车检测。常见技术有轨道电路、查询应答器、卫星系统及车上检测感知器等。

3、铁路车辆探测系统。有轴箱发热探测器、热轮探测器、脱轨/拖挂设备检测器、临限界检查器等。

(三)铁路运输事故救援技术。分为事故调查处理和救护救援两部分。

1、事故调查处理

1)行车事故。分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5类。<前已有>

2)事故报告程序。区间发生事故,由运转车长立即报告铁路局列车调度员;如不能,则报告最近车站值班员,转报铁路列车调度员。在站内或段管线内发生事故时,由站、段长直接报告铁路局调度员。

4)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重大事故和大事故有铁路局调查判定,前者包铁道部审批,后者报铁道部备案;险性和一般事故有事故单位调查判定。

6)发生重大、大事故的基层单位,应于事故发生后7日内向铁路局提出事故报告,铁路局接到报告后7日内报送铁道部。险性事故发生后由主要责任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日内,向铁路局提出事故处理报告,于7日内公布处理结果。

2、事故救援救护事故救援的基本原则:以最短的时间修复机车车辆,修复线路,保证铁路正线、车站咽喉道岔的迅速开通。

行车事故救援实行单一指挥,以救援列车主任或队长指挥;事故起复一处,线路信号立即修复一处。对机车车辆的复旧,以开通线路为前提,应先行清出线路,抢通线路,随后组织复旧。

救援列车应编组成出动时不需改编的完整车列并配备一定的人员、器材,经常保持完备状态。

第四节航空运输安全技术

一、航空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一)航空安全基础知识

1、保障航空安全的基本要素包括优秀的飞行人员、适航的航空器、安全的交通运行和无暴力干扰的运行环境。

3、空防安全

空防安全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劫机炸机,防止罪犯利用航空器外逃。

(二)民航运行和管理基础知识

对于民用航空器飞行安全的运行范围的几种不同界定:

第一种是从跑道上起飞滑跑开始,到降落跑道上滑跑结束止;

第二种是从停机坪上滑行开始起,至航空器在停机坪上停止时止

第三种是从航空器启动发动机起,至航空器关闭发动机止;

第四种是从旅客和机组登上航空器时起,至旅客和机组走出航空器止。

*民用航空的运行控制实际是指航空公司的运行控制。其核心本质在于:一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控制航空公司中飞机、航班、机组这3种与运行密切相关的动态资源,,使航班在整个运行周期内能最安全、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和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运行控制系统是安全运作的保障,包括5大功能模块:飞行计划系统、飞行跟踪系统、动态控制系统、载重平衡计划、机组管理。

二、民航安全影响因素。包括3大类:人员、设备、管理。

(一)人员因素人员是影响民航安全的关键因素,包括飞行人员和乘机旅客。人员因素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飞行人员,即航空人员,分为空勤人员和地面人员。

(二)设备因素包括航空器和空港。

属初始适航不合格的有设计不完善和制造质量差,50%;持续适航不合格有维修不良和使用陈旧材料,40%。空港:飞行区、候机楼区、地面运输区。

三、民航安全技术措施

包括民航安全设计技术、民航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民航安全救援技术和民航安全信息系统等。航空器维修技术可分为:航线维护、初级维护和高级维护三类。

航空飞行事故分特别重大、重大和一般三个等级。

特别重大飞行事故:死亡人数≥40人;航空器失踪,且机上人员≥40人。

重大飞行事故:死亡人数1-39人;航空器严重损坏或迫降在无法运出的地方;航空器失踪,机上1-39人。

一般飞行事故:人员重伤,重伤人数≥10人;≤5.7t的航空器损坏或损失;5.7-50t航空器的一般损坏,修理费为10%;>50t的航空器的一般损坏,维修费为5%。

航空地面事故等级:特别重大(死亡≥4人或损失≥500万元)、重大(死亡≤3人或损失100万-500万元)和一般(人员重伤或损失30万-100万元)三个等级;

航空事故发生单位应在事发后1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地区管理局报告,管理局应在事发后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民航局事故调查职能部门报告。民航局应在事发后30天内向国际民航组织提交初始报告。

飞行事故发生后,要执行的三个报告制度:初始报告、继续报告和最终报告。

航空事故应急救援等级分为紧急出动、集结待命、原地待命。

第五节水路运输安全技术

一、水运安全基础知识

水运交通事故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小事故5类。

船舶重大隐患定义为:船舶由于严重违章,操作人员过失,机电设备故障或其他因素等,虽未直接造成伤亡或经济损失,但潜伏着极大险情,严重威胁船舶、人员安全及性质严重的重大隐患。

二、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分析

概括起来,水运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外界条件、技术故障、不良的航行条件、导航失误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措施(一)船舶航行定位与避碰

1、船舶导航与定位1)航向。有3种:罗经直接指示的罗经航向、罗经误差修正的真航向、风流引起的航迹向。测定船首方向的主要仪器包括磁罗经和陀螺罗经。

2)定位。分为岸基定位和星基定位。岸基定位包括肉眼利用罗经、雷达、劳兰C的双曲线导航系统。星基定位包括天文定位和卫星导航系统。

2、船舶操纵与避碰自动操舵大致分为2类:一类为航向保持系统、另一类是航迹保持系统。(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

VTS由VTS机构、使用VTS的船舶和通信3部分组成。其设备有:雷达监测系统、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

(三)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报警、通信、寻位、播发海上安全信息。

(四)特种货物与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1、重大件货物的装运管理

我国规定,远洋运输中单件质量超过5t或长度超过9m;在沿海运输中单件超3t或长度超12m;国际规定,单件超40t或12m或高度、宽度超过3m。

2、危险货物运输与管理

分为9大类:①爆炸品②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⑥有毒物质和有感染性物质⑦放射性物质⑧腐蚀品⑨杂类危险货物和物品。

危险货物的包装分为通用包装和专用包装2类。通用包装适用于3、4、5类,专用包装使用1、6、8类。

按危险程度通用包装分为Ⅰ、Ⅱ、Ⅲ类。Ⅰ类高危,Ⅱ类中危,Ⅲ类低危。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第九讲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第九讲 一、大纲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爆炸上限和下限、含有惰性气体组成混合物爆炸极限计算的掌握程度;对粉尘爆炸特点的熟悉程度。 二、重点、难点: .了解爆炸反应浓度、爆炸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掌握爆炸上限和下限、含有惰性气体组成混合物爆炸极限的计算。 .了解粉尘爆炸的机理与特点; .掌握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熟悉粉尘爆炸的特性; .掌握控制产生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二 爆炸反应浓度、爆炸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爆炸完全反应浓度计算 爆炸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完全反应的浓度也就是理论上完全燃烧时在混合物中可燃物的含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计算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完全反应浓度。现举例如下: 例 求乙炔在氧气中完全反应的浓度。 解 写出乙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式: 根据反应式得知,参加反应物质的总体积为 。若以 这个总体积为 ,则 个体积的乙炔在总体积中占: . % 答:乙炔在氧气中完全反应的浓度为 . %。 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化学当量浓度,也可用以下方法计算。 燃气体或蒸气分子式一般用 表示,设燃烧 气体所必需的氧的物质的量为 ,则燃烧反应式可写成: 生成气体 如果把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取为 . %,则在空气中可燃气体完全反应的浓度 % 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又设在氧气中可燃气体完全反应的浓度为 % ,即: ( ) 式 和式 表示出 和 。与 或 之间的关系 表示反应中氧的原子数 。 式中 ,对于石蜡烃 。因此, 。根据 的数值,从表 中可直接查出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 或氧气 中完全反应的浓度。 例 试分别求 、 、 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完全反应的浓度。 解

安全生产与管理三要素(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生产与管理三要素(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生产与管理三要素(通用版) 【摘要】兴化市供电局为了在职工中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在多年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安全生产与管理的"三要素",如安全"三点",警言"三句"等37个方面的"三字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三要素" 近几年来,江苏省兴化市供电公司大力开展安全文明建设,在职工中树立了"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归纳出安全生产与管理"三字经"在职工中广泛宣传,从而在全系统形成了"人人事事保安全"的安全氛围。 (1)安全"三点": ①坚决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要防止一切麻痹松懈的思想和骄傲自满的情绪,特别是电力部门及其企业更要重视安全。 ②认真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且坚决贯彻执行,改变那

种纪律松驰、管理不严、有章不循的情况,对责任事故要严肃追查责任者,从严处理。 ③提高政治警惕,严防政治破坏,各级政法部门要严厉打击破坏安全生产的犯罪活动,依法从严惩处。 (2)警言"三句": ①隐患险于明火; ②防范胜于救灾; ③责任重于泰山。 (3)安全生产的"三要素": ①人;②设备;③管理。 (4)安全管理与考核的"三级控制": ①个人班组控制违章和异常; ②车间单位控制障碍和轻伤; ③全公司控制重伤和死亡。 (5)执行工作票中的"三种人": ①工作票签发人;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目录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 1、安全管理目标 (2) 2、建立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3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3) 1、建立项目安全责任制 (3) 2、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4) 三、安全管理制度 (8) 1、安全教育制度 (9) 2、安全栓查措施 (10) 四、安全技术措施 (11) 1、基础土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2) 2、机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2) 3、施工现场临时用点安全技术措施 (14) 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9) 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20)

5、“三宝”、“四口”防护措施 (21) 6、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2)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一标准、三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省市有关规定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行为准则,使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根据该工程的施工特点,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重大伤亡、火灾、交通及机械设备等重大事故的发生,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1.5%以下,使事故发生频率控制在最低限度;(2)、项目五大员及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3)、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保证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达到100‰; (4)、加强项目安全标化管理,确保创建“连云港市建筑施工文明工地” 2、建立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项目总工、专业工程师、工长、分包单位负责人、施工员、专职安全员、班组长等组成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 (2)、根据安全管理目标,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安全行产责任,签订项目安全生产协议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级级有保障”的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3)、安全生产执行总包负责制,对业主指定的分包单位实行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分包单位必须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4)、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协议签订后项目经理要监督检查协议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考核指标的完成。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1、建立项目安全责任制 A、工程开工前,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目标,逐级建立安全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版)

单选题(安全生产技术) 1. 土石根据其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及使用工具可分为()类。 A .5 B.6 C.7 D 8 3. 在斜坡上挖土方,应做成坡势,以利(B) A. 蓄水 B.泄水 C.省力 D.行走 9. 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的关键问题是() A. 组织施工力量 B.使用最好的设施 C.保证质量可靠 D.安全专项方案和措施 13.在临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A.0.5m以外/高度不超过0.5m B.0.8m以外/高度不超1.5m C.1m以外/高度不超1m D.按施工方案规定堆放 16.基坑(槽)四周排水沟及集水井应设置在() A.基础范围以外 B.堆放土以外 C.围墙以外 D.基础范围以内 19. “管井井点”可降水深度为() A. 3~5m B. 5~8m C. <10m D. >10m 21. 编制工程项目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其中必须制订有针对性、实效性的() A.施工技术指标 B.施工进度计划 C.节约材料措施 D.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 25. 出土车应有指挥引车,严禁() A.超载 B.开快车 C.不靠边行使 D.途中停车 32.对开挖工作坑的所有作业人员都应严格执行施工管理人员的() A.安全技术交底 B.安全教育 C.现场示范 D.逐级布置工作 42. 顶管施工时,坑内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 A.不得进入坑内 B.不能乱放 C.不能混放 D. 不能压在一起 43.管道内的照明电信系统一般采用() A.高压电 B.低压电 C.干电池 D.汽车电瓶 44.机械在运转中,须小心谨慎,严禁() A.超负荷作业 B.快跑 C.低速行驶 D.维修 51.当基坑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时,基坑开挖深度()为二级基坑。 A.大于5m小于8m B.大于7m小于10m, C.大于8m小于12m D.大于6m小于9m 52. 当基坑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也不是重要工程支护结构,也不是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基坑开挖深度()为一级基坑。A.大于8m B. 大于12m C. 大于10m D. 大于7m 62. 支撑的拆除应按()的顺序施工。 A.先换支撑后拆除 B.先支撑后换支撑 C.拆除与换支撑同时进行 D.不换支撑就拆除 82.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 A.保证工程质量设施 B.提高施工速度设施 C.保证节约材料的设施 D.能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

最新整理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7

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7第二节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都可能导致二次事故,而且二者很可能是同时发生的。电气事故是与电相关联的事故。从能量的角度看,电能失去控制将造成电气事故。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一、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触电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 (一)电击、电伤及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1.电击 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是电击。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前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后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

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2.电伤 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电弧温度高达8000℃.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毁四肢及其他部位。 3.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能使肌肉产生突然收缩效应,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数十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可使呼吸停止。数十微安的电流直接流过心脏会导致致命的心室纤维性颤动。电流对人体损伤的程度与电流的大小、电流持续时间、电流种类、电流途径、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工频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效应见表l—2.表中,0是没有感觉的范围;A1,A2,A3是不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不致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B1,B2是容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 (二)触电事故预防技术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知识 一、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的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突出主题,普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推动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2、公司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如“安全生产月”活动,由公司办公室组统一布置,安全管理科牵头协调,组织实施。日常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由各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 3、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要重点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各个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及各级领导有关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讲话、批示精神;同时要大力宣传有关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预防、安全自救、事故救援、现场应急的知识;组织从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 4、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利用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发放安全宣传资料;举办安全生产知识咨询;安全逃生与急救技能现场表演、图片展览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教育活动要有自己的特色,并能吸引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 5、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特别是认真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和落实情况,找出不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措施,以取得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效果。 6、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领导,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广大干部、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身边的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7、安全科学知识与操作技术培训(主要是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一般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会什么,缺什么补上什么”的原则,安全生产技能教育。 8、安全科学知识与技术培训 通过此种培训,使全体从业人员懂得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使从业人员在安全工作上由“要我做,要我干”变成“我要做,我要干”进而成为“我会做,我会干”,减少和杜绝因“无知”而造成的违章和事故,其主要内容为: (1)安全生产操作技能;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 1.法人代表安全生产职责 (52) 2.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职责 (53) 3.主管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职责 (74) 4.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85) 5.公司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96) 6.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07) 7.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 (118) 8.领导班子其他负责人安全职责 (129) 9.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员职责 (131) 10.班组安全生产职责.................. .. (131) 11.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141) 12.综合办公室安全生产职责......... .. .. (151) 13.各事业部加工制造部安全职责 (151) 14. 财务室安全职责 (1715) 第二部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 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18 2.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22)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3) 4.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24) 5.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25)

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管理制度 (26) 7.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29) 8.安全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 (30) 9.设备、设施变更报废和拆除管理制度........ .30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31) 11.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32) 12.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32) 1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5) 14.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36) 15.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7) 16.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38) 17.安全逐级监察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39) 18.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40) 19.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41) 20.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43) 21.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44) 22.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45) 23.安全生产责任保证金制度 (45) 24.安全生产主管副职持证上岗制度 (45) 25.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46) 26.相关方管理制度 (46)

安全生产技术-完整版

第一章机械电气安全生产技术 第一节机械产品制造 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一)机械生产的主要产品及其分类 1.机械生产的主要产品 机械工业是为各产业提供机械装备(机械产品)的产业。 1)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机械产品 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机械产品主要有: (1)农业机械:拖拉机、燃机、播种机、收割机等。 (2)重型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设备等。 水泥 (3)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 (4)石化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炼油机械、化工机械、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药机械等。 (5)电工机械: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线电缆、蓄电池、电焊机、家用电器等。 (6)机床: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等。 (7)汽车:载货汽车、公路客车、轿车、改装汽车、摩托车等。 (8)仪器仪表: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成分分析仪、汽车仪器仪表、电料机械、电教设备、照相机等。 (9)基础机械: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粉末冶金制品、标准紧固件、工业链条、齿轮、模具等。 (10)包装机械:包装机械、金属制包装物品、金属集装箱等。 (11)环保机械:水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等。 (12)其他机械。 2)非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主要机械产品 (1)铁道机械。 (2)建筑机械。 (3)纺织机械。 (4)轻工机械。

(5)船舶等。 2.机械主要产品的分类 机械企业生产用主要机械分为6大类: (1)金属切削机床。 (2)锻压机械(锻造、冲剪压机械)。 (3)起重机械。 (4)木工铸造机械(木工机械、铸造机械)。 (5)专用生产用机械。 (6)其他机械。 (二)机械设计本质安全及安全装置 1.机械设计本质安全 1)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危险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包括:在设计中消除危险的部件,减少或避免在危险区域处理工作需求,提供自动反馈设备并使运动的部件处于密封状态之中等。 2)失效安全 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 这一类装置包括操作限制开关,限制不应该发生的冲击及运动的预设制动装置,设置把手和预防下落的装置,失效安全的限电开关等。 3)定位安全 把机器的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通过定位达到安全。但设计者必须考虑到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触及到的危险部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接触到,例如登着梯子对机器进行维修等情况。 4)机器布置 车间合理的机器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安全布局时要考虑如下因素: (1)空间:便于操作、管理、维护、调试和清洁。 (2)照明:包括工作场所的通用照明(自然光及人工照明,但要防止炫目)和为操作机器而特需的照明。 (3)管、线布置:不要妨碍在机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绊,有足够的上部空间。 (4)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2.机器的安全装置设计 机器安全装置可按控制方式或作用原理进行分类如下。 1)固定安全装置

注册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安全生产技术》

注册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安全生产技术》 1、电磁辐射是以波的形式传送电磁能量,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大致为IOmm~3000m。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一般在(100)kHz以上。 2、当PE线与相线材料相同,相线截面小于等于16mm2时,PE线应和相线截面积相同。当相线截面为10mm2 时,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少于(10)mm2。 3、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尤其当出现严重缺水时,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对锅炉缺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锅炉爆炸。当锅炉出现严重缺水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B、立即停炉 ) 4、锅炉正常停炉的操作次序应该是( A、先停止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再减少引风) 5、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 号),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管理。 A、生产许可证 B、产品许可证 C、产品合格证 D、安全标志 6、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 A、程度 B、可能性 C、范围 D、影响力 7、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问题。 A、控制 B、管理 C、解决

D、寻找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 1、物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缺陷。 8、在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应至少包括()。 A、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9、建设项目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正式投产前,安全评价机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 A、安全专项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10、根据安全预评价程序的要求,在履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前,需要做安全预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列工作中,属于安全预评价前期准备工作的是()。 A、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 B、收集相关法律法规 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D、选择评价方法 1 1、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精)

附件 8: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标准号:AQ/T 9006— 2010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0-04-15 实施日期:2010-06-01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国庆、高明、侯茜、王屹、高英杰、李会英。本标准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 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3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4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 4 一般要求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完整版(参考模板)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附录试题 (第二版) 一、单选题(本题型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1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都不得分) 1.土石根据其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及使用工具可分为()类。 A.5 B.6 C.7 D.8 2.野外鉴别人工填上,它的颜色为( )。 A.固定的红色B.无固定颜色 C.已有固定颜色D.都是黄色 3.在斜坡上挖土方,应做成坡势,以利( )。 A.蓄水B.泄水C.省力D.行走 4.在滑坡地段挖土方时、不宜在( )季节施工。 A.冬季B.春季C.风季D.雨季 5.湿土地区开挖时,若为人工降水,降至坑底( )时方可开挖。 A.0.2m以下B.0.5m以下C.0.2m1~L D.0.5~1.0m 6.在膨胀土地区开挖时,开挖前要做好( )。 A.堆土方案B.回填土准备工作C.排水工作D.边坡加固工作 7.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时,开挖标准是桩身混凝土达到( )。 A.设计强度后B.混凝土灌注C.混凝上灌注24h D.混凝土凝固后8.开挖土方时,两个人的操作间距应保持( )。 A.1m B.1~2m C.2-3m D.3.5-4m 9.盾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的关键问题是( )。 A.组织施工力量B.使用最好的设施 C.保证质量可靠D.安全专项方案和措施 10.在盾构法施工前必须编制好( )。 A.进度计划B.器材使用计划C.职业生活计划D.应急预案 11.盾构出土皮带运输机应设( )。 A.防护并专人负责B.安全网C.隔离带D.脚手架 12.盾构机头部每天都应检测可燃气体的浓度,做到预测、预防和序控工作,并做好( )。

A.计划工作B.记录台账C.检测到位D.专人负责 13.在临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 )。 A.0.5m以女l/高度不超0.5m B.0.8m以外/高度不超1.5m C.1m以外/高度不超lm D.按施工方案规定堆放 14.对于( )的基坑(槽)开挖时严禁采用天然冻结施工。 A.黏土B.软土C.老黄土D.干燥的砂土 15.对于高度在5m以内的挡土墙一般多采用( )。 A.重力式挡上墙B.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C.锚杆挡土墙D.锚定板挡上墙 16.基坑(槽)四周排水沟及集水井应设置在( )。 A.基础范围以外B.堆放土以外 C.围墙以外D.基础范围以内 17.明排水祛由于设备简单和排水方便,所以较为普遍采用,但它只宜用于( )。A.松软土层D.黏土层 C.细砂层D.粗粒土层 18.轻型井点一般用于土壤渗透系数K二( )的土壤。· A.<10( Cm/s) B.10( Em/s) C.10”-10”( Em/s) D,10…( Em/s) 19.“管井井点”可降水深度为( )。 A.3~5m B.5~8m C.<10m D.>10m 20.顶管法所用的管子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或钢管,管经一般为( )。 A.80~100mm B.100~200mm C.500~600mm D.700~2600mm 21.编制工程项目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其中必须制订有针对性、实效性的( )。A.施工技术指标B.施工进度计划 C.节约材料措施D.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 22.在顶进千斤顶安装时,按照理论计算或经验选定的总顶力的( )配备千斤顶。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1)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试题 一、判断题:(对的请打“√”,错的请打“×”) 1、安全员发现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并遇有险情,有权暂停施工,并报领导处理。( ) 2、安全员对违反安全规定和有关安全技术劳动法规的行为,经教育劝阻无效时,不得越级上告,应逐级上报处理。( ) 3、雨季施工的安全措施,主要是做好①防触电;②防雷;③防坍塌;④防台风等工作。( ) 4、在安全检查评分分析中,某工地有一份分表未得分,汇总表分值为75.5分,该工地评为不合格工地。( ) 5、安全检查评分规定:“保证项目”小计不满40分时,该分表按实际分数计。( ) 6、我国的标准级别分为四个级别: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 7、采用机械开挖时,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应先挖坡脚,防止危险。( ) 8、机械挖土,多台阶同时开挖时,应验收边坡的稳定,根据规定和验收确定挖土机离边坡的安全距离。( ) 9、开挖大型基坑或使用较大型的机械挖土,而不能安装横撑时应采用连续或垂直支撑。( ) 10、大口径挖孔桩作业人员下班休息时,必须盖好孔口或设400mm的护身栏封闭围住。( ) 11、挖孔桩在多孔施工时,应采取间隔挖孔方法,相邻的桩不能同时挖孔、成孔。( ) 12、挖孔桩在施工时,遇土层滞水应边抽水边开挖。( ) 13、绑孔木脚手架一般采用8#镀锌铁丝,某些受力不大的地方可用已绑扎过的铁丝或回火钢丝。( ) 14、脚手架维修时,可钢竹、钢木混用。( ) 15、脚手架的拆除,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位中间,再解端头扣。( ) 16、现浇多层建筑物,不得采用分层分段支撑方法。(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 【解读】 该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负责起草。该标准实施后,现行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将废止。 新版《基本规范》在总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三个特点: 突出了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化要求。 新版《基本规范》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作业行为,提升设备现场本质安全水平,促进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夯实企业安全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更加注重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引导企业自主进行安全管理。 调整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为使一级要素的逻辑结构更具系统性,新版《基本规范》将原13个一级要素梳理为8个: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强调了落实企业领导层责任、全员参与、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等安全管理核心要素,指导企业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提出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管理并重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要求,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任,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建立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坚持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新版《基本规范》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要求一体化,强化企业职业健康主体责任的落实。同时,实行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与国际通行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对接。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以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行业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评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3 安全色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整版)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审制度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执行制度 三、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四、架体、设备安装验收制 五、施工机具进场验收与保养维修制度 六、安全检查制度 七、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八、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九、伤亡事故快报制度 十、卫生保洁制度 十一、消防防火责任制 十二、班组安全活动制 十三、不扰民措施 十四、门卫值班与保卫制度 十五、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 十六、项目“三宝四口”安全防护规定 十七、项目现场的落手清管理制度 十八、生产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十九、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

一、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审制度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由公司工程部、单位工程施工技术负责人等 有关人员进行。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审批工作,由工程技术人员负责人审批。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和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贯彻的原则是:统筹规划,科学地组织施工,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充分利用空间,争取缩短时间,推广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制定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用少量的人力、财力取得优良的工程质量和最佳的经济效果。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深度和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结构特点和技术繁简程度及施工条件,编制深度不同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1)中型以上建设项目和建筑群体应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小型项目和一般工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大面积加固工程、重要的扩建、改建工程,应视工程繁简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 (3)工业设备安装和机械化施工,应单独编制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4)较大规模的拆除工程,疑难结构的拆除分项工程,必须编制施工方案。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 (1)贯彻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根据合同精神和计划要求,科学地安排施工。 (2)贯彻施工技术规程,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3)运用科学方法,组织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运用网络技术,确定最好的施工组织方案。 (4)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全年连续施工。 (5)尽量利用正式工程、现场、原有建筑物、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现场临时设施搭设工程量。 (6)按实际条件,作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组织均衡施工,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节约能源。 (7)精心地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节约施工用地,力争不占、少占用地,做好文明施工。 4、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权限。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和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工程施工技术负责人编制,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和审批。 5、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发放和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一式六份,工程部、质安部、材料设备部、项目经理、工程施工技术负责人各一份,另一份公司存档。 工程施工技术负责人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者,在安排检查施工计划,组织施工活动时,必须严格按设计部署执行。

注册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安全生产技术》

学习笔记《安全生产技术》 1、电磁辐射是以波的形式传送电磁能量,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大致为IOmm~3000m。辐射电磁波的频 率一般在(100)kHz以上。 2、当PE线与相线材料相同,相线截面小于等于16mm2时,PE线应和相线截面积相同。当相线截面 为10mm2时,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少于(10)mm2。 3、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尤其当出现严重缺水时,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 对锅炉缺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锅炉爆炸。当锅炉出现严重缺水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B.立即停炉) 4、锅炉正常停炉的操作次序应该是(A.先停止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再减少引风) 5、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 号),国家对特种劳 动防护用品实行()管理。 A.生产许可证 B.产品许可证C.产品合格证D.安全标志 6.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 A.程度B.可能性C.范围D.影响力 7.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问题。 A.控制 B.管理C.解决D.寻找 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1、物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3、管理缺陷。 8.在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应至少包括()。 A.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9.建设项目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正式投产前,安全评价机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 A.安全专项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10.根据安全预评价程序的要求,在履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前,需要做安全预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列工作中,属于安全预评价前期准备工作的是()。 A.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B.收集相关法律法规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D.选择评价方法 11.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 A.过程 B.寿命期间 C.运行期间D.范围 12.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体现了()。

公司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8613-67 公司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 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公司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劳动保护工作、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可以改善企业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 一、工房炼油人员 1、必须岗前培训取得上岗证才能上岗 2、必须服从领导统一指挥,严格按照规程工作 3、不许工作期间喝酒、打牌,违者扣款50元 二、农机措施 1、驾驶员服从管理参加每年审验,违者扣款50—

—200元 2、绝不允许违章驾驶,坚决禁止黑车非驾、超载超速违者不允许驾驶 三、安全用电 1、严禁在电线下修建房屋、打场、堆柴草 2、坚决禁止在电线上晾晒衣物 3、小水泵、脱粒机、清粮机不准带电移动 4、坚决禁止和设电网防盗、防窃、,严禁使用“一线一地”照明。 四、农药措施 1、农药存放要单列,严禁与其他物品混放 2、严禁使用3911、666喷雾一旦发现上级部门严禁处理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第一讲 第一讲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上) 一、内容提要: 检验应考人员对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场所危险因素的类型和机械本质安全要求的熟悉程度 二、重点、难点: (一)了解机械产品主要类别; (二)了解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 (三)熟悉锅炉房、空压站、煤气站、制氧站、乙炔站危险点及通用安全技术管理要求。 三、内容讲解: 机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机械设备在运行中,至少有一部分按一定的规律做相对运动。成套机械装置由原动机、控制操纵系统、传动机构、支承装置和执行机构组成。 机械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机械在给人们带来高效、快捷和方便的同时,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危害。机械安全的任务是采取系统措施,在生产和使用机械的全过程中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和健康,免受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害。机械安全包括机械产品制造安全和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两大方面的内容。 1.1、机械产品制造安全 (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 机械产品种类极多。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如下: (1)农业机械:拖拉机、内燃机、播种机、收割机械等。 (2)重型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等。 (3)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 (4)石化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炼油机械、化工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药机械等。 (5)电工机械:发电机械、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线电缆、蓄电池、电焊机、家用电器等。 (6)机床: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等。 (7)汽车:载货汽车、公路客车、轿车、改装汽车、摩托车等。 (8)仪器仪表: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成分分析仪、汽车仪器仪表、电料装备、电教设备、照相机等。 (9)基础机械: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粉末冶金制品、标准紧固件、工业链条、齿轮、模具等。 (10)包装机械:包装机械、金属制包装物品、金属集装箱等。 (11)环保机械:水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等。 (12)其他机械。 2)非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 (二)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 机械安全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整、使用、维修、拆卸等各阶段的安全。安全设计可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险。机械安全设计是指在机械设计阶段,从零件材料到零部件的合理形状和相对位置,从限制操纵力、运动件的质量和速度到减少噪声和振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与动力源,应用零部件

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门科学,范围广、技术性强、内容丰富,这里讲述的是一些常规的管理技术,供大家参考: 1、各单位安全网络图、岗位责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必须上墙。并要悬挂整齐醒目。 2、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健全各种安全记录,内容清楚、详细、齐全、属实。 3、公司所有员工必须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安全考试、知识竞赛等。 4、努力推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普及完善标准化作业,依法建立并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班组成员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和作业标准,做到会讲会用。 5、新工人进司和老工人转岗,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6、安全档案要严格按标准建立,妥善保管;车间每半年、各班组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并考试,成绩不合格不准上岗。 7、班长为班组教育的责任人,必须及时为每位员工建立每三级班组安全教育档案,制定和实现班组安全目标,做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岗位尘毒浓度不超标,安全文明生产好。 8、各班班长为兼职班组安全员,负责本班组员工的安全工作。负责员工的安全教育,监督班组员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检查工作现场设备、人员、环境的可靠性,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开始工作。 9、各班长每天班前会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布置安全工作注意事项,检查场地、设备、机械、工具和防护措施,确认处于安全状态时,方可开展工作。 10、班组长要经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具备辨识危险、控制事故的能力,班组各成员要职责清、责任明。 11、班组成员要有“安全第一”的意识,“我要安全”的觉悟,“我会安全”的技能,“我管安全”的义务,“我保安全”的责任,做到自我防护,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12、每周生产调度会布置的安全工作要全面落实。 13、严格落实班前、班后会、安全日活动、安全检查、安全例会制度,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记录,由安全员监督检查。 14、危险场所及危险设施应采取防范措施,设立标志,要害岗位、重要设施要人人清楚。 15、火药库、油库、化验室、氰化钠库、发配电室、信号室、锅炉房、污水处理厂等要害部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