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电主轴回转精度及静刚度测试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高速电主轴回转精度及静刚度测试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高速电主轴回转精度及静刚度测试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高速电主轴回转精度及静刚度测试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高速电主轴回转精度及静刚度测试研究

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High Speed Electronic Spindle Turning Precision and Static Stiffness Testing

Research

Undergraduate: Zheng Ling

Supervisor: Prof. Chen Xiaoan

Assistant Supervisor : He Ye

Major: 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June 2009

摘要

近几十年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特别是伴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正在成为国际机械制造业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高速主轴系统也已成为最适宜于这些高性能工况的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之一。目前,在国内对高速电主轴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的测试与评价尚无统一的标准,均以行业或企业标准来执行。本论文在正是在此环境下讨论了高速电主轴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技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电主轴机电耦合动力学分析及仿真与实验研究》(项目编号50675233)和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装备制造业典型基础部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编号CSTC,2006AA3010)的资助下,主要进行了高速电主轴回转精度、静刚度、噪声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及测试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进展:

(1)研究了高速电主轴回转精度的测试方法。对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的测试中采用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方法分别进行,并绘制了两种方式在不同测量截面下的径向跳动曲线,对比发现用非接触式测试的精度比接触式要好;同时对周期性轴向窜动的测试方法采用了短检验棒法和两指示器法分别进行,通过对比其数据的差异,发现短检验棒法的测试误差低于两指示器法。

(2)研究了高速电主轴静刚度的测试的方法。用静态应变测试仪并分别测试了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发现径向刚度要比轴向刚度大 2.2~2.7倍左右,同时提出了提高静刚度的措施。

(3)对高速电主轴的噪声进行了的测试。测试过程中用半球法对高速电主轴在不同转速下的噪声分别进行了测试,绘制了在不同转速下的噪声变化曲线,证明了噪声随着主轴转速提高而逐渐上升的结论。

关键词:高速电主轴,回转精度,静刚度,噪声

ABSTRACT

In these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the super high speed cutt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ubjects in the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manufacture. Nowadays high speed spindle is the key part of high-powered numerical machine tool.There is no unique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igh speed spindle. Standards vary in different companies. In this paper is under discussion in this environment of high-speed spindle test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techniques.

This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s(Item Number 50675233)and Chongqing Importa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rainstorm Project (Item Number CSTC,2006AA3010). The research of measuring and testing the spindle turning precision, static stiffness and noise harvest the fruits as below.

Get the method of testing the high speed spindle gyred precision. Through the diagrams we drew using the contact and non-contact testing method, i t’s clear that the disjunct testing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osculant on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ata that we got in the experiments using means of short checkout rod and twain indicators, we also find the one is more precise than the one.

Get the method of testing the net rigidity of the high speed spindle. Through the data we got with static strain test equipment , research shows the radial rigidity is 2.2~2.7 times larger than the axial rigidity. At the same time we get the way to improve the net rigidity.

Get the method of testing the noise of the high speed spindle. We drew the noise diagrams via different noise data tested under a series of revolution speed of the spindle using hemispherical testing method. We prove that the noise wil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revolution speed of the spindle.

Key Words:High speed electronic spindle,Turning precision,static stiffness,Noise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1 绪论 (1)

1.1 课题的背景、来源和意义 (1)

1.1.1 课题的背景 (2)

1.1.2 课题的来源 (2)

1.1.3 课题的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技术的研究现状 (3)

1.2.2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的差距 (3)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条件 (4)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4)

1.3.2 研究条件 (4)

2 电主轴回转精度的测试 (6)

2.1 电主轴回转精度概述 (6)

2.2 电主轴回转精度测试方法 (6)

2.2.1 接触式测量法 (6)

2.2.2非接触式测量法 (7)

2.3 电主轴回转精度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7)

2.4 径向跳动测试 (8)

2.4.1 测试方法 (9)

2.4.2 测试数据 (11)

2.4.3 误差分析 (16)

2.5 端面跳动的测试 (16)

2.5.1 概述 (16)

2.5.2 端面跳动测试研究 (17)

2.5.3测试数据 (18)

2.6 本章小结 (20)

3 电主轴静刚度的测试 (21)

3.1 静刚度概述 (21)

3.2 静刚度对机床性能的影响 (22)

3.3 静刚度的测试方法研究 (23)

3.4 静刚度的测试仪器介绍 (25)

3.5 静刚度的测试数据 (26)

3.6 提高主轴轴承系统刚性的措施 (27)

3.7 本章小结 (28)

4 电主轴噪声测试 (29)

4.1 概述 (29)

4.2 电机噪声的物理量度 (29)

4.3 电主轴噪声测试的实验仪器 (31)

4.4 电主轴噪声的测试研究 (32)

4.5 电主轴噪声的测试报告 (35)

4.5.1 1.5万转电主轴噪声测试报告 (35)

4.5.2 6万转电主轴噪声测试报告 (38)

4.6 本章小结 (41)

5 结论 (42)

致谢 (43)

参考文献 (44)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来源和意义

1.1.1 课题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创造的财富占人类社会财富的60%~80%,制造技术水平和设备制造能力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时期,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以高科技产业为主要支柱,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正在发生着质的飞跃。[1]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认识到没有先进的制造业,无论哪一个产业都将失去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在制造业发展中最辉煌的成就就是数控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应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发展了以数控机床为基础的加工自动化技术;另一方面,在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上也发展了许多新工艺、新技术,比较典型的有高速加工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高能束加工技术(激光、水射流、离子和电子等)以及虚拟制造技术等等。上述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加快空行程动作的速度和提高零件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等为目的的缩短辅助工时的技术手段已达到极限。要想进一步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只有从包括提高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等为手段的缩短切削时间的高速切削技术入手,该技术已逐步成为各企业、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

高速切削是指在比常规切削速度高出很多的速度下进行的切削加工,因此有时也称为超高速切削(Ultra-High Speed Machining)。

高速切削的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末由德国的切削物理学家萨洛蒙(Carl Salomon)博士提出的。并于1931年提出了高速切削假设。他指出:在常规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提高。对于每一种工件材料,存在一个速度范围,在这个速度范围内,由于切削温度太高,任何刀具都无法承受,切削加工不可能进行。但是,当切削速度再增大,超过这个速度范围后,切削温度反而降低。同时,切削力也会大幅度下降。

高速加工的核心技术主要有高速机床技术、高速刀具技术、高速加工测试技术等。其中高速机床技术是实现高速加工的基本条件,高速机床的设计制造技术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高速加工的技术水平。各工业发达国家都把机床的高速化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高速加工机床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技术水平的

重要标志之一。高速加工机床的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高速主轴系统、高速进给系统、高速刀具系统和高性能控制系统等几个方面。[3]

高速电主轴做为高速切削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国对电主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关键技术还有待解决,因而每年我国还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各类电主轴。

如何使国内用户能够更好地使用此类产品,对其参数和性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本课题正是基于此目的来开展的。

1.1.2 课题的来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电主轴机电耦合动力学分析及仿真与实验研究》(项目编号50675233)和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装备制造业典型基础部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编号CSTC,2006AA3010)的资助下,我们提出了本文的“高速电主轴回转精度及静刚度测试研究”这一课题作为硕士学位论文题目。

1.1.3 课题意义

以高速度切削、高进给速度、高加工精度、为主要特征的高速加工是当代四大先进制造技术之一,是制造技术产生第二次革命性飞跃的一项高新技术。当今世各国都竞相发展自己的高速加工技术,并成功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要发展和应用高速加工技术,首先必须有性能优良的高速数控机床,而数控机床的好坏则首先决于高速主轴。

近几十年,高速加工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高速机床是实现高速高速切削加工的前提和条件。高速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方向之一,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产业,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拥有量的多少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标志。而主轴单元是决定机床高速化和高精度的关键部分,始终是机床技术发展的基础。电主轴是现代高数数控机床主轴的主要形式,其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台高速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因此,不失时机地开展高速电主轴动态性能的研究工作,不仅会促进我国高速加工业的发展,而且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经济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业价值。通过对电主轴的各种测试实验,能够掌握该主轴的各种性能参数,这些参数在对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将起到极大的作用,使用户能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更好地将该设备到达最佳状态,从而给使用单位带来直接的、可观的、显著的经济效益。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技术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高速电主轴技术研究较早,电主轴最早用于内圆磨床。到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高速加工和数控技术的发展与需要,促进了电主轴技术在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等高档机床上的应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中,成为现代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之一,并被越来越多的金属切削加工机床制造商所采用。

目前著名的电主轴专业制造商主要有瑞士的IBAG公司和STEP-TEC公司,德国的GMN公司、SIEMENS公司和HOFER公司,美国的Ingersoll公司和Precise公司,意大利的GAMFIOR公司和OMLAT公司,及日本的Fanuc和NSK公司等。它们生产的电主轴都已系列化、产品化。

目前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正在研制转速高达250 000r/min的实用主轴。加工中心用主轴的转速在10 000~20 000 r/min,其加工精度普遍已达到1 μm的水平。高速加工的研究目标已转移到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上。

国内高速电主轴的研究起步也很早,从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就研发出专用于内圆磨床的电主轴;80年代末以后,开始由磨用电主轴转向铣用电主轴过渡;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市场的需要,又开发出钻小孔用和小型数控铣床用电主轴等其他用途的电主轴。但这些主轴的功率、扭矩都比较小。为满足高速电主轴技术的发展需求,“九五”、“十五”期间通过攻关,我国电主轴技术发展很快,电主轴的功率、扭矩分别可达2.5~29 kW和4~86 N·m,可应用于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并已开始装备部分国产数控机床。

现在国内以洛阳轴承研究所为主的研究机构已经自主研发出了电主轴和高速精密轴承,且已系列化;广东工业大学高速加工和机床研究所开发的数控铣床用高速电主轴最高转速达到18 000 r/min,最大输出转矩为85 N·m,额定功率为13.5kW;广州钜联高速电主轴有限公司,他们研究开发的大功率静压轴承电主轴曾在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外还有一些单位与国外机构联合对电主轴进行研发和生产。如:大连机床公司与德国阿亨(Aachen)大学共同研发的DHSCS00高速加工中心,采用德国GMN公司生产的电主轴;常州多棱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宁江机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济南第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等采用瑞士IBAG公司生产的电主轴。国产电主轴在国内市场所占的份额不足总额的1/3,大扭矩、低速电主轴95%以上依赖进口。而国产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用电主轴,仍主要依赖进口。

从总体上讲,国产电主轴的研制、应用和发展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其各项性能指标同国外先进产品相比较差距较大,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因此对其性能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2.2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技术的差距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国产电主轴无论在品种和质量方面,还是在性能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主轴的低速大转矩方面。国外电主轴低速段的输出扭矩最大可达

300N·m以上,我国则多在100N·m以内。

(2)高速方面。国外用于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的电主轴转速已达75 000 r/min,国内电主轴多在15 000 r/min以下;其它类型的电主轴,国外最高转速为300 000 r/ min,我国最高转速则为150 000 r/ min。

(3)电主轴的轴承润滑方面。

(4)电主轴的支撑方面。国外电主轴多采用转速高、刚度大的陶瓷轴承和液体动静压轴承,特殊情况下采用气体轴承和磁悬浮轴承;国内则多采用钢质轴承,近年来也采用陶瓷球混合轴承,但数量不多,研究不够,不能满足电主轴转速日益提高的要求。

(5)其他与电主轴相关的配套技术方面。如主轴电动机矢量控制和交流伺服控制技术、精度定向(准停)技术、快速启动和停止技术等,国内仍然不够成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我国在高速主轴单元技术各项性能指标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从而严重阻碍我国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发展,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而尽快成熟电主轴的各项技术是发展高速切削技术的当务之急。

1.3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条件

1.3.1本文的主要内容

1. 电主轴回转精度测试

对电主轴回转精度中的径向跳动、端面跳动等概念进行了简要叙述。提出各种参数的测试方法,并将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以供参考。

2. 电主轴静刚度性能测试

对电主轴静刚度的概念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了静刚度中的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测试方法,并对实验中的测试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3. 电主轴噪声的测试

简要概述了噪声的概念和物理量度,讨论了噪声的测试方法,测试电主轴在各级转速下的噪声值,编制了噪声测试报告表,并绘制了噪声曲线。

1.3.2 研究条件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本课题提供了如下的研究条件:

○1硬件环境

1.5万转(2GDZ15)和6万转(2GDZ60)的高速电主轴转矩转速实验装置(包

括电主轴、变频器、工控机、电源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位移传感器、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LMS测试系统、AR824/SL4001A声级计、检验棒、千分表。

○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XP

程序控制软件:LMS Test LAB 7A

2 电主轴回转精度的测试

2.1电主轴回转精度概述

机床主轴是工件或刀具的位置基准和运动基准,它的误差直接影响着机床的整机性能和被加工工件的加工精度。对于主轴的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在运转的情况下它应保持轴线的位置稳定不变,这就是主轴回转精度。轴线相对其偏离的误差运动范围,就是主轴回转精度值。在理想情况下,主轴回转轴线的空间位置,相对于某一参考系统(如刀架)而言,是不随应随时间而变化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和刚度的影响,主轴回转轴线的空间位置总是在变动的,即总是存在着回转误差。所以,对主轴回转精度的测试与研究历来被人们所重视。

电主轴的回转精度与电主轴前后轴承的配置方式、主要零件的制造精度(如套筒前后孔和主轴颈的同轴度等)、选用滚动轴承的尺寸大小和精度等级(电主轴一般选用最高或次高精度等级的轴承,相当于国际标准P2和P4级,等同于美国标准ABEC9和ABEC7级)、装配的技艺水平和预加载荷的大小等密切相关。必须强调指出,电主轴的最终精度往往可以得到等于或高于单个轴承的精度,这是由于装配工人在装配时巧于选配,将单个轴承的误差进行相互补偿及恰当地施加预加载荷的结果。为此,高速电主轴的生产对设计水平、制造工艺、工人技艺和装配环境的洁净度和恒温控制等均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并不是任何一制造企业都能够生产精度合格、运转安全、寿命长的电主轴。

电主轴回转精度指标是电主轴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并随着高速化、高精度化方向的不断发展,回转精度指标对被加工零件的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将有更大的影响。其回转精度的评价可在静态实验台上通过测试主轴单元的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周期性轴向窜动来实现,本文只重点讨论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

2.2电主轴回转精度测试方法

2.2.1 接触式测量法

目前在国内一些普通机床生产企业和生产现场中仍然用旧的测量方法——接触式。即以精密芯棒插入主轴孔内, 然后在芯棒的外圆或端面上安装千分表进行测量, 以获得轴向窜动、径向跳动和摆动3 项主轴回转精度值(见图2.1)。这种方法虽然简单, 但测得的径向跳动中既包含有主轴回转轴线的径向运动, 又有锥孔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即每转偏摆一次的偏心量) , 二者无法加以区分。而这一偏心并不影响被加工工件的尺寸、圆度和表面粗糙度。再则由于装千分表测量是在主轴手动慢速回转下进行的, 它反映不出主轴在工作转速下的回转精度。它既

不表示主轴作为一个质点在空间的运动轨迹, 也不表示主轴在工作后加工出来的工件轮廓。

图 2.1 接触式径向跳动实测图

Fig2.1 The contact radial runout test picture

2.2.2 非接触式测量法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提出了使用传感器、计算机的等电子产品的非接触式主轴回转精度测量方法,有轨迹法和圆图象法两种。轨迹法着眼于客观地描述轴心线的误差运动轨迹, 而不理会误差运动造成的具体效果。而圆图象法可表示出被加工工件的轴心线误差运动影响下的圆度轮廓。从机械制造专业出发, 显然圆图象法优于轨迹法。它不但形象地预测被加工零件的圆度和表面粗糙度, 而且可以直观地计算出主轴回转精度值。而且非接触式测量法可精确测出主轴在正常工作转速下的回转精度,所以本文采用非接触式进行测试研究。

2.3 电主轴回转进度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测试前应使主轴润滑充分,以保证在测试期间润滑油膜不会变化。

○2使主轴达到正常运转的温度。

○3对计量器具的要求和检验方法应参照GB/T17421.1-1998的有关规定。

○4实验仪器如表2.1

表2.1 实验仪器目录

Table2.1 Th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directory 名称规格数量测试内容

三角反射式位移流

传感器

6600系列03mm

灵敏度偏差0.19%

非线性度1.02%

1套 1.5万转电主轴径向/端面跳动

LMS

INSTRUMENTS

1套 1.5万转电主轴径向/端面跳动○5被测电主轴型号:2GDZ15(1.5万转)电主轴一台。其中电主轴主要性能参数如表2.2。

表2.2 电主轴主要性能参数

Table2.2 The electronic spindle maj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主轴型号

转速

(r/min)

最大输

出功率

(KW)

润滑冷却

套筒

外径

(mm)

轴承

2GDZ15 15000 25 油雾水53 1、2-B7011C/P4(7-角接触球轴承,0-正常宽度,11-内径d=55mm,C-公称接触角α=15°,P4-公差等级代号)

2、2-B7009C/P4

2.4 径向跳动测试

径向跳动是指通过轴线上规定点并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内零件的圆的形状误差。如图2.2所示。

图2.2径向跳动

Fig2.2 The radial runout

2.4.1测试方法

测试过程中采用了激光反射式三角位移传感器(实物见图2.3)对其进行检测。LMS测试系统如图2.5所示

图2.3 激光反射式三角位移传感器

激光反射式三角位移传感器的测试原理如图2.4,对于二维的主轴回转误差运动,需要使用垂直布置的两个微位移传感器同时对主轴外圆轮廓采集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两传感器应当位于主轴的同一个截面内,实际安装位置如图2.6所示。

图2.4 非接触式原理图

Fig2.4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non-contact method

图2.5 LMS测试系统

Fig2.5 The LMS test system

图2.6非接触式径向跳动实测图

Fig2.6 The non-contact radial runout test picture

2.4.2 测试数据

测试的频率采用了1.5万转电主轴测试软件中提供的各级频率进行,传感器采样时间间隔为200μs,采样点数为6400个。为了减小误差,在每个频率下都测试3次,在数据处理时取3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部分测试数据图如2.7~2.14所示,测试全部数据如表2.3所示,测试曲线如图2.15所示。

图2.7 1.5万转电主轴150Hz下的径向跳动

Fig2.7 The Electronic spindle 150Hz radial runout of 15,000

图2.8 1.5万转电主轴200Hz下的径向跳动

Fig2.8 The Electronic spindle 200Hz radial runout of 15,000

图2.9 1.5万转电主轴250Hz下的径向跳动

Fig2.9 The Electronic spindle 250Hz radial runout of 15,000

图2.10 1.5万转电主轴300Hz下的径向跳动

Fig2.10 The Electronic spindle 300Hz radial runout of 15,000

图2.11 1.5万转电主轴350Hz下的径向跳动

Fig2.11 The Electronic spindle 350Hz radial runout of 15,000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新疆哈密东南山口 50Mwp光伏电站设计 专业电力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5 年

摘要 随着日趋紧张的能源形势以及城市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凸显,清洁能源发电越来越多的得到了社会的重视。而光伏发电以其污染物零排放、能源储量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论文针对并网光伏电站工程概况,对光伏电站的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根据光伏电站的工程概况、装机容量,考虑光伏电站初期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问题,对光伏电站电气一次侧进行主接线设计、光伏阵列 -- 变压器组合方式设计以及光伏电站升压方式设计,并进行了电气一次侧主要设备的选型工作,在此基础之上从电站的调度管理与运行方式和光伏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了电气二次设计。 关键词: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电气主接线

ABSTRACT Clean energy has got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society with the nervous energy situation,as well as the pollution of urban air.Grid-connected PV has got more concern in the of academia and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late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of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overview.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 Design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PV array-transformer combinations, boots mode of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and select the major equipment of primary side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overview,installed capacity and select the initial investment and maintenance cost.On this basis,design secondary side from the two sides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and 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 KEY WORDS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grid ,invert ,electrical main wiring

1、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的要求

昆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训练学生学习、钻研、探索的科学方法,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工作的机会。 2、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受到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全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 3、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领会课题的基础上,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技术文献和科技情报资料,结合课题进行必要的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与课题相关、不少于3000汉字的外文资料。 4、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在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中,要拟定完成课题所采取的方案(凡选“工程设计类”、“工程技术研究类”的题目,必须有方案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指标的对比分析,“工程设计类”偏重于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选择较优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工程技术研究类”偏重于研究技术路线的经济性、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实用性等)、步骤、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方可实施。 5、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 6、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训练,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完成任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禁抄袭他人的设计(论文)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7、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必须交回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资料,对工作中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和转让。 8、学生应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在提交的成果中总结业务上的收获、思想品德方面的提高,感受到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9、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要遵守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 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 (一)、开题报告撰写内容与要求 1、工程设计类、工程技术研究类、软件类的课题学生必须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一般应包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及国内需求,国内现有工作的基础和条件,研究进展,最终成果形式及应用方向,研究方案及技术途径,协作配套措施及协作单位,所需研究试验条件及落实措施,经费概算等内容(具体要求见学校统一的开题报告)。

机床主轴回转精度实验报告

机床主轴回转精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 课程名:制造技术基础 实验室:金切实验室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2

一、实验概述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对机床精 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机床核心——主轴部件的回转误差运动,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它是反映机床动态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在《金属切削机床样机试验规范》中已列为机床性能试验的一个项目。多年来,国内外一直在广泛开展对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量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研究主轴误差运动的目的,一是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另一是找出误差对 加工质量影响的大小。为此,不仅对主轴回转误差运动要能够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还要能够给出误差的具体数值。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机床主轴运动误差的表现特征、评定方法、及测定技术、产生原因及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使同学加深理解工艺装备运动精度与加工误差的关系; 2.理解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数据处理技术与基本原理。 三、实验要求 1.实验员演示主轴回转误差测量的全过程,讲解主轴回转精度的定义、主轴回转误差测量原理和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同学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学习使用MATLAB完成实验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处理过程的计算和结果写入实验报告。 四、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原理;

2. 什么是主轴回转误差运动?造成机床主轴回转运动误差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3.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采样时间固定为2ms; 测量距离单位为mm; 4.采用Matlab绘制极坐标误差带圆图并打印 1)从采样记录文件按单周采样点数(n)截取数据; 2)打开matlab,使用file->Import导入数据文件,数据将保存在data变量中; 3)使用命令x=(0 : 2*pi/n : 2*pi-2*pi/n )生成极坐标刻度,并进行转置x=x’; 4)使用polar(x,data)命令,绘制极坐标图。

软件测试专业毕业论文样文模板

第一章引言 1.2 软件测试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与日俱增,软件的生产成本和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和故障造成的各类损失也大大增加,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软件质量问题已成为所有使用软件和开发软件的人关注的焦点。由于软件是人脑的高度智力化的体现和产品这一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科技和生产领域,因此软件与生惧来就有可能存在着缺陷。如何防止和减少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呢?回答是进行软件测试。测试是最有效的排除和防止软件缺陷与故障的手段,并由此促进了软件测试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快速发展。新的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技术手段在不断涌出,软件测试机构和组织也在迅速产生和发展,由此软件测试技术职业也同步完善和健全起来。 1.3 软件测试理论基础 1.3.1 软件测试定义 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3.2 软件测试的目标 ◆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1.3.3 软件测试的容 软件测试主要工作容是验证和确认,下面分别给出其概念: 验证是保证软件正确地实现了一些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活动,即保证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 ◆确定软件生存周期中的一个给定阶段的产品是否达到前阶段确立的需求的过程; ◆程序正确性的形式证明,即采用形式理论证明程序符号设一计规约规定的过程; ◆评市、审查、测试、检查、审计等各类活动,或对某些项处理、服务或文件等是否和规定的需求相一致进行判断和提出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编号: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水草清理装置水下机构 的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 2010年5 月24日

针对河道、水塘等水域具有航道窄、面积小,一般的大型水草收割机难以实现水草收割的现状,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机构传动平稳,效率高,适合在中小尺度水域作业的小型水草收割机。 论文概述了水草收割机的发展背景、研究现状及分类;完成了水草收割机水下部分的机构设计,主要包括清除机构和定位机构;阐述了前置往复式切割器和旋转式升降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工作原理、参数计算以及试验校核;同时,为了防止二次污染,本文还另外设计了水草回收装置,通过传送带将水草运回船体;按照任务要求完成了装置总装图与各主要零部件图的绘制;最后,通过Solidworks软件的动画仿真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 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小型水草收割机具有结构合理、紧凑,适应性强,切割效率高等优点。这种新型的水草收割机可在水下实现切割,捡拾、传送一体化连续作业方式,能够达到清除泛滥的水草,净化水质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水草收获机具。 关键词:小型水草收割机;水下机构设计;动画仿真

Waters such as rivers,ponds are generally with narrow waterway and small area,so general large aquatic weed harvesters can hardly harvest hydrophytes.To eliminate the current phenomenon, smaller aquatic weed harvester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It has compact structure, smooth transmission and high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suitable for working in the small and medium water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research status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aquatic weed harvester.;the mechanism design of underwater part of the aquatic weed harvesters, including clear organization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is completed;the paper describes the overall design, working principle, parameter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check of front reciprocating cutter and rotating lift;meanwhile, in order to prevent secondary pollution, the paper also designs of the recovery agencies, the aquatic weeds will be shipped back to the hull through the conveyor belt;w hat’s more,the study also finishes the work of the main device assembly parts drawing.Finally, this pa per’s simulation result prov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with the animation of the software Solidwor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aller aquatic weed harvester has many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and compact structrue, high adapt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to harvesting.The new aquatic weed harvesters can realize continuous integration mode such as harvesting,collecting and transmiting under water.It can achieve the goal to clear the flood hydrophytes and to purify water quality. In all,it is an ideal machine of harvesting aquatic weeds. Key words:small aquatic weed harvester;underwater mechanism design;animated simulation

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印发《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印发《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教学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校教〔2017〕5号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现将修订后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华东理工大学 2017年1月18日

华东理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若干规定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本学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目标与要求 各院(系)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规定,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院(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培养的具体目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各院(系)制定的《管理办法》应及时告知本院(系)所有师生,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选题与指导教师选派 做好选题与指导教师选派工作是顺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各院(系)要结合以下几点原则,制定适合本院(系)实际情况的《管理办法》。 1.选题难易度及工作量,一般应控制在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如期完成的程度。各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周,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安排更多时间。 —2 —

2.选题应符合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同本专业、学科紧密相关,鼓励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选题要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学术性,体现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综述类课题不宜作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 3.为保证工科专业学生同时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两方 面的基本训练,工科专业的毕业环节实行“套餐”制。“套餐”一为小设计+大论文,“套餐”二为小论文+大设计,学生两者选其一。小论文和小设计均属于独立的教学环节,单独考核,学时安排一般不得少于4周,小论文篇幅一般不少于5千字,机械类的小设计图纸不少于1.5张,工艺类图纸不少于l张。 4.学生能否进入毕业论文环节的资格审查,按《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条例(修订)》(校教〔2014〕29号)规定执行。 5.学生可以在院(系)提供的课题中选择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也可以自主选题。后者须由院(系)审核并配备指导教师。 6.原则上每位学生一个题目。如果多位学生共同参与同一研究项目,应要求每位学生在共同协作完成项目的同时,还必须指定其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及相应工作量。 7.指导教师一般应选派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每名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指导毕业设计的,按2倍毕业论文指导人数计算,即不超过10人)。 —2 —

软件测试论文

桌面端软件测试毕业论文 2016年12月16日

桌面端软件测试的设计 摘要 作为软件开发的重要环节,软件测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软件开发规模的增大、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寻找软件中的错误为目的的测试工作就更加困难为了尽可能多地找出程序中的错误,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加强对测试工作的研究尤为重要本课题以Sun中国工程院的Linux桌面系统项目——JavaDesktopSystem的测试工作为基础,结合现有测试理论对基于Linux的桌面系统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复合白盒测试法和缺陷图表统计模型复合白盒测试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测试方法,它利用测试覆盖技术和面向缺陷的测试方法使发现的缺陷数量最大化,利用域比较测试技术和Mutation法降低测试用例的执行次数从而减轻工作量缺陷图表统计模型是基于缺陷统计分析的桌面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其核心包括缺陷分布统计、缺陷龄期统计和缺陷趋势统计这些理论方法已在JavaDesktopSystem的测试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工具是桌面系统软件测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以JavaDesktopSystem的重要组件Mozilla浏览器为对象,阐述了测试用例DOM引擎和Javascript解释器、辅助测试工具IECT和自动化性能测试工具Loadpage 的实现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许多技术解决方案这些测试用例和测试工具在Mozilla浏览器的测试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Linux、桌面端、软件测试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oftware testing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mplexity, to find the mistakes in the software for the purpose of testing is more difficult as much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find bugs in the program,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software product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the testing work in this research project Linux desktop system Sun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JavaDesktopSystem test as the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testing theory is a testing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test method based on Linux desktop system and test technology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made a number of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in the theory of composite white box testing method and bug graphical statistic model of composite white box testing method is proposed, it uses technology and test coverage Test method for defects that maximizes the number of defects found, using domain comparison test technique and Mutation method to reduce test execution to reduce workload bug graphical statistic mode is desktop software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fects, which includes defect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defect age and bug trend statistics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the test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practice of JavaDesktopSystem,

主轴动态回转精度测试介绍

主轴动态回转精度测试介绍 一、前言 数控机床主轴组件的精度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几何精度-主轴组件的几何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负载低速转动(用手转动或低速机械转速)的条件下,主轴轴线和主轴前端安装工件或刀具部位的径向和轴向跳动,以及主轴对某参考系统(如刀架或工作台的纵、横移动方向)的位置精度,如平行度和垂直度等;2.回转精度-指的是主轴在以正常工作转速做回转运动时,轴线位置的变化。 二、主轴回转精度的定义 主轴在作转动运动时,在同一瞬间,主轴上线速度为零的点的联机,称为主轴在该瞬间的回转中心线,在理想状况下,主轴在每一瞬间的回转中心线的空间位置,相对于某一固定的参考系统(例如:刀架、主轴箱体或数控机床的工作台面)来说,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上,由于主轴的轴颈支承在轴承上,轴承又安装在主轴箱体孔内,主轴上还有齿轮或其它传动件,由于轴颈的不圆、轴承的缺陷、支承端面对轴颈中心线的不垂直,主轴的挠曲和数控机床结构的共振等原因,主轴回转中心线的空间位置,在每一瞬时都是变动的。把回转主轴的这些瞬间回转中心线的平均空间位置定义为主轴的理想回转中心线,而且与固定的参考坐标系统联系在一起。这样,主轴瞬间回转中心线的空间位置相对于理想中心线的空间位置的偏离就是回转主轴在该瞬间的误差运动。这些瞬间误差运动的轨迹,就是回转主轴误差运动的轨迹。主轴误差运动的范围,就是所谓的「主轴回转精度」。由此可见,主轴的回转精度,说明回转主轴中心线空间位置的稳定性特点。 三、主轴回转精度量测 3.1 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测量与研究目的 对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测量和研究有两方面的目的:

(1).从设计、制造的角度出发,希望通过测量研究找出设计、制造因素与主轴误差运动的关系,及如何根据误差运动的特点,评定主轴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同时找出产生误差运动的主要原因,以便做进一步改善。 (2).从使用的角度出发,希望找出主轴运动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及如何根据误差运动的特点,预测出数控机床在理想条件下所能加工出的工件几何与表面粗糙度,给选用数控机床及设计数控机床提出依据。 3.2 主轴回转精度之测试方法 主轴回转精度之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与间接测量法(试件法)两大类,其中直接测量法又有静态与动态测量两种方式。 (1).静态测试法- 在主轴锥孔中插入精密之测试棒,用量表接触试棒的表面和端面,轻轻旋转主轴量测在不同角度上的读值。优点:测量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能检验出主轴锥孔中心线与回转中心线是否同心;缺点:不能反映主轴在实际工作转速下的误差运动,且不能反映该误差运动可能造成的加工形状误差及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动态测试法- 以标准试棒偏心安装,在径向固定两互相垂直的位移传感器,再轴向另安装一垂直方向的位移传感器,其信号经放大器输入示波器,测量旋转敏感方向的主轴误差运动。 3.3 运动误差图名词解释 (1).总误差运动(Total Error Motion)-以足够多的圈数记录下的全部误差极坐标图,它代表主轴在一定转速下的误差运动情形。 (2).平均误差运动(Average Error Motion)-是总误差运动极坐标图的平均轮廓线,代表该机台在理想切削条件下所能加工出零件的最好圆度。

毕业设计论文——最终版

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学号 系部 专业 题目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 1.1J AVA语言的特点 (1) 1.2开发工具E CLIPSE介绍 (2) 1.3开发工具JDK介绍 (2) 1.4应用环境 (3) 2 系统需求分析 (3) 2.1需求分析 (3) 2.2可行性分析 (3) 3 系统概要设计 (4) 3.1游戏流程图 (4) 3.2设计目标 (5) 3.3系统功能模块 (5) 3.4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7) 4 系统详细设计 (10) 4.1程序设计 (10) 4.2贪吃蛇游戏各功能界面截图 (13) 5 系统测试 (16) 5.1测试的意义 (16) 5.2测试过程 (16) 5.3测试结果 (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19)

1 绪论 贪吃蛇是世界知名的益智类小游戏,选择这个题目一方面是为了将我们自己的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另一方面,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所学知识把它剖析开来,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真正的了解它的本质和精髓。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能从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并从中学会从零开始分析设计程序,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目的。另外,通过本游戏的开发,达到学习Java技术和熟悉软件开发流程的目的。 本游戏的开发语言为Java,开发工具选用Eclipse。 Java是一种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解释型的,健壮安全的,结构中立的,可移植的,性能优异、多线程的动态语言。这里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主要是基于Java的面向对象和可移植性。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1.1 Java语言的特点 1.1.1 简单性 Java与C++语言非常相近,但Java比C++简单,它抛弃了C++中的一些不是绝对必要的功能,如头文件、预处理文件、指针、结构、运算符重载、多重继承以及自动强迫同型。Java 实现了自动的垃圾收集,简化了内存管理的工作。 1.1.2 平台无关性 Java引进虚拟机原理,并运行于虚拟机,实现不同平台之间的Java接口。Java的数据类型与机器无关。 1.1.3 安全性 Java的编程类似C++,但舍弃了C++的指针对存储器地址的直接操作,程序运行时,内存由操作系统分配,这样可以避免病毒通过指针入侵系统。它提供了安全管理器,防止程序的非法访问。 1.1.4 面向对象 Java吸收了C++面向对象的概念,将数据封装于类中,实现了程序的简洁性和便于维护性,使程序代码可以只需一次编译就可反复利用。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意义: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训练学生学习、钻研、探索的科学方法,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工作的机会。 2、任务: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受到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全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 3、要求: a)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领会课题的基础上,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技术文献和科技情报资料,结合课题进行必要的资料阅读并。 b)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中,要拟定完成课题所采取的方案、步骤、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方可实施。 c)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 d)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完成任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禁抄袭他人的设计(论文)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e)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必须交回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资料,对工作中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和转让。 f)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学生在提交的成果中总结业务上的收获、思想品德方面的提高,感受到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g)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要遵守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 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按照所发开题报告内容认真填写。 2、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包括:标题、摘要、目录、前言、正文、结论、总结与体会、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等。 a)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中。 b)摘要:摘要应高度概括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反映出整个内容的精华。中文摘要在300字以内为宜,同时要求写出外文摘要,以250个实词为宜,并要求写出中文、外文的关键词。 c)目录:毕业设计(论文)的一级、二级标题。 d)前言: ◆说明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说明选题的缘由,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摘要和前言,虽然所写的内容大体相同,但仍有很大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摘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某些内容可作笼统的表述,不写选题的缘由;而前言则要写得稍微具体些,内容必须明确表达,应写明选题的缘由,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一些。 e)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的正文内容应包括:设计方案论证、计算部分、设备及产品选型、结

软件测试毕业论文设计89033

摘要 随着中国IT行业的发展和软件市场的成熟,人们对软件作用期望值越来越高,软件的质量、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也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由于软件错误而造成经济损失,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如何让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就成为人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软件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软件的品牌以及种类已经到了数不胜数的地步,而软件测试已成为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新的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技术手段在不断涌出,软件测试机构和组织也在迅速产生和发展,由此软件测试技术职业也同步完善和健全起来。本软件的开发过程完全遵循软件开发流程来完成的。经历了需求分析阶段,数据库设计阶段,界面开发阶段,编码阶段,最后通过软件测试,完成整个软件的开发。 测试软件使用Qucktest Professional(QTP)软件,该软件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能对被测软件比较完美分析。并且能从中测试出被测软件的一些列的问题。而傻瓜进销存系统是一款提供进货、出货以及库存管理一款全方位软件,是做的比较好的一款软件,它的开发,不仅为使用商提供了极大的便宜,也使得办公的效率明显的得到提高。 傻瓜进销存项目简单实用为目标,以通用型为基础的进销存财务一体化管理软件,可以用最简洁的方法掌控货物与财务的变化,我承担的的工作就是对傻瓜进销存的采购和库存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傻瓜进销存的采购和库存方面包括供应商、采购入库、采购退货、库存查询、采购订单、采购入库查询、采购退货查询、调库管理、库存盘点、仓库资料、报溢管理、商品拆分管理、报损管理、商品合并管理。 关键字:软件测试、需求分析、测试用例、QTP测试、 目录 摘要 (1)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Design) 题目Title: 院系 School (Department): 专业 Major: 学生姓名 Student Name: 学号 Student No.: 指导教师(职称) Supervisor(Title): 时间:年月日 Date: Month Day Year

说明 1.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格式要求请参照《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的有关规定》和《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印制规范》。 2. 除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外,还须填写三份表格: (1)表一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表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 (3)表三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情况登记表。 3. 上述表格均可从教务部主页的“下载中心”处下载,如表格篇幅不够, 可另附纸。每份毕业论文(设计)定稿装订时应随同附上这三份表格。4. 封三是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请认真填写。 Instruction 1. Please refer to ‘The Guidelines to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and ‘The Writing and Printing Format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Design)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for anything about the thesis format. 2. Three forms should be filled up before the submission of the thesis (design): (1)Form 1: Research Proposal of Graduation Thesis. (2)Form 2: Process Check-up Form. (3)Form 3: Thesis Defense Performance Form. 3. All the above forms could be downloaded on the website of the Office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f there is not enough space in the form, please add extra sheets. Each thesis (design) should be submitted together with the three forms. 4. The form on the inside back cover is the grading sheet. Please fill it up before submission.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试(精)

综合实验一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 1、实验目的 加工高精度的机械零件,对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测量机床主轴的误差运动可以了解机床主轴的回转状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通过机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试,要求学生: (1) 了解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测试方法。 (2) 熟悉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 掌握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及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 (4) 熟悉并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5) 基本掌握数据处理与图像分析方法。 2、实验原理 本实验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误差运动测试: (1) 带机械消偏的单向法直角座标显示的误差运动测试,见本实验的背景材料中的图 1-9。 (2) 电气消偏单向法圆图像显示的回转轴误差运动测试,见本实验的背景材料中的图 1-13。 3、实验对象 以C6140普通车床的回转主轴为研究对象,测试其在回转情况下的误差运动。 根据测试数据,用图像分析方法表示误差运动,分析误差运动产生的原因。 4、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 C6140普通车床 (2) 回转精度测试仪 (3) 涡流测振仪 (4) 信号发生器 (5) 双踪示波器 (6) 数字式万用表 (7) 可调偏心的测量装置 5、实验步骤 5.1 带机械消偏的单向法直角座标显示的回转轴误差运动测试 (1) 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熟悉系统所用各仪器控制面板上的旋钮、按键的作用及操 作方法; (2) 按照原理框图正确地将系统中各仪器的信号线连通;

(3) 调整标准盘1(作为补偿信号)和标准盘2(作为误差的测量信号)的偏心量,标准盘2 的偏心量e2应尽可能小,仅稍大于被测量轴回转误差值,以保证得到信号即可,偏心量一般调整到0.03mm~0.05mm;标准盘1的偏心量e1应尽可能调大,大到使被测量轴回转误差值相对于偏心量可以忽略不计,及得到一个接近于纯偏心信号的光滑曲线,但因受涡流传感器工作间隙的限制,偏心量无法无限制地加大,一般调到0.40mm~0.60mm即可,并使e1和e2相差180o; (4) 经指导老师检查系统连接正确后,接通电源预热仪器; (5) 按测振仪使用要求调整好涡流传感器的工作间隙; (6) 调整好机床转速,启动机床; (7) 调整测振仪灵敏度,使之满足下面的关系式:e1.k1传感.k1测振仪= e2.k2传感.k2测振仪 (8) 将满足以上关系式的两路输出信号经加法器(借用回转精度测试仪后面板上的加 法器,此时应将总接口插板抽出)相加,在示波器上得到误差曲线,曲线上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即为圆度误差的相对值,曲线最大的垂直度即为粗糙度的相对值; (9) 标定,方法为:用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一标准正弦信号,使其幅值为测振仪当前 档位(如30um档)的满量程输出的电压值,将该正弦信号送入加法器输入端,在示波器上得到一幅值为A mm的正弦信号,则该测量系统的标定系数为30um/A mm; (10) 求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mm)×30um/A mm; (11) 停机床、关仪器,并拆除仪器的所有连接线,整理现场。 5.2 电气消偏单向法圆图像显示的回转轴误差运动测试 (1) 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熟悉系统所用各仪器控制面板上的旋钮、按键的作用及操 作方法; (2) 按原理框图正确连接好系统,仅用误差测量信号(即标准盘2的信号),并将回转 精度测试仪的总接口板插入插座中; (3) 经指导老师检查连线无误后,接通电源预热仪器; (4) 调整好机床转速,启动机床; (5) 调整基圆: (6) 回转精度测试仪产生基圆的原理:将测振仪的输出信号接入回转精度测试仪的S 输入端,由带通III从该信号选出与主轴同频的一次谐波,为了消除机床振动所引起的一次谐波的幅值变化对基圆的影响,用限幅放大器对一次谐波进行限幅,再用带通I选出稳定的一次谐波,然后将一次谐波分为两路,一路经移相器B移相90o,另一路不移相,将两路信号送示波器垂直输入端(Y端)和水平输入端(X端)叠加而产生基圆。 (7) 基圆的调整:首先根据机床转速n确定带通III和带通I所要通过的一次谐波的频 率。 (8) 调节带通III的频率粗调开关,使一次谐波的频率包括在开关所指的频率范围内, 如机床n=900转/分,则频率f=900/60=15Hz,粗调开关置在30位置。调整频率微调电位器,直到示波器上出现的正弦信号的幅值为最大(将带通III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Y端相连)。带通I的调整与带通III相同。 (9) 将示波器的X、Y端分别接回转精度测试仪的X、Y输出端,调节移相器B的移 相旋钮,使输出输入端相差90o(在示波器上得到一正椭圆图形),再调整增益电位器改变其幅值,在示波器上得到一个真圆,这个圆就是基圆。 (注意:调整基圆时一定将移相器A的增益关断)

软件测试的艺术毕业论文

软件测试的艺术毕业论文 第1章 一次自评价测试 子本书25年前首次出版以来,软件测试变得比以前容易得多,也困难德多。 软件测试何以变得更困难?原因在于大量编程语言,操作系统以及硬件平台的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相当少的人使用计算机,而今天在商业界和教育界,如果不使用计算机,几乎没有人能完成日常工作。况且,计算机本身的功能也比以前增强了数百倍。 因此,我们现在编写的软件会潜在地影响到数以百万计的人,使他们更高地完成工作,反之也会给他们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导致工作或事业的损失。这并不是说今天的软件比本书第一版发行是更重要,但可以肯定地说,今天的计算机—以驱动它的软件—无疑已影响到了更多的人、更多的行业。 就某些方面而言,软件测试变得容易了,因为大量的软件和操作系统比以往更加复杂,部提供了很多已充分的例程供应程序集成,无须程序员从头进行设计。例如,图形用户界面(GUI)可以从开发语言的类库中建立起来,同时,由于它们是经过充分调试和测试的可编程对象,将其作为用户应用程序测组成部分进行测试的要求就减少了许多。 所谓软件测试就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过程,用来确认计算机代码完成了其应该完成的功能,不执行其不该有的操作。软件应当是可预测且稳定的,不会给用户带来意外的惊奇。在本书中,我们将讨论多种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 好了,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我们想让读者做一个小测验。 我们要求设计一组测试用例(特定的数据集合),使当地测试一个相当简单的程序。为此要为该程序建立一组测试数据,程序须对数据进行正确处理以证明自身的成功。下面是对程序的描述: 这个程序从一个输入对话框中读取三个整数数值。这三个整数数值代表了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程序显示提示信息,指出该三角形究竟是不规则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还是等边三角形。 注意,所谓不规则三角形是指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不相等,等腰三角形是指有两条边相等,而等边三角形则是指三条边相等。另外,等腰三角形等边的对角也相等(即任意三角形等边的对角也相等),等边三角形的所有角都相等。 用你的测试用例集回答下列问题,借以对其进行评价。对每个回答“是”的答案,可以得1分: 1.是否有这样的测试用例,代表了一个有效的不规则三角形?(注意,如1,2,3, 和2,5,10这样的测试用例并不能确保“是”的答案,因为具备这样边长的三角 形不存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