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 所得税

2015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 所得税

2015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 所得税
2015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 所得税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强化知识点

所得税

知识点一:所得税会计的核算过程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核算过程:

1.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

3.计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

4.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

(1)"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期末余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税率

(2)"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税率

5.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发生额

(1)"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发生额=本期末余额-上期末余额

(2)"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发生额=本期末余额-上期末余额

6.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知识点二:资产的计税基础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一)固定资产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如可以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也可以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计提折旧。税法一般会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除某些按照规定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外(例如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基本上可以税前扣除的是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

另外,税法还会规定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而会计处理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折旧年限是由企业按照固定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估计确定的。因折旧年限的不同,也会产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持有固定资产的期间内,在对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因所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下降,但计税基础不会随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也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二)无形资产

除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外,取得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其入账价值与税法规定的成本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异。

1.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有关内部研究开发活动区分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税法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计算每期摊销额。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

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2.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在会计期末应进行减值测试。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在一定期限内摊销,即税法中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除外购商誉外所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因摊销规定的不同,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在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因所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也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三)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资本公积)的金融资产,其于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

税法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或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该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市价的波动在计税时不予考虑,有关金融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成本,从而造成在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四)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

有关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其账面价值会随之下降,而按照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即其计税基础不会因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五)长期股权投资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法及权益法进行核算。税法中对于投资资产的处理,要求按规定确定其成本后,在转让或处置投资资产时,其成本准予扣除。因此,税法中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并没有权益法的概念。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以后,如果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则一般情况下在持有过程中随着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的变化,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会产生差异。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

1.因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不会转回,对未来期间没有所得税影响,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2.因确认投资损益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果在未来期间逐期分回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是免税的,也不存在对未来期间的所得税影响,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3.因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长期持有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期间也不会转回,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因此,在准备长期持有的情况下,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一般不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六)广告费

知识点三: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般情况下,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但是,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如按照会计规定确认的某些预计负债。

现就有关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举例说明如下:

(一)预计负债

1.因计提产品保修费用而确认的预计负债

按照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将预计提供售后服务发生的支出在销售当期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有关的支出应于发生时税前扣除,则会出售暂时性差异。

2.未决诉讼确认的预计负债

(1)如果税法规定其支出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例如因债务担保引起的未决诉讼,其产生的损失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如果税法规定未决诉讼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相同,产生暂时性差异。

(二)预收账款

企业在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时,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将其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收入的确认原则一般与会计规定相同,即会计上未确认收入时,计税时一般亦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某些情况下,因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未确认为收入的预收款项,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有关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0,即因其产生时已经计算交纳所得税,未来期间可全额税

前扣除。

(三)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所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合理的薪酬基本允许税前扣除,但税法中如果规定了税前扣除标准的,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超过规定标准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四)其他负债

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损益,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能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零之间的差额,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知识点四: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1.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企业合并业务发生时确认的资产、负债初始计量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税法上按照被合并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免税,但合并方是按照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上述两者就产生了一个暂时性的差异。

【归纳1】因企业合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科目不是所得税费用,而是商誉。

【归纳2】一般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科目有所得税费用、商誉、资本公积等科目。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1.对于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预期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2.无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如何,准则中规定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要求折现。

知识点五: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1.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因为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要在以后期间转回的,所以在确认时要考虑以后期间是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思考问题】某企业2011年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万元,2011年产生一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00万元,预计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2012年全部转回,假定2012年预计应纳税所得额为8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问2011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为多少?

[答疑编号3266150401]

『正确答案』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最多只能=80×25%=20(万元)。

2.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思考问题】开办费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设企业历年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09年设立,当年发生开办费100万元,假定该企业2009年没有任何收入,则该企业的开办费导致企业2009年亏损1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亏损额允许在以后五年之内用税前利润弥补,且假设企业未来五年均实现了利润(税前利润总额大于发生的开办费)。则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开办费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以,因为以后可以转回。

【思考问题】假设该企业2009年亏损100万元,且预计企业未来五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只有80万元,则该企业在2009年末应该确认8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金额为80×25%=20(万元)。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1.税率的确定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以后,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所得税费用")。

(三)适用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因适用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新的税率进行重新计量。应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进行调整,反映税率变化带来的影响。

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调整金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以外,其他情况下因税率变化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金额应确认为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知识点六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即: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

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所得税额=会计利润±调整项目

常见的纳税调整事项:项目

纳税调整确认递延所得税1.支付违反税法的罚款支出6万元调增6×

2.企业因违反合同规定,确认预计负债7万元,未支付,税法规定支付发生时可税前扣除调增7递延所得税资产7

×25%

3.国债利息收入8万元调减8×

4.企业债券利息收入或金融债券利息收入9万元××

5.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0万元调增10递延所得税资产

10×25%

6.固定资产折旧:会计采用直线法第一年折旧100万元,税法采用加速折旧法第一年折旧150万元。调减50递延所得税负债

50×25%

7.固定资产折旧:会计采用加速折旧第一年折旧160万元,税法采用直线法第一年折旧150万元。调增10递延所得税资产

10×25%

8.无形资产:会计不摊销,税法摊销20万元调减2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0×25%

9.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费用化10万元,资本化80万元,7月1日确认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10×50%+80/10/2-80×150%/10/2

×

10.政府补助确认营业外收入××

(二)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产生的所得税影响。用公式表示即为: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三)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即: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不包括企业合并和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影响。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知识点七:所得税的列报

(一)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应当将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负债同时进行。

1.当企业实际交纳的所得税税款大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时,超过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列示为"其他流动资产";

【思考问题】实际交纳的所得税100万元,应交所得税80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列报20万元。

2.当企业实际交纳的所得税税款小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应交所得税时,差额部分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费"项目列示。

【思考问题】实际交纳的所得税100万元,应交所得税150万元;"应交税费"列报50万元。

(二)个别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

同时满足条件的,企业应当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思考问题】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6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列报40万元。

【思考问题】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6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列报60万元。

【归纳】一般情况下,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不能予以抵销。

【本章小结】

本章在考试中既可能出现在客观题中,又很可能与其他章节内容结合出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因此,本章内容非常重要。

所得税--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练习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练习 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2011年度的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全年实发工资为350万元,假设均为合理的职工薪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税,企业发生的合理的职工薪酬可在税前扣除。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2011年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340 B.247.5 C.252.5 D.162.5 2、企业因下列事项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是()。 A.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D.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投资性房地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3、某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0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2007年发生的交易事项中,会计与税收规定之间存在差异的包括:(1)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万元;(2)年末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上升20 0万元。(3)当年确认持有至到期国债投资利息收入40万元。假定该公司2007年1月1日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323.2 B.343.2 C.333.2 D.363.2 4、某企业上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余额为33万元。本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期初的暂时性差异在本期未发生转回,该企业本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万元。 A.30 B.46.2 C.33 D.32.5 5、2010年5月6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 000万元对B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并于当日取得B公司净资产,当日B公司存货的公允价值为1 600万元,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其他应付款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计税基础为0,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 200万元。假定合并前A公司和B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家公司,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所得税税率为25%,则A公司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分别为()万元。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

第十五章所得税 第一节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所得税会计的特点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二、资产的计税基础 【例题·单选题】大海公司2017年12月31日取得的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处理允许加速折旧,大海公司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计提了两年的折旧后,2019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19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640 B.720 C.80 D.0 【答案】A 【解析】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000-1000×2/10-(1000-1000×2/10) ×2/10=640(万元)。 三、负债的计税基础 (二)预收账款 企业在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时,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将其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收入的确认原则一般与会计规定相同,即会计上未确认收入时,计税时一般亦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如果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但按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有关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0。 【例题】大海公司2018年12月31日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200万元。 (1)若收到预收的款项时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018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 2018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2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200(万元)。 (2)若预收的款项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018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因按税法规定预收的款项已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在以后年度减少预收账款确认收入时,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其扣除。 2018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2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200=0 (三)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支出可税前列支。一般情况下,对于应付职工薪酬,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提示】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在未来实际支付时可以在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0。 【例题】A公司于2018年12月31 日因为B公司债务担保确认预计负债200万元,税法规定,债务担保实际发生支出时也不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基础=?

2015年中级会计实务第16章所得税习题与答案

2015年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随章练习第16章 第十六章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于2009年末以200万元取得一项固定资产并投入使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2010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税法规定,该项固定资产应按照2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0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0 B、300 C、200 D、190 2、甲公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之前发生了500万元的筹建费用,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假设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允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之后5 年内分期税前扣除。假定企业在2×11年初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当期税前扣除了100万元,则该项费用支出在2×12年末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0 B、300 C、200 D、500 3、A企业2011年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4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360万元,2011年12月1日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该项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税法上其使用年限、摊销方法与会计规定相同。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假定会计的摊销年限与税法规定的相同。则该项无形资产2012年末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282 B、432

[财务培训]第八章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及运用

[财务培训]第八章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 及运用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及运用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企业所得税 (一)概念: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税率:我国比例税率25% 绝大数国家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美国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三)纳税人:(我国境内企业与组织)1、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 标准:登记注册地标准、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2、居民企业:无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企业:有限纳税义务

●所得来源的确定 销售货物所得 提供劳务所得 转让财产所得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 其他所得 ●应纳所得税的计算 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扣除项目的标准——共18项

1.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3、社会保险费 (1)按照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五险一金”,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

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准予扣除; (3)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4.利息费用 (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调增调减注意事项

2012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浅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调 增调减注意事项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涉及的政策 现将企业在汇算清缴所得税时应注意的税收政策归纳 如下: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的事项有: (一)工资薪金 1、会计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第二条:“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 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取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2、税法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4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这里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经管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审核人员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1)企业是否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2)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是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3)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否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否有序的进行的; (4)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针对以上情形,作为审核人员在操作时,应该收集相关的劳动用工合同、工资发放明细表以及相关的考情表等相关资料来核实企业工资薪金发放的真实性,合理性。 值得强调的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0条、41条、42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列》第34条规定的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等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工资薪金”应当按实际“发生”数在税前列支,提取数大于实际发生数的差额应调增应纳税

第十二章企业所得税练习题

企业所得税练习题 一、单选。 1、下列单位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A、股份制企业 B、合伙企业 C、外商投资企业 D、有经营所得的其他组织 2、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所得中,按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 或机构、场所所在地或者个人的住所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 A、提供劳务所得 B、转让房屋所得 C、权益性投资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3、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取得下列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是() A、从事营利活动取得的收入 B、因政府购买服务而取得的收入 C、不征税收入孽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D、按照县级民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收入 4、纳税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项目中,不 超过规定比例的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是() A、职工福利费 B、工会经费 C、职工教育经费 D、社会保险费 5、某境内居民企业2013年度“财务经费”账户中利息金额,含有以年利率 8%向银行借入的9个月的生产用200万元贷款的借款利息;也包括12万元向本企业职工(与企业无关联关系)借入与银行借款同期的生产用100万元资金的借款利息。假设向本企业职工的借款,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也取得了相关合法票据。该企业2013年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利息费用是() A、28万元 B、21万元 C 、20万元D、18万元 6、依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作为保险费扣除的是 () A、企业参加运输保险支付的保险费

B 、按规定上缴劳动保障部门的职工养老保险 C、为员工个人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D、按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范围,为企业雇员缴纳的 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 7、某国有企业2013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000 万元,债务重组收入100万元,固定资产转让收入50万元;当年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60万元;该企业当年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 A、60万元 B、30.75万元 C、30.5万元 D、30万元 8、2013年某居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营业外收入80万元,与 收入配比的成本4100万元,全年发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共计700万元,营业外支出60万元(期中符合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50万元),2012年度经核定结转的亏损额30万元。该企业当年无其他纳税调整事宜,则2013年度该企业应缴纳所得税()万元。 A、47.5 B、53.4 C、53.6 D、54.3 9、某书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4月因管理不善丢失一批2月份 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的图书,账面成本20000元(含一般纳税人提供运输劳务收取的运费400元,),税务机关接受了该项损失的申报,该业务在企业所得税前可扣除的损失金额为() A、22592元 B、22600元 C、23376元 D、23400元 10、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 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上述人员工资的()加计扣除。 A、10% B、20% C、50% D、100% 1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规定的是() A、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 所得税。 B、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可以是我国的居民企业或 非居民企业 C、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有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的

自考00159《高级财务会计》(2016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所得税会计

自考试00159《高级财务会计》(2016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所得税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A 3.A 4.B 5.C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DE 三、分析题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3)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四、核算题 1.当期应交所得税=(400万+10万-20万+40万-50万+30万)*25%=10 2.5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02.5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2.5万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350万大于计税基础300万,差额50万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构成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25%=12.5万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 12.5万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万 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30万,计税基础为0,差异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30万*25%=7.5万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万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 7.5万 或者:合并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07.5万 递延所得税资产 7.5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2.5万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万

2. 表格如下: 逐年会计分录: 2012年年底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2013年年底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0.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0.75 2014年年底,无相关分录 2015年年底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0.75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0.75 2016年年底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5

(整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流程及重点.

第三讲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业务流程 确定审计时间安排审计人员 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现场完成工作底稿 完成初稿 与企业沟通三级复核 完成定稿 注意点: 确定审计时间和人员外出审计时告知单位外出地点时间,单位需登记。 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址、纳税情况、上年度底稿等。 现场审计时先给企业财务负责人审计需要的资料,两人审计一人做底稿一人翻凭证,遇到问题先询问财务,不要起争执,遇到不理解的不懂的涉及业务水平的情况把资料要齐带回来研究。审计过程中不要玩手机聊天,抓紧时间。 所有企业提供的资料要盖章,工作底稿Z6~Z12盖章。 现场审计完成后立即出报告不得积压。 与企业沟通注意技巧和原则,在不违背税法大环境的条件下允许合理避税,在企业面前不要胆怯,用事实和税法说话,企业要求的调增调减数不要当即答应,回所里请示后再做决定。原则上给钱再给报告和发票,视具体情况而定。收费制度分摊到个人谁去审计谁负责收钱。经过三级复合后方能出正式报告,一式三份,企业两份,留存一份。 审计需要资料: 1、全年总账明细账凭证,12月份科目余额汇总表明细到末级科目 2、12月份财务报表(报税务局所得税的报表) 3、纳税申报表(12月份增值税,第四季度所得税) 4、上年度年报纳税申报表主表 5、固定资产清单 6、合同(房屋贷款租赁等) 7、员工花名册社保情况说明 8、税收优惠减免税务局文件

汇算清缴审计要点 一、收入的审核 (一)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审核 1、取得或编制收入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总账、明细账及有关申报表等核对(详)。 2、查明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注意会计制度与税收规定在收入确认上的差异(略)。 (二)投资收益的审核 根据“长期投资”、“短期投资”、“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存货”等明细账与有关凭证及签订的投资合同与协议,审核纳税人对外投资的方式和金额,了解该企业对投资单位是否拥有控制权,核算投资收益的方法是否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复印相关文件。 (三)营业外收入的审核 1、结合固定资产科目,审核固定资产盘盈、清理的收益是否准确计算入账。 2、结合存货、其他应付款、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等科目,审核是否存在营业外收入不入账或不及时入账的情况。 3、审核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转让的是所有权还是使用权。 4、审核营业外收入是否涉及需申报增值税或营业税的情况。 5、审核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收到补价一方所确认的损益的正确性。 6、审核罚款净收入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纳税人是否将内部罚款与外部罚款区别,是否将行政处罚与违法处罚区别。 7、复印所有营业税收入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四)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的审核 复印所有相关文件,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三、成本费用的审核 (一)主营业务成本的审核 1.审核明细账与总账、报表(在产品项目)是否相符;取得或编制成本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总账、明细账及有关申报表等核对经营成本口径是否一致。 (二)营业外支出的审核 1.审核营业外支出是否涉及税收规定不得在税前扣除的项目。重点审核: (1)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2)各种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 (3)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的有赔偿部分; (4)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质以外的捐赠; (5)各项赞助支出; (6)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7)为被担保人承担归还所担保贷款的本息; (8)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9)复印所有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2.审核营业外支出是否按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 (1)审核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流动资产非正常盘亏、毁损、报废的净损失是否减除责任人赔偿,保险赔偿后的余额是否已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 (2)审核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发生永久性或实质性损失,是否已经

税法-第15章个人所得税法

2008年注册会计师《税法》教材 第十五章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范是1980年9月l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制定、根据l993年l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最早于1799年在英国创立,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这一税种。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诞生于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落实,为了维护我国税收权益,遵循国际惯例,需相应制定对个人所得征税的法律和法规。为此。l980年9月l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并同时公布实施。同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施行细则》。该法律、法规体现了适当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实施合理负担的原则,采分项的征收制,具有税率低、扣除额宽、征税面小、计算简便等特点。对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所得和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由个人而从中国取得所得都要征税。这项重要立法是中国税制建设的一个重大发展,对于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合理地实施中国的税收管辖权,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国家间的税收权益和鼓励外籍人员来华从事业务,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986年,国务院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为了有效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差距,分别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从而形成了我国对个人所得课税三个税收法律、法规并存的状况。这些税收法律、法规的施行,对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增加财政收入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税收法律、法规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 为了规范和完善对个人所得课税的制度,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必要对三个个人所得课税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合并,建立一部统一的既适应于中、外籍纳税人,也适应于个体工商业户和其他人员的新的个人所得税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同时公布了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4年1月28日国务院第142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l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2000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有关“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征企业所得税,只对其投资者的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制定了《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从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将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上述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一、居民纳税义务人 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

税收理论与实务第八章

某企业2007年来自境内的所得为1519万元,其中包括购买企业债券利息收入9万元,购买国债利息收入19万元;来自境外的所得为400万元,该所得已在境外按20%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要求:(1)计算该企业2007年境内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并列出计算过程。 (2)计算2007年境外所得应补缴的所得税额。(3)计算2007年应纳所得税总额 解答:(1)境内应纳税所得额=1519-19=1500 境内应纳所得税额=1500×25%=375 (2)境外应纳所得税额=400/(1-20%) ×25%=125 扣除限额=(375+125)×400/(1-20%)=1500+400/(1-20%)=125 2008年,某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上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表中填报的产品销售收入200万元,减除成本、费用、税金后,利润总额为10万,应纳税所得额也是10万元。税务机关通知该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所得税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经查账核实出以下情况:(1)企业职工总数80人,资产总额800万元。(2)企业全年产生业务招待费6万元,已列支。按企业所得法对该企业计算应纳所得税税额。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说法,正确的 A.只有依照中国法律成立的企业才是居民企业 B.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是非居民企业 C.在境外成立的企业都是非居民企业 D.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在境外成立其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是非居民企业 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20% B.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C.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D.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可以适用企业所得税的低税率计算缴纳所得税 3、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确认,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自产的产品转移至境外的分支机构,不属于视同销售,不应当确认收入 B.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实际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C.企业自产的产品转为自用,应当视同销售货物。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认销售收入 D.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但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答案解析:企业自产的产品转移至境外的分支机构,属于视同销售,应当确认收 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 确认收入的实现;企业自产的产品转为自用,是内部资产处置,不视同销售。 4、某生产企业为居民企业,2010年实际发生合理的工资支出100万元,职工福利费支出15万元,职工培训费用支出4万元,2010年该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万元。 A.1 B.1.5 C.2 D.2.5 5、某商贸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情况如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收入2000万 元,开具普通发票的金额936万元。企业发生管理费用11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0万元),发生的销售费用600万元(其中:广告费300万元、业务宣传费180万元),发生的财务费用200万元,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期间费用为()万元。 A.850 B.842 C.844 D.902

企业所得税清算报告

企业所得税清算报告年度 纳税人识别号:企业名称(章):

有限公司注销清算报告 根据《公司法》及桐庐环宇箱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已于年月日召开的股东会议决议解散,并成立清算组与年月日开始对公司进行清算。现将清算情况报告如下: 一、清算组成员情况。清算组成员由股东组成,其中周文校担任清算组负责人。 二、通知和公告债权人情况。清算组于年月日通知了公司债权人申报债权,并于年月日在报纸公告公司债权人申报债权。 三、公司财产情况。截止年月日清算基准日,公司资产总额元,其中,净资产元,负债总额元。 四、公司财产构成情况。(应以“财产清单”的形式罗列公司财产名称、数量、价值,存放地点;银行存款应注明开户银行及银行账户) 五、公司债权、债务情况。 1、债权的清收情况:(包括债权的具体种类及金额,是否已

清收等情况)债权已清收完毕。 2、债务的清偿情况:(包括债务的具体种类及金额,是否已清偿等情况)债务已清偿完毕。 六、公司剩余财产的的分配情况。 公司剩余财产由全体股东按出资比例分配。已分配完毕。.七、公司的会计凭证、账册等会计资料的保存情况。 公司的会计凭证、账册等会计资料由负责保存。 八、其他有关事项说明。 公司已清全部税款并办理完毕税务注销,公司已全部清偿。清算组成员签字: 股东签字(章):

有限公司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 清算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纳税人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类行项金 资产处置损益(填附表一1 负债清偿损益(填附表二2 应纳税所得清算费3 计清算税金及附4 其他所得或支5 清算所得1+2-3-4+6 免税收7 不征税收8 其他免税所9 弥补以前年度亏10 应纳税所得额6-7-8-9-111 应纳所得税12税率25 计应纳所得税额1131 14减(免)企业所得税 应补(退)境外应补所得税15 得税额计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13-14+116 以前纳税年度应补(退)所得税17 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16+118 纳税人盖章主管税务机代理申报中介机构盖章 受理专用章 清算组盖章: 受理人签字:经办人签字及执业证件号码: 经办人签字: 申报日期:代理申报日期:受理日期: 年月年日月日年月日

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整理第十五章所得税.docx

第十五章所得税 所得税会计 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的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 VS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 →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对于暂时性差异,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调减→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纳税调增→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 ( 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一般程序( 2)分别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 3)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增-纳税调减,乘以税率得出当期应交所得税 ( 4)确定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抵扣的金额 通常资产在取得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造成差异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 税法: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规定了每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 融资产 其他资产 若会计折旧年限<税法最低折旧年限→ 会计折旧费用高于税法折旧费用的折旧产生的差异 部分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税法规定实行加速折旧的,按加速折旧计算的折旧额可全额在税前扣除 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减值准备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纳税调增 除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外,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间一般不存在差异 会计:研究支出费用化,开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本化 税法:费用化的研发支出按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资本化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内部研发形成 若会计摊销方法、年限、净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 →每期纳税调减金额=(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形成无形资产后的摊销额)×50% →形成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50% 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使用寿命有限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摊销及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使用寿命不确定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税法上不认可公允价值波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在实际处置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计入处置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 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 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 计税基础=历史成本 账面价值=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 +实际 - 名义 - 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国债)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减值准备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流程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流程 及年度汇缴申报表相关内容讲解 (一)、企业所得税汇缴期限 1、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 2、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3、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年度。(《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发生解散、破产、撤销等终止生产经营情形,需进行企业所得税清算的,应在清算前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进行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款; 4、纳税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自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二)、企业所得税汇缴范围 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范围包括:1、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纳税人 2、实行企业所得税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纳税人 3、按《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规定需要进行清算的企业 4、企业重组中需要按清算处理的企业。 注: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 (三)、汇总、合并纳税企业的汇缴规定 汇总企业 1、政策规定: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 汇总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税发[2008]28号《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 汇总清算,是指在年度终了后,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年度汇算清缴,统一计算企业的年度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税款。 2、清算要求: (1)总机构: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由统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总机构,在汇算清缴期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进行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课后习题-第十五章 所得税(11页)

第十五章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2×18年年初“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账面余额为5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125万元。2×18年计提产品保修费用100万元,2×18年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300万元。假设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支付时可以税前抵扣,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期递延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50 B、-50 C、75 D、25 2、下列各项负债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 A、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 B、因购入存货形成的应付账款 C、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D、为职工计提的应付养老保险金 3、某企业上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余额为33万元。本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期初的暂时性差异在本期未发生转回,该企业本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万元。 A、30 B、46.2 C、33 D、32.5 4、某企业期末持有一批存货,成本为1 000万元,按照存货准则规定,估计其可变现净值为800万元,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由于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该批存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1 000 B、800 C、200

D、0 5、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B公司于2015年12月31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初始入账价值为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对于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与会计估计相同。则201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万元。 A、7.5 B、20 C、12.5 D、-7.5 6、长江公司当期为研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6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20万元。假定该项新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期会计摊销额为22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假定税法对该项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相同,则长江公司当期期末由于该项无形资产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为()万元。 A、0 B、99 C、37.125 D、198 7、新华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新华公司2016年6月1日取得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成本为500万元,2016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58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16年年末该项金融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80万元 B、计算2016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应纳税调减80万元 C、该项交易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20万元 D、该项交易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计入当期损益 8、长江公司于2016年12月31日以2 000万元购入一栋办公楼,并于当日对外出租,

习题班第16章个人所得税法(答案解析)

第十六章个人所得税法(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中国居民纳税人的是()。 A.美国人甲2000年9月1日入境,2001年10月1日离境 B.日本人乙来华学习180天 C.法国人丙2000年1月1日入境,2000年12月20日离境 D.英国人丁2000年1月1日入境,2001年11月20日离境至12月31日 2.某演员一次获得表演收入800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元 元 元 元 3.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不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是()。 A.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的外籍人员 B.应聘在我国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C.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的中方雇员 D.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4.某个人独资企业2004年经营收入48万元,应税所得率为10%,则全年应纳所得税为()元元 元元 5.唐某于2005年在原任职单位办理了退职手续,单位一次性支付了退职费12000元(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唐某原工资水平1280元/月。根据有关规定,唐某领取的退职费应计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是( )。 元元元元 6.建筑设计院某工程师为一工程项目制图,3个月完工交付了图纸。对方第1个月支付劳务费8000元,第2个月支付劳务费12000元,第3个月支付劳务费15000元。该工程师应纳个人所得税()元。 7.某大学教授2005年5月编写教材一本并出版发行,获得稿酬14600元;2006年因加印又获得稿酬5000元。该教授所得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是( )。 元元元元 8.无法实行查账征收的律师事务所,经地市级地方税务局批准,应根据税法规定确定应税所

第十五章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第十五章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成本为常数意味着: A 、税负将全部由生产者负担 B 、生产者负担 2 1 税负 C 、消费者负担大部分税负 D 、税负全部由消费者负担 2、下列有关税收资本化表述正确的是: A 、税负全部归宿于买方 B 、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前转 C 、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后转 D 、税收资本化往往发生在消费品的交易中 3、某块土地每年的租金收入为90万元,每年财产税为租金的10%,假设折现率为10%,土地使用无限期,税收资本化后的土地价格应为: A 、100万元 B 、810万元 C 、900万元 D 、90万元 4、在垄断条件下,边际成本递减时,生产者负担的税负: A 、大于T/2 B 、等于T/2 C 、小于T/2 D 、等于T 5、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A 、增值税 B 、个人所得税 C 、消费税 D 、营业税 第二部分 多项选择题 1、影响税负转嫁与归缩的因素有: A 、供求弹性 B 、买方纳税还是卖方纳税 C 、课税对象 D 、课税范围 E 、计税单位

2、下述关于垄断条件下税负转嫁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供给具有无限弹性的情况下,垄断者不负担税负。 B、在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垄断者将负担大部分税负。 C、从价税与从量税相比较,从价税使垄断者的税负大于从量税。 D、对垄断利润征税,将会使垄断者减少产量。 3、对小轿车征收消费税,厂商有可能采取的税负转嫁方式有: A、前转 B、税收资本化 C、后转 4、一个人的真实收入取决于下述哪些因素: A、个人的收入水平 B、法律上承担的税负 C、别人转嫁给他的税负 D、他转嫁给别人的税负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从供求弹性角度来看税负具有以下转嫁规律: A、供求弹性相等时,税负由纳税人负担 B、供给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时,买方负担全部税负 C、需求曲线相对于供给曲线较平坦,税负大部分由卖方负担 D、供给有弹性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时,卖方负担全部税负 第三部分判断题 1、买卖双方各负担多少税负除取决于各自的弹性外,还取决于谁是纳税人。 ()2、税收资本化是一种特殊的前转嫁。() 3、直接税易转嫁而间接税不易转嫁。() 4、对生产者而言,对相类似商品征税的课征范围越广,税负越不容易转嫁。 ()5、需求曲线相对于供给曲线较平坦,税负大部分由卖方负担。()

第十六章所得税

第十六章所得税模拟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大海公司2012年12月31 日.取得的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l0年,会计处理按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处理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大海公司在计税叫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预计净残值为零。2013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 64 B.72 C. 80 D. 0 2大海公司为研发某项新技术在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2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6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l20万元,该项研发技术当期达到预定用途转入无形资产核算,假定大海公司当期摊销无形资产10万元。大海公司当期期末该项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 110 B. 180 C. 200 D. 165 3 2013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l043.28万元购入财政部于当日发行的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一批。该批同债票面金额为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5%。甲公司将该批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接算。 2013年12月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 1095.44 B. 1043.28 C. O D. l000 4 2013年1月1日,B公司为其2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l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2013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自2015年12月31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余,该增值权应存2017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B公司2013年12月31日计算确定的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为500万元,按税法规定,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013年12月31日,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 500 B. 0 C. 166.67 D.-500 5大海公司2013年12月31日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100万元,若按税法规定,该预收款项不计入大海公司2013年应纳税所得额。2013年12月31日该项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 ) 万元。 A. 100 B. 0 C. 50 D. 20 6 A公司2012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一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科目贷方余额为100万元,2013年实际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60万元,2013 年12月31日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80万元, 2013年12月31日该项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 O B. l20 C. 100 D. 60 7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2年12 月31日因职工教育经费超过税前扣除限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2013年度,甲公司工资薪金总额为4000万元,发生职工教育经费90万元。税法规定,工资按实际发放金额在税前列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 B.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22.5万元 C.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D.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8 A公司2013年度发生了1000万元广告费支出,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税前抵扣。A公司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则A公司2013年广告费支出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250 B. 1000 C. 750 D. 0 9下列项目中,可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是( )。 A.期末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取得的成本 C.国债利息收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