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上岗考分析题

教师上岗考分析题

教师上岗考分析题
教师上岗考分析题

分析题

1.对课堂上违反纪律的学生,有的教师喜欢让其“站堂”。你认为这种做法行吗?为什么?

答案一: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

(1)让学生“站堂”,是不尊重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2)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习积极性。

(3)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错误。

(4)“站堂”的学生,将成为课堂消极无意注意的中心,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答案二: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要创设愉快的课堂环境,面对课堂违纪,遵循最少干预原则,有效处理纪律问题,有时课堂出现违纪行为,不必中断讲课,可以采用非语言线索,如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触摸等予以提示或控制,可表明教师自己时时在关心和注意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违纪现象的发生。另外,从学习正确的活动、入手强化,也可以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教师还可采用合理的表扬和有效地惩罚,表扬的是与不良行为相反发行为或表扬其他学生,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最终经过努力避免惩罚,而不是让学生不断体验“惩罚”,惩罚要及时,适当与说理相结合

2.在一次教学观摩课上,某教师为克服课堂上满堂灌的缺点,大搞提问,变满堂灌为满堂问,可又怕学生回答不对路,节外生枝影响教学进度,于是整节课只提问几个尖子生。这位教师的做法违反了哪些教学原则?为什么?

答:该教师主要违反了以下几个原则:

1.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而题目中该教师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提问,没有适当地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结果只会让学生应接不暇,适得其反。

2.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而题目中该教师怕节外生枝影响教学进度,只提问几个尖子生,而对其它学生却没有加以提问,这样将很不利于其它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从而大大影响他们的听课效率,降低整堂课的质量。

3.课堂提问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叫学生站起来,然后提出问题;一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上述两种提问方式,哪种好?为什么?请用心理学有关思维的理论简要加以分析。

答案一:第二种做法好,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由遇到要解决问题而引起的,教师先向全班提出问题,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可能被指定站起来答题,因此,全班学生都会积极思考起来。而第二种做法会让学生觉得提问与他不相干,产生事不关己的心理,把自己看作是局外人,不参与思考问题,这样的学生思维就会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答案二:“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叫学生回答”的方式较好,因为心理学认为:一般解决问题的思维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一系列相互关系的程序。在提出问题与叫学生回答问题的中间还要有点时间让学生候答。学生在思维的思考中还必须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候答可以使学生先明确了问题后有方向地在脑中搜索相关知识,提出假设并通过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的过程对假

4.有一位教师在进行卫生教育时,把一名男生叫到讲台前,指着他的脖子说:“大家都看,他的脖子多黑,多脏!你们可不能像他一样啊!”以后,这个学生见到这位老师心情就紧张,课也听不下去,成绩不断下降,而这时老师又批评他是个懒汗。期末考试时,这个学生的成绩极差。新学期开始后,家长要求调班,学校同意了。新老师态度很好,这名同学各方面都有了很的进步。请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关理论评论这位老师的做法。

答:该教师违背了“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原则”,当众指责这名学生的脖子黑、脏,伤害了该生的自尊心,挫伤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因而造成了他学习成绩极差的后果。这种做法不可取。

6.李老师是这样教学认识圆柱体的:首先出示一个易拉罐啤酒桶,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告诉学生这是圆柱体。然后,教师前后滚动啤酒桶,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仔细观察它的特点,并让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圆柱体的特点,接下来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柱体?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而老师先请一位胆子最小、平时最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另一位也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作了补充发言,李老师耐心地表扬鼓励了他们。最后,老师让每一个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制圆柱体,做完后,让学生看着自己制作的圆柱体把它的特点说出来,以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请你具体分析:李老师在这节课中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答:李老师在这节课中贯彻了以下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比如文中老师在开始教学时出示的易拉罐酒桶,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以及从不同侧面仔细观察它的特点这两个过程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2.启发式原则

如文中老师在让学生说出酒桶形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圆柱体的特点,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柱体的过程,体现了这一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如:老师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请了两位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并于最后耐心地表扬鼓励了他们

4.巩固性原则

如文中在教学活动的最后,老师通过让每一个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圆柱体并让他们看着自己的成果说出圆柱体的特点,达到复习巩固学习要点的目的。

5.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统一原则

这节课从教学开始到教学结束,从教师的引导讲解到最后学生的动手制作,至始至终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而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实验法。

7.有位数学教师是这样教“长方形面积的求法”的:先告诉学生这一课学习求长方形的面积,接着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平方寸的正方形卡片若干分给学生,要求同学们把它拼凑成长方形,边拼边计算它的面积。然后教师请几位同学说出长方形在面积的求法(同学们可看课本的公式),并谈谈是怎样求出的。最后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板书求长方形面积的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接着,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符合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答:该教师采取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较灵活地运用了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直观性原则。

能正确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引导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得出长方形面积的公式,

8.小王从小失去父母,靠年老多病的祖父抚养,而祖父对他管教不严。他无心向学,经常破坏课堂纪律,还逃学去网吧、偷窃别人钱物,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不愿与他交往。但他爱好体育活动,是个小球迷。根据上述情况,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将如何对小王进行教育?

答: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小王的真实情况,分析原因;其次要做好班集体的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工作,让同学们知道小王的家境,让大家伸出温暖之手来帮助他;第三要做小王的工作,摆事实讲道理,让他认识错误的危害性;第四要组织各种活动,让他在活动中受到锻炼,特别要组织体育活动,发挥其特长;最后要组织学习活动,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9.请分析下面事例中这位教师是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好注意的规律的。

刚入学的一年级某班小学生正认真听着老师讲课,突然一只花蝴蝶从开着的窗户飞进了教室,很快几乎所有同学都把目光转向了花蝴蝶,有的笑,有的叫,还有的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伸着小手想拍打,课无法上下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慌不忙,沉思了片刻后,她先重重拍了两下掌,这响亮的掌声使大部分同学停止了笑闹,探索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老师,老师紧接着说:“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小蝴蝶为什么要飞进我们教室里来吗?”小同学们都被这奇怪的问题吸引住了,个个在思索,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大家都朝向老师,急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老师利用刚入学儿童特有的自豪感,趁热打铁地说:“你们不知道把!让我来告诉大家,小蝴蝶是想飞进来看看我们班上哪些同学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课,像一个真正的小学生,哪些同学上课东张西望,不注意老师讲课,不像一个小学生。”当老师说到这儿,全班同学都努力使自己不再去看一眼头顶上飞舞着的花蝴蝶,而是一本正经地听着老师讲课。

随着老师引人入胜的讲解和有趣丰富的活动,同学们渐渐地忘记了小蝴蝶的事,课终于顺利地结束了。

答:1.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创设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把学生分散了的注意及时引向到教师身上,如文中教师通过响亮的拍掌声这一加强刺激物强度的方法以及设计提问“小蝴蝶为什么飞进教室?”引起学生的兴趣等。

2.帮助学生组织有意注意,利用一年级学生特有的自豪心理以及乐于接受的想象、思维内容,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用遗忘去排除干扰,如文中教师用拟人手法向同学们提出了做一个小学生的要求,提高目的性。

3.运用两种注意明确了注意目的,产生了有意注意的同时,老师又把课讲得引人入胜,上课生动有趣,使学生无意注意也保持在教学活动中。

10.下列实例体现或违背了哪一教学原则或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简要说明之。

(1)某英语老师根据学生基础差的实际情况,从基础知识抓起,在教新课的同时,给学生一点一点地补课,他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不懂,就耐心引导,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从害怕上英语课到逐渐喜欢上英语课,学生表示,她是最受欢迎的老师。

答:该教师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主要从以下两点体现:

1.能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进行教学,既按照统一要求讲授新课,又考虑学生的实际,进行补缺补漏,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2.尊重学生,耐心引导,及时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培养了学生对学英语的兴趣。

(2)某教师上公开课,弄了许多直观教具放在讲台上,学生看见这么多花花绿绿、形形色色的教具,情绪活跃,议论纷纷,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整节课,老师让学生看了一样又一样,讲解很少。课未按照教学要求提问学生,学生对大部分问题都不能回答。

答:该教师违背了直观性原则和演示法的要求,这主要从以下几点体现:

1.不按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采用直观,直观过多

2.教具都放在讲台上,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3.不能头脑各国讲解知道学生观察主要的东西,得出明确的结论,效果不好

11.某某学校的初二(1)班,全班45人,学生的纪律较松散,班干部有不团结的现象,有的班干部不够大胆,这个班,上个学年的学习成绩,各科及格以上的15人,其余学生都有一科以上不及格,其中有一个男生,除体育80分外,其他学科都不及格。如学校领导分配你教这个班的语文兼班主任,你准备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

答: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健全组织、培养干部、制订规章制度;培养正确的舆论、树立优良的班风;引导转化班级中的差生、抓好学习成绩;个别教育、发现闪光点;语文要教得好。(如果要答具体一点可以参考“论述题第九题”)

12.有份师生关系的调查表明: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12.3%的学生首先想到老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有90.2%的老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老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交朋友。你对这份调查有何看法?你认为新时期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如何建立?

答案一: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也是对待教育活动和学生

的应有的基本态度和素质要求。它是教师爱生的基础,也是采取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的动因,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教师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信任学生,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公正民主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问题,使学生关系和谐发展

2、提高自我修养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要吸引学生,赢得学生尊敬和信任,关

键是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等。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

师除了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还要严格要求自己,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努力使自

己的言行符合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

3、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师应具有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是因为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感情和个性,师生

的交往不是一开始就能够和谐、正常的,而总是要经历由生疏、接触、接近、依赖、协

调到默契阶段。只有掌握一定的技巧,包括善于理解学生的感情,善于启发引导学生,

教师具有民主作风等,才能使师生以诚相待,敞开心扉相互沟通

所以,教师必须努力探索心理沟通的规律,并在交往中把握条件和机会,与学生深入地

交往和沟通,才能把师生关系建立得更加良好与和谐

答案二:从这份调查的表明来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存在着配合不密切,联系不稳固,关系不透明的特征,我认为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教育活动赖以进行和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受许多因素的制约,而教师是主要的因素,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达到要求: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教师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

3.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

13.李伟是苏老师班里的学生,学习差、纪律差,还经常带同学到KTV唱卡拉OK,最近竟然出现打架斗殴的情况,苏老师非常生气,为此召开班会,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批评了李伟,把他最近犯的错误全部抖了出来,并说:“我看你无药可救了”,还取消李伟参加“校园歌手”大赛的资格。你认为该老师的做法对吗?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加以分析

答:1、苏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李伟属于后进生,要教育他虽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但这也是班主任的责任,所以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去教育.

2、转变后进生首先要了解分析原因,找出后进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措施,真诚地对待给予关怀,然

后根据特点耐心地给予教育,也可多方配合因势利导

3、对待李伟这样的后进生,就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将他转变成优等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

没有无药可救的学生,不该也不可以歧视后进生,做严厉的批评也是不行的,既伤了他的自尊心,同时也是缺乏职业道德的体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