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1)第课时

主备老师:组长(核查):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过程方法: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点掌握求经过1天、或者几天的时间的计算方法。

快乐元素渗透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渗透

美育渗透点渗透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展示台()小黑板()其他:

导学流程

一、快乐导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快乐探究:

1、课件出示“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交流回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导学流程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其他的同学帮忙算一算走了多少时间。

三、快乐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快乐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1)

例1:2时=()分

想:1时是60分,2时是()个60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例 数学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归纳类比、直觉判断、逻辑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确计算。这些能力和培养,将使人终身受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里程表(一)》 教学内容: 里程表(一) 教学目标: 1.会看里程表,能从里程表中获取数学信息。 2.对照路线图,能解决求两地之间路程的问题。 教学重点: 从里程表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对照路线图,解决求两地之间路程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482-167+456 863-(285+578) 428+(547-398) 【探究展示】 下图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二、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示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示完成。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共性问题,通过大展示完成,教师适当点拨。 三、达标训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觉得 这节课哪个组表现得最棒? 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示完成。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共性问题,通过大展示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抽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正方形应用题

长方形正方形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米? 3.长方形的长16分米,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多少分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5.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6.把4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7、一段铁丝长90厘米,做了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框架后,还剩多少厘米?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4米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9、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10.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1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12、用一根铁丝围成了一个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至少长多少?

13.一个正方形周长8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14.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多少米? 1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米,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比它短4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1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17.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求宽多少厘米? 18.如果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你认为它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多少厘米?(请写出算式,至少写3种)

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练习题(经典)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计算复习题 班别姓名成绩 1.三步式题 【知识要点精讲】 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与两步式题的混合运算一样,都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就要先算上括号里面的;如果小括号中又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也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这里要注意:不要认为“先算乘、除法”,就是不管乘、除法谁在前,总是先算乘。要看谁在前,就要先算谁。即有乘、除混运算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式题中有两步计算是乘、除法,但这两步运算被加、减法运算隔开,在计算时可以同时计算乘、除法。在同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两个小括号,在计算时,也可以同时计算。 . 一、口算。 84÷42= 600-50= 500×3= 0×930= 27×30= 84÷12= 420÷3= 910÷3= 320-180= 30×40= 40+580= 560÷4= 72÷4=8000÷2= 102+20= 4000÷50= 125-25×2= 50×0×8= 75+25÷5= 32÷47×12= 45+55÷5= 70×(40-32)= 90÷5×3= 10÷10×30= 6×(103-98)= 7+3×0= 51-4×6= ' 420÷2×8= 750-(70+80)=300÷2÷5= 二、笔算。(乘法不用验算,除法要验算)

54×63= 25×38= 774÷8= 508÷2= 19×47= 900÷5= | 23×34= 392÷4= 360×5= 4+= -= 10-= = += += += ? 三、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890÷9≈ 459÷50≈ 417÷60≈ 351÷5≈65×11≈ 76×11≈ 27×19≈ 45×19≈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设计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2)第课时 主备老师:组长(核查):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巩固和认识时间的计算和认识 过程方法:在调查和查阅中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设计时间作息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重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难点从分析数据中获得数学信息。 快乐元素渗透点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 美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展示台()小黑板()其他: 导学流程 一、快乐导入 1、师:同学们,时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揭示课题: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来“学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快乐探究 1.筹划:制作作息时间表 2.提出制作要求: (1)上栏填项目,下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相应的时间。 (2)制作好后,同桌交流,说说表中同桌哪些地方比自己设计的合理?有什么建议? 3.制作并交流。 (1)交流填写方法。 点出:有些栏目像起床填一个时刻,有些栏目填的是两个时刻,这是为什么呀?有些学生可能会填:15分, 问: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那你们清楚是在什么时间吃的吗?如果告诉你是早上7:10分开始,猜一猜什么时候结束?如果告诉你7:20吃完,猜一猜,他是什么时候吃早饭的?你怎么知道的?

导学流程 比较:这样的记录和刚才比起来,哪种方法更合理?一般作息时间表上需要填写的是时刻。 (2)交流统计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 (3)交流统计每个人的睡眠时间 老师借用了刚才你们所讲的其中一种,上网查询获得,想看吗?参考资料一:你知道吗?为了体力与劳力的恢复以及促进儿童身心的生长发育必须保证睡眠时间。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应随年龄需要加以区别,新生儿至少一天要睡眠20小时,婴儿需要14~15小时,学前儿童需要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大学生与成人一样需要8小时,老年人因新陈代谢减慢,睡眠需要6~7小时。看了这份资料,你现在再来看,他们的睡眠时间怎么样? 可见,不同的时间段,我们要规划不同的作息时间,我们的作息时间表也应该是不同的。 (4)交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类似的作息时间吗?(学校,工厂,邮局,医院等都有,我们来欣赏几张)师:如果没有这样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说,会怎么样?(会乱,没有条理性) 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规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使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师:我很高兴看到每位同学的发现,但如果我们不能按照作息时间表上的计划去做,那它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三、快乐总结 小结:这节课从10:50开始现在是11:28,这节课我们已经上了多长时间? 在这三十多分钟时间里,你学会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2)作息时间表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篇)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说这些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单位? 米(旗杆)、分米(课桌高)、厘米(书)、毫米(硬币厚度)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那如果要测量我们学校到祁门县火车站的距离,用哪个单位合适呢?今天我们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一)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师:谁知道绕学校运动场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400米)那跑两圈半呢?请你把它写在纸上。 (学生会出现2种答案:1000米、1千米) 师:你觉得这两种答案都正确吗?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谁来读一读:读时区分1千米和1000米(个别读、全班读)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表示?(1km=1000m) 4、绕跑道跑一圈是200米,绕跑道跑5圈是1千米,从我们学校大门口到新十字路

口测量了一下大概有1千米多,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等会儿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从哪里到哪里也大概是1千米。 (二)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1、那3千米=()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千米,所以是3000米。)个别说,看书上的想法,自由读一遍,全班读。 2千米500米=()米,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化的?(想:2千米是2000米,再加上500米,一共是2500米。)个别说,把想法说给同桌听。 2、试一试:8千米=()米6千米20米=()米 做在草稿纸上,教师巡视指导,指出易错处,6020米中的“0”容易遗漏。选一题说说想法。 3、刚刚是千米化成米,小朋友都化得不错,那米化成千米呢?老师相信大家肯定能化得更好。4000米=()千米4350米=()千米()米 (想: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面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4、试一试:6000米=()千米5830米=()千米()米 三、作业设计: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冰箱高140()。电线杆的高约6()。数学书厚大约6()。从祁门到屯溪的距离大概是70()。一支铅笔长2() 2、练习六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知道了多少长的距离大概是1千米,那我们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几分钟,走1千米需要几分钟呢?下课或放学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结果告诉老师或你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第十四页练习六(1)第1-2题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练习题(经典)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计算复习题 班别姓名成绩 1、三步式题 【知识要点精讲】 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与两步式题的混合运算一样,都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就要先算上括号里面的;如果小括号中又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也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这里要注意:不要认为“先算乘、除法”,就就是不管乘、除法谁在前,总就是先算乘。要瞧谁在前,就要先算谁。即有乘、除混运算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式题中有两步计算就是乘、除法,但这两步运算被加、减法运算隔开,在计算时可以同时计算乘、除法。在同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两个小括号,在计算时,也可以同时计算。 一、口算。 84÷42= 600-50= 500×3= 0×930= 27×30= 84÷12= 420÷3= 910÷3= 320-180= 30×40= 40+580= 560÷4= 72÷4=8000÷2= 102+20= 4000÷50= 125-25×2= 50×0×8= 75+25÷5= 32÷47×12= 45+55÷5= 70×(40-32)= 90÷5×3= 10÷10×30= 6×(103-98)=7+3×0=51-4×6= 420÷2×8= 750-(70+80)=300÷2÷5= 二、笔算。(乘法不用验算,除法要验算) 54×63= 25×38= 774÷8= 508÷2= 19×47= 900÷5= 23×34= 392÷4= 360×5= 4+0、6= 7、3-2、9= 10-0、7= 8、2-5=

6、5+4、7= 1、2-0、3= 4、6+2、4= 3、8+6、6= 三、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 890÷9≈ 459÷50≈ 417÷60≈ 351÷5≈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84×21≈ 38×21≈ 35×21≈ 四、计算与换算。 3日=( )小时 48个月=( )年 35天=( )星期 3时20分=( )分五月份=( )天5年=( )月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厘米=( )分米138秒=( )分( )秒 1元2分=( )元 6厘米=( )米 13平方千米=( )公顷1990就是( )年,2月有( )天。 9分米=( )米 6.02米=( )米( )分米( )厘米 1、6元=1( )6( ) 五、脱式计算。 439+46×7 248÷4×18 67×(96÷6) 25×17-120 (450-175)÷5 268+29×65 315-345÷3 574÷(125118) 948-13×52 17×36÷3 560-12×24 375÷5×24 七、列式计算。 1、16与24的与除以8,商就是多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最新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测试题 一.填空 1.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2.一个正方形周长80厘米,它的边长是()。 3.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4.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5.下图是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如图所示。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正方形,能剪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12 cm 剩下的图形是一个() 形。18cm 6.填表: 二、判断,在()内对的打“√”,错的打“×” 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 3.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 4.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米.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2分)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A、12 B、24 C、32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米.

A、16 B、128 C、256 3.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A、长方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 B、正方形的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 C、长方形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 4、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6 cm 10dm 7dm 14cm 12cm 五、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 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米?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3.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计算复习题班别姓名成绩 比赛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挑战计算极限,争当计算明星!加油! 3×10= 80×40= 18×5= 40×60=30÷10= 13×4= 25×20= 160×4=300÷5= 720÷9= 16×6= 720÷0=180÷20= 0÷90= 10×40= 12×50=85÷5= 57÷3= 0+8= 32×30=70÷5= 25×4= 15×6= 630÷9=450÷5= 12×40= 240÷6= 16×60=84÷42= 600-50= 500×3= 0×930=27×30= 84÷12= 420÷3= 910÷3=91-59= 11×70= 1000÷5= 75÷15=320-180= 30×40= 40+580= 560÷4= 95÷1= 480+90= 510÷7= 200÷4=72÷4=8000÷2= 102+20= 4000÷50=125-25×2= 50×0×8= 75+25÷5= 32÷47×12=45+55÷5= 70×(40-32)= 90÷5×3= 10÷10×30=6×(103-98)=7+3×0=51-4×6= 420÷2×8= 750-(70+80)=300÷2÷5=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计算复习题班别姓名成绩

二、笔算。(乘法不用验算,除法要验算) 54×63= 25×38= 36×19= 774÷8=508÷2= 370÷5= 19×47= 900÷5=23×34= 392÷4= 360×5= 32×68=203÷9= 63×36= 26×38= 770÷5=696÷2= 882÷4= 809÷8= 56×79=64×28= 820÷3= 630÷6= 458÷4= 4+0.6= 7.3-2.9= 10-0.7= 8.2-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公式表大全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 1.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 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6.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 1.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 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6.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小学数学计算题 班别姓名成绩 3×10= 80×40= 18×5= 40×60=30÷10= 13×4= 25×20= 160×4=300÷5= 720÷9= 16×6= 720÷0=180÷20= 0÷90= 10×40= 12×50=85÷5= 57÷3= 0+8= 32×30=70÷5= 25×4= 15×6= 630÷9=450÷5= 12×40= 240÷6= 16×60=84÷42= 600-50= 500×3= 0×930=27×30= 84÷12= 420÷3= 910÷3=91-59= 11×70= 1000÷5= 75÷15=320-180= 30×40= 40+580= 560÷4= 95÷1= 480+90= 510÷7= 200÷4=72÷4=8000÷2= 102+20= 4000÷50=125-25×2= 50×0×8= 75+25÷5= 32÷47×12=45+55÷5= 70×(40-32)= 90÷5×3= 10÷10×30=6×(103-98)=7+3×0=51-4×6= 420÷2×8= 750-(70+80)=300÷2÷5= 54×63= 25×38= 36×19= 774÷8=508÷2= 370÷5= 19×47= 900÷5=23×34= 392÷4= 360×5= 32×68= 203÷9= 63×36= 26×38= 770÷5= 696÷2= 882÷4= 809÷8= 56×79= 64×28= 820÷3= 630÷6= 458÷4=

6.5+4.7= 1.2-0.3= 4.6+2.4= 3.8+6.6= 238÷6≈ 876÷3≈ 417÷6≈ 753÷5≈ 89×30≈ 32×48≈ 43×22≈ 52×68≈ 890÷9≈ 459÷50≈ 417÷60≈ 351÷5≈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84×21≈ 38×21≈ 35×21≈ 439+46×7= 248÷4×18= 67×(96÷6)= 25×17-120= (450-175)÷5= 268+29×65= 315-345÷3= 574÷(125 118)= 948-13×52= 17×36÷3= 560-12×24= 375÷5×24= 54×63= 25×38= 370÷5= 774÷8= 508÷2= 36×19= 19×47= 900÷5= 23×34= 392÷4= 360×5= 809÷8= 203÷9= 63×36= 26×38= 770÷5= 696÷2= 882÷4= 32×68= 56×79= 64×28= 820÷3= 630÷6= 18×26= 4+0.6= 7.3-2.9= 10-0.7= 8.2-5= 6.5+4.7= 1.2-0.3= 4.6+2.4= 3.8+6.6= 14×53= 15×48= 470÷5= 736÷8= 548÷2= 36×24= 26×57= 420÷5= 54×34= 340÷4= 340×5= 408÷8= 406÷9= 52×36= 24×42= 440÷5= 626÷2= 212÷4= 31×68= 76×79= 64×45= 420÷3= 606÷6= 48×26=

小学三年级数学脱式计算

脱式计算 824÷4x3 (601-246)÷5 201+232-365 = = = = = = (25+38)x15 (59-187)÷3 1500-125x8 = = = = = = 25x8x9 (601-246)÷5 201+232-365 = = = = = = | (25+33)X26 2+3x56= 63x147-198= = = = = = = 735-35x12= 540÷(65-59) 789-13x45 = = = = = = 22×4+221 21×3+410 40÷2+174

= = = . = = = 147+72÷8 9×4+420 2×80÷4 = = = = = = 120×5÷2 202+36÷9 30÷5+240 = = = = = = 。 81÷9+877 66×5+774 921+7×4 = = = = = = 80×6×2 770÷7+65 807+20÷2 = = = = = = 100-50÷5 35-35÷7 302+30×2 = = = 【 = = = 600×8÷3 40+100÷5 434+25×5 = = = = = = 60-12×3 64÷8+456 640+ 60×4 = = =

= = = ! 56÷7+36÷6 500×(400-396) 72÷9-5 = = = = = = 564+264-453 7650-(546+4530) 65×9-450 = = = = = = 9×80+980 9000-(4500+250) 6700+72÷8 = = = 》 = = = 14×6+9×5 900÷(71-68) 180÷9-42÷6 = = = = = = 12÷6+45×3 8×(910-720) 760-540+1110 = = = = = = ~ 6500+1250-3500 80×30+5600 9450-3200-4200 = = = = = = 2400÷6-45 800× 7-180 1600÷2+230 = = = = = = 4000 ÷ 8 + 350 320÷8+64 270 ÷ 3 ×9 }

小学三年级数学竖式计算题200道.

班级:姓名:分数: 364×59= 35×12= 359÷3=426÷4= 46×58=46×22=603÷7=23×37= 326×5=482÷8=370÷7=254÷5= 76×15=486÷2=607÷5= 423÷3= 915÷3=560÷4=726÷6=525÷3=

班级:姓名:分数: 87×19=362÷6=839÷9=602÷7=51×16 =78×22=416÷4=823÷8=63×43=367÷4=795÷5= 42×53= 15×82=79×97=28×32=54×25 =48×61=39×42 =168÷8=370÷5=

班级:姓名:分数: 640÷7=19×64=470÷9=522÷6= 19×64= 470÷9= 522÷6=312÷7= 570÷8=810÷9=660÷5=804÷7= 462÷3=780÷4=729÷9=624÷6= 321×12= 156-97= 192÷4=25×43=

班级:姓名:分数: 125×23=18×250= 52×49=34×54= 106×51=48×34=82×16=45×93=66×65=55×18=75×26= 816÷8=79×29=43×36=62×71=38×44= 865÷5=984÷8=437÷3=4137÷9=

班级:姓名:分数: 31×81=97×22=57×21=42×79= 27×16=39×66=17×51=43×22= 175÷5=460÷8=8405÷7=9160÷4= 3664÷6=2360÷4=18×34=19×25=27×32=45×12=33×12=32×69=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表》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态去学习数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案例,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玩中学 1.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要求:可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间表,也可制作休息时间的作息时间表,学生自主选择。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2.说一说。 (1)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2)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3)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新课学习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可。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可让学生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想一想、拨一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一场足球比赛进行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结论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做习题,参与课堂活动,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同学进一步巩固了时间的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时间的运用。 四、课堂练习 1.实践活动。 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2.一天共营业几小时? 建设银行门口挂着营业时间的牌子,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算一算:该银行一天共营业几个小时? 五、作业布置 1.综合练习。 (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小丽和小红共跑多少米? (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2分28秒,小刚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 (4)动脑筋,回答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练习题

三上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试题 班级:姓名: 一、我会算 363×2=249×3=543+327= 79×6=102+376=539-247= 516×3= 301-206= 208×7= 二、我会填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 )。 2.长方形的对边( ),四个角都是( )角。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量出它的( )和( )。 3.正方形的四条边( ),四个角都是( )角。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量出它的( )。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对角( )。 5.用一根长14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可以是:( )和( )。 6.一张长方形纸正好可以裁成两张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纸,原来这张纸的周长是( )厘米。 三、选一选 1.求长方形的周长用()。 A.长+宽×2 B.(长+宽)×2 C.长×宽 2.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同时缩短到和短边同样长,就变成了()。 A.正方形B.平行四边形C.四边形 3.如右图,A,B两个图形,两个图形的周长()。 A.A > B B.A < B

C.B = A 4.如图,将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剪成四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板,每块长方形纸板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A.24厘米B.30厘米 C.12厘米D.60厘米 四、判断 (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2)两个周长是16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2分米。( ) (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都一样。( ) (4)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 五、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 六、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停车场宽60米,比长少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推荐】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三年级上_时间表教案

时间表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利用所学有关时间的知识设计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2.能从乌鲁木齐的时间表中获取信息。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和惜时守信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内容。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1.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能够根据已知的闰年年份推算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期,能根据日历进行有关日期的简单推算;3.了解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时刻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计算出经过时间;4.能够根据作息时间表回答或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主要是运用24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整理有关时间的知识,能结合具体实际制作时间表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有关时间的知识设计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活动一:设计作息时间表 课前导入:观看天安门升国旗照片 咱们先来看几张照片 每天国旗班的叔叔都要让我们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飘扬,风雨无阻,所以我们做事也要持之以恒 这是一张11月份升降国旗时间表,你能找到今天的升降国旗时间吗?明天呢? (读时间,再次体会24时记时法) 你们知道每天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怎么确定的吗? 你知道吗?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具体时间是由北

京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专门计算的。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 出示图片一:北京日出 你能结合咱们上学的实际,试着制作咱们九一小学的作息时间表吗? 2人一组合作完成 合作提示: (1)先想想需要哪些信息? (2)两人合作完成 全班交流 从同学制作的作息时间表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做出怎样的安排? 活动2【活动】活动二:对比出示乌鲁木齐的作息时间表 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和咱们时间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活动3【活动】活动三:争做时间小主人 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时间,我们就能做时间的小主人,这样我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表》教案

时间表。(教材第72~73页)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不同区域的时间差异。 2.能运用所学时间知识计算经过时间,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逐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并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以及充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能运用时间知识计算经过的时间。 难点: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课件。 师: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课、休息,爸爸妈妈每天上班、下班都有一定的时间。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制定时间表的问题。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表,了解时间表的实际应用价值。】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早晨8点北京的小兰已经开始上课了,而乌鲁木齐的古丽早晨8点才刚刚

起床穿衣服。 ?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2时。 师:我们的祖国非常广大,我国最东边的上海看到了日出的时候,我国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光的夜晚。所以当北京的小兰开始上课的时候,因为时差关系,新疆乌鲁木齐的古丽才刚刚起床。看一看“北京启明小学上课时间表”和“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说一说有什么异同。(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两所小学上课时间表) 生1:上午8时小兰正在上课,而新疆的古丽刚刚起床。 生2:古丽上午10时才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也是40分。 生3:北京启明小学的午休时间是11:35~13:00;而新疆民族小学的午休时间是13:35~15:00。 …… 师: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下面哪个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跟小组同学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钟面图) 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可能会说: ?想知道小兰和古丽第二节课看表看到的是哪块表,就必须知道她们各自第二节课上课的时间段,根据时间段来确定第二节课的时间范围,就能知道她们各自看到的是什么时刻的钟表了。 ?因为小兰的第二节课是8:50~9:30,只有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9:10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小兰看到的应该是第一个钟面;古丽上第二节课的时间是10:50~11:30,只有第三个钟面上的时间11:20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古丽看到的应该是第三个钟面。 师:第二个钟面上是什么时间?这时候的小兰和古丽可能在干什么? 生:第二个钟面上的时间是8:45,这时候正是北京启明小学第一节课后的课间活动时间,小兰可能在跟同学们进行课间游戏呢;新疆民族小学是从10:00开始上第一节课的,所以这时候的古丽可能还在家做上学前的准备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