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谭嗣同之死

谭嗣同之死

谭嗣同之死
谭嗣同之死

单元名称:慷慨正气

课题:《谭嗣同之死》(第1----2 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谭嗣同热爱祖国,敢于为革命舍身取义的崇高品质,认识他思想上的局限性。

2.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

【基础积累】

知识链接

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创办维新团体“强学会”,与康有为共倡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作为改良派的主将,与革命派论战,遭到反对。

引进介绍西方文化,发起领导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成为“五四”文体改革的先导,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裁“新文体”,将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地位。作品结集为《饮冰室文集》。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得到要巩固清朝统治、急于从慈禧手中将国家权柄夺回来的光绪皇帝的支持。戊戌年(1898)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和旧官僚感到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立即采取措施,派奸诈阴险的荣禄任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以重兵控制北京政局,9月21日发动政变。新政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2.“传”(传记):

是一种文体的名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通常由别人记崐述。但也有自己记述的称作“自传”,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记述翔实的史实为崐主(本文、史记、汉书),二是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崐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文学描写。

写好传记的三个条件:

(1.)掌握材料;

(2.)熟悉人物;

(3.)运用文学手法。

3. 补充: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

儿,10岁以下。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幼学

——10岁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

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

十岁的年纪鲐背之年——90岁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

4.导语南海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吟联一副凭

吊友人: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让康有为

因为他的离去一度万念俱灰的人就是谭嗣同(字复

生)。

【自主探究】

一.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问题(不理解

的地方在书上做标记)。

1.解释下列词语

擘画:()竟日:()

及难:()系狱:()

春秋:()

2.互讲巩固(2人小组分别将上述问题答案叙

述一遍,同位之间进行互讲)

(1.)识记课下重点实、虚词含义。

(2.)翻译全文:

到初六日,政变就发生了。当时,我正在谭嗣

同的寓所拜访他,相对坐在榻上,筹划着救助皇上

的办法,可是搜查康有为住处,逮捕康有为的消息

忽然传到,不久,又听说西太后垂帘听政的诏书。

谭嗣同从容地告诉我说:“以前想救皇上,已经无

法可救,现在想教康先生,也已经无法可救。我已

经没有事可做,只有等待死期了!虽然这样,天下

事情知道它不可能却要做它。您试着进入日本大使

馆,拜见伊藤先生,请他发电报给上海领事来救护

康先生吧。”我这个晚上就住在日本使馆,谭嗣同

整天不出门,等待逮捕他的人。逮捕的人结果没有

来,就在那第二天,进入日本使馆,和我相见,劝

我去日本,并且携带了他所著的书和诗文辞稿本数

册。家信一箱,托付给我。说:“没有出走的人,

就没有办法谋取将来的事,没有牺牲的人,就没有

办法报答贤明君主。现在康先生的生死不能预料,

程婴、杵臼、月照、西乡,我和您分别充当他们。”

于是互相拥抱一下就分别。初七、八、九三天,谭

嗣同又和侠士们商议救护皇上,事情终于没有成

功。初十日,就被捕了。被捕的前一天,有几位日

本志士苦苦劝他去日本,谭嗣同不听;再三劝他,

他说:“各国变法,没有不经过流血就成功的,现

在中国没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是国家

不富强的原因啊。有流血牺牲的,请从谭嗣同开始

吧。”终于没有离去,所以遭了祸。

谭嗣同已经囚在监狱里,……在八月十三日这天,

在刑场上被害,享年三十三岁。就义的那天,围观

的达万人,谭君慷慨激昂,神情没有丝毫改变。当

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新,谭君喊刚毅上前来说:“我

有句话……”刚毅走开不听,于是从容就义。啊!

壮烈呀!

三.并默写谭嗣同的《狱壁题诗》。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崐天笑,去留肝胆

两昆仑。”(前面两句借张俭、?杜根因得罪统治

者被迫逃亡和崐“忍死”的遭遇表现维新派人物

当时的处境;后面两句表现作者对顽固派的蔑崐

视,说明维新志士无论去留,其品格都像昆仑山

一样高大。)

理解谭嗣同的绝命诗:

“望门投宿思张俭”

看到人家就去投宿,形容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

状。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

反诬结党营私,被迫逃亡。人们看重他的声望品行,

都冒着危险接纳他。

这一句是设想逃亡中的康、梁等人一定会受到人们

的救护。

“忍死须臾待杜根”

杜根:东汉安帝时郎中,因要求临朝听政的邓

太后还政于皇帝,触怒太后,被命摔死,因执行人

手下留情,未死。隐身酒肆,邓太后死后,复官为

侍御史。

这里以杜根比林旭等同时被捕的人,意思是期

望他们能侥幸脱险,将来继续推行维新变法。

“我自横刀向天笑”

横刀:指横放在脖子上的刀。向天笑:

表示从容就义的英雄气概。

“去留肝胆两昆仑”

去:出奔。指康有为、梁启超;留:指自己。

比喻去者和留下的都是光明磊落、肝胆相照,象昆

仑山一样巍峨高大。

四.思考题

1.政变发生后谭嗣同做了哪些事?

提示:一是劝梁启超出走以图将来,二是要梁启超

设法营救康有为,三是把书籍文稿交托梁启超,四

是与侠士(大刀王五)谋救光绪帝。

2.谭嗣同为什么不肯逃亡?

提示:一为“酬圣主”,二为报国家,有强烈的爱

国之情。他在狱中曾赋诗一首:“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

仑。”临刑前更慷慨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所以,梁启超以一个“烈”

字作为评价十分恰切。

但他的忠君思想,他在政治上的幼稚也是显

而易见,对此应有所批判。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

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戊戌变法留给我们的深刻教

训。(他若逃亡,结局更惨。)

五.如何评价谭嗣同这个人物?

(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热衷于改革不计个人得

失的政治家,他临危不惧,崐视死如归,千方百计

关怀同志,认识到变法必须流血,超越了历史上主

张革新的政治家的认识。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

皇上身上,希望来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

至死认为要保“变法”事业必须先保皇帝,而不依

靠广大人民。他以自己的鲜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和国

家昌盛,是同他“酬圣主”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1

所以崐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成果展示(由前后4人组成的大组内合作:把你的答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小组内达成共识,并将你的困惑提出来让同学帮助解决或求助老师)。

六.引导归纳文章写法特点

本文虽为一篇文言文,但我们不觉得很深奥,语言较为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词语和晦涩难懂的语句,结合注释,就能顺利翻译成现代文。

七.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爱国或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有关骨气的名言: 人有志,竹有节。不怕人穷,就怕志短。人无刚骨,安身不牢。英雄流血不流泪。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土耳其)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

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

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

小结:

文章突出写了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慷慨赴死

的经过,充分表现了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置个

人生死于之度外的英雄气概。

【当堂检测】

1.重点词语解释

擘画:()竟日:()

及难:()系狱:()

春秋:()

2..给注音并掌握:

觐()擢()擘()

恸()劾()杵()

箧()绶()

3.默写《狱壁题诗》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一联:

理由:

4.总结本节所学的重点知识,体现知识之间的联

系,师生共同完成。

(1.)介绍谭嗣同密谋袁世凯,以图解救光绪帝的

情况。

(2.)介绍谭嗣同被捕及就义的情况。

5联系本单元所学内容,谈一谈:你赞成谭嗣同离

去,还是留下?

6完成语配1—4题。

板书设计

被捕前:谋救皇上

救康有为

劝梁启超

明磊落奋不顾身先人后己

被捕后:题诗狱壁

慷慨就义

【课后作业】

1.本文字词;

2.《狱壁题诗》;

3.配套习题。

批阅等次:时间:次数

2

对谭嗣同的评价

对谭嗣同的评价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湖南浏阳人。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 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9月8日夜,赴北京法华寺访袁世凯,请袁发兵相救。袁佯为应允。9月20日袁回天津向荣禄告密。9月21日,政变遂起。9月25日被捕,9月28日与林旭等5人同时被害。时年33岁。. 谭嗣同虽然以身殉法,但他那一往无前冲击封建旧秩序的激进变革观,是任何暴力所无法遏止的.谭站在改良立场思变,却又超越康梁等维新派所允许的范围,倾向激进与革命,深刻影响后世,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滥觞,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体现较为全面.在民族观方面,谭嗣同反清排满思想只是一种萌芽,还没有从义愤发展到理智.但到20世纪初年,却争相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推崇,形成一股越来越强大的排满浪潮.仅仅十几年时间,这股浪潮便吞噬满清王朝.在外交观方面,谭朦胧意识到"师夷制夷".辛亥前后革命志士发扬光大,突现出反帝与救亡这一当时紧迫的时代主题.在教育观方面,谭提出"通则必尊灵魂"的重要命题,孕育着改造国民精神的种子.国魂说又把它与共和国方案和革命手段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中国加快近代化进程的最佳催化剂.在民权观方面,谭主张"兴民权",拉开了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封建专制皇权思想激烈较量的帷幕.经过革命派斗争,二次帝制复辟以失败告终,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希望来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至死认为要保“变法”事业必须先保皇帝,而不依靠广大人民。他以自己的鲜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和国家昌盛,是同他“酬圣主”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梁是变法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人,并在变法失败后坚持和自己的维新式君主立宪制观点;谭则是变法的主要思想者和组织者,在变法失败后作为六君子之首英勇就义,召起了人们爱国的热潮,点燃了日后革命的火种。无需置疑,他们都为变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们两个人,结局却是截然不同的。 在西太后决定兵变之前,康、梁、谭等变法领导人都已从光绪的衣带密诏和民众的流言中得知了事泄。光绪密劝“三日之内出逃”。康、梁风行雷厉,迅速逃往日本,准备往后死灰复燃。谭嗣同在他们走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留者,无以酬圣主。”于是作为“留者”,他毅然留了下来。他坚决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就这样地去了,而梁启超却继续主持变法。当我们现在看到那时的风云,该怎样评价谭和梁的行径呢?谭的话是否有矛盾呢? 和谭来比,我们也许可以说梁贪生怕死;和梁来比,我们也许可以说谭木讷不化。但是,从整个历史来看,变法需要谭嗣同这样舍己为公,用自己的鲜血来换取民心的;也需要有梁启超这样的人,以保存实力,东山再起的。如果没有谭嗣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 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 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超越死展开的,既然死亡是最大的不幸, 儒家干脆搁置难以证明的死亡世界, 而在现实生活中另立终极关怀的对象, 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与现实建构统一起来, 关注自身如何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那就是道德价值的开拓或内敛。所以儒家建立了一系列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 通过树立一种死后的崇高目标来给生命确立一整套的价值标准, 提供理想和规范。儒家学说认为,面对死亡威胁,如果只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会价值于不顾,将不齿于世人。反之,那种“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将生命的社会价值置于生命的本然状态之上,从而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光彩的仁人志士应受到世代推崇,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儒家文化把人的自然生命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载体,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人的自然生命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人们恐惧死亡也是担心“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功业难以实现,为实现社会价值,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所畏惧。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使得死亡成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过程,而同时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也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 与儒家相比, 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就自由、任性得多, 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如果说儒家是努力在“生”中探寻“死”, 那么道家主张的就是“出生入死”, 把万物归结于“道”, 而“道”法自然。凡事不能强求, 要顺其自然, 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消极

《谭嗣同之死》对译

谭嗣同之死译文至初六日变遂发。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划, 到初六日,政变就发生了。当时,我正在谭嗣同的寓所拜访他,相对坐在榻上,筹划着救助皇上的办法, 而抄捕南海馆(康先生所居也)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 可是搜查康有为住处,逮捕康有为的消息忽然传到,不久,又听说西太后垂帘听政的诏书。 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 谭嗣同从容地告诉我说:“以前想救皇上,已经无法可救,现在想救康先生,也已经无法可救。 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 我已经没有事可做,只有等待死期了!虽然这样,天下事情知道它不可能却要做它。 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您试着进入日本大使馆,拜见伊藤先生,请他发电报给上海领事来救护康先生吧。” 余是夕宿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 我这个晚上就住在日本使馆,谭嗣同整天不出门,等待逮捕他的人。逮捕的人结果没有来, 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 就在那第二天,进入日本使馆,和我相见,劝我去日本,并且携带了他所著的书和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信一箱,托付给我。 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说:“没有出走的人,就没有办法谋取将来的事,没有牺牲的人,就没有办法报答贤明君主。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 现在康先生的生死不能预料,程婴、杵臼、月照、西乡,我和您分别充当他们。”于是互相拥抱一下就分别。 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

谭嗣同诗三十首

谭嗣同诗三十首 夜成 苦月霜林微有阴①,灯寒欲雪夜钟深。 此时危坐管宁榻,抱膝乃为梁父吟②。 斗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③。 摊书兀兀了无睡④,起听五更孤角沉。 光绪九年(1883年)以后,谭嗣同在兰州读书时,写成此诗注 ①苦月:冬月。 ②管宁:三国时魏人,以好学著称。榻(ta):狭长而较矮的床。梁父吟:乐府古调曲名。 ③名山:即名山事业,指著书立说。 ④兀兀:劳苦的样子。角:古代军中乐器,用以报时。沉:角声低沉,即天将亮时。 别意 志士叹水逝,行子悲风寒。 风寒犹得暖,水逝不复还! 况我别同志,遥遥千里间。 缆祛泣将别,芳草青且歇。 修途浩渺漫,形分肠断绝。

何以压轻装,鲛绡缝云裳。 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 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 何以慰辽远,勤修惜日短。 坠欢无续时,嘉会强相期。 为君歌,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晨登衡岳祝融峰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除夕感怀(旧作除夕诗甚伙) 旧作除夕诗甚伙,往往风雪羁旅中,拉杂命笔,数十首不能休,已而碎其稿,与马矢车尘同朽矣。今见饶君作,不觉蓬蓬在腹,忆《除夕商州寄仲兄》:“风樯抗手别家园,家有贤兄感鹡原。兄曰嗟予弟行役,不知今夜宿何村。”风景不殊,幽明顿隔,呜矣陈言,所感深焉,亦不自知粗放 尔许。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除夕感怀(内顾何曾足肝胆)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 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 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除夕感怀(年华世事两迷离)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①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②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③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④ 这首诗写于光绪十九年除夕(1893年1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谭嗣同之死阅读拔高 北师大版

6.谭嗣同之死阅读拔高 1.小清同学想撰写对联表达对烈士的敬仰与哀思,他先写了上联“青山绿水留浩气”,却写不出下联。请你帮他从下面的句子中选出最贴切的一项( ) A.苍松翠柏慰英灵 B.美德常与天地在 C.桃花流水杳然去 D.明月清风何处游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画,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旋闻垂帘之谕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事卒不成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断句,不加标点)(3分) 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卒不去,故及于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谭嗣同为什么不东渡日本避难?(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段,你认为谭嗣同最使你敬佩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谭嗣同之死 优秀教案

谭嗣同之死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课文。 2.分析人物性格,懂得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3.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性格,懂得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谜题 第一步:介绍人物,悲叹英雄遭遇。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第二步:回顾历史,触摸时代脉搏。 导入语: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民族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5000年所未有;那拉氏乾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行开天辟地之壮举。 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谭嗣同用生命垫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谭嗣同却永远地倒下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战乱纷争的年代,揭秘谭嗣同之死! 二、朗读课文,熟识案情 第一步,读准文本,了解案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划出文中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疑难字

词。 2.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榻(tà)擘(bò)谕(yù)谒(yè) 箧(qiè)杵(chǔ)臼(jiù)戮(lù) 3.学生两人一组朗读课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正确朗读。 第二步,读通文本,熟识案情。 1.再读课文,翻译句子。 首先,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章,圈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其次,把不懂的词语放到小组中进行讨论,翻译文章。 最后,集体质疑,教师解答疑难字词。 2.出示词语,帮助理解。 擘画:筹划、安排。 谒:拜见。 一箧:一小箱。 系狱:拘囚在监狱中。 就戮:接受斩刑。 第三步,读懂文本,复述案情。 教师请数名学生在班级中复述故事,看哪位学生讲得最精彩,评选出故事大王! 三、合作探究,“死亡诊断”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反复朗读,相信大家对整个案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秘谭嗣同之死。 第一步:死前行为。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下面问题: 问题:浏览课文思考谭嗣同临死前做了哪些事?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学生1:被捕之前:①谋救皇上;②谋救康有为;③交托书籍文稿,劝梁启超去日本; ④与侠士(大刀王五)谋救光绪帝。 学生2:被捕之后:①拒绝东去日本;②题诗狱壁;③慷慨就义。 学生3:充分表现了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 第二步:死时表现。 问题:文章重点放在谭嗣同的选择上,分为几个层次写了他的选择?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谭嗣同传 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首在浏阳设一学会,每七日集众而讲学,君慷慨论天下事,闻者无不感动。 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林、刘同参预新政。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及七月二十九日,皇上赐衣带诏: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力主变法。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八月初一日,上召袁世凯,特赏侍郎。初三日夕,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 初六日变遂发。是夜,袁世凯向荣禄揭发“围园劫后”之密谋。顷之,抄捕南海馆①之报至,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明日,君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力劝东游,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义时,慷慨神气不少变,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年仅三十有三。 注:①南海馆:康有为先生的居所。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擢:提拔,选拔 B.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造:到……去,造访 C.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首:告发 D.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谒:阻止,阻拦 /谒:拜见 17.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B.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C.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D.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1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着重叙述了在戊戌政变前夕,谭嗣同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在政变发生后,

浅析谭嗣同的生灭观

浅析谭嗣同的生灭观 发表时间:2019-06-18T10:00:03.80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作者:张金[导读] 生灭观作为谭嗣同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仁学界说”中。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谭嗣同作为中国近代个性卓然的一位思想家,一生都在践行于其“实学”精神,为救亡图存,甚而慨然赴死,成为近代中国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在感慨其“舍生取义”壮举的同时,我们不禁也要思考支撑他壮举背后所依据的价值取向,除一心为公的赤胆之心外,其对待万物不生不灭、微生灭的生灭观、灵魂不死说亦值得我们深究。 关键词:谭嗣同、不生不灭、微生灭 生灭观作为谭嗣同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仁学界说”中,所论内容共二十七条,只生灭问题就涉及十二处之多。谭嗣同的生灭观究竟是什么呢?在他看来,万物处于一种不生不灭乃至微生灭的状态,即认为万物既没有生的必要,也没有死的可能,始终处于一种永恒的存在。这种摒除生死,将世界置于绝对永恒的哲学观,当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谭嗣同深厚的中学底蕴,以及对佛教教义的契心体悟,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些思想来源中,尤以《周易》、《庄子》、佛教唯识宗、华严宗等以及西方元素说对他的影响最大。 一、不生不灭为仁之体 谭嗣同之所以重视生灭的观念,是因为他将不生不灭提到了世界本体的高度,《仁学》中讲道“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不生不灭,仁之体……不生与不灭平等,则生与灭平等,生灭与不生不灭亦平等。……生近于新,灭近于逝; 新与逝平等,故过去与未来平等。”在这段话中,谭嗣同对万物生灭的思考有两个突出的点,一是他把仁作为世界的本体,而不生不灭又构成了仁的本体,不生不灭作为体中之体,也成为了天地万物的本体。第二个是借不生不灭内在所蕴含的永恒观念突出平等的价值,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做理论依据。 初读前文那段话,感觉十分深奥,原因在于它的逻辑起点不在于客观实体,而是从“仁”这个抽象概念出发,如果只是从儒家的伦理范畴来理解仁也不至于如此,问题在于谭嗣同所讲的仁无论从思想来源还是思维方式上都不是儒学式的,而是佛学式的。在他断定仁是世界本源之际,马上说道“故唯心,唯识”,而此“心”是指佛家的慈悲之心,此“识”指唯识宗所讲的阿赖耶识,甚至连儒家传统概念“仁”也具有了佛家意味“慈悲,吾儒所谓仁也”。由此可知,谭嗣同对本体的定义已经超越了传统儒家“理气观”,而归宿到具有佛学旨趣“仁”上,这样,用佛家的“我法两空”“万法皆识”说解释万物不生不灭的生存状态也就顺理成章了。接着他强调生灭的所有状态都处于平等地位,这是因为照佛家的世界观来说,不生不灭本就是一个圆融不分的整体,在这样一圆融无碍的宇宙内,生灭之间的对立理所应当地被消融了,消融之后在他看来万物也趋向了极致平等。在这里需指出的是,他将平等和“通”的概念混为一谈了,将万物相通过渡到万物平等,由此使本体论过渡到具有资产阶级平等内涵的价值思考上,这也正是谭嗣同思想启蒙的目的所在。 二、不生不灭出于微生灭 谭嗣同在《仁学》中进一步诠释不生不灭时,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微生灭”的观点。他说“不生不灭乌乎出? 曰: 出于微生灭。……求之过去,生灭无始;求知未来,生灭无终;求之现在,生灭息息,过乎前而未尝或住。……逝者往而不舍者复继,乍以为继,适以成乎往,卒不能执而私之曰孰往孰继业。……非一非异,非断非常。……夫是以融化为一,而成乎不生不灭。成乎不生不灭,而所以成之之微生灭。”对于“微生灭”的地位,他明确指出“不生不灭”是出于“微生灭”的,“微”含有无之意,“微生灭”也就是没有生灭,既然如此,“微生灭”何以成为“不生不灭”的存在依据呢?这或许就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哲学“有”“无”观念的看法,在中国哲学史上,从“有论”到“无论”的转化,一般认为是认识的深化,因为有的存在即是沿着无的逻辑发展而来,由此谭嗣同将“不生不灭”状态追本溯源,发展到了“微生灭”的认识境界。随后,谭嗣同进一步描述了“微生灭”的绝对空无状态,在这一状态下,他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都否定了生灭的存在,将万物置于绝对寂灭的条件下,但谭嗣同又并非真正取消了生灭的存在,而是否定人们对生灭态度的片面性看待,在他看来,生灭都是相对的,正如他用“继”和“往”两个概念举例一样,逝去之后便是继,但刚成为继,继又成为了往,以此反复,继和往也就没有了差别。将此看法应用到生灭的关系上同样如此,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取消对偏见的执著,复归大道上,对此他以佛教三论宗的“八不中道”说来说明,他认为只要取消对“一”“异”“断”“常”看法的差别,将万物“融化为一”,万物自然就没有了生灭的差别,而取消了所有的偏见之后,这即是“微生灭”的生存状态。 或许是谭嗣同担心思辨玄理容易引起歧义,不能使人完全信服,他急切地以实证的方式来论证微生灭。他说:“如向所言化学诸理,穷其学之所至,不过析数原质而使之分,与并数原质而使之合,用其已然而固然者,时其好恶,剂其盈虚,而以号曰某物某物,如是而已。”谭嗣同充分利用了西方化学的元素说为自己的不生不灭观做论证,由化学原理可知事物都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所以事物的形成与毁灭不过是各元素之间的组合与分解,而由于构成事物最小单元的元素是不变的,因此事物最终也是不变的。这种经过实证方式的论证,使得它的不生不灭说更具说服力。 三、灵魂不死说 既然已经证明了不生不灭为万物的本质状态,将不生不灭说应用到人生社会领域时,就体现了谭嗣同对肉体的极端轻视以及对人内在灵魂的高度膜拜。至于为何对躯体极端轻视,固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站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上,近代哲学家普遍对内在心的概念高度重视,以期待高扬人的内在主体意识,从而指导并激励人们自觉投身到时代救亡大潮中。 除与同时代人共同的价值归宿外,谭嗣同对肉体轻视受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也很大,他说:“所以第一当知人是永不死之物。所谓死者,躯壳变化耳; 性灵无可死也。且躯壳之质料,亦分毫不失。”可见在对人躯体的解释上,他依然借用了西方的元素说来说明,把躯壳看做由质料构成的可有可无的存在,把真正本质的东西归于“性灵”,也就是人的灵魂,由此引出了他的灵魂不死说。或许是对西方自然科学的过度崇拜,也或许是谭嗣同救国心切,在其构建的大同世界中,谭嗣同以哲学家的视角,对人类未来生活给以无限的遐想。他幻想人类将始终处于进化之中,由早期猿猴进化为当今人类,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上,人类的躯体也将愈来愈小,以致最后可以不依赖躯体而独任灵魂;而在人类营养的供给上,他也充分发挥头脑风暴,认为人之所以饮食即在于摄取营养,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到最后以药丸胶囊代替,长此以往,人们将可以完全抛弃躯体,乘风蹈火而不受丝毫损坏。总之,谭嗣同认为唯有人之性灵才是本体所在之处,希望以此断绝人们贪生怕死之念,为救亡图存的斗争奋勇向前。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篇一:高三复习第2部分第1章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四节 巧译文言修辞的几种方法 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传情达意。凡含修辞之言,或互文见义酣畅淋漓,或含蓄婉转绵里藏针,或譬喻贴切生动传神??因此,要读懂文言文就要弄清文言文中这些常用的表达技巧,以便帮助我们理解文意,巧妙翻译。 (一)比喻的翻译 1.明喻:仍译为明喻。 例:剽疾如猿猴。 析:可译为“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 2.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鸿门宴》) 析:可译为“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心肠”。 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例: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析:“尘网”比喻污浊的官场。全句可译为“误入污浊的官场,一去就是三十年”。 (二)借代的翻译 由于古今词语意义发生转变,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事物。

例: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析:“北”借代“元军”。全句可译为“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三)互文的翻译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 例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并序》) 析: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全句可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相覆盖,交叉掩映”。 例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析:“朝歌夜弦”应合译为“早晨和晚上都唱歌弹琴”。 (四)对文的翻译 我们了解了“对文”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推求实词的词义,也可以用它来推求虚词的词义;可以由简单的词推求难以理解的词,还可以由学过的词推求未曾见过的词。 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析:根据“用”是“任用”的意思,可以推想相应位置上的“以”也是“任用”的意思。 全句可译为“忠贞之士不一定被任用,贤能的人也不一定被任用”。 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

谭嗣同之死

《谭嗣同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了解“新文体”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南海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吟联一副凭吊友人: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让康有为因为他的离去一度万念俱灰的人就是谭嗣同(字复生)。 超链接视频短片《谭嗣同》。 作者、背景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创办维新团体“强学会”,与康有为共倡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作为改良派的主将,与革命派论战,遭到反对。 引进介绍西方文化,发起领导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成为“五四”文体改革的先导,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裁“新文体”,将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地位。作品结集为《饮冰室文集》。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得到要巩固清朝统治、急于从慈禧手中将国家权柄夺回来的光绪皇帝的支持。戊戌年(1898)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和旧官僚感到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立即采取措施,派*诈阴险的荣禄任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以重兵控制北京政局,9月21日发动政变。新政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三.解读课文 (一)介绍谭嗣同的出身、性情,交代其初学新学的情况。 倜傥:豪爽洒脱。淹通:深通。故操心危,虑患深:语出《孟子·尽心上》,内云: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谭嗣同传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首在浏阳设一学会,每七日集众而讲学,君慷慨论天下事,闻者无不感动。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林、刘同参预新政。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及七月二十九日,皇上赐衣带诏: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力主变法。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八月初一日,上召袁世凯,特赏侍郎。初三日夕,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初六日变遂发。是夜,袁世凯向荣禄揭发“围园劫后”之密谋。顷之,抄捕南海馆①之报至,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明日,君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力劝东游,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义时,慷慨神气不少变,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年仅三十有三。(节选自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略有改动。)注:①南海馆:康有为先生的居所。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擢:提拔,选拔B.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造:到……去,造访C.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首:告发D.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谒:阻止,阻拦16.D/谒:拜见17.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B.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C.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D.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17.B/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1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着重叙述了在戊戌政变前夕,谭嗣同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在政变发生后,谭嗣同的应对举措和遇难过程。B.作者在叙述史实的时候,还善于描画场景,特别是成功地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真实再现了谭嗣同的壮烈人生。C.本文刻画了谭嗣同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谭君的敬佩之情,但作者并不赞同谭君主动待死的愚忠和迂腐之举。D.谭嗣同与袁世凯的对话,可看出来袁世凯的虚伪、狡诈;谭君与作者的话别,则反映出了对梁启超的关爱和重托。18.C/在文中,作者并没有把谭君之死评价为“愚忠”或“迂腐”,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是对英雄的痛惜和敬仰之情。19.把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4分)译文:(1)译文:(皇上)决定国家大事的诏书已经下达,谭嗣同因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被征召(入京)。【给分点:国是、既、以、征】(2)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3分)译文:(2)译文:谭嗣同秘密奏请皇上以优惠的待遇(用给人恩惠知遇的方式)结交袁世凯,希望(眼下的)危急形势或许能够(得到)援救,言辞极为激烈直率。【给分点:以恩遇、缓急、激切】(3)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3分)译文: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谭嗣同之死》导学案课件教学设计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谭嗣同之死》导学案课件教学设计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谭嗣同之死》导学案PPT课教学设计教案课后反思《谭嗣同之死》 【教学目标】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新文体”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南海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吟联一副凭吊友人: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让康有为因为他的离去一度万念俱灰的人就是谭嗣同(字复生)。超链接视频短片《谭嗣同》。作者、背景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创办维新团体“强学会”,与康有为共倡戊戌变法;变法失

败后,作为改良派的主将,与革命派论战,遭到反对。引进介绍西方文化,发起领导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成为“五四”文体改革的先导,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裁“新文体”,将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地位。作品结集为《饮冰室文集》。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得到要巩固清朝统治、急于从慈禧手中将国家权柄夺回来的光绪皇帝的支持。戊戌年(1898)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和旧官僚感到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立即采取措施,派奸诈阴险的荣禄任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以重兵控制北京政局,9月21日发动政变。新政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三.解读课文(一)介绍谭嗣同的出身、性情,交代其初学新学的情况。倜傥:豪爽洒脱。淹通:深通。故操心危,虑患深:语出《孟子?尽心上》,内云:“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意思是说,受疏远的大臣和地位卑贱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的事,深深忧虑着祸患的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补充:古代年龄称谓襁褓

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文言文吴德基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文言文吴德基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吴德基传 [明]宋濂 吴德基者,名履,婺(wù)之兰溪人也。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泛指官吏。“有”即“有……的权利”;“司”即“主管、管理”。《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举(举荐)于朝,为(担任)南康丞。南康俗悍(hàn,勇猛,勇敢),其民以为(认为)丞(县丞,这里指南康县丞)儒(读书人)者也,易(轻视、瞧不起。柳宗元《童区寄传》:“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之,德基自如(犹自若,神态镇定自然)。数月皆周知其情伪(真假;真诚与虚伪),有所发擿(t ī,揭发,揭露),一县惊伏(受惊而趴伏)。德基乃更(改变,改换)以宽化(教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duōchì,呵责);民或援(拉扯)丞裾(jū,衣襟)相尔汝(互称你我),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运输财物)至郡不得,躬(亲自)至乡召之。一民逸去(逃走),命卒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之。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做官)当在县(县衙),何以(为什么)至此为(wéi,句末语气词,表示反诘、疑问。《墨子·公输》:“何命焉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令怒,吏卒因(趁机。《史记·项羽本纪》:“请以剑舞,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以语动(打动,刺激)令,欲诬(诬告)一乡民图(贪图)贿利(不正当的利益),获(捕获)六七人下狱,扃钥(jiōng yuè,本指“门户锁钥”,这里指“关押,锁闭”)甚严。德基计(考虑)民无罪,自出巡(巡视)狱,叱(呵斥)卒释之,卒以他辞(其他的言辞)解(辩解)。德基槌(名词用作状语,“用槌子”)碎狱门遣(放走)之,曰:“若(你)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不讲道理),众(名词作状语,“当众”)辱我,君乃(却)释之,何轻(轻视)我至是(到这种地步)耶?”德基曰:“犯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先生。《汉乐府·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者一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唐·刘德仁《长门怨》诗:“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尔,其(那些)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工具)乎?”令意(心中)惭,乃已(止,停止。《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 入朝,擢(zhuó,拔,提拔。梁启超《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知(掌管)莱之潍州事。民畜(xù,畜养,喂养)官驴四十匹,莱守核(核查,核实)其孳息(zīxī,繁殖生息)状(情况),与籍(登记的内容)不合,曰:“驴当岁(每年)产驹,今几岁宜(应该)得几驹,乃(却)

谭嗣同的绝命诗

谭嗣同的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望门投止”说的是东汉时,张俭曾出任山阳东部督邮。宦官侯览专权,他家里的人便依仗权势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为此,张俭写信告发了侯览及其家人。但告发信没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扣下了,从此侯览和张俭结了仇。 后来,侯览指使人向朝廷告密,说张俭私结党羽,图谋不轨,并下令逮捕张俭。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汹汹,只好匆匆逃亡,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人家门下。因为当地百姓都知道张俭历来很正直,名声很好,都冒着风险收留他。 一天,张俭逃到鲁郡,投奔好友孔褒。孔褒不在,孔褒的兄弟孔融只有十六岁,热情地接待了他。张俭走后,官府闻讯赶来,逮捕了孔褒、孔融及他们的老母亲加以审问。孔融一家争着承担责任,闹得官府不知如何处置。由于大家的保护,朝廷始终没有抓到张俭,直到黄巾大起义爆发后,汉灵帝下令解除“党锢”,张俭才得以结束逃亡生活。 后来,人们便将“望门投止”引为成语,形容在急迫情况下,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的存身之处。现在一般用它作暂求安身之意,里边也含有急中生智、临机决断的意思。谭嗣同在诗中用这个典故,是设想逃亡中的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救护。 杜根是东汉安帝时郎中,因要求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皇帝,触怒太后,被命摔死,因施刑者敬慕杜根的品行,摔时不很用力,准备运出宫殿后待其苏醒,放他逃跑。杜根被载出城外,果然苏醒,为防邓太后派人检查,他诈死三日,目中生蛆,终于瞒过邓太后,得以逃亡隐伏。邓太后死后,复官为侍御史。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惨害于北京菜市口。谭嗣同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这,是一首绝命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全部所有的绝命诗,是一首在狱中为自己写就的祭死之诗!诗的后两句所写,都是指诗人自己,而不是指他人。“昆仑”当然不是指人,“昆仑”也没有自比自赋、自狂自傲之义。“我自横刀,肝胆昆仑”,这所表达的是何等的慷慨和悲壮!而这,不恰是诗人那时的真实心理写照吗?

谭嗣同笑迎死亡

谭嗣同笑迎死亡 近代的中国,命运是何等的悲惨。实力强大的帝国主义疯狂地掠夺我们的土地与财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没有气馁、没有屈服,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梦。一次次抗争,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在黑暗中探索,一次次在泥泞中前行。为国捐躯,不只是在战场上才有。那些为使祖国富强起来和恶势力斗争的义士,同样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清朝末年,发生过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运动,叫戊戌变法。谭嗣同等六君子就是为变法而死的义士。 谭嗣同从小就痛恨外国势力侵略中国,决心为祖国富强而奋斗。他和康有为等人提出变法的主张,却遭到了封建顽固派的激烈反对。谭嗣同看出变法的艰难,对朋友们说:“就是杀身灭族,我也不会改变主张。中国只有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才有希望。不然真是要亡国了。” 1898年,光绪皇帝决定变法,谭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后又发动了政变,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等人逃走了。谭嗣同没有跑,他说:“各国的变法,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现在中国还没有人为变法而流血,这是国家不能强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血,就从我开始吧!” 谭嗣同被捕以后,毫无惧色,在监狱中写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被押到刑场受刑前,大声

喊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笑迎死亡的义士,心里装着祖国。他自动走向死亡,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死,有多大价值。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生活在一个现代化而和谐的社会,生活在一个富裕安康的国家,人民更加富裕、经济更加繁荣,国力更加强大,这是中国人民现在的殷切期望,也是祖国母亲国富民强的中国梦。 不可否认,我们的祖国还面临着不少困难需要去克服去解决,作为中国梦的实践者,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我们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得更加强大,使我们的祖国高高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的中国梦绽放得更加璀璨更加辉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