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作者: ————————————————————————————————日期: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概述 2.1 设计依据 10、国家有关政策、交通部及建设部有关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2.2 工程内容简介 2.2.1 工程位置、范围、规模 1、工程位置 Xxx路位于综合产业区西南部,工程起点与xxx相交,终点与xxxx相交,沿线分别与3#路、4#路相交。 2、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本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1)道路工程; (2)管网工程; (3)照明工程; 3、工程规模 道路全长5000米,设计速度:40km/h,红线宽度30米。 新建机动车道面积xxxx平方米。 2.2.2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根据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我院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批复意见,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并沟通,优化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开始外业测量工作,落实了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 2.2.3 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根据规划要求,多次进行汇报。并对道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结构等进行多方案比较,并进行了方案论证,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此基础上形成了结论性意见。 2.2.4 工程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 2010年1月~2010年4月,完成勘察、设计工作; 2010年5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 2010年5月开工建设; 2010年5月~2010年8月,完成道路、管网工程的主体施工;2010年8月~2010年10月,完成道路面层施工;完成交通工程施工。 2010年10月建成通车,施工总工期6个月。 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 2.3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2.3.1 道路现状 拟建地区内,现有骨架路网。 2.3.2 现状交通量及技术标准 根据目前的建设状况,大部分地块尚处在规划阶段,区域内路网还没有形成,现阶段交通主要为xx路沿线与xx沿线产生的交通,随着综合产业区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区内交通量将呈几何性增长。 2.3.3 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xxx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xxx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为偏北季风,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 2、气温、降水、风向 历年年平均温度10.08oС,极端最高温度36.7oС,极端最低温度-25.1oС。 历年年平均总降水量470.9mm;年平均蒸发量1866.5mm。 历年年平均风速4.4-5.4m/s;历年最大风速25m/s;全年最多风向SE、N;最大积雪厚度18cm;土壤标准冻结深度0.7米,最大冻结深度1.01米。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市基本风压0.50kN/m2,基本雪压0.30kN/m2。 2.3.4 工程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 千山余脉沿境内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渐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低山重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北部及西南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亦有开阔的海积平原;中部复州河、岚崮河中下游流域,有小范围的平原分

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42页)

8000t/y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玻璃棉生产线设计所 二○○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投标说明 我公司拥有在玻璃棉企业工作10年的工艺技术人员,电气工程设计师,玻璃棉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企业技术服务的经验,设计过两条玻璃棉10000t/y生产线.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能够设计4000t/y-10000t/y玻璃棉生产线。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要完成玻璃棉生产线的总包设计或分项设计。 设计内容: 1.基建总体布置 2.生产线工艺设计 3.生产线设备设计 4.电气控制设计 5.生产机构配置 6.生产操作培训

8000t/y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离心喷吹法(简称离心法)生产玻璃棉的工艺是法国圣哥本公司于1956年发明的,也称Tel法。这项技术工艺先进,单机产量高,可连续制造毡、板等各种制品,可以全面实施自动控制技术,能耗低,仅是火焰法工艺的1/3-1/4,因此,离心法问世不久就为各国所采用。现在用离心法生产的玻璃棉产品占世界玻璃棉总产量的80%以上。 我国60年代开始研究离心棉生产技术,对所用玻璃组成、离心机结构、成纤技术、制品加工设备、固化炉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1982年、1983年分别建成一条3t/d火焰窑试生产线,一条1.2t/d全电熔窑试生产线。为了加快技术进步,1987年以后从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引进了部分技术装备。到90年代末,我国玻璃棉装备生产能力达到近10万吨,生产技术也达到国际水平。 从产量规模上看,美国自1967年离心喷吹法进入工业化生产以后,玻璃棉产量直线上升,年产量目前达120余万吨,居世界首位,其中,欧文斯·科宁、约翰斯·曼维尔等都是著名的大公司;法国圣哥本公司的Tel技术,目前已在世界22个国家建立了32个工厂,近80条生产线,在一条生产线上最多装8台离心机,其中,奥日郎日玻璃棉工厂年产量就在10万吨以上;日本有7家公司生产玻璃棉制品,其中有4家采用离心喷吹法,其余3家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星星村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委托书; 1.1.2 台州市建设用地规划要求〔台路规要字(2003)011号〕; 1.1.3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文件——台建规[2003]360号《关于星星村改造详细规划 的批复》; 1.1.4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原始资料; 1.1.5 当地自然气象和地质条件; 1.1.6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1.2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通风专业的技术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不包括小区环境、建筑内部装修、燃气设计。 1.3 设计规模及性质 本项目位于台州市解放南路与二号路交汇区域,是台州椒江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为12.08公顷,项目涵盖了原居民还建住宅、幼儿园及用于商业开发的商住楼等内容,结合邻近的山体、广场、住宅区、办公楼、酒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与整个片区融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总建筑面积283738.6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50420.00平方米。地上6-18层,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高度18.6米,小高层建筑高度35.8米,高层建筑高度55.4米。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令、法规; 1.4.2 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消防车道、防火分区要求, 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防排烟系统,提高安全和经济性; 1.4.3引入无障碍设计,在商场主要出入口及有电梯住宅一层 住户大堂入口处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1.4.4 以山为源、以人为本;星星村是“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其 环境的市场价值在于相邻白云山的存在,以山为源是其特色和卖点,也是延续城市地域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本设计尽可能多的表现山体和其自然景观,在社区开发中采用山色渗透的手法,为人们提供观山、亲山、近山、游山的机会和可能。 1.5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 建筑总平面主要数据详见表1.5-1。 表1.5-1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

【设计院】初步设计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 二、设计依据 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暂定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特征周期 0.65 s;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2、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3、基本风压值为 0.45kN/m2(n=50);基本雪压值为 0.15kN/m2(n=50)。 三、荷载取值 1、基本风压 本工程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取值,其基本风压值为0.45kN/m2,承载力计算为0.45kN/ m2,场地粗糙度类别为B类。 2、地震作用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暂定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 g,特征周期 0.65 s;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3、主要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公寓: 房间:2.0kN/ m2 卫生间:2.5 kN/m2(带浴缸:4.0) 阳台:2.5 kN/m2 客厅:2.0kN/ m2 餐厅:2.0kN/ m2 电梯前室:3.5kN/ m2 楼梯过道:3.5kN/ m2 楼梯:3.5kN/ m2 电梯机房:7.0kN/ m2 厨房:2.0kN/ m2

设备机房:7.0kN/ m2 展示区及商业设施: 展览厅:3.5 kN/m2 商业:5.0 kN/m2 餐厅:2.5 kN/m2 卫生间:2.5 kN/m2 楼梯:7.0 kN/m2 设备机房:10.0kN/ m2 车道:4.0 kN/m2 消防车道:20.0kN/m2或35.0kN/m2(按规范及实际工程情况调整)发电机房、变配电房:10.0 kN/m2 通风机房、排烟机房:7.0 kN/m2 水泵房:10.0 kN/m2 电梯机房: 7.0 kN/m2 消防疏散楼梯:3.5 kN/m2 有固定座位的看台:3.0 kN/m2 无固定座位的看台:3.0 kN/m2 露台:3.5 kN/m2 上人屋面:2.0 kN/m2 非上人屋面:0.5 kN/m2 四、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工程初步设计范文

工程初步设计

第四章结构 1.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1.1.1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白泉镇东交大街以北、规划路以东、溢洪道以西。 1.1.2总建筑面积:㎡。 1.1.3建筑物长58.3m,宽为16.64m,局部十三层:长为45.60m,宽为13.90m。 1.1.4本工程地主体十二层、局部十三层。 1.1.5建筑总高度为45.9m。 1.1.6建筑物各层层高:一层 3.6m,二、三层层高 4.5 m,四至十二层层高3.6 m,局部十三层层高3 m。 1.1.7主要柱网尺寸:7.2×5.7 m、7.2× 2.5m、7.2×8.1 m。。 1.1.8 本工程图纸中所标注标高均为相对标高,±0.000设在一层室内地面面层,假定其绝对标高为249.20m。 1.2设计依据 1.2.1使用年限:50年。 1.2.2自然条件: 1.2.2.1风、雪荷载见下表:

1.2.2.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见下表: 1.2.3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 6月27日提交的《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4建设单位提出的结构设计要求: 各类建筑物应按建筑的规模、功能与用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确定基础形式与地上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的确定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当地规划要求为原则,力求结构形式简单、节省投资。 1.2.5法律、法规、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TGT137-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建筑分类等级: 1.4主要荷载取值: 设计使用活荷载: 办公、会议室: 2KN/m2走廊、楼梯间、会客休息区: 2.5KN/m2行政服务大厅: 3KN/m2

软件开发-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3) 2.1需求规定 (3) 2.2运行环境 (3)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 2.4结构 (3)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3) 2.6人工处理过程 (3)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 3接口设计 (4) 3.1用户接口 (4) 3.2外部接口 (4) 3.3内部接口 (4) 4运行设计 (4) 4.1运行模块组合 (4) 4.2运行控制 (4) 4.3运行时间 (4)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4)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 6.1出错信息 (5) 6.2补救措施 (5) 6.3系统维护设计 (5)

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使用ERP管理架构,对医药公司各部门进行管理。 1.2背景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提出者: 开发者: 用户: 计算机中心: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根据本系统内部的各职 能部门的要求,方便快捷的实现同其他机构软件有机连接,使资源最大化利用。 1.3定义 提示: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英文缩写的原词组。如: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GSP:Good Supplying 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HR:Human Resourses人力资源技术 OA:Office Autoation办公自动化 IM:Inventory Management库存管理 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artal企业信息门户 1.4参考资料 有关的参考文件: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1.实训教学PPT及相关ERP项目文档; 2.软件开发标准按照机房配置统一标准。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第六章强电设计 第七章弱电设计 第八章暖通空调设计第九章消防设计 第十章环保设计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节能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是校区一期工程重要建筑单体之一,是校区体育教学和运动娱乐的基地,对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娱乐教学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在满足学校多功能使用的同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总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 6.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7.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方案设计 8.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总体规划 9.建设单位对方案的修改意见 10.国家和云南省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 三、设计理念 云南,地处彩云之南,气候温和,万物滋长,素有“花朵王国”之称;花同时也是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比喻。云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育人树人的宗旨烽火传承。本方案以“花”为核心理念,结合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本着美好的愿望和寓意,体现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力争创造时代性、标志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形象。四、设计目标 本项目按国家一流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力图服务于云南师范大学的体育赛事、大型典礼和体育教学需要,体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整体性、经济性、超前性原则。 整体性: 充分体现云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的信念宗旨,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体现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鲜明特色,符合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原则,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富有现代感和标志性。 以人为本: 满足体育专业队训练及大学生体育教学、大型集会、文艺演出要求的综合体育馆;配备始终可以安全、舒适、愉快地利用的设施、流线、服务。 经济性: 充分利用地形与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节能设施,降低运营管理费用。 超前性: 反映具有超前形态的体育馆;反映具有不懈地研究发展的大学形象;树立最尖端高科技大学的形象。 服务种类: 提供大型赛事、大型典礼和演出场地与服务; 提供体育教学和体育健身场地与服务; 功能配置: 一流的体育赛事和健身锻炼场地设备; 安全舒适的观众厅及其座席; 贵宾视察和观礼专用的休息室、小型会议室; 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高效率行政办公室; 五、设计等级 1.建筑类别 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本工程的体育建筑等级为乙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 摘要:地下三层,地上十层,框剪结构,空调形式为冰蓄冷,冷辐射吊顶。 1 设计依据 1.1上级批文详见总论部分; 1.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3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1.4室外计算参数(北京地区)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8.6℃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0.0℃ 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8 % 夏季大气压力99.86Kpa 夏季平均风速 1.9 m/s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5℃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 冬季大气压力102.04 Kpa 冬季平均风速 2.8 m/s 1.6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 1.7 2004年5月19日由中船重工集团组织的《科技研发大厦空调方案研讨会》专家组意见。 2 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船舶科技研发大厦,总建筑面积为33928平方米,预留建筑面积为549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3.99米。地下二﹑三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3.6米;地下一层主要为餐厅﹑厨房﹑多功能厅及档案室,层高5米;首层至八层主要为办公及会议室,首层层高为5.0米,其余为3.9米。 设计范围为采暖、通风、空调、防排烟及冷热源设计。冷冻机房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3 设计原则 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 4 空调设计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图样)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住宅小区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总用地面积约为2.53公顷。本工程由拟建场地南侧的三栋塔式住宅(1~3号楼)和北侧的多层住宅(6~10号楼,各楼相对独立)合围而成,两排楼中间为集中绿地,覆土3m,以下为地下汽车库(4号楼),地下汽车库西面为锅炉房(5号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2.4万m2。 2.2、3号楼与1号楼完全相同;7、8、9、10号楼与6号楼完全相同。 二、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三、自然条件 1. 风雪荷载 2.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3.场地标准冻深: 1.20m 4.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初步设计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市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04年5月编制的《××市第一机床厂住宅岩土工程初勘报告》(工程编号2004-初勘021),其主要内容如下: 4.1 位置及环境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44.67m-45.49m之间。地貌单元属永定河及温榆河流洪积扇中下部。 4.2 地物及洞穴 因现有厂房未拆除,1号、2号楼及地下车库部分钻孔(ZK15、ZK19~ZK21、ZK24、ZK25、ZK36)未施工,待条件具备后须补勘。场地原有建筑物未拆除,使部分钻孔移位,但不影响钻探的精度和地基方案的选择分析。

4.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4.4.1水文地质特征 拟建场区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有两层地下水,各层地下水类型及钻探期间实测水 工程场区1955年水位标高达到43.0m左右,埋深2.0m左右,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标高42.50m左右; 4.4.3地下水腐蚀性测试及评价 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材无腐蚀性; 4.4.4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如地下室设有主要机电设备,一旦进水将使建筑物正常使用受到影响或损失,建筑防水设计应按历年最高水位考虑; 验算地下室外墙承重能力及地下车库抗浮验算时设计水位的取值,可根据历年最高水位标高,按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确定。 4.5场地地震效应 4.5.1场地地震烈度 拟建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4.5.2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4.5.3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判别 拟建场地属非液化场地。 4.6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建议 拟建1~4号楼楼基底标高基本相同,约为39.50m左右,相应持力层为粘土层③,地基承

初步设计说明

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交易市场及 猪产品加工车间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0189-20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1.1.2宁乡县规划信息中心提供的规划设计要点和地形图; 1.1.3国家有关建筑设计消防和抗震规范; 1.1.4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 1.1.5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2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3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日期、文件号) 4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编制单位及日期) 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文号)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湖南天翼工程勘察有限公司2010.01 7其它设计依据 1.1.3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1)位于北纬27°55′,东经111°53′; (2)最冷月平均气温16.8℃,一月日平均4.5℃,七月日平均28.9℃,年平均无霜期274天;(3)最大积雪深度320㎜,最大冻土深度100㎜; (4)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0%; (5)主导风向及频率:SSW(七月),NNE(一月); (6)年平均风速:2.5m/s(夏),2.6m/s(冬); (7)基本风压:0,35Kpa 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湖南天翼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三级,地貌属剥蚀残丘急山间洼地地貌单元,以粉质粘土4作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240 kpa,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上上层滞水,需考虑土和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抗震设防烈度6度。 1.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交易市场和猪产品加工厂。该交易市场和厂房位于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园。该地块经改造后,场地现在已经基本平整。 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从区域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简要阐明项目提出的的主要依据及理由。 1.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如种植项目之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等;畜禽养殖项目之畜(禽)舍面积,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等;加工项目之车间面积,年生产能力等;流通类项目之库容、配送能力等。 1.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项目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 第二章工艺设计 2.1工艺技术方案 2.1.1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1.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2.1.3工艺流程说明 包括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2.1.4工艺技术可靠性和可得性 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2.2设备方案

221 设备选型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 2.2.2设备清单 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2.2.3设备来源 第三章建筑、结构设计 3.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3.2设计范围 3.3设计内容及主要建筑(构筑物)清单 3.4总图布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4.1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方案 4.2给排水、采暖及通风建设内容 第五章电气设计 5.1电气设计方案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5.2电气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第六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6.1基础设施设计

含田间工程、育秧大棚、网室、附属工程设计等。 6.2机械选型说明 含田间耕作机械等选型说明。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7.1环境影响 说明并分析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7.2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措施 对于有污染的项目,要提出具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污染物处 理后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农产品加工项目要对有可能发生威胁人身、生产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八章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8.1投资概算 8.1.1投资概算内容 包括概算说明和总投资概算表、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的编制。 8.1.2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要分别对总投资概算、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和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中的工程量核定、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仪器设备指规格)、单价(或单位工程造价)及各种税费费率的取值依据和理由做逐一说明。 8.1.3编制投资概算表

食堂初步设计说明(20200523185805)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 工程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规划设计方案审定通知书》 4.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发宗地图两份 5.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及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3)《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1/T1477-2006 J10923-2007)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6.工程建设地区气象、地理条件 盘锦市建筑气候分区为ⅡA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有关气象参数如下: 全年平均温度8.4oC,最热月平均温度24.3oC,最冷月平均温度-10.2oC, 常年平均降水量623.2mm,日最大降水量141.2mm, 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2oC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9.3oC 主导风向:冬季东北,夏季西南,全年西南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3.3m/s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 5.8m/s

全年平均室外风速: 4.3m/s 基本雪压:0.4kN/m2 基本风压:0.6kN/m2 最大冻土深度:1170mm 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7.其他条件 (1)天作建筑设计院完成的方案阶段图纸。 (2)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 (3)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 (4)辽宁工程勘查院提供的《盘锦地方大学场地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工程编号2009-172-2) 二. 工程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本工程系盘锦地方大学B-03食堂。建筑层数为二层,建筑高度9.6M,总建筑面积3361.48M2。 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建筑设计(仅涉及初步的室内装修)、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供热与通风设计、电气设计。不包括二次建筑装饰装 修设计及室外环境设计和室外管网设计。 三.建筑概况 1.建筑性质:多层食堂。 2.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为3类,使用年限为50年。 3.耐火等级为二级。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抗震设防烈度:7度 7.本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材料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选 择。 四.竖向设计: 1.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初步设计 3.1一般要求 3.1.1初步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条文说明】关于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的问题,在修编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为了确保设计文件中各专业内容的完整性,或避免设计文件中有关内容的重复,本规定不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 3.1.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1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2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图纸总封面的要求见4.1.2条。 3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设计总说明 3.2.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总指标 1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2其他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docx

`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围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资料 1 、规划局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 2 、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 、市规划局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 、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5 、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接驳口资料 6 、地质初堪报告 7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8 、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图集 9 、设计合同 10、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其过程控制要求 一、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1 、设计成果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 年版) 2 、必须满足甲方对项目要求的设计深度和标准 二、初步设计文件的容要求 1 、设计总说明。 2 、总平面图: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 3 、建筑部分: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4 、结构部分:设计说明书、结构方案及布置图、基础方案及布置图、钢筋混凝土用量估算、 计算书。 5 、建筑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 6 、给水排水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三、初步设计过程控制要求 1 、初步设计过程中按照各个专业相互间提交设计中间成果的时间点作为阶段控制节点,设

计过程中与甲方及相关设计管理人员保持沟通。 2 、设计成果提交:应在正式出图前一周,以非正式的白图形式提交甲方审查,与甲方进 行充分沟通,作出必要的修改并经甲方认可后才能正式出图。 第四章总图专业 一、总平面 1 、设计规模及组成 ( 1)、建设工程项目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及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明细表(详下表) 综合技术指标 一、项目总用地面积 二、项目净用地面积 三、规划总建筑面积 (一)、地上建筑面积 1、居住建筑面积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公寓建筑面积 2、酒店建筑面积 其中:客房建筑面积 酒店配套建筑面积 3、办公建筑面积 4、商业建筑面积 5、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二)、地下建筑面积 1、地下商业建筑面积 2、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 3、地下设备用房建筑面积 4、人防建筑面积 5、地下建筑层数 四、居住户(套)数 1、住宅户(套)数 1)、 22 的户(套)数M < 建筑面积

1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 内容资料

第一篇总说明 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 初步设计总说明 1.1 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国家有关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BG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5年版)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8《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9《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10《合肥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若干补充规定》(合建设[2011]30号) 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12《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版) 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 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2009年版212006 — GB 50013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23 —2006 2014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2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5GB50054-2011) 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2011年版2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1)及局部修改条文) 2003年版2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9 30 (DB34/1467-2011)《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1 (年版).动力》(2009 3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暖通空调.动力》节能专篇3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4《汽车库修车库 1.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关于调整合肥工业职业教育项目的复函1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项目初步设计及其具体内容

项目初步设计及其具体内容(范例) 一.项目初步设计封面: 封面要求如下: 项目名称: 主管部门: 建设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项目监管责任人:(一般为厅相关业务单位负责人) 项目法人代表及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建设期限: 编写单位(章)、人员及联系电话: 编写时间: 二.格式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包括项目建设背景、目标和任务,设计依据,设计范围等。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 包括项目总图布置和总图主要技术指标等。 第三章设计内容 (即:主要建设内容) 第四章工艺设计

1、工艺技术方案 (1)拟建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拟建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3)编制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4)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2、设备方案: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并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第五章建筑、结构设计 (含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设计范围、设计内容等)。 第六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第八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含田间工程、育秧大棚、网室、附属工程设计及田间耕作机械选型说明。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1、对于有污染的项目,要提出具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污染物处理后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2、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和加工项目要对有可能发生威胁人身、生

产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十章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1、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内容。包括估算说明和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的编制。 (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要分别对总投资估算、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和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中的工程量核定、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仪器设备指规格)、单价(或单位工程造价)及各种税费费率的取值依据和理由做逐一说明。 (3)编制投资估算表。 1)总投资估算表:按工程建设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三项合计为项目建设总投资(或称固定资产总投资)。 2)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按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凡单独设计、单独施工、独立发挥作用的单体工程(如独立建设的科研实验楼、库房、晒场、温室、渠系、打井等),均应编制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土建工程、田间工程、配套工程等估算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数量、单价、合价。 3)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根据仪器设备清单编制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按实验室仪器设备、农机具、其他设备(主要指通用设备、家具及其他设备)分列。仪器设备估算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合价。 (4)投资估算依据。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上海惠南新城绿地景观工程,项目用地位于上海南汇惠南新城,总用地面积约4816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方、绿化种植、园路地坪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等。 惠南新城创建于2000年9月,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11个新城之一,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惠南镇东北区域,东起远东大道,西至川南奉公路,南至沪南公路延伸段,北至盐仓惠南交界的界河,规划人口约30万。新城以“办教育、引科技、兴产业、建新城”为发展思路,以构建规模化、配套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园区为目标,为两港主要服务基地,发挥科教经济圈的核心作用奠定了基础。 一期规划用地面积8.29平方公里,按照新城建设和总体规划布局,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预定目标,基本形成由科教园区、住宅区、文化设施配套区组成的惠南新城雏形,构筑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初步形成惠南新城绿色与蓝色交织的城市风格。 第二节项目区位 本项目用地位于惠南新城东城区A14-9、A14-10、A14-11及A14-13地块,即西起靖海路,东至川南奉公路,北起南汇中心大酒店,南至凤凰城一期。 惠南新城绿地与建设中的五星级大酒店——中央大酒店形成惠南新城的城市主轴线,是居住片区和商务办公片区的空间视觉走廊,将体现新城地块开发建设、生态板块构建和百姓安居乐业三大和谐主题,彻底改善整个核心区块的生态,创造一流的城市环境,提升惠南新城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城市开敞空间和生活创业空间,是惠南镇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又一新场所。 第三节基地概况 项目建设用地现状基本平坦,东西两侧均有两个较大的积水塘,同时基地内有部分施工垃圾堆土,部分基地土方已被盗挖。 基地设计范围内现分布有南汇中心大酒店的施工工棚建筑以及部分废弃民房 第四节设计依据 1、关于惠南新城绿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CJJ/T82-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T91-2002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T85-200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45-9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T34-91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CJ/T135-2001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球根花卉种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