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看待和处理幼儿的说谎行为

如何看待和处理幼儿的说谎行为

如何看待和处理幼儿的说谎行为

幼儿说谎不一定就是品质有问题,研究表明,幼儿说谎的动机和种类很多,因而其性质也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幼儿的说谎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共五种类型。第一大类是“有意性是说谎行为”,又可分为“否认错误”、“虚夸成绩”和“有意欺骗”等三种类型。第二大类是“无意性的说谎行为”,又可分为“幻想与现实混同”,、“认知不足或理解错误”等两种类型。显然,这第一大类的说谎是幼儿为达到某一目的或满足某种欲望而有意为之的,与其品行有关,多少反映了其品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具体到其中三种类型的错误,其性质又各不相同,还应具体分析。而第二大类的说谎纯碎是无意识的和不自觉的行为,与品德毫无关系。

幼儿期最常见的说谎类型是“否认错误”。一般地,幼儿在损坏或弄丢东西、偷吃食物或拿东西、打骂别人等错误行为被发现后,因为害怕或为了逃避教师、家长的惩罚而有意识地为自己开脱责任的行为,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说谎。其具体方式有:(1)全盘否认自己的错误,极力表白此事与己无关。这种错误的性质较为严重。(2)“嫁祸于人”,不但否认是自己所为,还编造谎言将错误转嫁他人。这种错误的性质最为严重,表明幼儿品行已开始恶化,是说谎行为发展到晚期的必然产物。(3)只承认一部分错误,极力减轻错误分量。如只承认打碎了一只玻璃杯,而否认偷吃了柜上的一包饼干等。这表明幼儿还没有勇气承认全部错误,需要给予鼓励和诱导而不是责罚和打骂。由于这三种类型的说谎是在本来就已犯错的基础上“错上加错”,所以教师和家长常常大为恼火,并认定“其性质非常严重”,“反映了品德问题”等等。这种错误应该更多地归咎于成人而不是幼儿。试想,如果最初幼儿老实地把自己的错误告诉成人,得到的全是简单的责罚和打骂而不是有情有理的说服教育:如果幼儿最初偶尔的说谎反而使他免受责罚、蒙混过关,两相对比之后,被迫选择“说谎”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因此,这种类型的说谎实质上是幼儿自卫的一种措施,其责任更多地在于成人。成人处理这类错误的要领在于首先反省自己,不要严厉追问。然后让幼儿知道,根本无须撒谎,教师是从来不责罚诚实的孩子的。

“虚夸成绩”类型的说谎是幼儿为得到成人表扬和奖励或满足其虚荣心而有意犯的一种错误。如,幼儿为得到家长诱人的物质奖励而谎称在幼儿园评到了“小红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优越感而谎称自己也拥有某种令人向往和羡慕的东西等。这种错误与成人的教育失当有关:有些家长为促进和鼓励幼儿进步,往往简单地采用物质奖励手段等,这些错误的做法是诱发幼儿说这类谎言的主要原因。

“有意欺骗”是幼儿说谎行为中错误性质最为严重的一种。幼儿为了达到某种非正当的目的或满足自己过多的欲望而有意地夸大、歪曲、甚至编造“事实”的行为都属于这类错误。如有的幼儿早晨不想起床做早操,就谎称自己“头痛”、“肚子痛”等。这些行为大多发生在5岁以后的幼儿身上,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私自利行为。一经发现,应当立即给予批评和耐心矫正,绝不姑息,更不能赞许。实际生活中,常有一些家长认为这是幼儿“聪明”、“机智”的表现,而大加赞扬或宽容默许。其实,这会害了孩子。

幼儿说谎的种类很多,性质又各不相同,怎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和鉴别呢?首先,我们我们得认真分析当时的背景。这包括幼儿的年龄、一贯表现、能力水平、说话动机和当时情景等方面的情况。还得检查家教措施本身是否存在问题等等。

作为幼儿的家长或教师,最重要的是应该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幼儿诚实的品质和心灵,实际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方便,在教育孩子时常采用哄骗的手段,这是很不应该的、应予以禁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