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复合函数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复合函数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复合函数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复合函数习题及答案

复合函数练习题

1、 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1,0[,求函数)x (f 2的定义域( )。

析:由已知,]1,1[]1,1[],1,0[2--∈∈。所以所求定义域为故x x

2、 已知函数)x 23(f -的定义域为]3,3[-,求)x (f 的定义域( ) 析:]5,1[)(],5,1[23],1,1[的定义域为从而的范围为那么的范围为由已知x f x x --

3、 已知函数)2x (f y +=的定义域为)0,1(-,求|)1x 2(|f -的定义域( )。 析:)23,1()1,21(),2,1(12)12(),2,1()()2(?-∈∈--+x x x f x f x f 解得的定义域应满足则求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可知由

4、设()x x x f -+=22lg ,则??

? ??+??? ??x f x f 22的定义域为( ) A. ()()4,00,4Y - B. ()()4,11,4Y -- C. ()()2,11,2Y -- D. ()()4,22,4Y -- 析:??

???????--∈>-<<<-<<-<<<<->-+>-+B ),4,1()1,4(,1144,222222-.22,0)2)(2(022选综上或解得那么由题意应有得,即由已知,x x x x x x x x x x

x 5.函数y =2

1log (x 2-3x +2)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1)

B .(2,+∞)

C .(-∞,23)

D .(2

3,+∞) 析:本题考查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根据同增异减。

B

),2(,2

32312

10).

,2()1,(,02322为增函数,所以选择上在的定义域内,在函数,其对称轴为区间。内函数为函数的增的减区间,只需要求内求为底,故为减函数。则由于外函数是以得定义域为应先求定义域,即对于对数型复合函数,+∞=+-=<<+∞?-∞>+-t y x x x t y x x 6.找出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1(232>=++-a a y x x ;

解析:此题为指数型复合函数,考查同增异减。

),2

3()23,(),2

3()23,(,23,123,,2322+∞-∞+∞-∞=>++-==++-=,减区间为的增区间为数上位减函数,从而函上位增函数,在在即对称轴为的

函数的增(减)区间。而内的增(减)区间即为由同增异减可知,则外函数为增函数,。由于则令y t x t y t a x x t a y x x t t

(2).2322++-=x x y

].

3,1[],1,1[]3,1[],1,1[.132.31,032.232222区间为减的单调增区间为性可知函数。则由复合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

的增区间为即内函数对称轴为由得因,则解:设--=++-≤≤-≥++-=++-=y t x x x x x x y x x t t

7、讨论)0,0(),1(log ≠>-=a a a y x a 且的单调性。 上为增函数。

在的同增异减,则为减函数,由复合函数上为减函数,又在此时则得时,当上为增函数。

在的同增异减,则为增函数,由复合函数上为增函数,又在此时则得时,当则两种情况讨论。令和解:由已知可分)1,(log )1,(,10110)2(),1(log ),1(,1011)1(log ,1101-∞=-∞<>-<<+∞=+∞>>->=-=<<>y t y t x a a y t y t x a a t

y a t a a a x a x a x

8.求函数y =31log (x 2-5x +4)的定义域、值域和单调区间。

),4(),1,(),4(),1,(,5.2.

,,0log ,049)5.2(45)

,4()1,(,410

45,0.log 45312223

12+∞-∞+∞-∞=∈>=>-

-=+-=+∞?-∞><>+->=+-=减区间为的增区间为知函数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增区间为的减区间为则的对称轴为由函数即值域为则为减函数又由的定义域为故函数或解得即的定义域应满足则函数,则解:令y t x t R R y t t y x x x t y x x x x t y t y x x t

反函数与零点习题含答案

反函数-习题 1.函数f (x )=1-x +2 (x ≥1)的反函数是( ) A .y =(x -2)2+1 (x ∈R) B .x =(y -2)2+1 (x ∈R) C .y =(x -2)2+1 (x ≥2) D .y =(x -2)2+1 (x ≥1) 2.已知函数x x f a log )(=)1,0(≠>a a 且的图象过点(2,-1),函数()y g x =是函数 ()y f x =的反函数,则函数()y g x =的解析式为( ) A.()2x g x = B.1()()2 x g x = C.12 ()log g x x = D.2()log g x x = 3. 若函数)1(-=x f y 的图像与函数1ln +=x y 的图像关于x y =对称,则)(x f =( ) A. 1 2-x e B. x e 2 C. 1 2+x e D. 2 2+x e 4. 函数? ??≥<+=0,0,1x e x x y x 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____. 5. 函数)2(,2-≥+-=x x y 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_____. 6. 若函数)1,0(≠>=a a a y x 的反函数的图象过点(2,-1),则a =_________. 7. 函数)0)(24(log 2>++=x x y 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_____. 8. 已知函数()f x 的反函数为)0(,lg 21)(>+=x x x g ,则(1)(1)f +g =_____________. 9. 函数1ln(1) (1)2 x y x +-= >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_____. 10.若函数()y f x =的反函数... 图象过点(15),,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必过点__________. 11. 将x y 2=的图像先向______(填左、右、上、或下)平移_______个单位,再作关于直线 x y =对称的图象可得到函数)1(log 2+=x y 的图像. 12. 已知函数b a y x +=的图象过点(1,4)其反函数图象过点(2,0),则___.___==b a . 13. 已知函数x x x f 3 131)(+-=,则)5 4 (1 -f =____________.

指数函数经典例题和课后习题

指数函数及其基本性质 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 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10≠>a a 且”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1)若a<0会有什么问题?(如2 1 ,2= -=x a 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2)若a=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0≤x ,x a 无意义) (3)若 a=1又会怎么样?(1x 无论x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0>a 且 1≠a . 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函数值的分布情况如下:

指数函数平移问题(引导学生作图理解) 用计算机作出的图像,并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它们与指数函数y =x 2的图象的关系(作图略), ⑴y =1 2+x 与y =2 2+x . ⑵y =12 -x 与y =2 2 -x . f (x )的图象 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f (x +a )的图象; 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到f (x -a )的图象; 向上平移a 个单位得到f (x )+a 的图象; 向下平移a 个单位得到f (x )-a 的图象.

指数函数·经典例题解析 (重在解题方法)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y 3 (2)y (3)y 12x ===-+---213321x x 解 (1)定义域为x ∈R 且x ≠2.值域y >0且y ≠1. (2)由2x+2-1≥0,得定义域{x|x ≥-2},值域为y ≥0. (3)由3-3x-1≥0,得定义域是{x|x ≤2},∵0≤3-3x -1<3, ∴值域是≤<.0y 3 及时演练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4 12-=x y ; (2)|| 2()3 x y =; (3)1241++=+x x y ; 【例2】指数函数y =a x ,y =b x ,y =c x ,y =d x 的图像如图2.6-2所示,则a 、b 、c 、d 、1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b <1<c <d B .a <b <1<d <c C . b <a <1<d <c D .c <d <1<a <b 解 选(c),在x 轴上任取一点(x ,0),则得b <a <1<d <c . 及时演练

指数函数典型例题详细解析汇报

实用标准 指数函数·例题解析 第一课时 【例1】(基础题)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y 3 (2)y (3)y 1 2x ===-+---213321x x 解 (1)定义域为{x|x ∈R 且x ≠2}.值域{y|y >0且y ≠1}. (2)由2x+2-1≥0,得定义域{x|x ≥-2},值域为{|y|y ≥0}. (3)由3-3x-1≥0,得定义域是{x|x ≤2},∵0≤3-3x -1<3, ∴值域是≤<.0y 3 1.指数函数Y=ax (a>0且a ≠1)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0,+∞) 2. 求定义域的几个原则:①含根式(被开方数不为负)②含分式,分母不为0③形如a0,(a ≠ 0) 3. 求函数的值域:①利用函数Y=ax 单调性②函数的有界性(x2≥0;ax>0)③换元法.如:y=4x+6×2x-8(1≤x ≤2) 先换元,再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注意新元的范围)

【例2】(基础题)指数函数y=a x,y=b x,y=c x,y=d x的图像如图2.6-2所示,则a、b、c、d、1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a<b<1<c<d B.a<b<1<d<c C.b<a<1<d<c D.c<d<1<a<b 解选(c),在x轴上任取一点(x,0),则得b<a<1<d<c.

【例3】(基础题)比较大小: (1)2(2)0.6 、、、、的大小关系是:. 2481632 35894 5 12--() (3)4.54.1________3.73.6 解(1)y 221()x ∵,,,,,函数=,>,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又<<<<,∴<<<<.22224282162133825491 2 28416212313525838949 385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一. 填空题 1. 设随机变量X ~B(2, p), Y ~B(3, p), 若P(X ≥ 1) =9 5 , 则P(Y ≥ 1) = _________. 解. 9 4951)1(1)0(=-=≥-==X P X P 94)1(2 = -p , 3 1=p 2. 已知随机变量X 只能取-1, 0, 1, 2四个数值, 其相应的概率依次为c c c c 162 , 85,43,21, 则c = ______. 解. 2,16321628543211==+++= c c c c c c 3. 用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F(x)表示下述概率: P(X ≤ a) = ________. P(X = a) = ________. P(X > a) = ________. P(x 1 < X ≤ x 2) = ________. 解. P(X ≤ a) = F(a) P(X = a) = P(X ≤ a)-P(X < a) = F(a)-F(a -0) P(X > a) = 1-F(a) P(x 1 < X ≤ x 2) = F(x 2)-F(x 1) 4. 设k 在(0, 5)上服从均匀分布, 则02442 =+++k kx x 有实根的概率为_____. 解. k 的分布密度为??? ??=0 51 )(k f 其它50≤≤k P{02442 =+++k kx x 有实根} = P{03216162 ≥--k k } = P{k ≤-1或k ≥ 2} =5 3 515 2=?dk 5. 已知2}{,}{k b k Y P k a k X P =-== =(k = 1, 2, 3), X 与Y 独立, 则a = ____, b = ____, 联合概率分布_____, Z = X + Y 的概率分布为_____. 解. 116,132==++ a a a a . 49 36 ,194= =++b b b b (X, Y)

反函数典型例题精析.doc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 4 反函數·例題解析 【例 1】求下列函數的反函數: (1)y = 3x 5 (x ≠- 1 ) . 2x 1 2 (2)y = x 2 - 2x + 3, x ∈ ( -∞, 0] . 1 (3)y = x 2 1 (x ≤ 0) . x +1 ( -1≤x ≤ 0) (4)y = - x (0<x ≤1) 解 (1) ∵ y = 3x 5 (x ≠- 1 ),∴ y ≠ 3 , 2x 1 2 2 由 y = 3x 5 得 (2y - 3)x =- y - 5, 2x 1 ∴ x = y 5 所求反函数为 y = y 5 (x ≠ 3 ). 3 2y 3 2y 2 解 (2)∵ y =(x -1) 2 + 2, x ∈ (-∞, 0]其值域為 y ∈ [2,+∞ ), 由 y = (x - 1) 2 + 2(x ≤ 0) ,得 x -1=- y 2,即 x = 1- y 2 ∴反函数为 f 1 (x) = 1- x 2, (x ≥ 2) . 解 (3)∵y = 1 ,它的值域为 0<y ≤1, x 2 (x ≤ 0) 1 由 y = 2 1 得 x =- 1 y , x 1 y ∴反函数为 f 1 (x) =- 1 x (0 <x ≤1) . x 解 (4)由y = x 1(-1≤ x ≤ 0), 得值域 0≤y ≤1,反函数 f 1 (x) = x 2 -1(0≤x ≤1). 由 y =- x (0<x ≤1), 得值域- 1≤ y < 0,反函数 f 1 (x) =x 2 ( -1≤x < 0), x 2 -1 (0≤ x ≤ 1) 故所求反函数为 y = 2 ( - ≤ < . x 1 x 0)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详解和练习- 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例 求函数?????=≠=0 ,00 ,1sin )(2 x x x x x f 的导数 分析:当0=x 时因为)0(f '存在,所以应当用导数定义求)0(f ',当 0≠x 时,)(x f 的关系式是初等函数x x 1 sin 2,可以按各种求导法同求它的导数. 解:当0=x 时,01sin lim 1 sin lim ) 0()(lim )0(0200 ===-='→?→?→?x x x x x x f x f f x x x 当 ≠x 时,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1 cos 1sin 2)1cos 1(1sin 2)1(sin 1sin )()1sin ()(22222-=-+='+'='=' 说明:如果一个函数)(x g 在点0x 连续,则有)(lim )(0 0x g x g x x →=,但如 果我们不能断定)(x f 的导数)(x f '是否在点00=x 连续,不能认为 )(lim )0(0 x f f x →='. 指出函数的复合关系 例 指出下列函数的复合关系. 1.m n bx a y )(+=;2.32ln +=x e y ; 3.)32(log 322+-=x x y ;4.)1sin(x x y +=。 分析:由复合函数的定义可知,中间变量的选择应是基本函数的结构,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函数的复合层次,一般是从最外层开始,由外及里,一层一层地分析,把复合函数分解成若干个常

见的基本函数,逐步确定复合过程. 解:函数的复合关系分别是 1.n m bx a u u y +==,; 2.2,3,ln +===x e v v u u y ; 3.32,log ,322+-===x x v v u y u ; 4..1,sin ,3x x v v u u y +=== 说明:分不清复合函数的复合关系,忽视最外层和中间变量都是基本函数的结构形式,而最内层可以是关于自变量x 的基本函数,也可以是关于自变量的基本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而得到的函数,导致陷入解题误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求函数的导数 例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43)12(x x x y +-=;2.2 211x y -= ; 3.)3 2(sin 2π +=x y ;4.21x x y +=。 分析:选择中间变量是复合函数求导的关键.必须正确分析复合函数是由哪些基本函数经过怎样的顺序复合而成的,分清其间的复合关系.要善于把一部分量、式子暂时当作一个整体,这个暂时的整体,就是中间变量.求导时需要记住中间变量,注意逐层求导,不遗漏,而其中特别要注意中间变量的系数.求导数后,要把中间变量转换成自变量的函数.

指数函数经典例题(标准答案)

指数函数 1.指数函数的定义: 函数)1 (≠ > =a a a y x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定义域是R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y=x2,y= x ? ? ? ? ? 2 1 ,y=x 10,y= x ? ? ? ? ? 10 1 的图象. 我们观察y=x2,y= x ? ? ? ? ? 2 1 ,y=x 10,y= x ? ? ? ? ? 10 1 图象特征,就可以得到)1 (≠ > =a a a y x且的图象和性质。 a>10

()x f 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 分析:先求b c ,的值再比较大小,要注意x x b c ,的取值是否在同一单调区间内. 解:∵(1)(1)f x f x +=-, ∴函数()f x 的对称轴是1x =. 故2b =,又(0)3f =,∴3c =. ∴函数()f x 在(]1-, ∞上递减,在[)1+,∞上递增. 若0x ≥,则321x x ≥≥,∴(3)(2)x x f f ≥; 若0x <,则321x x <<,∴(3)(2)x x f f >. 综上可得(3)(2)x x f f ≥,即()()x x f c f b ≥. 评注:①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有:作差法、作商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或中 间量等.②对于含有参数的大小比较问题,有时需要对参数进行讨论. 2.求解有关指数不等式 例2 已知2321(25)(25)x x a a a a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分析: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解,注意底数的取值范围. 解:∵2225(1)441a a a ++=++>≥, ∴函数2(25)x y a a =++在()-+,∞∞上是增函数, ∴31x x >-,解得1 4x >.∴x 的取值范围是14 ??+ ??? , ∞. 评注: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需将不等式两边都凑成底数相同的指数式,并判断底数与1的大小,对于含有参数的要注意对参数进行讨论. 3.求定义域及值域问题 例3 求函数y = 解:由题意可得2160x --≥,即261x -≤, ∴20x -≤,故2x ≤. ∴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2-, ∞. 令26x t -=,则y =, 又∵2x ≤,∴20x -≤. ∴2061x -<≤,即01t <≤. ∴011t -<≤,即01y <≤.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设随机变量21,X X 独立,且2 1 }1{}0{= ===i i X P X P (2,1=i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21X X = B .1}{21==X X P C .2 1 }{21= =X X P D .以上都不正确 2设X 与Y 相互独立,X 服从参数为12的0—1分布,Y 服从参数为1 3 的0—1分布,则方程 220t Xt Y ++=中t 有相同实根的概率为 (A ) 13 (B )12 (C )16 (D )2 3 [] 3.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为 ()22 ,02,14, (,)0, .k x y x y f x y ?+<<<

导数与反函数练习题.doc

1. 2. (2011-重庆)曲线尸?X 3+3X 2在点(I, 2) A. y=3x - 1 B. y=-3x+5 (201b 山东)曲线 y=x 3+l 1 在点 P (1, 12) 处的切线方程为( ) C. y=3x+5 D. y=2x 处的切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是( 15 3. A. [- 1,-岑] B ?[?1, 0] C. [0, II D.[兰,1] 乙 那么导函数y=f (x )的图象可能是( 函数q : g (x ) =x 2 - 4x+3m 不存在零点则 p 是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导数与反函数练习题 选择题 (2011 ?杭州)如图是导函数尸f (x )的图象,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 .导函数y=f (x )在x=xi 处有极小值 B .导函数y=F (x )在x=x?处有极大值 C.函数y=f (x )在x=X3 处有极小值 D.函 数y=f (x )在x=X4处有极小值 4. (2011 ?福建)若a>0, b>0,且函数f (x ) =4x 3 - ax 2 - 2bx+2在x=l 处有极值,则ab 的最大值等于( ) A. 2 B. 3 C. 6 D. 9 5. (2010*江西)若 f (x ) =ax 4+bx 2+c 满足 f (I ) =2,则 f ( - 1)=( ) A. -4 B. - 2 C. 2 D. 4 6. (2009?江西)若存在过点(1, 0)的直线与曲线尸x3和y=ax 2+^X- 9都相切,则a 等于( ) 方 91 7 9R 7 A. - 1 或一竺 B. - 1 C. 一」或一竺 D. 一 ■或 7 64 4 4 64 4 ° TT 7. (2008?辽宁)设P 为曲线C : y=x~+2x+3上的点,且曲线C 在点P 处切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则点P 横 4 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8.(2008?福建)如果函数y=f (x )的图象如图, q 的( )

函数与导数练习题(有答案)

函数与导数练习题(高二理科) 1.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 ①()f x = ()g x =()f x x = 与()g x =; ③0()f x x =与01 ()g x x = ;④2()21f x x x =--与2()21g t t t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2.函数2 4 ++= x x y 的定义域为 . 3.若)(x f 是一次函数,14)]([-=x x f f 且,则)(x f = . 4.如果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单调递减,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 B 、3a -≥ C 、a ≤5 D 、a ≥5 5.下列函数中,在()0,2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12 log (1)y x =+ B .2 log y =C .2 1log y x = D .2 log (45)y x x =-+ 6.)(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且当0>x 时,,1 )(x x f =则当2-

高一数学下指数函数典型例题解析

指数函数·例题解析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y 3 (2)y (3)y 12x ===-+---213321x x 解 (1)定义域为x ∈R 且x ≠2.值域y >0且y ≠1. (2)由2x+2-1≥0,得定义域{x|x ≥-2},值域为y ≥0. (3)由3-3x-1≥0,得定义域是{x|x ≤2},∵0≤3-3x -1<3, ∴值域是≤<.0y 3 【例2】指数函数y =a x ,y =b x ,y =c x ,y =d x 的图像如图2.6-2所示,则a 、b 、c 、d 、1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b <1<c <d B .a <b <1<d <c C . b <a <1<d <c D .c <d <1<a < b 解 选(c),在x 轴上任取一点(x ,0),则得b <a <1<d <c . 【例3】比较大小: (1)2(2)0.6 、、、、的大小关系是:. 2481632 358945 12--() (3)4.54.1________3.73.6

解(1)y 221()x ∵,,,,,函数=,>,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又<<<<,∴<<<<.22224282162133825491 2 28416212313525838949 3859===== 解 (2)0.6110.6∵>,>, ∴>. --- -45 12 451 232 32 ()() 解 (3)借助数4.53.6打桥,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4.54.1>4.53.6,作函数y 1=4.5x ,y 2=3.7x 的图像如图2.6-3,取x =3.6,得4.53.6>3.73.6 ∴ 4.54.1>3.73.6. 说明 如何比较两个幂的大小:若不同底先化为同底的幂,再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如例2中的(1).若是两个不同底且指数也不同的幂比较大小时,有两个技巧,其一借助1作桥梁,如例2中的(2).其二构造一个新的幂作桥梁,这个新的幂具有与4.54.1同底与3.73.6同指数的特点,即为4.53.6(或3.74.1),如例2中的(3). 【例4】解 比较大小与>且≠,>. 当<<,∵>,>,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111 1 111 1(a 0a 1n 1)0a 1n 10() ()

第二章__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_考试模拟题答案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考试模拟题 (共9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F(X)是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B ) A.≤0F(x )1≤ B.F(x )=P{X=x } C.F(x )=P{X x ≤} D.F(∞+)=1, F(∞-)=0 解析: A,C,D 都是对于分布函数的正确结论,请记住正确结论!B 是错误的。 2.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律为如下表格:F(x)为其分布函数,则F(5)=( C ) A.0.3 B.0.5 C.0.6 D.0.4 解析:由分布函数定义F(5)=P{X ≤5}=P{X=0}+P{X=2}+P{X=4}=0.1+0.2+0.3=0.6 3.下列函数可以作为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是( D ) 4x 01≤≤x 2x 10<≤x A.F(x)= B.F(x)= 1 其它 2 其它 -1 x<0 0 x<0 C.F(x)= 2x 10<≤x D.F(x)= 2x 5.00<≤x 1 其它 1 x ≥0.5 解析:由分布函数F(x)性质:01)(≤≤x F ,A,B,C 都不满足这个性质,选D 4 x 31<<-x 4.设X 的密度函数为f(x)= 则P{-2

A. 0 B.83 C. 43 D. 85 解析:P{-2

复合函数求导练习题重点讲义资料

复合函数求导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设,则f′(2)=() A.B.C.D. 2.设函数f(x)=g(x)+x+lnx,曲线y=g(x)在点(1,g(1))处的切线方程为y=2x+1,则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A.y=4x B.y=4x﹣8 C.y=2x+2 D. 3.下列式子不正确的是() A.(3x2+cosx)′=6x﹣sinx B.(lnx﹣2x)′=ln2 C.(2sin2x)′=2cos2x D.()′= 4.设f(x)=sin2x,则=() A.B.C.1 D.﹣1 5.函数y=cos(2x+1)的导数是() A.y′=sin(2x+1)B.y′=﹣2xsin(2x+1) C.y′=﹣2sin(2x+1)D.y′=2xsin(2x+1) 6.下列导数运算正确的是() A.(x+)′=1+B.(2x)′=x2x﹣1C.(cosx)′=sinx D.(xlnx)′=lnx+1 7.下列式子不正确的是() A.(3x2+xcosx)′=6x+cosx﹣xsinx B.(sin2x)′=2cos2x C.D. 8.已知函数f(x)=e2x+1﹣3x,则f′(0)=() A.0 B.﹣2 C.2e﹣3 D.e﹣3 9.函数的导数是() A. B. C.D. 10.已知函数f(x)=sin2x,则f′(x)等于() A.cos2x B.﹣cos2x C.sinxcosx D.2cos2x 11.y=e sinx cosx(sinx),则y′(0)等于() A.0 B.1 C.﹣1 D.2

12.下列求导运算正确的是() A. B. C.((2x+3)2)′=2(2x+3)D.(e2x)′=e2x 13.若,则函数f(x)可以是() A.B.C.D.lnx 14.设 ,则f2013(x)=() A.22012(cos2x﹣sin2x)B.22013(sin2x+cos2x) C.22012(cos2x+sin2x)D.22013(sin2x+cos2x) 15.设f(x)=cos22x,则=() A.2 B.C.﹣1 D.﹣2 16.函数的导数为() A.B. C.D. 17.函数y=cos(1+x2)的导数是() A.2xsin(1+x2) B.﹣sin(1+x2) C.﹣2xsin(1+x2)D.2cos(1+x2) 18.函数y=sin(﹣x)的导数为() A.﹣cos(+x)B.cos(﹣x)C.﹣sin(﹣x)D.﹣sin(x+) 19.已知函数f(x)在R上可导,对任意实数x,f'(x)>f(x);若a为任意的正实数,下列式子一定正确的是() A.f(a)>e a f(0)B.f(a)>f(0)C.f(a)<f(0)D.f(a)<e a f(0)20.函数y=sin(2x2+x)导数是() A.y′=cos(2x2+x)B.y′=2xsin(2x2+x) C.y′=(4x+1)cos(2x2+x)D.y′=4cos(2x2+x) 21.函数f(x)=sin2x的导数f′(x)=() A.2sinx B.2sin2x C.2cosx D.sin2x 22.函数的导函数是() A.f'(x)=2e2x B. C.D.

(完整版)指数函数经典习题大全

指数函数习题 新泰一中闫辉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指数函数的个数是 ( ). ①②③④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若,,则函数的图象一定在()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三、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二、四象限 3.已知,当其值域为时,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4.若,,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5.已知且,,则是()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奇偶性与有关 6.函数()的图象是() 7.函数与的图象大致是( ).

8.当时,函数与的图象只可能是() 9.在下列图象中,二次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只可能是() 10.计算机成本不断降低,若每隔3年计算机价格降低 ,现在价格为8100元的计算机,则9年后的价格为( ). A.2400元 B.900元 C.300元 D.3600元 二、填空题 1.比较大小: (1);(2) ______ 1;(3) ______ 2.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3.求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__.

4.的反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 5.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 . 6.已知的定义域为 ,则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7.当时, ,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8.时,的图象过定点________ . 9.若 ,则函数的图象一定不在第_____象限. 10.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 ,又其反函数的图象过点(2,0),则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11.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1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 13.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4.若函数(且)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14,那么等于 _________. 三、解答题 1.按从小到大排列下列各数: ,,,,,,, 2.设有两个函数与,要使(1);(2),求、的取值范围. 3.已知 ,试比较的大小. 4.若函数是奇函数,求的值. 5.已知,求函数的值域. 6.解方程:

反函数典型例题

反函数求值 例1、设有反函数,且函数与 互为反函数,求的值. 分析:本题对概念要求较强,而且函数不具体,无法通过算出反函数求解,所以不妨试试“赋值法”,即给变量一些适当的值看看能得到什么后果. 解:设,则点在函数的图象上,从而点 在函数的图象上,即.由反函数定义有,这样即有,从而. 小结:利用反函数的概念,在不同式子间建立联系,此题考查对反函数概念的理解,符号间关系的理解. 两函数互为反函数,确定两函数的解析式 例2 若函数与函数互为反函数,求 的值. 分析:常规思路是根据已知条件布列关于的三元方程组,关键是如何 布列如果注意到g(x)的定义域、值域已知,又与g(x)互为反函数,其定义域与值域互换,有如下解法: 解:∵ g(x)的定义域为且,的值域为 . 又∵g(x) 的定义域就是的值域, ∴. ∵g(x) 的值域为 , 由条件可知的定义域是 , , ∴. ∴.

令, 则即点(3,1) 在的图象上. 又∵与g(x) 互为反函数, ∴ (3,1) 关于的对称点(1,3) 必在g(x)的图象上. ∴ 3=1+ , . 故 . 判断是否存在反函数 例3、给出下列函数: (1); (2); (3); (4); (5) . 其中不存在反函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反函数,从概念上讲即看对函数值域内任意一个 ,依照这函数的对应法则,自变量总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由于这种判断难度较大,故通常对给出的函数的图象进行观察,断定是否具有反函数. 解: (1) ,(2)都没有问题,对于(3)当时,和 ,且 . 对于(4)时,和 .对于(5)当时,和 . 故(3),(4),(5)均不存在反函数. 小结:从图象上观察,只要看在相应的区间内是否单调即可. 求复合函数的反函数

(完整版)函数与导数经典例题(含答案)

函数与导数 1. 已知函数3 2 ()4361,f x x tx tx t x R =+-+-∈,其中t R ∈. (Ⅰ)当1t =时,求曲线()y f x =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0t ≠时,求()f x 的单调区间; (Ⅲ)证明:对任意的(0,),()t f x ∈+∞在区间(0,1)内均存在零点. 【解析】(19)本小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曲线的切线方程、 函数的零点、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满分14分。 (Ⅰ)解:当1t =时,3 2 2 ()436,(0)0,()1266f x x x x f f x x x '=+-==+- (0) 6.f '=-所以曲线()y f x =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为6.y x =- (Ⅱ)解:2 2 ()1266f x x tx t '=+-,令()0f x '=,解得.2 t x t x =-=或 因为0t ≠,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1)若0,,2 t t t x <<-则 当变化时,(),()f x f 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2t ? ?-∞ ?? ? ,2t t ?? - ??? (),t -+∞ ()f x ' + - + ()f x 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2t t f x ? ?-∞-+∞ ?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2t t ?? - ??? 。 (2)若0,2 t t t >-< 则,当x 变化时,(),()f x f 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t -∞ ,2t t ??- ?? ? ,2t ?? +∞ ??? ()f x ' + - + ()f x

高一复习考试指数函数经典例题

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初等函数,有关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题目类型较多,同时也是学习后续数学内容的基础和高考考查的重点,本文对此部分题目类型作了初步总结,与大家共同探讨. 1.比较大小 例1 已知函数2()f x x bx c =-+满足(1)(1)f x f x +=-,且(0)3f =,则()x f b 与()x f 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 分析:先求b c ,的值再比较大小,要注意x x b c ,的取值是否在同一单调区间内. 解:∵(1)(1)f x f x +=-, ∴函数()f x 的对称轴是1x =. 故2b =,又(0)3f =,∴3c =. ∴函数()f x 在(]1-, ∞上递减,在[)1+,∞上递增. 若0x ≥,则3 21x x ≥≥,∴(3)(2)x x f f ≥; 若0x <,则321x x <<,∴(3)(2)x x f f >. 综上可得(3)(2)x x f f ≥,即()()x x f c f b ≥. 评注:①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有:作差法、作商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或中间量等.②对于含有参数的大小比较问题,有时需要对参数进行讨论. 2.求解有关指数不等式 例2 已知2 321(25) (25)x x a a a a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分析: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解,注意底数的取值范围. 解:∵2 2 25(1)441a a a ++=++>≥, ∴函数2(25)x y a a =++在()-+,∞∞上是增函数, ∴31x x >-,解得14x > .∴x 的取值范围是14?? + ??? ,∞. 评注: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需将不等式两边都凑成底数相同的指数式,并判断底数与1的大小,对于含有参数的要注意对参数进行讨论. 3.求定义域及值域问题 例3 求函数2 16x y -=-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由题意可得2 16 0x --≥,即261x -≤, ∴20x -≤,故2x ≤. ∴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2-, ∞. 令2 6 x t -=,则1y t =-, 又∵2x ≤,∴20x -≤. ∴2 061x -<≤,即01t <≤. ∴011t -<≤,即01y <≤. ∴函数的值域是[)01, . 评注: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时,要注意定义域对它的影响.

第二章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习题

第二章: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习题 一、“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习题: 1. 射手对靶子进行射击,用X 表示击中的环数,已知击中一环的概率为0.2,击中两环的概率为0.8;求:(1)X 的分布列及分布函数;(2)()()10,1≤<≥X P X P . 2. 射手对靶子进行射击,一次射击的命中率为0.8,现在连续射击三枪,用X 表示三枪中命中的次数,求:(1)X 的分布列及分布函数;(2)A “至少命中两枪”的概率. 3. 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 ()()???? ???≥<≤<≤--<=≤=31 318.0114.010 x x x x x X P x F 求:X 的分布列. 4. 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 ()??? ? ????? >≤≤<=2120sin 00ππx x x A x x F 求:(1)A =? (2)??? ??<6πx P . 5. 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 ??--22121101q q ; 求: (1)q=? (2)X 的分布函数. 6. 某设备由三个独立工作的元件构成,该设备在一次试验中每个元件发生故障的概率为 0.1,求该设备在一次试验在中发生故障的元件数的分布列. 7. 将一颗骰子投掷两次,以X 表示两次所得点数之和、Y 表示两次中所得的小的点数;分别求X 与Y 的分布列. 8. 设随机变量X ~()p B ,2, 随机变量Y ~()p B ,3; 已知()9 5 1=≥X P , 求:()1≥Y P . 二、“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习题: 1. 设()()??? ??<>≥=-00 0,0212 x a x e a x x f a x ; ()?????<<=其他0 0cos 21 2 πx x x f ; ()????? <<-=其他0 22cos 3ππx x x f ; (1) 以上()()()x f x f x f 321,,是否是某随机变量X 的分布密度函数?

反函数例题讲解

反函数例题讲解 例1.下列函数中,没有反函数的是 ( ) (A) y = x 2-1(x <21-) (B) y = x 3+1(x ∈R ) (C) 1 -=x x y (x ∈R ,x ≠1) (D) ???<-≥-=).1(4)2(22x x x x y , 分析:一个函数是否具有反函数,完全由这个函数的性质决定. 判断一个函数有没有反函数的依据是反函数的概念.从代数角度入手,可试解以y 表示x 的式子;从几何角度入手,可画出原函数图像,再作观察、分析.作为选择题还可用特例指出不存在反函数. 本题应选(D ). 因为若y = 4,则由 ? ??≥=-2422x x , 得 x = 3. 由 ? ??<=-144x x , 得 x = -1. ∴ (D )中函数没有反函数. 如果作出 ? ??<-≥-=).1(4)2(22x x x x y ,的图像(如图),依图更易判断它没有反函数. 例2.求函数 211x y --=(-1≤x ≤0)的反函数. 解:由 211x y --=,得:y x -=-112 . ∴ 1-x 2 = (1-y )2, x 2 = 1-(1-y )2 = 2y -y 2 . ∵ -1≤x ≤0,故 22y y x --=. 又 当 -1≤x ≤0 时, 0≤1-x 2≤1, ∴ 0≤21x -≤1,0≤1-21x -≤1, 即 0≤y ≤1 . ∴ 所求的反函数为 22x x y --=(0≤x ≤1).

由此可见,对于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求其反函数的主要步骤是: ① 把给出解析式中的自变量x 当作未知数,因变量y 当作系数,求出x = φ ( y ). ② 求给出函数的值域,并作为所得函数的定义域; ③ 依习惯,把自变量以x 表示,因变量为y 表示,改换x = φ ( y )为y = φ ( x ). 例3.已知函数 f ( x ) = x 2 + 2x + 2(x <-1),那么 f -1 (2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依据f -1 (2 )这一符号的意义,本题可由f ( x )先求得f -1 ( x ),再求f -1 (2 )的值(略). 依据函数与反函数的联系,设f -1 (2 ) = m ,则有f ( m ) = 2.据此求f -1 (2 )的值会简捷些. 令 x 2 + 2x + 2 = 2,则得:x 2 + 2x = 0 . ∴ x = 0 或 x =-2 . 又x <-1,于是舍去x = 0,得x =-2,即 f -1 (2 ) = -2 . 例4.已知函数 241)(x x f +=(x ≤0),那么 f ( x )的反函数f -1 ( x )的图像是 ( ) (A ((B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