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

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

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
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

第十一章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纺织材料的基本热学性质;

2、使学生掌握纺织材料基本热学性质的涵义、影响因素及对纤维加工和使

用的影响;

3、使学生了解常规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纺织材料热学性质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热学性质的衡量标准及其对纤维加工和使用的影响

教学与学习建议:

1、教学建议

授课形式:讲解与讨论

通过详细讲解使学生掌握纺织材料热学性质的具体衡量方法及各种热学性质对纤维加工和使用的影响;

充分做好实验准备。

2、学习建议

通过记忆和理解,掌握纺织材料的基本热学性质如何衡量;

通过讨论掌握纺织材料热学性质对纤维加工和使用的影响。

第十一章 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

第一节 比热与热焓

一、比热

1.比热的概念 单位质量的纤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纤维的比热。

2.常见纺织纤维的比热

表7-1 常见干燥纺织纤维的比热表(测定温度为20℃) 单位:J/g ·℃

3

(1) 水分的影响

()0w 01C C W

W

C C -++

=

羊毛纤维比热与回潮率三和温度的关系

(2) 温度的影响

一般认为,温度较高时,具有一定回潮率纤维的比热增大。

两种涤纶丝的比热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3) 纤维结构的影响

在220℃附近,出现第二次熔前结晶,比热稍有下降。而后者为缓慢上升曲线,无再结晶的现象

4.比热对纤维加工和使用的影响

二、热焓

热焓它是表示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状态函数,通常用H来表示,其数值上等于系统的内能U加上压强P和体积V的乘积,即H=U+PV。

热焓是状态函数,具有能量的量纲,但没有确切的物理意义,它的定义是由H=U+PV所规定下来的,不能把它误解为是“体系中含的热量”。。

虽然体系的内能和焓的绝对值目前还无法知道,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可以从体系和环境间热量的传递来衡量体系的内能与焓的变化值。在没有其它功的条件下,体系在等容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以增加内能,体系在等压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使焓增加。由于一般的化学反应大都是在等压下进行的,所以焓更有实用价值。

第二节导热性质

1.纤维的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λ(W.m/m2. ℃),即以当材料的厚度为1m及表面之间的温差为1℃时,1h内通过1 m2的材料传导的热量千卡数。λ值越小,表示材料的导热性越差,它的绝热性或保暖性越好。

热传递示意图

克罗值(CLO)

在室温21摄氏度,相对湿度小于50%,气流为10cm/s(无风)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不动,能保持舒适状态,此时所穿衣服的热阻为1克罗值。

CLO越大,则隔热保暖性越好。

2.影响纤维导热系数的因素

(1)纤维的结晶与取向

(2)纤维集合体密度

纤维层体积重量和导热系数间的关系

(3)纤维排列方向

(4)纤维细度和中空度

(5)环境温湿度

温度与纤维导热系数间的关系

纤维

导热系数λ(W/m·℃)

0℃30℃100℃

棉0.058 0.063 0.069

羊毛0.035 0.049 0.058

亚麻0.046 0.053 0.062

蚕丝0.046 0.052 0.059 3.导热系数对加工和使用的影响

4.纤维集合体的热导系数

5.纤维集合体的热阻

热阻:当热量在物体内部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时,遇到的热阻称为导热热阻。热阻反映阻止热量传递的能力的综合参量。

对于热流经过的截面积不变的平板

热阻=L/(kA)。

其中L为平板的厚度,A为平板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截面积,k为平板材料的热导率。

第三节热转变温度

若对某一纤维施加一恒定外力,观察其在等速升温过程中发生的形变与温度的关系,便得到该纤维的温度--形变曲线(或称热机械曲线)。

纤维典型的热机械曲线如下图,存在两个斜率突变区,这两个突变区把热机械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对应于三种不同的力学状态。

1.熔点

它是指高聚物内晶体完全消失时的温度,也就是结晶融化时的温度。

2.粘流温度(Tf)

从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也就是高聚物熔化后发生粘性流动的温度。

3.软化点

4.玻璃化转变温度

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5.脆折温度

6.热分解温度、耐热性

热分解温度是指纤维发生化学分解时的温度。

纺织纤维的耐热性是在高温下保持自己的物理机械性能的能力。 7.热定形温度

纤维发生热定型时的温度称为热定型温度.

第四节 阻燃性

纺织纤维的阻燃性

阻燃——指降低材料在火焰中的可燃性,减慢火焰蔓延速度,当火焰移去后能很快自熄。 极限氧指数

是指材料经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一般用氧占氮-氧混合气体的体积比(或百分比)表示。LOI 值越大,材料的耐燃性越好。

纺织纤维的阻燃性按其燃烧能力的不同可分为 : (1)易燃的:燃烧迅速,如纤维素纤维、腈纶;

(2)可燃的:燃烧缓慢,如羊毛、蚕丝、锦纶、涤纶和维纶等; (3)难燃的:与大火焰接触时燃烧,离开火焰自行熄灭,如氯纶; (4)不燃的:与火焰接触也不燃烧,如石棉、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表示纤维极其制品燃烧性的指标有以下两个方面: (1)可燃性指标

(2)耐燃性指标

第五节 热湿变形性

%

1002

22

?+=N O O V V V LOI

纺织基本知识

《现代纺织材料》教案 ---1 绪论 纺织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最为基本的物品。今天的纺织品不但满足着人们遮身蔽体、防寒避晒的基本需求,还起着美化生活、体现文化的作用,同时它还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航天航海、家庭装饰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主要内容 1、纺织材料的含义----用以加工制成纺织品的纺织原料、纺织半成品以及纺织成品统称为纺织材料。包括各种纤维、条子、纱线、织物等。 2、《纺织材料》的属性:纺织材料学则是研究纺织纤维、纱线、织物及半成品的结构、性能以及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纺织加工工艺的关系等方面知识、规律和技能的一门科学。 3、学习《纺织材料》的重要性:本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将提供有关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和测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纺织材料的分类 (一)纺织纤维的分类(构成纺织品的基本原料是纺织纤维) 1、纺织纤维的含义:一般而言,直径几微米或几十微米,长度比直径大许多倍的物体,称之为纤维,纤维以细而长为特征。 2、成为纺织纤维的必备条件是: (1)具有一定的化学性、物理性和稳定性(固体)。 (2)具有一定的强度、柔曲性、弹性、可塑性和可纺性,且具有服用性能和产业用性能等。★分类总述:一般把自然界生长的或形成的可以用于纺织的纤维材料称之为天然纤维,而把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称之为化学纤维。 1.按照来源和化学组成分类 A、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 B、化学纤维:包括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 2.按形态结构分类 (1)短纤维:长度几十毫米到几百毫米的纤维。 (2)长丝:长度很长(几百米到几千米)的纤维。 (3)薄膜纤维:高聚物薄膜经纵向拉伸、撕裂、原纤化或切割后拉伸而制成的化学纤维。 (4)异形纤维:通过非圆形的喷丝孔加工的、具有非圆形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5)中空纤维:通过特殊喷丝孔加工的、在纤维轴向中心具有连续管状空腔的化学纤维。 (6)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类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 制成的化学纤维。 (7)超细纤维:比常规纤维线密度小得多(0.4 dtex以下)的化学纤维。 超细纤维三角中空纤维复合截面超细纤维 3.按色泽分类 (1)本白纤维:自然形成或工业加工的、颜色呈白色系的纤维。 (2)有色纤维:自然形成或工业加工时人为加入各种色料而形成具有很强色牢度的纤维。 (3)有光纤维:生产时未经消光处理而制成的光泽较强的化学纤维。 (4)消光(无光)纤维:生产时经过消光处理(通常是以二氧化钛作为消光剂)制成的光泽暗淡的化学纤维。 (5)半光纤维:生产时经过部分消光处理(消光剂加入较少)制成的光泽中等的化学纤维。 4.按性能特征分类 (1)普通纤维:应用历史悠久的天然纤维和常用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在性能表现、用途范围上为大众所熟知,且价格较便宜。 (2)差别化红维:属于化学纤维,在性能和形态上区别于以往,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改性处理,使其性能得以增强或改善的纤维,主要表现在对织物手感、服用性能、外观保持性、舒适性及化纤仿真等方面的改善。如阳离子可染涤纶,超细、异形、异收缩纤维,高吸湿、抗静电

纺织材料性能及识别题库

1.腈纶是属于()纺织材料。A A.易燃的 B.可燃的 C.难燃的 D.不燃的 2.纱线名义上的特数,叫( ?)。A A.公称特数? B.设计特数 C.实际特数 D.标准特数 3.随着回潮率的提高,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将(? ),保暖性将( ?)。B A.减小,上升 B.增大,下降 C.减少,下降 D.增大,上升

4.羊毛、棉、维纶的耐摩擦性能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应为()。B A.棉<羊毛<维纶? B.羊毛<棉<维纶 C.羊毛<维纶<棉 D.棉<维纶<羊毛 5.下列哪种纤维抗弯性能最大()。C A.棉 B.涤纶 C.苎麻 D.锦纶 6.一般把熔点以下()的一段温度范围,叫软化温度。B A.10-30℃ B.20-40℃ C.30-50℃ D.40-60℃ 7.当受热温度超过()时,纺织材料的热稳定性,叫耐高温性。C

A.300℃ B.400℃ C.500℃ D.600℃ 8.在同等条件下,成熟差的棉纤维比成熟好的棉纤维吸湿性()。B A.好 B.差 C.相同 D.不一定 9.标准重量是指纺织材料在()的重量。B A.标准大气时 B.公定回潮率时 C.平衡回潮率时 D.特定气温 10.粘胶纤维吸湿性比棉纤维()。A A.好

C.相同 D.不一定 11.纺织材料的公定(标准)重量是()。C A.实际回潮率时的重量 B.标准回潮率时的重量 C.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D.一般回潮率 12.纺织材料的含水率为10%时,其回潮率()10%。A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13.同一种纤维从放湿达到平衡的回潮率()从吸湿达到平衡回潮率。A A.大于 B.小于

纺织品的基础知识

一、纺织纤维 1、 定义: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纺织纤维则是指用来纺 织布的纤维。 2、 纺织纤维特点:纺织纤维具有一定的长度、细度、弹性、强力等良好 物理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例如:棉花、毛、丝、麻等天然纤维是 理想的纺织纤维。 3、 纺织纤维分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①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 A 植物纤维 如:棉花、麻、果实纤维。 B 动物纤维 如:羊毛、免毛、蚕丝。 C 矿物纤维 如:石棉。 ②化学纤维包括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 A 再生纤维 如:黏胶纤维等。 B 合成纤维 如:锦纶、涤纶、氨纶等。 C 无机纤维 如: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 4、 常见纺织纤维的纺织性能: ①. 棉花:透气、吸湿、服用性能好、耐虫蛀。 ②. 黏胶纤维: 吸湿性、透气性好、颜色鲜艳、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性 质接近天然纤维。 ③. 涤纶:织物、挺、爽、保形性好、耐磨、尺寸稳定、易洗快干。 ④. 锦纶:耐磨性特别好、透气性差。 ⑤.羊毛:吸湿、弹性、服用性能均好, 二、纤维的鉴别 1、 鉴别方法: ①鉴别的方法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 以及红外光谱法等。在实际鉴别时,常常需要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和研究以 后得出结果。 ②一般的鉴别步骤如下: A. 首先用燃烧法鉴别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B. 如果是天然纤维,则用显微镜(放大镜)观察法鉴别各类植物纤维和动 物纤维。如果是化学纤维,则结合纤维的熔点、比重、折射率、溶解性能等方 面的差异逐一区别出来。 C. 在鉴别混合纤维和混纺纱时,一般可用显微镜(放大镜)观察确认其中 含有几种纤维,然后再用适当方法逐一鉴别。 ③. 常见纤维的燃烧性质: 3、 纱线的重量单位 纤维 近焰现象 在焰中 离焰以后 气味 灰 烬 棉 近焰即燃 燃烧 续燃有余辉 烧纸味 灰烬极少 毛 熔离火焰 熔并燃 难续燃自熄 烧毛味 易碎 脆 蓬松 黑 涤纶 近焰熔缩 滴落 起泡 续燃 弱香味 硬圆 黑淡褐色 锦纶 近焰熔缩 熔并燃 难续燃自熄 刺鼻味 硬圆 淡棕透明

纳米材料物理热学性质

纳米材料的热学性质 纳米材料是一种既不同于晶态,又不同于非晶态的第三类固体材料,通常指三维空间尺寸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 ( 1 n m~1 0 0 n m)的固体材料。由于纳米材料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处于粒子表面无序排列的原子百分比高达 l 5 ~5 0 %。纳米粒子的这种特殊结构导致其具有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材料的高浓度界面及原子能级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不同于常规块体材料和单个分子的性质,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使得纳米材料热力学性质具有特殊性,纳米材料的各种热力学性质如晶格参数,结合能,熔点,熔解焓,熔解熵,热容等均显示出尺寸效应和形状效应。可见,纳米材料热力学性质在各方面均显现出与块体材料的差异性,研究纳米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热容 1996年,在低温下测定了纳米铁随粒度变化的比热,发现与正常的多晶铁相比,纳米铁出现了反常的比热行为,低温下的电子比热系数减50 %。 1998年,通过研究了粒度和温度对纳米粒子热容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预测热容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过剩的热容并不正比于纳米粒子的比表面,当比表面远小于其物质的特征表面积时,过剩的热容可以认为与粒度无关。 2002年,又把多相纳米体系的热容定义为体相和表面相的热容之和,因为表面热容为负值,所以随着粒径的减小和界面面积的扩大,将导致多相纳米体系总的热容的减小, 二.晶格参数,结合能,内聚能 纳米微粒的晶格畸变具有尺寸效应,利用惰性气体蒸发的方法在高分子基体上制备了1. 45nm 的pd纳米微粒,通过电子微衍射方法测试了其晶格参数,发现 Pd 纳米微粒的晶格参数随着微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结合能的确比相应块体材料的结合能要低。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 Pd 纳米微粒在热力学平衡时的稳定结构,并计算微粒尺寸和形状对 晶格参数和结合能的影响,定量给出形状对晶格参数和结合能变化量的贡献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形状下,纳米微粒的晶格参数和结合能随着微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在一定尺寸时,球形纳米微粒的晶格参数和结合能要高于立方体形纳米微粒的相应量。 三纳米粒子的熔解热力学 熔解温度是材料最基本的性能,几乎所有材料的性能如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化学性能都是工作温度比熔解温度( T /Tm )的函数,除了熔解温度外,熔解焓和熔解熵也是描述材料熔解热力学的重要参量;熔解焓表示体系在熔解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而熔解熵则是体系熔解过程中熵值的变化。几乎整个熔解热力学理论就是围绕着熔解温度,熔解熵和熔解焓建立的块体材料的熔解温度(有时称熔点) 熔解焓(或称熔解热)和熔解熵一般是常数,但对于纳米材料则非如此实验表明:纳米微粒的熔解温度依赖于微粒的尺寸。 四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 利用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锌分别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测定出不同粒径,不同温度时每个组分反应的平衡浓度,从而计算出平衡常数,进而得到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通过不同温度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可得化学反

生活用纺织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第一章 1、材料的分类 天然纤维:植物纤维(种子纤维、韧皮纤维、叶脉纤维、果实纤维、其他纤维)、动物纤维(羊毛、兽毛、兽绒、蚕丝)、矿物纤维——石棉 化学纤维:再生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竹浆纤维、天丝纤维、莫代尔纤维、玉米纤维等)、再生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等)、再生淀粉纤维(用玉米、谷类淀粉物质制取的纤维,如聚乳酸纤维)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 2、各种纤维材料的别称及优缺点 棉纤维(白叠):优点:细长柔软、吸湿性好、隔热耐热缺点:弹性和弹性恢复性较差、易发霉、易燃 彩棉纤维(天然彩棉):优点:1、绿色环保——色彩天然,无需染色,减少了化学用剂的2、污染生态整理工艺,使彩棉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得以保留,其PH 值呈酸性,与人体的弱酸性吻合,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并具止痒、亲和肌肤的作用,符合环保及人体健康的要求3、不带任何自由电荷,故抗静电4、不易变形、不起球5、比普通棉具有更好的防紫外线辐射能力6、吸湿、透气缺点:色彩单调、色素不稳定、产品容易变色、产品尺寸稳定性差 木棉纤维(吉贝):优点:良好的光泽、密度低,质量轻、拒水吸油、不吸潮、隔音、隔热、手感好缺点:长度较短、强度低、抱合力差、缺乏弹性、难以单独纺纱 香蕉纤维:优点:质量轻、光泽好、吸水性高、抗菌性强、易降解且环保缺点:柔软性较亚麻、黄麻差;弹性较亚麻、黄麻差;可纺性较亚麻、黄麻差 菠萝纤维(凤梨麻):优点:外观洁白、柔软爽滑、手感如蚕丝,故又有菠萝丝的称谓、容易印染、吸汗透气、挺括不起皱、穿着舒适缺点:伸长小、弹性差 羊毛纤维:优点:弹性好;手感滑糯;吸湿性好;易染色、不易沾污缺点:易毡缩、缩水率高 (山)羊绒纤维(纤维钻石、软黄金):优点:纤细、柔软保暖、自然卷曲度高,在纺纱织造中排列紧密,抱合力好、保暖性好,是羊毛的1.5-2倍、羊绒纤维外表鳞片小而光滑,纤维中间有一空气层,因而其重量轻,手感滑糯、色泽自然柔和、吸湿性强,可充分地吸收染料,不易褪色、弹性好、保型性好 其他动物纤维:安哥拉兔毛(长毛兔毛,有不同品系):优点:体积质量小,质量轻、吸湿性好、光泽好、油脂低,通常不需洗毛缺点:强度低、抱合力差、易落毛、纯纺可纺性差 丝纤维(中国古代丝织品种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现今按照组织结构、原料、工艺、外观及用途分为: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14大类。):优点:手触柔软而有弹性,精炼脱胶后的练丝,表面平滑均匀,光洁雅致;是多孔性蛋白质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能和含气、透气性能,具有独特的“丝鸣”特征;强伸力高;耐磨性能优于其它天然纤维;耐热性好,同时,蚕丝的保暖性好,穿着时有冬暖夏凉的感觉;绝缘性能好,是电的不良导体,但回潮率高时会降低电阻而减低绝缘性能;染色性能良好,染色效果美观、鲜明、细腻;对酸的抵抗力比棉花强、比羊毛弱缺点:长期保存或暴晒,容易引起黄变和脆化;丝织物洗涤后再经日晒也容易褪色,某些微生物菌类能使蚕丝变色;纤维的摩擦强度、屈曲强度、伸长疲劳等服用性能不如合成纤维。 麻纤维: 亚麻纤维(鸦麻、胡麻):优点:亚麻纤维具有很好的强度,在植物纤维中强度最高、手

纺织行业基本知识要点

纺织纤维基础知识 一、纤维 1、棉纤维 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内部有中空管,按生长地区的不同分为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其中海岛棉又称长绒棉,品质最佳,国产长绒棉中以新疆长绒棉最著名。是家用纺织品的主要原料 棉纤维的分类: * 细绒棉:又叫陆地棉。世界上95%以上种植的都是细绒棉,我国大量种植的也是细绒棉。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在25-31mm之间。 * 长绒棉:也叫埃及棉,又叫海岛棉,棉花又白又细又长,光泽又好,是最优棉。一般用于高档织物。埃及长绒棉和普通棉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比普通棉更细更长,其纤维长度一般都大于33mm,可达60-70mm;比细绒棉更柔软,更滑爽;能纺棉的支数更高。光泽度 好。 ②、棉纤维特征 棉纤维的色泽通常为白色或乳白色、淡黄色,光泽度差。比较耐碱性,抗无机酸能力较弱,耐热。横截面为腰形状,内有很大的空腔。棉纤维是纤维素纤维,纤维上富含油脂。 ③、棉纤维优点 棉吸湿性和透气性好、隔热性好、穿着舒适、坚实耐用、保暖性好、表面光洁、不起静电、易洗涤、手感柔软 棉纤维优点:

* 吸湿性: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的情况下,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所以它接触人的皮肤,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 保湿性:由于棉纤维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热传导系数极低,又因棉纤维本身具有多孔性,弹性高优点,纤维之间能积存大量空气,所以,纯棉纤维纺织品具有良好的保湿性,使用纯棉织品使人感觉到温暖 * 耐热性:纯棉织品耐热能良好,在摄氏110℃以下时,只会引起织物上水分蒸发,不会损伤纤维,所以纯棉织物在常温下使用、洗涤、印染等对织品都无影响。* 耐碱性:棉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大,棉纤维在碱溶液中,纤维不发生破坏现象,该性能有利于使用后对污染的洗涤,消毒除杂质. * 卫生性: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纯棉织物经多方面查验和实践,织品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 ④、棉纤维缺点: 缩水、易皱、湿度过大易发霉、虫蛀、耐碱不耐酸、色牢度低、弹性差 2.麻纤维 ①、优点:吸湿性好、易洗涤、耐磨、强度较大、透气性好、穿着凉爽、不易霉变、无静电、耐水浸浊。 ②、缺点:弹性差,不经过特殊处理,手感硬,无垂感、染色差。 3.蚕丝: 蚕丝为天然蛋白质纤维,其蛋白质和人体皮肤的化学成份组成相近,与皮肤接触时柔软舒适,无异物感。蚕丝光滑柔软,富有光泽,穿着舒适,夏季凉爽,冬季暖和的性能被称为纤维皇后。耐酸性小于羊毛,耐碱性稍强于羊毛,耐光性

材料热学力学性能

第一章 脆性材料的断裂强度等于甚至低于弹性极限,因而断裂前不发生塑性形变。脆性材料的抗拉断裂强度低,但抗压断裂强度高。 强度:材料对塑性变形和断裂的抗力 塑性:材料在断裂前发生的不可逆的变形量的多少 韧性:断裂前单位体积材料所吸收的变形和断裂能。即外力所做的功。 泊松比 比例极限(16)弹性极限(17表征材料对极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P7 真应力S——真应变?曲线P8 单位体积材料在断裂前所吸收的能量,也就是外力使材料断裂所做的功,称为金属的韧度或断裂应变能密度Ut,它可能包含三部分能量,即弹性变形能、塑性变形能和断裂能。 第二章 零构建的刚度取决于两个因素:构件的几何和材料的刚度。表征材料刚度的力学性能指标是弹性模量。在加工过程中,应当提高材料的塑性,降低塑性变形抗力——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 金属变形的微观解释P12 弹性模量表明了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代表了材料的刚度。 影响弹性模量的内部因素有纯金属的弹性模量、合金元素与第二相的影响,外部因素有温度、加载速率和冷变形影响p14 总之,弹性模量是最稳定的力学性能参数,对合金成分和组织的变化不敏感。 单晶体金属的弹性模量,其值在不同的结晶学方向上是不同的,也表现出各向异性。在原子间距较小的结晶学方向上,弹性模量的数值较高,反之较小。 弹性比功:弹性应变能密度,指金属材料吸收变形功而又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是在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金属所能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韧度指标。P17 金属塑性变形方式为滑移和孪生,临界切分应力p21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常常是金属晶体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和晶向。金属浸提中的滑移系越多,其塑性可能越好。 实用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特点择优取向形变织构(p22): 1 各晶粒塑性变形的非同时性和不均一性 2 各晶粒塑性变形的相互制约性与协调性 屈服效应、时效效应p23 提高屈服强度的途径: 1 纯金属

纺织品的特性要点

纺织品的特性 纺织品 1.纺织品的概述 (1)纺织品的含义 纺织品指单纱、股线、绒线、拈丝、绳索、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各种纺织复制产品、毡毯、无纺布等,可供直接应用或进一步加工。 (2)生态纺织品 ①含义 生态纺织品是指那些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制成的并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产品。这类纺织品是经过毒理学测试的并具有相应的标志,即生产商、经销商及纺织协会及其成员机构,按《Oeko-Tex Standard 100》体系和要求进行特定认证.符合要求的发给特定证书及特定标签,证书的有效期是一年。 ②条件: 生产生态性、消费生态性、处理生态性、监督全过程化 2.纺织纤维 (1)概念与特点 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纺织纤维则是指用来加工纺织布的纤维。 纺织纤维特点:纺织纤维具有一定的长度、细度、弹性、强力等良好物理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例如:棉花(Cotton)、毛(Wool)、丝(Silk)、麻(Line)等天然纤维是理想的纺织纤维。 (2)分类与鉴别 ①分类

②鉴别 鉴别不同种类的纺织纤维,可通过感官法、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以及红外光谱法等方法加以鉴别。鉴别往往需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分析。通常鉴别一般采用以下步骤: 首先用燃烧法或感官法初步判断出是何种纤维(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 如果是天然纤维,则可用显微镜观察法鉴别是植物纤维还是动物纤维。如果是化学纤维,则结合纤维的熔点、比重、折射率、溶解性能等方面的差异逐一区别出来。 在鉴别混合纤维和混纺纱时,一般可用显微镜观察确认其中含有几种纤维,然后再用适当方法逐一鉴别。 对于经过染色或整理的纤维,一般先要进行染色剥离或其他适当的预处理,才可能保证鉴别结果可靠。 3、纺织纱线 (1)纱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纱线质量取决于原料质量和工艺质量,纱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织物的美观和使用价值,衡量纱线质量的指标主要有纱线的细度和均匀度、强度和伸度、捻度和捻向等。 ①纱线粗细度和均匀度 纱线有粗细之分,其含义是指纱线的质量和其长度的关系。通常用定重制和定长制来表示。定重制是指规定重量的纱线所具有的长度,而定长制是指规定长度的纱线所具有的重量。 纱支数,纱线粗细的指标,常用于衡量短纤维纺制纱线的粗细程度。它有有公制支数(公制)和英制支数(英制)之分。 公制支数(Nm):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公式:Nm= L/G 英制支数(Ne):1磅(453.6克)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公式:Ne=L/ (G×840) 纱支高低用数字表示,数字越大,纱的长度越长,就越细;反之纱就越粗。另外,纱支是由两组数字表示,第一组数字表示单纱的支数,第二组数字表示合股的根数。如16S/1表示十六支单纱;32S/2表示三十二支双股纱。

(完整版)纺织品的基础知识(培训用)

纺织品基础知识 一、纺织纤维 1、定义: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纺织纤维则是指用来纺织布的纤维。 2、纺织纤维特点:纺织纤维具有一定的长度、细度、弹性、强力等良好物理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例如:棉花、毛、丝、麻等天然纤维是理想的纺织纤维。 3、纺织纤维分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①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 A 植物纤维如:棉花、麻、果实纤维。 B 动物纤维如:羊毛、免毛、蚕丝。 C 矿物纤维如:石棉。 ②化学纤维包括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 A 再生纤维如:黏胶纤维等。 B 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氨纶等。 C 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 4、常见纺织纤维的纺织性能: ①. 棉花:透气、吸湿、服用性能好、耐虫蛀。 ②. 黏胶纤维:吸湿性、透气性好、颜色鲜艳、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性质接近天然纤维。 ③. 涤纶:织物、挺、爽、保形性好、耐磨、尺寸稳定、易洗快干。 ④. 锦纶:耐磨性特别好、透气性差。 ⑤.羊毛:吸湿、弹性、服用性能均好, 二、纤维的鉴别 1、鉴别方法: ①鉴别的方法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以及红外光谱法等。在实际鉴别时,常常需要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和研究以后得出结果。 ②一般的鉴别步骤如下: A. 首先用燃烧法鉴别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B. 如果是天然纤维,则用显微镜(放大镜)观察法鉴别各类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如果是化学纤维,则结合纤维的熔点、比重、折射率、溶解性能等方面的差异逐一区别出来。 C. 在鉴别混合纤维和混纺纱时,一般可用显微镜(放大镜)观察确认其中含有几种纤维,然后再用适当方法逐一鉴别。 ③. 常见纤维的燃烧性质: 纤维近焰现象在焰中离焰以后气味 灰烬 棉 近焰即 燃 燃烧 续燃有余辉 烧纸味 灰烬极少 毛 熔离火焰 熔并燃 难续燃自熄 烧毛味 易碎脆 蓬松黑 涤纶 近焰熔缩 滴落 起泡续燃 弱香味 硬圆 黑淡褐色 锦纶 近焰熔缩 熔并燃 难续燃自熄 刺鼻味 硬圆 淡棕透明

纺织基本知识大全

纺织基本知识大全 1、棉:棉纤维是棉花种籽上覆盖的纤维,简称棉。除去棉籽的棉纤维被称为皮棉或原棉。 品种:根据纤维的粗细、长短和强度,原棉一般可分为长绒棉、细绒棉和粗绒棉三类。 结构:棉花纤维为一端开口的管状体,成熟干燥后瘪缩成空心带状。棉纤维壁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聚合度 很高的纤维素,干燥的成熟棉纤维中,纤维素的含量在95%以上,是自然界中纯度极高的纤维素资源。 性能:棉纤维一般较细且柔软,皮肤触感较舒适。它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一般情况下,棉纤维的湿强 大于干强。弹性较差,可对纤维素作防皱整理使之具有较好的保型性。棉纤维保暖性较好。高温 时,可塑性较好。棉纤维如长时间与日光接触,强力降低,纤维会发硬变脆:如遇氧化剂、漂白 粉或具有氧化性能的染料,纤维强力也会下降,并发脆变硬。 2、麻:麻纤维是人类最早做衣着的纺织原料。 品种:苎麻和亚麻 结构:苎麻纤维的化学成分中纤维素一般为65%~75%。脱胶后的纤维洁白而光泽又好的纤维,称精干麻。 在日本,又称苎麻织物为绢麻织物。亚麻的纤维素占70%~80%。 性能:麻织物手感硬挺,折皱回复性很差,耐磨差;耐热性差,耐水洗;吸湿放湿性好,透气性好染色性差。 3、毛 品种:棉羊毛---在纺织上羊毛的狭义常专指棉羊毛。山羊绒---又称开司米,是一种贵重的纺织原料。 结构:羊毛纤维属于蛋白质纤维,主要有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 性能:羊毛纤维的强力较差,但弹性较好,毛织品挺括、不易皱,可塑性强。羊毛纤维的保暖性优于其 它纤维,吸湿性和透气性都较好。耐酸性较好,耐碱能较差,日照时间不宜过长。但易虫蛀和霉变。 4、丝:丝纤维是天然纤维中唯一的长纤维。 品种: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等,以桑蚕质量最好。 结构:丝由丝素和丝胶组成。 性能:桑蚕丝---吸湿性、耐水性好,透水性、耐光性和耐热性差。柞蚕丝---染色性差,易产生水渍。 双宫丝---光泽差,面料厚重,别具风格。绢丝---以废丝、

纺织品服用性能分类

第一部分织物组织和结构 第一章机织物组织结构 第一节基础知识 一.纱线特克斯数、英制支数换算: 1.定义: ⑴.特克斯数--棉纱线的线密度以1000M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称为特克斯(tex)。 ⑵.英制支数--棉纱线的英制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一磅重纱线中,有840码的倍数。 2.几种常用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纯棉:8.5% ;纯涤纶:0.4% ;纯维纶:5.0% ; 纯腈纶:2.0% ;纯锦纶:4.5% ;纯丙纶:0; 纯粘纤:13.0% ;涤棉65/35:3.2% ;涤棉50/50:4.5% ; 维棉50/50:6.8% ;涤粘65/35:4.8% 。 3.混纺纱线公定回潮率的计算公式: AW+BW+222222+NW 公定回潮率(%)=━━━━━━━━━━━━━━━━ A+B+222222+N 式中:W、W、W--混纺成份的纯纺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A、B、N--混纺成份的干重比例(%)。 4.换算公式:

583.1 对纯棉纱线:特克斯数=━━━━━━━ 英制支数 587.5 对T/C65/35纱线:特克斯数=━━━━━━━ 英制支数 586.9 对V/C50/50纱线:特克斯数=━━━━━━━ 英制支数 二.织物紧度的计算: 1.经纬向紧度: 经向紧度(E j)= P j3Ttj30.037 P j :织物经纱密度(根/10cm) T tj :经纱线特数 纬向紧度(E w)= P w3Ttw30.037 P W :织物纬纱密度(根/10cm) T tW :纬纱线特数 2.总紧度: 总紧度E z= E j +E w -E j3E w 第二节机织物组织结构与特征 织物的基本组织有三种,即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通过这三种组织的演变与配合,可以构成各种变化组织。

常用纺织纤维的主要特性

常用纺织纤维的主要特性 腈纶概况:腈纶的为聚丙烯腈纤维,它是用85以上的丙烯腈和少量第二、第三单体共聚,通过湿法或干法纺丝而制得的。腈纶于1950年在美国开始工业化生产,是目前主要的合成纤维品种之一。由于腈纶的性质类似羊毛,所以它又称为“合成羊毛”。腈纶生产以短纤维为主,它可以纯纺,也可以与羊毛或其他纤维混纺,制成衣着用织物,毛线、毛毯和针织品,特别适用于作窗帘。腈也可制长丝束,供加工成腈纶膨体纱。此外,腈纶还是生产碳纤维的主要原料。腈纶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 质 1.形态腈纶的纵面或有少量沟槽,截面随纺丝方法不同而异,干法纺丝的纤维截面呈哑铃形,湿法纺丝的则为圆形。 2.强伸性和弹性腈纶的强度为17.6~30.8cN/tex,比涤纶和锦纶都低,其断裂伸长率为25~46,与涤纶、锦纶相仿。腈纶蓬松、卷曲而柔软,弹性较好,但多次拉伸的剩余变形较大,因此腈纶针织的袖口、领口等易变形。 3.吸湿性和染色性腈纶结构紧密,吸湿性低,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为2左右。此外,腈纶的染色性不够好,但现在可采用阳离子染料染成各种鲜艳的色泽。 4.耐光性腈纶耐光性和耐气候性特别优良,在常见纺织纤维中最好。腈纶放在室外曝晒一年,其强力只下降20,因此腈纶最适宜做室外用织物。 5.耐酸碱性腈纶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弱碱、耐氧化剂和有机溶剂。但腈纶在碱液中会发黄,大分子发生断裂。 6.其他性质腈纶的准结晶结构使纤维具有热弹性,所以腈纶可制成各种膨体纱。此外,腈纶耐热性好,不发霉,不怕虫蛀,但耐磨性差,尺寸稳定性差。腈纶相对密度较小。涤纶的染色性差,一般应采用高温高压染色。 4.其他性质涤纶的耐热性很强,耐光性仅次于腈纶,导电性差,易产生静电,织物易吸尘沾污。涤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且不易发霉和虫蛀。 氨纶概况: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称。氨纶于1959年开始工业化生产,它主要编制有弹性的织物,通常将氨纶丝与其他纤维纺成包芯纱后,供织造使用。它可用于制造各种内衣、游泳衣、紧身衣、牛仔裤、运动服、带类的弹性部分等。氨纶制成的服装,穿着舒适,能适应身体各部分变形的需要,并能减轻服装对身体的束缚感。氨纶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1.形态聚酯型弹性纤维的截面呈蚕豆状,聚醚型弹性纤维的截面呈三角形。 2.强伸性和弹性氨纶的强度很低,其长丝的断裂强度约4~9cN/tex,但氨纶的伸长很大,断裂伸长率达450~800,并且弹性很好。因此高伸长、高弹性是氨纶的最大特点。 3.吸湿性和染色性氨纶吸湿性较差,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为0.8~1左右。但其染色性能较好。 4.其他性质氨纶的密度较好,仅为1~1.3g/cm3。此外,氨纶的耐酸碱性、耐溶剂性、耐光性、耐磨性都较好。 丙纶概况:丙纶是聚丙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由丙烯作原料经聚合、熔体纺丝制得的纤维。丙纶于1957年正式开始工业化生产,是合成纤维中的后起之秀。由于丙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产品价廉,强度高,相对密度轻等优点,所以丙纶发展得很快。目前丙纶是合成纤维的第四大品种。丙纶的生产包括短纤维、长丝和裂膜纤维等。丙纶膜纤维是将聚丙烯先制成薄膜,然后对薄膜进行拉伸,使它分裂成原纤结成的网状而制得的。丙纶大量用于制造工业用织物、非织造织物等。如地毯、工业滤布、绳索、渔网、建筑增强材料、吸油毯以及装饰布等。在民用方面,丙纶可以纯纺或与羊毛、棉或粘纤等混纺来制作各种衣料。此外,丙纶膜纤维可用作包装材料。丙纶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1.形态丙纶的纵面平直光滑,截面呈圆形。 2.密度丙纶最大的优点是质地轻,其密度仅为0.91g/cm3是常见化学纤维中密度最轻的品种,所以同样重量的丙纶可比其他纤维得到的较高的覆盖面积。 3.强伸性丙纶的强度高,伸长大,初始模量较高,弹性优良。所以丙纶耐磨性好。此外,丙纶的湿强基本等于干强,所以它是制作渔网、缆绳的理想材料。 4.吸湿性和染色性丙纶的吸湿性很小,几乎不吸湿,一般大气条件下的回潮率接近于零。但它有芯吸作用,能通过织物中的毛细管传递水蒸气,但本身不起任何吸收作用。丙纶的染色性较差,色谱不全,但可以采用原液着色的方法来弥补不足。 5.耐酸耐碱性丙纶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除了浓硝酸,浓的苛性钠外,丙纶对酸和碱抵抗性能良好,所以适于用作过滤材料和包装材料。 6.耐光性等丙纶耐光性较差,热稳定性也较差,易老化,不耐熨烫。但可

耐火材料的热学性质

耐火材料的热学性质 耐火材料的热学性质有热膨胀、热导率、热容、温度传导性,此外还有热辐射性。 3.1 耐火材料的热膨胀 耐火材料的热膨胀是其体积或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理性质。原因是材料中的原子受热激发的非谐性振动使原子的间距增大而产生的长度或体积膨胀。衡量耐火材料的热膨胀性能的技术指标有热膨胀率、热膨胀系数。 3.1.1 热膨胀率 热膨胀率也称线膨胀率,物理意义:是试样在一定的温度区间的长度相对变化率。测定出热膨胀率,才能计算出热膨胀系数。 线膨胀率=[(L T-L0)/L0]×100% 式中:L T、L0—分别为试样在温度T、T0时的长度,(mm)。 3.1.2 热膨胀系数 热膨胀系数有平均线膨胀系数α、真实线膨胀系数αT,体膨胀系数β。以后除特别说明外,热膨胀系数一般指的是平均线膨胀系数。线膨胀系数物理意义:在一定温度区间,温度升高1℃,试样长度的相对变化率。 热膨胀系数α=(L T-L0)/ L0(T-T0)=ΔL/ L0ΔT 式中:T、T0—分别为测试终了温度、测试初始温度,(℃)。 体热膨胀系数β=ΔV/V0ΔT 式中:V0—为试样在初始温度T0时的体积,(mm3)。 真实热膨胀系数αT=dL/LdT 式中;L—为试样在某温度时的长度,(mm)。 如线膨胀系数数值很小,则体膨胀系数约等于线膨胀系数的3倍。对于各向同性晶体,体膨胀系数β≈3α;对于各向异性晶体,体膨胀系数等于各晶轴方向的线膨胀系数只和,即β≌αa+αb+αc。 影响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因素有:化学矿物组成、晶体结构类型和键强等。 ①化学矿物组成的影响:含有多晶转变的制品,热膨胀系数的变化不均匀,在相变点会发生突变,例如硅质制品和氧化锆制品;材料中含有较多低熔液相或挥发性成分时,热膨胀系数α在相应的温度区域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②晶体结构类型的影响:结构紧密的晶体热膨胀系数较大、无定型的玻璃热膨胀系数较

纺织品检测标准

纺织品检测标准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910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2911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3917.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 GB/T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17.3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392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5453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5455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洗色牢度 GB/T615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8427纺织品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氙弧 GB/T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11048纺织品保温性能试验方法 GB/T12704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 GB/T14644纺织品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测定 GB/T17592.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第1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B/T17593纺织品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88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FZ/T01026纺织品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0105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纺织材料性能及识别题库完整版

纺织材料性能及识别题 库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1.腈纶是属于()纺织材料。A A.易燃的 B.可燃的 C.难燃的 D.不燃的 2.纱线名义上的特数,叫( )。A A.公称特数 B.设计特数 C.实际特数 D.标准特数 3.随着回潮率的提高,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将(),保暖性将()。B A.减小,上升

B.增大,下降 C.减少,下降 D.增大,上升 4.羊毛、棉、维纶的耐摩擦性能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应为()。B A.棉<羊毛<维纶 B.羊毛<棉<维纶 C.羊毛<维纶<棉 D.棉<维纶<羊毛 5.下列哪种纤维抗弯性能最大()。C A.棉 B.涤纶 C.苎麻 D.锦纶 6.一般把熔点以下()的一段温度范围,叫软化温度。B A.10-30℃

B.20-40℃ C.30-50℃ D.40-60℃ 7.当受热温度超过()时,纺织材料的热稳定性,叫耐高温性。C A.300℃ B.400℃ C.500℃ D.600℃ 8.在同等条件下,成熟差的棉纤维比成熟好的棉纤维吸湿性()。B A.好 B.差 C.相同 D.不一定 9.标准重量是指纺织材料在()的重量。B A.标准大气时 B.公定回潮率时

C.平衡回潮率时 D.特定气温 10.粘胶纤维吸湿性比棉纤维()。A A.好 B.差 C.相同 D.不一定 11.纺织材料的公定(标准)重量是()。C A.实际回潮率时的重量 B.标准回潮率时的重量 C.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D.一般回潮率 12.纺织材料的含水率为10%时,其回潮率()10%。A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功能纺织材料

功能纺织品是指除有常规的装饰、保暖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保健、防保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如远红外纺织品、防紫外纺织品、甲壳素织物、防螨织物、磁疗产品、维生素织物、抗菌织物等。 分类:舒适功能纺织品卫生、保健功能纺织品防护功能纺织品其他功能纺织品 功能性纺织品可应用功能性纤维、功能性整理和复合等技术手段获得。 Functional Fibers 差别化纤维高性能高感性纤维特种纤维 差别化纤维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能上获得改善的纤维。 Physical: 1.改进聚合与纺丝条件:如温度、时间、介质、浓度、凝固浴,可改变高聚物聚合度及分布、结晶度及分布、取向度等。 2.改变截面:如采用特殊的喷丝孔形状开发异形纤维。 3.表面物理改性:如采用高能射线(γ射线、β射线)和低温等离子体对纤维表面进行刻蚀、涂抹、电镀等。 4.复合: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一根纤维的技术。 5.混合:即利用聚合物的可混溶性和溶解性,将两种聚合物混合后喷纺成丝。Chemical: 通过改变纤维原来的化学结构来达到改性目的的方法,改性方法包括共聚、接枝、交联。 1.共聚: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的方法。例如,丙烯晴与氯乙烯或偏氯乙烯共聚可以提高聚丙烯晴的阻燃性能,而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间苯二甲酸黄酸钠或对苯二甲酸黄酸钠共聚则可以改善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 2.接枝:是通过一种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使纤维的大分子链上能接上所需要的基团。接枝可以在聚合体内进行也可以在成形纤维表面进行。 3.交联:交联是指使纤维大分子链间用化学链联结起来。当聚合物交联时,所有的单个聚合物链形成一个大的三维网状结构。将使玻璃化温度提高,纤维的耐热性、抗皱性、褶裥保持性、尺寸稳定性、弹性和初始模量获得改善,对纤维拉伸强度和伸长也有一定影响。复合纤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一根纤维的技术。通过复合,在纤维同一截面上可以获得并联型、皮芯型、海岛型等其它复合方式的复合纤维。 一般把纤度0.3旦(直径5微米)以下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 高性能纤维目前还没有共同的定义,一般是指强度大于17.6cN/dtex,模量在440cN/dtex以上的纤维。 高感性纤维: 指纤维受到外部作用时,使这些作用发生质的转变或量的变化,使纤维产生导电、传递、储存、光电及生物相溶性等方面的能力。包括电功能材料、磁功能材料、光功能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储氢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纳米药物载体、功能膜、功能陶瓷、功能纤维。 纺织品功能整理 方法: 物理技术:等离子、激光 化学技术:功能整理剂、化学镀等

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能

纤维()地定义 纤维是纺织品地基本原料,是构成服装功能地基础. 纤维 具有足够地细度(直径≤ ); 足够地长径比(长度/直径>); 具有一定地柔韧性; 纺织纤维 具有可纺性:长度> ; 具有服用性:强度、柔软性、吸湿性、抗皱性; 纺织纤维地分类: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 一、纤维地力学性质 宏观上指在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等作用下所表现出地各种行为;微观上可视为在力场中分子运动地表现.纤维地力学性质是纺织服装加工中选择纤维材料地主要依据之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断裂强度 是指纤维受力被拉伸至断裂时所能承受地最大外力.常用单位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断裂延伸度(断裂伸长率)是指断裂时地伸长与纤维原长之比地百分数即 式中: -纤维地原长; -纤维伸长至断裂时地长度; 、抗弯刚度 是指纤维抵抗弯曲变形地能力.弯曲刚度小地纤维易于弯曲,形成地织物手感柔软,垂感好; 、弹性 是指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撤消外力后,恢复形变地能力.弹性好地织物做成地服装不易形成折皱,外观保型性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纤维地吸湿性 纺织纤维放置在大气中会不断和大气进行水分地交换,这种吸收和放出水分地性能称为纺织纤维地吸湿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回潮率( ) G G W%100% G ?0 0-回潮率= 、含水率( ) G G M%100%G ?0-含水率= 式中:-表示纤维地湿重; o-表示纤维地干重; )标准回潮率 指在规定地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相对湿度为,将纤 维放置一定时间所测得地回潮率. 实际回潮率 纤维在实际所处环境条件下具有地回潮率.其值和公定回潮率相近. 纤维地细度及其表征方法 长度与细度是衡量纤维品质地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成纱质量和最终产品性能地重要因素. 纤维越长、越细,成纱质量越好,易制作光洁、柔软轻薄地产品;若较短、较粗,不 L L 100%L ?00-断裂伸长率=

纺织品基础知识

纺织品基础知识 A.纺织纤维 1)定义: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纺织纤维则是指用来纺织布的纤维。 2)特点:纺织纤维具有一定的长度、细度、弹性、强力等良好物理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例如:棉花、毛、丝、麻等天然纤维是理想的纺织纤维。 3) 长度:棉花、羊毛和亚麻等天然纤维,其纤维长度越长,在同等线密度下一般品质越好,纤维长度均匀度也越好。棉纤维长度一般在40mm以下;毛纤维平均长度为50mm~75mm,最长的也在300mm 以下;苎麻纤维较长,长度为120mm~250mm;亚麻纤维的长度较短,大致为25mm~30mm。化学纤维的长度根据用途确定,如棉型化学纤维的长度类似棉纤维长度,即通常为30mm~40mm,毛型化学纤维长度一般为75mm~150mm,而中长型则为40mm~75mm,用来纺织羊毛风格的织物。 4)细度:纤维的细度是衡量纤维质量的重要指标,纤维越细,手感越柔软,在同等纱线粗细的情况下,纱线断面内纤维根数越多,强力的品质越好。当然这与产品的要求有关,织物表面粗犷或有长毛,所用纤维长而粗。精细轻薄的织物中所用纤维就比较细。 ★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 一、棉纤维

是家用纺织品的主要原料,中国、美国、前苏联、埃及、巴基斯坦、印度、及西欧均为世界主要产棉国。 棉纤维的色泽通常为白色或乳白色、淡黄色,光泽度差。比较耐碱性,抗无机酸能力较弱,耐热。 二、麻纤维 麻纤维是世界上最早被人类所使用的纤维,他被誉为凉爽和高贵的纤维。家纺用麻主要是亚麻和苎麻。亚麻主要产于前苏联、法国、比利时和爱尔兰等地。我国的亚麻主要产区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苎麻起源于中国,被称为“中国草”,中国、菲律宾、巴西是主要产地。我国苎麻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四川等地。麻纤维因属于纤维素纤维,许多品质与棉纤维相似,因其产量较少和风格独特,被誉为珍贵纤维. 麻纤维多为粗细不匀,颜色为象牙色、棕黄和灰色,不宜漂白染色,而且具有一定色差。吸湿排湿性好,耐热性好,不耐酸但较耐碱。织物易生霉。 三、毛纤维 毛纤维为天然蛋白质纤维,常用的为绵羊毛。由于羊的品种、产地和羊毛生长部位等的不同,品质有很大差异。澳大利亚、前苏联、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和中国都是世界上产毛大国。其中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毛是世界上品质最为优良的,也是产毛量最高的羊种。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是我国羊毛的主要产区。 羊毛的天然色泽从奶油色到棕色,偶尔也有灰色、黑色。羊毛具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