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30.18 KB
- 文档页数:7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夜里听到热闹非凡的蛙鼓,大家心底便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个好年成仿佛就在眼前了。
蛙声聒噪使我感到生命的奔腾和美好。
试想:月白风清的晚上,万籁俱静是不是有一点单调和阴森?只有蛙声的合鸣才是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
诗意动人的蛙鸣穿过清词丽句悠然而来,如诉如歌,如擂如鼓,似近若远,此起彼落,让我恍若置身于故乡的荷塘之畔,蓦然中有一种“青草池塘独听蛙”的禅意。
但是,曾有一日当我再一次矗立田头,等候蛙声的洗涤时,苍白的月光下是一望无际的田筹,没有虫鸣,也没有了蛙鼓,只有偶尔几声低低的叹息:“呱……呱……呱。
”那些穿梭不息捕蛙的灯火像残忍的鬼子的探照灯,萤火虫销声匿迹,一切都变得沉寂。
辛弃疾曾乐观地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当蛙声疏落时,稻花不香、丰年不再。
今夜,我又听到了蛙鸣,如此的亲切,如此的温馨,它如初夏夜里拂动着的暖风,沿着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但愿人们在聆听美妙的蛙鸣时能有爱护之心。
齐白石的一幅国画,题目《十里蛙声出山泉》,画里除一条溪水中的十几只蝌蚪外,并不见一蛙。
而你仿佛看到了在不远处,蛙们的悠闲与自在,仿佛能听到一片片如歌如吟的蛙鼓,嘹亮而宏阔……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着(zhuó)B. 擂(léi)C. 蓦(mù)D. 涤(dí)2. 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聒噪B. 万籁俱静C. 田筹D. 沉寂3. 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原汁原味B. 矗立C. 穿梭不息D. 聆听【答案】1. C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中考语文】各地2023年模拟试卷分类专题—词语运用2023年包头市青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没有敢冒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因为我没有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B.政府短期内有必要对煤炭市场实施临时干预..,这将有利于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C.为筑牢生态屏障,正在开展一场摧枯拉朽....的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专项行动。
D.现在没有少文艺评论读味同嚼蜡....、暮气沉沉,就是因为缺乏创新理论与创新思维的支撑。
2023年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盛开的紫藤萝花像是张满了的帆,帆下尖底的舱,又像一个忍俊没有禁.....的笑容。
B.职工食堂的饭菜似乎色味俱佳,让人极有食欲,但吃却味同嚼蜡....。
C.我恍然大悟....,在我脑中激荡的神奇的感觉,让我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D.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2023年包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阐述,体现了他的智慧与旷达..。
B.这个运动员身体素质好,弹跳力强,反映..也很灵敏,训练得当就会取得好成绩。
C.这部小说通过合理的想象、细腻的描写,使得主人公跃然纸上....,令人过目难忘。
D.阅读经典作品要能静得下心,沉潜其中;没有能浮光掠影....,仅仅满足于一知半解。
2023年通辽市开鲁县四校中考语文调研试卷3.(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没有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与每个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B.朱自清先生宁愿饿死也没有吃美国人的救济粮,这种没有受嗟来之食....的民族,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C.家教家风如种子破土,没有可见却有千钧之力....。
D.同学们觉得他提出的办法很有创意,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II)一、积累与运用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画横线词语中的别字。
(1)混为一谈(2)哺育(3)推(chòng)(4)根深(dì)固。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人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习惯的过程。
②读书可以知窗外的精彩、世界的宽广、知识的力量。
③读书可以将枯燥的生活变得鲜活,将陌生的世界变得熟悉,将理想擦得熠熠生辉,将梦想拉得炙手可热。
④让我们用最好的心情阅读最美的文字,这是读书之快乐,精神之享受。
(1)第①句中有一个关联词使用不当,你的修改建议是:。
(2)请把第②句改为一个双重否定句:。
(3)第③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这个词语改为:。
4.默写填空。
(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2)假如我是一只鸟,;,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艾青《我爱这土地》)(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在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中,“,”两句诗,从空间、时间的跨度叙述自己的流离生活,又以近于直呼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6)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在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矛盾思绪中响起,在马致远“,”的深情慨叹中响起。
(用《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填空)5.名著阅读。
(1)阅读《童年》选文,回答问题。
外祖母从猫嘴里夺下了一只八哥,把它折断了的翅膀剪掉,在它腿上被咬破的地方巧妙地绑上一根木片加以固定,保住了鸟儿的腿。
她把鸟儿治好了以后,还教它说话。
①本段选文表现了外祖母的性格特征。
②除选文情节,请再概括一个表现外祖母这种性格的故事情节。
包头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在苍茫雄浑的莽.原上,在繁星万点的苍穹.下,广袤无垠的祖国北疆,歌声欢腾了数不清的田野毡房、工厂车间。
俯瞰.山川大地,高原上跳荡不息的篝火、清澈见底的流水、根脉相连的小草、竞相绽放的花朵,装点着我们的家园。
时间的脚步,像草原上疾弛的骏马,又像一曲蒙古族长调,起伏而悠长。
“马儿哟,你慢些走慢些走”,是应和.乌兰牧骑热情的蹄音,还是在诠释万马奔腾保边疆的昂扬斗志?长调那么长,是因为草原的路漫长,还是因为无数奋进者唱出的心声浑厚深长?绿意连绵,群山巍峨,迎着初升的太阳,含笑走向广阔的生活。
星夜宛然,歌声在心头飞翔,唱出人生的酣畅淋漓,唱尽人生的大气磅礴。
人活着就要发光发热,______________。
征途漫漫,高擎“让青春在长征路上闪光”的旗帜,步伐是那样坚定和执着,目光里写满坚毅和忠诚,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祖国的美丽、富饶、繁荣。
1.文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莽(mǎng)B.穹(qióng)C.瞰(kàn)D.和(hé)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篝火B.疾弛C.巍峨D.高擎3.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广袤B.浑厚深长C.宛然D.大气磅礴4.填入上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捷径和长路、索取与奉献之间,不同的人,也可能选择各异B.在索取与奉献、捷径和长路之间,不同的人,也可能选择各异C.在捷径和长路之间,选择跋涉;在索取与奉献之间,选择后者D.在索取与奉献之间,选择后者;在捷径和长路之间,选择跋涉二、名句名篇默写5.请根据语境提示默写。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长河中,美丽的大自然一直被吟咏、传唱。
其中,千姿百态的植物有着别样的魅力与美感。
因此,花草树木常常入诗入文,传情达意。
同样写“花草”,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的“(1)________,_______”写出春游的欣悦,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2)_______,__________”传达迁客骚人的览物之喜,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则以“(3)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桃林的唯美奇幻。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9九下·龙海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铁观音”一直【甲】(A.饱受 B.备受)大家欢迎,对于行业中高手来说jiàn别茶叶的优劣很容易,而对外行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精品茶叶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乙】(A.光泽 B.光亮),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安溪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类似兰花的香味。
但是,并不是所有安溪铁观音茶都会有兰花香,只要少数制作成功的优质产品就具有馥郁的兰香。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jiàn________________别优劣(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原句:只要少数制作成功的优质产品就具有馥郁的兰香。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不忘初心,逐梦前行①当钟声回响在清朗的夜空,当日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②不变的那份初心决定着收获。
刚刚走过的2016年,中国人民继续追逐航天梦想,神舟十一号飞船翩然往返;中国的经济建设放眼全球,G20杭州峰会牵动世界目光,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为失调的全球治理开出新药方……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令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对这一年最好的总结。
③在时间的叙事里,当下的成就奠定未来。
盘点2016年度的共同记忆:有纪念建党、纪念长征的历史回顾;有女排夺冠、举国沸腾的高光时刻;也有厉行法治、守护公平的持续发力。
2017年包头市初中升学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澎湃.(pài)蝼蚁.(yǐ)间.或(jiān)引弦.而战(xián)B.惬.意(qiè)矫.正(jiǎo)牟.取(mú)参.差不齐(cēn)C.虔.信(qián)迸.射(bèng)档.案(dàng)浩瀚无垠.(yín)D.藩.篱(fān)挫.折(cuō)窈.窕(yǎo)素湍.绿潭(tuān)【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难读易错字的辨识。
A项,“间或”的“间”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为“jiān”、“jiàn”,此处应读“jiàn”,指“隔开,不连接”。
B 项,“牟取”的“牟”是多音字,分别为“mòu”、“mù”,此处应读“mòu”,意为“取(名利)”。
C项正确。
D项,“挫折”的“挫”应读作“cuó”。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归咎潮讯蜡梅花据理臆断B.和煦肌腱啮齿类光大门楣C.赋闲悲伧口头禅器宇轩昂D.琐事瓦砾莫衷一事囊萤映雪【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
A项,“潮讯”应为“潮讯”,此处为同音形近错误;“蜡梅花”应为“腊梅花”,此处为同音形近错误。
C项,“悲伧”应为“悲怆”,此处为形近同音错误。
D项,“莫衷一事”应为“莫衷一是”,词处为同音错误。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包头举办,来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B.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管,静静地停泊在波澜不惊....的码头边。
C.我们总说防患未然....,然而又有多少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彻底地排查隐患,坚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焕散电饼铛琳琅满目震聋发聩B.秸梗城皇庙漠不关心青面獠牙C.寥廓乌纱帽岌岌可危掎角之势D.盘踞好莱坞深思冥想光耀门眉【答案】C【解析】【详解】C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A涣散,振聋发聩。
B桔梗,城隍庙。
D光耀门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九年级的学生,我们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是做好复习备考。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C.社区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D.我校开展人人争当“最美中学生”,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
【答案】B【解析】【详解】A. 重复啰嗦,“最重要”和“当务之急”重复,应去掉其中一个;B.没有语病。
C. 逻辑错误,把“不”去掉。
D. 成分残缺,在“最美中学生”后加“的活动”。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诗默写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中与成语“源头活水”有关且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虽无语,但人有情。
请写出于花中领略人性的连续的两句古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岛竦峙(2)八百里分麾下炙(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三年中考·真题试炼』『2018-2020·分项详解』编在前面:历年的中考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题型,命题风格,各知识板块的分值分布,考查的重点及难点。
这对于初三学生备战中考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且历年的中考真题还有中考风向标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中考试卷分析命题趋势自我预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重点难点。
这对于学生来说帮助非常大。
很多学生在初三在复习阶段会买很多的预测试卷儿或者是模拟题。
虽然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展题面见识更多的题型,但是这些复习资料是与中考真题相比是无法比拟的。
利用好中考真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通常会在中考第二轮复习期间要求学生做至少三遍中考真题,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通常第一遍就是按照中考节奏去完成试卷。
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中考的节奏。
了解中考题试卷难易的题型分布等。
中考真题通常是80%是基础题型,20%是难题。
第一遍做中考真题并不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把握中考的做题节奏,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遍通常要注重准确率。
因为通过第一遍做题和对答案以后,需要花时间对错题进行分析,对难题做出归纳总结。
掌握中考真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
而且在做第二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缩短时间。
同时避免再犯第一次做题的错误,以能够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做第三遍的时候就要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
因为经过前两次的反复练习,对中考真题已经很熟悉。
尤其是对中考试卷进行研究以后,那么对于平时的模拟考试,就会显得非常简单。
一般情况下模拟考试的题型都能够在之前的中考真题中找到真实题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三次,做中考真题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误,那就需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中考真题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你做再多的模拟试卷都不如做一套中考真题作用大,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做中考真题,并总结分析真题规律!专题06 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7.默写(请用正楷书写)。
专题六对联与仿写专题突破训练1.[2019·包头一模]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请用正楷书写)“思念”是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永恒的情结。
下面这副以“思念”为主题的对联,上联是依据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成的:佳节遥想登高望远思至亲。
请你依据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对出下联: 。
2.[2019·青山区二模]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请用正楷书写)青山区教育局组织古诗文赏析大赛,有同学根据曹操的《观沧海》写出了上联:千秋雄略看洪波起沧海。
请你根据学过的古诗文,拟写一个下联。
(注明具体篇目)例:满眼离愁送挚友赴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下联:3.[2019·包头中考样题(一)]请依据下联对出上联,用楷体规范书写。
上联:下联:先忧后乐古仁人登楼抒怀4.[2019·包头中考样题(二)]仿照加点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
每个季节的风都给人不同的感受。
春天的风是灵动的.............;...,轻盈的身姿惊醒了沉睡的大地夏天的风是, ;秋天的风是, ;冬天的风是, 。
5.[2019·包头中考样题(三)]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昆明富民县有一处瀑布,景色壮美。
明末清初有一位弹棉花的工匠,路过此瀑布时,看到瀑布飞泻的奇观壮景,随口吟出一上联:“白水如棉,不用弹弓花自散。
”数十年间,无人对出下联。
后来一位织布工人路过此地,正是夕阳晚照、落霞满天之时,于是不假思索,对出下联:。
6.[2019·青山区质量抽测]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写对联,抒情怀,传承民族文化7.[2019·东河区二模]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以来,不少同学将自己对所读作品的认知感悟拟写成对联。
下面就是一位同学阅读《艾青诗选》后针对艾青诗歌常用意象写出的上联——艾青诗歌咏土地咏太阳咏春天抒写爱国情感。
请你依据《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儿子傅聪的信中内容对出下联,并用楷体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省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班级姓名得分第I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跷.腿(qiào)联袂.(mèi)沆.瀣一气(hàng)B.哽咽.(yè)酝酿.(niàng) 焚膏继晷.(guǐ)C.揣.摩chuǎi篡.夺(cuàn)舐.犊情深(shì)D.斟酌.氛.围(fèn)暴殄.天物(tiǎn)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A.安详急躁锲而不舍今非昔比B.游弋赈灾相辅相承眼花缭乱C.细腻闲暇觥筹交错惟妙惟肖D.气概跨越潸然泪下壮志未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九如山峡谷游览区”是一方恍如隔世....的原始胜境,素有“不游峡谷枉来九如”一说。
B.足球场上没有如果,所以我们只能无关痛痒....地把裁判的重大失误,看成这场比赛的一个小插曲。
C.一个人如果想要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道路上的挫折。
D.上半时,除了巴拉圭的一个进球被判越位在先外,双方基本处于胶着状态。
但在下半时,赛场形势却峰回路转....。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B.国防部表示,没有窃取美军的先进武器设计,美国的有关报道低估了人民的智慧,也低估了美国五角大楼的保安。
C.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重要事件,激发了公众对当代文学的关注热情,并带动了评论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所以动.(使……受惊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至舍,四支.(通“肢”)僵劲不能动。
... ... 内蒙古包头市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簇(cù)新 伎俩(liǎng) 娴(xián)熟 戈(gé)壁滩 B.糍粑(pā) 刹(chà)那 磐(pán)石 妇孺(rú)皆知 C.招徕(lài) 朔(shuò)方 胆怯(qiè) 戛(jiá)然而止 D.凫(fú)水 哽咽(yè) 黄韵(yùn) 迥(jiǒng)乎不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海鸥 推崇 疮疤 任劳任怨 B.淳朴 追溯 澄澈 习已为常 C.诓骗 馈赠 赶趟儿 日薄西山 D.要诀 威慑 藏污纳诟 人声鼎沸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卷土重来....的台湾民进党政府,舆论最忧心的无疑是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 B.3月12日这一天,团委组织共青团员们开展了郊外植树活动,为绵绵大青山填上一抔黄土....,给鹿城春天再下一片绿色。 C.《疯狂动物城》的上映,在全球获得了巨大成功,影片中那些可爱的动物形象,常常令观众们乐此不疲....。 D.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着急的父亲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战斗英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腊八粥是用糯米、豆类、红枣、核桃、莲子等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美味佳肴。 B.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包括欣赏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体验。 C.考古学家曾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现一处元代墓群,其中发掘出土的卧鹿纹金马鞍,令人啧啧称奇。 D.净化网络语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交流,也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尊重。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雪》——鲁迅——《野草》 B.《次北固山下》——陆游——《剑南诗稿》 C.《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羊脂球》 D.《杨修之死》——罗贯中——《三国演义》 6.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居陋室陷淤泥如莲清净 下联: 7.默写。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 。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③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 ... ④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⑦ ,又弗如远甚。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好鸟相鸣, 。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⑨ ,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⑩人恒过然后能改,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8-24题,共4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作者 彭端淑 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迄.乎成 (2)可恃.而不可恃也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2)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10.本文第②段是如何论证“为学”的重要性的? 11.清举一个事例,论证“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这一观点。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杂货铺就要关门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了老板卡尔先生。卡尔先生上下打量了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等等,阿尔弗雷多——” 他说得那么小声,反倒让阿尔弗雷多不知所措了。“怎么了,卡尔先生?”“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卡尔先生说。阿尔弗雷多开始有一丝慌乱,但随即很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说什么。”“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至少两支牙膏,还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我真不明白您是什么意思。”阿尔弗雷多的脸腾的一下子红了。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他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好吧,小伙子,现在告诉我,你干这种勾当有多久了?”卡尔先生说话了,“头一回,我发誓,以前真没从店里拿过任何东西……”卡尔先生没等他说完,就插话:“还想撒谎,嗯?难道我看上去就那么傻吗?... ... 难道我连自己店里的事都糊里糊涂吗?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卡尔先生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他说,“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交给警察。”“我爸爸不在家。他是印刷工,晚上上班。”“那么谁在家?”卡尔先生问。“我妈妈在家。”卡尔先生向电话走去。 阿尔弗雷多越害怕,嗓门就越高,像是在显示着急无所畏惧似的,可尽管他在大声说话,但他的声音却完全憋在喉咙里:“请等一会儿,卡尔先生。这是跟别人没关系……”阿尔弗雷多声音小的可怜,卡尔先生已经在跟他母亲通话了。阿尔弗雷多想象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阿尔弗雷多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屋里两个人相互看着,一句话也不说。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她大大方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卡尔先生怔住了,他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是这样吗,阿尔弗雷多?”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是的,妈妈……”“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妈妈……”希金斯太太要说什么,却突然又停住了,把头转到了一边,“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我?我本应该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叫警察?”她反问道。“是的,是应该这样的,希金斯太太。”“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他看上去个头倒不小,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完全像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和蔼可亲。卡尔先生原以为阿尔弗雷多的母亲会被吓得六神无主,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感到内疚,心里暗暗佩服起这个女人。“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孩子带回去?”“当然可以,”他想了一会儿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现在我告诉您我的决定: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那真是谢谢您了,我不会忘记您是个好人的……”离开时卡尔先生握着希金斯太太的手说:“认识您很高兴,非常遗憾我们只能以这种方式见面,请相信我这么做都是为了阿尔弗雷多好。”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阿尔弗雷多和母亲出了杂货铺,沿着大街走着,母亲迈着大步,两人谁也不开口说话。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阿尔弗雷多,还愣着干什么?睡去吧。你为什么总是没玩没了地闯祸呢?听着,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躺在床上,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了不起。 他起身走向厨房,妈妈正喝茶。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他突然想哭……从那双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 ... 12.请为本文拟一个标题。 13.联系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希金斯太太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14.本文主要使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5.你认为文中对阿尔弗雷多偷窃行为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为什么?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筷子春秋 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 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 “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 《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 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 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 (作者 李阳波 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 略有删改) 16.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 17.第④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什么方法,作用是什么? 18.第⑤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19.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留住一个民族的故事 柏拉图说过这样一句话:“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我一直在想,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世界上各个民族,什么才是那个民族的故事?一个民族若有故事,可以解决这三个问号:因何而著名?因何而流传?因何而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