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主备人:陈进军编号:18 学生姓名:班级:小组: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够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法律特征及作用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明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懂得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容侵犯,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法律的特征及作用

【自主学习】

一、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

二、法律的作用

4.法律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

5.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应该履行的。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教育人向善。

6.法律通过解决和制裁,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学生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三个情境,探讨: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小结:

课堂讨论:学生阅读教材P93探究与分享我国《旅游法》及《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处罚规定,探讨: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世界又是纷繁复杂的,美丑、善恶交织,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那么,明辨是非和正确选择的依据是【】

A.个人的情感好恶B.自身的愿望C.法律与道德的要求D.他人的评价2.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慈善法等。大会通过慈善法表明,法律【】

A.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是由国家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D.为生活制定规矩,给生活设定限制

3.法律与道德、规章、制度不同,法律区别于它们的最主要特征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4.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这说明法律能够【】

A.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B.限制我们的人身自由

C.规范我们的行为D.赋予我们各种各样的权利

5. 20XX年,高考作弊首次纳入刑法范围,涉及考试作弊最高判刑七年。对这一举措,认识正确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考试作弊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B.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严惩作弊可以净化考试环境

C.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作弊入刑就能确保考试公正

D.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考能消除考试作弊行为

6. 20XX年5月30日,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国家旅游局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该办法被旅游业内称为“游客黑名单”,游客不良信息保存一至五年,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等。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有【】

A.法律规定我们应享有的权利以及应履行的义务

B.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C.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不断教育指引人们向善

D.这是小题大做的表现,没有多大的有效作用

二、材料分析题7.《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现实生活中,子女对父母未尽赡养义务的事屡见不鲜,为追讨赡养费,老人不惜与子女对簿公堂。赡养费纠纷一般可调解解决,无法调解的情况下,只能发挥法律定纷止争的作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1)请你用法律保障生活的知识,概括上述材料说明的道理。

(2)《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为一部法律,它有什么特征?

(3)“无法调解的情况下,只能发挥法律定纷止争的作用。”法律在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展示点评】

1、导学案选择题答案:1、

2、

3、

4、

5、

6、

2、材料分析题的答案:7、(1)、(2)、(3)、

【总结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我的收获有: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是:

今天的最佳学习小组:优秀学习小组:

七年级数学(下)实数全章导学案

6.1平方根导学案(第1课时) 设计 杨振军 审核 时间 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批改 一、教学目标1.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三、自主探究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扎西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 (一)说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因为52 =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分米。 (二) (自主完成下表) 正方形的面积 9 16 36 1 425 边长 这个实例中的问题、填表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它们都是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正数3的平方等于9,我们把正数3叫做9的 . 正数4的平方等于16,我们把正数4叫做16的算术平方根,16叫4的 . 说说6和36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说说1和1这两个数呢?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5和25这两个数.(同桌互相说) 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大概已经知道了算术平方根的意思.那么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还是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请大家把算术平方根概念默读两遍.(生默读) 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为了书写方便,我们把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板书: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指准上图)看到没有?这根钓鱼杆似的符号叫做根号,a 叫做被开方数,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 四、精讲精练 根号 被开方数 a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全册

精品文档生物圈中的人第四单元人的由来第一章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第一节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2. 面的变化。】:学习重、难点【 1.搞清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 ___________。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下肢发现了第年,________ 、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19292 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分析思考人类进化的原因? 3 .二、交流展示思考: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任务一: 。、四种现代类人猿分别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2、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他们的共同祖先是4 P5内容思考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 300万年前“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5、生活在 能力。万年前的“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 6、生活在175知识小结三、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自然条件:⑴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⑵人类的进化过程:树上生活--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⑶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 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学以致用】: 生活链接: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技能训练】: 认真阅读教材p6的“区分事实和观点”并完成相关习题。

新目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导学案全集

1Unit 1 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导学案1 Section A 1a--Grammar focus 【学习目标】 1.学会一些国家和城市的英文名称,:会用所学知识,询问和回答人们来自哪里。 2.学会理解和尊重异国文化. 【学法指导】 1、联系生活学习英语。敢于用英语表达,用英语进行交际。 2、听力策略:A. 放松心情。B. 注意关键字 【课前准备】准备一张世界地图.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导与检测 (一)预习指导 1.预习第1-2 页的生词,根据音标会读知意. 2.朗读第1-2 页的句型,能英汉互译. 3.知识点拨: 1)Where is/are + 主语+ from ?这一特殊疑问句用来询问某人来自哪里,回答时,用主语+is/are +from+地点。 eg: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Chaohu. Where is he from? He’sfrom Hefei. 拓展:be from = come from be 是系动词,come 是实义动词 eg: Where does he come from? He comes from Hefei. 2)live 不及物动词,意思是“居住”不能直接加地点,需要有介词. eg: ----- Where does she live? ------She lives in Paris. 3)pen pal =pen friend 笔友 4)China 中国Chinese 中国人Japan 日本Japanese 日本人 eg:We are all Chinese. The three girl are Australians. (二)预习检测 1.你知道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英文名称吗? (1)中国_______(2) 加拿大________ (3)法国________(4)英国_________ (5)澳大利亚______(6) 美国_______(7)新加坡______ (8)悉尼________ (9) 巴黎_______(10)纽约________(11)多伦多_______(12)东京_________ 二、课堂互动探究 1. 小组活动: 2 1) 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及短语,然后互相提问。 2)讨论: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新加坡等的国家名称、首都等形式,并展开小组竞赛,看看那组最棒。 3) 讨论:询问某人来自哪里,用句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了解be from 与come from 区别。 5)live 后何时用in,何时不用in。整理到笔记本上。 三、当堂检测 一. 单项选择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五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课题: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读一读,看一看 学生欣赏图片,阅读其中的文字.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 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2.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

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结论: 二、自主探究 1.学生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2.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教师再提问:如果改变∠AOC 的大小, 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3.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邻补角的定义是: 对顶角角的定义是: 5.对顶角性质. (1)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概念后,结果实际操作获得直观体验发现了什么?并说明理由。 对顶角性质: ( 2)学生自学例题 (1) O D C B A

202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实数 实数 学案(解析版)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 知识讲解 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称为有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补充:(1)无理数的特征: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不循环,不能表示成分数的形式. (2)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种形式:①含π类.②看似循环而实质不循环的数,如:1.313113111…….③带有根号的数,但根号下的数字开方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1.实数的分类 按定义分: 实数??? 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按与0的大小关系分: 实数0 ??? ??? ????????? 正有理数正数正无理数负有理数负数负无理数 典例讲解 例1、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有理数和无理数: 22 2 ,,0,,10.1010010001 (7) 3 π-

【答案】有理数有 22 2 ,0,,7 3 - ,10.1010010001π…… 【点睛】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称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种形式:①含π类.②看似循环而实质不循环的数,如:0.1010010001…….③带有根号的数,但根号下的数字开方开不 尽,如,1 课堂巩固 在下列语句中:①无理数的相反数是无理数;②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 ③有理数比无理数小;④无限小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答案】C ; 解:①因为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无理数的相反数不可能式有理数,故本选项正确;②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0,故本选项正确;③数的大小,和它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无关,故本选项是错误的;④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故本选项正确. 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 14,,π,5 2-,,,,,,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篇一:20XX年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20XX年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悄悄变化的我 1:身体变化的三个表现? 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带给我们什么? 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3: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 遗传营养锻炼 4: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5:如何让排解青春期心里矛盾? 参加集体活动向他人求助培养兴趣好转移注意力自我调节6:心里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参加体育活动自我暗示自我解嘲 第二课: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什么是独立思维?

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2:思维的批判性? 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思维批判性的好处? 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 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4: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有质疑的勇气 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 5:批判的技巧? 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和对自己的反思 就事论事,不攻击他人 有一定建设性,不是一味否定 6:青春的我们有什么特点? 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力。我们要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8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

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垂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命题、定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实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3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有序数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六章实数导学案

平方根导学案(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二、重点和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三、自主探究 (自主完成下表) 算术平方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书写方便,我们把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____.a 叫做______a 的算术平方根. 四、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要注意解题格式,解题格式要与课本上的相同) (1)49 64 ; (2)0.0001. 2、填空:(1)因为_____2 =64,所以6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2)因为_____2=0.25,所以0.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3)因为_____2 = 1649,所以164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3、求下列各式的值: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112 =121,122 =144,132 =169,142 =196,152 =225,162 =256,172 =289,182 = 324,192 =361,填空并记住下列各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辨析题:卓玛认为,因为(-4)2 =16,所以16的算术平方根是-4.你认为卓玛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课题: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读一读,看一看 学生欣赏图片,阅读其中的文字.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2.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结论: 二、自主探究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再提问: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3.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邻补角的定义是: 对顶角角的定义是: 5.对顶角性质. (1)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概念后,结果实际操作获得直观体验发现了什么?并说明理由。 对顶角性质: (2)学生自学例题

O D C B A 例:如图,直线a,b 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课堂练习】: 1.课本P3练习 2.课本P8习题1 【要点归纳】: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 【拓展训练】 1. 如图1,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____; 若∠AOC:∠AOE=2:3,∠EOD=130°,则∠BOC=_________. (1)(2) 2.如图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COE=90°,∠AOC=30°,∠FOB=90°,则∠EOF=________。 3.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一对对顶角互补,那么它的所成的各角的度数是多少? 【总结反思】: 课题:5.1.2垂线(1) 【学习目标】: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学习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学习难点】: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如图∠1=60°,那么∠2、∠3、∠4的度数 2.∠1=90°,那么∠2、∠3、∠4的度数 3.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 二、自主探究 (一)垂直定义 1.出示相交线的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当b 的位置变化 时,a 、b 所成的角a 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 、b 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 结论:当b 的位置变化时,角a 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a 是_____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a 是_____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_____角,即a 、b 所成的四个角都是_____角,都_____。 2.垂直定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角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3.表示方法: 垂直用符号“_____”来表示,结合课本图5.1-5说明“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垂足为O”, 则记为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图. 4.垂直应用: ∵∠AOD=90°() ∴AB ⊥CD () ∵AB ⊥CD () ∴∠AOD=90°() 找一找:在你身边,你还能发现“垂直”吗? 5.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 b b a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道德与法治》二.单元知识点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p38页 ▲1.友谊有什么力量?(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友谊的特质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友谊的澄清有哪些?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p49页 ▲1.我们如何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③需要掌握具体的交友方法。 2.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了解) ①面带微笑。②记住对方的名字。③真诚夸赞。 ④寻找共同之处。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⑥要保持好奇。▲3.我们如何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4.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5.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利:①利用网络可以查找学习资料,网上交友、看新新闻、网上购物,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②也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往圈。 ③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弊:①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②网络中存在着违法犯罪和一些不良信息等。 ▲6. 我们如何做到慎重结交网友? (1)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实数》导学案1

第六章 实 数 6.3 实 数 第1课时 实 数 (导学案) (201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并能将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无理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数概念和实数与数轴上点之间关系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 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及其与数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它们有什么特征? 52= 35-= 274= 119= 911= 2. 任意写一个分数,把它化成小数,是否仍然具有这个特征?整数能写成小数的形式吗? 思考 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二、新知探究 探究(一):无理数的概念 1、我们在前面探究了2有多大时,它是整数吗?它是分数吗?它是什么数?学过的数是否都是有理数呢?请举例说明。 2、常见的无理数有哪些形式? 思考:π 是无理数吗?1.010 010 001 000 01…是无理数吗? 探究(二)、实数的分类 思考:我们将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仿照有理数的分类吗?你能给实数分类吗? 探究(三)、实数与数轴上的点 思考1: 如图,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一点从原点到达A 点,则数轴上表示点A 的数是多少? 思考2: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2和2-吗? 0 -2 -1 1 3 2 4

把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拼,得到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从而说明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为 . 由思考1、2我们可以得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快枪手——看谁最快最准! (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 ) (2)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 )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 (4)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5)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 ( ) 2. 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入下列相应的括号内: 39,1 4,7,π,16-,5-,38-,49,0,25,0.3737737773…… 无理数 有理数 正实数 负实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一定是正实数 B. 22 17 是有理数 C. 22是有理数 D.数轴上任一点都对应一个有理数 4.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x =81时,输出的y 是 ( ) A 、9 B 、3 C 、3 D 、3±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呢? 五、课后作业 是无理数 输入x 取算术平方根 输出y 是有理数 0 -2 -1 1 3 2 4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中学时代 1.1中学序曲 1、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哪些变化? ①学习科目增多②学习难度加大③学习方式和习惯不同④自主管理要求高⑤自身角色发生变化 2、成长的礼物 (1)初中生活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①新的机会和可能②新的目标和挑战 (2)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1.2少年有梦 1、有梦就有希望(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2)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努力就有改变(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2)努力,需要立志。(3)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2.1学习伴成长1、打开学习之窗(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5)学习没有终点。 2、学习点亮生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2.2享受学习 1、体味学习(1)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2)如何体味学习中的苦与乐? ①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②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③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3)学会学习(如何学会学习?)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发现自己 3.1 认识自己 1、人贵自知(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多把尺子量自己(1)我们通过那些方面、哪些途径认识自己?①方面:生理、社会、心理②途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2)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3.2 做最好的自己 1、接纳与欣赏自己(1)我们怎样接纳自己?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2)我们怎样欣赏自己? ①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

完整word版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导学案学科:数学(华东师大版)年级:七年级(下)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第1页共48页第6章一元一次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学习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预习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知: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416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哪些方法? 算术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 64人,就是全体师生416人,可得(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 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 通过分析,列出方程:(2)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导学案

平方根(1) 学习目标 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并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 2.能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学习重点 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学习难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 学习过程 预习案 活动1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2 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活动2:自学教材,回答问题: 1. 一般地,如果一个___ 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2 x =a ,那么这个______叫做a 的_________.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规定:______的算术平方根是0. 记作0= 2.由以上定义可知如果2 x =a ,那么x 就叫a 的算术平方根吗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①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 ②-6是36的算术平方根( ) ③是的算术平方根( ) ④-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 3. 3的算术平方根可表示为 ,4的算术平方根可表示为 ,你还能表示出那些数的算术平方根写在下面,和同座交流一下 4.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2 12=144说出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例: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 (2) 64 49 ; (3) ; ⑷ 0; 探究案 1、 1.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___,2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0.64 的算术平方

根____,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 2. 41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161 B .81 C .21 D .21± 3.若x 是49的算术平方根,则x =( ) A. 7 B. -7 C. 49 D.-49 4.小明房间的面积为米2 ,房间地面恰好由120块相同的正方形地砖铺成,每块地砖的边长是 . 5.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总结:1.正数有 的算术平方根 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2.对于a :a 0 训练案 1.下列哪些数有算术平方根 , - 161 , π, 0, (-3)2,(-1)3 2.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是( ) A .7- B .7 C.7- D .()2 7--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3-= B .33-=- C = D 3=- 4.若下列各式有意义,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x 的取值范围: ⑵x -5 5.若20a -=,则a= ,b= ,2 a b -= . [反思归纳] 1. 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性质 2. 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具有双重非负性

2018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七 年 级 道 德 与 法 治 教 案 (下) 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 【学习目标】 1.了解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 2.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学会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3.认识青春期我们心理的矛盾和困惑,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 4.培养学生积极接纳自我,调适自我的情感,做阳光快乐的中学生。 【重点难点】 重点:归纳生理变化 难点: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会面对一些新问题,所有这一切,都是成长的机遇,面对青春的邀约,你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一课青春的邀约——悄悄变化的我。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2.在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4.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5.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教材P2~3 运用你的经验及相关链接 (1)请完成教材P2的表格。(答案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填写。) (2)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这些变化说明我们进入了青春期,渐渐长大了。 (3)学生看书P3相关链接,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探究二:教材P4 探究与分享 请分别从运动、娱乐、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说明你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用图片或讲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交流点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探究三:教材P4 探究与分享 思考: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交流点拨: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知识模块二直面矛盾心理 探究四:教材P5 下面探究与分享及P6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1)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 交流点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据实回答即可。 (2)与同学一起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交流点拨: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

最新人教新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导学1 5.1.1 相交线 一、 学习目标:1认识相交线所成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二、 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P2和P3并做下列练习 1、已知: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共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3个 2、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若∠1=0 40,则∠2等于 ( ) A 0 50 B 0 60 C 0140 D 0 160 3、平面上三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的对数是( ) A 4对 B5对 C 6对 D7对 4、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若∠AOD+∠BOC=2600 ,则∠BOD 的度数是( ) A 700 B600 C500 D1300

C D 三、 合作学习 1、 有两个角,若第一个角割去它的 31后与第二个角互余,若第一个角补上它的3 2 后与第二个角互补,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2、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1—∠2=500,求出∠AOC 和∠BOC 的度数。 C 四、 拓展提高 如图,∠AOB 和∠BOD 为对顶角,OE 平分∠AOD ,OF 平分∠BOC ,试问:OE 、OF 在一条直 线吗?说说你的理由。 E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导学2 5.1.2 垂线(1)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垂线的概念。 2、掌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页完成下列问题 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时,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两条直线的交点叫____,垂直用符号____来表示,读作____,如直线AB垂直CD,就记作____。 2、举出日常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三、合作学习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出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由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一条直线的垂线有____条。 2、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性质1)。 四、拓展提高 1、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习题 O,O E⊥AB,已知∠BOD=45,求∠COE的度数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自主学习导学案-实数.doc

算术平方根 时间 ________ 星期_____ 姓名________ 上课教师________ 主备人: 导学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导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导学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导学过程: 一、忆一忆 计算 (1)12 = (2) 32 = (3) 52 = (4) (-)2 = ------- -------- ----------------------- 5 -------- 二、学一学 1、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J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归纳: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心即_______________ ,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的________________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人,读做:_______________ ,6/叫做_________ O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 。 3、(1)Vi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被开方数是 ________ 。 (2)2的的算术平方根记作_________ , 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 三、试一试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49 (1)100 (2) —(3) 0.0001 64 解:(1) V102 = ________ , ??? 10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即71^ = _________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作者:————————————————————————————————日期:

2018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

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 课题:5.1.1 相交线 (1) 课题:5.1.2 垂线 (3) 课题: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 课题:5.2.1 平行线 (8) 课题:5.2.2 平行线的判定 (10) 课题:5.3.1 平行线的性质 (12)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14) 课题:5.3.2命题、定理 (17) 课题:5.4平移 (19) 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21) 第六章实数 (23) 课题:6.1平方根(第1课时) (23) 课题:6.1平方根(第2课时) (26) 课题:6.1平方根(第3课时) (28) 课题:6.2立方根(第1课时) (30) 课题:6.2立方根(第2课时) (33) 课题:6.3 实数(第1课时) (35) 课题:6.3 实数(第2课时) (38) 课题:实数复习(一) (40) 课题:实数复习(二) (42)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44) 课题:7.1.1 有序数对 (44) 课题: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47) 课题:7.1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课 (49) 课题: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51)

课题:7.2.2用坐标表示平移 (53) 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复习 (55)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57) 课题: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57) 课题:8.2.1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 (60) 课题:8.2.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2) (63) 课题:8.2.3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1) (65) 课题:8.2.4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2) (67) 课题:8.3.1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 (69) 课题:8.3.2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 (71) 课题:8.3.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 (73) 课题:8.4.1三元一次方程组 (75)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7) 课题: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77) 课题:9.1.2不等式的性质 (80) 课题: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82) 课题: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85) 课题: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87) 章末复习 (89)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95) 课题:10.1 统计调查(第1课时) (95) 课题: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 (96) 课题:10.2 直方图(第1课时) (98) 课题:10.2 直方图(第2课时) (9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