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栅工作原理

安全栅工作原理

安全栅工作原理
安全栅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1.齐纳式安全栅

齐纳安全栅原理示意图,它的原理简单、电路实现容易,价格低廉,但因由于其自身原理的缺陷使其应用中的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并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其原因如下:

1.安装位置必须有非常可靠的接地系统,并且该齐纳式安全栅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Ω,否则便失去防爆安全保护性能,显然这样的要求是十分苛刻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难以保证。

2.要求来自危险区的现场仪表必须是隔离型,否则通过齐纳式安全栅的接地端子与大地相接后信号无法正确传送,并且由于信号接地,直接降低信号抗干扰能力,影响系统稳定性。

3.齐纳式安全栅对电源影响较大,同时也易因电源的波动而造成齐纳式安全栅的损坏。

2.隔离式安全栅

安全栅的主要功能就是限制安全场所的危险能量进入危险场所,及限制送往危险场所的电压和电流。

齐纳管Z用于限制电压。当回路电压接近安全限压值时,齐纳管导通,使

齐纳管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在安全限压值以下。电阻R用于限制电流。当电压被限制后,适当选择电阻值,可将回路电流限制在安全限流值以下。

与齐纳安全栅相比,隔离式安全栅除具有限压与限流的作用之外,还带有电流隔离的功能。隔离栅通常由回路限能单元、电流隔离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三部分组成,基本功能电路如图2所示。回路限能单元为安全栅的核心部分。此外,辅助有用于驱动现场仪表的回路供电电路和用于仪表信号采集的检测电路。信号处理单元则根据安全栅的功能要求进行信号处理。

工业现场一般需要采用两线制传输方式的配电器,既要为诸如压力变送器等一次仪表提供24V 配电电源,同时又要对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采集、放大、运算、和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再输出隔离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供后面的二次仪表或其它仪表使用。但一些特殊的工业现场不但需要两线制传输,既提供配电电源又有信号隔离功能,同时还需要具有安全火花型防爆的性能,可靠地防止电源高压与信号之间的混触,利用电流、电压双重化限制回路,把进入危险场所的能量限制在安全定额以下的具有特殊功能的配电器—安全栅。

隔离式安全栅,基本有检测端安全栅和操作端安全栅两种类型。检测端安全栅与两线制变送器配套使用;操作端安全栅与电气转换器或电气阀门配套使用。也有信号输入等类型隔离式安全栅。

由于隔离式安全栅采用了限压、限流、隔离等措施,不仅能防止危险能量从本安端子进入危险现场,提高系统的本安防爆性能,而且还增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24VDC 电源经DC-AC-DC变换后,输出模块电路所需要的多种电压。

检测端隔离式安全栅的原理是:模块电路将通过本安能量限制电路输入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转变为0.2-1VDC后,送入模块内进行采集、放大、运算和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再经变压器调制成输出隔离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供后面的二次仪表或其它仪表使用。模块还需输出一个隔离的18.5∽28.5VDC电压,通过本安能量限制电路做为供给两线制变送器的工作电压。本安能量限制电路能限制大电流或高电压的危险信号窜入危险现场。

操作端隔离式安全栅的原理是:将调节器或操作器输出的4-20mA DC信号隔离后再输出4-20mA DC 的信号,通过本安能量限制电路供给电气转换器或现场的电气阀门定位器使用。

安全栅前后图

汽车安全带介绍

1.安全带的由来 安全带作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置,它的诞生 早于汽车。早在1885年,安全带出现并使用在马车上,目的是防止乘客从 马车上摔下去。1902年5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汽车竞赛场上,一名赛 车手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赛车,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伴栓在座位上。 竞赛时,他们驾驶的汽车因意外冲入观众群,造成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这几名赛车手却由于皮带的缘故死里逃生。这几根皮带也就成为汽车安 全带的雏形,在汽车上首次使用,便拯救了使用者的生命。 目前,世界上安全带的标准形式是尼尔斯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这种汽车 安全带开始为人接受始于1967年,尼尔斯在美国发表了《28000宗意外报告》,当中记录了1966年瑞典国内所有牵涉沃尔沃汽车的交通意外,数字 清楚显示,三点式安全带不但在超过半数的个案中,降低甚至避免乘客受 伤的机会,更能够保住性命。 自安全带面世以来,至今已有长达1000万公里的安全带装进全世界超过10 亿辆汽车内,其长度足以围绕地球赤道250圈,或是往返月球13次之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40年内无数生命因而获救,证明三点式安全带是最有效 的单一汽车安全设备。 2.安全带的作用 汽车安全带的主要作用是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当汽车发生事故时,安全 带可以防止乘员与车内部件发生碰撞,防止乘员飞出车外,有效的保证了 乘员的生命安全,当然,安全带通过束缚乘员的腹部和胸部,吸收由于碰 撞产生的减加速度,所以也会对胸部照成一定的伤害。安全带的作用也可 以从如下图表中体现:

3.安全带产品的分类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安全带分为如下几种: ?紧急锁止式安全带; ?带限力功能的紧急锁止式安全带; ?带预紧限力功能的紧急锁止式安全带; ?带预紧功能的锁扣; ?带预紧功能的端片; ?带锁止解除的紧急锁止式安全带; ?带可调锁止角度的紧急锁止式安全带; 4.安全带的分解 安全带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安全带卷收器总成,一个是安全带锁扣 总成,安全带卷收器总成由卷收器,织带,导向环,锁舌,端片,定位纽扣,织带导向件等组成;而安全带锁扣总成由锁扣头,支架,线束等组成。

信号隔离安全栅与信号隔离器的区别

信号隔离安全栅与信号隔离器的区别 一、定义 1、信号隔离器(isolator ):一般指弱电系统中的信号隔离器,既保护下级信号系统不受上级系统影响和干扰。 2、信号隔离安全栅(safety barrier):接在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之 间。将供给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压或电流限制在一定安全范围内的装置。安全栅是一种统称,分为齐纳式安全栅和隔离式安全栅,隔离式安全栅简称隔离栅。 金湖英普瑞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主营产品有:隔离安全栅,信号隔离器,信号隔离配电器,直流信号隔离器,开关量信号安全栅,电流变送器。同时代理日本横河EJA变送器,横河AXF 电磁流量计,横河DY涡街流量计,罗斯蒙特3051系列变送器,罗斯蒙特248系列温度变送器,罗斯蒙特475手操器。 二、工作原理 1、信号隔离器工作原理:首先将变送器或仪表的信号,通过半导体器件调制变换,然后通过光感或磁感器件进行隔离转换,然后再进行解调变换回隔离前原信号,同时对隔离后信号的供电电源进行隔离处理。保证变换后的信号、电源、地之间绝对独立。 2、齐纳式安全栅的工作原理 安全栅的主要功能就是限制安全场所的危险能量进入危险场所,及限制送往危险场所的电压和电流。 齐纳管Z用于限制电压。当回路电压接近安全限压值时,齐纳管导通,使齐纳管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在安全限压值以下。 电阻R用于限制电流。当电压被限制后,适当选择电阻值,可将回路电流限制在安全限流值以下。 保险丝F的作用是防止因齐纳管被长时间流过的大电流烧断而导致回路限压失效。当超过安全限压值的电压加在回路上时,齐纳管导通,如果没有保险丝,流经齐纳管的电流将无限上升,最终烧断齐纳管,使回路失去限压。 为确保回路限压安全,保险丝的熔断速度要比齐纳管可能被烧断的速度快十倍。 采用图一所示的三冗余齐纳管的安全栅基本限能电路结构,能够确保安全栅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点和两个故障点时均能将安全栅的输出能量限制在安全参数规定的范围之内,从而满足ia级本质安全电路的要求。 3、隔离式信号隔离安全栅的工作原理 与齐纳安全栅相比,隔离式安全栅除具有限压与限流的作用之外,还带有电流隔离的功能。隔离栅通常由回路限能单元、电流隔离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三部分组成,基本功能电路如图二所示。回路限能单元为安全栅的核心

安全带工作原理

在典型的安全带系统中,安全带与一个卷收器相连。卷收器中的核心元件是卷轴,它与安全带的一端相连。在卷收器内部,一个弹簧为卷轴提供旋转作用力(或扭矩)。它会旋转卷轴,以便卷起任何松弛的安全带。 螺旋形的弹簧会旋转卷轴以使安全带保持紧绷 当您拉出安全带时,卷轴将逆时针旋转,并使相连的弹簧也沿相同方向旋转。这样,旋转的卷轴就反扭了弹簧。因为弹簧想要恢复到原状,因此它会抗拒这一扭转运动。如果您松开安全带,弹簧将收紧,并顺时针旋转卷轴,直至使安全带张紧。 卷收器有一个锁定机构,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停止卷轴的旋转。如今,有两种常用的锁定系统: 由汽车运动触发的系统 由安全带运动触发的系统 第一种系统在汽车迅速减速(例如,当汽车撞上某物体)时锁定卷轴。下面是这种设计的示意图。 ****************************************************************************** *

这种机构中的核心元件是一个加重摆锤。当汽车突然停止时,惯性会导致摆锤向前摆动。摆锤另一端的棘爪会抓住固定在卷轴上的一个带齿棘轮。由于棘爪卡住了其中一个轮齿,因而齿轮便无法逆时针旋转,从而使与之相连的卷轴也无法旋转。当撞击后再次松开安全带时,齿轮会顺时针旋转,并与棘轮分开。 ****************************************************************************** *

第二种系统在猛拉安全带时锁定卷轴。多数设计利用卷轴 旋转的速度作为激活动力。图中所示为一种常见配置方 式。 这种设计的核心元件是一个离心式离合器——一种安装在旋 转卷轴上的加重摆杆。当卷轴缓慢旋转时,摆杆并不摆 动。一个弹簧使它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但当猛拉安全带 时,卷轴将快速旋转,离心力驱使摆杆的加重端向外摆动。 伸长的摆杆会推动卷收器壳上的凸轮。凸轮通过滑动销与 一个枢转棘爪相连。当凸轮移到左侧时,滑动销会沿棘爪 的槽口移动。这会将棘爪拖入与卷轴相连的旋转棘轮。棘 爪锁入轮齿中,禁止逆时针旋转。 在某些新型安全带系统中,还会使用预紧器来收紧安全带。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这些装置的工作原理。 预紧器的设计理念是:在发生碰撞时收紧安全带的任何松弛 部分。卷收器的传统锁定机构使安全带无法进一步拉伸, 而预紧器的作用则是拉回安全带。这种拉回力可将乘客移 到座位中的最佳撞击位置。预紧器通常与传统锁定机构一 起使用,而不是代替它们。 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的预紧器系统。某些预紧器会将整个卷收器向后拉,某些则会旋转卷轴本身。通常,预紧器会连接到激活汽车安全气囊的中央控制处理器。处理器监控机械或电子运动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响应因撞击产生的突然减速。当探测到撞击时,处理器将激活预紧器,然后激活安全气囊。 某些预紧器采用了电动机或螺线管,但当今的多数设计采用点火方式来拉入安全带。下图显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型。 ****************************************************************************** *

教你正确使用汽车安全带

教你正确使用汽车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很多人认为不重要,觉得就是一个带子能有多大的用处的呢?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汽车安全带的作用,在汽车发生事故的时候,有的时候安全带真的可以救你一命。但是,汽车安全带需要正确使用,才能大会最大的作用,如果还有人不懂如何使用,下面就来帮助大家讲解汽车安全带的正确使用。 1、经常检查安全带,看其是否失效 方法如下:缓慢用手将安全带向下拉时,安全带应能顺利地从卷绕器中拉出。猛地拉安全带时,应是拉不动。否则,为安全带失效。使用完毕按下按钮插头即可脱出。此外,还要看所有固定安全 带的螺栓是否拧紧,螺栓周围应涂上密封胶。 2、正确佩戴安全带 三点式腰部安全带应系得尽可能低些,系在髋部,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带不能放在胳膊 下面,应斜挂胸前。佩戴后,不要让安全带压在坚硬的或易碎的物体上,比如,衣服里的手 机、眼镜、钢笔或钥匙等;也不要让安全带与锋利的刃器磨擦,以免损伤安全带织带的强度; 不要让座靠背过于倾斜,否则安全带将不能正确地伸长和收卷;座椅上无人时,要将安全带送加卷收器中,以免在紧急制动时扣舌撞击在其它物体上。安全带只能一个人使用,严禁双人共用。不要将安全带扭曲使用。 3、安全带不得随意拆装 也应更换,不得继续使用。若 如果安全带在使用中曾承受过一次强拉伸负荷,即使未损坏, 是不使用时,也切勿乱扔乱放。 4、安全带清洗时要十分仔细 安全带脏污时可用软肥皂和水作清洁液,用布或海绵擦洗,不要使用染料和漂白剂,它会腐蚀安全带而降低其抗拉强度,也不要用硬刷去擦,以免造成对安全带的损伤。 5、安全带的作用十分重大 现在很多车型已经安装的安全带佩戴的警告装置,是提醒驾乘人员在起步前务必佩戴好安全带,通过插锁与锁舌的插入配合得到感应信号得以监测的,但是有的人不以为然又厌烦报警器的长鸣,将安全带背过座椅靠背插入插锁,还有一些人从外面买来单独的锁舌(铁片)代 替安全带插入,这些都是极其不明智之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在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因此,每位驾乘者要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及他人系好安全带,这不仅是遵纪守法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及他人生命的负责的表现。 汽车安全带的正确使用,你学会了吗?总结上文内容,小编还要呼吁大家,在以后乘车,不管是私家车还是出租车,希望大家都要养成佩戴安全带的习惯,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较少家人的担心。

隔离式安全栅的工作原理

隔离式安全栅的工作原理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隔离式安全栅的工作原理 安全栅的主要功能就是限制安全场所的危险能量进入危险场所,及限制送往危险场所的电压和电流。齐纳管Z用于限制电压。当回路电压接近安全限压值时,齐纳管导通,使齐纳管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在安全限压值以下。电阻R用于限制电流。当电压被限制后,适当选择电阻值,可将回路电流限制在安全限流值以下。 与齐纳安全栅相比,隔离式安全栅除具有限压与限流的作用之外,还带有电流隔离的功能。隔离栅通常由回路限能单元、电流隔离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三部分组成,基本功能电路如图2所示。回路限能单元为安全栅的核心部分。此外,辅助有用于驱动现场仪表的回路供电电路和用于仪表信号采集的检测电路。信号处理单元则根据安全栅的功能要求进行信号处理。 工业现场一般需要采用两线制传输方式的配电器,既要为诸如压力变送器等一次仪表提供24V配电电源,同时又要对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采集、放大、运算、和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再输出隔离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供后面的二次仪表或其它仪表使用。但一些特殊的工业现场不但需要两线制传输,既提供配电电源又有信号隔离功能,同时还需要具有安全火花型防爆的性能,可靠地防止电源高压与信号之间的混触,利用电流、电压双重化限制回路,把进入危险场所的能量限制在安全定额以下的具有特殊功能的配电器安全栅。 隔离式安全栅,基本有检测端安全栅和操作端安全栅两种类型。检测端安全栅与两线制变送器配套使用;操作端安全栅与电气转换器或电气阀门配套使用。也有信号输入等类型隔离式安全栅。 第 2 页共 4 页

由于隔离式安全栅采用了限压、限流、隔离等措施,不仅能防止危险能量从本安端子进入危险现场,提高系统的本安防爆性能,而且还增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24VDC电源经DC-AC-DC变换后,输出模块电路所需要的多种电压。 检测端隔离式安全栅的原理是:模块电路将通过本安能量限制电路输入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转变为0.2-1VDC后,送入模块内进行采集、放大、运算和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再经变压器调制成输出隔离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供后面的二次仪表或其它仪表使用。模块还需输出一个隔离的18.5∽28.5VDC电压,通过本安能量限制电路做为供给两线制变送器的工作电压。本安能量限制电路能限制大电流或高电压的危险信号窜入危险现场。 操作端隔离式安全栅的原理是:将调节器或操作器输出的4-20mADC 信号隔离后再输出4-20mADC的信号,通过本安能量限制电路供给电气转换器或现场的电气阀门定位器使用。 第 3 页共 4 页

汽车安全带起源于何时

汽车安全带起源于何时? 安全带是我们经常接触和使用的东西,但是总有一些朋友为了图省事,开车的时候并不会每次都使用安全带,更有甚者会买来防止车辆报警的安全带替代插头来自欺欺人,这种做法显然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 马车时代就有安全带 了。 汽车安全带的起源 安全带作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置,它的诞生早于汽车。早在1885年,安全带出现并使用在马车上,目的是防止乘客从马车上摔下去。

1885年,安全带出现 并使用在马车上。 1902年在纽约举行 的一场汽车竞赛 1902年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汽车竞赛上,一名赛车手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赛车,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伴拴在座位上。竞赛时,他们驾驶的汽车因意外冲入观众群,造成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这几名赛车手却由于皮带的缘故死里

逃生。这几根皮带也就成为汽车安全带的雏形,在汽车上首次使用,便挽救了使用者的生命。 三点式安全带发明者Nils Bohlin 世界上安全带的标准形式是尼尔斯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这种汽车安全带开始为人接受始于1967年,尼尔斯在美国发表了《28000宗意外报告》,当中记录了1966年瑞典国内所有牵涉沃尔沃汽车的交通意外,数字清楚显示,三点式安全带不但在超过半数的个案中,降低甚至避免乘客受伤的机会,更能够保住性命。 安全带的工作原理及方式

自安全带面世以来至今,已有长达1000万公里的安全带,装进全世界超过10亿辆汽车内,其长度足以围绕地球赤道250圈,或是往返月球13次之多。然而,最重要的是40年内无数生命因而获救,证明三点式安全带是有效的单一汽车安全设备。 安全带的装置 安全带的装置里面有一个卡轮,如果快速的拉动安全带,比如说发生车祸的情形下,里面的卡子会由于安全带滚轮的快速转动而被离心力带出,迅速将安全带锁死,把座位上的人员固定在椅子上。待冲击峰值过去,或者人已经能受到安全气囊的保护时安全带就会放松以免压伤人的肋骨。从以上一系列的动作来达到保证驾乘人员安全的目的。

安全带的使用规范

安全带的使用规范 为了防止作业者在某个高度和位置上可能出现的坠落,作业者在登高和高处作业时,必须系挂好安全带。安全带的使用和维护有以下几点要求: (1)思想上必须重视安全带的作用。无数事例证明,安全带是 "救命带"。可是有少数人觉得系安全带麻烦,上下行走不方便,特别是一些小活、临时活,认为“有扎安全带的时间活都干完了”。殊不知,事故发生就在一瞬间,所以高处作业必须按规定要求系好安全带。 (2)使用前要检查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 (3)高处作业如无固定挂处,应采用适当强度的钢丝绳或采取其他方法悬挂。禁止挂在移动或带尖税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4)高挂低用。将安全带挂在高处,人在下面工作就叫高挂低用。它可以使有坠落发生时的实际冲击距离减小。与之相反的是低挂高用。因为当坠落发生时,实际冲击的距离会加大,人和绳都要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所以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杜绝低挂高用。 (5)安全带要拴挂在牢固的构件或物体上,要防止摆动或碰撞,绳子不能打结使用,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 (6)安全带绳保护套要保持完好,以防绳被磨损。若发现保护套损坏或脱落,必须加上新套后再使用。 (7)安全带严禁擅自接长使用。如果使用3m及以上的长绳时必须要加缓冲器,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 (8)安全带在使用后,要注意维护和保管。要经常检查安全带缝制部分和挂钩部分,必须详细检查捻线是否发生裂断和残损等。 (9)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强碱或尖锐物体,不要存放在潮湿的仓库中保管。 (10)安全带在使用两年后应抽验一次,频繁使用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必须立即更换。定期或抽样试验用过的安全带,不准再继续使用。 安全帽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安全带锁扣的设计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各专业都有 摘要 安全带锁扣是汽车安全带总成上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是锁住安全带防止挣脱的紧固装置和需解开安全带时的开关作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安全带的性能,即直接影响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对安全带锁扣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国家相关的标准法规进行了仔细研究。依照ECE-R16法规(规定安全带材料及刚性部件的性能要求)、GB 14166-2003(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等相关法规的标准,使用UGCAD建立了安全带锁扣的三维模型。在确定了各零部件的材料后,对安全带锁扣的锁止过程中的主要部分,如锁舌的运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对主要受力的部件,如锁止片进行了强度校核;同时对锁扣释放过程中的各部件的力传递进行分析和受力计算。通过计算,得出了开启锁扣所需要施加的最小力和按下按钮所需要施加的最小力,并用国家标准中的许用数据进行校核。最后,绘制安全带锁扣各零部件的二维工程图纸和整个锁扣的二维装配图纸。 关键词:安全带,安全带锁扣,国家标准,UG,受力分析,强度校核

Design of the Automobile Safety Belts Buckle ABSTRACT Safety belts buckl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automobile safety belt assembly . Its role is the fastening device to prevent the seat belts locked unshackling and the switch role to take unfasten their seat belts.Its performance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seat belts,even have a directly affect to the lives safe of occupants. In this paper, I expounded the structure of the belts buckle and working principle . I studied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Carefully.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s such as ECE - R16 (which provides materials of seat belt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rigid parts), GB 14166-2003 (seat belts used by adult passengers and restraint systems in motor vehicle) and other regulations, made 3D models of a safety seat belts .In determining the components of the materials, worked for a force analysis to the main part of the locking process of the buckle,such as the campaign process of the latch plate.Worded for a strenth tset to main forced part,such as locking unit.Meanwhile, worked for a analysis to the force transmission in the release process.By calculating, get a minimum force which need to open the lock and get a minimum force which need to press the button.

安全栅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安全栅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安全栅的主要功能就是限制安全场所的危险能量进入危险场所,及限制送往危险场所的电压和电流。齐纳管Z用于限制电压。当回路电压接近安全限压值时,齐纳管导通,使齐纳管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在安全限压值以下。电阻R 用于限制电流。当电压被限制后,适当选择电阻值,可将回路电流限制在安全限流值以下。 与齐纳安全栅相比,隔离式安全栅除具有限压与限流的作用之外,还带有电流隔离的功能。隔离栅通常由回路限能单元、电流隔离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三部分组成,回路限能单元为安全栅的核心部分。此外,辅助有用于驱动现场仪表的回路供电电路和用于仪表信号采集的检测电路。信号处理单元则根据安全栅的功能要求进行信号处理。 工业现场一般需要采用两线制传输方式的配电器,既要为诸如压力变送器等一次仪表提供24V配电电源,同时又要对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采集、放大、运算、和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再输出隔离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供后面的二次仪表或其它仪表使用。但一些特殊的工业现场不但需要两线制传输,既提供配电电源又有信号隔离功能,同时还需要具有安全火花型防爆的性能,可靠地防止电源高压与信号之间的混触,利用电流、电压双重化限制回路,把进入危险场所的能量限制在安全定额以下的具有特殊功能的配电器—安全栅。 隔离式安全栅,基本有检测端安全栅和操作端安全栅两种类型。检测端安全栅与两线制变送器配套使用;操作端安全栅与电气转换器或电气阀门配套使用。也有信号输入等类型隔离式安全栅。 由于隔离式安全栅采用了限压、限流、隔离等措施,不仅能防止危险能量从本安端子进入危险现场,提高系统的本安防爆性能,而且还增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24VDC 电源经DC-AC-DC变换后,输出模块电路所需要的多种电压。 检测端隔离式安全栅的原理是:模块电路将通过本安能量限制电路输入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转变为0.2~1VDC后,送入模块内进行采集、放大、运算和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再经变压器调制成输出隔离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供后面的二次仪表或其它仪表使用。模块还需输出一个隔离的18.5~28.5VDC电压,通过本安能量限制电路做为供给两线制变送器的工作电压。本安能量限制电路能限制大电流或高电压的危险信号窜入危险现场。 操作端隔离式安全栅的原理是:将调节器或操作器输出的4~20mA DC信号隔离后再输出4~20mA DC的信号,通过本安能量限制电路供给电气转换器或现场的电气阀门定位器使用。 安全栅的作用 在许多工业过程中,需要处理或使用一些易燃材料,如原油和它的衍生物,酒精,天然气,粉末,飞扬物,任何渗漏或溅出都有可能形成一个爆炸环境(危险场所,具体分类方法见下文)。为了工厂和人员的安全,必须确保这个环境不会被点燃引起爆炸。 而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设备,各种磨擦的电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都有可能会点燃爆炸环境。为了防止爆炸的发生,至今已开发了8中不同的防爆技术,其中本质安全是一种低成本而高有效的防爆技术。 本质安全(IS)是系统防爆的技术,如下图,安全场所的控制室设备通过安全栅与危险场所的本安设备相连,传递信号或能量。安全栅利用限流和限压电路,限制了从安全场所传递到危险场所的能量;处于危险场所的本安设备在这样的能量下能够正常工作,但这样的能量不足以引燃爆炸环境,即使本安设备自身发生故障,也不会产生任何足以引燃的电火花或发热表面。因此,无论是安全场所的控制室设备还是危险场所的本安设备发生故障,只要安全栅的限流限压电路正常工作,整个系统都会处于安全状态,不会产生爆炸。 安全栅作为控制室的非本安设备与危险场所的本安设备之间的关联设备,是本安防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安全栅包括齐纳式安全栅、晶体管式安全栅、变压器隔离式安全栅。 齐纳式安全栅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稳压二极管Z限制了从非本安端传到本安端的电压,电阻R则限制了从非本安端传到本安端的电流,快速熔断器F用于保护稳压二极管Z不被过大的电流烧坏。由于电路的限压和限流,输出到危险区的能量被限制在安全值以内。齐纳式安全栅的特点是电路所用的元器件极少、故障率低、成本低、回路信号保真性好;但由于必须加限能电阻和智能变送器的采样电阻,过大的电压降低往往会导致回路供电不足;而且在工程应用中必须可靠接地,否则便会失去防爆安全保护功能。 齐纳式安全栅是本安防爆系统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关联设备。当出现故障时,齐纳安全栅会确保现场安全。齐纳式安全栅起保护作用后它内部的熔丝就要烧断,由于防爆上的特殊要求:齐纳式安全栅要用环氧树脂灌封,因而烧断熔丝的齐纳安全栅也就损坏了,必须更换新的齐纳式安全栅。MSB500系列齐纳安全栅是一种新颖的熔丝可更换式齐纳安全栅,系我公司新开发的齐纳式安全栅。产品系列齐全,适用于各种变送器、电气阀门定位器、各类开关、电磁阀、流量仪表、热电阻、热电偶及一些特殊的现场仪表。同时可与各种 DCS 系统连接对智能变送器实现双向数字通讯。

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尔雅满分答案

————————————————————————————— 专利制度的历史(一) 1 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是()。 A、《物权法》 B、《保险法》 C、《垄断法》 D、《竞争法》 正确答案: C 2 根据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权威发布的报告,()成为专利申请第一大国。 A、美国 B、日本 C、澳大利亚 D、中国 正确答案: D 3 “专利制度就是在天才的火焰上倾倒利益之油”是谁的名言?() A、瓦特 B、林肯 C、爱迪生 D、柯克 正确答案: B 4 专利权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财产权。() 正确答案:× 5 专利权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正式确立。() 正确答案:√ 专利制度的历史(二) 1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数据显示,国内企业、个人专利申请集中领域不包括()。 A、食品 B、服装 C、软饮料

D、汉字输入法 正确答案: B 2 我国1985年颁布的《专利法》规定的专利垄断期限是()。 A、12年 B、13年 C、14年 D、15年 正确答案: D 3 VCD最早是由()发明制造的。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韩国 正确答案: C 4 美国在本国公司申请了美国和加拿大的童锁专利后,要求进口彩电必须具备童锁功能。() 正确答案:× 5 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专利发明都用来设置贸易壁垒。() 正确答案:√ 专利制度的历史(三) 1 真空瓶在专利申请之初的目的是()。 A、教学实验 B、工业发明 C、盛放热水 D、低温研究 正确答案: D 2 日用拉链专利获得批准是在()。 A、1905年 B、1914年 C、1917年

D、1920年 正确答案: C 3 著名公司Thermos的设立与真空瓶专利的申请关系密切。() 正确答案:√ 4 美国人吉德昂·逊德巴克于1917年提出了拉链的申请。() 正确答案:× 专利制度的历史(四) 1 三点式汽车安全带的发明最早出现在()公司。 A、奔驰戴姆勒公司 B、奔驰梅赛德斯公司 C、沃尔沃公司 D、大众公司 正确答案: C 2 下列专利发明出现在19世纪的是()。 A、吉列剃须刀 B、瓦特蒸汽机 C、膨胀螺钉 D、三点式安全带 正确答案: A 3 英国工程师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正确答案:× 4 三点式汽车安全带的发明被称为是20世纪改变世界的100个发明之一。()正确答案:√ 专利制度的历史(五) 1 晶体管的专利申请时间是()。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汽车安全带的结构及原理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fa13675004.html,)汽车安全带的结构及原理 变宝网10月27日讯 汽车安全带是汽车中比较重要的装置之一,在碰撞时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避免碰撞时乘员与方向盘及仪表板等发生二次碰撞或避免碰撞时冲出车外导致死伤。今天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下汽车安全带的相关信息。 一、汽车安全带的主要结构 (1)织带织带是用尼龙或聚酯等合成纤维织成的宽约50mm、厚约1.2mm 的带,根据不同的用途,通过编织方法及热处理来达到安全带所要求的强度、伸长率等特性。它也是吸收冲突能量的部分。对于安全带的性能各国法规有不同的要求。 (2)卷收器其是根据乘员的坐姿、身材等来调节安全带长度,不使用时收卷织带的装置。 分为ELR(Emergency Locking Retractor)和ALR(Automatic Locking Retractor)。 (3)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带扣、锁舌、固定销和固定座等。带扣及锁舌是系紧和解开座椅安全带的装置。将织带的一端固定在车身的称为固定板,车身固定端称为固定座,固定用螺栓称为固定螺栓。肩部安全带固定销的位置对系安全带时的便捷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适合各种身材的乘员,一般都选用可调节式固定机构,能够上下调节肩部安全带的位置。

二、汽车安全带的性能 (1)安全带设计要素安全带在设计上应该满足乘员的保护性能、提醒使用安全带以及舒适性和方便性方面的要求。使上述几点得以实现的设计手段是安全带调节器位置的选定、安全带的规格和采用的辅助装置。 (2)乘员保护性能汽车安全带的乘员保护性能要求如下:尽早对乘员进行约束;尽量减小约束时乘员受到的压力;保持约束位置不变,以使约束力避开人身体较脆弱的部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手段,上面所叙述的预张紧器和限力器的使用,使这些方面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三、汽车安全带的原理 卷收器的作用是贮存织带和锁止织带拉出,它是安全带中最复杂的机械件。卷收器里面是一个棘轮机构,正常情况下乘员可以在座椅上自由匀速拉动织带,但当织带从卷收器连续拉出过程一旦停止或当车辆遇到紧急状态时,棘轮机构就会作锁紧动作将织带自动锁死,阻止织带拉出。安装固定件是与车体或座椅构件相连接的耳片、插件和螺栓等,它们的安装位置和牢固性,直接影响到安全带的保护效果和乘员的舒适感。 更多汽车安全带相关资讯关注变宝网查阅。

隔离式安全栅的工作原理

编号:SY-AQ-0936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隔离式安全栅的工作原理 Working principle of isolated safety barrier

隔离式安全栅的工作原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安全栅的主要功能就是限制安全场所的危险能量进入危险场所,及限制送往危险场所的电压和电流。齐纳管Z用于限制电压。当回路电压接近安全限压值时,齐纳管导通,使齐纳管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在安全限压值以下。电阻R用于限制电流。当电压被限制后,适当选择电阻值,可将回路电流限制在安全限流值以下。 与齐纳安全栅相比,隔离式安全栅除具有限压与限流的作用之外,还带有电流隔离的功能。隔离栅通常由回路限能单元、电流隔离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三部分组成,基本功能电路如图2所示。回路限能单元为安全栅的核心部分。此外,辅助有用于驱动现场仪表的回路供电电路和用于仪表信号采集的检测电路。信号处理单元则根据安全栅的功能要求进行信号处理。 工业现场一般需要采用两线制传输方式的配电器,既要为诸如压力变送器等一次仪表提供24V配电电源,同时又要对输入的电流

信号进行采集、放大、运算、和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再输出隔离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供后面的二次仪表或其它仪表使用。但一些特殊的工业现场不但需要两线制传输,既提供配电电源又有信号隔离功能,同时还需要具有安全火花型防爆的性能,可靠地防止电源高压与信号之间的混触,利用电流、电压双重化限制回路,把进入危险场所的能量限制在安全定额以下的具有特殊功能的配电器—安全栅。 隔离式安全栅,基本有检测端安全栅和操作端安全栅两种类型。检测端安全栅与两线制变送器配套使用;操作端安全栅与电气转换器或电气阀门配套使用。也有信号输入等类型隔离式安全栅。 由于隔离式安全栅采用了限压、限流、隔离等措施,不仅能防止危险能量从本安端子进入危险现场,提高系统的本安防爆性能,而且还增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24VDC电源经DC-AC-DC变换后,输出模块电路所需要的多种电压。 检测端隔离式安全栅的原理是:模块电路将通过本安能量限制

汽车安全的发展历程

汽车安全的发展历程 如今,汽车安全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必修的功课,从只说安全的VOLVO 到“为了所有人安全”的本田汽车,汽车安全成为汽车厂商宣传的核心主题之一,那么,我们现在回头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开创汽车安全的鼻祖呢? 在讲述ESP、安全带、安全气囊甚至G-CON车身之前,让我们再来看看汽车安全的发展历史,从历史来看,汽车安全在汽车发明之后的50年左右才被逐步重视起来,这次我们必须仍然要感谢汽车的鼻祖戴姆勒-奔驰汽车,我们还要记住被称为安全之父的一个人——巴恩伊(Béla Barényi)。 安全车身 1939年8月1日,巴恩伊第一次来到位于斯图加特市郊辛德芬根的戴姆勒-奔驰公司上班。这位年轻人由此开始了改写了汽车发展史的伟大历程,因为后来出现的许多安全设计理念和技术都与他的发明息息相关。而在此前,这位脾气急躁的天才设计师却总窝在一间木板房里进行着各种新技术的研发。早在40年代,他就开始注意到汽车的车身设计是决定汽车被动安全的关键,他创造性地提出特别设计转向系统、转向柱、方向盘、底盘以及车身,以确保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性。他说:“未来汽车上的转向系、转向柱、方向盘、底盘和车身一定会与目前的有所不同。” 从1939年8月起,巴恩伊就在一个96平方米大小的木棚房里开始了他的设计研发工作。作为当今汽车安全车身技术的基础,巴恩伊在他的“Terracruiser”(1945)和“Concadoro”(1946)的新车方案中率先提出了他对被动安全的设想和未来车身的设计结合在一起思想。其中,六座的“Terracruiser”在车身中部设计了异常坚固的乘坐舱,并且前面和后面分别与塑性变形碰撞缓冲区弹性连接,它们在事故发生时能吸收碰撞所产生的动力能量。类似的安全特性在三座的“Concadoro”上也有所体现。“Concadoro”车身采用三厢结构设计,单排的座椅使得驾驶舱可以前后调整。此外,设计方案已经有了带挡板的方向盘和安全转向柱。而这个时候,汽车巨子丰田汽车尚未诞生,本田汽车仍然在专注于它的摩托车技术。 安全带 安全带的发明和使用是当今汽车安全的专家 VOLVO,早在上世纪40年代,VOLVO汽车的安全设计也开始启程,20世纪40年代,VOLVO在PV444型车上配置了诸如胶合挡风玻璃和安全车厢的框架机构等创新配置,这种设计和奔驰的巴恩伊在轿厢安全设计理念如出一辙。1959年,VOLVO推出了由尼尔斯·波哈林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从此改变了整个汽车世界。VOLVO于1962年荣获第一个安全奖,以后类似奖项就接踵而来。1970年,VOLVO开始在轿车上装备儿童安全座椅,1987年 VOLVO又首先在轿车上装备了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全气囊几乎成了各个汽车厂商轿车的标准配备了,保护汽车乘员的想法最先产生于美国。1952年美国汽车生产者联合会在理论上阐述了这样一种汽车安全系统的必要性。几乎同时,这种系统的原理图也绘制了出来。1953年8月,美国人约翰.赫特里特首次提出了“汽车用安

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导书

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导书 1简要说明 1.1综述 安全带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乘员获得安全保障的基本要素,本节主要介绍一下安全带的基本知识。 1.2设计该产品的目的 安全带是车辆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带的设计目的是:当车辆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能够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减轻伤害,保护乘员。 1.3适用范围 本设计指南适用于M1类车辆〔M1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见GB15089)〕的安全带布置及校核。 1.4安全带的分类 目前公司所使用的安全带根据卷收器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紧急锁止式(ELR)、预张紧式(PT)、简易式、自动锁止式(ALR)。

1.4.1紧急锁止式 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只在紧急状态下将安全带锁止,约束乘客运动,保护乘客安全。正常情况不妨碍乘客身体自由。其工作原理详见本章第1.6节“安全带卷收器工作原理”。 1.4.2预张紧式 在发生撞车事故时,在普通安全带约束之外的身体肌体末端仍然有可能触及汽车挡风玻璃等部位而使乘员受轻伤;预紧式安全带因此设计出来; 利用撞车时的加速度击发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膨胀力使卷收器反向旋转而收紧织带,将乘客向后拉向座椅,从而更可靠地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 为了避免回收力过大而造成对老弱和年幼者的意外伤害,故有的卷收器设计有限力器,用以吸收多余的可能造成伤害的能量,一般搭配安全气囊使用; 1.4. 2.1安全带预张紧装置原理 当事故发生时,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时如果安全带过松.则后果很可能是:乘员从安全带下面滑出去,或者人已碰到了气囊,而此时安全带由于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样先期吃掉一部分冲力,而是将全部负担都交给了气囊。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乘员严重受伤。但问题是,正确安装的安全带,其松动余地来自何方?一是由于乘员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带装置中也多少隐藏了部分松动余地,这种余地无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时,还就应该尽量消除。怎么办?为此出现了这种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它负责提供瞬间绷紧的安全带。 预紧式安全带的特点是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预紧式安全带中起主要作用的卷收器与普通安全带不同,除了普通卷收器的收放织带功能外,还具有当车速发生急剧变化时,能够在0.1s左右加强对乘员的约束力,因此它还有控制装置和预拉紧装置。 控制装置分有两种:一种是电子式控制装置,另一种是机械式控制装置。 预紧装置则有多种形式,常见的预紧装置是一种爆燃式的,由气体引发剂、

安全带正确使用方法

安全带正确使用方法 建筑施工现场上,高处作业,重叠交叉作业非常多。为了防止作业者在某个高度和位置上可能出现的坠落,作业者在登高和高处作业时,必须系挂好安全带。安全带的使用和维护有以下几点要求: (1)思想上必须重视安全带的作用。无数事例证明,安全带是”救命带”。可是有少数人觉得系安全带麻烦,上下行走不方便,特别是一些小活、临时活,认为“有扎安全带的时间活都干完了”。殊不知,事故发生就在一瞬间,所以高处作业必须按规定要求系好安全带。 (2)安全带使用前应检查绳带有无变质、卡环是否有裂纹,卡簧弹跳性是否良好。 (3)高处作业如安全带无固定挂处,应采用适当强度的钢丝绳或采取其他方法。禁止把安全带挂在移动或带尖税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4)高挂低用。将安全带挂在高处,人在下面工作就叫高挂低用。这是一种比较安全合理的科学系挂方法。它可以使有坠落发生时的实际冲击距离减小。与之相反的是低挂高用。就是安全带拴挂在低处,而人在上面作业。这是一种很不安全的系挂方法,因为当坠落发生时,实际冲击的距离会加大,人和绳都要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所以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杜绝低挂高用。 (5)安全带要拴挂在牢固的构件或物体上,要防止摆动或碰撞,绳子不能打结使用,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 (6)安全带绳保护套要保持完好,以防绳被磨损。若发现保护套损

坏或脱落,必须加上新套后再使用。 (7)安全带严禁擅自接长使用。如果使用3m及以上的长绳时必须要加缓冲器,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 (8)安全带在使用前要检查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安全带在使用后,要注意维护和保管。要经常检查安全带缝制部分和挂钩部分,必须详细检查捻线是否发生裂断和残损等。 (9)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强碱或尖锐物体,不要存放在潮湿的仓库中保管。 (10)安全带在使用两年后应抽验一次,频繁使用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必须立即更换。定期或抽样试验用过的安全带,不准再继续使用。

安全栅简介

随着石油、化工、煤炭、冶金等工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易燃材料的处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些场合通常含有如天然气、合成气、金属屑、碳尘、粉末、浆料、晶粒、纤维、飞扬物等这些材料,任何渗漏或溅出都可能形成一个爆炸性危险场所,为了工厂和人员的安全,必须确保这个环境的安全。因此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对防爆电气产品实施防爆认证制度,防爆产品必须取得防爆认证,才允许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 一、本质安全防爆技术 1、仪表防爆的基本原理 防止爆炸,就是要避免爆炸的发生的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即点火源(电火花、热表面等)、爆炸性物质(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等)、空气(氧气)。 如图1所示,当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而且当爆炸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范围内(即处于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时,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爆炸。 因此,在实践中为了有效地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人们总是设法避免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以达到防爆的目的。常见的三种防爆原理: (1)控制易爆气体 人为地在危险场所(同时具备发生爆炸所需的三个条件的工业现场)营造出一个没有易爆气体的空间,将仪表安装在其中,典型代表为正压型防爆方法Exp。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密封的箱体内,充满不含爆炸气体的洁净气体或惰性气体,并保持箱内气压略高于箱外气体,将仪表安装在箱内。常用于在线分析仪表的防爆和将计算机、PLC、操作站或其他仪表置于现场的正压型爆炸仪表柜。 (2)控制爆炸范围 人为地将爆炸限制在一个有限的局部范围内,使该范围的爆炸不至于引起更大范围的爆炸。典型代表为隔爆型防爆方法Exd。工作原理是:为仪表设计一个足够坚固的壳体,按标准严格地设计、制造和安装所有的界面,使在壳体内发生的爆炸不至于引发壳体外危险气体(易爆气体)的爆炸。隔爆防爆方法的设计与制造规范极其严格而且安装、接线和维修的操作规程也非常严格。该方法决定了隔爆的电气设备、仪表往往非常笨重,操作须断电等。

安全带的发明人和时间

安全带的发明人和时间 1958年以后,尼·波林开始三点式安全带设计。 1963年,沃尔沃汽车公司开始把尼·波林的三点式汽车安全带注册,并在自产的汽车上装配,将安全带介绍给当时尚持怀疑态度的美国人。与此同时,沃尔沃公司还把他们的安全带发明,免费提供给其他汽车制造商使用,以推广这项保护生命的发明。 直到1967年,美国通过凡驾车、乘车必须扎安全带的立法后,三点式安全带才被广泛接受。 随后,沃尔沃公司又把装配安全带的车辆及设计材料向国外展示。在瑞典发生的28000次车祸中,配有安全带的沃尔沃车辆于事故中的死伤人数减少约50%-60%. 开车打电话的危害 1、人体反应迟缓近一倍; 2、视野范围缩小近一半; 3、易忽略、误解路面信号; 4、反应迟钝极易追尾。 交通规则严格规定开车时不能打电话,广大司机朋友也都知道开车打电话是违规的,也非常危险。可是因为交通部门对开车打电话一直没有很重的处罚,并且也很难监管。 新交规中2分处罚并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项目: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

方法/步骤 1.分散注意力,使人应变能力减弱 开车打电话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不是双手不能握方向盘,最危险的因素是打电话会容易占让司机开车分心,进而影响驾驶时的反应能力。正常驾驶时,人遇到紧急情况的应激感知制动时间是0.57秒,而驾驶人边开车边使用手机时,人遇到紧急情况的应激感知制动时间是2.12秒,后者比前者高将尽4倍,足以证明使用手机会使驾驶人反应能力严重下降。 2.导致交通事故风险比通常高 往往有很多驾驶员不是很在意,说看手机就两三秒钟,哪有那么多的危险。其实车祸往往发生在一瞬间,据调查显示,当车速达到60km/h时,低头看手机3秒,相当于盲开50米,一旦遇紧急情况,至少需要20米的刹车距离。 开车看手机的人,千万别拿生命开玩笑! 3.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效率,加剧路面车辆拥堵 据交警说,近年来在执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发现司机会在等红绿灯的时候会看手机。而当红灯跳转成绿灯时,看手机的司机往往要等到后车按喇叭后才能察觉。一辆车慢个一两秒,看起来问题似乎不大。但如果排头的几辆车的司机都在玩手机,启动车辆时都慢一点点,必然会影响到整条车道的车辆通过率大大降低。进而拖慢各个路口的车辆通行速度,从而加剧整个城市道路的拥堵。 4. 4 另外,绿灯亮起时前面的车还不走,后车驾驶员就会会跟着着急,这加剧了司机路怒的可能性。“有时会出现奇怪的现象,红灯变为绿灯亮时,一列汽车都没有反应,没有人启动也没有人按喇叭,这就更可怕了。这说明这些司机都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