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疾控中心关于印发《重庆市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1)

重庆市疾控中心关于印发《重庆市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1)

重庆市疾控中心关于印发《重庆市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1)
重庆市疾控中心关于印发《重庆市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1)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

渝疾控…2010?287号

重庆市疾控中心关于印发《重庆市疟疾

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

40个区县疾控中心:

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疟疾防治工作,贯彻实施《2006-2015年重庆市疟疾防治规划》和《重庆市消除疟疾实施方案》,我中心根据卫生部《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制订了《重庆市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现下发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重庆市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二○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疟疾防治技术方案

抄送: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寄研所、重庆市卫生局

市疾控中心办公室 2010年8月26日印发

附件:

重庆市疟疾防治技术方案

(试行)

根据《2006-2015年重庆市疟疾防治规划》和《重庆市消除疟疾实施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疟疾发病率为依据,并结合当地的主要传播媒介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了规范我市疟疾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传染源控制措施

(一)病例发现

1、发热病人血检

所有乡级以上医疗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均应开展显微镜检查疟原虫(以下简称镜检);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或村卫生室,也可使用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疟原虫抗原检测(血检方法详见《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06),下同)。

各类地区发热病人血检要求:

(1)血检数量二类县以乡镇为单位“三热”病人年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常住人口数的1%;三类县“三热”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常住人口数的2‰,血检对象以流动人口为主。疟疾流行区分类见附录2。疟疾传播季节(5-10月份)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

(2)血检质量:按照卫生部疾控局《疟疾防治手册》(第3版)的要求进行血片制作和镜检。发热病人血检方案见附录3 (3)血片保存与复核:各镜检单位使用统一下发的《重庆市

“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登记表》(见表1-1),要求所有血片编号与登记簿上编号一致,并将所有血片用专用片盒保存一年、阴性和阳性血片分开存放。县级疾控机构每月复核所辖地区所有阳性血片和5%的阴性血片。

各区县按要求填写《重庆市2010年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统计表》(见表1-2),每月逐级上报。

2、主动病例侦查

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疟疾传播季节组织开展。实施范围包括二类县所有乡镇以及三类县中有本地病例的乡镇,如当地有从疟疾高发区返乡人员或大型工地中的流动人员较集中,也可在这类高危人群中开展主动病例侦查。采用入户调查等方式了解当地疟疾发病情况,对遇到的发热病人或者近2周内有发热史者进行登记,并采集制作血片,进行检查。填写表2《重庆市疟疾病例主动侦查血检记录表》。主动侦查到的疟疾病人按“病例个案调查与报告”处理。

(二)病例个案调查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及时发现并报告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县级疾控机构负责对辖区内报告和/或发生的每一例疟疾病例,在疟疾病例网络报告后的3天内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填写《重庆市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附录4),并采集静脉血5-10ml,送市疾控中心进行病例溯源(或基因检测)。

(三)病例治疗

对依据《疟疾诊断标准》诊断的确诊和临床诊断疟疾病例均应进行规范治疗。对疑似疟疾病例应进行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给予规范治疗(治疗方法详见附录5)。

1、间日疟病人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血检确诊病例给予氯、伯8日疗法;(2)对发冷发热且无法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抗疟药试治3日,3日后有效者按疟疾病例继续完成全程治疗,无效者不再进行抗疟治疗。

各级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对治疗对象开展督导服药,认真填写《重庆市间日疟病人治疗督导服药登记表》(表3)。

2、恶性疟病人

按照卫生部“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附录5)”恶性疟病人进行治疗。

(四)休止期治疗

在疟疾传播休止期,对一年内所有登记、报告,且已经规范治疗的间日疟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病例和疑似病例,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根治。见表4《重庆市疟疾休止期治疗情况登记表》。

(五)疫点处理

在发生疟疾病例的自然村开展疟疾疫点处理工作,对范围内住户开展人群服药或室内药物滞留喷洒。填写登记表和统计表,见表5《重庆市疟疾疫点处理登记表和统计表》。

1、人群预防性服药:对发现疟疾病例的疫点内周围人群进行伯喹8日预防性服药。1周岁以内婴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衰者、长期患有心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进行服药。

2、室内药物滞留喷洒:在疟疾报告后的3日内对范围内的人、

畜房采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滞留喷洒,具体喷洒技术见《室内滞留喷洒方案》(附录6)。

二、媒介控制措施

(一)化学防制

1、实施范围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在发病人数较集中的自然村采取化学防制措施。普遍使用蚊帐的,应采取杀虫剂浸泡蚊帐;蚊帐使用率低的,可采取室内滞留喷洒。

(1)以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以乡镇为单位发病率大于10/万或者出现突发疫情;

(2)以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出现疟疾突发疫情,且媒介按蚊密度异常升高时。

2、实施方法

(1)浸泡蚊帐采用菊酯类杀虫剂,每年于传播季节前开展一次,蚊帐浸泡率达到90%以上(浸泡方法详见《疟疾防治手册》)。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使用长效蚊帐。《杀虫剂浸泡蚊帐方案》见附录7 (2)室内滞留喷洒采用持效性菊酯类杀虫剂或滴滴涕(DDT)。菊酯类杀虫剂在传播季节喷洒1-2次,每次间隔3个月;滴滴涕每年喷洒1次,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年(喷洒方法详见《疟疾防治手册》)。

(二)生物防制

在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采用稻田、沟渠等养鱼、投放生物制剂,控制孳生地幼虫。

(三)环境治理

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清理洼地积

水、疏通沟渠,间歇灌溉等有针对性的环境治理措施,减少按蚊幼虫孳生。宣传、引导群众改善室内通风条件,改变室外露宿习惯。

三、人群防护措施

(一)防止蚊虫叮咬

在流行区提倡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对野外露宿的人员,应提倡使用驱避剂和/或使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

(二)预防服药

进入国内、外疟疾高传播地区的人员,应于传播季节定期服用抗疟药,但连续服药的时间不宜超过3-4个月(药物选择及服用方法见附录6)。疟疾流行区经常夜晚室外作业与野外露宿者等高危人群,在传播季节亦应进行预防服药。

四、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措施

对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实施属地化管理,重点加强大型工程建设区域的疟疾防治。

1、人群疟疾查治

在近两年出现疫情波动的县,开展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时,在传播季节前,应由当地疾控机构组织向施工人员了解疟疾发病情况,对2年内有疟疾感染史者以伯氨喹八日疗法给予根治。在疟疾传播季节,当地疾控机构应在施工人员中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对发现的疟疾病例均应登记、报告,并进行规范治疗。

2、媒介防制

在以微小按蚊、嗜人按蚊或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当地疾控机构应指导施工单位,每年在传播季节前对施工人员居住地实施1次药物浸泡蚊帐或室内滞留喷洒。

五、突发疫情处理

根据《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视为疟疾突发疫情,应启动应急处理工作:

(一)近3年无疟疾病例发生的乡(镇),1个月内同一行政村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或发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病例;

(二)近3年有疟疾病例发生的乡(镇),1个月内同一行政村发现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或发现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

突发疫情应急处理按《重庆市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执行。

附录1

疟疾诊断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疟疾诊断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对疟疾的诊断。

2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2.1 疟疾malaria

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包括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等四种。

2.2 重症疟疾severe malaria

疟疾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并需住院治疗。其中,脑型疟多见。

2.3 带虫者carrier

血中有疟原虫而无临床症状者。

3 诊断依据

3.1 流行病学史

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3.2 临床表现

3.2.1典型的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

3.2.2 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

3.3 假定性治疗

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

3.4 实验室检查

3.4.1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虫种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等4种。

3.4.2 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4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诊断。

5 诊断标准

5.1 带虫者

无临床症状,同时符合3.4.1。

5.2 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3.1和3.2.2。

5.3 临床诊断病例

具备下列之一者:

5.3.1 应同时符合3.1和3.2.1;

5.3.2 应同时符合3.1、3.2.2和3.3。

5.4 确诊病例

具备下列之一者:

5.4.1 应同时符合3.1、3.2.1和3.4.1;

5.4.2 应同时符合3.1、3.2.1和3.4.2;

5.4.3 应同时符合3.1、3.2.2和3.4.1;

5.4.4 应同时符合3.1、3.2.2和3.4.2。

6 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病例需与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其它疾病,如日本血吸虫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伤寒、结核、回归热、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黑热病、巴贝西虫病等相鉴别。

附录2

重庆市疟疾流行区分类

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全市以县为单位分为以下两类疟疾流行区:

二类县(13个):3年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1年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的县,有大足县、合川区、开县、梁平县、綦江县、荣昌县、铜梁县、潼南县、巫溪县、永川区、酉阳县、渝北区、渝中区。

三类县(27个):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有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巴南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南川区、璧山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石柱县、秀山县、彭水县。

附录3

发热病人血检方案

血涂片显微镜检查疟原虫,是疟疾诊断和虫种鉴别的主要方法。发热病人血涂片显微镜检查(简称“发热病人血检”),是目前疟疾控制和监测的重要手段。

一、发热病人血检操作技术

(一)血涂片的制作

1.所需设备

(1)载玻片:玻片在使用前应清洗。新玻片应浸入有液态洗涤剂的清水中10~20分钟,用干净棉巾逐个擦拭,再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换水3~4次,最后用干净、柔软的棉巾将玻片擦亮。已用过的玻片应先浸泡于洗涤剂溶液中1~2天,或浸泡于煮沸的5%肥皂水1~2小时,逐个擦去玻片上的旧血膜痕迹,用清水漂洗3~4次,再将玻片擦干和擦亮。洗净的玻片每10~20张用白纸包好后放入塑料袋内,保存于干燥环境中备用。

(2)采血针:应使用一次性采血针。

(3)75%乙醇棉球:用于采血前后的消毒。

2.采血部位及取血方法:采血部位以耳垂较为合适,也可在手指末端采血,婴儿可从拇趾或足跟取血。先用75%乙醇棉球消毒取血部位,待干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捻转耳垂边缘或夹住被检者手指尖稍下方,右手持消毒刺针,迅速刺入取血部位1~2毫米深,然后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右手中指协同挤出血滴。

3.涂制血膜:取玻片2张,1张做载片,1张作推片(具有光滑边缘),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夹持推片侧缘中部,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血液4~5μl(约火柴头大小),再用该端中部刮取血液1~1.5μl。将左下角的血滴涂于载片的中央偏右,由里向外划圈涂成直径为0.8~1cm的圆形厚血膜(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10个白细胞为宜)。用干棉球抹净角上的血渍,然后将推片下缘平抵载玻片的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向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两玻片保持25°~35°角,从右向左迅速向前推成舌状薄血

膜。推制时速度要均匀,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片之间夹角大小及展开血膜的速度快慢等常影响血膜的厚薄。制成的薄血膜应在玻片上形成平铺的血细胞,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每张载玻片上分别做1个薄血膜,1个厚血膜。标准血膜的位臵如下图所示。

薄血膜厚血膜标记处

2cm

4.血膜染色前的处理:待血膜自然干燥后,用铅笔将受检者号码写在薄血膜上,然后用甲醇固定薄血膜并对厚血膜进行溶血处理。未处理血膜的放臵时间夏天不宜超过48小时,冬天不宜超过72小时,否则厚血膜会自然固定且不能溶血而影响镜检。

(二)血膜的染色

1.吉氏(Giemsa’s)染液配制

(1)材料:吉氏粉5.0g,甲醇250ml,甘油250ml。

(2)方法:将吉氏粉臵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充分研磨,然后边加边磨,至甘油加完为止,倒入500ml有塞玻璃瓶中。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甲醇,洗掉剩余部分,倒入瓶内,再加再倒,至甲醇洗净研钵中甘油为止。塞紧瓶塞,臵室温内,每天用力摇动溶液5分钟,3天后即可使用。

2.缓冲液配制

溶液I:

无水磷酸氢二钠9.5g

蒸馏水加至1000ml

溶液II:

磷酸二氢钾9.07g

蒸馏水加至1000ml

将上述两种磷酸盐分别臵于10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部分蒸馏水摇匀使溶解后,再加入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充分摇匀。配制好的溶液I和溶液II分别装入玻璃瓶中塞紧备用。临用时,根据选用pH值的不同,按下表用量,再配制成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用于染液的稀释和染色后的冲洗。

配制不同pH值缓冲溶液的用量表

pH值溶液I用量

(ml)溶液II用量

(ml)

稀释成的总数

ml

6.6 37 63 1000

6.8 49 51 1000

7.0 63 37 1000

7.2 73 27 1000

7.4 81 19 1000

根据选用的不同pH值,将上述表中溶液I和溶液II的相应用量倒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部分蒸馏水,混合摇匀后,再加入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的刻度,塞紧瓶塞反复摇匀后,即配制成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

3.染色用水

常用的染液的稀释用水和染色的冲洗用水,是中性的蒸馏水或经煮沸过滤的冷开水。在没有蒸馏水的情况下,也可用井水、河水、泉水或雨水。因稀释和冲洗用水的pH值在7.0~7.2时,染色的效果最佳。因此,也可选用临时配制的缓冲蒸馏水溶液,以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

4.染色方法

(1)单张血膜片染色:取蒸馏水或pH值7.0~7.2缓冲液1ml加入吉氏染液1滴,混合均匀后,滴在厚、薄血膜上,染色20~30分钟,然后水洗、晾干。

(2)成批血膜染色:将血膜片朝一个方向插入染色缸中,或每对玻片血膜朝外,背靠背插入染色缸中,倒入新配的2%吉氏染液(2ml吉氏原液加入

蒸馏水或pH值7.0~7.2缓冲液至100ml,摇匀),浸没厚薄血膜,染色30分钟后,向染色缸中注入缓冲液或自来水,直到溢出,除掉染液表面上的浮渣,将染色缸中残余的染液倾出,加入新水,反复冲洗2~3次,然后取出玻片,将血膜朝下插在晾片板上干燥。

染色较好的血膜,红细胞呈淡红色,嗜酸性细胞的颗粒呈鲜红色,淋巴细胞及疟原虫胞浆呈兰色或淡蓝色,白细胞的核呈紫蓝色,疟原虫的核呈红色。

(三)血片检查

在染色后的血膜上加一滴香柏油,用光学显微镜油镜检查。以检查厚血膜为主,查完整个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者判为阴性。薄血膜主要用于虫种鉴别。根据疟原虫形态确定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或混合感染。

二、发热病人血检质量控制

(一)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规范

(二)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判定标准

1.血片制作质量判定标准:

好:厚薄血膜均好,或薄血膜好,厚血膜中。

中:薄血膜中,厚血膜好或中。

差:薄血膜差,或厚薄血膜均差。

2.血片制作和染色合格率要求:分别以血片制作、染色和清洁度的好、中、差合并计算合格率。

(1)血片制作合格率应在85%以上。

(2)染色合格率应在85%以上。

(3)清洁度合格率应在80%以上。

三、发热病人血检工作管理

(一)医疗机构门诊镜检站

1.发热病人血检工作应列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常规检验工作的内容,要有1人专职或兼职负责发热病人血检工作。

2.所有血检对象应及时登记,发现阳性应立即报告临床医生和同级防保组织。

3.每月的血片应保留至下月底,以备上级中心镜检站抽片检查。

4.在全年工作结束后,应将血检登记表交给同级或上级防保机构归档保存。

5.做好镜检站器材日常养护及常用试剂的配备工作。

6.参加相关的业务例会和业务培训。

(二)县级中心镜检站

1以县为单位建立中心镜检站,负责制订本辖区的发热病人血检年度工作计划。

2定期举办镜检培训班,有计划地对医疗机构门诊镜检站(检验科)镜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定期对辖区内的发热病人血检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和业务指导。

4负责定期抽检辖区内的发热病人血片,在流行季节每月应复检不少于10%阴性血片和所有阳性血片。

5负责辖区内门诊镜检站器材、常用试剂的发放。

6按规定及时上报本县发热病人血检工作报表,完成上级中心镜检站下达的血片抽、复检任务并参加上级中心镜检站举办的镜检培训班。

四、发热病人血检主要指标

1.血检覆盖率(%)= 年内有血检者自然村数÷全乡镇自然村数×100%。

2.年血检率(%)= 年内血检人次数÷血检范围(以乡镇为单位)人口数×100%。

3.血检阳性率(‰)= 原虫阳性人数÷血检人数×1000‰。

4.血片制作合格率(%)= 合格血片数÷检查血片数×100%。

5.血片染色合格率(%)= 染色合格血片数÷检查血片数×100%。

6.阳性符合率(%)= 阳性血片符合数÷检查阳性血片数×100%。

7.漏检率(%)= 阴性血片中查出阳性血片数÷检查阴性血片数×100%。

附录4 重庆市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

一、一般情况

1.户籍所在地:省市县(区)乡(镇) 村组;

2.现住址:省市县(区)乡(镇) 村组;

3.户主姓名:;病家人数:

4.患者姓名:;联系电话:;

5.性别:①男②女;

6.年龄:周岁;

7.职业:①学龄前儿童②学生③农牧民④渔船民⑤工、商业⑥其他;

8.文化程度:①学龄前儿童②文盲③小学④初中⑤高中⑥大专以上;

9.患者家中有无防蚊设施:①全无②蚊帐、纱门、纱窗③纱门、纱窗④蚊帐、纱窗⑤

蚊帐、纱门⑥纱窗⑦纱门⑧蚊帐;

10.患者是否有使用蚊帐习惯:①是②否;

11.患者是否有露宿习惯:①是②否。

二、本次发病情况

12..发病地点是否国外:①是②否;

如选“是”,国外发病地点:

如选“否”,国内发病地点:省市县(区)乡(镇) 行政村;

13.发病日期:年月日;

14.初诊日期:年月日;

15.初诊单位:①省级综合医院②县级综合医院③乡镇卫生院④村卫生室

⑤个体医生⑥其他;

16.主要临床表现:①持续发热②隔天发热③发热不规则;

17.本次发病诊断方式:①临床诊断②实验室诊断(镜检、快速诊断等) ③

抗疟疾试疗有效④其他;

18.血检疟原虫日期:年月日;

19.镜检结果:①检查阴性②不明③混合感染④三日疟原虫⑤恶性疟原虫⑥

间日疟原虫⑦未检;

20.本次发病是:①复发②初发;

21.病情程度:①危重(有昏迷等凶险症状)②重(住院治疗)③轻(门诊治疗);

22.并发症:①是②否

如选“是”,并发症名称:

23.病例是否死亡:①是②否。

三、本次治疗情况

24.抗疟药试治:①是②否;

如选“是”,试治方法:

25.治疗药物名称:;

26是否全程足量(正规)治疗:①是②否;

27.住院治疗:①是②否。

四、既往病史情况

28.曾患疟疾次数:;(如为“0”请直接跳至30项)

29.最近1次患疟疾时间:年月;

发病地点是否国外:①是②否;

如选“是”,国外发病地点:

如选“否”,国内发病地点:省市县(区)乡(镇) 行政村;

当时抗疟治疗药品:①氯伯八日②氯喹和伯喹③其他;

治疗时间:年月;

治疗地点:省市县(区)乡(镇);

当时治疗是否全程足量(正规):①是②否;

是否进行清理治疗:①是②否;

是否进行休根治疗:①是②否。

五、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调查

30.发病前10-30天内是否外出:①是②否;(如选择“否”请直接跳至31项)

外出地点:省市县(区)乡(镇);

外出地是否疟区:①是②否;

外出天数:;

住地是否有防蚊措施:①是②否;

31.近1月内家中是否有亲友来访:①是②否;(如选择“否”请直接跳至32项)

来访亲友地址:省市县(区)乡(镇);

该地是否疟区:①是②否;

来访亲友留宿天数:;

来访者一个月内发热史:①是②否;

来访者是否血检疟原虫:①检查阳性②检查阴性③未检测;

32.患者家庭成员中有无发热病人:①是②否;(如选择“否”请直接跳至33项)

发热者是否血检疟原虫:①检查阳性②检查阴性③未检测;

33.患者发病前15日内是否有输血史:①是②否;

34.本次发病的感染分类:①本地人口本地感染②本地人口本省外地感染

③本地人口外省感染④本省外地人口本地感染

⑤外省人口本地感染⑥外省人口外地感染本地发病

⑦境外感染。

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

附录5

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修订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疟疾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抗疟药使用的有关政策,特修订我国《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

一、抗疟药使用原则

抗疟药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有效、合理和规范的原则。

根据流行地区的疟原虫虫种及其对抗疟药物的敏感性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掌握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一)间日疟治疗药物。

首选磷酸氯喹片(简称氯喹)、磷酸伯氨喹片(简称伯氨喹)。治疗无效时,可选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进行治疗。

(二)恶性疟治疗药物。

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ACT),包括: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复方青蒿素片等。

(三)重症疟疾治疗药物。

1.青蒿素类药物注射剂,包括蒿甲醚和青蒿琥酯。

2.磷酸咯萘啶注射剂。

二、用药方案

(一)间日疟的治疗。

氯喹加伯氨喹:氯喹口服总剂量1200mg。第1日600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mg;第2、3日各服1次,每次300mg。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从服用氯喹的第1日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日1次,每次22.5mg,连服8日。

此疗法也可用于卵形疟和三日疟的治疗。

(二)恶性疟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方案)。

1.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口服总剂量青蒿琥酯和阿莫地喹各12片(青蒿琥酯每片50mg,阿莫地喹每片150mg),每日顿服青蒿琥酯片和阿莫地喹片各4片,连服3日。

2.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首剂2片,首剂后6—8小时、24小时、32小时各服2片。

3.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萘酚喹50mg,青蒿素125mg),一次服用。

4.复方青蒿素片:口服总剂量4片(每片含青蒿素62.5mg,哌喹375mg),首剂2片,24小时后再服2片。

(三)重症疟疾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方案)。

1.蒿甲醚注射剂:肌注每日1次,每次80mg,连续7日,首剂加倍。若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4—6小时可再肌注80mg。

2.青蒿琥酯注射剂: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60mg,连续7日,首剂加倍。若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4—6小时,可再静脉注射60mg。

采用上述两种注射疗法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并且能够进食后,改用ACT 口服剂型,再进行一个疗程治疗。

3.咯萘啶注射剂:肌注或静脉滴注,总剂量均为480mg。每日1次,每次160mg,连续3日。需加大剂量时,总剂量不得超过640mg。

(四)孕妇疟疾治疗。

孕妇患间日疟可采用氯喹治疗。孕期3个月以内的恶性疟患者可选用磷酸哌喹,孕期3个月以上的恶性疟患者采用ACT治疗。孕妇患重症疟疾应选用蒿甲醚或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

(五)间日疟休止期根治。

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每日1次,每次22.5mg,连服8日。

(六)预防服药(选用以下一种方案)。

1.磷酸哌喹片:每月1次,每次服600mg,睡前服。

2.氯喹:每7—10天服1次,每次服300mg。

注: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设集合(){} ln 1A y y x ==-,{ B y y ==,则A B =( ) A .[)0,2 B .()0,2 C .[]0,2 D .[)0,1 【答案】A 【解析】先分别利用对数型函数以及指数型函数求值域的方法求出集合,A B ,注意集合中的代表元素,再利用集合的交集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 ∵(){} ln 1A y y x R ==-=, { [)0,2B y y ===, ∴[)0,2A B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间的运算以及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属于较易题. 2.设a ,()0,b ∈+∞,A =,B =,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 B .A B > C .A B ≤ D .A B ≥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做差可得22A B >,得到答案. 【详解】 由a ,()0,b ∈+∞,得0A = >,0B => 2 2220A B -= -=>, ∴22A B >,故A B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做差法比较大小,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断能力. 3.已知直线l 是曲线2y x =的切线,则l 的方程不可能是( ) A .5210x y -+= B .4210x y -+= C .13690 x y -+=

D .9440x y -+= 【答案】B 【解析】利用导数求出曲线2y x =的切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导数的几 何意义判断各选项中的直线是否为曲线2y x =的切线,由此可得出结论. 【详解】 对于函数2y x = ,定义域为[)0,+∞,则22 y '= +>, 所以,曲线2y x = 的切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 对于A 选项,直线5210x y -+=的斜率为5 2 ,令522y '=+=,解得1x =,此 时3y =, 点()1,3在直线5210x y -+=上,则直线5210x y -+=与曲线2y x =相切; 对于B 选项,直线4210x y -+=的斜率为2,该直线不是曲线2y x =的切线; 对于C 选项,直线13690x y -+=的斜率为 13 26 >, 令13 2 6 y '= += ,解得9x =,此时21y =, 点()9,21在直线13690x y -+=上,所以,直线13690x y -+=与曲线2y x =相切; 对于D 选项,直线9440x y -+=的斜率为 9 24 >, 令9 2 4 y '= = ,解得4x =,此时10y =, 点()4,10在直线9440x y -+=上,所以,直线9440x y -+=与曲线2y x =相 切.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验证函数的切线方程,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4.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一般情况下,折扇可看作是从一个圆面中剪

疾控中心P2实验室项目资料

疾控中心P2实验室 项目

阿右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2实验室项目 建 议 书 项目承担单位:阿右旗卫生局 二00八年十一月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阿右旗疾控中心P2实验室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阿右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项目建设地点: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 第一节建设单位概况 阿拉善右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一个集全旗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预防与控制卫生检验检测及预防性健康检查、中毒及污染事件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指导中心。承担着全旗2.5万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适应疾病谱和医学模式改变,扩大疾病预防控制功能,优化卫生防病资源,加强对疾病控制的应急能力,提高卫生防病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2005年3月28日经旗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撤销旗卫生防疫站,组建阿拉善右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隶属于旗卫生局,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中心现有在职职工21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6人,具有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13人,中专学历6人。中心内设综合科、卫生科、防疫科、检验科、健康教育等5个科室。

先后参加地方病、“非典”等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处理工作,有效保护了全旗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到95%的目标,多次获得自治区、盟级、旗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卫生疾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实验室建设,使突发卫生事件、不明原因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任务仍十分繁重,再加上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新的传染病还在不断出现,同时社会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势必造成区域性的疾病流行范围扩大,增大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另外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加速了一些传染病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了新发传染病传播速度,也使一些过去得到控制的传染病重新蔓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仍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月20日15:00—17:00】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三上期期末考试 英语测试试题卷 英语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sound turned down? A. She has a headache. B. She doesn’t like the song. C. She doesn’t want the neighbors to hear. 2.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A. Go to the man’s place. B. Call the Midland Hotel. C. Visit the concert hall.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post office. B. In the house. C. In a store. 4. How far away now is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man? A. Five miles. B. Ten miles. C. Twenty miles. 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 疾控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部门,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反应了一个国家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程度。自全球性的SARS 疫情和禽流感发生后,国家加大了在这方面建设的力度,并投人大量的资金对各省、市、县的CDC进行改建或新建。 CDC要求具备的功能 从CDC 的服务对象来分主要为二大类:一类是服务于公共卫生,主要涉及到食品、日用品等国家要求的一些检验科目,如:微生物学检验、卫生学检验等。另一类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的科目,如:突发的疫情、流行性疾病等。省、市、县的各级CDC所需的检测要求和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内容比较繁多,主要包括:疾病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责。其最大检验的类别数量为25项、内容数量为79项、项目数量为225项,具体测试的项目主要有:寄生虫、性病和艾滋病、鼠疫、理化分析、卫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毒理实验、病原微生物、急性传染病、病媒、虫媒、血吸虫等。正因为CDC担负着以上的检测任务,所以其工作的程序安排,包含着很大部分的不确定性,除了在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制度外,实验室的布局和硬件的设施也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强了这个领域的投人和建设,特别是SARS疫情的爆发和禽流感的发生,使人们看到CDC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各地CDC的建设。就目前而言,国家还没有一个完整和系统的关于CDC的建设规范,而是套用和引用一些相关领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职工病假待遇暂行规定》的通知(渝府发[2000]47)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职工病假待遇暂行规定》的通知(渝府发[2000]4 7) 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https://www.doczj.com/doc/fa13200435.html, 2004年06月11日 渝府发 [2000] 47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重庆市企业职工病假待遇 暂行规定》的通知 万州、黔江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重庆市企业职工病假待遇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同时,《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四川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职工病假待遇暂 行规定〉和〈四川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职工死亡待遇暂行规定〉的通知》(川 府发[1988]170号)在我市停止执行。 (此页无正文) 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重庆市企业职工病假待遇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患病(含非因工负伤,下同)医疗期内治疗期间的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 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下称职工)。 第三条职工患病停工治疗,实行医疗期制度。医疗期按照原国家劳动部《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文发布)执行。

第四条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 (四)连续工龄满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95%发给。 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上浮5%。经济效益差,难以达到上述标准的企业,经本企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可以适当下浮。下浮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各个档次标准的5%。如情况特殊超过5%的,应报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第五条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上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5%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第六条原系全国劳动模范、省(部)级劳动模范以及部队军以上单位曾授予战斗英雄或曾荣立一等功并一直保持其荣誉的职工,在病假期间,工资照发。 第七条职工患病,在医疗期内停工治疗期间,每月领取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第八条职工患病,医疗期满或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恢复工作的,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按有关规定作退休、退职或一次性处理;属于大部分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医疗期满后,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第九条凡弄虚作假,开假证明病休的,一经查实,按旷工处理。 第十条本规定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规定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原《四川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职工病假待遇暂行规定》同时在本市停止执行。

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1月15日14:40—16:40】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数学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1,0,1,,21-=∈≤<-=*B N x x x A 则=B A Y ( ) .}1{ B.]2,1[- C.}1,0{ D.}2,1,0,1{- 2.已知函数2)1ln()(-++=x x x f ,在下列区间中,函数)(x f 一定有零点的是( ) A .]1,0[ B .]2,1[ C .]3,2[ D .]4,3[ 3. 计算οο105sin 15sin ?的结果是( ) .41- B.41 C. 426- D.4 26+ 4.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 .233)(x x x f += B.x x x f -+=22)( C.x x x f -+=33ln )( D.x x x f sin )(= 5.要得到函数)32sin(π -=x y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x y sin =的图象( )

A.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2倍,再向右平移6 π个单位 B.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再向左平移3π个单位 C.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再向右平移6 π个单位 D.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再向左平移3 π个单位 6.函数()()sin (0,0,0)2 f x A x A ω?πω?=+>><<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式是( ) .()2sin(2)3f x x π=+ B. ()2sin(2)6 f x x π=+ C.()2sin()3f x x π=+ D .()2sin()6 f x x π=+ 7.已知4lo g 5a =,1 2 16(log 2)b =,sin2c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 .b c a << B.c a b << C.a b c << D.c b a << 8.已知函数 ,34)(,3)2()(2+-=+-=x x x g x m x f 若对任意]4,0[1∈x ,总存在]4,1[2∈x ,使得)()(21x g x f >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2,2)m ∈- B. 33(,)22m ∈- C.(,2)m ∈-∞- D .3(,)2 m ∈-+∞ 9.已知函数22lg (1)2(1)3y a x a x ??=---+??的值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2,1]- B.(2,1)- C. [2,1]-- D.(,2)[1,)-∞--+∞U 10.函数12211()tan()log ()tan()log ()4242f x x x x x π π=-----在区间1(,2)2上的图像大致为 . B. C. D.

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方案

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喜格 一、基本情况 椒江是台州市主城区,常住人口49万,流动人口20万。结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根据需求与可行,现状与发展的关系,确定了本单位的建设规模,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椒江疾控中心总建筑面积4200 m2(六层),其中实验用房占1800 m2(三层),比例为43%。 二、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开间模数3.6 m,层高4.2 m,进深7.2 m,走廊净宽2.0 m,实验室隔断及吊顶选用彩钢板,走廊采用透明化分隔(彩钢板嵌玻璃),纵隔墙基本不采用玻璃,以提高单位空间贮物量。各功能室采用不对称双开门。装修后理化实验室净高2.8 m,微生物实验室除洁净室净高2.6 m外,其它均为2.7 m。地面采用瑞典产得嘉M级PVC地胶板,耐酸碱腐蚀、耐磨损。有完善的防雷系统,抗震类别乙类建筑,符合国家的建筑技术规范。 三、规划布局 由于规模不大,总平面布置采用集中形式,垂直布置(实验室用房共三层),自上而下为理化实验室(1.3层),微生物实验室(1.7层),四层以上建有风井,楼层平面布局为端头垂直交通形式,实验区与办公区相互分离,采用中廊式,根据各功能实验室的要求进行布置,科学合理分区,使工作流程顺畅。 四、基本设施 配置一电梯,二楼梯,门禁系统实施准入管理;采用市政供电系统,电力供应有足够的负荷余量,设置自备电源,每楼层有独立配电箱,每一功能室均设置配电盒;钢木结构实验台柜,台面选用耐腐蚀耐磨的荷兰千思板;分散式供气;每一实验室均安装洗眼器,在理化实验区走廊中间位置安装紧急冲淋器;微生物实验室及理化实验室选用感应水嘴,避免二次污染;大型及贵重仪器室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消防,其它各室采用普通水系消防;安装通风柜采用楼顶排风以达到通风目的,一机一至二柜,1.5 m通风柜通风量1600 m3/h左右,噪音60dB(A);安装3匹空调天花机;洁净室采用局部层流罩,达到局部百级要求;生物安全等级要求的实验室空气调节,主实验室为上送下排,均匀单向流。

渝劳社办发〔2005〕126号,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实施意 见的通知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添加时间: 2005-9-26已被阅读: 19次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渝劳社办发〔2005〕126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部新区产业促进局,有关单位: 根据《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81号),我局制定了《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八月三十日 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实施意见 一、按照《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的用人单位,应当从2005年9月1日起到其单位所在地生育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办理参加生育保险手续,缴纳生育保险费。 二、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或其他社会保险同步推进,实行“三统三分”,即统一参保登记,统一征缴,统一进行管理,费率分别核定,基金分别列帐,待遇分别支付。生育保险基金与其他社会保险基金不得相互挤占和挪用,并接受劳动保障、财政、审计部门和参保单位及其职工的监督。 各经办机构可利用用人单位已经参加的社会保险项目的资料,直接办理生育保险登记和核定缴费数额,并通知用人单位。在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不另行办理登记和缴费申报手续。 三、《暂行办法》实施前已经参加了当地生育保险的用人单位,应当从2005年9月1日起,统一按《暂行办法》的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所缴生育保险费纳入全市统筹。 《暂行办法》实施前已开展生育保险统筹的区县(自治县、市),其原有生育保险基金继续支付应支付费用,节余部分并入市级统筹基金,用于《暂行办法》规定的相关支出,但不作为上解市级调剂金的基数。 四、参保单位足额缴满6个月生育保险费的次月起,其参保职工发生的符合《暂行办法》规定的生育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暂行办法》实施前已经参加了当地生育保险的职工,其生育保险缴费年限与按《暂行办法》参保的缴费年限连续计算,用人单位按《暂行办法》规定足额缴满6个月生育保险费的次月起,其参保职工按《暂行办法》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统筹基金支付相关费用,此前的生育保险待遇按原规定支付。 新参保用人单位的职工首次领取生育保险待遇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在符合领取待遇规定之日前女职工已经完成生育分娩并已经办理出院的,产前检查费、生育及其并发症医疗费由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从符合领取待遇规定之日起,产假剩余天数的生育生活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按《暂行办法》规定计发。 (二)在符合领取待遇规定之日女职工已经完成生育分娩尚未办理出院的,产前检查费由用人单位支付,生育及其并发症的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产假剩余天数的生育生活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按《暂行办法》规定计发。 (三)在符合领取待遇规定之日女职工尚未完成生育分娩的,符合领取待遇规定之日前发生的产前检查费由用人单位支付,之后发生的产前检查费、生育及其并发症的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产假剩余天数的生育生活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按《暂行办法》规定计发。 五、参保职工符合《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由参保职工本人或其书面委托人于分娩或终止妊娠后的90

重庆市第122中学是一所教学质量优秀的城郊普通初中

重庆市第122中学是一所教学质量优秀的城郊普通初中,是国家级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从2001年至今,已走过7年的课改历程。我校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在课改中不断摔打磨练,并迅速成长起来。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甚至有的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回顾7年走过的路程,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带着反思上路,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理念。 冷静反思,发现问题 2001年,我校成为全国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新的课改理念让教师们激情澎湃,兴奋不已,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改工作之中,将课改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课改初期,教师对课改理念吃得不透,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存在不足,这使我们很快意识到:我们的课堂还没有真正体现课改理念,对课改理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我们很快从浮躁与狂热中沉静下来,开始深刻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体现了课改理念?课堂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如何立足课堂,彰显课堂魅力?从而让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变得深厚,让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学校的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为了找出问题,我们一头扎进课堂,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问题1.舍本逐末,过分追求课堂形式 (1) 满堂问取代满堂灌。 追问: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提得合适吗?有没有梯度和系统?是否有思维含量? (2)课件+表演+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个别教师片面理解“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一节课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进行漫无边际的讨论或安排学生表演。讨论中,课堂上常常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混于其中,乐得清闲”,他们多半是在谈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表演时,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是表演者的“忠实“观众,思维未参与其中;课件展示,画面美轮美奂,学生一晃而过,心中未留下多少痕迹。这些教学,导致课堂上该凸显的教学重点未凸显出来,改突破的教学难点并未得到突破,学生该过手的知识并未过手。这样的课堂缺乏实质性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缺乏有价值的知识的生成。并未充分发挥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作用。 这类课程不但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助长了学生对问题不作深入探究、不愿仔细倾听的恶习。长此下去,势必形成学生在学习上浅尝辄止的浮躁个性。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有勇于表现,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优点,却缺乏扎实钻研,专注于问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 追问:单纯的课堂热闹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吗?内容与形式,孰轻孰重?该如何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3)课堂评价缺乏原则,巴掌赞歌满堂飞。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原则,一味叫好。答得好的,究竟好在哪里并未指出;答得不好的,怕挫伤学生积极性,不予置评,误导学生。 追问: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改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问题2.照“案”宣科,课堂缺乏动态调整 有的课堂教学只是在执行既定教案,缺乏对教案自觉的动态调整。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准备了解不充分;教学目标的设定成为教案完整的一种形式。教师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存在一定的脱节。 追问: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又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 问题3.缺乏专业引领的机制。 专家与教研员很少,一线教师很多,深入课堂,观察指导,与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对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全集{}{},0,1,2,3,1,0,1U R M N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1 B .{}0,1 C .{}0 D .{}1- 2.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是( ) A .cos y x = B .cos 2 x y = C .sin 4 x y = D .cos 4 x y = 3.用二分法找函数()237x f x x =+-在区间[]0,4上的零点近似值,取区间中点2,则下一个存在零点的区间为( ). A .(0,1) B .(0,2) C .(2,3) D .(2,4) 4.已知tan 2α=,则sin cos αα的值为( ) A .2 5 - B . 45 C . 23 D . 25 5.已知函数()()()()212log 1,2,?0 2x x f x x x ?+>? =??≤≤?,则()()3f f 等于( ) A .2 B .) 2 log 1 C D 6.为了得到函数sin 24y x π?? =+ ?? ? 的图像,只需把函数sin 2y x =的图像( ) A .向右平移 4π 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移 4 π 个单位长度 C .向右平移 8 π 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 8 π 个单位长度 7.函数()()2 lg 20f x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1, 2??-∞ ??? B .1,2??+∞ ??? C .14,2? ?- ??? D .1,52?? ???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内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缢裂是不同步的 B.各种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细胞膜上的糖被只与细胞间识别有关 D.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会发生细胞凋亡 B.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随之逐渐衰老 C.细胞内单一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恶性增殖且易发生分散和转移 D.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B. 在“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C. 杂交实验与测交实验的结果是孟德尔“提出问题”的实验基础 D. 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增加被调查人数,以减小误差 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以在某些突触中传递信息 B.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激发相同反射 C.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V区受损导致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憋尿”能体现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机制 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研究中,蚯蚓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比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冻原物种更丰富 D.重庆中央公园里银杏树高低错落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6.某罕见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以全身性发育迟缓、智力障 碍为特征。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

重庆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暂行办法号文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建设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委员会,有关单位: 近年来,我市着力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清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中,努力做到事前有效防范,事中有力监管,事后严肃处理,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工资支付行为,保证了农民工工资的及时兑现,有效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为进一步加大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力

度,促进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的正常支付,强化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制度化建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建设委员会联合制定了《重庆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代章)重庆市建设委员会 二○○九年七月六日 重庆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 支付监管暂行办法

为规范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预防和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 二、各区县(自治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领域用工主体工资支付的监督管理,建设主管部门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建设领域用工主体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本办法中用工主体是指建设领域直接招用农民工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施工总承包企业(简称施工企业)、专业分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简称分包企业)。建设领域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施工作业班组、包工头等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

重庆市中学汇总(方便大家使用查询)

重庆复旦中学教育教学重庆市渝中区和平路240号 重庆二十九中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重庆市渝中区邹容路139号 重庆第二十五中学校中等教育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155号 重庆市第五十三中学校总 部 初高中混合教育重庆市渝中区凯旋路22号 重庆市第五十中学校实施初中义务教育重庆市渝中区硝房沟右巷36号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学教育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重庆市实验学校普通中学重庆市渝中区华一路41号 重庆求精中学普通中学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69号 重庆市第五十七中学校初中教育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路39号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从事中学教育活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5号 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实验初 级中学 中学教育重庆市江北区渝北二村64号 重庆市第四十五中学校教育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 长安公司203中学学校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七村201附2号重庆长安长和中学学校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32号 重庆市五里店职业中学教育,教学重庆市江北区建国村58号 重庆市东风船舶工业公司 东风职工子弟校 教育重庆市江北区东风一村一号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初中,高中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正街96号 重庆市第七中学中学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94号 重庆市第一中学中学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南街2号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中等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南街1号 重庆市第二十八中高中学历教育初中学 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文教村1号 重庆第三十二中学校教学重庆市沙坪坝区长春沟32号 重庆双碑中学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工农坡22号 重庆西藏中学校完中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静大石湾25号重庆市天星桥中学教学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正街82号 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中和实践学历教育 社会相关服务 重庆市九龙坡区红育坡1号 重庆市建设中学校中学教育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二巷30号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分部(原重庆第二中) 普通高中的教育活动 初中的教育活动 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街道交农村240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文化教育中等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西郊支路1# 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第一中学校 普通中学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一村 重庆市育才中学重庆市重点中学教学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92号 重庆市七十九中学教书育人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茺沟冶金三村6号重庆铁路中学中等教育重庆市九龙坡区电力五村100号 重庆市清华中学校中学教育重庆市巴南区花溪镇花溪村3号 重庆市巴南区第三十四中 学校 教育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教育村 重庆水轮职工子弟中小学中小学教学重庆市巴南区水轮村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A.牛顿、厘米、秒B.千克、米、秒C.千克、秒、焦耳D.牛顿、秒、米/秒 2.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爱因斯坦C.笛卡尔D.伽利略 3.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中,一辆越野车与一辆面包车迎面相撞,面包车车头凹陷、变形,几乎报废,而越野车仅前保险杠稍微变形.关于此次碰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越野车发生形变使面包车受到作用力 B.越野车对面包车的作用力大于面包车对越野车的作用力 C.越野车撞击面包车的时间比面包车撞击越野车的时间长 D.越野车对面包车的作用力和面包车对越野车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具有惯性 B.汽车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 5.如图所示,在平原上空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每隔1s投放一颗炸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地前炸弹排列在同一条抛物线B.炸弹落地时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C.相邻炸弹落到水平面上时距离逐渐增大D.相邻炸弹在空中的距离保持不变

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图,已知M >m ,第一次用水平力F 由左向右推M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 由右向左推m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2,则( ) A .12F F = B .12F F > C .12F F < D .无法确定 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10s 末和第40s 末 B .在第50s 末,甲在乙的前方 C .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20s 末和第60s 末 D .经20s 后乙开始返回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受到大小为F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作用,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 .F m B .cos F m θ C .cos F mg m θμ- D . () cos sin F mg F m θμθ-- 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 1、m 2的物块A 和B 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水平传送带上,动,系统达到稳定后,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A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和a B 时针方向转水平轻绳一端连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 、B 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则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2020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2.复数21i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 A .()1,1-- B .()1,1- C .()1,1- D .()1,1 3.已知向量()()1,3,2a m b ==-,,且()a b b +⊥,则m =( ) A .?8 B .?6 C .6 D .8 4.圆224690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10ax y ++=的距离为2,则a =( ) A .43- B .34- C D .2 5.现有5人站成一排照相,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不相邻,则不同的站法有( ) A .12种 B .24种 C .36种 D .48种 6.已知ln3x =,4log 2y =,12z e -=,则( ) A .x y z << B .z x y << C .z y x << D .y z x << 7.《张丘建算经》是公元5世纪中国古代内容丰富的数学著作,书中卷上第二十三问:“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问半月积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五尺,一个月(按30天计)共织布9匹3丈.问:前半个月(按15天计)共织多少布?”已知1匹=4丈,1丈=10尺,可估算出前半个月一共织的布约有( ) A .195尺 B .133尺 C .130尺 D .135尺 8.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两个不同的平面.若m α⊥,n β⊥,则“m n ⊥” 是“αβ⊥”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将函数sin(2)3y x π =+的图像向右平移14 个周期后,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f x ,

疾病防控中心实验的室建设指南

疾病防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南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病防控中心,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疾控中心实验室多,各类实验室分布集中,分区而立,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建设,须综合考虑多重因素,统筹规划。 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其选址宜符合下列要求: 1、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2、地形规整,交通方便; 3、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 4、避开化学、生物、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 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平面设计原则,宜符合下列要求: A.实验用房宜与办公等其他功能用房分开设置,不同类别实验室建筑宜独立设置,合理分区。实验室建筑宜处于最小风频上风向。 B.各类实验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垂直布局由上至下宜按照毒理(包括动物实验室)、理化、微生物依次安排。 业务、实验、行政及保障等各类功能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实验用房宜置于楼宇上部。 C.楼层平面宜为中廊式。实验区位于楼层一端,垂直通道、实验人员办公及生活等其它区域位于楼层另一端,与实验有关的辅助用房可置于上述二个区域之间。

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前言: 宜过宽,否则,走廊边会堆放杂物,反而影响环境质量。走廊宽度列于下表。医疗机构和科研、教学医学实验室因其工作目的的不同,配备的仪器装备区别很大;而实验人员的数量和实验内容区别更大,因此他们的区域划分理念有很大区别。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用房包括业务、实验、行政及保障用房,其中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省级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省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菌、病毒、霉菌及其他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生物恐怖、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的微生物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健康相关物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和虫媒的抗药性测定,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活居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2011版) 1. 总则 1.1 目的 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保障国家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特制定本规范。 1.2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救灾防病与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1.3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 1.4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1.4.1 责任单位 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包括该机构的信息管理部门及相

关业务管理部门。 责任人 (1)各级责任单位指定负责信息系统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系统用户管理的责任人。 (2)各级责任单位信息系统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业务专业人员为该业务应用系统管理责任人。 2. 用户管理 2.1 用户类型 2.1.1 系统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权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履行用户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唯一责任人。 2.1.2 业务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由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指定负责管理该业务权限分配的唯一责任人。 2.1.3 本级用户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由本级业务管理员分配的具有不同权限和业务操作功能的同级用户。 2.1.4 直报用户 指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审核,各系统业务管理员授权的通过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录入报告各类信息的用户。 2.2 用户职责 2.2.1 职责分类

渝建发〔2014〕25号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计取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

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 计取及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保障从业人员作业条件和生活环境,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重庆市主城区尘污染防治办法》(市政府令第272号)等法律法规,以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关于转发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12〕32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8〕169号)等相关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包括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装饰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文明施工费,是指按照国家及我市现行的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购置和更新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改善安全生产与生活条件和作业环境,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与监控以及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宣传等所需要的费用。 第四条安全文明施工费由安全施工费、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及临时设施费组成(见附表1、2)。 一、安全施工费:指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二、文明施工费: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三、环境保护费:指施工现场为达到环保等有关部门要求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四、临时设施费:指施工企业为进行建设工程施工所必须搭设的生活和生产用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费用。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维修、拆除、清理和摊销等费用。 第五条安全文明施工费按不同的单位工程根据附表2所规定的标准计算,在编制工程概算、预(结)算、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