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起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一起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一起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一起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3-11-01T11:42:06.093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吴繁[导读] 加强对食品业的卫生监测、监督和管理。

吴繁

云南省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678000)

【摘要】近期保山市某一建筑工地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病原学鉴定 ,证实为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

现将报告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

1.1发病经过

2012年7月11日下午6时左右,保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些均因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就诊的患者,接诊后,报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立即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经询问后知,该群患者为建筑工地的工人,患者共计16人。他们均在下午食用建筑工地食堂提供的午餐后,出现上述不同程度的症状。经现场调查后发现,该工地的食堂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屋顶是由旧石棉瓦遮盖,屋子四面通风,无门,无墙、无下水道、无生活用水及照明设施,更无冷藏、防蝇、防尘、防鼠等用品,地面污水横流,卫生条件极差,经询问食堂负责人后得知,7月10日下午,该负责人在菜市场临近关门时,购买到6元每市斤的猪肉5斤,当天下午回到工地,炒菜用去一半,其余的猪肉,未经任何处理,也未经冷藏直接摆放在桌子上,次日(7月11日)餐时,将剩余猪肉炒菜后食用,16人中餐后全部发病,发病率为100%。据了解,此组工人每顿饭都在这个工地上的食堂就餐,并且在发病前三天,未有人到外面就餐史,临近工地上,还有另外一组建筑工人,不在此处吃饭,无任何一人出现胃肠道症状。

2.2人群调查

发病16例中,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48岁,平均年龄32.5岁,男性患者12例,占75%,女性患者4例,占25%。

2.3可疑食物调查

患者发病当日上午8点进食早餐,早餐是工地食堂提供的现煮的稀饭和现做的馒头,16名患者均进食,间隔5小时后,直到中午12点吃午餐前,无一人发病,故可排除早餐的食物引起“食物中毒”。中餐是同样是工地食堂提供的,食谱为素炒苦瓜、干焙洋芋丝、炖豆腐、小炒肉片、青菜汤,16人均进食,中餐后相继发病,由于小炒肉片的猪肉是昨天买的,并且买回后未经任何冷藏处理,次日直接烹饪来吃,初步判断猪肉为引起疾病的可疑食物。

2、临床表现

16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相同,均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1人呕吐次数最多为5次,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5人伴有腹痛、腹泻,排泄物以米泔水样为主,无明显里急后重感,1人伴有发热症状,就诊时,所有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所有患者病程短,经入院对症治疗后,离开医院,无死亡病例。患者潜伏期最长5个小时,最短1.5小时,平均潜伏期3小时。

3、实验室检测

采集患者粪便3份、呕吐物5份。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实验室检测。在呕吐物和粪便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4、讨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空气、尘埃、食物、饮水和粪便中均可检测出。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尤其是在春夏季节。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数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蛋白质性肠毒素,导致多种食物引起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问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45%,中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可耐受100℃煮沸30min而不被破坏,一般的烹饪方法只能杀死菌体,而不能灭活其毒素,当人们误食被其污染的食物后,引起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的胃肠道的病变。本次事件,16名工人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内,吃到了相同的食物,引起了类似的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一起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5、建议

5.1加强对食品业的卫生监测、监督和管理。

5.2加强对从业人员卫生宣传教育。

5.3加强对建筑工地饮食卫生的监管。

参考文献

[1]吕秋月,栾明春,薄志坚,等.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疑似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2):2983-2984.

[2]胡燕.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6):1034-1035 [3]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食品卫生国家卫生标准汇编(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289-318. [4]姜延龙,张宇,田波,等.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展[J].食品科学,2006,27(5):265-269

恶性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Q/XXX-XXXX XXX公司企业标准 Q/XXX-XXXX-XXXX-008-2012 恶性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012-06-30发布 2012-07-01实施 XXX公司发布

目录 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1 2 概况 (1)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41) 3.1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1) 3.2 指挥部人员职责 (1) 3.3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2) 3.4 应急救援队组成及职责 (2) 3.5 应急通讯 (2) 3.6 危急事件预防 (2) 3.6.1 可能导致危急事件的因素 (2) 3.6.2 预防措施 (3) 4 应急处置 (3) 4.1 应急处置方案启动 (3) 4.2 危急事件应对 (4) 5 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方案 (4)

前言 本应急处置方案由本企业突发事件管理领导小组提出。本应急处置方案的起草部门:安全生产部。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起草人:XXX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审定人:XXX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批准人:XXX 本应急处置方案由安全生产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应急处置方案2010年首次发布。

恶性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 总则 (1)为保障变电站员工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生产稳定,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XXX公司安全生产危机事件管理工作规定》有关精神,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 (2)本应急处置方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恶性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2 概况 恶性集体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集体饮用被污染的水或同时在集体食堂或饭店就餐食用了有毒食品,使三人以上人员出现如呕吐、腹泻、腹痛、发烧甚至昏迷或死亡的事故。 食物中毒按病原分为四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2)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3)化学性物品中毒;4)真菌毒素中毒。 XXX变电站,一期单机容量2.0MW,共24台机组,总容量48MW。主变为一台100MVA变压器,采用220kV单母线接线方式,经单回线路(红前线)送至前进变电站,距离28.15公里,冬季较长且常有暴风雪天气(俗称白毛风),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左右。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成员: 3.2指挥部人员职责 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恶性集体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值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恶性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先期应急处置工作。 安监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产量的优化工艺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产量的优化工艺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产量的优化工艺 杨玉涛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号:2007464211 指导老师:张英慧 摘要:实验旨在探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产生情况、测定方法以及制备最佳工艺。选取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纯化菌种,依国标GB/T4789-10-94液体透析培养法进行肠毒素的培养提取,根据肠毒素的蛋白质特性,利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跟踪肠毒素的产量曲线。结果显示在产毒培养48h,振荡培养温度为40℃,菌种培养30h条件下肠毒素产量最大,单个菌落肠毒素产量为14.505mg。生产工艺中产毒培养时间和振荡培养时间以及菌种培养时间对肠毒素产量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产量;优化工艺 Abstract:The purpose was to explore the production situation, assay method and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The standardard production method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chosen according to GB/T4789-10-94, and the output was assess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gest production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was 14.505mg per colony. The optimium process was shaking toxicogenic incubation at 40℃for 48 h, followed by strain incubation for 30 h. And the time of oxicogenic incubation, shaking culture and strain incubation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Key words: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output; optimium process 恶性肿瘤(简称肿瘤)是威胁人民健康、危及人民生命的严重疾病。据统计,对于最佳工作时期(35-60岁)人群死因调查中肿瘤居首位。在我国,近年来癌症死亡率顺位上升,城市已是第一位,农村是第三位。人们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还是没有征服癌症。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顾问委员会指出:利用掌握的方法和技术,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是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的。30多年已经过付出了,总体上来说这个论断没有成为现实,世界范围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上升。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使大约80%~90%的癌症得到确诊,而且使1/3的癌症患者能在早期被发现。这些早期癌症患者中,90%可以得到根治。

食物中毒培训试题及答案

食物中毒培训试卷 一、单选题 1.引起组胺中毒的鱼类是() A、河豚鱼 B、青皮红肉鱼海产鱼 C、红肉鱼 D、内陆湖泊鱼 2.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是由()引起 A、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 染的食物C、化脓性球菌污染的食物D、金黄色葡萄球菌在 肠道内大量繁殖 3.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是由()引起 A、肉毒梭菌 B、肉毒杆菌 C、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D肉毒 梭菌产生的内毒素 4.引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是() A、米饭、米粉 B、水果 C、蛋类D腐败肉类 5.属于有毒动植物中毒的是() A、毒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砷污染食品而引起的中毒D 细菌性食物中毒 6.常见的食物中毒是() A、毒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砷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D细菌性中毒 7.食物中毒与其他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 A、潜伏期短 B、很多人同时发病 C、急性肠道症状为主D病 人曾进食同一批某种食物 8.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多见的食品是()

A、肉制品 B、鱼制品 C、自制发酵食品 D、罐头食品 9.摄入大量亚硝酸钠,可是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 氧能力,引起() A、营养不良 B、肠源性青紫症 C、腹泻 D、腐败变质 10 .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毒性. A、肾脏 B、神经 C、内分泌 D、血液 E、肝脏 二、判断题 1.食物中毒就是食源性疾病() 2.安全食品是指完全没有风险的食品() 3.食物烧煮过程中只要中心温度达到65度就可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 4.正确的餐具清洗消毒顺序是:刮、洗、过清、消毒、保洁() 三、简答题 食物中毒的分类? 一、单选题:1、b 2、b 3、c 4、a 5、a 6、d 7、d 8、c9、b 10、b 二、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 三、简答题:1、细菌性食物中毒 2、真菌及其毒素性食物中毒 3、动物性食物中毒 4、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 5、化学性食物中毒

【开题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的研究

开题报告 食品质量与安全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以下简称金葡)是动物和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能存在[8],因而食品特别是牛奶及奶制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葡菌最常见的污染是通过化脓性皮肤疾病、上呼吸道炎症、口腔内疾病的人,以及健康人咽喉和鼻腔内带菌,经与食物接触或者通过空气传播而污染食物,并在其中繁殖和产毒。金葡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的数量,当金葡菌污染了含淀粉和水分较多的食品时,在温度等条件适宜时,经10小时左右即可产生相当数量的肠毒素,据估计,进食者吃下约100g的肠毒素A即可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因此食品和食品原料中污染有金葡菌就有可能产生肠毒素,就有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葡萄球菌毒素(SE)是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是呕吐和腹泄,这些毒素蛋白质的结构主要为金葡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虽然热处理可破坏葡萄球菌,但致病毒素对热稳定,可在热处理过程中保持甚至增加活性,100℃加热30分钟仍不失去其活性,因此金葡菌一旦污染了食品并在其中产生了肠毒素,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将活菌体灭活后,也不能将肠毒素破坏,必须加热100℃两小时才能破坏其毒性。而对于冷冻食品,由于其制作及保藏处于温状态,所以更易感染金葡菌。金葡菌肠毒素还有一种特点是对蛋白酶有耐性,在活性阶段可抗蛋白水解酶水解,故在水货道中也不易被破坏,因而食品极易被金葡菌污染极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金葡菌繁殖、是否产毒和产毒程度与食品的性质和组分密切相关,金葡菌污染食品后,如果被污染食品具备产毒条件时,就会产生肠毒素,对产品造成更进一步的污染,一般地,在PH6.0- 8.0、水分含量较多、蛋白质或者淀粉比较丰富的食品中,在温度等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该菌最容易繁殖并产生毒素,并且当氧分压较低时肠毒素较易形成,而冻虾仁具备金葡菌的繁殖和生产的主要条件。即使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将产口中的金葡菌完全灭活,但其中肠毒素仍不容易被破坏,因此产品也你存在肠毒素污染的危险。 如今,国内外贸易增多,国外食品和食品原料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检验局经常从进口的冷冻虾仁中检验出金葡菌,因此该产品也有存在金葡菌肠毒素的危险,而对于此肠毒素未做过相应的检测。因此研究冻虾仁中金葡菌和产生金葡菌肠毒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虾仁中金葡菌的产肠毒素条件,对于预示冷冻虾仁中是否有肠毒素,防止金葡菌产生肠毒素和改进虾仁后加工工序步骤有指导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食物中毒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一般分为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其中又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一般在进食后1-3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病程3-4天。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重度中毒表现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近几年学校常见的集体有毒动植物中毒有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等。因学生误食有毒动植物导致的中毒有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蓖麻籽中毒、马桑果中毒等。 四、预防措施 1.严格食品的采购关。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包括病死牲畜肉)。 2.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严禁食品贮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 3.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堂从业人员有皮肤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症状等不要带病加工食品。

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复习题 ㈠名词解释 1. 毒素型食物中毒(toxinic food poisoning) 2. 感染型食物中毒(infectious food poisoning) 3. 神经型食物中毒(clostridium botulinum food poisoning) ㈡填空题 1. 常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细菌有:,,, ,。 2. 胃肠型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有:,,, 。 3. 神经型食物中毒是因进食含有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如为主要表现。 ㈢选择题 1. A1型题 ⑴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主要治疗措施为: A.及早使用抗菌药物B.洗胃、灌肠 C.及早应用多价抗毒血清D.及时按消化道隔离病人 E.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补充液体 ⑵下列能引起血性腹泻的细菌为: A.侵袭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B.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D.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E.产毒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 ⑶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细菌为: A.变形杆菌B.大肠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D.沙门氏菌 E.副溶血弧菌 ⑷能引起过敏症状的病原菌是: A.沙门氏菌B.变形杆菌

C.副溶血弧菌D.大肠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⑸关于侵袭性细菌性食物中毒,下列哪项是错的? A.潜伏期较毒素引起者长B.可有发热 C.腹部绞痛D.粘液脓血便 E.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 ⑹下列哪项不是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A.病人均有传染性B.潜伏期短,起病急 C.常集体发病D.有共同进食可疑食物史 E. 夏秋季多发 ⑺神经型食物中毒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洗胃B.清洁灌肠 C.吸氧D.应用多价抗毒血清 E.使用大剂量青霉素 ⑻关于神经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中毒剂量越大,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B.患者神志不清,感觉正常,无发热 C.突然起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D.有眼肌、咽肌瘫痪,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E.婴儿患者首发症状常为便秘 ⑼关于肉毒毒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是一种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 B.为嗜神经毒素 C.主要由上消化道吸收,胃酸及消化酶可将其破坏 D.主要作用于颅神经核、外周神经等 E.可导致肌肉收缩运动障碍,发生软瘫 2. A2 广东某制衣厂部分工人傍晚后相继出现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大便为黄色水样便,部分病人大便中有粘液脓血。该厂工人中午均在厂食堂就餐。 ⑽最可能的诊断为:

食物中毒分类

食物中毒分类 按病原物质分类可分为: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二、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1.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的夏秋季节外,全年都可发生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肉类、禽类、蛋类和奶类,豆制品和糕点有时也发生。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5种类型。 1)胃肠炎型: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寒战。以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带粘液和血。因呕吐、腹泻大量失水,一般急救处理是补充水份和电解质。对重症、发热和有并发症患者,可用抗菌素治疗。一般3~5天可恢复,病死率在1%左右。主要是儿童和老人或体弱者治疗不及时所致。 2)类霍乱型:起病急、高热、呕吐、腹泻次数较多,且有严重失水现象。 3)类伤寒型:胃肠炎症状较轻。但有高热并出现玫瑰疹。 4)类感冒型:头晕、头痛、发热、全身酸痛、关节痛、咽峡炎、腹痛、腹泻等。5)败血症型:寒战、高热持续1~2周,并发各种炎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肾盂肾炎。败血症型主要由霍乱沙门氏菌引起。 2. 副溶血弧菌临床表现 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识不清。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本病的诊断,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季节,根据进食可疑食物(腌渍品、海产品)、集体发病、潜伏期短而起病急骤、发热和腹痛均较其他肠道传染病为严重、腹泻物呈血水样、失水多见等特点,临床诊断即可成立,对可疑食物进行培养,有时可分离出和粪便中相同的副溶血弧菌。本病应与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急性菌痢和霍乱等鉴别。 3.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潜伏期短,病例暴发集中,来势凶猛,呕吐剧烈,伴失水及虚脱,但恢复迅速,预后良好。发病以夏秋两季为多,各年龄组均可患病,痊愈后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本病无传染性。 被本菌污染的食品主要为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粥等)、牛乳及乳制品,以及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放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 本病起病急骤,病例暴发非常集中,一般于进食2-5小时发病,很少超过6小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最为突出而且普遍,腹痛、腹泻次之。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及粘液。腹痛主要位于中上腹,剧烈吐泻每导致虚脱、肌肉痉挛及严重失水等。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部分病例尚有发热、头晕、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别病例可出现酸中毒与休克。一般在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恢复。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进食可疑食物、集体发病、症状严重而短促等而作出初步诊断;食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克食物含菌可达数亿),诊断即可成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粪便中也可分离出此菌,因此,单从病人粪便与食物中分离出此菌不一定有诊断意义;另一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有相当的耐高温性,即使食物于食前100℃水中煮30分钟仍未被破坏,细菌虽已死亡,仍有可能中毒,此时标本培养虽为阴性,而未能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因此,本病的诊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在空气、土壤、水、粪便、污水及食物中广泛存在,主要来源于动物及人的鼻腔、咽喉、皮肤、头发及化脓性病灶。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A、B、C、D、E 型)和酶类。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此菌耐热性不强,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 为7.4,大约5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可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的肠毒素耐热性强,一般烹调温度不能将其破坏,218~248℃油温下经30 分钟才能被破坏。 (一)流行病学特点 1.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亦可发生。 2.中毒食品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 3.中毒原因主要是被葡萄球菌污染后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如在25~30℃环境中放置5~10 小时,就能产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的葡萄球菌肠毒素。 (二)发病机制 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机制目前尚未全部阐明。有研究认为,葡萄球菌肠毒素对小肠粘膜细胞无直接破坏作用,而以完整的分子经消化道吸收入血,到达中枢神经后刺激呕吐中枢致病。 (三)中毒表现 1.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2~3 小时,多在4 小时内,最短1 小时,最长不超过10 小时。 2.中毒表现为典型的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剧烈而频繁地呕吐(严重者可呈喷射状,呕吐物中常有胆汁、粘液和血)、腹痛、腹泻(水样便)等。 3.年龄越小对本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敏感性越强,因此儿童发病较多,病情较成人严重。 4.病程较短,一般在1—2 天痊愈,很少死亡。 (四)预防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汇编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一):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少华 学习目的: 1. 了解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3.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步骤和分析方法; 4. 提出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及撰写调查报告。 培训时间:4课时 培训方法:讲解、演练、讨论 参考文献 1. GB14938-19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2. 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卫生部第8号部长令(1999.12.24):《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6.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2003.5.9) 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006.1.1)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第三部分现场控制与处理 第四部分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第五部分现场调查的实验室支持 第六部分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七部分结案处理与措施建议 附件 ·《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

·《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教学建议:阅读15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复习食物中毒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能够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按照中毒致病因素分类可分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吃了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我省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为主。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教学建议:阅读10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简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经过,了解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和报告程序,提出问题。 《食品卫生法》规定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食物中毒事件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重要内容;同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规定: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政府需要作出应急处置。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四级) :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 级)、一般(IV级)。注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均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事件分级一经确认,必须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二、食物中毒事件只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个级别,无特别重大(I级),即: ·重大(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I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中毒30—99人,并有9例及以下死亡)。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附表1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致病原沙门菌属 副溶血性弧 菌(嗜盐菌) 葡萄球菌 肉毒梭菌 致泻性大肠埃 希菌潜伏期临床特点诊断参考常见中毒食品肉、禽、蛋、鱼、奶类及其制品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便中有时带脓血和粘液,高热,大于38℃,食品、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血6-72h(一 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菌般12-36h)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昏迷 恶心、呕吐次数不多、腹痛,多在脐部,呈阵发性胀痛或绞痛,腹泻,无里急后重,食品、容器、呕吐物、粪便中8-12h水样或洗肉水样便,少数便中有粘液,可能发热38℃-40℃,重者脱水、虚脱、血压下降。病程2-3d检出生物学特征或血清型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食品中检出葡萄球菌肠毒素,食品、呕吐物和粪便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血液、粪便中检出肉毒毒素,食品检出肉毒梭菌海产品、卤菜、咸菜等突然恶心、反复剧烈呕吐、上腹痉挛性疼痛、腹泻呈水样便,一般不发热,常因剧一般2-4h, 不超过6h烈呕吐导致失水和休克。病程1-3d 头晕、无力、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张口或伸舌困难、咽喉阻塞奶、蛋及其制品、糕点、熟肉等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肉制品、低酸性罐头等1h-7d 感、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病死率较高产肠毒素型ETEC: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肠道侵袭型EIEC: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与痢疾相似;肠道致病型EPEC:发

热、呕吐、6-72h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但无血,有类似感冒症状;肠道出血型EHEC:潜伏期长,3-10d,食品、呕吐物和粪便检出血清突发性腹部痉挛,类似阑尾炎的疼痛,水样便继而转为血性腹泻,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型相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死率高;肠聚集性粘附型EAEC:成年人中度腹泻,病程1- 2d、婴幼儿为2周以上的持续性腹泻 食品、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熟肉制品、蛋及其制品、奶、奶酪、蔬菜、水果、饮料等产气荚膜梭菌8-24h腹痛和腹泻菌,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肉类、水产品、熟食、奶等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等含水量高的食品、熟食品,冷盘和凉拌菜等蜡样芽孢杆菌8-16h呕吐型:恶心、呕吐伴头晕、四肢无力等;腹泻型:腹痛和腹泻为主。病程8-36h食品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相同型菌株剧烈腹痛、呕吐和频繁地腹泻、水样便混有血液或粘液,并有里急后重,寒战、高热,食品、呕吐物分离出志贺氏志贺菌 单增李斯特10-24h 8-24h体温达40℃,重者会出现痉挛菌,恢复期血清凝集效价比初期明显升高初期为一般胃肠炎症状,重者可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等,有时引起心内膜炎,孕妇食品和粪便检出单核细胞增禽蛋类、奶、肉及菌可发生流产或死胎多性李斯特菌期制品、水果、蔬菜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凉拌菜等食品、粪便检出血清型相同的变形杆菌5-18h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38℃-39℃)。病程1-3d变形杆菌;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12-15d后)的血清凝集效价有4倍增高椰毒假单孢 菌酵米面亚 种 其他致病性 弧菌(河弧 菌、创伤弧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a12835830.html,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研究进展 作者:刘保光宋博利李进福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3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革兰阳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寄生于人类和畜禽动物,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能引起包括食物中毒、非感染性疾病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严重疾病。截止目前,已发现的超过20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本文就肠毒素的特性、致病性及其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和食品监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肠毒素的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产生多种类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Es),根据发现时间先后顺序按照英文字母进行区分,目前已发现20多种肠毒素(SEA~SElX)。通常把这些肠毒素分为传统肠毒素(SEA~SEE)和新型肠毒素(SEG~SElX)。根据这些肠毒素是否具有呕吐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做了新的分类:其中SEA、B、C、D、E、G、H、I、R、S、T这11 种肠毒素已被证明具有催吐活性,称为肠毒素SEs。而那些在灵长目动物实验中没有表现出催吐活性(如SElL和SElQ),或是还没有被证实是否具有催吐活性的肠毒素,如SElJ、SElK、SElM、SElN、SElO、SElP、SElU、SElU2、SElV、SElX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类肠毒素蛋白(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like proteins,SEls)。另外根据血清型分类SEs已知有 A、B、 C1、C2、C3、D、E、G、H和 I等 10种血清型。所有SEs的氨基酸组成都已测定,分子中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酪氨酸等较集中。除 TSST外,所有 SEs含有2个半胱氨酸残形成的大约有20个氨基酸的胱氨酸环,在这个区域靠分子羧基端 SEA、SEB和 SEC1有明显的相似性。由此推测此区域含有催吐部位。TSST在化学上完全不同于其他肠毒素,它不含半胱氨酸,氨基酸排列顺序与其他肠毒素不完全一致,它含有188个氨基酸残基,末端氨基酸为丝氨酸。 二、肠毒素致病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根据食物中毒的原因分析,2014年微生物性食 物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52.1%,其中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肉毒毒素、蜡样芽孢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等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葡萄球菌肠毒素为最主要的污染源,约1μg /kg的毒素量即可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以呕吐,人在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食物后,会出现恶心、剧烈呕吐(多呈喷射状)等相关症状 2016年7月,黄埔检验检疫局从一批几内亚海域捕捞的进口冻马面鲀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是黄埔局口岸首次从自捕食用水生动物中检出该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产生的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难题,2000年,日本雪印乳业事件中,1.45万多人感染;2008年广东某品牌高钙牛奶也因污染此菌导致过百名幼儿发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品中毒比重大,仅次于大肠杆菌,对肠道破坏性极大,常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发病急,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发

食物中毒的总结大全

食物中毒的总结大全 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控等工作,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保护青少年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食物中毒的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食物中毒的总结1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 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食物中毒的总结2 根据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 胃肠型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 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 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 所致,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有100多个血清型。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这是由于气温高,适合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性增强。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其中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品。 临床上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临床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排水样便,可带少量粘液,重者可休克。本病全国各地均有流行,集体发病,及时治疗疗效佳。病死者多为病情重,伴有脱水、休克而未及时入院治疗者。因此及时诊断治疗是关键。 菌痢的临床表现 1.起病急,腹痛、呕吐、腹泻,便次每日数次至20-30次不等,多呈水样便、血水便(副溶血弧菌),可带少量粘液。 2.部分畏寒、发热、乏力。 3.重者脱水、酸中毒、休克。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4小时内曾进食可疑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同食者于短期内同时或先后发病,于1-2天内达高峰,多在夏秋季发生。 2.临床特点:发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便次每日数次至20-30次不等,多呈水样便,可带少量粘液,偶带脓血。 3.实验检查:取可疑食物及吐泄物培养,生长同一种病原菌,如: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腊样杆菌等,或获得葡萄球菌肠毒素。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3.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5.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6.蜡样牙孢杆菌食物中毒 7.韦氏梭菌食物中毒 8.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食物中毒 9.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 10.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1.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 类型及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毒素(肠毒素)型、感染(细菌侵入)型和混合型三类。 食品中污染了病原菌后,这些细菌在食物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因食用这种食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毒素型食物中毒;病源菌污染食物后,在食物中大量繁殖,人体摄入这种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后引起消化道感染而造成的中毒称为感染型食物中毒;由毒素

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报告制度

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报告制度 一、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制度 1、学生食物中毒的发现人依次应为:班级午餐当日管理人,班主任,及午餐后按序任课的教师。 2、一旦发现学生有中毒迹象,发现人应立即通知学校当日值日行政或校长本人,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群因效应发生,引起恐慌。 3、值日行政或校长在得知消息后,应迅速通知全校各年级各班、校医务室和伙食团已发现的情况,并迅速采取措施一面做恰当的应急处理,一面注意观察中毒的学生面积与中毒的程度,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4、各班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在接到值日行政或校长的通知后,应一面注意观察中毒的学生范围与中毒的程度,并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群因效应发生,引起恐慌。 5、伙食团在接到值日行政或校长的通知后,应迅速回收已发出的食品,保护食品,以备检查。 6、校医在接到值日行政或校长的通知后,应迅速到达现场,分析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初步救护措施,减少伤害。 7、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有关责任人必须在3小时之内报告重庆市渝中区基建保卫科。 二、学生食物中毒决策预设 1、通过观察分析,确认中毒学生属个别情况,首先应并采取措施防止群因效应发生,引起恐慌,同时一边通知该生家长,一边

责任班主任与校医迅速将该生送往最近处的正规医院治疗。 2、通过观察分析,确认中毒学生范围较大,首先应迅速通知120紧急救护;迅速通知110采取措施,实施紧急保卫,以免引发社会恐慌;并采取措施作中毒应急处理,减少伤害。 3、学校保卫人员要迅速控制校大门,严防别有用心者进一步扩大事态。 三、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注意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变化;保障营养、水分供应,催吐,可刺激患者咽喉部催吐,并及时送至医院。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变质蔬菜中毒: 中毒后应及时引吐,口服硫酸镁导泻,尽量排泄毒物;置中毒者于通风良好处,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鼓励中毒者多饮水,有紫绀和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严重者送医院。 ◆毒蕈蘑菇中毒: 催吐、洗胃或服用活性炭或浓茶水。无腹泻者口服硫酸镁导泻。同时可服用肝泰乐、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等保肝药;出血者采用维生素K、止血定、维生素C等控制出血;送往医院救治。 ◆四季豆中毒: 首先立即引吐,尽量吐出部分含毒物的食物和胃内容物,必要时洗胃、导泻;严重者送往医院。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发表时间:2018-01-21T14:06:33.7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3期作者:杨囡张俊君王丽娟王莹莹陈斌 [导读] 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这是一起由荷叶饼夹肉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陕西省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为了及时追查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查清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来源,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和GB4789.14-201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1]的方法和有关的参考资料,对可疑食品进行致病性肠道杆菌、球菌检验。结果经培养鉴定,从食品荷叶饼夹肉及2名患者呕吐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了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3株致病菌产肠毒素检测均为阳性。结论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这是一起由荷叶饼夹肉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数中引起急性胃肠炎的蛋白质肠毒素,由其导致的食物中毒多见于春夏季节,且中毒食品种类繁多[2-5],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问题,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占45%,而在我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25%[6]。 2017年2月16日渭城区某幼儿园两个班级学生饭后出现不适,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随后我实验室接到渭城区疾控中心送来学校餐厅食物留样及中心医院留取的病人呕吐物,经过数天培养与最后的生化鉴定,从患者呕吐物及食品荷叶饼夹肉中检出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了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证实该菌产生了肠毒素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来源 现场采取餐厅食物留样:荷叶饼夹肉1份,约70g,南瓜粥1份,约110g患者呕吐物2份,患者肛拭子1份。 1.2检验项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将可疑样品根据GB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和GB4789.14-201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的方法进行增菌分离鉴定。同时将食品样品的增菌液及患者的咽拭子、肛拭子标本按要求处理后提取核酸,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1.3培养基及试剂 缓冲蛋白胨水(BPW)、沙门显色平板、7.5%氯化钠肉汤、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显色平板、磷酸盐缓冲液、蜡样芽孢杆菌平板(MYP)、血平板均采用青岛海博生物有限公司;Baird-Parker(BP)平板、LB增菌液、营养琼脂均采用北京路桥生物有限公司;VITEK2阳性杆菌鉴定卡、VITEK2阴性鉴定卡、VITEK2芽孢鉴定卡均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有限公司;金黄色葡萄球菌荧光定量PCR试剂盒采用江苏硕世生物有限公司;ELIS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试剂盒采用德国拜发生物分析系统有限公司。 1.4检测方法 (1)增菌:①将食品荷叶饼夹肉、南瓜粥按比例称取样品分别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及蜡样芽孢杆菌增菌培养,将样品充分混匀,除单增菌外(单核增生李斯特菌30℃培养24小时),其它增菌液置于37℃培养24小时。②将2份呕吐物及1份肛拭子接种血平板、营养琼脂平板。 (2)分离培养:将上述增菌液分别取一接种环接种于相应的分离培养基(沙门显色平板、单增显色平板、MYP平板、金葡显色平板、BP平板、血平板)作平板划线,经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各平板上菌落,同时将剩余增菌液及患者咽拭子、肛拭子进行处理,用手工法提取核酸进行PCR分子生物学实验。 (3)各平板菌落生长形态:①食品荷叶饼夹肉及南瓜粥:沙门氏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分离平板均无可疑菌落生长,食品南瓜粥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平板也无可疑菌落生长,故排除该菌污染食物的可能性。②食品荷叶饼夹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上可见蓝绿色中等大小光滑湿润菌落;BP平板上可见灰黑色光滑湿润,周围有一混浊带边缘透明的小圆形菌落;血平板:圆形,菌落较大,乳黄色光滑湿润,周围有完全透明溶血圈。③呕吐物及肛拭子:2份呕吐物:血平板:圆形,菌落较大,乳黄色光滑湿润,周围有完全透明溶血圈;营养琼脂平板:乳黄色中等大小,光滑湿润的圆形菌落;1份肛拭子:血平板及营养琼脂平板均无可疑菌落生长。 (4)鉴定试验:将可疑的菌进行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试验。 食品荷叶饼夹肉及2份呕吐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试验 ①生化试验见表1 ②分子生物学试验:对荷叶饼夹肉的增菌液及2份呕吐物样品进行处理,用手工法提取核酸,进行了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在PCR结果中也显示出食品荷叶饼夹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为阳性,2份呕吐物样品结果也为阳性。 ③肠毒素检测试验: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的治病因子主要为肠毒素,所以我实验室对分离出的金葡菌株是否产肠毒进行了检测,我们分别采用了PCR方法和ELISA方法对5种金葡菌肠毒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2和表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