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书

六书

六书
六书

“六书”在语文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培训中心王征

“六书”在语文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汉字,历来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脊梁骨”,浸润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古老、神秘与深邃。著名学者饶宗颐说:“造成中国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每一个创意精妙,意趣绵长的汉字都是跳动着的音符。

汉字教学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学习过程,而现阶段的汉字教学中,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教学时间、教学数量的不足,教学方式的局限,造成了一种学生不会识字,不会写字、不会用字的局面,影响了文章的阅读、作文的写作,甚至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人际交流,限制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汉字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修养,是教师在教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我认为汉字的六书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切入点。

六书的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地官》,班固、郑众、许慎等众多学者都有大量的研究。现在一般采用班固的次序,许慎的名称。具体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与假借。六书是汉字的造字方式,是根据大量汉字的结构总结出来的,了解汉字的造字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有助于学习、掌握汉字,进而体会到汉字中的美,认识汉字这种美,由此激发出学生对汉字,对中华文明,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把六书与汉字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汉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味性。

(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诘诎即折屈。意思是描摹实物的形体,根据物体的形状运笔。象形字就是把字形画成它代表的事物的形状。

例(如图):1、人:象人体的侧视图;

2、女:像交手曲膝跪坐的妇女形

3、目:甲骨文像人眼,小篆改横为直,形已失真

4、臣: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5、册字形象展示出古代书的样子。

册字的字形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祖先写字也会出错,用刀把竹简上的错字刮掉或削去,然后重写。册字后面加把刀,记录的就是这种修改方法。删字最初就是删除、去掉的意思。

6、豆原来不能吃。

豆字的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二)指事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意思是一看就能识别是个什么事物,仔细考察会发现这个字的含义。是用在象形字的形体上标注记号的方法来加以补充的造字方法,近似象形字,其实是指出象形字的一部分。

指事字分为两种:

①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一、二、三、亖、五。

②象形字上加符号表示意义所在的:本、末、亦、刃、甘、寸等字,分别表示树根、树梢、腋窝、刀刃、香甜和寸口等意义。

简单的利用象形和指事,首先让学生先在学习中体现汉字的神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复杂汉字的理解和分析。

(三)会意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关联的象形字合并在一起,意义上加以联系,以显示新的意义。会意字一般表示动词、形容词或没有具体形象的名词。

例如:即、既

即字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本义:走近去吃东西。所以即表示将要之意。既字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这样理解后,这两个易混字就非常容易区分了。立即是马上,将要做之意;既然则表示表示已经完成。

在汉字教学上,会意法上一般人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因此应用会意法来进行汉字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

使——“人”一旦做了“吏”就爱使唤别人;

值——站得“直”,“人”的身价才高;

劣: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

财:真正的意义是凭自己的才能去赚取相应的财富;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运用会意析字法,对形近字加以解析,加强对比增强记忆。如:

燥与躁——燥,有“火”烤,当然就“干燥”;躁,左边是“足”,人一生气就跺脚,自然算脾气“暴躁”。

翅和翘——“翅”的一捺象飞翔的鸟“翅膀”,“翘”的一弯钩象“上翘”的尾巴。

会意思维在汉字教学中可以体现专题性与趣味性,而字谜与对联最能体现这两点。

1、字谜

汉字灯谜根据会意思维的特点,创造出许多妙趣横生的字谜,这也是用来进行汉字趣化教学的好材料。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便将字谜这一形式引入,虽然一开始学生感觉难了些,但学生学起来兴味盎然,形象化地认识汉字间架结构、汉字形音义联系特点等,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试举几例:其一:通过字义来分析的。①积食(打口语一)谜底为“吃不消”②生产必须出正品(达成语一)谜底为“不可造次”。

其二:通过字型来分析的。①合二而一(打一字)谜底为“面”

制谜猜谜最基本的原则是以文义入谜,运用别解。从广义上说,就是运用会意思维。尤其通过字谜来进行汉字教学,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联

对联是汉字语言学艺术中的一种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就对联本身来说,其文字游戏的性质并不浓,但对联丰富的形式中,析字联却是充分利用汉字独特的特点,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入手,拆字、合字撰成对联,别有一番情趣。就其思维方式来说,也正是会意思维的充分运用。以下举几例:

①苏小妹戏笑佛印“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反击“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②苏小妹见其兄迎接黄庭坚,戏道“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即“朋”),苏东坡笑对“小妹窗前捉半风”(半风即“虱”)

③朱元璋攻打姑苏就“天口”二字出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刘基以“人王”二字对之“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其它析字名联:

A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

B踢破磊桥三块石;搬开出门两座山。

C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女居左,子居右,世间配就好人。

D品泉茗,三口白水;竺仙庵,二个山人。

E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F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把析字联引入语文课堂,既加强了汉字教学效果,还可就这些名联所蕴含的文学性历史性,熏陶文字感悟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形声

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以事物作为形旁,取发音类似的字作为声旁组成新字),谓半声也”。

也就是说,形声字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造字,形符(也叫意符)表示意

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例如:杞、问、物、江、裏、风、年等等。

形声字占现代常用字的90%以上,所以学习汉字,可以借鉴使用的形声字的独特结构。

一、巧借形声记汉字

1.从义入手记形旁

⑴识记形旁首先要从理解形旁的意义入手,尤其是那些学生常用却又未弄清其意义的形旁。

A.“月”旁古指“肉”字,用于表示人身体的各个部位,外至“肌肤”内至“膏肓”,上有“脸”“脖”中有“膺(胸、腰)”,下有“臀”“腿”,记住了,膏肓不会写成膏盲。

B.王旁实是玉旁,琢是加工玉,瑕是玉上的斑点,玲珑是玉的声音,璀璨则是形容玉上的光彩。因此白璧无瑕不是白璧无瑕。

C.贝旁与金钱、物质利益挂钩。赌、财、赡、赎、赝、贷、货。“贪赃”是接受财物的贿赂,因此不是脏。

D.“礻”、“衤”。“衤”是“衣”字的演变,衬衫、褐。礻是示字的演变,礻旁都与祭祀、崇拜、祷祝相关。如祈祷、祝福、禅、禄等。

⑵在理解了形旁的意义之后,再根据字义来区分形旁的差异,也是识记形似字的捷径之一。

1.幕、募、暮、蓦、慕、墓分成理解为以布巾做围幕、大力募集、太阳落山、上马、心中艳羡、以土筑成坟。

2.赢、羸、嬴、蠃理解为赢利多与钱相关、蠃是虫子、羸义为瘦如山羊、嬴为早期的姓氏。

3.骛本义为马快跑,引申为追求。鹜本义为野鸭。那么好高骛远、趋之若鹜这两个成语就非常容易理解,而且不会混淆了。

4.腾、媵、塍、螣、滕的本义分别为马奔腾、指随嫁,陪送出嫁、田间的土埂、古书上说的能飞的蛇、水向上腾涌

形似字只有准确地了解了字义,再依据字义进行猜想。识记其形旁,既辨其形,又识其义,一举两得。

2.根据读音辨声旁

有许多汉字声旁相似却不相同,差别仅在一撇一点间,极易写错。那么我们

就可以根据读音来识记声旁。

A.伶、拎、龄、聆与衾、衿、吟、矜

以令为声旁的形声字,音节多为lin或ling,与它的声旁相近或相同。声旁为今的所有形声字的音节是jin qin yin,读音都与令大不相同。由此得出规律,音节为lin或ling的形声字,声旁是令而非今,而声旁是今的形声字,不发令音。B.冻、栋章节皆为dong,故声旁都为东旁;拣、练、炼所读的音节非dong,

故声旁不是东而是。

C.赝、膺上部分别为雁与,仅一点之差,赝读为雁,声旁写为雁;膺ying写成膺。

3.形声结合分结构

一些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分不清,易写错,从它的形旁加声旁的结构特点入手,先定形旁,再分声旁,识记起来容易。如:

A.落、潇。落叶、落花,本义与植物相关,上下结构;潇湘,本为水名,所以是左右结构。

B.撼,摇动之意,以手推之,那么它是左右结构。

形声字是汉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大量的识记汉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提示学生不可以以偏概全,只识半边字,特殊的汉字要提醒,教给学生全面、辩证的思维方法。

(五)转注

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文》:“考,老也。”又:“老,考也。”

转注字的字形特点:转注字之间意符和偏旁相同,如桥与梁都在木部,呻

与吟都在口部。转注字的字义特点:转注字之间含义相同,如考与老可以互相训释,是同义词(《说文》:“考,老也”;“老,考也”)。根据《说文》,其他的转注字如:迎与逆、妹与媦、邦与国、顶与颠、讽与诵等等。

(六)假借

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假借是由于语言中有了某个词的语音,但没有这个词的字形,于是借用一个与之同音的字来代替,用以寄托所要表达的事物。换句话说,就是用一个同音字当作记音符号来记录那个词。

假借与古音通假

假借属于“本无其字的假借”。

至于本来已经给某词造了某字,但写字的人临时借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则属本有其字的假借,一般叫做“古音通假”。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本来已有“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其意义是“智慧”的意思,这种情况是通假。

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与汉字结构有关;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与汉字结构无关;这叫做“四体二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转注与假借帮助学生识记一些同义字,但这种可简介即可,不必过分强调。

通过对六书的简单了解,将其在教学中与汉字的教学巧妙结合,灵活贯穿,不仅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对汉字的了解,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也是大有裨益的。

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灵药,学无定法,只要在教学中掌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科特点,把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就能把知识全面而深刻的教授给学生,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六书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汉代学者创立“六书”说,对文字学的发展是有巨大功绩的。此后一干多年的汉字研究,大多以《说文》为中心,“六书”为基本理论。过去的文字学者在讲汉字构造的时候,一般都遵循“六书”的说法,把汉字分成象形、指事等六类。“六书说”建立起了汉字构造学权威,在崇经媚古的时代里,研究文字学的人都把“六书”奉为不可违逆的指针。尽管他们对象形、指事等“六书”的理解往往各不相同,却没有一个人敢跳出“六书”的圈子去进行研究。大家写了很多书和文章,对“六书”的一些问题,诸如怎样给“转注”下定义,究竟应该把哪些字归人象形,哪些字归人指事,哪些字归人会意等等争论不休,但又争论不出有意义的结果来。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此举不够明智,白白浪费了很多精力,还影响了对文字学其他领域的研究。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里就曾说过:“。··…六书说能给我们什么?第一,它从来就没有过明确的界说,个人可有个人的说法。其次,每个文字如用六书来分类常常不能断定它应属哪一类。单从这两点说,我们就不能只信仰六书而不去找别的解释了。”‘〕裘锡圭先生评唐先生的话时也说:“这段话也许说得有点过头,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川,」为了完善汉字的结构理论,后代的学者试图突破“六书”理论的框架,作了许多改造“六书”的尝试,其中影响较大的学说有:清代学者戴震的“四体二用说”,1935年唐兰先生提出的“三书说”,1956年陈梦家等人提出的“新三书说”、当代一些学者提出的“平面结构”和“层次结构”以及北师大王宁先生提出的“结构一功能”分析法等等。这些学说的提出说明:虽然“六书说”为中国文字学奠定了基础,给古文字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但同时也应看到它的局限性。“六书”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第一,“六书”是分析近古文字亦即小篆的结果,它既不能全部解释古文字,也不能全部解释今文字。第二,“六书说”不够明确,历代的理解虽说大休相近,但也有不少歧异之处。“六书说”的问题的确不少,汉代学者对汉字构造的研究不可能十全十美。 “六书”理论是历史上汉字创制者与使用者总结出来的汉字形体结构规则,在近两千年的汉语文字学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的价值与功用是不可否认的。同时,也应看到,传统“六书”说是前人提出的一种汉字构形理论,如同历史上任何一种“学说”或理论观点一样,不能不受其产生时代客观与主观历史条件的局限,其有得也有失。 后人关于“六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六书”命名与划界是否合理,这实质上涉及“六书”能否涵盖全部汉字,是否与汉字一一对应的问题;二是造字之法与用字之法的讨论,这实质是涉及“六书”是否处于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问题。讨论者的分歧与争议,有的是《说文》本身历史局限造成的,有的则是讨论者认识上的差异所至。 实际上,在运用“六书”对汉字进行形体结构分析时,对于典型的只包含一种造字方法的汉字,可以作对应的分析。而对于蕴含多种造字方法的汉字,如有一种方式为主体,则可按主体归类;如其主体方式不明显,可只作分析说明,不必强行归类。 “六书”的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与后二书分属于不同层面,古代学者却将它们并列在一起。作为具有“重感悟,轻理念”的东方文化传统的我国古代学者来说,将其混同在一起,是不足为怪的(堪称中国古代学术经典的《毛诗序》中也有“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的说法,不仅将作为“诗之体”的“风、雅、颂”与“诗之用”的“赋、比、兴”相提并论,而且交错排列),但却给后来的研究者和使用者造成了不少麻烦,并形成了学术上的分歧。 争论多年的“六书”造字说与“四体两用”说没有本质上的太大的区别。我们不妨称所谓“六书”造字说为反映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包含不同层面的广义造字说,称“四书”造字说为专门说明汉字形体结构的狭义造字说,而戴、段提出“四体两用”说,不失为“快刀斩乱麻”的做法。 由于传统“六书”说存在分类界限不明和涵盖范围缺乏周遍性的争议,特别是难以说明小篆以前的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等)的构型规则,现代学者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汉字构形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如古文字学者提出的“三书说”。 应当指出,“三书说”将“假借(或表音字)”作为一种造字方法,其不属于对汉字进行形体结构分析的狭义造字说,而是反映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广义造字说。“三书说”将“象形”、“指事”、“会意”统称为“象形(或表意字)”,虽然避免了三者之间的纠葛,但对于人们认识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说,不免显得笼统。事实上,人文学科不能完全用科学方法来说明,任何造字理论都难以涵盖整个汉字、乃至一个时代或一种字体的汉字的构形规则。因此,在运用传统“六书”理论或提出新的理论来分析说明汉字结构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不要囿于历史的成说,不要受古人的局限,更不要陷入无谓的争论,以免白白浪费许多宝贵的精力和时间。其二,要注重语言文字的逻辑性和规则性的探索,尽可能建立汉字构形的理性规则,以便为汉字教学和文字的信息处理服务;同时要承认语言文字约定俗成的性质,承认具象(或形象)思维在语言文字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认识语言文字现象的人文特征。其三,要认识文字构形规则的相对性和多元性,不可能一种规则能够无一例外地涵盖所有文字现象,也不要因为存在某些例外而否认规则的客观存在。 汉字是一种最古老而又最具有个性的文字符号。对于它的性质,至今说法不一。明确汉字的性质及其形成原因,才能更好揭示“六书”的真谛。 世界各国所使用的文字多种多样,但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常用字中形声字的理据分析

常用字中形声字的理据分析 摘要: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绝大部分,常用字中超过七成的字是形声字,但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字的形音义都在发生着变化,汉字的结构类型随之发生变化,汉字的构字理据也发生了变化,形声字作为汉字的一份子,其构字理据亦有改变。本文主要从形声字声符和意符两个角度对形声字进行理据分析。 关键词:形声字声符意符理据性 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绝大部分。最初的形声字是在假借字上添加意符或在表意字上加注声符而产生的。形声字由意符和声符构成,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汉字的形音义都由于各种原因在不断变化着。字形上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隶变和简化这两次重大的变革,以及在书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讹变;字音主要体现在古音和今音的变化;字义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词义的假借和不断的引申。由于这些变化,一部分形声字的理据弱化,甚至丧失,形声字的范畴发生变化。我们有必要对形声字的理据性进行新的分析。 声符和意符是形声字的左右手,因此我们认为现代汉字中声符和意符都保留功能或部分保留功能的汉字为形声字。一般认为,意符表意,声符表音。不过,部分形声字的声符亦具有表意功能。所以本文着重从形声字声符的表音功能、意符的表意功能、声符的表意功能三个方面来说明现代汉字形声字的理据性,而对于部分理据丧失的形声字,本文将分类说明理据丧失的原因。 关于声符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声符是汉字体系中的表音符号”,有的学者认为“把部首以外的半边一概视作声符、其中包括表音的和不能表音的,还有形式类似声符而实际不是的”总的来说,声符就是形声字中表示形声字读音的部分。常用形声字共有928个声符,包括137个不成字声符和791个成字声符。如果声符能够精确表示字音,那么对于我们辨读汉字就能够带来一定的方便,但声符的声韵调与字音完全相同的汉字在形声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中国汉字在识读起来往往会出现“秀才只识半边字”的情况。我们将形声字与其声符的语音关系进行比较,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况:声韵调完全相同;声、韵同,调不同;声、调同,韵不同;韵、调同,声不同;声同,韵、调不同;韵同(近),声、调不同;调同,声、韵不同;声、调、韵都不同。而以声符表音功能的强弱可把声符分为完全表音声符,部分表音声符和不表音声符。其中不表音字符也就是声韵调都不同的形声字占到将近所有形声字的五分之一,比例并不是很大,毋庸置疑,声符的表音功能相对比较强大。 苏培成先生的曾在《现代汉字学纲要》中提到:“真正实用的文字都是有理据的。拼音文字的字母按照一定的规则拼合起来,就能表示出词的读音,这就是它的理据。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是语素文字,它的理据表现为部件和字音、字义间的联系。看到一个汉字,能够从它的部件联想到它的读音和意义。知道它代表的是什么语素,这样的字叫有理据,反之,看到了部件不能引起联想,这样的字就是没有理据。”我认可苏培成先生的观点,汉字语音和语义上的联系我们都称之为理据性。从声符的表音功能看来,无疑,形声字可以从字的构件了解字的读音,形声字是具有理据性的。 从意符的角度分析也是同样的道理。意符,是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具有表意功能。从一个形声字的意符可以联想到字的意义,这说明,形声字是有理据的。 上文提到并非所有声符都具有表音功能,那那些含不具有表音功能的声符的形声字是否就不具有理据性呢?另外,语言的发展变化,尤其是语音的发展变化,致使很多原来声旁与字音相通、相似的读音,变得不通或不相似了,这种变化最明显的结果就是造就了一批形声字表音度的下降。表音功能的衰弱又是否影响形声字的理据性呢?

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

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 导读:本文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汉字的性质 汉字是一种最古老而又最具个性的文字符号。对于它的性质,至今说法不一。明确汉字之性质和揭示“六书”之真谛,可以说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问题。 科学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指出,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1、表意体系,……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2、通常所说的表音体系,它的目的是要把词中一连串的声音模写出来。”(《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的这个论断,不仅着眼于文字记录语言的本质特性和文字构形的基本依据,而且也着眼于汉字的整体系统和构形特点。 在记录语词的职能上,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并无根本区别,其区别只在于连接词的纽带是词义还是语音。汉字在表义与表音的相互促进中,一直顽强地坚持固有的表意特点,不断采用新的方式增强其表意功能。这表现在三个方面:1、当汉字所记录的词所指的事物发生了变化,汉字总是及时地调整其字符。如“寺”原从“又”(表主持),后改从“寸”(表法度);“炮”原从“石”,后改从“火”等。2、

汉字中的假借字向形声字转化,成为汉字演变的一种规律。如“辟”转为“避”、“僻”、“嬖”,“因”转为“茵”,“舍”借为舍弃加“手”旁,“须”借为等待加“立”旁,等等。3、从早期形声字的来源看,它们不但不是表音性的产物,而且明显是汉字顽强地维持其表意体系的结果。如“考”为加“老”而成,“祝”为加“示”而成,等等。即使形声字里的声符,有一部分还具有区别词的作用。如“逃”与“迢”,“鹄”与“鹘”,“没”、“漠”与“沫”,等等。由此可见,汉字,包括形声字,是以意符为纲的。 二、《说文》与“六书” 首先必须明确,《说文解字》是处在语文学时代,其起始目的是为了“正字”,即为了正确地认字和写字。《说文叙》就是阐明认字和写字两大问题。不过,由于许慎博学多能,对汉字形体又深思熟虑,全面考察,因而使其成就在客观上突破了原来的目的,以至于引起后来学者浓厚的兴趣,并据此而作进一步的探讨与钻研,把它看成一部文字学的专著。传统文字学称作“小学”,开始也表明其起点是很低的识字教学,只是由于两汉经学今古文斗争中古文经学家的推崇,“小学”才上升为考证和释读儒家经典的津梁,即讲解古代文献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而有了崇高的地位。 其次,对于“六书”,班固引刘歆称为“造字之本”。所谓“造字”,当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汉字的整体系统而言,即把语词转化为文字;二是就汉字的单个形体而言,即单个字形如何体现所记载的语词。许慎所说“作书”当指后者,且云“厥意可得而说”。因此,“六

汉字六书分析

初:会意。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婚(形声。字从女,从昏,昏亦声。古时婚字为昏,即女子出嫁要在黄昏时,明月 照路,犹如走着光明幸福之路,是吉祥的;在古代多是夜里娶亲的。昏”意为日落西 方地平线”、暮色” 女”指新娘。女”和昏”联合起来表示新娘像太阳下山回家一样回归自己的家(夫家、妇家)”本义:〈动〉嫁。 莫(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 e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 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走)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而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同本义而,颊毛也。一一东汉许慎《说文》即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阳.形声。从阜,?#91; (y a ng )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节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郡(形声。从邑,君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行政区域) 甘(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斤.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比形声。从二匕,匕亦声。隶定字形已经与甲骨文字形相脱离,不能据甲骨文字形 解释。匕”本义为用匙把食物送入口中”引申义为美味” 比”本义为两种食物同 美”。引申义为等列” 同美”。再引申义为评定优劣次序”。 戒会意。甲骨文的戒”字中间是一把长戈,左右两侧是两只手,合起来像两只 手紧握长戈,以防来敌。金文和小篆把两只手移到戈”下。《说文》曰: 戒,警也。 从人,持戈,以戒不虞。”戒”的本义是防备”、戒备。 高(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 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妇(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

六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六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形声 5、转注 6、六书假借字 二、判断题: 1、清代以后,人们对于“六书”的说法,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2、古人是先定“六书”原则,然后再造字的。() 3、“婚”、“姻”、“拘”、“钩”都是形声兼会意字。() 4、“期胡朗朔”四字有相同的形旁。() 5、“联肘肚胆”四字有相同的形旁。() 6、“育肺胱脂”四字有相同的形旁。() 7、“腐腊腥腿”四字有相同的形旁。() 8、某字的假借义与它的字形结构有关。() 三、选择题: 1、最早提到“六书”的古籍是()。 ①《论语?学记》②《尚书?舜典》③《论语?季氏》④《周礼?地官?保氏》 2、古代有三位学者对“六书”的名称进行解说,即()①刘熙班固郑 玄②郑众许慎司马迁③郑众班固许慎④郑玄班固郑众 3、下列四组字中组全是象形字。①瓜相它水②肉舟耷虎③贫燕龟免④ 网豆贝自

4、下列四组字中()组全是指事字。 ①刃末本三②旦果水上③巢二立下④斤朿亦字 5、下列四组字中()组全是会意字。①果棘牧信②巢枣取武③友从看 逐④旦珏品囚 6、下列四组字中,()组全是形声字。 ①牢涓祭邓②莫洛缸悲③淮汪贡斐④企洪病颖 7、在下列四组形声字中,()组没有省形字或省声字①考钩框砥②骞 嫁贡湍③珊婚虹婢④娶深婿榆 8、在下列四组双音语词中,加点字都是假借字的一组是()。 ①明党恭敬容貌翁姑②皮韦权衡新旧宗族③乌呼 难易依冯险阻④恐惧行来难易科则 四、说明题 1、说明下列汉字的构造方式。交男臣集果门吹炙友贝册甜舀保车界调 血旦感 2、说明下列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结构关系及其本义。背妃尝(嘗)策 特修胡戚衷 五、问答题: 1、什么叫“六书” ?具体说出“六书”的基本内容。 2、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各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3、你认为许慎以“令” 、“长”二字作为“假借”的例子妥当吗?请说明理由。 六、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会意字解读

会意字大全 有趣的会意字 出:出去一看,山外有山。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休:一人倚树,立足休息。 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林:乔木丛生,成为树林。 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艳:色彩丰富,鲜艳美丽。 尘:小土为尘,尘土飞扬。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 裕:有衣有谷,富裕之家。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 掰:用手分物,掰为两截。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 功:出工有力,就会成功。歪:不端不正,东倒西歪。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具有新意义的字。下面举一些例字,让大家读一读,想一想。 尖,上小下大,形成尖形;尘,细小的土形成尘埃;劣,少出力,偷工造成劣品;夯,大力,打地基、筑堤坝夯土都要用大力气。这些字的字义一想便知,很有道理。 吠,犬叫;咩,羊叫;鸣,鸟叫。用“口”与不同的动物组合,以表示它们的叫声,多么巧妙。 岩,山石;嵩,山高;岐,山的分支;岚,山风、山雾。用“山”与不同的字组合,构成不同意义的字。 仙,山中隐居的人;佃,田中耕作的人;休,靠着树歇息的人;伐,拿斧头砍树的人;戎,扛着武器守卫边疆的人。用“人”与其他字组合,构成字义比较抽象的字。 信,人言,一个人说话要讲诚信,不骗人;诬,巫言,巫婆说的话都是骗人的,怎么能相信呢?这些字都含有做人的道德规范。 最有趣的要推“忐忑”二字了,心上上下下,表示心神不定的意思,正像俗话所说:心里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的。 有趣的会意字汉字有四种造字方法。一是象形,画出实物的形状,如“人”字和“木”字。二是指事,少数指事字只用符号,如“一”字和“五”字。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上加符号,如“本”字,是在“木”字下边加上符号“-”表示“根”的意思;“刃”字,是在“刀”字上加一个“、”,表示刀“刃”的意思。三是会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合成一个新的意思。四是形声,由“形旁”“声旁”构成。如木材的“材”,“木”是形旁,表示这个字和“木”字有关;“才”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会意字比形声字少,但比象形字、指事字多。 会意字十分有趣。比如,“家”字上边的“宀”是屋子,下边的“豕”是猪,古时候人们家中大都养猪,所以就用“宀”下有“豕”表示“家”。“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眼睛)的上边,向远处望。“明”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明亮。“好”字本来是“美”的意思,由“女”“子”组成。“男”由“田”“力”组成,表示男人,因为过去男人主要在田里劳动。“休”由“人”“木”组成,一个人靠着树,表示休息。另外,还有“不”“正”组成“歪”字,“小”“土”组成“尘”字,“两”“人”组成“俩”字,等等。 有一些会意字是用相同的字组成的。如林、森、晶、双、多、炎、品。两个“木”组成“林”字,表示树林;三个“木”组成“森”字,表示树多。“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晶”由三个“日”组成,和“明”一样,都表示明亮。 从字形上了解会意字的意思,很像猜字谜。下边三个会意字表示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众、仨、苗。

六书说

六书理论 第一节“六书说”的提出及其发展 “六书说”是最早也是传统分析汉字结构类型的理论。 “六书”这个名称,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周礼·地官·保氏篇》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1】但其中对六书只有一个总名称,而没有具体细目。到两汉时期,对此有具体说明,主要有三家。 班固的“六书说”。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2】 郑众的“六书说”。东汉的郑众曾经注解过《周礼》,写成《周礼解诂》一书。该书后来亡轶,但东汉郑玄的《周礼注》保留了郑众《周礼解诂》的一些内容。郑玄注云:“郑司农(按:即郑众)云: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3】 许慎的“六书说”。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4】 以上虽然分成三家,但实际上出自同一个源头。前人考证认为,班固的《六艺略》完全照录西汉末年刘歆的《七略》而来,所以,班固对六书的说明,实际上就是刘歆的认识,班固的六书观也就是刘歆的六书观。又根据记载,刘歆教授的学生中,就有郑兴、贾徽。郑兴把自己从刘歆那里得到的小学知识传授给儿子郑众。贾徽是贾逵的父亲,而许慎就是贾逵的学生。汉朝的学者,很重视学术传承,因此,三家的“六书说”实际只有一个源头,他们对六书性质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班固谈到六书的性质时说“造字之本也”,也是郑众和许慎的共同认识。 三家的“六书说”虽然出自同一个源头,但内部也有差别,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具体名目有出入。班固的六书名称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则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只有象形、转注、假借三书的名称相同,其余三书则各有出入。 第三,比起前两家来,许慎的“六书说”有很大发展。前两家的六书,只有具体名称,没有解释。许慎的六书,不只有具体的名称,还有定义,并在每一书之下举了两个例字。虽然由于认识、字数、押韵的限制,其定义有不严密的地方,但是,在文字学的初创时期,这已经十分难得了。许慎的定义和例字使六书的内

六书详解(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

一、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 (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表意性是汉字最基本的特性。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汉字造字法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这是前人对汉字研究的科学总结。文字学家又研究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方法,假借和转注实为用字方法。在四种造字方法中,形声字的出现表明了汉字由表意性向表音的方向发展,而先于它之前的象形、指事、会意则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下面我就简要地谈谈这三种字的基本特征。 1、象形 象形就是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出它的轮廓和特征。这种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而成的文字就称象形字。 如:日月目山 象形字的特点很明确,就是许慎所说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至于如何象形,当然是以能使人们一见就知义为目的。因此可以画得简单而达到此目的,也就不需复杂化,这就是年谓的“独体象形”,如以上所举四例。有的事物画得太简单,不能使人一见就知义,如“果”字,如只画一个圆的果形(上面部分),人们也可能当成田地的“田”,而把“田”置于“木”的上面,则表示果实的“果”;如“血”,若只画“ ”,人们也不知道这是水是沙或是血,而把像血滴的“ ”与盛牲血之器“皿”一起画出来,就能使人联想到血。象这类由两种同类或相关事物的实形组合而成的字叫合体象形字。合体象形字所含的二体若分开后,一般有一体不能单独成为具有合体字义或与合体字义有关的字。如“血”字的“ ”不单独成字,另如“果”之“田”,是果实的象形,不单独成字,如果说电它与“田”相似,那也与果实无关。像这类的合体象形字还有“眉”、“瓜”、“石”等。《说文》共收象形字264个。 象形字的产生,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使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更为密切。并开始成为真正记录语言的工具。 一些具体的事物可以画它的形象,但遇到抽象的概念就难以描绘了,于是人们想出了第二造字方法,那就是“指事”。 2、指事 指事就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写一二笔作为符号或别作简单的符号以指明所要说明的事物的一种方法。如“木”字是个象形字,在古代“木”字就是“树”的意思,在它下面加一短横,就成了“本”字,即特指“木”的根本,如果把短横这一符号放在“木”上,就成了“末”字,则表示树梢之所在。把短横放在“木”中间,就成了“朱”,表示在木的中间剖开,里面是红色的木质,所以朱的本义是红心木。又如“刀”字是象形字,若指刀口时如何画呢?这实在是无形可画,于是就在“刀”字的撇上(即刀锋处)加一点,这一点就是指事符号,指明刀口之处,即表示“刃”字。象本、末、刃这类字都是在原有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事符号来指明意义的。

论传统六书与各种三书说的优劣

试论传统六书与各种三书说的优劣 <一> 六书说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 "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没有对"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释。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东汉许慎受刘歆的启示,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在这本书的"叙"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应该是),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这六种造字方法的特点,可以简介如下: 1.象形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比如:

人(甲骨文)月(金文) 2.指事用一种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比如:上(甲骨文)"上"字下面的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的一短横是指示性符号,表示位置在水平线以上这样一个概念。 本(小篆)"本"字是在象形的"木"字之下加一个指示性的小横,表示树根。 3.会意把意义可以相互配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比如: 从(甲骨文)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后面,表示跟从。 相(甲骨文)左边是一棵树的象形,右边是一只眼睛的象形,二者组合后,表示用眼睛观察树木。因此"相"的本义是"仔细察看"。 4.形声用一个字作形旁,表示意义类别,用另一个字作声旁,表示读音。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形声字。比如: 河。左边是" (水)",作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右边是"可",作声旁,表示读音。 谋。左边是" (言)",作形旁,表示与语言有关;右边是"某",作声旁,表示读音。 5.转注指同一部首的字可以互训(互相解释)。比如《说文解字》:"老,考也。" 6.假借借用已有的字,表示同音而不同义的字。比如,借当小麦讲的"来"作来往的"来",借当毛皮讲的"求"作请求的"求"。 许多文字学者认为,只有前面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后面的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之法。

“六书”理论研究综述

目录 序 (1) 一、草创期 (1) 二、成长期 (2) 三、成熟期 (3) 四、新时期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6)

“六书”理论研究综述 (山东经济学院文学院李波) 序 “六书”理论形成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六书”理论正式创立的标志。从那以后,“六书”理论就成为传统文字学中的一个基础理论,同时也是核心理论之一,甚至还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六书学”。纵观“六书”理论的整个研究过程,可以分为草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新时期四个时期。本文就“六书”理论研究的历史分期、各个时期独特的学术成就以及“六书”理论的优缺点等问题进行归纳概括,理清脉络,并加以系统分析和科学评价。 为了论述的方便和清晰,本文对“六书”理论研究分为两个层面、四个时期:第一个层面是传统“六书”理论研究的层面,这一层面贯穿了草创期、成长期和新时期三个时期;第二个层面是从现代语言学视角研究的层面,其中既有传统性质的因素,又更多地蕴含着现代语言学因素,主要是指新时期。 一、草创期 “六书”理论的草创期可以追溯到周代,贯穿春秋战国和两汉,直至南唐。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的诞生标志着草创期的结束。这一时期,就其研究的总体趋势和特性而言,始终没有摆脱传统“六书”的性质,一直是在“六书”理论的影响下研究和探讨汉字的构形问题,或者说这个层面对于“六书”的研究,其基本精神是继承式的、阐发式的、修正式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跳出许慎的拘囿。 “六书”名称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日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①由此可知“六书”作为“六艺”中的一门学科,最初是用来教育公卿士大夫子弟的。至于“六书”的具体名称,《周礼》并没有明确说明。 有关“六书”具体名称的确定大概到汉代时期才产生的。具体来说,汉代主要有三人对“六书”的具体名称和排列顺序做了界定。郑玄注引郑众《周礼解诂》谓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指出六书的具体名称和次第。班固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②。郑众和班固虽然说明了“六书”的具体名称和次第,然而却没有对“六书”作解释,更没有运用“六书”的原理去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许慎师从贾逵“受古学”,作《说文解字》.他在该书的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许慎不仅提出“六书”的名称,而且对“六书”的内容做了具体阐释:“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③。三家对“六书”的名称和次第都不相同。于是唐代张参《五经文字叙》用“六书”,名称依许慎,次第依班固,即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以后徐锴《说文系传》、郑樵《通志·六书略》,一直到近代朱宗莱《六书释例》等都均沿用张参说。“六书”的这种排列次序反映出汉字产生和孳乳的一般规律。 ①《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3月第1版第24页. ②班固.汉书·艺文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5年10月第1版第18页. ③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页.

六书分析

易,象形。本义:蜥易。 果,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 牧,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 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街,形声。从行,圭声。“街”,小篆象纵横相交的十字路。本义:四路相通的大道。辩,形声。从言,辡( 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朝,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 zhāo)本义:早晨。 亦,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 人腋窝。 鸣,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它,象形。小篆字形。象虫形。本义:虫。 盥,会意。小篆字形,从臼( jiù),舂米用的器具,从水,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合起来表示:以手承水冲洗而下流于盘(皿)。本义:洗手。 颠,形声。从页( xié),真声。本义:头顶。 朱,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本义:赤心木。 景,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驭,会意。从又,从马。又,手。用手驾御马匹。本义:驾御车马。 北,会意,从二人相背。 监,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臣,竖目),右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监”就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本义:监督,察看督促。 皿,象形。小篆字形,象碗、盆之类的食器。本义:器皿。 自,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州,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伐,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江,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臭,会意。从犬,从自(鼻)。狗鼻特别灵敏,故从二字会意。( xiù)本义:闻气味。止,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刃,指事,刀刃。 莫,会意,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莫故切。 韦,形声。从舛( chuǎn),舛像两脚相对形。意为违背。囗声。韦是违的初字。本义:违背。 身,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恭,形声。从心共声。 涉,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沐,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4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4 交卷时间:2016-02-13 15:28:00 一、单选题 1. (5分) 当代中国文化的方向是()。 ? A. 现代化 ? B. 西化 ? C. 复归传统 ? D. 社会主义新文化 得分:0 知识点:14.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2. (5分) 《三国演义》作者是()。 ? A. 蒲松龄 ? B. 罗贯中

? C. 曹雪芹 ? D. 施耐安 得分:5 知识点:9.1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3. (5分) 汉语语音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 复音节语 ? B. 粘着语 ? C. 单音节语 ? D. 多音节语 得分:5 知识点:3.1 汉语的特点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中国传统文化截止时间为()。 ? A. 1912年 ? B. 1919年 ? C. 1840年 ? D. 1949年 得分:5 知识点:1 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5分) 盛唐诗坛中被称为“诗佛”的是()。 ? A. 李白 ? B. 王维 ? C. 贺知章 ? D. 杜甫 得分:5 知识点:9.1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5分) 古典戏曲《牡丹亭》的作者是()。 ? A. 关汉卿 ? B. 曹雪芹 ? C. 汤显祖 ? D. 白朴 得分:5 知识点:10.1 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与成就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7. (5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第一部传记文学总集是()。? A. 《春秋》 ? B. 《汉书》 ? C. 《左传》 ? D. 《史记》 得分:5

汉字结构“六书”说

汉字结构“六书”说 教学参考 1123 1456 汉字结构“六书”说 关于汉字的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一为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引郑众的话“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一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云:“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一为许慎,其《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不仅指出了六书各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子。据唐兰先生考证,三家之说同出于一源,因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根据西汉末古文经学创始大家刘歆的《七略》删节而成的,所列六书名目、次序也应本于刘歆所述,而郑众、许慎的学术师承又与刘歆有渊源,郑众之父是刘歆的学生,许慎之师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然而三家的细目有两点不同:一为指事、会意、形声的称谓不同,二为各书次第不同。后世研究者认为,称谓不同反映三家对这三书的认识可能有差异,各书次第不同反映三家对各种字产生的先后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代三家,只有许慎为六书下有定义,故要正确理解古人的六书说,必须弄清许慎六书说的原意。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许慎六书说的原意,并对后人存在分歧的看法作简要的述评。 一、象形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字、月字就是这种字。 “日”字篆文象太阳形,中间一短横是填空隙的饰画,无实义;“月”字篆文象弦月形,中间一画,也是饰画。如考察商周文字,二字象形程度更高。然而许慎未见过商周文字,仅据篆文来作分析。 许慎的定义和例字,表明象形字有如下特点: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2)答案 一、填空。 1、“六书”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汉书》。名称的次序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2、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是许慎。 3、“四体二用说”是清代着名学者戴震提出的,他认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书之体”,转注、假借二者是“所以用文字者”,后人概括为“四体二用说”。 4、陈梦家“三书说”的名目是每个字皆具有三个属性,即“形”、“音”、“意”。 5、表意字就是通过字形表示字的意义的字。 6、合体象形是由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这个字一部分是固有字,另一部分则象物形。 7、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字形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具有一致性,因而表意具有直观性,可以使人见形而知义。 8、指事字的根本特点是用一个字符来象征一种意义所构成的。 9、会意字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符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整字。 10、根据造字所用部件形体的特点,会意字可以分为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类。 11、按会意字表示整字意义的方式,会意可以分字形会意和字义会意两类。 12、会意字与指事字的区别是指事字是独体字,即由一个字符构成的字,而会意字则是合体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符构成的字。 13、表音字是用字表示语音,通过语音表达字义的字,“六书”中称为假借字。 14、假借字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意思无法用形体表达,就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达的字。 15、假借的原则是借字和被借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16、意声字是字形既表意又表音的字,也就是“六书”中的形声字。 17、字形的内部功能是指字的形体对字音字义的作用。 18、字形结构是指整字内部的各级部件在组成整字时的组合方式。 19、字形构成包含的要素有构成整字的部件和部件构成整字的方式。 20、汉字字形的构件指构成汉字字形的材料,特点是独立性和稳定性。 21、汉字形体结构方式指汉字构件组成整字的组合方式。 这种方式包括的要素有:解除关系、空间位置关系、组合的层级关系。 22、汉字字形的循变指字的形体遵循着原来的基础和造字意图的变化。 23、汉字字形的讹变指字的形体在演变过程中脱离了原来的形体基础与造字意图。 24、汉字字形的分化指一个整字分化为几个不同的整字。 25、汉字形体变化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从个人即字的制作者、使用者对字形的需求的角度来考察;另一方面是从社会因素对字形的制约的角度来考察。 26、书写的要求对汉字形体变化产生了的影响有:①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体从图画型转变为笔画型;②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形趋于省简。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谁,怎么解释的? 答:最早对“六书”作出解释的是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汉字 六书分析

初:会意。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婚(形声。字从女,从昏,昏亦声。古时婚字为昏,即女子出嫁要在黄昏时,明月照路,犹如走着光明幸福之路,是吉祥的;在古代多是夜里娶亲的。“昏”意为“日落西方地平线”、“暮色”。“女”指新娘。“女”和“昏”联合起来表示“新娘像太阳下山回家一样回归自己的家(夫家、妇家)”本义:〈动〉嫁。 莫(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 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走)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而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而,颊毛也。——东汉·许慎《说文》 即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阳.形声。从阜,?#91;(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节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郡 (形声。从邑,君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行政区域) 甘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斤.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比形声。从二匕,匕亦声。隶定字形已经与甲骨文字形相脱离,不能据甲骨文字形解释。“匕”本义为“用匙把食物送入口中”,引申义为“美味”。“比”本义为“两种食物同美”。引申义为“等列”、“同美”。再引申义为“评定优劣次序”。 戒会意。甲骨文的“戒”字中间是一把长戈,左右两侧是两只手,合起来像两只手紧握长戈,以防来敌。金文和小篆把两只手移到“戈”下。《说文》曰:“戒,警也。从人,持戈,以戒不虞。”“戒”的本义是“防备”、戒备。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

传统_六书_说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初入小学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智力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已经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迫切需要接受更有条理的语言训练。然而汉字是方块字,一字一音,不能像字母文字那样进行拼写,识记一个个的繁难字形是儿童学习汉字的难点。然而,汉字要在认识500个之后才能读简单的句子;至少要1000个才能读内容极简单的,落后于他们的语言、智力和求知欲很远的小文章;必须要2000多个才能大体和他们的需要逐步适应。随着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小学阶段识字量由原大纲要求的2500字增加到“课标”规定的3000字。然而,教学时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一半,由原来每周10节语文课减为每周5节,这就使得现阶段的小学识字教学更面临着识字量增加和教学课时减少的矛盾。这个矛盾使小学识字教学陷入了窘境。如果按照目前一般小学语文课本的编法,学会2000个字需要大致四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 字不够用是儿童急于要求开展阅读的拦路虎,成了他们提高的障碍,甚至成了对他们的压抑。所以,“识字拖住阅读的后腿”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亟 待解决的问题。而传统教学法又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怎样才能走出目前小学识字教学的困境,真正实现识字教学质与量的飞跃呢? 一、以“六书”说为指导进行识字教学,是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我们认为,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要在一个科学的理论机制之下来构建,探索一种真正符合汉字根本性质,且适合儿童学习的科学识字教学 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最终 走出困境。欲工其事,必先循其本。识字教学理应从汉字的根本性质入手,依据汉字的根本性质来教汉字。“六书”说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汉字性质和 构造的全面系统的理论。“六书”之名首见《周礼》,最早就是指我国古代汉 字教学的内容,[1] 后来东汉许慎对“六书”进行了全面阐述,他通过分析9353个以篆文为主的汉字的结构,归纳出六种汉字造字结构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写成了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自从“六书”说一提出,就一直被汉字研究学者奉为圭臬,成为汉字研究的准绳,并历代沿袭,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以识字教学为核心、按照汉字结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的语文教学系 统。[2]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六书”的规 则教给儿童,一般先教独体字,再教合体字,清人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纯体既识,乃教以合体字。又须先易讲者,而后及难讲者。能识两千字乃 可读书。”历史证明,这种识字教学方法卓有成效,历经千年而不衰。因为它抓住了汉字的根本性质,有着无与 伦比的优越性。可是,时至今日,综观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我们却发现,极少有人能自觉且科学地应用“六 书”说来指导识字教学。这是为什么 传统“六书”说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与管理》2009年2月15日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霍生玉 茺 教学思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