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晶变压器的发展史

非晶变压器的发展史

非晶变压器的发展史
非晶变压器的发展史

非晶变压器的发展史

自1885年匈牙利的冈茨工厂首先研制成第一台具有闭合磁路的单相变压器以来,铁心是一般碳素钢丝或碳素钢作为当时的导磁材料,铁心是卷铁芯结构。1903年出现热轧硅钢片,铁心结构改为叠片式,空载损耗降低50%以上。1935年美国阿尔姆柯公司向市场供应冷轧硅钢片。1964年日本发明高导磁晶粒取向冷轧硅钢片。1964年日本的新日铁公司开始市场供应这种硅钢片。这样,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又一次大幅度下降,0.23mm厚经激光照射或等离子处理的高导磁晶粒取向冷轧硅钢片于50Hz及1.7T下的单位损耗已降到每公斤0.9瓦。

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首先从金和硅合金中发现另一种导磁的非晶合金,1974年美国联信公司研制出铁基非晶合金,1974年美国GE公司发现它有较低单位损耗(1.5T60Hz下的单位损耗为0.44W/kg)。

从此,变压器行业开始注意非晶合金作为配电变压器导磁铁心的材料。1978年美国研制出10KVA非晶铁心变压器,对外公开是1980年研制成的15kVA非晶铁心变压器。此后,国外很多变压器制造厂开始研制这种变压器,我国也已研制成功非晶铁心变压器,有的厂已能批量生产。目前,非晶铁心三相配电变压器的最大容量已达2500kVA。非晶铁心变压器的投网运行,已获得可观的节能效果。级配电变压器年需量约5000万KVA,若全部采用非晶合金变压器,一年可节电100亿kWh以上。同时,还可带来良好的环保效益,少向大气排放CO2、SO2,减少核废料。

所以,推广发展非晶铁心配电变压器不但有良好的节能效益(同容量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可下降70%~80%),而且还有环保效益。建议国家电力公司应大量采用非晶铁心配电变压器及非晶铁心组合式变压器。

一、非晶铁心变压器的特点

非晶合金是一种厚度极薄,仅0.03mm厚的一种导磁材料,故设计成卷铁心结构是最佳的结构方案。一般,单相变压器的卷铁心结构是一个框,三相变压器的卷铁心结构是由四个框合并成类似三相五柱式结构。因为非晶合金带难以剪切,一般是以边缘剪切处加温而获得良好的剪切面,故卷铁心截面都呈长方形,长宽比的选择应使导线平均匝长与非晶合金重量为最优参数。

由于非晶合金的压力敏感性,成形后铁心应在磁场下进行消除压力的退火处理,为了便于绕组在绕制好的情况下顺利套在铁心柱上(四框式卷铁心的每个相绕组要在相邻的两个框上),在卷铁心的每个框的铁轭部分有交错布置的接缝。以上是一系列的加工过程,为获得最好的性能,非晶合金具有交错接缝的卷铁心都以标准尺寸并经磁场下退火后由专业厂供货的。

三相配电变压器容量较大时,因非晶带的宽度限于220mm左右,故可选用几个卷铁心叠在一起的结构,所以,用这种叠放式结构,可使非晶铁心三相配电变压器单台容量扩大到2500kVA。

从电气性能上,由于采用三相四框五柱式结构,每个相绕组套在磁路独立的两框上,每

个框内的磁通除基波磁通外,还有三次谐波磁通存在,三次谐波磁通占基波正弦波磁通的百分数则与运行时额定磁通密度选用值有关。一个绕组内两个卷铁心框内三次谐波磁通正好在相位上相反,数值上相等。因此,整个每一组绕组内的三次谐波磁通相量和为零。只要变压器三相绕组接法,如D接,有三次谐波电流的回路,在感应出的二次侧电压波形上就不会有三次谐波电压分量。当然,每个框内的空载损耗还是会受到各自框内三次谐波磁通的影响。

根据上面分析,三相配电变压器采用非晶铁心获得节能与环保效益的结构方案将是:四框铁心组成三相五柱结构,非晶铁心是经退火且有交错铁轭接缝的结构,铁心与绕组都是呈长方形截面,绕组可采用先绕制成形的结构,是较好的配合。

二、非晶铁心的设计参数

非晶合金的饱和磁密较低,固此额定磁通密度不宜选得更高,一般选取1.3~1.4T的磁通密度可获得较好的空载损耗值。

由于非晶合金的单片厚度仅为0.03mm,故叠片系数仅80%左右,因此,非晶铁心的毛截面要较硅钢片铁芯为大。虽非晶合金的比重比硅钢片小,最后的铁心重量仍较重。

鉴于非晶合金的价格较贵,有必要选用更合适的绕组排列,使整台变压器价格有所下降。

传统的配电变压器都采用单同心结构,即低压绕组:高压绕组是内外布置。为了减少非晶合金用量,可采用双同心结构,即低压绕分裂为两部分,高压绕组布置在两个低压绕组之间。将双同心绕组结构与三相四框五柱式非晶合金卷铁心相配合可使非晶合金用量下降,从而使整台变压器价格趋于下降,更有效地能进一步推广非晶合金在配电变压器的应用。

为使用户获得免维护或少维护的好处,非晶铁心配电变压器还可设计成全密封式结构,使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内油与外界空气不接触,可防止油的氧化。

由于非晶合金的压力敏感性,非晶铁心在受压后空载损耗会增大,将绕组支撑在单独的绕组支撑系统上,经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的实际突发短路试验证明,这个结构配合措施是正确的,而且是必须的。

如果在组合式变压器内(国内简称箱变)的铁心也由非晶合金按上述结构方案制成,更容易解决非晶合金成本高的难题,也就是说,组合式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更具有发展前途。

三、人们对非晶合金铁心担心的一些问题是不成立的

在非晶合金铁心发展过程中,人们对非晶合金曾担心过一些问题:

1、非晶铁心变压器出厂后经一般运行时间,非晶会不会晶化,空载损耗会不会经运行而呈增加趋势。

应该说,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约为415℃,晶化温度为550℃。这些温度对于非晶合金带加工、铁心成形后退火,正常运行温度,短路热稳定温度都已是足够高的值,所以对晶化的担心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至于运行中空载损耗会不会上升的问题,早在开发非晶铁心配电变压器期间已有所考虑。1983年美国EPRI与GE公司以及纽约州电力公司曾对这一问题有所考虑,到1985年已制造出的1000台25kVA、15kVA柱上变压器报送到90个EPRI成员单位进行为期两年的现场试验,经测试数据表明,运行二年后的空载电流与空载损耗与交接试验时极为吻合。所以,由于不

存在运行中空载损耗有变化的情况,制造厂与用户都在批量生产与批量运行。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内,已有各种规格的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60万余台在配电网中运行。

2、非晶铁心的磁致伸缩要较传统晶粒取向冷轧硅钢片要大,因此噪声水平不易保持。这也是一种误解。

在同一磁通密度下的磁致伸缩,非晶合金的这一值是比传统晶粒取向冷轧硅钢片要大。但是,冷轧硅钢片的饱和磁通密度较高,约为2.03T左右,而非晶合金的饱和磁通密度较低约为1.5T左右。因为非晶铁心变压器的额定工作磁通密度要比冷轧硅钢片铁心变压器的额定工作磁通密度要低得多。实际的磁致伸缩是接近的。从同规格变压器不同导磁材质的实际声级水平来看,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具有相同的声级水平,也就是说,就声级水平而言,非晶铁心变压器与冷轧硅钢片铁心变压器具有相同的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三相2500kVA及以下三相配电变压器采用非晶合金作为铁心的导磁材料,不单有节能效益,而且有环保效益。非晶合金又是在退火后按标准尺寸供货,变压器制造厂不多增加铁心加工生产线,所以,在推广上不应有难题。在合理的设计的参数与合理的绕组与铁芯配合结构下,会获得合理的非晶合金变压器价格,对国家而言,这是节能的重大措施。

根据国内外经验,非晶铁心不但可用于配电变压器,还可推广到组合式变压器(即箱变)不但可用于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还可用于树脂浇注式干式变压器,不但可用于工频变压器,还可用于中频变压器。

如将非晶合金推广延到超微晶合金,使饱和磁密度降到1.25T左右,使起始导磁率提高。这将是测量级电流互感器的最理想导磁材料,比坡莫合金的价格要便宜得多,性能比坡莫合金还要好些。

所以,非晶导磁材料应列重大举措而被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制造行业。国家电力公司也应推广非晶铁心配电变压器在城乡电网系统发展与改造中大量应用,以获得节能与环保的双效益。

非晶合金变压器简介

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简介 一、概述 非晶合金变压器是采用新型导磁材料——非晶合金带材来制作铁心的新型高效节能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非常小,SH15型非晶变比用硅钢片作为铁心的S9型变压器空载损耗下降70%以上,空载电流下降约80%,是目前节能效果非常好的配电变压器。是符合国家经委、计委颁布的《中国节能技术大纲》精神的理想电气产品。自198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非晶配电商业投运以来,这二十多年来非晶变已经在国内、国外电网上普遍运行了。 二、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发展历程 1、国外发展历程 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最早是由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发展历程如下: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在金和硅的合金中发现一种导磁的非晶合金;1974年,美国联信公司研制出铁基非晶合金,同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现非晶合金具有低单位损耗特性;1978年,美国研制出10kV A非晶合金变压器;198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电力研究所和帝国电力研究公司联合研制的非晶合金变压器投入运行;198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始商业化批量生产非晶合金变压器。目前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得到应用和发展,在瑞士、英国、西班牙、加拿大、日本、印度、菲律宾、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有非晶变制造厂。 2、国内发展历程 我国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应用与发展相对较晚,1985才开始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制工作,但近几年来发展相对较为迅速,主要发展历程如下:1985年,上海变压器厂引进国外非晶合金铁心,装配完成一台30kV A的非晶合金变压器,同年,上海钢铁研究所研制出100kV A的三相叠片式非晶合金变压器;1991~1995年,国内联合了上海变压器厂、天津变压器总厂、北京变压器二厂、保定变压器厂、辽阳变压器厂和佛山变压器厂6家生产厂,试制完成额定容量为160、200、315kV A和500kV A 等4种规格的样机6台;1998年,上

CAD制图 油浸式变压器装配图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制图 课题名称油浸式变压器装配图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10 月21 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电气工程制图 题目油浸变压器装配图绘制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3年 10月 14日设计完成日期 2013年 10月 21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1、性质 《电气工程制图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AutoCAD知识的强化训练,它对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加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 2 、目的 通过该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操作技能: ①能正确无误地读懂所给图纸,进一步熟悉机械标准; ②熟悉AutoCAD命令,灵活并综合运用CAD命令绘图,进一步加深对CAD软件的熟练程度; ③对图纸所表现的产品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课程设计教学基本内容 用CAD软件绘制油浸变压器的装配图。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独立完成所布置的任务,不得拷贝。

主要设计条件 1、提供电机/接触器/变压器装配图一张。 2、提供上机条件。 说明书格式 1、课程设计封面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说明书目录 4、概述 5、绘图过程 6、总结与体会 7、参考文献 8、附录(图纸); 进度安排 设计时间:1周 星期一上午:下达任务,上课 星期一下午至星期四:绘图 星期五上午:准备说明书 星期五下午:答辩

参考文献 《AutoCAD2007 中文版应用教程》,机械工程出版社,周健编著。 百度百科 百度知道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G03配电网SBH15_M型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技术规范标准

配电网SBH15-M型非晶合金油浸式 变压器技术规 前言 按照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制度规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要求,科学地建立健全供电局的标准体系,指导和规本企业配电运行管理的工作,实现配电运行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 本规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规,执行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供电局的实际而制定。 本规由供电局生技部负责解释。 1.应遵循标准 规中所有设备及其备品备件,除本规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GB)、电力行业标准(DL)和国际单位制

(SI)。如果供方有自已的标准或规,应提供标准代号及其有关容,并须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现行标准如下:GB 1094.1- 1996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 1094.2 -1996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 GB 1094.3 -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 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 1094.5 -2003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 1094.4 --1996 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分接和联接方法 GB /T6451 ---1999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0318 ---2002 油浸式非晶合金鉄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JB/T10088 ---1999 6-220kva变压器噪音等级 GB 50150 ---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15164 --1998 油浸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 3096 -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JB/T 3837 -1996 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JB/T 10318-2002《油浸式非晶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 2. 环境及系统条件

油浸式变压器结构图解

结构图解 1-铭牌;2-信号式温度计;3-吸湿器;4-油标;5-储油柜;6-安全气道 7-气体继电器;8-高压套管;9-低压套管;10-分接开关;11-油箱; 12-放油阀门;13-器身;14-接地板;15-小车 电力变压器概述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当一次绕组通以交流电时,就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通过铁芯导磁作用,就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交流电动势。二次感应电动势的高低与一二次绕组匝数的多少有关,即电压大小与匝数成正比。主要作用是传输电能,因此,额定容量是它的主要参数。额定容量是一个表现功率的惯用值,它是表征传输电能的大小,以kVA或MVA表示,当对变压器施加额定电压时,根据它来确定在规定条件下不超过温升限值的额定电流。现在较为节能的电力变压器是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其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特低。最终能否确保空载损耗值,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当在产品结构布置时,除要考虑非晶合金铁心本身不受外[3]力的作用外,同时在计算时还须精确合理选取非晶合金的特性参数。国内生产电力变压器较大的厂家有特变电工等。 供配电方式: 10KV高压电网采用三相三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运行方式。

用户变压器供电大都选用Y/Yno结线方式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运行方式,可实现三相四线制或五线制供电,如TN-S系统。 电力变压器主要部件及作用①、普通变压器的原、副边线圈是同心地套在一个铁芯柱上,内为低压绕组,外为高压绕组。(电焊机变压器原、副边线圈分别装在两个铁芯柱上) 变压器在带负载运行时,当副边电流增大时,变压器要维持铁芯中的主磁通不变,原边电流也必须相应增大来达到平衡副边电流。 变压器二次有功功率一般=变压器额定容量(KVA)×0.8(变压器功率因数)=KW。 ②、电力变压器主要有: A、吸潮器(硅胶筒):内装有硅胶,储油柜(油枕)内的绝缘油通过吸潮器与大气连通,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以保持变压器内部绕组的良好绝缘性能;硅胶变色、变质易造成堵塞。 B、油位计:反映变压器的油位状态,一般在+20O左右,过高需放油,过低则加油;冬天温度低、负载轻时油位变化不大,或油位略有下降;夏天,负载重时油温上升,油位也略有上升;二者均属正常。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

G配电网SBHM型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技术规范

G配电网S B H M型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技术规 范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配电网SBH15-M型非晶合金油浸式 变压器技术规范 前言 按照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要求,科学地建立健全中山供电局的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本企业配电运行管理的工作,实现配电运行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规范,执行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中山供电局的实际而制定。 本规范由中山供电局生技部负责解释。 1.应遵循标准

规范中所有设备及其备品备件,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GB)、电力行业标准(DL)和国际单位制(SI)。如果供方有自已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代号及其有关内容,并须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现行标准如下: GB 1996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 -1996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 GB -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 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 -2003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 --1996 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分接和联接方法 GB /T6451 ---1999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0318 ---2002 油浸式非晶合金鉄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JB/T10088 ---1999 6-220kva变压器噪音等级 GB 50150 ---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15164 --1998 油浸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 3096 -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JB/T 3837 -1996 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JB/T 10318-2002《油浸式非晶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

非晶合金变压器变压器

1.超低损耗特性,省能源、用电效率高; 2.非晶金属材料制造时使用较低能源以及其超低的损耗特性,可大幅节省电力消耗及减少电厂发电量,相对的减少CO? SO?废气的排放,降低对环境污染及温室效应,免保养,无污染; 3.运转温度低、绝缘老化慢、变压器使用寿命长; 4.高超载能力,高机械强度; 5.非晶铁心在通过较高频率磁通时,仍具有低铁损及低激磁电流的特性而不致产生铁心饱和的问题,故以非晶铁心制成的SCRBH15型非晶合金变压器具有较好的耐谐波能力; 6.投资回收效益快。 三、技术参数 额定功率:50/60(KVA) 效率(η):100~1000 电压比:10000/400(V) 外形结构:立式 冷却方式:风冷式 防潮方式:灌封式 绕组数目:三绕组 铁心结构:非晶合金 冷却形式:干式 铁心形状:R型 电源相数:三相

频率特性:低频 型号:SCRBH15-200/10 S:三相变压器;B:低压为箔绕,就是用铜箔或铝箔绕指,而不是用铜线或铝线绕制;H:非晶合金变压器,铁心材料为非晶合金,不是传统的硅钢片;15:性能水平号,现在主流性能水平号为11,数字越高表示越节能;M:全密封波纹油箱,也就是说这是台油浸式变压器;500:容量为500kVA;10:电压等级为10kV,挂接于10kV线路. 1、S-三相变压器。 2、CR-非环氧树脂浇注的包封式干式变压器(有ABB的环氧树脂缠绕式和昆明赛格 3、迈的NOMEX绝缘材料制作的两种典型产品)。 4、B-用铜箔绕制的线圈。 5、H-非晶合金制作的铁心。 6、11-设计序号(其实代表损耗标准)按理讲用非晶合金制造的产品设计序号应该是15型(最新产品)。不知道为什么损耗还用老标准。 7、250-是变压器额定容量。 8、10-高压为10千伏,指电网电压,变压器进线的线电压。 9、0.4-低压是400伏,指变压器的输出的线电压。 变压器: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心(磁芯)。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

非晶合金变压器

非晶合金变压器(amorphous alloy transformer)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发研制的一种节能型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产品对于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高,具有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特点。世界上最早研发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国家是美国,当时由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承担了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制项目。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了商品化生产。由于使用了一种新的软磁材料——非晶合金,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性能超越了各类硅钢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兼具了节能性和经济性,其显著特点是空载损耗很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电网节能降耗的要求,是节能效果最为先进,使用成本也较为经济的配电变压器产品。 外文名:amorphous alloy transformer 开发者:美国通用电气 开发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我们先从非晶材料(amorphous materials)说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所谓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反之,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则为非晶态材料, 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材料。科学家发现,金属在熔化后,内部原子处于活跃状态。一但金属开始冷却,原子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态规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晶体。如果冷却过程很快,原子还来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固住了,由此就产生了非晶态合金,制备非晶态合金采用的正是一种快速凝固的工艺。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液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合金液以每秒百万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将1300℃的合金液降到室温,形成非晶带材。 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相比,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铁基非晶合金为例,它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损耗的特点。由于这样的特性,非晶态合金材料在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微电子等众多领域中具备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例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减轻电源、设备重量,增加有效载荷。用于民用电力、电子设备,可大大缩小电源体积,提高效率,增强抗干扰能力。微型铁芯可大量应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的变压器。非晶条带用来制造超级市场和图书馆防盗系统的传感器标签。非晶合金神奇的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应用历史 在对非晶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非晶带材的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

油浸电力变压器的构造讲解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一、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结构 器身:铁心、绕组、绝缘结构、引线、分接开关 油箱:油箱本体、箱盖、箱壁、箱底、绝缘油、附件、放油阀门、油样活门、接 地螺栓、铭牌 冷却装置:散热器和冷却器 保护装置:储油柜油枕、油位表、防爆管安全气道、吸湿器( 呼吸器) 、温度计、净油器、气体继电器瓦斯继电器 出线装置:高压套管、低压套管 1 、铁芯 铁芯在电力变压器中是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它由高导磁的硅钢片叠积和钢夹夹紧而成铁心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在原理上:铁心是构成变压器的磁路。它把一次电路的电能转化为磁能又把该磁 能转化为二次电路的电能,因此,铁心是能量传递的媒介体。 在结构上:它是构成变压器的骨架。在它的铁心柱上套上带有绝缘的线圈,并且牢固地对它们支撑和压紧。铁心必须一点接地。 2、绕组 绕组是变压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绕组采用铜导线绕制,它与铁心合称电力变压器本体,是建立磁场和传输电能的电路部分。电力变压器绕组由高压绕组、低压绕组,高压引线低压引线等构成。 3、调压装置 变压器调压是在变压器的某一绕组上设置分接头,当变换分接头时就减少或增加了一部分线匝,使带有分接头的变压器绕组的匝数减少或增加,其他绕组的匝数没有改变,从而改变了变压器绕组的匝数比。绕组的匝数比改变了,电压比也相应改变,输出电压就改变,这样就达到了调整电压的目的。 ⑴有载分接开关:有载分接开关的额定电流必须和变压器额定电流相配合。切换开关需要定期检查,检查时应易于拆卸而不损坏变压器油的密封。开关仅应在 运行 5~6年之后或动作了 5 万次之后才需要检查。 ⑵无励磁分接开关:无励磁分接开关应能在停电情况下方便地进行分接位 置切换。无励磁分接开关应能在不吊芯(盖)的情况下方便地进行维护和检修, 还应带有外部的操动机构用于手动操作。 4、油箱 电压等级高的变压器油箱应装设压力释放装置,根据保护油箱和避免外部 穿越性短路电流引起误动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动作压力。 油箱顶部应带有斜坡,以便泄水和将气体积聚通向气体继电器。通向气体继电器 的管道应有 1.5%的坡度。气体继电器应装有防雨措施,并将采气管引至地面。 5、绝缘油: 绝缘油采用环烷基油,绝缘油应为IEC 规范IA 号油,其闪点不低于140℃。制造厂除供应满足变压器标准油面线的油量( 含首次安装损耗 ) 以外,另加10%

关于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史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史的调查报告 郴州市九中209班贺虹莎 【摘要】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关键词】中国航天, 飞船发展史,稳定发展. 【正文】 一、简介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008年9月25日~28日,航天员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因为有人出舱活动时,必须要有三个人协同完成。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待命,实现了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 2011年11月1日~17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35kV 油浸变压器使用说明

OZB.469.504 安装使用说明书 -35kV级油浸式变压器 中电电气集团 江苏中电输配电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35kV级油浸式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1.适用范围 (1) 2.变压器结构简介 (1) 3.运输 (2) 4.验收 (2) 5.存放 (2) 6.安装变压器 (2) 7.变压器投入运行 (5) 8.变压器投入运行后的注意事项 (5) 附录组件使用说明 A.压力释放阀 (6) B.分接开关 (8) C.套管 (14) D.吸湿器 (15) E.温度控制器 (16) F.气体继电器型 (18) G.SYJ-50型速动油压继电器 (20) H.指针式油位计 (22)

35kV级油浸式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1适用范围 1.1本说明书适用于35kV级油浸式变压器。 1.2产品型号说明 S F S Z9-□/□ 高压绕组电压等级(kV) 额定容量(kVA) 性能水平代号 调压方式:有表示有载调压,无表示是无励磁调压 绕组数:有表示三绕组,无表示双绕组 冷却方式:有表示风冷,无表示自冷 三相变压器 2变压器结构简介 2.1铁心 铁心材料选用优质高磁导冷轧取向硅钢片,全斜,步进式三级接缝,无孔绑扎,板式夹件结构。 2.2线圈 线圈材料采用优质无氧铜材料制造的圆铜线或扁铜线,低压线圈采用连续式或螺旋式结构;高压线圈采用连续式或多层圆筒式,不浸漆,但经过干燥处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3器身绝缘 铁心窗口内线圈上端增设30mm整体层压木压圈及30mm分体附压板,下端增设70mm整体层压木托板,不但加强了主绝缘强度,而且提高了线圈轴向的动稳定性。 2.4引线 高压引线,有载调压时采用优质的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无励磁调压小电流时采用无励磁调压分接开关,大电流时采用三只单相无励磁分接开关。 2.5油箱 ≤6300kVA变压器采用桶式油箱和固定式片式散热器,≥8000kVA变压器采用钟罩式油箱和可拆卸式片式散热器。 2.6总装配 压力释放阀开启式变压器容量≥315kVA安装压力释放阀(见附录A)。 温度控制器变压器容量≥1000kVA安装温度控制器(见附录E)。 气体继电器变压器容量≥800kVA安装气体继电器(见附录F)。 速动油压继电器变压器容量≥8000kVA安装速动油压继电器(见附录G)。

G配电网SBHM型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技术规范定稿版

G配电网S B H M型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技 术规范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配电网SBH15-M型非晶合金油浸式 变压器技术规范 前言 按照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要求,科学地建立健全中山供电局的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本企业配电运行管理的工作,实现配电运行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规范,执行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中山供电局的实际而制定。 本规范由中山供电局生技部负责解释。

1.应遵循标准 规范中所有设备及其备品备件,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GB)、电力行业标准(DL)和国际单位制(SI)。如果供方有自已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代号及其有关内容,并须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现行标准如下: GB 1094.1- 1996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 1094.2 -1996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 GB 1094.3 -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 气间隙. GB 1094.5 -2003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 1094.4 --1996 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分接和联接方法 GB /T6451 ---1999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0318 ---2002 油浸式非晶合金鉄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JB/T10088 ---1999 6-220kva变压器噪音等级 GB 50150 ---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15164 --1998 油浸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 3096 -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优缺点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优缺点 摘要: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数的方便,但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极端的破坏。人们已经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环保、低碳生活的概念。非晶合金变压器的诞生,响应了社会的主流。本文主要介绍了非晶合金材料的特点,及非晶合金变压器性能上的优缺点。 关键词:非晶合金变压器优缺点 非晶合金变压器是高科技环保节能产品,其节能和环保作用已被国际所公认,也被国内电力系统、建设部门上下所认识。目前,产品在制造使用技术上的可行性已日趋成熟,在市场上获得了竞争优势。其高效能、美观环保的卓越特性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推崇和广泛好评,被誉为“当前世界电气潮流的高科技绿色产品”。 所谓非晶合金变压器,就是指用非晶合金制造成变压器铁芯,并组装成的变压器。 非晶合金是指,合金材料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超急冷凝固的技术,使得在材料的微观结构中,金属原子在从液体(钢水)固化成固体的过程中,原子来不及排列成常规的晶体结构就被固化,而形成的原子结构无序排列的合金材料被成为非晶合金。非晶合金材料被发现具有非常优异的导磁性能,它的去磁与被磁化过程极易完成。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相比,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此外非晶态合金材料,还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微电子等众多领域中,例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减轻电源、设备重量,增加有效载荷。用于民用电力、电子设备,可大大缩小电源体积,提高效率,增强抗干扰能力。微型铁芯可大量应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的变压器。非晶条带用来制造超级市场和图书馆防盗系统的传感器标签。非晶合金神奇的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必将在非晶态合金技术领域做出更加令世人瞩目的贡献。 以铁元素为主的非晶态合金为例,它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损耗的特点。铁基非晶合金较硅钢材料铁芯损耗大大降低,达到高效节能效果。因而作为一种极其优良的导磁材料被引入变压器等需要磁路的产品中。 铁基非晶合金在工频和中频领域,正在和硅钢竞争。铁基非晶合金和硅钢相比,有以下优缺点。 1)铁基非晶合金的饱和磁通密度Bs比硅钢低。但是,在同样的磁通Bm 下,铁基非晶合金磁通损耗的量比0.23mm厚的硅钢小3%。一般人认为损耗小的原因是铁基非晶合金带材厚度薄,电阻率高。这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铁基非晶合金是非晶态,原子排列是随机的,不存在原子定向排列产生的磁晶各向异性,也不存在产生局部变形和成分偏移的晶粒边界。因此,妨碍畴壁运动

非晶合金变压器规格大全及保养

非晶合金变压器规格及技术参数 一、非晶合金变压器规格 1、KBSGZY-H-系列非晶合金矿用隔爆变压器 KBSGZY-H-系列介绍 树脂浇注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是一种用非晶合金铁芯为导磁材料和薄层环氧树脂浇注来包封高,低压绕组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绕组采用铜箔绕制,高压线采用H及高强度漆包线和玻璃纤维加强的环氧树脂包封结构。具有优良的耐潮和抗裂性能。铁芯的非晶合金带卷制而成。 型号含义 执行标准 GB8286 -2005 《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 正常使用条件

(1)海拔不超过1000米; (2)环境温度:最高气温+40℃;最高日平均气温+30℃ 最高年平均气温+20℃;最低气温-5℃ (3)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95%(+25℃时); (4)在有甲烷混合气体和煤尘,且有爆炸危险的矿井中; (5)无强烈颠簸,震动和与垂直面的倾斜度不超过15°的环境; (6)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蒸气; (7)无滴水的地方; (8)电源电压的波形近似于正弦波; (9)三相电源电压近似对称。 性能特点 1.超低空载损耗比KBSG(ZY)型空载损耗减少约70~80%; 2.超低空载损耗及负载损耗特性,省能源,用电效率高,大量使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可大幅提高用电效率,减少不必要能源损耗及电厂设立。 3.环保,非晶合金材料制造时使用较低能源以及其超低损失特性,大幅节省电力消耗可减少电厂发电量,相对的减少SO2,CO2废气的排放,(本资料由山西鑫宇联(国内变压器生产龙头企业)提供,转载注明出处)降低对环境污染及温室效应 4.运行温度低,绝缘劣化小,变压器使用寿命长。非晶合金变压器损耗极低,产生热量少,温度上升慢,故整个变压器运行温度低,绝缘劣化缓慢,可靠性高,变压器寿命长。 5.投资回收效益快使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初期投资虽然较高但因其高效率,省能源特性,在负载率80%的情况下其额外的投资将在数年内回收,并在其因为使用者节省可观的电费支出。 主要技术参数 6000V技术参数表

非晶合金介绍

非晶合金介绍 发布时间:2012-9-22 阅读次数:139 字体大小: 【小】【中】【大】 铁基非晶合金(Fe-based amorphous alloys) 铁基非晶合金是由80%Fe及20%Si,B类金属元素所构成,它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1.54T),磁导率、激磁电流和铁损等各方面都优于硅钢片的特点,特别是铁损低(为取向硅钢片的1/3-1/5),代替硅钢做配电变压器可节能60-70%。铁基非晶合金的带材厚度为0.03mm左右,广泛应用于配电变压器、大功率开关电源、脉冲变压器、磁放大器、中频变压器及逆变器铁芯, 适合于10kHz 以下频率使用 由于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时原子来不及有序排列结晶,得到的固态合金是长程无序结构,没有晶态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称之为非晶合金,被称为是冶金材料学的一项革命。这种非晶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优异的磁性、耐蚀性、耐磨性、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高的电阻率和机电耦合性能等。由于它的性能优异、工艺简单,从80年代开始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界的研究开发重点。 在以往数千年中,人类所使用的金属或合金都是晶态结构的材料,其原子三维空间内作有序排列、形成周期性的点阵结构。 而非晶态金属或合金是指物质从液态(或气态)急速冷却时,因来不及结晶而在室温或低温保留液态原子无序排列的凝聚状态,其原子不再成长程有序、周期性和规则排列,而是出于一种长程无序排列状态。具有铁磁性的非晶态金合金又称铁磁性金属玻璃或磁性玻璃,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均称为非晶态合金。 发展史 1960年美国Duwez教授发明用快淬工艺制备非晶态合金为始。其间,非晶软磁合金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67年开始,直到1988年。1984年美国四个变压器厂家在IEEE会议上展示实用非晶配电变压器则标志着第一阶段达到高潮,到1989年,美国AlliedSignal公司已经具有年产6万吨非晶带材的生产能力,全世界约有100万台非晶配电变压器投入运行,所用铁基非晶带材几乎全部来源于该公司。从1988年开始,非晶态材料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铁基纳米晶合金的发明。1988年日本日立金属公司的Yashiwa等人在非晶合金基础上通过晶化处理开发出纳米晶软磁合金(Finemet)。1988年当年,日立金属公司纳米晶合金实现了产业化,并有产品推向市场。1992年德国VAC公司开始推出纳米晶合金替代钴基非晶合金,尤其在网络接口设备上,如ISDN,大量采用纳米晶磁芯制作接口变压器和数字滤波器件。 制作方法 1.水淬法 2.铜模吸铸法 3.铜模喷铸法 4.甩带 5.定向凝固 6.粉末冶金 7.高能球磨等

非晶合金变压器设计

什么是非晶合金 我们先从非晶材料说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所谓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反之,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则为非晶态材料, 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材料。科学家发现,金属在熔化后,内部原子处于活跃状态。一但金属开始冷却,原子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态规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晶体。如果冷却过程很快,原子还来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固住了,由此就产生了非晶态合金,制备非晶态合金采用的正是一种快速凝固的工艺。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钢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钢水以每秒百万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将1300℃的钢水降到200℃以下,形成非晶带材。 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相比,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铁元素为主的非晶态合金为例,它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损耗的特点。由于这样的特性,非晶态合金材料在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微电子等众多领域中具备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例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减轻电源、设备重量,增加有效载荷。用于民用电力、电子设备,可大大缩小电源体积,提高效率,增强抗干扰能力。微型铁芯可大量应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的变压器。非晶条带用来制造超级市场和图书馆防盗系统的传感器标签。非晶合金神奇的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是用新型导磁材料——非晶合金制作铁芯而成的变压器,它比硅钢片作铁芯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指变压器次级开路时,在初级测得的功率损耗)下降80%左右,空载电流(变压器次级开路时,初级仍有一定的电流,这部分电流称为空载电流)下降约85%,是目前节能效果较理想的配电变压器,特别适用于农村电网和发展中地区等负载率较低的地方。 非晶合金变压器设计 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的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特低。最终能否确保空载损耗值,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当在产品结构布置时,除要考虑非晶合金铁心本身不受外力的作用外,同时在计算时还须精确合理选取非晶合金的特性参数。除此设计思路外,还须遵循以下三点要求: (1)由于非晶合金材料的饱和磁密较低,在产品设计时,额定磁通密度不宜选得太高,通常选取1.3~1.35T磁通密度便可获得较好的空载损耗值。 (2)非晶合金材料的单片厚仅为0.03mm,所以其叠片系数也只能达到82%~8 6%。 (3)为了使用户能获得免维护或少维护的好处,现把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的产品,都设计成全密封式结构。 变压器非晶合金结构特点

SH15-2500KVA非晶合金变压器 19

SH15-2500KV A非晶合金变压器是采用新型导磁材料——非晶合金带材来制作铁心的新型高效节能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非常小,SH15型非晶变比用硅钢片作为铁心的S9型变压器空载损耗下降70%以上,空载电流下降约80%,是目前节能效果非常好的配电变压器。是符合国家经委、计委颁布的《中国节能技术大纲》精神的理想电气产品。自198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非晶配电商业投运以来,这二十多年来非晶变已经在国内、国外电网上普遍运行了。 SH15-2500KV A/10KV非晶合金变压器主要分类 按照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结构组成、功能特点以及适用领域,目前非晶合金变压器主要分类如下:三相油浸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单相油浸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地埋式非晶合金变压器、非晶合金路灯变压器、箱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风力发电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光伏发电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等。 正常使用条件 海拔不超过1000m 户内或户外 最高环境气温度+40℃最高日平均温度+30℃ 最高年平均温度+20℃最低气温-25℃ 地震烈度:8度 污秽等级:Ⅲ级 根据用户要求可提供在特殊使用条件下运行的变压器。(海拨超过1000m高的每超过100m其额定短时外施耐压值将提高1%,因此绝缘距离也将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样就会相应的增加制造成本。而在地震高发区或严重污秽的地方,因为要增加一些特殊处理,也会因此增加制造成本。) SH15-2500KV A/10KV变压器执行标准 a. GB 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b. GB 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 c. GB 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d. GB 1094.5-2008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e. JB/T 10318-2002 油浸式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f. GB /T 6451-2008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 JB/T 10088-2004 6kV-500kV级电力变压器声级 型号含义 S(B)H 15 – M –□ / □ 电压等级(kV) 额定容量(kV A) 密封式油箱 性能水平代号 非晶合金铁心

中国航天发展历史阶段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十一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一九六0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一九六0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一九七0年或一九七一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一九六五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一九六五至一九七二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一九六五年十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 人造卫星开始研制。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一九六七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日,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一九七0年一月三十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一九七0年四月二十四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于“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人员代表。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中国发射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