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中庸》

读《中庸》

读《中庸》
读《中庸》

读《中庸》

张辛(此夫)

一、引言——由“君子不器”谈起

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

好像没有祭坛的神庙”(黑格尔语)

2、“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君子不应像器物一样仅限于一用一专一能,而应“见

几而作,无所不施”(邢昺语)

3、人身亦一器,“心则用此身者,人生大道必养此身以供用,而不是以养此身为目的。

如果以养身为目的,必极力外求于器物。一味为器。则必多欲而少情。人生乃情感,而非智慧。”(钱穆语)

二、解读《中庸》

1、《中庸》一书的性质、意义及由来

●“(《中庸》)以昭明圣祖(孔子)之德也”(郑玄语)。《中庸》是孔子七十二弟子后

学所作“述孔子之意”(钱大昕语),探讨或阐述人生之道的专著,后收入汉代成

书,郑玄以后正式成为“三礼”之一的儒家礼学论文杂编《礼记》。

●《礼记》是先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详尽地论述和阐明了“礼”的精神、意义

和作用。唐朝列为“大经”(《周礼》和《仪礼》为中经)。明朝竟取代《仪礼》

地位而成为五经之一。

●五经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精粹所在;五经是我们的人文祖先活动的最有价值部分的

追述和记录;五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品格。《尚

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

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荀子》:“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

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

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

言是,其微也。”

●“礼者,人道之极”;“不学礼,无以立”(《论语》);“礼乐,德之则也”(《左传·僖

公二十七年》);“昭明物则,礼也”(《国语·周语上》);“道德礼义,非礼不成”

(《礼记·曲礼》);“礼”的基本作用就是“反人道之正”(《礼记·乐记》)。人生

道德修养主要立足于“礼”。因此《礼记》地位日益提升,而其中《中庸》更是

为人所重。于是宋代朱熹将《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编为《四

书》,正式成为人生必修的基本教科书。

2、《中庸》一书的作者、结构

●“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史记孔子世家》)。《孔丛子》、刘向《别录》、郑玄

《礼记注》和《目录》等均言《中庸》是子思所作,汉儒一无异议。宋代以后直

至现代都有人提出质疑,如文体、;如不言泰山而言“华岳”;如出现“今天下车

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句等。但均缺乏实证。

●《中庸》出现的时代当战国时期,应在《孟子》之前。因为一:《中庸》与《孟子》

语言风格与基本思想多有相近、相通之处;二最重要:《中庸》是对《论语》中

庸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而后《孟子》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挥,比如把道

德修养心性化,脉络基本清晰。最早征引《中庸》的是西汉公孙弘(见《史记平

津侯传》)。

●《中庸》全书近四千言。文体似与《语》、《孟》式语录或问答体有别,基本属于“宣

言式”论证性著作。但同样言简意赅,文笔精炼,语言风格一脉相承。全书结构

比较严谨,具有相当的逻辑性。朱熹在整理时将其分为三十三章,清学者张岱又

将每章的前几字用作章名,为学者提供了方便。

3、《中庸》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内容

●《中庸》属于儒家思孟学派的早期论著,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使中庸

思想得以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中庸被先贤先哲看成天地间最根本、最普遍的大

准则、大道理,由此中庸思想的地位得以重要提升,提升到“天下之大本”、“天

下之达道”的本体论高度,认为“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是“极高明”,即

“则天”而来。所以朱熹把读《四书》的次序定为先《大学》、次《论语》、次《孟

子》,最后读《中庸》,旨在“立其规模”、“立其根本”、“观其发越”的基础上,

“求古人之微妙”(朱熹语)。

●《中庸》把“中”与“和”联结起来,并进而对“中”、“和”的内涵及二者关系作

了深入的论述;《中庸》对中庸之德的修养之道作了明确的阐述,首先指出中庸

是君子必须具备的高尚德性,人要尽性(天所命之性)、“成己”,就必须“尊德

性而道问学”,而学则需要下“学、问、思、辨、行”一整套功夫。由此丰富和

深化了中庸思想。

●《中庸》对孔子中庸思想的重大发展是第一次提出了“诚”概念。所谓“诚”,即

真实无妄,“天理本然”(朱熹语)。《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是天的根

本属性,“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天下万物的存在都依赖于“诚”。而尽

力求“诚”以达到“诚”的境界就是为人之道,故曰:“诚之者,人之道也”,这

就把天道与人道联结和统一起来。能从本体上把握“诚”,就能体天德,“体天下

万物”,进而达到“至诚”的中庸境界,就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4、《中庸》读法

●须站在形而上的本体论的高度读《中庸》。道是中国文化的形上的本体论,是中国

文明绵延五千年的根本成因所在。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或主导观念,因此

决不能庸俗地、市井学地、实用性地解读《中庸》。

●须以历史发展的态度和的观点读《中庸》。读《中庸》要有相应的中国古代史、古

代思想史的基础。既须明了由“巫”而“史”,由“物”而“则”,由“数”而“德”,

由“神”而人(仁),有“子学”而“国学”(即由孔孟而董仲舒)的大致历史演

进,又须懂得从《论语》到《中庸》到《孟子》,甚至到朱熹的具体的人文思想

进程。不能孤立地来解读,更不能以今解古。

●须作为一有机联系的整体来读《中庸》。子曰:“吾道一以贯之”,中庸是孔子的重

大理论发现,是贯穿《论语》、《中庸》的基本思想。因此不能偏离此一主线一味

分析,所谓科学地解读。

●《中庸》的段落划分及其段落大意

三、结语——读《中庸》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大学中庸试题答案

汾阳中学2016年高一年级入学考试国学试题 (本试题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规律 B.见君子而后厌然厌然:讨厌的样子 C.其机如此机:机遇 D.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处事精详 2.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 A.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B.弟者,所以事长也 C.其所薄者厚,其所厚者薄,未之有也 D.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3.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尧舜率天下以仁 B.未之有也毋自欺也 C.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孝者,所以事君也。 D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4.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顾諟天之明命克明峻德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C.如恶恶臭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 D.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如好好色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掩其不善而着其善着:彰显出来 B.此之谓自谦谦:谦虚

C.此谓成于中,形于外形:比较 D.听讼,吾犹人也听讼:听到诉讼案件 6.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B.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C.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D.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7.下列有相关文化常识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B.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C.古人二十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D.儒家经典“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着作的总称。 8.下面句子出于《大甲》的一句是() A、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B、顾諟天之明命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9.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汤之《盘铭》曰 B.未之有也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C.之子于归小人之使为国家 D.生之者众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

中庸全文及翻译40518

中庸全文及翻译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 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大学人文试题与答案

《大学人文教育》习题集解答 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__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__六义” 2、“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语出《__易经______》一书. 3、近体诗可分为___律诗__和__绝句___两类。 4、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艺术成就最高的是《_论语_》 5、___陶渊明_____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___谢灵运________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 6、王维被称为“_山水田园诗人_________” 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_白居易________ 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纪传体_________通史。 9、“四书”是指《_论语》《孟子》《大学》《_中庸》 10、“溯洄从之”中的“从”字的意思是__追寻_______ 11、“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中,“嗣”字的意思是__寄,传________ 12、“可怜光彩生门户”中“可怜”的意思是___可爱_________ 13、"雪肤花貌参差是"中“参差”的意思是_仿佛__ 14、“丛菊两开他日泪,__孤舟一系故园心___” 15、“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___” 16、“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_九夏芙蓉__,_三春杨柳_” 1、《诗经》是我国_现实主义______诗风的源头。“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___六义________” 2、《子衿》一诗首开后世小说___言情心理________描绘。 3、《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与《_周礼_________》、《仪礼》合称为“三礼”。 4、《礼记。大学。明德》一文中提出的三纲是指:________明明德_____、亲民和止至善,八目是指:__格物、致知___诚意、正心、___修身____、齐家、治

《中庸》及全文翻译

第一章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 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 『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 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 弗失之矣。」 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 『1』子路问强。 『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3』「寞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 『1』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2』「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 『1』君子之道,费而隐。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 子思 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与物得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 ,在物即物性。遵循本性自然得规律,叫做“道”。修养人性自然得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就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就是片刻也脱离不开得,能够脱离开得,就不就是“道”了。因此,有道德得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得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她得天性 ;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 ;能助天地化育万物 ,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瞧不见、耳朵听不见得东西“道” ;遏制住欲念,即使就是在隐晦或细微得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得时候她就是特别谨慎得。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与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与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得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得标准,叫做“与”。中就是天下得根本,与就是天下得通途。能达到中与得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 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君子能做到中庸,就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 ,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 ,做不到中庸,就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就是至高无上得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得原因,我知道了。聪明得人做得太“过”,往往超过中庸得标准;愚钝得人却常常达不到中庸得标准。中庸之道昌明不起来得原因,我就是知道得。贤德得人往往做过了头,不贤得人却常常达不到标准。 这如同饮食一样,人没有不进饮食得,但很少有人能品准饮食得味道得。” 第五章 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哀叹说:“中庸之道大概流行不起来了吧?!” 第六章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孔子说:“舜可以说就是有大智慧得人吧!但她却喜欢发问 ,并善于审察哪怕就是浅近得话。她不揭露别人得缺点,却宣扬别人得长处;能掌握事物得正反得两个极端,用中正得法则去指导民众;这就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得缘故吧!”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张菊生 今天我要讲的是“四书五经”之一的《中庸》。 《中庸》是“四书”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大学》,第二部就是《中庸》,还有《论语》和《孟子》。《中庸》所反映的是孔子的思想,但不是孔子亲自写的。孔子的思想被他的弟子往下传,传到第三代,孔子的孙子有个叫做子思,他把孔子的思想整理出来,成为一部书,这就是《中庸》。 一、中庸的大道是“和” “中庸”是什么?中庸就是中庸之道,是平庸,是不偏不倚?长期以来,大家对《中庸》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就是没有搞清楚孔子说的“中庸”和我们平常认为的那种“中庸”的区别。 《中庸》是代表了孔子哲学的一个典范著作。“中庸”是什么意思?《中庸》的核心,有一句话叫“允厥执中”。如果关心古代建筑的话,大家知道,故宫三大殿中的一个殿的一块大匾上就写了这四个字。皇帝治理天下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警句。“执”就是掌握,掌握“中”,掌握天下即“掌握中”,不偏左也不偏右。掌握了中道,你

就能治理天下。 朱熹说,“允厥执中”是大道的核心所在,是孔子思想的最核心部分。不论天下如何大,国家如何大,治理国家的最根本的方法只有“允厥执中”。“中”是最大的道理。比如成汤、周文王等所有古代治理国家的贤君,都把握了这个道理;不把握这个道理,国家就要大乱。 究竟什么是“中庸”?“中庸之道”根本的东西就是“中”。大学者程颐说,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不偏”就是在中间,“易”就是改变。他告诉我们,要走正路,要坚持正理,而且这种坚持不能改变,这便是“中庸”。 现在人知道,历史有规律,自然有规律,社会有规律;而过去的人把规律称为“大本”,孔子和儒家看“大本”就是“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中庸的大道就是一个“和”字。“达道”,达到最高的道理。什么是最高的道理?最高的道理就是“顺性之谓也”。事物快要接近本质了,我们就要顺乎自然规律,顺乎社会规律,顺乎政治规律,不能倒着来,也不能逆着来,顺其道而行之,才能“达道”。“和”就是顺其规律,“和”就是中庸。 东方哲学的一个核心是“天人合一”。《中庸》把天人合一讲得非常准确和明白。《中庸》说,“天人合一”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不破坏它,让它们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这样万事万物就能够得到繁育和发展,这就是“天人合一”。孔子这方面的思想早在《中庸》中就有体现:天地位焉,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 第Ⅰ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B 】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 2.劝贾岛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A 】 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 3.《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A 】 A.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情感”B.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 C.宇宙和谐之奥秘D.作者的哲学观点 4.《咬文嚼字》、《散文创作谈》的文体是【D 】 A.杂文B.驳论文C.讲话D.文艺专论 5.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 】 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 6.《冯谖(xuān)客孟尝君》的中心旨意是【A 】 A.如何巩固政治地位B.如何礼贤卞士C.如何报效知己D.如何求取功名 7.《张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jì)云形象的是【B 】 A.停杯投箸B.抽刀断指C.背诵《汉书》D.杀妾食肉 8.下列作品,体现思想文化变革精神的是【C 】 A.《冯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西湖七月半》 9.《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C】A.对比B.类比C.烘托D.象征 10.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C】 A.“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B.“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 C.“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D.“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11.《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B】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旧生活的悲剧 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12.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A】 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B.朱熹的《诗集传》 C.郁达夫的《故都的秋》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13.《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D 】 A.对比反衬B.象征暗示C.类比彰显D.侧面烘托 14.《行路难》中,抒写英雄失意时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A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B 】 A.雄奇飘逸B.沉郁顿挫C.通俗易懂D.清朗峻爽 16.《鹧鸪(zhègǖ)天》中,体现感情超越生死的词句是【C】 A.同来何事不同归B.头白鸳鸯失伴飞C.旧栖新垅(lǒng)两依依D.谁复挑灯夜补衣 17.《一句话》中“火山爆发”的隐喻意义是【C】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C.民众革命运动风起云涌D.民众革命运动的巨大声威 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B 】 A.借景物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典故抒情 19.《苦恼》的主旨是【D 】 A.反映专制统治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B.揭示专制统治下上层大人物缺乏同情心 C.反映专制统治下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D.揭示专制统治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20.《金鲤鱼的百裥裙>作者叙述故事的基本笔法是【D】 A.夹叙夹议B.幽默风趣C.充满激情的抒写D.不动声色的白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 分。 21.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有【BE】 A.河内凶,则移其粟于河内B.以五十步笑百步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中庸全文及翻译22706

中庸全文及翻译 简介 《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一、关于《大学》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二、关于《中庸》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之孙,他是战国初人,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但就其内容考察,此书不可能成于《易传》之前,至少是同时代的作品。而且“孔门心法”的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孔子当时还没有这样深刻系统的思想。为了弥缝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时将其加以虚化,不提孔子,并将这种“心法”的由来上推至尧舜。朱熹说:“《中庸》何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

中庸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庸国学知识竞赛试题 及答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的意思是君子之道体现为四个方面,孔子有一个方面没有做到。 √ × 从《中庸》一书中我们得知,孔子认为,只要具有了智、仁、勇三德,人就可以永久守住中庸之道。 √ ×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车马走在相同的轨道上,用同样的文字书写,行为有统一的价值观。 √ × 《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参”的意思是“参加,参看”。 √ × “天地位焉”,“位”可以理解为各安其位。 √ × “素隐行怪”指的是寻找生僻的歪道理、做事不合常理欺世盗名之人。 √ × “力行近乎仁”一句的意思是:身体力行去做某一件事,离仁就很近了。这是鼓励我们努力去做。 √ × 《中庸》:“果行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只要找到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即使天资不够聪明,通过后天的努力也能成功。 √ × 《中庸》中孔子说:“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这是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信而好古”相违背的。 √ × 从《中庸》中可知,孔子是好古的,因此夏商周三代之礼,孔子选择了夏礼来遵从。√ × 《中庸》一书认为,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方法是慎独自修。 √ ×

《中庸》:“明乎郊社之礼,褅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意思是:明了了祭祀之事,治理国家就变得容易了。 √ × “天下国家可均也”,“均”的意思是平均。 √ × “所求乎弟以事兄”,指的是“悌道”。 √ × 最早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列为“四书”之一的是程颐。 √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守中庸之道。 √ × 据《中庸》可知,孔子认为,“三年之丧”,天子可以不必遵守。 √ × 《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燕毛”的意思是饮宴的时候以毛发的颜色来定座位,就是尊贤。 √ × “博学之,审问之”,“审问”的意思是细心谨慎地向他人求教。 √ × “君子之道费而隐”,意思是君子所行之道,广泛而深刻。 √ × 《中庸》:“诚者,自成也。”至诚之德,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自我完成,是发自内心的。 √ × “舜其大知也与”,“与”在此处是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 × 据《中庸》可知,孔子认为,孝道的最高表现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 × 按照《中庸》的说法,修养自身品德是君王统治天下需要做的三件大事之一。 √ × 从《中庸》一书中可知,孔子认为自己是能够长久执行中庸之德的人。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

中庸之道

《中庸》与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子思(前483-前402),孔子之孙。子思是儒家的承前启后者,著名的亚圣孟子出于其门下。《中庸》是全面阐释儒家“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有孔子提出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中庸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中的核心思想。何谓“中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即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即为不可更改。这句话说明了中庸是最完美,最高的道德。 《中庸》共三十三章,其内容集中阐释中庸之道的主旨,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原则和知性方法。简述如下: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第一章《天命谓之性》:“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揭示了中庸之道的只要思想就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

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句话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这就是“中”;表现出来却能够自我节制,就是“和”。“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人的必经之路。这指出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目标。“中”是对喜怒哀乐等情感的一个持中状态,是对情感的一个度的把握。,无所偏倚,平静淡然视之。如果能做到喜而不过偏,怒而不过愤,哀而不过毁,乐而不过忘,那就是符合节度,这就叫做“和”。中和是《中庸》的主旨。它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中和是一种高度和谐的十分完美的境界,是中庸之道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和”不仅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一种效果要求,追求人和事的“中和”境界。惟其崇尚中,所以能和;惟其乐“和”,所以要“中”,思虑要中,审事要中,做人要中,处世要中,一切惟“中”是求,一切惟“中”是律。

中庸 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庸》原文及译文2: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2章)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中庸》原文及译文3: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3章)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中庸》原文及译文5: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第6章) 【译文】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中庸》原文及译文6: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文】子日:“人皆日:‘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第7章)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

大学语文试题三答案

1.朱熹在《诗集传》中对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做了简明通俗的说明,其中阐释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的艺术手法是() 兴 2.下列不属于《黍离》一诗中的"黍离之悲"的情感是:希望天佑东周 3.我国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性最高的著作是:《庄子》 4.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5.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派是:新乐府诗派 6.其独特诗风被称为"诚斋体"的诗人是:杨万里 7.中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花间集》 8.下列不属于"辛派词人"的作家是:苏轼 9.下列不属于唐代"古文运动"提出的理论主张的是:"点铁成金" 10.文集为《昌黎先生集》的作家是:韩愈 11.《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12.标志着南戏振兴和成熟的戏曲著作是: 《琵琶记》 1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话本的是:《王子猷居山阴》 14.除辉煌的小说价值外,还被称为中古文化百科全书作品是:《世说新语》 15.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作家是: 郭沫若 16.1921年,与成仿吾、田汉、郁达夫、张资平等组织文学社团"创造社",提倡个性主义的创作的作家是:郭沫若 17.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分别形成了"京派"和"海派"的文学流派。"京派"重视作品中人性内容的表达,把现代散文界定为个人传情达意的文体。下列作家中不属于"京派"作家的是:施蛰存 18.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这一论断出自于:钱钟书的《论快乐》 19.1930年,强调演剧是"所谓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提出了"演剧大众化"、"戏剧走向农村"等口号的左翼剧作家在上海成立的剧社是: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20.张承志小说有一种散文化倾向,一种浪漫主义的格调和理想主义精神,下列不属于他的作品的是:《灵与肉》 1.《诗经》所录均为可配乐演唱的乐歌,即歌诗,故其按乐调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错 2.《楚辞》将我国诗歌创作推向了第一个高峰。:对 3.《论语》由孔子所著,主要记载了孔子的一些言行。:错 4.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正确 5.陈子昂反对初唐时期沿袭的六朝浮靡文风,高举革新的旗帜,为端正唐诗发展方向做出了重要贡献。:正确 6.孟浩然的诗作代表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正确 7.唐五代文人词,奠定了后世婉约词的总体风貌,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确 8.苏轼不但"以诗为词"而且"以文为词",将豪迈奔放的爱国词推向了高峰。:正确 9.古文运动中的"古文"指的是古典散文,它是和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文体。:正确 10.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主要阐释了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天命的道理。错误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课文解读]一、“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二、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秩序的以强凌弱的“攻打”,主张以“德”、“礼”来达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稳定。 ?又如“阳货见孔子章”,孔子与阳货主张不同,讨厌其为人,就采取回避、应付,而不与之矛盾激化。 ?又如“侍坐章”对待不同主张的学生,他也能以恰当评价,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23.孔子主张以中道行事,依据上文,中道的标准是什么(2分) 24.文中的“乡原”指什么中庸之道与其有何区别(3分) ?23.仁义之道(仁义或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的原则)(2分) ?24.“乡原”是指不讲原则、四面讨好、自私伪善的折衷主义者。(1分)中庸之道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反对偏激行为,主张中立而不倚,但其中道是以儒家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为原则的。(1分)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中庸之道

《中庸》第二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中庸》第二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故至诚无息。 不息则久,久则征。 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 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 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 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

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 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今天我们所说的天,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积起来的,可等 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 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问万物都由它承载了。今大我们所 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 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天 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 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 繁殖。 《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 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真 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 也是没有止息的。 注释 (1)息:止息,休止。 (2)征:征验,显露于外。 (3)无疆:无穷无尽。 (4)见(xian):显现。章:即彰,彰明。 (5)一言:即一字,指“诚”字。 (6)不贰:诚是忠诚如一,所以不贰。 (7)斯:此。昭昭:光明。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因而很少提及中庸。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 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孔子非常认同子产的“天道远,人道迩” [8]思想,表现为重人道、轻天道,天道的实质是指导人道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子罕言利与命

中庸全文及解释

中庸全文及解释 【原文】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原文】2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

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3.4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浅显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缺点,宣扬人家的好处。两个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原文】5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