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达飞海运集团
- 格式:doc
- 大小:952.50 KB
- 文档页数:9
1 法国达飞海运集团
目录
1达飞海运集团简介。。。。。。。。。。。。。。。。。。。。。。。3
2达飞海运集团的发展历程。。。。。。。。。。。。。。。。。3
3达飞海运集团的IPO之路。。。。。。。。。。。。。。。。。6
4“达飞中国”的简介。。。。。。。。。。。。。。。。。。。。。8
5“达飞中国”的经营战略。。。。。。。。。。。。。。。。。9
6达飞海运集团的发展趋势。。。。。。。。。。。。。。。。10
7达飞海运集团对我国海运发展的启示。。。。。。10
2 一、达飞海运集团的简介
法国达飞海运集团(CMA-CGM)是法国第一、世界第四的集装箱全球承运公司,始建于1978,经营初期主要承接黑海地区业务,进入90年代后期,达飞集团不仅开通了地中海至北欧、红海、东南亚、东亚的直达航线,还分别于1996年、1999年成功收购了法国最大的国营船公司——法国国家航运公司(CGM)和澳大利亚国家航运公司(ANL),正式更名为“CMA CGM ”。 达飞集团的总部设在法国马赛
二、 达飞集团的发展历程
从1998年不过11.5万TEU运力,到12年8月底近140万TEU运力,达飞轮船在短短14年的时间里从世界排名第十二的班轮公司跃升至如今法国第一、世界第四的船公司。
达飞海运集团依托其富有远见的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开发航线、兼收并购、战略联盟、多式联运、港口投资等不断发展其全球市场。今天,达飞海运集团的航线遍及全球各地,通过海运、铁路、内河及公路联合运输的方式,为客户提供高效的“门到门”服务。
1996年,收购了法国国家航运公司
1999年,收购了澳大利亚国家航运公司 3 2002年,兼并英国麦克安德鲁航运
2004年,顶级油轮公司和高端消费国际旅游公司
2005年,兼并德尔马斯与OT非洲航运公司
2005年, 并购达贸轮船/安达西非航运/森特马
2006年,收购法国达贸航运
2007年,收购中国台湾正利航业等海运公司
2009年达飞海运集团的经营情况
2009年达飞的集装箱船队总规模突破了100万TEU。据悉,如果不是金融危机导致公司推迟接船,达飞在2008年底之前,使自己的船队规模突破100万TEU。达飞船队扩张速度迅猛,仅过了三年半的时间,公司集装箱船队规模就翻了一番。达飞在全球集装箱船队中仍然排名第三。
该公司上半年共亏损5.15亿美元,期内总收入下跌34%,至48亿美元 。
2010年达飞海运集团的经营情况
货柜航运市场陷入业内史上最低迷的09年,达飞净亏额多达14.25亿美元。不过,受惠于10年的货柜运量和运费同时大增,收益已明显改善,不单扭亏为盈,比较08年净利1.24亿美元,亦大增逾12倍。
达飞轮船2011年3月在马赛总部公布2010年业绩,全年净利润达到16.27亿美元,已足以弥补2009年巨额亏损有余。总营业额为143亿美元,按年增长36.2%,较09年则减少5.3%。 4 2011年达飞海运集团的经营情况
2011年,扣除利息、税金、折旧、摊销等因素,达飞集团只有7.11亿美元入账, 总营业额为149亿美元。达飞集团2011年净损达3千万美元.达飞表示,2011年运力过剩,油价直线上升,每吨上涨了34%。整个航运市场发展一直干扰不断。
2012年达飞海运集团的经营情况
达飞集团2012年通过全球行动计划,使整体业绩超过预期目标,创下159亿美元营业额,与2011年的149亿美元相比增长7%。达飞表示,营业额的显著增长归功于业务量增加6%,由2011年的1,000万teu增加到2012年的1,600万teu。同时通过成本控制,全年节省8亿美元,远高于既定目标。集团2012年的毛利润(EBITDA)相比2011 年大幅增长了82%,达到13.24亿美元。利润率(EBIT)达到6.3%,为同行业最佳业绩,集团合并利润总额为159亿美元。
2013年的达飞海运
达飞轮船(CMA CGM)13年4月19日接获同系列中的第二艘船舶—CMA CGM Alexander Von Humboldt轮,该16,000TEU船舶由大宇造 5 船海洋建造,悬挂英国旗,将服务于该法国承运人往返亚欧间的旗舰航线FAL1。
三、 达飞集团IPO之路的阻碍
(一)50亿债务悬而未决
公司目前仍然肩负至少50亿美元的重债,这笔债务主要源于过激的运力扩张计划。根据Alphaliner统计,1998年达飞轮船仅有11.5万TEU运力,到2010年飙升至150万TEU.为执行这些运力,达飞轮船与以法国为首的多家欧洲银行达成协议,组成银团委员会重组该公司的中短期融资,涉及金额达56亿美元。截至12年8月末,达飞轮船的运力虽然下降至140万TEU,以缓解运营成本,尽量接近盈亏平衡点,但这笔债务它只还了1/10。
(二)“风险级别”阻碍融资
达飞轮船IPO之路上的另一块绊脚石,便是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对达飞轮船的评级。11年下半年,由于燃油成本高企,班轮市场运力过剩情况加剧,达飞轮船盈利情况跌足五成,致使穆迪对其债务评级从Ba3降到B1,当时另一家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虽然对其评级不变,但对其展望给予“负”。 6
扭转“三步曲
”
第一步 正式在北欧、地中海至美国东海岸线上上调运费;北欧至加拿大、墨西哥航线的运费也上涨
第二步 于2012年10月获得的法国战略投资基金(FSI)1.5亿美元以及集团最大战略投资者追加1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2.5亿美元资金,作为与融资行谈判获得融资的筹码。
第三步 出售集团旗下港口子公司Terminal Link 49%股份的交易
达飞IPO之路的最新情况
鉴于达飞轮船3013年2月宣布其与招商局、土耳其伊尔集团以及法国战略投资基金就相关股权转让协议和财务重组方案已经敲定,日前美国标准普尔已将公司信用评级由CCC+级上调至B-级,将其列入“正面信用观察”名单。 Saadé也谨慎表示,IPO时间表可能延后至2016年。 7
四、“达飞中国”
1992年10月,法国达飞集团正式登陆中国市场——达飞轮船(中国)船务有限公司(简称:达飞中国)应运而生。
“达飞中国”的简介
(一)公司作为中国境内主要国际班轮运输经营商,服务网络覆盖中国沿海及内陆地区,截至2006年2月,共拥有9个分公司、 51个办事处(总部设在上海),在华员工累计达到850多人;经营航线
25 条,其中包括 6 条欧洲线、3条地中海线、2条非洲线、 6条美洲线、4条澳洲线,其他航线4条;
(二)2004年全年在进出口总箱量达102.45万标准箱,每周挂靠上海、宁波、天津、大连、青岛、厦门、深圳、赤湾、香港等中国主要沿海港口。
(三)达飞70%的贸易在中国, 把在中国发展其铁路运输网络作为目前的投资目标之一,在合作投资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同时,将拓展其发展港口至中国内陆经济核心地区铁路集装箱运输的战略 .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达飞哥伦布”号靠泊大连
2010年6月8日上午,被誉为全球装载量最大的集装箱船之一的“达飞哥伦布”轮顺利靠泊大窑湾港区17号泊位,该轮此番是首次靠泊大连港,也是大连港有史以来靠泊的最大的集装箱船舶。 8 该轮的成功靠泊,将刷新大连港停靠最大集装箱船的记录,为大连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和航运竞争力的提升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五“达飞中国”的经营战略
(一) 达飞中国秉承“客户为先”的经营理念,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不断开拓新航线,增加新港口,在巩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业务空间,深入拓宽业务领域,以航运发展为突破口,全面布局服务网络,在新的挑战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达飞作为一个跨国性的全球公司,在经营战略方面总是更具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9 (二) 达飞中国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其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的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从制度的要求中用机会和威胁评价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的现状,进而确定和选择企业的总体、长远目标、制度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三)
(四) 六、达飞海运集团的发展趋势
(一)趋向于与其他的航运公司合作,不断开通新的航线,在全球范围内的航线数量不断增加,涉及的地区越来越多,遍及七大洲四大洋。
(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达飞的信息网络越来越广。
(三)发展大吨位级别的航船,提高航运能力。
七、达飞海运集团对我国海运发展的启示
达飞海运集团与我国海运发展环境和历程不同,但是强烈的海运意识,对海运的双重作用的深刻感知和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达飞海运之所以成为全球性海运集团,在于其不断的创新,谋划适合自身特点的海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