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家大院楹联

王家大院楹联

王家大院楹联
王家大院楹联

山西王家大院对联

(今夏暑期携家人同游晋之王家大院,观其建筑,听其讲解,闻其轶闻,颇有感受。其楹联内涵深刻,或发人深思,或催人奋进,读后深感我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今将其文发表,与朋友共享、共勉。

一、歌功颂德者:如:邀造化孝祖先飞鹏起凤,枕丘山面溪水卧虎藏龙。

上联意为王家人由于敬重上天,不忘其创造化育之恩,而致飞皇腾达。下联意为王家大院头枕黄土高坡,面对清清溪流,在此风水宝地中会出更多人杰。

贻厥孙谋四百年绵绵瓜瓞,绳其祖武二十世振振螽斯。

上联意为先祖善为子孙后代的事业谋划,经四百年而家道不衰。下联意为子孙能够继承家业,经二十代而繁荣昌盛。

缭绕梁云影护槐庭三树茂,悠扬羽曲音流汾水一源长。

上联意为歌声余音绕梁,先祖荫护三槐王氏树茂叶盛。下联意为羽调歌飘忽起伏,先辈的功德象汾水一样源远流长。

二、写情抒情的:如:栋宇辉连谢草郑兰窦桂,乾坤春满祥云瑞日调风。

上联意为:堂内有谢眺草书、郑思肖、郑板桥的兰草画,以及五子登科的吉兆放射着光彩。下联意为:春满天地,云彩和太阳都带着吉祥的气氛,条风吹佛,六合之内春光共浴大地。

丛桂联芳依玉树,猗兰香馥绕高松。

上联:丛丛的桂花林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紧紧围绕着玉树。下联意为清淡素雅的兰花,馥馥香气缭绕着挺拔高耸的苍松散向四方。

三、阐发志向抱负的励志联

如:胸藏丘壑瘠地亦有韵味诗味,兴寄烟霞僻乡岂无花香墨香。

上联:只要意向深远,虽身居贫困之地也能发现和感受这里的诗情画意。下联:当你寄情于云霞缥渺的山水时,尽管是远乡僻野也不可能没有翰墨的馨香。

与有肝胆人共事立身立业,从无字书处读书明理明心。

上联:只有同有胆识、讲义气的人相处共事,才会有益自己,开创事业有所建树。下联: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习外,更要从实践中取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使自己懂得更多的道理。

做无品官,行有品事;读百家书,成一家言。

全联意为:一个人可以作不入流的无级别的官,但做事仍须有高尚的品行。只有众采博览,通读百书,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人生的启示感悟、

如:天何言哉四时行而日月光亮,地不语矣万物生而江河奔流。

全联理性地感慨,不言不语的天地是何等的坦然大度,任四时交替、日月运行,任万物生长、江河流淌,而天地之间的人呢,从中感悟出什么道理?

神思造化乐四时春华秋实,静观星月感百年沧海桑田

思天地造化之有情,喜春种秋收之规律。观日月星辰之永恒,叹世事变化之无常。

五、警示后代的

先祖先贤成由勤俭败由奢岂敢相忘,后世后学幼当教养老当敬首在言行

全联清晰明白、深入浅出的教育后辈,不忘先祖勤俭立业的根本,要世世代代言行一致地遵循敬老爱幼的美德。

铭先祖大恩大德恒以礼义传家风,训后辈务实务本但求清白在人间

全联训教子孙不忘先祖恩德,要以礼义传家,保持人格清白,而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示儿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

全联以祖训和经验教导儿孙无论种田或读书都要勤俭,不偷懒不奢侈。

六、宣扬忠孝节义的

如:藏书万卷教子学孔孟之道,买地十亩种松结梅竹为友

全联表现了旧时读书人的高雅情操,藏书的目的是为了教子孙钻研孔孟之道,交朋友也要像松竹梅一样操守不变。

圣道高深敦诗说礼功无尽,皇恩浩荡凿井耕田乐有余

圣人之道既高且深,只要笃信孔孟之道成效是无穷无尽的了。由于皇帝的圣明,百姓们安心地种田也是很快乐的。

礼义传家宝,诗书裕后珍

意为用儒家的礼义作为传家的法宝,用《诗经》、《书经》来教育后代,使之成为栋梁之材。

天长宋古城讲解材料

天长宋古城讲解材料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天长宋古城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部晋冀交界处,东距石家庄50公里,西距太原市135公里,北距西柏坡65公里,南距苍岩山35公里,境内石太铁路,石太高速,307国道等纵横交错,为石家庄到太原必经之路,素有燕晋通衢之称。天长镇名起于汉,兴于唐,唐为天长镇,置天长军。宋为天威军,熙宁八年也就是1075县治从天护村迁至于此,历宋,金,元,明,清,民国至1958年为历代县治之所,历经883年。 古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古瓷窑,古驿道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两处, 古城墙,王家大院,文庙,城隍庙,大石桥,皆山书院等省级文保单位9处。旧县衙,都堂府,蔡家大院等县级文保单位12处。未定级有重要历史价值遗存40余处。 目前我们所处的的宋古城的开发是2000年开始的,2002年7月1日镇政府迁出王家大院标志着古城开发的正式起步,2007年河北省公布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把天长镇列为第一位,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古城开发取得丰硕的成果。 基础设施的完善,道路硬化,绿化,王家大院,大石桥等景点的修复,吸引了大量游客。

现在我们所处的就是宋古城大南门的外门会源门,现有的古城墙是在宋代旧城的之上修建的,初时以土为之,夯土成墙,隆庆三年六月大雨,为防水患改砌石壁,后又在东西南三门各增加瓮城一座,我们现在所处就是南瓮城,大家可以看下整个瓮城的城墙非常有特点是河卵石所筑,这是聪明的井陉人因地制宜为防水患便打捞绵河里面的石头来修筑城墙,我们的左手边为龙王庙,右手边为宁河门走水之用,大家可以体会到在古代人力不足于抵抗天灾只得修建庙宇借助神力之无奈。 这是南门的内门名为文明门,现在我们穿过文明门可以从左侧登上城墙看看。 大家往后看周围残存的土墙便是旧城遗迹,扩建之后的古城周长三里五十步,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二尺。古城地势北高南低形若簸箕,固有簸箕城之称,整个古城背靠雪花山,前临绵蔓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开始就设兵镇,历经战乱,古有北宋名将种师闵英勇抗击金兵,今有晋奉之战抗日先烈血染雪花山。 此为览秀楼,原为迭檐圆顶建筑物后被战火摧毁,后来镇政府投资重修览秀楼,有登高远眺苍翠雪花山,俯瞰碧绿绵蔓河,一览秀色之意。 大家也可以这样俯瞰一下瓮城全貌,前后两道门,可以在敌军来犯之际保护城池,也可以在大水上涨之时减缓水情,龙王庙和城墙大部分为后来修葺。

王家大院游记作文(最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雕梁画栋,层台累榭······· ”位于山西省灵石县的王家大院,有着“天上取材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的美誉。走进它,便是走进了几千年前的莺歌燕舞,走进它,便是走进了中国古代雕刻的鬼斧神工······ 古朴清新的住所一直是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今年暑假,我便跟随着爸爸妈妈,推开了王家大院那沧桑古老的大门。 刚一迈进大门,迎面而来的便是一种威严感禁锢于心。深院的宁静,墙上的斑痕,似是一位老者在对后辈絮絮而谈,看到这样一幅情景,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又对接下来的一切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怀着好奇,怀着严肃。我迈步向前走去。厚重的脚步在墙壁间来回碰撞、摩擦。撞击出错落有致的脚步声。古巷在唱一首歌,一首永不疲倦的歌。 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跨过门槛,我们来到凝瑞阁前。抬头一看,房前的两个柱子上刻着这样一幅楹联: 仰云汉俯后土东南西北游目骋怀常中意沐烟霞披彩虹春夏秋冬抚今追昔总生情 压韵的语调,美好的寓意,无一不显示着当时王氏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和眷恋。让当代人们也品味出那一份淡然,一份清雅。 愈往上爬,爬到最顶端时,俯身望去,心中便有了一种隐隐的豁达。山是清的,水是明的,风是滑的,云是梦的。四面阙如,八方无碍,斗拱迭出。东可望绵山日出,西可观苏溪月夜。这如水墨般的风景,倘若被李后主看到了,我想,他也一定不会再感慨“春花秋月何时了”而是品一口龙井,赏一轮明月了吧。那叠落有致的院落,虽然不知名,但是却有“花不知名分外娇”的感觉。再次俯视,我仿佛忘却了红尘世俗的烦恼,心也飘到那凌云之上了。 从楼顶上下来,再沿着古道往里走。我发现,几乎每个楼上都有一块匾额。它们诗书气华,虽字数寥寥,但却意境悠远,引人深思。比如这块“为善最乐”,为善最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这便是王氏老祖宗教会我们的道理啊。它们那或奋发,或告诫,或启示的字体,将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心啊。 参观完王家大院,已经是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时候了。也是时候回家了。 一副溢彩的画卷,一厥清丽的诗词,一曲从琴弦流淌出来的乐曲。这就是王家大院,最真实的王家大院。

江南古典园林匾额楹联

景以境出情由境发 论江南古典园林匾额楹联的审美文化内涵 “scenery out of Artistic Conception,Emotion from Scenery” —Aesthe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from Classical Plaque and Couplets Jiangnan Region 摘要:江南古典园林以意境取胜,注重塑造韵味。保存至今的,同时也是艺术 价值最高的多为文人园林,其建造设计者多为一些艺术素养很高的文人画家,浸透了精致的文人主题情致,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其中的匾额楹联的设置更是这一意匠和文心的独特体现。“景以境出,情由境发”,匾额楹联在意境创造中显示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江南古典园林;匾额;楹联;审美内涵 中国古典是集建筑、园林、文学、书法、绘画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匾额楹联艺术更是涉及文学、哲学、美学、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类艺术领域,直接记录了造园的一些历史,反映了园中景点设立的文学渊源,有效地深化了人们对古典园林意境美的感受和认识,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以江南古典园林为例,探讨匾额楹联于情景交融中的美学内涵。 1匾额楹联的构造艺术 江南古典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称。按照阮仪三先生在《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一书中对“江南”地理位置的界定,它主要指“长江下游、环太湖和钱塘江两岸”的大片地区。境内的主要城市有“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松江、扬州、泰州、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等”。自古以来,这一地区造园活动一直很活跃,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园林精品。江南古典苏州园林素重匾额题名和楹联的设置,仅苏州一地其古典园林中“厅堂景点名称共有252处;匾额总计238块;楹联150副;砖额72块”【1】。这些匾额楹联既表现出与北方皇家园林、南方岭南园林相同的共性,又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个性,情调优雅,意境深远,直接体现园主或设计者浪漫的艺术想象和高雅的文化修养。这是“造园家赖以传神的点睛之笔”,成为园林空间意境塑造的重要手段。如《红楼梦》中就有“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凭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的论述,由此可见匾额楹联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江南古典园林的匾额楹联大多出自于历代文人学者,又由著名书法家书写镌刻而成,因此不仅属于文学类作品,也是珍贵的书法作品。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论是皇家园林、寺庙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匾额与楹联是在其造园意匠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从美学角度看,制作精良的匾额与楹联因其大小、材质、形状等的丰富变化,本身就为古典园林景致增色不少。匾额最早多为实用功能,赋予建筑一个名称,以说明建筑的用途,起到标志作用,常置于建筑上较为醒目的地方故与“额”字涵义相连。楹联最早则多为表达人们的

王家大院考察报告

篇一:王家大院考察报告 十一月份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1/10/24—11/2 考察地点:山西平遥 考察内容主要是:对王家大院的石雕作品的赏析,对技艺的学习和赞赏。 详细内容如下: 这是我们第二次集体外出写生考察,也是大学中最后一次了。这次我们去的地方是北京,山西大同,平遥。每个地方都有它不同的特色。在北京,我感觉的是它是中国的心脏,拥有着丰厚的千年文化,有那种震撼,庄严,繁华,发达,蓬勃发展的感觉。尤其是在紫禁城里,特别雄伟壮观。而在山西,却感受到的是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其中让我感觉挺有情志的是王家大院。我听过乔家大院,没想到还有王家大院呢。见过了才知道,王家大院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称“三晋第一宅”。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 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山西晋商的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大院很宏伟。相比乔家大院的小巧玲珑,王家的风格更豪放。依山而建的风格使得采光效果和布局特色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进入灵石县就能看到它依山形成 的王字型建筑群。相传这样的布局是王家教育子孙不能忘本。大气的王家大院最大的看点是影壁和各个建筑上的雕刻工艺。有门便有壁的北方院落风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王家大院“三雕”艺术品,题材丰富,雕刻技艺多种多样。分为砖雕,石雕,木雕。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品,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各有典故,且工艺考究,集中体现了清代典型的“纤细繁密”的艺术风格。加之文人、画工和雕刻艺人的默契配合,相辅相成,将儒家文化的严谨秩序、道家文化的天然选择和佛家文化的空灵境界合而为一,融注于一尊尊、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佳作之中,使之顺理成章地成为华夏古老文明的文化传承载体。王家大院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随着对王家家大院步步深入的探访,感觉好像一轴儒家文化的画卷徐徐展开,让人恍惚中仿佛看到了中国古代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的礼仪风范。 王家大院的石雕将民间建筑工艺装饰中的“情、理、艺、趣、神”融为一体,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同时展示了传统建筑独具特色的魅力。。我很喜欢王家大院里的各种寓意丰富而又巧妙地石雕作品。因为在一个有地位的王氏家族里,聪明的利用雕刻的方式在大院里装饰。把一些深刻的人生大道理刻进大院,让后代牢记。同时又把对自己家族的富贵的美好愿望传递出来了。那些石刻很有意思,也蕴含着很深刻的寓意,具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走进王家大院,首先看到的是门口的很大的砖雕影壁:狮子滚绣球。 它属于浮雕形式,雕刻细致,生动形象。有着子 嗣兴旺之寓意,大狮小狮比喻太师少师,彩带表示好事不断,绣球上的钱纹又有富贵之意。狮子是兽中之王,可威服百兽,镇宅辟邪,因此是权威势力的象征。在这里,我具体分析王家大院里的石雕艺术。这是王家大院的石雕门枕石,上松下竹,又想两幅美丽的山水画。我记得导游说过,松竹,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一个是坚强,一个是正直。这也象征着王氏家族的刚强正直的作风。并且把它们置于大门口显眼处,这更是显示王氏家族的人品的高洁。在王家大院里,上上下下都是富贵,权势,地位的象征和寓意。再看王家的石雕匾额----贝叶。雕刻细腻,脉络清晰,正反分明,一波三折具有动感,有御沟题红,千古佳韵之说。进入大院,不大的地方却有着不同的石雕,有着丰富的寓意。这是一组精致的石雕台阶----

十都古村介绍

江南豪宅博览园——十都村 一、概述 (一)地理位置 古代,十都村有许多桂花树,又称桂林,位于江西省广丰县南部嵩峰乡,地理坐标:北纬28°22'56”,东经118°24'24” (二)环境条件 十都村处于山环水抱之间,村落坐落在盆地小平原上,一股大溪水与另一股小溪水弯弯曲曲在村口汇合,在山水的自然神功作用下,使村落形态如威猛的“啸天犬”。 自北向南,光山坞——大溪街——大溪水——横街——商市——村庄民居——小溪水——禁山培。依次形成了十都“山——街——水——市——居——水——山”的村落整体形态。 十都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6°C,常年平均降雨量1626.9mm,无霜期约262天,四季雨量分布不均,71.4%降雨集中在春夏两季,年平均日照时数1880小时。 (三)十都村规模 十都村现有1250户,5388人,分为31个村民小组。全村有民居1400余幢。其中明代建筑30多幢,清代建筑150多幢,民国建筑

600多幢。既有江南第一民宅——十都大屋,有秀毓鳌峰、厚德辉宏、上祝家、花堂门、显白公祠、童家大屋、沈氏宗祠,又有兵站、古戏台、古桥、古代水圳、古代水坝等。现存古建筑占地面积逾17万平方米。 (四)交通 据明、清旧志记载:“自县治至郡城(上饶)黑灯瞎火十五里,至江西省城七百余里,至京师(今北京)四千九百里,水路五千八百里。”如今,县乡沥青公路沿村前光山坞山脚而至,距县城永丰镇28公里,走山路到浙江江山县廿八都镇约15公里,福建浦城县约70公里,交通便利。 古代的十都,既是广信府通往浙江、福建陆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广信府、浙江、福建等相邻地域货物的集散地。那时人员、货物的交通来往,都以肩运为主。古代十都,既是广信府通往浙江、福建陆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广信府、浙江、福建等相邻地域货物的集散地。昔日广信府交通取道有二:一从水路经鄱阳,入长江、进上海;一从浙江江山、福建浦城进出赣、浙、闽三省,而十都正是这毗邻三省的主要出入口。这些地域皆壤地相邻,通衢大道上,挑伕如蚁,摩肩接踵,夜伏昼行。从明末至民初,十都号称“小杭州”,繁荣发展程度很高。由于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阳光驿道上,摩肩接踵的挑伕已不见踪影,但沿路歇脚路亭、客馆、驿站建筑的遗址仍存。

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3篇

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3篇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总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下面是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 皇城相府是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则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 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专家介绍,整座建筑反映了明末社会状态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陈家从陈廷敬的祖父起兴盛五代,败落后,故居陆续住进了1000多户村民。自1998年5月以来,当地政府将村民迁出,并筹资2000万元对建筑群进行了修缮。同时,有

《红楼梦》中的对联和匾额

谈《红楼梦》中的对联和匾额 《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中的诗词韵文。在这些诗词韵文中有我们常见的一种民间文学体裁——对联,以及与之相配的匾额。而这些联、额出现在这样一部巨著中,便不仅仅是民俗学意义上的联、额了,它们还有特殊的功用。下面将就《红楼梦》中的联额的形式和功用两方面作一探讨。 一从形式上看《红楼梦》的对联和匾额 对联是指悬挂、粘贴或刻制在门壁柱上的一对联语。《红楼梦》中共有对联23副。这23副对联多集中于两处:太虚幻境(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第一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家,送慈柩故乡全孝道”后化为“真如福地”)和大观园(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处分别有7副,已占去了总数的大半。 这23副对联多为14字联,即上下联各为7字,这样的对子共有17副。还有10字联,上下联各为5字,这样的对子仅2副。以上两种句式或是脱胎于五律或七律中的对偶句。另外,有22字联,上下联各11字,这11字又分两节,上4下7,这样的对子也有4副,分别见于“太虚幻境”、“元妃赐题”和“贾氏宗祠”。这样的句式或是演化于骈赋。《红楼梦》中没有句式更为复杂的对联。 《中国俗文学辞典》(以下简称《辞典》)中对联的名目种类多达44种,当然其中不乏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重复。而且它仅仅是囊括了所有名目,并不是在同一基准上所作的分类,现就与《红楼梦》23联有关的术语名目作一解说。 “正对”,同“反对”并提,指上下联内容相似或相关(即只有一面性)的对联。从《红楼梦》23联的上下联关系来看,几乎都属于这个“正对”。 《辞典》介绍了“描述联”,指叙述或描述某一事物、景物、人物、表达某种意思或抒发某种思想感情的对联。《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对联则可以归为这一类。 《辞典》提到“格言联”,即以格言、警句构成的对联,多题于书房、卧室、案前,砥砺志气,加强修养,指导行动(《楹联丛话》中也有“格言”一目),如探春秋爽斋中一联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太虚幻境”中的对联亦多为此类。 《辞典》有“嵌典联”一条,即嵌用历史典故构成的对联,《红楼梦》23联中也不乏此类,将于下文分析。《辞典》中的“双关联”,“潜意联”实为一类,即一语双关含有表里两层意思的对联。《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于“智通寺”所见一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即一语双关。另外,第三回“荣禧堂”一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中,“珠玑”“黼黻”一指穿戴的堂皇,二指文辞的美盛,外观钟鸣鼎食,内里诗礼书香。 《红楼梦》23联中并没有《辞典》中诸如“嵌字联”、“数字联”、“复字联”、“叠字联”、“同傍联”、“顶针联”、“谐音联”、“同文联”这等机巧之作。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将五代以来所集对联分为十目:故事、应制、庙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其中“应制”一目对解读《红楼梦》中对联颇多裨益。(《红楼梦》“大观园题对”颇多涉及应制,下文再提)“庙祀”一目,《红楼梦》中贾氏宗祠三联也可纳入。而言“胜迹”,则“大观园题对”亦与之有相通之处。 既有对联,则有横额。《辞典》有“横额”一条,亦称“横批”,对联术语,指横着书写的与竖写的对联相匹配的文字。除挽联一般不用横批外,其他对联常用。横额多高度概括联语内容。但也有不少建筑物联是用其名称作横批的。另有《对联写作与欣赏》中提到“从格式上看它(对联)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的特点,相应地由上联、下联、横额三部分组成”。 纵观《红楼梦》所提及之匾额,大大超过对联数,原因是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和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许多只题了额,而没有配之以联。另外,从清客到宝玉到元妃,在同一地题了不同的额。当然,清客们口头诌出而未被肯定的那些并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还有一点,《辞典》中提到“但也有不少建筑物是用其名称作横批的”,《红楼梦》中便有这样的实例,而且有时候作为概括联语内容的横批和作为建筑物名称的匾额同时出现,如“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蘅芷

山西王家大院导游词

山西王家大院导游词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是中国最大的民居建筑之一,也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山西王家大院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山西王家大院导游词范文1: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 宗祠作为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数万名海外王氏后裔相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香。自古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台山归来不看庙”、“王家归来

不看院”的说法。且流传甚广,近乎约定俗成,可见王家大院的地位之重。王家大院还是倍受关注的影视拍摄基地,近年来先后有《沧海桑田一百年》、《古镇大河》、《关中往事》、《熬年》和《吕梁英雄传》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在此拍摄。使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了王家大院。 崇宁堡建筑群的总体建筑与红门堡相似,建筑意象为“虎卧西岗”的院落布局,整体建筑斜倚高坡,负阴抱阳,堡墙高耸,院落参差,古朴粗犷,近于明代风格。设立于崇宁堡内的“力群美术馆”,陈列着灵石籍当代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的全部作品,是力群总体艺术形象的结晶,它将历史地传之后世,并在文艺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家崖、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变万化,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卓越的个性风采。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高家崖建筑群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

晋商楹联经商好读书亦好

晋商楹联经商好读书亦好 在王家大院古建筑中,楹联占有重要地位,它数量之多,形式之丰富,内容之深邃,是一般宅院难以比拟的。从料质看,有石刻、木刻,从书法艺术上看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从内容上看有以景抒怀者如“仰云汉俯厚土东西南北游目骋怀常中意,沐烟霞披彩虹春夏秋冬抚今追昔总生情”;有励志读书者如“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有养性修身者如“善行孝义不欺天不欺人不欺自己,无忘仁慈须顾礼须顾信须顾先德”。每副楹联,均对仗工整,内蕴丰富,或引经据典,或蕴含哲理,都有深邃的思想意境。它集实用、观赏、审美于一体,堪称王家大院之一绝。 王家大院作为晋商宅院之典型建筑,作为明清之际北方民居的集大成者,其博大的建筑文化和精深的楹联文化已融为一体,其楹联用典颇为讲究,典故多数取之于四书五经,例如“读君陈篇惟孝友于兄弟”联,全部取自《尚书·君陈》篇,连“惟孝,友于兄弟”也是引自原文,内容是说周公旦之子周平公君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周成王策命君陈往成周地方监督殷商顽民,以保王室安全。又如“河山对平远,图史散纵横”;“麓籁风敲三径竹,玲玩月照一床书”;“谈心直欲梅为友,容膝还当竹与居”;“束身以圭观物以镜,种德若树养心若鱼”,这些楹联都融入了主人的人生观、审美观,达到物人合一的意境。 传统文化里诚信的内容是晋商经营的一个核心。晋商讲究以诚待人,而且要以诚获得商业成功。晋商讲究诚信的例子很多,有一幅对联:“仁中取利真君子,义里求财大丈夫”,很好地体现了晋商对诚信的理解。 平遥日升昌厅堂两侧的对联,“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足以证明它在清代金融业中曾经有过的显赫和风光。这古老的宅院,这陈旧的厅堂,就是中国票号诞生的沃土。这恐怕也是今天金融界人士的一种向往与努力目标。

王家大院简介

王家大院简介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宗祠作为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数万名海外王氏后裔相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香。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灵石王家大院被人们称誉为“天上取样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以其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对海内外游客开放。 崇宁堡建筑群的总体建筑与红门堡相似,建筑意象为“虎卧西岗”的院落布局,整体建筑斜倚高坡,负阴抱阳,堡墙高耸,院落参差,古朴粗犷,近于明代风格。设立于崇宁堡内的“力群美术馆”,陈列着灵石籍当代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的全部作品,是力群总体艺术形象的结晶,它将历史地传之后世,并在文艺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家崖、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变万化,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卓越的个性风采。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高家崖建筑群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现在,高家崖各院厅堂及居室内,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将静升王氏家族历代流传下来的大量家什物品已分门别类地陈列于其中,基本上恢复了王家当年的历史风貌。 红门堡建筑群的总体布局,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会着龙的造型。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为顺应地形,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各院间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砖、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朴粗犷,还保留着明代风格;大多数同高家崖一样,皆清代“纤细繁密”之典范。设立于红门堡东三甲的中华王氏博物馆,是目前海内外惟一的王氏家族文化博物馆。 到王家大院游览过的人,都认为王家大院很大,很气派。其实现在向游人开放的红门堡、高家崖堡及王氏宗祠三组建筑群,尚不足王家大院总占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据王家史料和现存的实物考证,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十六年,静升王氏家族的住宅,随其族业的不断兴盛,在村中,由西向东,由低到高,不断延伸,渐修渐众,营造了总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之巨的建筑群体,远比占地15万平方米的北京皇家故宫庞大。在静升村“五里长街”和“九沟八堡十八巷”的版图里,王家至少占据了五沟五巷五座堡。其中,完全城堡式的五座住宅群,在地盘规模之体内,更张显出其磅礴的气势。据王家史料记载,当年王家在修建红门堡、高家崖堡、西堡子、东南堡和下南堡五座堡群时,分别以“龙、凤、虎、龟、麟”五

大观园的楹联匾额

《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匾额和楹联,别具魅力 衡芜苑 匾额:蘅芷清芬 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简析:这幅对联上联赞薛宝钗诗才,下联述其性情:“吟成豆蔻才犹艳”是多层意思编织到一起。“豆蔻”既是指十三、十四岁女子的妙龄,指人,又是指杜牧的《赠别》诗:“婚聘袅袅十三徐,豆蔻梢头二月初”之句,指诗。连起来即是说,人似诗一样美好,诗像人一样才情满满。下联有两层意思的跳跃,花似人之香睡,人似花般的梦酣。宝钗于“花事了”之时,犹能“睡足”, “梦亦香”,足见其镇定、淡然。这种淡然从衡芜苑的气氛,到其匾联,皆是如此。 潇湘馆 匾额:有凤来仪 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简析:上联说宝鼎已经不再煮茶了,但室内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言棋局已罢,但手指却感到一丝凉意。这其实是一种模糊性的表达,处于室内,却感到竹影摇曳,因室外的翠竹之绿,误以为室内茶烟尚绿;因室外的竹荫生凉,而感觉室内主人指之犹凉。这是视觉形象与触觉感知的融合。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幅楹联就把潇湘馆内的主要植物竹子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了。 怡红院 匾额:怡红快绿 简析:怡红快绿是题贾宝玉住所怡红院的匾额。这是园中最为华丽的院落,也是园中姐妹们聚 会的场所。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红”、“绿”看似是在说色彩,实则还是写植物。“红”暗寓门前西侧的西府海棠;“绿”指东侧的芭蕉。 沁芳亭 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简析: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三篙:指水的深度。一脉:指溪流。上联写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水质芬芳,好似这一脉之水,分隔了两岸的花香。对联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水。柳绕堤离不开水,这是借“绕堤”、“隔岸”反衬溪水;“三篙”乃是从水上之景写到水下之深,这是借“三篙”、“一脉”反衬水深和溪形。曹雪芹把水色、水质与四周的环境和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了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画面。 翠嶂

最新山西李家大院导游词

最新山西李家大院导游词 山西李家大院导游词篇一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阎景村,是晋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它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 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其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和文化特点,又因李子用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经商史及其数代人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至今还有参照的意义,他们历世乐善好施的义举更让人肃然起敬。

李家先祖在明朝永乐年间因灾荒从陕西省韩城县(今韩城市)逃荒至山西省万泉县(今万荣县),辛勤劳作,耕读传家,后由农入商,创办企业,成为当地巨富。李氏家族以农为本,以商贾兴,以诚信立,以慈善而名扬天下,演绎了一个白手起家、诚信经商、富甲一方、善行天下的传奇。李氏家族的发展史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缩影,其以传统农业聚集资本,进而转入商业领域。又由封建商人积极进取,成功进入近代工业领域,转化为民族资本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家族经济发展的三个跨越,这在同一时期并不多见。李家大院正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实物见证,弥足珍贵。 李家白手起家,以农聚财、以商致富、以工兴盛,而尤为难得的是富不忘本,广做善事,历世相继,在当地广为流传,在当地被称为"李善人"。 李家经过10余代努力,逐渐成为晋南首富。为富不仁者不在少数,李家偏偏为富行善。万荣是个多灾多难之地,突出表现在干旱,旱起来就是赤地千里,庄稼绝收,无数人被饿死。在此紧要关头,李家站出来大行善举,拿出钱来买粮食,广设粥棚,接济穷人。而且李家的粥棚有标准,就是筷子插到粥里不许倒。李家第十二代"廷"字辈里的李廷槐、第十三代"文"字辈里的李文阶、李文蔚,第十四代"敬"字辈的李敬修,都做过这样的好事,救活无数灾民性命。光绪三年,

大院文化

? 概况 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这几处晋商宅院是晋商 500年兴衰史的见证,大院里一砖一瓦、每个细节局部都有晋商文化交织其中。山西大院主要分布在晋中的太谷、平遥、祁县、介休、榆次,阳泉,晋北的保德、大同、浑源,晋东南的沁水、阳城和晋南的临汾、襄汾等地。晋中一带集中了十几个大院,如乔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等,构成了独特的大院文化现象。 山西大院的特点 晋商宅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围墙隔离;以四合院为建构组合单元,院院相连,沿中轴线左右展开,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有的构成某种图形样式,取吉祥喜庆的象征意蕴。占地面积从5000多平方米到一万多平方米。这些巨型宅院的建设虽然在几百年间持续展开,但布局设计、工艺技术、艺术风格方面却能保持协调一致、前后统一。 院落建筑如城堡般坚固、楼高院深,墙厚基宽,防御性极强,有人归纳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外墙高,四五层楼高,很强的防御性。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雨水都向院子里流,也就是“肥水不外流”。三是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四是规模大,渠家当年的宅院就占据了祁县的半个县城。 乔家大院完全是城堡式的建筑,院墙高大如城墙,以前更夫行走其上,清脆的梆子,声闻方圆十余里。布局讲究方正和稳定,整座大院结构呈“喜喜”形。 渠家大院在建筑形式上十分讲究。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石 雕栏杆院、十一踩木制牌楼和包厢式戏台院号称“四绝”。院与院之间均有牌楼相隔,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透露出些许书香之气。 曹家大院充满富贵气度,整体结构是篆书的“寿”字形。主体“三多堂”, 取多子、多 福、多寿之意,由三座四 层的堂楼组 成,楼顶还分别建有亭台,这在以平房为主的北方民居中显得尤为突出。 王家大院建在山坡上,远望是海拔2000米的绵山山脉,近处有小河流淌;前后院落每一进都上一高度,极具层次感。院内俯仰可见的 砖、木、石 雕刻异常精 美,建筑构 建无不精雕 细刻,每个 门墩、石础都堪称艺术品。尚在 修整中的高家崖、红门堡建筑群 气势宏伟,不日即可向游人开放。 这些宅院被称赞“汇宋元明清之法式,集江南河北之大成”,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妙

山西绵山导游词

山西绵山导游词 绵山导游词1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晋国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绵山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登临者络绎不绝,在于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椤严会、李姑岩、蜂房泉、天桥、朱家凹、抱腹岩、小蜂房泉、银公洞等数以百计的天然岩洞堪称奇观。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余间殿宇、馆舍及一两万名游人于“腹”内,容两千年历史文明于其间,堪称天下第一岩。兔、鹿桥、天桥、古云梯、铁索岭、慑神崖等险道惊魂慑魄,令人赞叹叫绝。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述“绵山石桐水”千回百转,飞流激荡,次开发形成了五龙瀑、水帘洞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体。大小蜂房泉数百个悬垂的天然石乳,“乳汁”清洌甘甜,如珍珠断线,滴落有声。此山此水即使在名声显赫的三山五岳也难寻难觅。全国柏树之冠——秦代古柏以及龙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组成了一个仙境般的“柏树王国”。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历代碑刻,以及云峰寺石佛殿、马鸣菩萨殿、明王殿和天桥须弥殿、五龙峰五龙寺的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雕塑异彩纷呈,颇具文物价值。

东汉古刹铁瓦寺、三国曹魏抱腹寺、北魏鸾公岩和唐代回銮寺等诸多寺院,以及建筑面积为三万多平米的天下第一观──大罗宫,寺庙的古老、众多和宏伟也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拟。以上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和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以及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习俗,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因目不暇接、思绪万千而留连忘返。 绵山地势险要,历来兵家必争。隋末唐初李世民曾在绵山下雀鼠谷大败宋金刚,收降尉迟恭。一百二十回《水浒传》留下了田虎带领农民起义军与官兵对垒的故事。绵山还记载有南宋李武功、李实领导义军抗击金兵入侵的事迹。明末太原武总兵也曾依托绵山收复失地,以图再起。抗战初期,冯玉祥将军所属方振武部在绵山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抗日誓师。之后介休县长张德含、牺盟会特派员在绵山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坚持了长期的敌后游击战争。绵山又比其它名山多了一道“可藏甲上万”和爱国主义的特殊风景线。 绵山开发,开始于原始人的群居生活。道家活动开始于春秋时期,此时介之推已携母来绵山隐居。东汉建安年间,绵山已有佛教寺院──铁瓦寺。《介休金石略》载:“摩斯塔下有寺,东汉建安年建,皆铁瓦,悉铸施者姓名”,据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 以后规模较大的开发建设有五次:三国曹魏时,高僧迪公考察筹划,魏明帝曹睿特诏建绵山抱腹寺;北魏高僧昙鸾于绵山抱腹寺及山之阴聚徒说法,弘扬净土宗教义,并创建鸾公岩;唐代高僧志超择地绵山,创立禅林,修炼成佛,后唐太宗李世民敕建云峰寺;元末大火后,明晋恭王朱等人主持修复云峰寺等寺院,之后历代又有增修。

秦皇岛市概况

一、秦皇岛市概况 秦皇岛,简称秦,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因公元前215年中 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 名的城市。以山海关、北戴河和老龙头而闻名于世。现为河北省省辖市,拥有全球最大的煤 炭输出港。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秦皇岛市 旅游资源集山、河、湖、泉、瀑、洞、沙、海、关、城、港、寺、庙、园、别墅、候鸟与珍 稀动植物等为一体,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是开展多项目、多层次的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旅游 者旅游休闲的最佳场所。秦皇岛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西接唐 山,北接承德,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 济区的结合部。2014年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发布,我市名列中国最 幸福城市20强,在地级城市中排名第一位。 二、秦皇岛市旅游资源统计分类及其分布状况 (一)旅游资源分类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集山、河、湖、泉、瀑、洞、沙、海、关、城、港、寺、庙、园、别 墅、湿地、滩涂、候鸟与珍稀动植物等为一体,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是开展多项目、多层次 的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旅游者旅游休闲的最佳场所。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全市旅游基础设施 和景点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逐步形成了以长城、滨海、生态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目前,开辟了长城文化、海滨休闲度假、历史寻踪、观鸟旅游、名人别墅、山地观光、海洋 科普、国家地质公园、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城乡双向游、会议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精品 旅游线路,并每年举办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这些旅游线路和节庆活动都备受 国内外游客青睐。秦皇岛一年四季皆景,可供旅游者探险猎奇、巡游揽胜。 从秦皇岛市旅游单体的统计结果(表1)可以看出,在主类层次中,“F 建筑与设施” 类旅游单体数量最多,共有17个,占秦皇岛市旅游资源总数的31.76%。在主类层次中,缺 少“D天象与气候”这类资源。而单体活动场所和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数量较多,这可能和 秦皇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有关。秦皇岛酒文化非常突出,长城干红葡萄酒名 扬四海,在“H 人文活动”类的亚类“HC民间习俗”中,华夏长城庄园酒窖是亚洲第一大 酒窖,被人们誉为“美酒天堂”。酒窖的天然结构,是华夏长城干红在陈酿中完美醇熟。 表1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亚类旅游资源(部分) 数量 自然旅游资A地文景观 AA综合自然地 旅游 角山长寿山天马湖天马山象山祖山 6 AB地质地貌过 程行迹 葡萄沟鲍子沟段家沟背牛顶董家口碣石山 仙螺岛渔岛翡翠岛 8 B水域景观 BA河段柳河北山 1 BB天然湖泊与 沼池 桃林湖天马湖燕塞湖 3 BC瀑布 BD泉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的内容,具体内容:。如果把园林设计比喻为龙的话,那么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无疑是它的眼睛!既表达的设计者的思想,也写活了园林。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 。如果把园林设计比喻为龙的话,那么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无疑是它的眼睛!既表达的设计者的思想,也写活了园林。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州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是园林主人和设计者的心声和思想的写照。 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的写景,有的抒情,写景的托物言志,抒情的只抒胸臆,还有的既写景又抒情。 比如沧浪亭石柱上的那副:"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楹联,就是既写景又抒情的杰作。 此联由嘉庆年间进士梁辛矩所书。这是一副集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长诗,下联来自园主苏舜钦的《过苏州》一诗,上下联浑然一体,让人看不出有一点斧凿的痕迹。 上联写景自然贴切,下联抒情一目了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园林主人那种超然物外,纵情山水之心由此可窥全貌。这一份淡泊宁静, 这一种磅礴的天地间坦荡博大的情怀,也只有在江南才能体会。这是江南的根,也是江南园林的灵魂。

苏州园林中的楹联和匾额无一不是名宿大儒的大手笔,这并非是园林主人不学无术,附庸风雅,而是园林主人本身就都是饱学之士。 如网狮园濯缨水阁南墙上的那副"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楹联,乃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亲书亲写。全联言简意赅,寥寥数字,发人深省。 联中的"曾"字,即孔子弟子曾参。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故曰曾三。"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禹寸"指的是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光阴"。"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作者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囊括了广博深邃的内容,让人钦佩,更让人值得钦佩和学习的是作者的这种积极的思想。此联在于激励人们要珍惜人生的大好时光,积极学习,用以完善自己。 苏州园林的匾额和楹联一样,也都是写景抒情的上作。 离苏州石路不远处有一留园,留园曲桥的东方有一亭,名曰:"濠濮亭"。这是一副蕴涵深刻哲理的匾额,取自《庄子.秋水》中庄子垂钓濮水以及和惠子濠梁问答的故事。谁都知道,庄子是一个无心名利,超然物外的世外高人,主人以此作为亭名,并且经常在此垂钓观鱼,显然是要学那庄子,"宁做泥中龟,不作椟中神。"主人官场失意,决心归隐山林,做一个世外闲人,此不正是主人思想的写照吗? 苏州园林中是楹联和匾额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与园林主人以及园林

河北廊坊霸州胜芳古镇导游词

河北廊坊霸州胜芳古镇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考官!您好!我是考生 XXX,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么!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霸州胜芳古镇参观游览。我是此次霸州胜芳古镇的导游员小赵,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霸州胜芳古镇。 胜芳镇位于霸州市境东南部,东殿溢流洼,中亭河北岸、距北京 120 千米,东邻天津 35 千米,西距京九铁路霸州站 26.3 千米。解放前,胜芳镇隶属文安县,1948 年胜芳解放,成立胜芳市,后与霸县合并为胜霸县,后从霸县析出称为县级独立镇,1958 年后并入霸县为建制镇。现在胜芳镇隶属河北省霸州市。全镇总人口 17 万,其中常住人口 12 万人,流动人口 5 万余人,镇域面积104.7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18.6 平方公里。而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胜芳古镇地处霸州市以东 35 公里,东距天津 20 公里的东淀中游北岸,人口 7.8 万。东淀是河北仅次于白洋淀的一处湿地洼淀,面积约 350 平方公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是河北又一著名水乡,特产松花、东淀蟹、芦席,文化上,以民间花灯、花会及渔歌小调闻名。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胜芳古镇景区,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随我下车。 “胜水荷香,万世流芳”。2500 年的历史形成了胜芳独具特色的古镇文化。在胜芳的文化特质中,既有江南“水”文化的轻灵,也有开放前瞻的商业文化,更有移民文化的包容。这种特异的历史文化传承,与自然资源相叠加,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持续、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胜芳的历史地位。目前全国 71 个古镇里只有 3 个在长江以北,而胜芳在京、津周围极为突出,胜芳既有京津的风度,又有水乡的味道。没有商业的繁荣就没有古镇胜芳。古镇的老街是经过重新整修的,据说只有这座王家大院还保留着原来的建筑,所以,我们先来游览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中国传统的清式风格,雅号“师竹堂”,始建于光绪六年(1880 年)。原来含有四个小院,东北角小院为欧式建筑,东南角小院为非洲式建筑,西北角小院为清式建筑,西南角小院为进大门前院,欧式门窗,四面回廊。整体建筑中西合璧,交相辉映,为国内独有,大院建筑当时耗资三万两白银。三道门风格各异,其中大门为大虎座门楼,门楼上额砖雕,刻工精细,共三方,中间一方为北京白塔寺,左侧一方为上海百老汇,右边一方为天津墙子河。现为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惜在 1976 年唐山大地震中,西南,东南两院及大门,二门等均被震毁,万幸的是西北和东北两院完好如初,让我们得以欣赏它的华丽风采。1958 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刻系师生曾观摩采访过,大门楼全宽 4 米,全高 5 米有余。 游客朋友们,咱们接着往里面走。胜芳有三宝:戏楼,牌坊,文昌阁,戏楼就在王家大院隔壁,建于乾隆年间。六十年代被拆除,如今的戏楼是原样重建的。大家抬头看一下戏楼里面的牌匾,第二个字是清代名士为发泄对贪官污吏的愤恨,故意把“官”字上面的帽子去掉了。 另外,这里还是一个很有历史积淀的地方,1948 年底,天津解放前夕,一大批准备接收天津的干部集中在这里培训,特别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日报等宣传单位的最初组成人员就都集中在这里。大家往右手边看,这个房间就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诞生地,来到这里,我无法抑制对革命先辈的孺慕之情。当年,我们的第一任老台长鲁荻等十几个人就在里面学习培训,准备接收国民党的天津电台。除了一个人曾经在天津电台工作过,其他人都是外行。其中有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