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与文人视角下的刘备形象

民间与文人视角下的刘备形象

民间与文人视角下的刘备形象
民间与文人视角下的刘备形象

2008年11月

第24卷第4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ov.2008Vol.24 No.4

收稿日期:2008-09-05

基金项目:陕西教育学院科研基金项目(06K J024)

作者简介:王会明(1972-),男,陕西宝鸡人,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

民间与文人视角下的刘备形象

王会明

(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刘备是《三国演义》中争议比较大的人物形象之一。之所以争议大是因为三国故事在民间和文人中间

流传时间比较长,并且成书的跨度时间也很长,使得三国故事和人物有了多角度的叙述与解构,从而造成了刘备这

一人物形象的复杂。

关键词:刘备;民间视角;文人视角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8X (2008)04-0053-05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一位争议比较大的人物。争议大,与《三国演义》成书过程中民间与文人两种文化渗透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一部民间与文人思想相融合的著作:三国故事从隋唐时就在民间流传,到元末明初由罗贯中以《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为蓝本整理而成,中间经历了近千年,有着极浓厚的民间色彩;民间生存的艰难,使得民间叙述过于实利主义,因而到了元明清之际,三国故事又由罗贯中、毛宗岗等文人将其修正,使其不至于太过草野而流于粗率甚至荒诞,书中的人物又渗透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考与认识,趋向一种文人的理想主义。本文拟从民间视角和文人视角简要分析刘备这一形象的塑造。

三国故事整体叙述框架、历史走向不脱《三国志》,但在民间流传时间比较早,也比较长,其流传主要得力于民间说书艺人。由于民间说书艺人的自身阅历和民众的喜好,使得《三国演义》的人物有着民间的思想和意识的烙印,刘备也不例外。

三国故事的叙述,尊刘或尊曹在正史著作中是有变化的,这与史著者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但民间叙事角度在宋代尊刘就已定型。民间之所以尊刘,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三国的最高统领中只有刘备出身于下层,“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这种寒微出身与身处下层却有一定抱负的说书人有相近之处———宋元以来的说书艺人,不可能晋身士列又好论历史兴替,谈古论今之时总有种怀才不遇的不平感。宋元话本小说中的部分英雄人物大都出身于下层,如“三言”中的史弘肇、郭威以及三国故事中的刘备等,他们的身世和他们的传奇经历,不但使说书人有了说话的话题,更有一种心理的慰籍和愤世的寄托,这应是《三国演义》尊刘的一个原因吧。

有了这种共同话语,说书人便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历史和自身的生活实际经验来塑造刘备这个人物形象。

小说对出身下层刘备的性格画像是“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2]4,虽是沿用了《三国志》的总评,但也反映了

民间艺人对这种世俗生活追求的肯定,朝不保夕的艰难生存使得民间艺人非常注重物质的需求,他们笔下的人物也有更多的物质追求。这种人物的塑造也渗透着民间艺人的世界观:建功立业即追求功名利禄,真正目的是一种个人欲望的扩张。

古代说书艺人游走于江湖,是游民阶层中的一分子,熟知游民的生活与心理,深知谋生于江湖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如果还想有番作为,就更需要通过结拜来拉拢帮手,所谓“结义”成为底层民众的一种谋生

和壮大自己的重要手段。“桃园三结义”故事,便是一种非常具有游民特性的叙事方式。《三国志》中没有提及他们三人的结拜,只是在关羽的传记中说他们“寝则同床,恩若兄弟”[1]749。“恩若兄弟”被民间演义为结拜兄弟,并且在民间深信不疑,尊为典范,这是底层民众的理想人际关系,也是民间思维和以说书人为代表的游民文化人思想结合的结果。正是由于蕴涵着这种因素,《三国演义》中刘蜀集团有别于曹魏集团,具有浓厚的亲情关系。曹魏集团领导班子组成的基础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夏侯氏、曹氏兄弟在集团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却被冷冰冰的规章制度所约束。虽然制度对统治是有利的,但从民间角度来说,民众间的感情虽不直接产生众人渴望的权力与金钱,但却充满暖意,而拥有强大权力的统治阶级因为权力的腐蚀作用而导致亲情缺失,由此以拥有温暖亲情为骄傲是民间百姓的一种精神支柱。所以当刘蜀集团和曹魏集团以他们各自不同的统治方式展现在众人面前时,民间自然与刘蜀集团有着共鸣点。刘备集团异姓兄弟的结合也为以说书人为代表的游民提供了一种在颠沛流离中、以异姓兄弟为依靠的心理慰藉,这种异性兄弟的结合也符合儒家所提倡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仁”的精神教义。因此“桃园结义”的民间话语叙述成为具有很强吸引力的磁场,它可以将人们的目光和心理共鸣集中在刘备身上,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负载着传统中的中国人的精神道义。

民间游民结拜的目的是借助帮手使自己生存、发展、壮大,获取更大利益,因而游民的结拜虽以义为托,而实现的方式和途径却是“疏财”,这点《水浒传》中有典型的叙述。《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起事之时,身无一文,借助于结拜的张飞“卖酒屠猪”,“颇有庄园”[3]4,有了资本,再加上关张二人的武力才有了立足根本。但《三国志》中刘备主要得力于中山大商张世平、“多与之金财”,而“得用合徒众”[1]699,“徒众”中“羽与张飞为之制侮”[1]749,刘备待二人“恩若兄弟”。《三国演义》将这段记载作了改动,让他们在举事之时才相识,并结为兄弟,一是行文简略的需要,二是使我们看到游民的结拜是以仗义疏财为基础,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比较符合民间思维特点。

游民的结拜是以大哥为中心,所拥戴的大哥成为利益的最大获得者,小弟们在大哥发达之后能得到提携,这是游民们结拜成团时默守的潜规则,因而在一团温情的背后隐藏着团队内的利益再分配,这种利益的再分配也使得中国古代传统知识分子对游民们甚至男人们的结拜有种揶揄,最典型的便是《金瓶梅》中对“十兄弟”结拜的嘲弄。西门庆等人的没有按年龄的结拜给《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民间话语叙述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有些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民间也有这些版本的流传(可参看刘逸生《三国小札》[5]13)。我在小时候也听过父辈们对桃园结义的民间话语讲述版本,大致是叙述刘关张三人争老大,有扔羽毛竞争的版本,有爬树的版本。其中爬树讲三人决定以爬树定大小,结果张飞最快,关羽次之,刘备还在树根,但最终以刘备的根为本、梢为末为由让刘备当上了老大。游民奉行的规则是老大在未确立之前可以有番争夺,一旦老大确立,便要绝对的服从,无论个人出力多少。因此,大庭广众之中,刘备居中、关张分立左右的图景便是结拜兄弟等级差异的表征。在民间话语的叙述中,关张二人冲锋陷阵,最终便是要给刘备求得一官半职,否则别说关张郁闷,就连说书人都抱有不平———平黄巾后,曹操、孙坚甚至董卓都因有关系、人情而升迁,刘备却赋闲。民间话语在对桃园结义的叙述中,将结拜的“义”与与此而产生的“利”自然地结合起来,也反映了民间潜意识中对这种利益结合与分配的认同。

老大的确立,使得本来散沙似的游民有了老大的引领,确立了拼搏的目的和方向,有了为之奋斗的核心。在《三国演义》的叙述中,刘备的个人安全固然要得到保证,刘备的家小一次次受到刘备的兄弟们保护、拯救的情节也写得轰轰烈烈,甚至成为小说的重要篇章。关羽为二位嫂嫂放弃了成全英雄义士的机会;张飞为二位嫂嫂的失陷差点懊悔自杀;赵云长坂坡大战就是为了保护刘备家小的生命财产不被损失。这种保护在《三国演义》中被一再渲染放大,成为了后来游民在结拜后的行事准则。投桃报李,刘备对兄弟们的一次次出生入死报以感激,也有了“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3]107这一让游民阶层热血沸腾、涕泗横流的反映游民阶层意识的人生观。虽有“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民间认识和幽默,但对于粗犷的英雄来说,有句口头话语的安慰已满足了。刘备身上所反映的游民潜意识中义利的矛盾性以及难以调和性,使得刘备这一形象具有争议性。

《三国演义》的叙述中刘备虽然是一名政治家,但他很多时候遵从的是游民的生存规则。四海为家的游民深知生命的重要和生存的艰难,因此当刘备面对个人的生命财产得到威胁时,他是利己的———当兄弟们还在为他的家小浴血奋战时,他已逃离危险区。《三国演义》的叙述没有对刘备只身逃亡及在非常之时苟安于

他人有太多的责怪,尽管整部小说充塞着对那些为义而慷概赴死者的赞歌,但这些赞歌丝毫不影响刘备走马灯般的择枝而栖。对刘备的叙述很符合游民知识分子“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思想以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实用主义。这种以个人利益为先决条件的思想使得刘备在处理白门楼杀吕布的事情上似乎有悖常理:刘备和吕布也曾结拜,也受吕布“辕门射戟”之恩,但最终刘备借曹操之手杀了吕布。这也许是因为刘备、吕布虽是兄弟,但不是一个利益集团,当两个集团之间有利益之争时,兄弟之义是要让位于利益集团,说好听点,叫“大义灭亲”。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虽也和游民一样受着利的诱惑,但作为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儒家知识分子,他们尽可能地为人们树立着一种道德理想,在作品中有意识的创造出道德的楷模。处在动荡年代,知识分子更重道德的教化,就像高明创作《琵琶记》、冯梦龙编著《三言》的动机一样,他们自觉地担负起社会道德意识的强化,为处在水深火热和为生存挣扎的民众提供一剂安慰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定程度上就是文人在民众喜好的基础上为民众塑造的仁君形象。

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的时候,民意倾向了刘备,罗贯中等人便顺应民意,为人们塑造了一位仁君的形象。作为古代统治者的“仁”,体现在刘备身上是一种宽厚、温和的长者风范,不像曹操雷厉风行般的锐气,而是颇有温暖感。由这一创作意图出发,对刘备的塑造,作者对正史的情节进行了一些改造,如鞭打督邮,正史记载是刘备所为,罗贯中将这一事件改为张飞所为符合张飞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刘备宽容的仁者风范。对刘备的总评有这样一个演变: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三国志》)[1]698

那人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少言语,礼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三国志通俗演义》)[2]4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三国演义》)[3]4如果说罗贯中还大多沿用正史的评价的话,毛宗岗删去“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加上“性宽和”,这一添加显现文人想将刘备塑造成一位仁君的目的。为了使刘备符合传统知识分子心目的仁君,罗贯中、毛宗岗对正史进行了大量的改动,甚至不惜抹杀刘备的历史功绩,“忽视”其军事才能,将一个历史中能征善战之人改成大多数军事行动中都要听从诸葛亮的调遣,以至于让人读到后来刘备在征吴的战争中能势如破竹,打得孙权被迫请降,对刘备先前未显露的卓越才干,既惊讶又感到突兀,这样的不周之处多少是《三国演义》的缺陷。但这种宁肯造成缺陷都要将刘备塑造成仁义之君的苦心,使我们感到古代知识分子对理想之君的向往,对爱民如子之君的呼唤。

历史中的政治家有自己的政治利益目的,所作所为并不能符合传统知识分子的期望,但作为文人想塑造的理想典范,文人常常利用自己的叙述话语对自己所要吹捧的人物进行尽可能的美化,这也是正史叙述中常见的手法。火烧新野主要突出刘备的爱民,尤其是面对曹操的追杀还有那么多百姓尾随于他,更显他仁者的人格魅力以及仁政的社会效益,但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我们发现新野百姓随他逃亡是迫不得已,因为刘备要火烧新野(当然主要是诸葛亮的主意)。火烧新野之前,已有赵云在各家屋顶放置了引火之物,同时晓谕百姓:“无问男女老幼,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3]318而这次晓谕已经使得百姓别无选择。就迁民阻敌一事来说,《三国演义》还叙述了另外两次迁民以阻敌:一次董卓迁洛阳百姓逃亡长安以避八路诸侯之兵端;一次是西川郑度建议刘璋“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3]508刘备来犯之兵。董卓抢民、害民甚至火烧洛阳,毛宗岗痛心疾首评道:“今董卓杀富民而徙贫民,富者既死于罪,贫者复死于徙。民生其时,富亦死,贫亦死。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子遗。’其不在周宣而在汉献乎!”[3]39刘备虽未害民,但也扰民———火烧新野,令百姓居无定所。董卓迁民未能逃出身亡的下场;刘备扰民也没能走出溃败的结果。而刘璋的迁民举措,曾让刘备、诸葛亮惊呼“吾势危矣”[3]512,但刘璋未用,并非昏庸,而是“吾闻拒兵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3]508。因此单就迁民一事来说,真正怀有仁者之心的是刘璋,但由于作者要抬高刘备,便将刘璋塑造得有点懦弱无能。因而把握作者的叙述倾向对刘备人物的理解才会有一个定位。

作为一名古代政治家,权谋之术和仁者的真诚与博爱很难结合在一起,但由于作者的偏爱,总要给一个勉强的解释。刘备望见新野的百姓“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时,刘备“大恸”,“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之”。稍有常识的人都知其假,为此毛宗岗辩解道:“或曰:玄德之欲投江,与曹操之买民心一样,都是假处;然曹操之假,百姓知之;玄德之假,百姓偏不以为假;虽同一假也,而玄德胜曹操多矣。”[3]322这个解释让我想起我听过的一则民间故事:说有个小孩在树上朝被打败的、在树下想喘口气的韩信头上撒了泡尿。韩信不但没杀他,还鼓励他等会儿朝追来的项羽头上再撒泡尿。小孩照做了,他被项羽杀了。当仁需要靠矫情骗取以及可以被他人利用时,仁便具有一定的虚伪性,而这种虚伪性使得刘备有了另一种解读方式,进而使刘备形象的争议性加大。

再团结的群体,也有矛盾。作为文人所标榜的刘蜀集团,作者尽可能的回避刘蜀集团的内部矛盾,但作为七分靠近历史的著作,完全的回避是不可能的。因而《三国演义》的作者便以讲史的方式,以隐笔的方法,含蓄地交代了刘蜀集团内部的矛盾,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想象空间的加大使得人物形象的解读更具复杂性。透视刘备和“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4]15的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我们能看到作者的矛盾心理。在入主西川之前,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组合,为此作者不顾史实将诸葛亮推向前台,让刘备成为诸葛亮的坚定支持者。而当刘备正式登上帝位后,两人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往都能听从于诸葛亮的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坚决反对,东征东吴,并且也没带一向不能缺少的军师。最终彝陵的失败,破坏了诸葛亮初出茅庐时的整体战略计划。彝陵之战后,刘备几乎全军覆灭,仓皇逃回白帝城。刘备深知这次伤诸葛亮太多,他所丧失的是诸葛亮大半辈子攒下来的心血。在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之际,他需要挽回局面。刘备毕竟是枭雄,他知单靠着几句话不能留住诸葛亮,他需要诸葛亮在他去世后能继续效力于他这个朝廷。刘备在所有大臣面前,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

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3]666

之所以泣,还是不放心诸葛亮,因而用此语探之,这才是刘备真正的“心腹之言”;另外别说诸葛亮无心取代刘禅,便是有心,也无法实说,诸葛亮能说的只有一句“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这话是当着众大臣所说,对遵循着“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的知识分子来说是最大的套子。此话一出,连诸葛亮退隐之路都堵死了,一根绳索紧紧地套在了诸葛亮的脖子上。刘备用心之深,以致“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叩头流血”,还要说“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诸葛亮到此别无选择,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小说第八十五回,魏、吴趁刘备新亡,起兵五十万,从四面围攻蜀国,当时诸葛亮怕走漏风声,称病不出。杜琼等众人纷纷将矛头指向诸葛亮,指责他“先帝托孤于丞相,今主上初登宝位,被曹丕五路兵犯境,军情至急,丞相何故推病不出?”提议“如果(诸葛亮)怠慢,请娘娘于太庙中,召丞相问之未迟”,这里,读者体会到了刘备力量的强大,同时也感到了蜀国缺乏了君臣的理解与信任,已无和睦团结的氛围,也是从此始,刘备那股无形的力量在督促和左右着诸葛亮的行动与作为,诸葛亮既要养兵又要出兵。后人批评他用兵过繁时,谁又理解诸葛亮在刘备死后负重呕心沥血的苦衷。八十五回后的诸葛亮已无以前的潇洒与自如,留给他的只有沉重与悲哀。这种表现也映射出以前君臣的微妙关系。

三国故事在民间和文人中间流传时间比较长,成书的跨度时间也很长,使得三国故事和人物有了多角度的叙述与解构,造成了《三国演义》的复杂性,因此评析三国中的人物不能以单视角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中的刘备从民间角度重现实,从文人角度重理想化,《三国演义》成功地将这种理想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露痕迹。

[参考文献]

[1] 陈寿.三国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0.

[2]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 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6.

[4] 张俊主.中国古代文学史(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 刘逸生.三国小札[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责任编辑 李兆平]

(下转第61页)

[2]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埃斯皮卡著.于沛选编.文学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4] 陈晓明.不死的纯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A].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本雅明.本雅明文选[M].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语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李自芬.伸进赛博空间的文学视角———网络文学带给我们的启示[A].中南大学文学院.人文前言———网络文学与数字

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 杨小滨.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M].上海:三联书店,1999.

[责任编辑 沈正军]

R eveal the T ruth of Chinese Literature Centralism

———Development T rend of Literature under Mass Media Context

WAN G Hong1,YAO Li2hong2

(1.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Xi’an710068China;

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Abstract:As a form of the art,literature lost its dominate status in art’s area.It is the result of the devel2 opment of literature,is a hard traveling of human’s spirit.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s decadent is back to itself and the popular of technology cannot compress human being’s ideal for pursuit transcended spiritual value.

K ey w ords:literature centralism;mass media;development trend of literature

(上接第56页)

Liu B ei in Folk and Scholars’View

WAN G Hui2ming

(Chinese Department,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Xi’an71006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a contentious and complicated character,Liu Bei,in The Three Ki ngdom.It shows that the story of The Three Ki ngdom is spread so far and wide among folk and scholars that the story and the character can be understood from several angles.

K ey w ords:Liu Bei;folk’s view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以和英雄特质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以及英雄特质 在三国的众英雄人物中,刘备的军事才能不如孙权,更不如曹操;计谋和此二人也不可同日而语。但他却也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一份执着的追求,完成了一份霸业。所以刘备一直是一个令后人争论的谜,这个谜就像他的字——玄德一样,当真是玄之又玄。刘备身为汉靖帝之后中山靖王之玄孙,这等汉室贵胄,在一出道时却是一无所有,一文不名,靠富商出资招募军队,之后东奔西走地寄人篱下,反复无常地投靠他人。尽管这样,他所到之处还是能受到许多人的尊重和款待,这和他是汉室之中少之又少的贵胄,礼贤下士的作风,最主要的是他也是英雄,这些都是分不开的。同时,刘备起自微贱,非有尺寸可以凭借,完全靠他坚忍不拔的主观努力,藉乱世而成英雄。 《三国演义》叙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故事。艺术地再现了汉末魏、蜀、吴三国在这段90余年的历史。据统计,《三国演义》写了1240个人物。由于作者罗贯中先生写书的立场就是从封建社会的道德思想出发,以刘姓为正统,以蜀汉为中心,蜀汉和曹魏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蜀、魏、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的计争,竭力吹捧刘备。这里先不去深究罗贯中先生创作的三国演义的感情倾向性,主要是对刘备的形象尽量去做一个客观的描述,通过对刘备形象和英雄特质的分析,看看,能否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刘备生平 刘备(公元161-223年),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中山

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刘备虽然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和母亲赖贩草鞋、织草席度日,生活非常艰苦。刘备从小就志存高远,在尔虞我诈的三国乱世中,他以卓越的品质、谦逊的作风招揽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关羽、张飞、糜竺、简雍、孙乾等),虽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但最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终成大事,建立蜀汉,从一个卖草鞋的变成昭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二、刘备的形象 (一)仁义在三国的众多英雄人物之中,刘备可谓是重仁义的典型,罗贯中先生不惜笔墨大力塑造他的这一形象特点。这一形象正好吻合当时社会人们对君主的理想要求,再加上有一个背负“奸臣”、“奸贼”骂名的曹操相对照,就更显示出了刘备的“仁义”。而刘备之所以能和曹操、孙权相抗衡,形成鼎足之势,就是凭借着“仁义”之心赢得的“人和”。 兄弟之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兄弟之情义在三国中可谓是典型,也成了后世学习、效仿的范本。他们三人自“桃园结义”以来,始终以义为先,以“救国扶铖;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己任(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关张二人忠心耿耿地跟随刘备打天下,刘备也始终待二人如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亲。所以他们三人名义上是兄弟,后来是君臣。但实际上,关羽、张飞也是王。刘备曾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不管刘备说这话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收买此二人之心,但毕竟是从刘备嘴里说出

明代三言二拍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代三言二拍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多变 1.常常采用误会巧合的手法。 2.为了使故事情节巧妙多变,作者运用一些“小道具”贯穿始终,使整个故事既结构完整,又波澜迭起。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珍珠衫。 3.悲剧性和喜剧性的情节相互穿插,创造出一种“奇趣”。 冯梦龙在加工、编写“三言”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突破了说话人的话本模式,而重塑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的文体。语言通俗贴切。 一、“三言二拍”“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故事的传奇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善于运用生活中偶然性的巧合来构成故事的冲突,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同时也善于设置悬念伏笔,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作者还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脉络清晰,情节连贯,头尾完整,前因后果都交代分明,各种矛盾冲突一定当场解决,这是适应我国民众的欣赏习惯与审美心理而形成的,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所独具的民族形式。 二、“三言二拍”中的优秀作品已能初步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出性格鲜明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与以粗笔勾勒见长的宋元话本相比,“三言二拍”既有了较多的真切自然而又层次清晰的心理描写,也有了具体丰富而又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体现出白话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新进展。同时,作者从宋元话本那里承继了以行动表现人物的写人手法,有时把人物置于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中来显示其内心矛盾,有时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突出强调、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三、“三言二拍”的语言既汲取了宋元话本“谐于里耳”的特征,又经过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的润色、创作,把生动活泼的口语与浅显易懂的文言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文心”和“里耳”的谐合。作者将宋元话本粗具形态的白话变成了流畅生动的文学语言,较为纯净,少有杂质;叙述语言明白如话,富于表现力;人物语言描摹逼真,具有个性化;达到了不事雕琢而自然曲尽事

刘备人物分析

(二)刘备 与孙权不同,刘备是《三国》中最早出现的领导人,也是作者罗贯中着笔最多的人物之一。应该说,刘备这个人很了不起,他出场时已然二十八岁,并且在当时众诸候中起点最低,开始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小贩,在赤壁之战前甚至没有自己固定的领地和基业,他所拥有的仅仅是汉室宗亲即?汉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这一空白头衔。据史学家考证,当时类似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多如牛毛,其中也不乏有比刘备起点高得多的人(如荆州刘表、西川刘璋等),但最终只有刘备成了气候,与曹操和孙权长期对垒,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笔者认为,客观的说,应该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结果。首先,刘备虽然起点低,但常以抱国救民、兴复汉室为己任。他的一片致诚,首先赢得了关羽、张飞之心,使二人愿为其效死命;也是他的一片致诚,使天下的一些英雄(如赵云、魏延等)贤才(如孙乾、糜竺等)纷纷主动前来投奔;更是他的一片致诚,打动了原本不打算出头的诸葛亮,使其为自己开辟基业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其次,刘备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如刘备助陶谦解除了曹操的威胁,陶谦想将徐州让与刘备,经过三次相让刘备方肯接受;再如刘表在病入膏肓之际,想将荆州之地让与刘备,而刘备则坚决不受……都说明了刘备是一个看重信义的正人君子。而当关羽父子命丧江东后,刘备又以倾国之兵杀向东吴,决心为关羽报仇雪恨,说明了刘备是一个重情之人。总之,从为人的角度而言,刘备是应该受到肯定的。

但刘备能在诸候并起、群雄争霸之时在两手空空的情况下占据一席之地并长期矗立不倒,仅靠以上优点显然是不够的。首先,他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每当他介绍到自己时,常会重点提及自己是?汉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这一点,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看重人的出身背景的:有一位研究《三国》的日本同仁说过这样一句话:?诸葛亮之所以投奔刘备,就是看中了皇叔这块金字招牌。?此言可以说有相当的道理,按当时人们的观念,只有汉王朝也就是刘氏家族才是苗红根正的统治者,其余欲取天下者皆为乱臣贼子。而整部《三国》的主导思想之一便是褒刘贬曹,也正是源于此。其次,刘备非常会笼络人心,这一点与其说是为达到其政治目的,不如说是源于其仁厚的性格。他所到之处,无不受老百姓称颂:如在曹操攻打新野县城之时,刘备宁可放慢行军速度,也要带上百姓同行。须知?兵贵神速?,更何况当时刘备是在自身难保的前提下去逃难的,有人因此便认为刘备这是多此一举,他们的依据是曹操此行的目的是追杀刘备,不是屠杀百姓,而刘备当时如果抛弃百姓,便可顺利脱离危险。笔者认为此言差矣:首先,曹操曾杀掉吕伯奢一家,不久后又因徐州牧陶谦的部下杀了其父而兴兵攻打徐州,在此过程中大肆屠杀百姓以泄私愤,在百姓心目中已留下了残暴的印象。更何况即使曹操并非是为杀老百姓而来,在进军过程中也难保不伤及百姓。而且从老百姓都愿意跟随刘备这一点也说明,刘备确实和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刘备争夺天下必须依靠人和,因为天时和地利已分别被曹操和孙权所占据,而人和则是刘备争夺天下的唯一资本,一旦失

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明代在长篇小说取得突破成就的同时,短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拟话本“三言”、“二拍”的出现,则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达到了高峰。 话本本是宋元说话艺人的底本,最初当为“话”的提纲、草稿;以后经人整理而成完整文案,可供人阅读,这就是话本小说,如宋时的《碾玉观音》与《错斩崔宁》;拟话本则是仿拟话本小说创作而成的短篇小说,其结构特征一般保留有“入话”,用语形式则仍保留“说话的”、“听话的”、“话分两头”等评话的行业用语。“拟话本”这一称谓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创制的。 话本小说的整理与拟话本小说的创作的直接诱因是印刷出版可以获取商业利润,因此,它的产生与风行,除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因素以外,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读者需求量的增加、造纸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版印刷商的出现都是相关因素。 拟话本究竟始于何时,或者说把它从与之混在一起的话本小说中区分开来,并不容易。今知具有“长篇拟话本”(这里是仿拟借用)性质《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则最早的白话短篇拟话本似当不迟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的成书时期。 单刊话本、积集话本到拟话本专集 嘉靖年间晁瑮编的《宝文堂书目》中已经著录有几十种单刊话本,其话本本身的整理或仿拟刊行的实际时间自然要提前一定的年代。 今知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刻的。洪楩是当时的藏书家与出版家,“清平山堂”是洪楩的堂号。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每集分上下两卷,每卷五种,共六十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今残存二十九篇。一般认为,二十九篇中,宋人作品十一篇,元人作品六篇,明初作品十二篇。其中《刎颈鸳鸯会》、《范张鸡黍死生交》、《简帖和尚》、《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十篇后被冯梦龙

浅析刘备的人物形象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除了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明君”来塑造的。那么,《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呢?在这个人物身上作者又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与愿望呢?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刘备这一人物形象。 1仁德待民诚心待士 1.1 仁德待民 汉末天下动荡,野心家们与实力派们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混战,“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些自树旗帜的豪杰凭借什么让天下百姓志士归顺呢?刘备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仁德待民,与那些暴虐嗜杀的军阀判然有别,因而争取到了人心。让人们在各地军阀混战中似乎见到了一线生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刘备领平原相时,子孙民刘平不服,派刺客去刺杀他,“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在他于荆州依附刘表期间,“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刘备败走樊城时,成千上万的百姓扶老携幼,随他一起撤退,一同渡江。有人劝他甩掉难民轻装逃走,他始终不肯,他说:“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吾何生哉!”,在这样生死存亡之机,哪怕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在历代开国君主中实不多见。孟子认为,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刘备深知“成大业必先施仁德”的道理,正是坐了仁德的大船,刘备才能舟行水上,顺风远航。刘备是一个“爱民惜物”的怀有救民于水火并心存大志的人,一个仁德的开明君主。他当新野牧不久,就造福于民,新野之民就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进入西川后得以建立基业,真是“信以成之”。言必行,引必果,取信于民,这正是刘备让天下子民归顺自己的真正原因。到了西川,他的军队对老百姓秋毫不犯,受到焚香礼拜的礼遇,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百姓“丰足”,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当他被吕布打败,匹马逃难时,“但到处,(村民)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这正是对他仁德爱民的最好报答呀! 1.2 诚心待士 刘备爱民,更深知人才对自己成就大业的重要性,怎样才能让那些才华横溢的人聚在自己的身边呢?当然是刘备的诚心和义气打动了他们。他对徐庶、诸葛亮、黄权、刘巴、庞统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书记载,写得十分生动感人;尤其是对他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的描写,更是具有典范意义。建安十二年(207年),他诚心诚意,三顾茅庐,恭请年仅27岁、无名无位、尚未建立任何功业的诸葛亮出山辅佐,并委以重任,留下千古美谈。隆中对策时,诸葛亮称赞他“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并非虚言。建安十九年(214年)夺取益州之后,对于荆州旧部和益州新附,他兼容并包,唯才是举,“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其中益州名士黄权曾坚决劝阻刘璋迎刘备入蜀,刘备攻取益州时又坚守广汉,直到刘璋投降后方才归顺,刘备却不计前嫌,任命黄权为偏将军,信任有加;刘备称汉中王,兼领益州牧,让黄权当了治中从事;刘备称帝后,亲自率领大军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一、“仁”的代表——刘备 1.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战白帝托孤2(精彩片段 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赚城斩车胄)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从三言二拍看中国明后期社会现状

我们都知道,文学的发展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必将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小说也不例外。小说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它来源于现实, 却又高于现实, 其内容往往暗含着当时社会的大体情况。因此,阅读小说,是一个了解社会背景与文化的好途径。 明代的三言二拍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出了明后期的社会现状。仔细游走于其中的每一个故事, 你就会从中挖掘出当时社会一张又一张的缩影。而各方面的变迁和新特点的出现, 是当时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也正因如此, 明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朝代之一。 一、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得到不断壮大,明代后期的商人,小贩,作坊主以及工匠等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分子,也成为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很显然商人地位得到了很大地提高。《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写到:“一品官,二品客”,商人已凭借金钱的力量树立起仅次于官员的地位;“二刻”中的《赠芝麻识破假形》就有云: 经商亦是善业, 不是贱流。一反对商业的鄙夷态度, 徽州风俗甚至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 科第反在次着。在《两县令竟义婚孤女》中,王奉把原来许配给官家之子的女儿与侄女掉包后嫁给了富商之子,这就从侧面反映出百姓对商人的追逐已经高于对官员的追逐。而与商业相对立的门第和仕途则显得有点黯然失色。而且,商人不再是奸诈狡猾为富不仁的形象, 反而是忠厚、正直、恪守信义等具有优良品德的一批人。《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刘小官雌雄兄

弟》、《施润泽滩阙遇友》等都刻画了一个个道德高尚的商人形象。 二、社会走向黑暗与腐朽 与商业的兴起相悖的是明后期社会逐渐走向黑暗,皇帝无能、宦官专权,官府愈加腐朽,社会秩序紊乱。这些现象, 在三言二拍的故事中, 也有着深刻的反映。 首先,“三言”中的《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详细地展现了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斗争。明朝嘉靖年间,圣人在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然而还是出了一个奸臣----严嵩。以他和其儿子严世蕃为首的一群从上到下的反动统治阶级成员,权尊势重,朝野侧目,专横跋扈,无恶不作。凡有与他作对的,立见奇祸真是忠臣番受奸臣制,肮脏英雄泪满襟。而与之相对峙的, 则是一组反抗权奸恶势力的正面人物,其中的代表,当属沈襄沈小霞。他的正直高洁机智勇敢,都深深的烙在了读者的心中。正是他们的存在,给了明王朝以希望的保留。然而,正势力与恶势力之间的矛盾加剧、斗争激烈, 也明显的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与王朝的没落邪恶分子竟然能在朝野之间有着如此之大的势力, 这在明朝前期是难以想象的。 再者,官场异常黑暗, 封建制度充满了虚伪与腐朽。《青楼市探人踪红花场假鬼闹》就刻画了一个凶恶残忍的官吏形象。杨佥宪“自道日暮穷途,所为愈横。家事已饶,贪心未足,终日在家设煤运局,为非作歹”,仅为了一点私利,就毫不手软地杀害了张贡生等四人, 其手段之残忍、动机之可怕都令人发指。这些无不揭示出了社会的黑暗与封建法制的虚伪本质,。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 一、人物简介 他身长七尺五寸,字玄德,手拿双股剑,是皇室后代,还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手下文武双全,个个都各显神威,他的言行举止与宽宏大量成就了他的伟业,让他成为了三国时期一国的霸王,就是因为人和与民心才成就了他,是个仁义的英雄豪杰。 二、 1.性格特点一:仁义善良 1).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刘表快死的时候,他再三要把荆州托付给他,刘表认为他的两个儿子没有宏大的前途,可刘备却再三推辞,不肯收下荆州,当他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时,诸葛亮也再三说服刘备接纳荆州,可他却再三不要荆州,还说:“我宁愿死,也决不做出违背仁义的事情,违背仁义的事情我是永远不会做的。”从此可见,刘备他非常的仁义。 2).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他当上徐州牧的时候,他出城了,留张飞看守徐州,因刘备走了,所以张飞喝的大醉,不料被吕布领兵来偷袭,很快吕布占领了徐州,当刘备回来时,他并没有再夺回徐州,而是对吕布说:“这徐州就给你吧,我暂时驻扎小沛。”这等善良的人在世界上还有几个呢?别人夺走了自己的城池,自己不断不发怒,还愿另外寻找地方来住,这主以表示他的善良。 2.性格特点二:爱民如子 1).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在他再次当徐州牧其间,曹操要带刘备回许昌,不料当地的人民的代表带着几个人民前来拜访,曹操以为他刚来徐州没几天,那么多人民就想挽留他,可他们说道:“请丞相留下刘备吧,在他当徐州牧的这几天,我们是丰衣足食,他还为我们修了十几座桥,让我们行动也方便了许多,求求您了,留下刘备吧。”这件事足以证明刘备爱民如子。 2).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当他驻扎在新野的时候,曹操五六十万大军来犯,诸葛亮从容不迫,说要等他们进城后再放火烧他们,再趁机逃往江夏,可那样民房就没了,刘备强忍着答应了,在去江夏的途中,刘备带着全部新野人民一起走,可这样会导致速度减慢,很快会让曹操追上,诸葛亮再三劝阻他抛弃人民,可他说道:“我宁愿人民抛弃我,我也决不抛弃人民。”这句话说得好,更加体现了刘备爱民如子的精神,关羽这时候说道:“世界上我最敬佩三物,天、地与我大哥! 总结:从上面两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善良仁义的三国人物,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喜欢他的精神,喜欢他的品质,我认为三国因为有他而精彩!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 概述: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在“三言”的影响下,凌濛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刊于1628年)和《二刻拍案惊奇》(刊于1632年)各40卷,人称“二拍”。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8岁补廪膳生,后科场一直不利。55岁时,以优贡授上海县丞,后擢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崇祯十七(1644),李自成部进逼徐州,忧愤而死。他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卷帙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三言二拍主要描写的内容:1、商人题材,商人的地位在三言中得到提高。2、歌颂婚恋自主,张扬男女平等的思想。 3、描写对贪官酷吏的抨击和清官的市民化。 4、“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明末清初是拟话本小说的创作高峰期。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话本小说的体制:题目、入话(诗词)、头回(又叫“笑耍头回”、“得胜头回”、与正话相关的短故事)、正话(散文、韵文)篇尾(缀以诗词或题目、作者出面总结全篇主旨,或对人物事件作出评论)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又字耳犹、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论《三国演义》刘备形象文化内涵

论《三国演义》刘备形象文化内涵 摘要: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将陈寿所撰正史《三国志》通俗化。乱世中,枭雄刘备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后却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终成大事,建立蜀汉。其为人谦和,礼贤下士,招揽了为其打下江山的文臣武将,也正因为其仁德之称得到众多民心。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提倡的治国之道是实行仁政,以民为本,以德治民。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性格进一步分析,研究先秦源流的民本思想和儒家的仁德忠孝思想对中国古代人文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儒家思想仁德 引言:罗贯中《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仁德明君的刘备,他的仁德为他建立了西蜀。可是有很多人认为刘备是一个无能的假君子,甚至出现一些歇后语“刘备的天下——哭出来的”。难道罗贯中当初塑造刘备形象时没有意识到会使大众看到一个“软弱”的刘备?本文将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分析罗贯中笔下的刘备形象为何软弱。对当时社会尊崇儒家思想文化影响下刘备凭借超凡的人格魅力建立西蜀表示肯定。 正文: 一、乱世中人民急需正义化身的救世主 每一个王朝的衰亡都源于失去民心,政治腐败,赋税沉重,上层聚敛奢侈,民众流离失所。东汉晚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至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在宦官与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下,民心已经慢慢渐远于羸弱不堪一击的刘汉王朝。 在上流社会中,孔子渐渐被大众视为一个圣人。上流社会子弟接受良好的教育,理性慢慢趋于发达,不容迷信之论控制。在下流社会中,则各种迷信逐渐结合而形成后世的道教。其中张角的太平道和张修的五斗道以符咒治病为掩护,煽动民心,组织革命活动。张修造反,旋即平定。张角却声势浩大,于公元184年起事。其党徒遍于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即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山东、河南、河北各地。在起义即将爆发的前夕,张角根据斗争需要,及时用谶语的形式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战争口号和起义计划。一场在宗教形式掩护下的农民起义至此呼之欲出。起义军以黄巾缠头为标志,八州教徒几十万人声势浩大,史称“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从起义军以洛阳为主要目标,自东、南、北三个方面包围洛阳可以看出张角是一个拥有民心,并有一定战略决策经验和较好的作战指挥艺术起义领袖。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张角不幸病死。黄巾军中没有什么政治才能的人,在东汉王朝和各地豪强武力镇压下,不久起义悲壮失败。但是此时的小乱事各地蔓延,不易遏止,黄巾余党亦难肃清。于是改刺史为州牧,将两级制变成三级制,刺史,州牧和郡守都有了兵权,四方州牧趁势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在朝政腐败的背景下,民众希望出现一个正义化身的救世主,张角农民起义的领导有着阶级的局限性,很快被打压下来。民众又再等待下一个救世主的到来,形象仁德的刘备也就在罗贯中笔下脱颖而出。

刘备人物评析

刘备 有了那样的曹操,就必然有那样的刘备。曹操是要用自己的才能驾驭,改变天下,以自己的能力来控制人才;可是相对的刘备,却是要用胸怀包容天下的男人。这里的刘备,摆脱了以往文学作品中一味宽仁,为天下而奋斗的“明主”形象,书中毫不隐讳的写出了他的野心与天真。在涿郡织席时,初遇义侠关羽时,关羽责问他的人生目的为何,他回答:“金钱美色权势我皆好之,可我更想看到的是天下百姓皆展欢颜。”一句话折服了关羽,一段家喻户晓的传奇由此开始。野心,乱世男儿谁没有自己的野心呢?但是,能让自己的野心服从万民的利益,这,不就是俺心目中的刘备,心目中的真英雄么?书中的刘备,才能平平,没有高超的武功兵法,但是他拥有曹操永远也没有的东西--对人民发自内心的关爱。书中,因为无数次的失败,他也曾经几次迷失,为了自己的安逸,他也想过放弃天下,但是每次都能重新站立起来,在由许昌逃到徐州时,面对无数百姓的欢呼,刘备经过内心的挣扎,最后高呼:“从此我便不再与曹操同抱天下!”随之当众亲手斩杀车胄于马下,断绝了与曹操修好的可能。刘备这个人,是一个大皮囊,本身空空如也,却又能包容各种事物,而且有无数的豪杰志士,生民百姓都自愿的投到这个皮囊中,这个皮囊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也许能能包容天下吧。就俺个人来说,无疑非常钦佩曹操的才能,但是乱世中如果要选择一位君主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刘备,或许只为自由与欢笑。曹操心中的“苍天”是自己;而刘备心中的“苍天”是百姓。和曹操一样,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好的刘备。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 “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一个以编卖草席、贩卖草鞋为生的破落贵族凭着一种做人忠信的坚定信念,凭着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带领一群兄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创建了一个理想蜀国,三分天下,从而证明了仁者无敌的中国传统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厚黑必胜的政治法则。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崇尚、倡导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可以博通古今,无所不为;女子则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即便是名门爱女,父母让其读书识字,也只要她识些姓名,学“妇德”而已。“三言”中的不少作品都以男女对照的方式,否定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赞扬了那些在学识、才智、能力等方面堪称“巾帼英雄”的女性。说明女性才思敏捷,聪颖机智,只要给予发挥能力的机会,就不会比男子差分毫。《施润泽滩阙遇友》有一定典型意义。小商品生产者施复与喻氏两人,养蚕织布,“开起三、四十张织机”,主人公喻氏看市平凡,实际上是一个市民阶层的新女性,她有一双勤劳致富的巧手,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定程度的独立经济地位争取了独立人格。夫妻之间不存在男尊女卑的封建夫妻关系,而是平等和谐、互相尊重、遇事商议,共同劳动的新型家庭关系,体现了晚明江南地区男女在家庭生活及经济中的平等地位,反映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地位的提高。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喻世明言》卷二十八)显示女子会有打仗、做官、经商等各种能力。作者一开篇就表明他对女性才干的欣赏,常言道,有智妇人,赛过男子,古来妇人赛过男子的也尽多。塑造了具有经营才能,善于应付意外事变的女性形象黄善聪,她和父亲在外做生意,父亲突然去世,14岁的她非但没有被击垮,反而在买棺盛殓父亲后,与人合伙经营,“经过几年勤苦经营,手中颇有活动,比以前不同”,黄善聪的故事说明女子不但能办理父亲的后事,而且也很有经商的头脑,她们在能力上并不比男子逊色。这里通过女性经营实业的才能和应变能力,塑造了聪明颖悟、才干、谋略及胆识等非同一般的女性,用以说明女子不但不落后于男性,而且她们在学识能力上可以与男子争风。这较之“男尊女卑”、抹杀女子的聪明才智的传统观念,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赵春儿重旺赵家庄》(《警世通言》卷三十一)中,赵春儿是个很有远见、很能隐忍的女子,她心里明白丈夫赵可成的纨绔习气和奢靡败家的作风难以改变,就埋下银子以备将来成就丈夫的大事。即使家计再艰难,自己再劳苦,她也忍受着,不曾透露半点。果真,十几年过去了丈夫终于有机会凭监生的学历谋取朝廷之职,无奈囊中羞涩,无法通融,如此关键之时赵春儿多年的心计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她见丈夫有了悔改之意才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为丈夫谋得官职和仕途之通。最后很有远见的丈夫急流勇退,告老还乡,夫妻二人安安稳稳的度过晚年。作者将之塑造成为一个有远见有胸怀的女子,她不但改变了丈夫的人生命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的委琐的人格。这对于一个女人家来说实在很不容易,十几年“卧心藏胆”的隐忍和宽广的胸怀,为一般的男人所望尘莫及,这种胸怀和做人的魄力很值得后人欣赏。《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警世通言》卷五)中的大嫂王氏几年没有丈夫的消息,但是仍然不肯相信丈夫已经死去,为了保全自己不被卖掉,让婶婶杨氏与自己换了发髻,骗过了被狠心小叔叫来的强盗,婶婶却给带走了!让那好赌的没有人性的小叔子陪了夫人又折兵去吧!《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警世通言》卷三十二)的故事广为人知,身为娼妓的杜十娘深知自己为人所不齿的社会地位,所以积攒下价值连城的百宝箱,希望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赢得一个好归宿。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又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与他。”从十娘希望从良一事,可以看出她并非自甘堕落,而想走出烟花柳巷、走出摆脱被人玩弄、被人役使的命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从这一点来讲她是在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完善。虽然烟花场中许多年,“不知历过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但杜十娘所向往和追求的,是她与男子在平等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独立人格的真正的爱情,正是这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上演了一幕“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可歌可泣的悲剧故事。究其自身的原因,那就是她太相信爱情、太渴望追求人格独立的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一个烟花女子即便从良了,也很难得到男人的尊重和真正的爱情,即使她们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但想要在社会上寻求独立的人格地位,那只有一个结局就是失望。好容易逃离了妓院鸨母魔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1)江渚上(2),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篇《临江仙》把我们带入了奇妙的三国世界,在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个性十足。先来说说蜀王刘备吧。 刘备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作为“明君”来描述的人物形象。作者重点刻画了他的宽仁爱民、敬贤爱士和足智多谋等性格特点。 一、宽仁爱民 在《演义》第一回,写刘关张桃园结义时,其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 二、敬贤爱士作品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其中就 有三顾茅庐的故事。历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事,《三国志·蜀书·诸 葛亮传》中仅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演 义》却以两回半的篇幅,精心设计,将“三顾”的过程写得委婉曲折, 令人悠然神往。刘备不辞辛劳,不顾两位义弟的埋怨,锲而不舍地三 次往访诸葛亮。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扑了空,途中每遇到诸葛亮的亲友, 就误以为是诸葛亮本人,前后达四次之多。这些充满理想色彩的细节, 把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渲染得淋漓尽致。 二、足智多谋 刘备投靠曹操时,曹一时兴起,曾邀刘备煮青梅酒以论当世英雄。当曹 一再请刘备指出当世英雄时,刘备先后指出过袁术、袁绍、刘表、孙策、 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这里刘备为什么不提自己呢?因为按曹 操的观点,凡英雄都是“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 天地之志”。英雄当是不甘屈居人下者。刘备若自称英雄,就等于表明 自己不甘久居曹操之下,必然引起曹操对他的警惕,自己非但永无出头 之日,还将有性命危险。 宽仁爱民和敬贤爱士这两大品格的充分表现,使《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成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明君”范型。

三言二拍

明清小说鉴赏 论文题目:说不尽的“三言”和“二拍”副标题:生动鲜活的明末社会市民风情画作者:姚明 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学号:200731580141 指导老师:吴光正

说不尽的“三言”和“二拍” ———————生动鲜活的明末社会市民风情画 摘要:“三言”内容广泛,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作者编辑“三言”的目的,在于劝谕、警诫、唤醒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用目的。“三言”的出现,代表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些优秀篇章还写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新变化,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及封建婚姻制度等。“二拍”的出现,开创了文人拟作话本专集的先例,在古代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商人,婚恋自主,女性意识,清官的市民化,情与礼,心理刻画,曲折工巧的情节,淳朴语言 冯梦龙的“三言”堪称中国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二拍”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些优秀篇章还写出了当时的一些新变化,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及封建婚姻制度等。“三言”“二拍”通过动人的爱情故事,描写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抨击封建婚姻制度对青年的迫害,表现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爱情观点。代表作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三言”的书名带有浓厚的道教训诫色彩。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通俗小说的惯例,即通过标榜道德训诫来提高小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则需要注意到这里所表现的道德观,往往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而与旧道德传统相悖。在“三言”中,写恋爱与婚姻的题材占据了很大比重,成就也最高。这类小说常把“情”和“欲”放在“理”或“礼”之上,要求“礼顺人情”。这意味道德规则只有建立在满足人们的正常情感需要的基础上,才有其合理性。 冯梦龙是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人,出身名门世家。自幼接受儒学的熏陶,但又生活在商业经济十分活跃的苏州,年轻时常出入青楼楚馆,正是“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纵览他的一生,虽有经世治国之志,但他不愿受封建道德约束的狂放,他对“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 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学会以诚待人,学会做事要持之以恒 刘玄德三顾茅庐,借崔州平等人的言论风采,借卧龙岗的山林景色、第二次出 访时的风雪,张飞的粗暴和急躁等重重烘托,形象刻画了刘备求贤的真诚、谦恭和 诸葛亮的高洁品格、绝世才能。最后,刘备以自己的诚心请出了诸葛亮。 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却恭恭敬敬的等在台阶 下等着。你想,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一些什么? 参考: 他会想: 待会儿见了面该怎么说话呢?我怎样才能让诸葛亮相信我的诚心诚 意,帮助我完成大业呢?我已经来过三次了,诸葛亮这回该跟我走了吧? 三顾茅庐已传为佳话,广为传颂。我们今天学了《刘玄德三顾茅庐》后,对大 家有什么启发呢?请联系生活大胆回答。 参考:

请人帮助,心诚则灵。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任何人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xx其人。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是没什么疑义的,但罗贯中的生平却不见史传, 一些零星记载,互相抵牾,尤其是他的籍贯争议颇多。现在一般根据贾仲明《录鬼 簿续编》等书提供的材料,认为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太原, 流寓杭州,并推断他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明人王圻说他是“有志图王者”(《稗史 汇编》),胡应麟说他是施耐庵的“门人”(《少室山房笔丛》),都不知是否可靠。 他的《三国演义》大约成书于明初,当然还有好多其他说法。 罗贯中的生平事迹虽多不可考,但他的著作甚丰。《录鬼簿续编》著录他有杂剧三 种: 现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小说除代表作《三国演义》之外,还有《残 唐五代xx演义》、《三xx妖传》等五种。 3、《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系统。 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点评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点评 笔者是古典名著的酷爱者,二十岁之前已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即《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通读完毕,其中《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是笔者最迟阅读的,也是笔者至今为止最为喜爱的古典名著,尤其对其中的人物描写、故事情节及写作方法尤其感兴趣,至今已通读不下二十遍,依然兴致盎然。在阅读之余,常与他人讨论,并对书报上对此书的有关评论倍加关注,这更使笔者受益匪浅。阅读之余,笔者也对这部名著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观点,并决定将这些观点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本文将分《王者篇》、《谋士篇》、《统帅篇》和《武将篇》对《三国》中的主要人物予以分别点评。当然,由于笔者并非文学科班出身,在文学修养及功底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因此对书中人物之评价必定存在不足和谬误之处,而写这篇文章的实际目的是希望专家和广大读者予以批评补充,如能达到此目的,笔者则甚感欣慰。 一、王者篇 本篇仅点评《三国》中三位主要领导人,即曹操、刘备和孙权。而在点评过程中会采取相互对比的方式进行论述,以下的《谋士篇》和《武将篇》也会采用同样的方法。 (一)孙权 在《三国》这部小说中,孙权是出场最晚的领导人,直到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时,才登上政治舞台。而且这个人物也是三位主要领导人中被作者着笔最少的一位。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首先,孙权比曹操和刘备所经历的风浪要少,因为刘备和曹操的江山都是亲手打下的:其中刘备几乎是白手起家,几经风浪终成大器;而曹操虽有一定的基础,但其成就霸业也是靠其多年的东征西讨获得的。而孙权占据江东基本上属于坐享其成,是继承了父兄的基业而获得,多年来他的疆土一直没有得到大的扩展,只是到了后来才从刘备(严格说是关羽)手中夺取了荆州,自此再未发展。有的文章认为孙权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很中肯。众所周知,《三国》中这三位主要领导人三分天下,依靠的是不同的条件:其中曹操依仗天时,刘备依仗人和,孙权依仗地利。而地利这一优势利在坚守,对于进攻的作用就不甚明显了,而要争夺天下,就必须要进攻,就必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放弃固有的地利这一优势。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之所以取得胜利,东吴方面占据长江天堑是主要原因,由于这一仗完全是水战,因此熟悉水战的东吴战胜不熟悉水战的曹军就不足为奇了。但要看到,争夺天下过程中的大部分战争都是陆战的,也就是说,要争夺天下就要从家门口走出去,就不能长期依赖长江天堑这一优势,但久居江东的孙权早已对长江天堑这一优势有了相当重的依赖感,不仅孙权本人如此,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也都是如此,纵观东吴取胜的战争,无不是在家门口获得的。因此,不夸张的说,东吴方面的将帅都是水战内行、陆战外行之辈。有人认为,甘宁百骑劫曹营、吕蒙取荆州及彝陵之战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寨不都是陆战取胜吗不错,这确实是陆战取胜,但要看到,这些战役的取胜,无不存在着一定的侥幸

三言二拍

谈“三言”、“二拍”中的“商”与“士”互渗 王穆秋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0级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在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中, 居首位的士与居于末位的商,其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到明代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商士互渗现象相当普遍。“三言”、“二拍”从多个层面展现了商与仕的生存方式、生活情调和婚恋选择,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新特点的商人形象和士人形象,实现了由士人独自登场到士商共同舞台、由商士对峙到商士互渗的多重超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鲜明地时代特征 。 [关键词]三言二拍商人士人互渗 一、商人业儒仕进与文士弃儒经商 在生活方式上,文士摆脱了对科举的依赖,走向了商业经营的道路;与此同时,商人在发家致富之后,又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来加入士子仕宦的行列。可以说,士人经商与商人业儒的现象在明代非常普遍。[1] 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抑商”政策,并且规定“有市籍者不得为宦”。但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官僚政治体制造成的官本位意识不得不对商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尽管历朝历代这种严厉的“抑商”政策使商人对仕进不敢有任何奢望,但越是这种挤压,就越使商人步入仕途的愿望更加强烈。在艰难境地中求商的商人体会到了受尽权利揶揄和凌辱的苦楚,因此政治嗅觉变得极其灵敏,政治触须也极其发达,尤其当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为培植他们的愿望提供良好的时机时,商人便会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机会努力向官场发展、攫取官衔。,所以他们一旦经商致富,便通过各种方式向官场发展。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的繁荣带来商人社会地位的不断上升。商人一旦经商致富,往往花钱请老师在家里教自己的孩子习儒业,之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如《张廷秀逃生救父》(《醒》卷二十)中以贩布为生的褚卫夫妇俩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夫妻珍重如宝,延师读书”,后来两人一起参加殿试,俱在二甲。《卖油郎独占花魁》(《醒》卷三)中曾以二两本钱起家,后来家道殷富的秦小官和花魁娘子王美,“夫妻偕老,生下两个孩儿,俱读书成名”。《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醒》卷七)中富商大贾高赞,各有一男一女,请个“积年老教授在家管谷,教着两人儿女在家读书”。后来从高赞定要择一读书君子作为女婿来看,他也期冀儿子走科举之路,以光耀门楣。 吴仁安先生在《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一书中这样描述洞庭望族形成的原因。他说,作为商贾云集之地的洞庭,在明清之际就出现多名状元、探花、进士,“而且都遵守一条不成文的族规加法:即对于族中子弟凡聪明能文者皆由他科举入仕途,凡缺乏才气、拙于词章者皆由他外出经商,族中有儒有贾。由此可见,那些富商大贾们,之所以要把商业资本转向投到科举上去,使商业资本转化为政治权利,很显然,是想借此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扩大财富,荫庇子孙后代,确保家族的长久利益。 与此同时,明代中叶以后仕宦制度的调整,使得大批富贾商户的子弟可以通过金钱势力上升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