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25宣传精彩活动”宣传资料

“4.25宣传精彩活动”宣传资料

“4.25宣传精彩活动”宣传资料
“4.25宣传精彩活动”宣传资料

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按时给孩子接种疫苗是每位家长的责任!

1、为什么要给孩子接种疫苗?

疫苗是是全世界公认最伟大的科学发明之一,通过接种疫苗人类消灭了天花,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播,目前正在努力通过疫苗接种消除麻疹。如果停止接种,我们好不容易建立的免疫屏障将消失,那些已经少见的疾病会死灰复燃,无数亲人将因孩子生病而忧虑和哭泣。

2、现在有些疾病都很难见到了,还需要接种相关疫苗吗?

目前一些传染病(如小儿麻痹、白喉、百日咳)变的越来越少要归功于接种疫苗。其实疫苗接种就像拯救正在缓慢漏水的船。当我们停止舀水出去,那船就会下沉。有些国家的民众曾因质疑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安全性而停止接种疫苗,导致脊髓灰质炎大暴发,成千上万的儿童发生瘫痪。

3、为什么孩子需要接种的疫苗越来越多了?

过去受国家经济实力和疫苗生产能力的限制,纳入免费接种的疫苗种类较少,现在国家正在逐步扩大免费接种疫苗的品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新疫苗的诞生,将会有更多的疫苗应用于预防疾病,如宫颈癌疫苗,手足口疫苗。疫苗多不是家长的烦恼,而是孩子的幸福。

4、为什么有免费和自费疫苗之分?

免费疫苗(又称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自费疫苗(又称二类疫苗)指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以及疫苗生产能力的提升,今后会有更多的自费疫苗纳入免费疫苗之列。

5、家长到底如何选择自费疫苗接种?

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可从以下角度考虑选择自费疫苗:(1)咨询预防接种门诊医生,也可网上查询相关知识,或咨询当地疾控医生;(2)结合

儿童体质状况,比如娃娃体质差,易发生肺炎,那么就要选择肺炎疫苗或流感疫苗;(3)了解周边疾病的流行状况;(4)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如果家长遇到预防接种医生强制推销接种疫苗,或因选择免费疫苗遭遇预防接种门诊医生怠慢等情况,可向辖区疾控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投诉。

6、家长应如何配合医生避免不良反应?

带孩子接种的时候,首先要如实告知孩子的健康情况,如有无免疫缺陷、有无先天性疾病、出生情况、是否发烧、有无过敏情况(如食物、花粉、药品等过敏史)、过去接种疫苗有哪些反应等。其次,接种完疫苗之后要对孩子密切观察,要在接种门诊至少留观30分钟再离开。回家以后一旦发现孩子不适或出现可疑不良反应,及时报告接种医生并按医生意见处理。

7、到哪里可以给孩子接种疫苗?

市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就近接种的原则。凡在市居住的小孩,不论是本地儿童还是外地儿童,都可以到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享受同质均等的预防接种服务。不能在预防接种门诊以外的地方接种疫苗,更不能把疫苗拿回家自己接种。

8、接种疫苗安全吗?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安全吗?

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所有的疫苗都会有一定水平的异常反应发生率,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在异常反应发生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别。

9、接种疫苗出现反应家长该怎么办?

若接种疫苗后出现红肿、硬结、皮疹、发热或其他不适要及时报告、咨询接种门诊医生,必要时到医院进行诊治;疾控机构收到报告后会进行调查核实,对严重的反应会组织专家进行诊断,分析发生原因,判断是否为异常反应;如果确定是异常反应,接种门诊将协助家长申请经济补偿;如果对诊断结论有异议,可向市级医学会申请鉴定,或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10、打漏了疫苗如何进行补种?

儿童因生病推迟预防接种,家长忘记或者没来得及带孩子接种,或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时发现有疫苗漏种,应带上预防接种证到原来的预防接种门诊,或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预防接种门诊补种。

11. 麻疹的预防知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痧子”,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主要通空气传播,以6岁以下婴幼儿多见,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以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为主,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麻疹潜伏期一般是10-11天。麻疹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畏光,眼分泌物多,结膜充血,口腔第二臼齿相对的颊粘膜上可发现细小白点,称“柯氏斑”,发病后第4—5天全身出现皮疹,先耳后发际,渐渐蔓延到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手掌,脚底。皮疹消退后留有浅褐色色素斑。

一旦患麻疹应及早隔离治疗,并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得了麻疹后要及时治疗。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目前我国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是8足月初免,18月时加强免疫。2岁前未完成2针免疫者应积极到辖区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疹疫苗或含麻疹的联合疫苗,以获得保护性抗体。

平常应做好个人卫生,应注意勤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空气清新、流通;勤洗手;勤晒衣被;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如果知道周围有人得了麻疹,应做好隔离,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同时若自身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者,

应到有关单位进行应急接种,以防被传染。万一发生麻疹,也不可怕,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隔离治疗,避免外出传染他人。到医院就诊者应协助医务人员登记详细家庭地址,以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采取其他措施,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

消除麻疹你我同参与

1、患麻疹的危害

麻疹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麻疹传染性极强,超过甲流,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通常病人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

麻疹危害严重,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特别当儿童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

因此,出生后满8月龄应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2、麻疹疫苗接种须知

我国生产的疫苗与国外生产的疫苗在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面没有任何差别。在我国,疫苗的质量安全管理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保证了接种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麻疹疫苗都是安全可靠的。所有的疫苗都会有一定水平的异常反应发生率,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在异常反应发生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别。接种麻疹疫苗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不会对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

麻疹疫苗在免疫成功的前提下,抗体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至少能够维持26-33年。但由于个人体质的原因,有的人接种麻疹疫苗后也可能无法产生抗体,称为免疫无应答,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仍有可能被感染而发病。

3、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

国家规定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第1剂麻风疫苗,为基础免疫,出生后8月龄接种;第2剂麻腮风疫苗,为加强免疫,18-24月龄接种。

未完成麻疹免疫程序的儿童或未达到2剂次,应补种完成2剂次。

4、麻疹疫苗的接种禁忌症

麻疹疫苗的禁忌症有很多,如孩子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曾患严重过敏性疾病或正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曾患或正患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因此,预防接种前,请家长务必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状态并如实告知接种医生,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孩子是否接种麻疹疫苗。

5、什么情况下暂缓接种麻疹疫苗:

(1)3个月接种过免疫球蛋白;

(2)近期注射过麻疹疫苗或其他减毒活疫苗,需间隔1个月后补种;

(3)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6、接种麻疹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少数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一般反应,通常1-2天便会自愈,必要时对症治疗也可完全恢复。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极为罕见,一旦怀疑应及时报告接种医生。

如果孩子接种后,出现发热在37.1℃-37.5℃时(腋温),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当发热超过37.5℃,或37.5℃以下并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对于红肿直径小于1.5厘米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直径1.5厘米至3厘米的红肿,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红肿直径大于3厘米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1)利用单位宣传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 (2)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调系统的单位,要定期清洗空调。每天开启门窗,通风换气。开空調时,可同时开排气扇。定期用消毒水为办公室设备、门把手和电梯按钮进行消毒。 (3)开展手部卫生教育,各类场所配备洗手龙头、洗手液抹手纸或干手机。倡导员工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4)减少不必要的各种大型集会和大型会议等活动。 (5)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安排做工间操。尽量不加班。 (6)建立员工的病假记录制度。有员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劝其不上班,并尽早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治疗。(7)对于从湖北等疫区来的人员要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来莞的时间、车次(车牌、航班号)、车厢、座位号;近期(抵莞后14日内)每日的大致活动范围和接触人员范围。尽量避免参加密闭或通风条件不好的聚会和集体活动。在居家隔离的14天内请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每日早晚自测体温。如有异常,立即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8)工地大门必须配备专业体温检测仪器,人员必须经过体温检测合格才能进入现场。 (9)加强工地务工人员的饮食、饮水、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特别是食堂、宿舍、浴室、厕所等公共环境卫生的清洁管理,注意做

好通风和每周最少三次消毒工作。

(10)工地食堂要注意食材安全,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等食材,一经发现,一律全面停工严肃查处。 (11)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做好防治和疫情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如有异常,立即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致电属地住建部门,由住建部门向相关单位报告。 1.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项目安全管理委员会在现场建立包括应急指挥在内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六个救援小组(应急协调领导小组、现场医疗处理小组、信息联络宣传小组、后勤物资保障小组、疫情控制调查小组、善后处理工作小组),组员若干,组织机构图如下:

中医药知识材料科普宣传资料

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资料 药膳不宜随便吃 现在,有些人盲目保健,该吃不该吃的东西都吃,有些商家为赚钱,该做不该做的都做,其实,吃药膳的学问可跑龙套了,不是每个厨师都能做,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的。 就拿黄芪炖鸡、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鹿头汤这四道常见的药膳来说,吃的讲究就很大。黄芪炖鸡春季食用,菠萝鸡片是夏季佳肴,鹿头汤冬天喝最好,冰糖莲子秋季食最佳,不论时节,单论作用,这四道菜也很不同,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适于阴阳平和健康的人食用,黄芪炖鸡则是增强免疫力的药膳,鹿头汤适宜阳虚怕冷者,而阴虚火旺者则切忌食用。 国家对药膳是有规定的。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的药材近79种,现在市场上用的有100多种,有些药与食物相忌,绝对不能胡吃,例如治疗慢性支气管病的百合粮柚,食用时忌食油菜、萝卜、鱼虾。 当然,也有一些平常的药膳早已进入百性家,吃一些根本没什么害处,还特别有益健康,叨唠素炒百合(肺清止咳)、菊花茶(清热明目)、龙眼粥(健脾益肾)、山楂膳(消积养血)、红豆粥(健脾解毒)、绿豆粥(清热利尿)等等,这些药腾普通人能吃,生了各种疾病的人也能吃,但是有一部分药膳是为患病特别配方的,普通人不宜食用

养身要有平常心 长寿之心人皆有之,养生之术人皆求之。养生,不能只求一法一术,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更不能不食人间烟火而脱离人之常情常态。没有生活质量的养生之术不但没的意义,甚至是痛苦。中国传统养生的概念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摄生”和“道生”等。“卫生”是保卫生命:“养生”是养护生命; “厚生”厚待生命;“摄生”是调摄生命;“道生”则是要求以上方面皆尊守一定的法度,就是《道德经》开篇明义的第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意是“人要尊循自然规律,自然要遵循宇宙规律,而宇宙要遵循一个法度,这就是自然而然。“养生之道”是指养生原则,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顺其自然,法于自然。“养生之术”是指在养生之道法则指导下采用的具体措施。在我们平时日常生活诸多行为中,如吃、喝、拉、撒(尿)、睡、行、动、坐、卧、走等都涉及养生措施。中医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动,所采用的方法应根据每个人条件不同,相应采用不同的养生措施,所谓“因人施养”,“审因施养”。在家庭、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养生措施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加强体育锻炼,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心态,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体育锻炼,或一律改变饮食结构,或一律

乡镇应急知识宣传月活动方案

乡镇应急知识宣传月活动方案 Activity plan of township emergency knowledge publicity mont h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乡镇应急知识宣传月活动方案 前言:策划书是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及实现目标的指路灯。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本文档根据不同类型策划书的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乡镇应急知识宣传月活动方案 为普及公众防灾避险应急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根据xx省实施《中国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xx省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方案》的规定,结合全县应急知识宣传月,经镇政府研究决定开展 20XX年xx镇应急知识宣传月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为20XX年X月11日至X月10日。 二、活动主题 应急知识进万家、平安幸福你我他。 三、活动内容 宣传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宣传突发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类应急预案;宣传

《公众应急手册》、公众应急知识动漫片等内容,介绍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措施。 四、活动形式 1、开展一次集中宣传。X月21日开展集中宣传,在xx 超市旁设立集中宣传点,采取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应急知识集中宣传活动。 2、积极开展主题宣传。结合“应急知识进万家”活动主题,进一步加强对村应急工作的指导,在各村设立应急知识宣传栏,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广播、微信等方式,积极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公众应急知识,在村民聚集点、人流量大地段和应急避险场所悬挂应急宣传标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应急意识。 3、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结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做好消防、校车、地质灾害、农用车(工程车)载客、烟花爆竹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 4、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宣传月活动期间,要紧围绕防灾减灾宣传主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应急救援分队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和培训。 五、工作要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卫生应急知识 宣传横幅和宣传板报参考资料 一、宣传横幅参考标语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九周年宣传周活动宣传标语: 1.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努力增强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2.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全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 3.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4.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增强全民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能力。 5.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大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6.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应急观念,共建平安家园。 7.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8.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营造应急管理工作良好氛围。 9.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0.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1.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12.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3.应急管理利万家,预防为主靠大家。 14.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您的关注和支持。 15.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6.学好用好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7.加强应急管理,共建平安桦甸。 18.加强应急管理,预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 19.强化危机和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避险救护能力。 20.加强应急管理建设,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二、宣传板报参考资料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如何分级的?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3.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些? (1)重大传染病疫情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A.国务院 B.卫生行政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4、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级别。 A.1 个 B.2 个 C. 3 个 D.4 个 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6、下列那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A.突发性 B.危害的严重性 C.未知性 D.公共属性 7、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 A.黄色 B.蓝色 C.棕色 D.橙色 E.红色 8、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经济责任 9、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

应急管理科普知识宣传材料之一

应急管理科普知识宣传材料之一 1、什么是突发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2、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3、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O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对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5、中央和有关领导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精神与指示 (1)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1、应急知识宣传活动记录

安全宣传培训记录 漫川关镇人民政府

漫川关镇安全社区关于居家安全宣传 培训记录 时间:2013年8月 地点:4楼会议室 参加人:镇干部、社区居民 主讲人:县防火中心领导 内容: 冬季来临,又到市民用电、用气、用煤的高峰期,为了让市民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冬天,街道安监办组织此次安全培训,拟在提醒居民注意家庭用电、用气、用煤安全,掌握冬季居家安全常识。 家庭用电一定要养成好习惯,做到人走断电;家庭用气应养成习惯对家中燃气设施定期检漏,以防止燃气泄露。 通过学习,大家掌握了安全用电、用气、用煤的知识,纷纷表示在今后一定要将今天所学的灵活运用到生活中,而且会把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居民,此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漫川关镇安全社区居家安全宣传培训记录时间:2013年9月 地点: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镇干部、社区居民代表 主讲人:李旭 内容: 为预防春季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我社区组织40名中老年人在社区会议室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中老年居民朋友宣传:怎样预防流感、传染病。 1、病人居室开窗受阳光照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病人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 3、病人的餐具可煮沸消毒。 4、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吐在纸上烧掉。 5、有传染性的病人在隔离期不要到公共场所去活动,也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手巾掩口鼻,以免传染给他人。 通过学习,不少居民表示进一步了解结核病的预防知识和国家相、相关减免治疗此病的政策,增强了自己的防病意识。

漫川关镇安全社区居家安全宣传培训记录时间:2011年9月 地点:团结坝社区 参加人:各社区居民 主讲人:周祥芳 内容: 9月28日上午,为了让老年人对心血管病有一个更好的了解,社区专门召开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针对现下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从生理、医理、药理等方面进行了通俗、详细的讲解,提醒大家要注意:一、认识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实行自我保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二、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心有朝霞,胸怀开阔。三、积极参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参加健身运动,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四、戒除不良嗜好与不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规律与方式,有个人的文化兴趣爱好。五、坚持低脂膳食,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 此次培训使老年人对心血管病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浅显易懂的讲解便于老人们理解和接受,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引导大家正确对待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放射卫生知识宣传资料

宣传资料(一) 放射卫生知识 射线对人有哪些危害? 电离辐射主要通过对人体中DNA分子的作用使细胞受到损伤,导致各种健康危害;它可以是发生在受照者本人身上的躯体性效应(包括各种急、慢性放射损伤和癌症);也可以是因生殖细胞受到照射引起的发生在受照者后代身上的遗传性效应;可以是超过一定水平的照射后必然出现的确定性效应;也可以是受照水平较低但不能完全避免的随机性效应(癌症、遗传,等);孕妇受照,也可能使胚胎或胎儿受到各种损伤。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过量照射? 外照射防护除了控制辐射源的量和质外,主要的防护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⑴、时间当你在辐射源附近时,你必须尽可能留驻较短的时间,以减少辐射的照射。 ⑵、距离越是远离辐射源,你将受到越少的照射。 ⑶、屏蔽如果你在辐射源周围增加屏蔽,你将减少照射。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的隔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可能合理做到的限度内,使摄入量减少到最低水平,其基本方法是围封隔离、控制扩散、除污保洁、减少污染、个人防护、防止侵入机体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护。 X射线检查会影响健康吗

X射线从发现至今已一百多年了。一百年来,X射线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它的发展更是日新日异。 X射线通常了称X线或X光,看不见,摸不着,感不到。它与可见光一样,是一种电磁波,与普通光线一样沿直线进行。所不同的是,它的波长很短,约只有可见光的一半。直观的讲,若反一厘米分成一亿份,它的波长仅只有一份左右。X线有其独特的性质。如穿透性、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和生物效应。在医疗上正是应用它的这些性质,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放射检查,人们并不陌生。到医院体检和就诊,常会去放射科透视或拍片,或进行其他特殊检查,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选进设备和技术不断用于临床。近几年,CT、核磁共振、介入放射已是较常规的检查手段,极度大地提高了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但对于放射知识,不少人知之甚少。到了放射科检查室,有一些人感到恐惧,他们怕放射线会损害自己的身体。但也有一些人无动于衷,不到自己检查时,却不听劝阻地呆在室内。其实,对必要的检查而担心是多余的。相反,避免接触放射线时应当尽量避免。 X射线对生物细胞有一定的杀伤破坏作用,所以人体受到X 射线照射后,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过量照射后,还会造成组织破坏,影响生理机能,甚至会引起生命危险。但适量的照射,并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因为医务人员做检查时,对X射线透视和摄影所用剂量是很小的,仅限在安全剂量之内。如胸部透视,

应急管理科普知识宣传-应急科普知识

应急管理科普知识宣传 1、什么就是突发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突发事件就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与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得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 2、什么就是应急管理?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与一般四级。?? 具体有哪些内容??应急管理就是指政府及其她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得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与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得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与谐健康发展得有关活动。?应急管理就是对突发事件得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得预防、预警、发生与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就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与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得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就是个完整得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与法制。 ?3、应急管理工作得重要意义?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得能力,就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大事,就是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得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得重要体现;就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得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

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与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与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得损害,保障公众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突发事件应对法》得重要意义?《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O条,就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得基本原则与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得重要法律,对于预防与减少突发事件得发生,控制、减轻与消除突发事件引起得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与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5、中央与有关领导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得精神与指示 (1)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得决定》指出: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得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得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与抗风险能力。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得原则,建立统一高效得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得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与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得整体联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

卫生应急宣传手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知识 宣传手册 二〇〇八年八月八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四个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实行分级管理,共同负责的原则 (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乙、丙类传染病局部小流行、局部小爆发,每起食物中毒30例以下,放射性一级事故,波及面及影响较小的中毒事件和其他较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县区政府(管委)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二)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为较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人民政府及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组织、指导、协助、支持或直接参与。 1. 跨县区的疫情、中毒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辖区内鼠疫、霍乱疑似首发病例或首发疫情; 3. 辖区内发现疑似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或输入性疑似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的病例; 4. 首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一个县区多乡镇多点爆发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并呈蔓延趋势; 5. 一个县区范围短期内乙、丙类传染病波及数个乡镇,出现多

点爆发,发病率比常年上升数倍以上,或乙类传染病在多个村屯、单位发生爆发流行; 6. 每起食物中毒30~99例,其他急性中毒出现严重症状者3~9例,放射性二级事故; 7. 辖区内学校、幼儿园、旅游景区、涉外饭店、重要厂矿等场所发生重要传染病疫情或中毒事件或其他有较大影响的公共卫生事件; 8. 辖区范围内发生不能确诊及病因不明的群体疾病。 (三)以县区为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由市政府迅速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并请自治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工作组给予指导、协助、支持和直接参与。 1. 发生鼠疫疫情,霍乱2例以上; 2. 在5天内发生病毒性肝炎50例,伤寒、副伤寒10例,痢疾100例,出血热5例,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登革热20例,炭疽10例,或引起2例以上死亡;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3. 当发生跨我市辖区的重大疫情,经实验室证实的脊髓灰质炎显示毒株病例或输入性脊髓灰质炎显示毒株的病例; 4. 其他急性传染病在1/3以上乡镇范围流行,或疫情跨我市辖区爆发流行或造成2例以上死亡病例; 5. 发生50例以上病因不明的相同疾病并造成死亡; 6. 食物中毒100例以上或出现死亡,其他急性中毒10例以上或出现死亡,放射性三级事故。 (四)出现跨我市辖区中毒事件,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或发生跨县区鼠疫、霍乱,发生跨县区范围流行至5人以上死亡,特大或其他可能造成国内外严重不良影响事件,视为特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由市人民政府迅速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并组织各级政府各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卫生小知识 一、常见的传染病 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 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 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 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 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

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四、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栏1

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栏 一、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二、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如何报告?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县疾控中心(120急救中心)报告;县卫生局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四、心血管病人发病如何急救? 1、立即让病人安静平躺,心肌梗死病人要半卧,头偏向一侧以打开气道。不可以随意搬动患者,防止发生意外; 2、不要惊惶失措、大喊大叫,避免加重患者病情; 3、有条件可予吸氧; 4、紧急服用急救药物。心绞痛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服用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 5、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6、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五、呼吸道被异物堵塞如何急救? 1、鼓励患者咳嗽; 2、施行腹部冲击法:即用外力冲击上腹部,迫使膈肌上升,使胸腔气道压力骤升,将气道异物迫出口腔; 3、施行背部叩击法:即施救者用掌根叩打患者两肩胛骨4次,可能排除异物。 六、水灾易带来哪些疾病和伤害? 水灾过后,各种生活设施被破坏,环境卫生极差,污水、粪便、垃圾无法管理,导致蚊、蝇、鼠类滋生,很多疾病开始侵犯人体。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肝等;2、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3、寄生虫病:血吸虫病;4、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5、皮肤病: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 6、意外伤害: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 7、中毒: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七、洪涝灾害后如何开展井水的消毒? 被洪水淹没的井水要进行淘洗消毒。先将井水用水泵抽干,掏尽井中淤泥、禽畜尸体、植物秸秆等污染物,将井壁冲洗干净。待自然渗入到正常水位后进行一次消毒,漂白粉投加量为每立方米(即每吨)40-60克,漂白粉充分溶化后搅拌,消毒12-24小时,这些井水不能饮用。将这些消毒过的水抽掉,现按常规剂量漂白粉(即每吨水投放10克)进行消毒,作用半小时后才能使用。一般每天消毒2-3次。

应急知识宣传资料(一)

应急知识宣传资料(一) 一、紧急呼救 1、110报警电话 发生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件时,应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2、119火警报警电话 发现火灾应及时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 3、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可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 4、120医疗急救求助电话 需要急救服务时,可以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 二、急救常识 (一)家庭火灾 家庭火灾一般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常常事发突然,令人防不胜防,后果严重。 应急要点: 1、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如果没有锅盖,可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灭火。切忌用水浇,以防燃着的油溅出来。 2、电器起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服将火压灭。电视机起火,灭火时要特别注意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3、逃生时不要留恋室内财物,如已脱离室内火场,千万不要为财物而返回室内。

4、逃生时要尽量放低身体,最好是沿墙角蹲式前进,并用湿毛巾或湿手帕等捂住口鼻,背向烟火方向迅速离开。 (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通常是指用餐者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者变质的肉类、水产品、蔬菜、植物或化学品后,感觉肠胃不舒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往往出现同一症状。 应急要点: 1、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及时用筷子进入喉咙催吐,不要自行乱服药物;当中毒者意识不清时,需由他人帮助催吐,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 2、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以备检验。 3、消费者在餐饮单位就餐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应于第一时间报告卫生监督机构,以免延误调查时机,给确定事件性质和原因带来困难,影响消费者依法向肇事单位获取索赔。 (三)洪水灾害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 应急要点: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

应急管理科普知识宣传材料

应急管理科普知识宣传材料 1、什么是突发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 别?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2、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3、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O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对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

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横幅和版面内容

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横幅和版面内容 一、2016年卫生应急宣传周宣传主题 以“加强卫生应急准备,提高卫生应急能力”为主题,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宣传周(5月8-14日)宣传; 二宣传横幅 加快“一案三制”建设,夯实卫生应急工作基础,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普及卫生应急知识,增强公众安全意识 加强卫生应急准备,提高卫生应急能力 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贯彻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加强基层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居安思危,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工作 普及卫生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卫生应急知识进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卫生应急知识进学校,建设平安校园 卫生应急知识进企业,实现安全和谐发展 加强卫生应急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卫生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打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构建和谐平安通州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尊重科学、依靠法律,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遵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

平安时有所准备,突发时才能应对。 12320,健康服务伴你行。 三、宣传版面 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如何分级的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些 (1)重大传染病疫情;(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4)新发传染性疾病;(5)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7)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核事故、放射性事故;(8)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9)影响公共健康的自然灾害;(10)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事件。 火灾时如何逃生自救 1.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尚小,用灭火器等在第一时间灭火,同时求助周围人员参与灭火。要牢记火警电话119,及时报警。 2.火势难以控制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平时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线路。 3.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呼吸要小而浅。 4.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服等堵塞门窗缝,并用水降温。 5.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时,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台布等撕成布条结成绳索,

卫生应急管理制度

卫生应急管理制度 1.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 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 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 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 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下同)报告。 2. 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 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 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 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 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 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教学文稿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 料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卫生小知识 一、常见的传染病 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四、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主要表现: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超过38℃,可伴有畏寒、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

卫生应急演练活动方案

卫生应急演练活动方案 为强化我市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卫生应急水平和处置能力,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的通知》和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在卫生系统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 一、指导思想 二、目标任务 通过深入开展以“建设高素质卫生应急队伍,提高整体卫生应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营造全市卫生系统卫生应急人员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增强全市卫生系统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提升卫生应急人员的政治、业务、体能和心理素质,打造一个卫生应急管理精英团队、一群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骨干、一批高素质卫生应急处置队伍,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安全。 三、活动范围与对象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内下列人员为大练兵活动的培训对象和活动参与者:卫生应急管理干部;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医疗救治人员;卫生监督人员。 四、组织机构 市卫生局成立市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

长由市卫生局副局长钟璋花同志担任,局医政科、公卫科(应急办)、卫监科负责人,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保院、市精神病防治院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的分管领导为成员。 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做到有专人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具体实施工作,确保大练兵活动不流于形式。 五、活动内容 (一)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主要内容 1.卫生应急工作基本概念和“一案三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2.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预案的基本内容; 3.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风险沟通等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技能和工作要求; 4.信息报告的要求、方法,信息报告系统的使用; 5.鼠疫、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要点;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理论与技术; 7.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紧急医学救援基本技术; 8.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基本知识和技能; 9.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 (二)应急演练主要内容 在开展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分层次开展相关专业应急演练和综合演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紧急医学救援的现场搜救、伤病员判断及检伤分类、伤病员医疗救护和后送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