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规律、启示及

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规律、启示及

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规律、启示及

2008年高考命题趋势的展望与备考策略

湖北省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丁茂文

第一讲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规律及启示

一、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命题规律的分析

1、从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来看,2007年命题仍然坚持“四个原则”不变。①坚持科学性原则;

②坚持“遵循大纲考纲”的原则;③坚持考查学科能力的原则;④坚持“稳中求变,稳中创新”的原则。在考查目标上: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在命题思路上: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追求变化,突破思维定势;

在试题价值取向上:回归历史,彰显学科特色。重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重视学科能力和人文综合素养的考查、重视历史基础知识考查与学科内的综合,试题没有大的起落,比较平稳。

2、突出了主干知识中有份量的知识和必需掌握的经典知识。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突出了机构、制度以及改革创新、边疆问题、大国关系,科技文化等在文明演进中的的重要作用,彰显其在历史学科中的主干知识地位。

3

业化素质。选择题中考查理解能力的题明显增多。在考查知识内容的选取上,一改以前06年综合题出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的思路,体现了学科知识内容考查的冷热交替,突破思维定势;选择题的命题风格和能力要求实现新的突破,在题型上没有出现否定型、,表述型试题中出现大量的材料型试题和不完整表述题,突出对重大历史概念的考查;能力考查更具综合性,更能体现高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史料的功能发生变化。往年的历史试题,史料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答案的直接或间接来源,而且学生往往要花相当的时间去发现、收集和理解史料中蕴含的有效信息。而今年试题提供的史料,作为答案来源的作用大大降低,更多的是以提供背景信息的姿态出现。

4、立足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科能力要求,重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和人文综合素养的考查。与往年不同,今年试卷不回避时政热点或隐性考查时政热点,立足于考查历史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今年试卷还特别重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明显提高了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如去年的选择题较多题目是考查对史实的再现和再认,而今年则基本没有这种简单的识记题了,更多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比较归纳等能力。非选择题38题和40题的历史部分都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出现,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视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40题(2)小题只有掌握相关史实且具备较强概括能力和理论素养、人文综合素养才能对金迁都原因和影响这一问题作出较好回答。也体现了答题的开放性意识,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5、突出了学科知识内在联系和外在的渗透,也就是说加强了对学科间知识的有机渗透方面的考查。同时注重汲取了近年来我国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文明发展的主题。如试卷特别注意汲取了近年来我国史学界以文明史观重新构建学科体系这一研究成果,以此做为考查的主脉。

6、试卷整卷更注重与高中新课程的过渡和衔接,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要求与新的历史学科学科体系。突出了新课程以文明发展史为学科主脉和专题史的形式,考查内容与要求向课程方案、课程标准靠拢,充分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方向。

200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大多体现出以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的文明史观确定主题、选择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命题倾向。

非选择题部分也体现了同一倾向,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外文明的差异、交流、碰撞,世界经济与科技等,突出文明的内涵。

明年将迎来课改后的第二次高考,为实现新旧课程的平稳过渡与衔接,今年试卷注意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理念,如历史学科分值最重的非选择题文综II 37题、40题(1)(2)都以文明发展史立意,关注不同文明的碰撞、交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37题强调了中美合作,40题强调区域文明的发展。

在体现课程方案上如突出时代性(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了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及时调整、更新考核和知识内容)、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选择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试题分层设计,可以甄别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

在体现课程标准上,如历史突出考了内容标准中必修模块Ⅲ(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课程目标三中“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等等。

7、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向分析

B.从考查的方向比较分析来看,近两年的试题仍然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立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侧重于学科能力的考查。

2007年全国6套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历史部分,12道选择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追求纯粹的知识覆盖面,比如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的选择题部分都涉及到中国古代史,很多考生为此而懊悔不已。实际上,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重建知识体系,形成主题线索,恰好就是一种能力立意考查的倾向。能力立意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2)联系社会现实,不回避对社会热点知识的考查。

例如全国I卷第40题“金迁都燕京”问题实际隐含着社会热点的考查,因为明年是奥运年,北京作为主办城市为世人瞩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这道题考查北京作为都城的由来,是热点问题,但它不是从现实角度出发命题,而是从金迁都北京考起,巧妙地把社会热点问题与历史问题结合起来。江苏高考历史卷第30题“大国崛起问题”也是热点。再例如07年四川卷第39题的历史部分侧重考查“中苏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对“中俄文化年”这个时政热点的命题回应。还比如2007年以来,和谐发展不仅为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而且为中国政府所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问题,山东文科综合试卷设计的27题“罗斯福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能反映当今世界的发展主题,又可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借鉴。民族问题是当代国际关系和各国国内关系的重要而敏感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试卷14题以1953年版人民币设计为主题,围绕民族关系设问,以考查考生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相关知识的了解。

C.反映区域文明,注重综合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区域历史文明包括中国和世界两个大的方面,世界文明史就狭义上而言主要有两大主线构成:一个是资本主义的文明史,2007年上海卷二期课改34题“美国边疆”问题,侧重对美国有形和无形“边疆”拓展的考查。再例如重庆卷21和22题“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考查了二战后亚洲新独立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特点的相关比较;另一个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史,例如:2006年全国II卷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的考查。区域文明史就中国而言,2007年主要侧重于五个经济圈的开发与发展命题,如西部交通问题,东南沿海的对外开放问题,古代中央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管辖问题。四川卷23题“四川地方文明特色”问题,侧重于对四川地区文明史的考查。上述两个区域文明史的命题都体现了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潜能的命题思路。

D.渗透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体现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改

革的要求。

8、从历史考题特点来看,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努力反映时代热点,不回避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充满时代气息,凸现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充分体现了教化的育人功能。6套文综历史试题都较好地反映了这一功能,整个卷面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有显性的考查,如文综甲的20题(77年恢复高考30年)、38题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联俄思想(1927年大革命结束80周年),文综乙14-17题中国军队的性质、特点、组织等方面的演变(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建军80周年),还有隐的性考查,如全国卷文综乙比较巧妙地将热点问题冷处理。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的特殊年份,为此,试卷设计了第38大题的一小问“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以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实际上第38题以美国改变中立态度为切入点,与今年抗战爆发70周年相关,第40题对金迁都燕京的考查与2008年北京奥运这一热点问题相关,但考查角度比较隐蔽。

二、考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A选择题:12、17、19、22题和13、20题得分特低,主要是人文综合素养不足(12题),理解

能力(13、20题)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差(19、22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善变化(17题);

B非选择题:(1)审题不清,不善归纳,知识的系统性不够,答题丢三落四。如38题(4)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并分析原因,应该包括援助的表现和原因,很多考生只答原因没答表现,而表现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华援助的方式有贷款和租借两种;二是对华援助的增长态势,很多考生只答一种。如38题(3)答题丢三落四,对国际背景概括不全面。40题(2)亦如此。

(2)答题语言不简洁,不能一语中的,理论观点不能内化。

(3)人文知识的素养明显不足,知识学得过死,视野太窄,一遇到开放性问题不知从何下手。答题(尤其是解答开放性、探究性试题)时灵活性方面显得严重不足,不适应分层、分档评分的命题需要,

(4),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略显不足。有的简单罗列材料或照抄材料原句。有的完全脱离材料,离题万里,不知道围绕主题组织答案。

(5)答题的语言不规范,很多学生不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来回答学科问题。

(6)不知道比较型问答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如38题(2)

三、2007年文综历史试题的启示

1、必须高度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万丈高楼平地起)

2、必须引导学生领会课标精神,参照课标树立强烈的专题意识。

3、必须坚持系统、整体、联系的学习观。(宏观在宇、微观在握)

4、必须引导关注社会与人类、关注同学和世界、扩大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功夫在书内,功夫在书外)

5、必须努力提高历史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应对开放性、探究性题型和比较型问答题的解题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6、必须教育学生做到夯实基础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产生“顿悟”,形成能力。

7、必须做到教书育人,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全球意识通史意识,拥有一定的全球观和大历史观,学会在具体时段的世界背景下看中国,在具体的中国背景下看世界,在事物的比较中得启示,体现历史的借鉴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8、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细致的作风,加强答题的规范化训练,形成规范的答题习惯,用规范的学科语言回答学科问题。(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9、处理好5个关系

①正确处理课文正文部分和阅读部分的关系

趋向:试题经常把阅读部分纳入命题视野。

②正确处理课本基础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系

趋向:命题往往以周年或次周年热点问题为载体。

③正确处理现行课本体系与新课程标准的关系

趋向:增加对中学创新思维教育的考查力度。

④正确处理学科内容与跨学科知识的关系

趋向:试题情景载体形式日益丰富多彩。近年来,

⑤正确处理试题答案的限定性和开放性的关系。

趋向:试题中反映研究性学习成果呈增加趋势。。

第二讲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

一、注重研究,突出备考理念的科学性

要认真研究高考命题趋势,研究考纲的变化,研究考试大纲的说明,将学纲研题落到实处,要有科学的方法,对大纲、说明、高考题、题型示例中的例题要理性地分析,从中寻求试题的生长方向、试题信息和命题的趋向,从而找准复习的思路。

1、认真研究四个联系,真正领悟新课程形势下高考文综的命题意图

①研究新课程改革与高考之间的联系,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找准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结合点。

②研究考试大纲、大纲的说明与高考试题之间的联系,找准复习的思路。研究考纲不仅要研究考试内容的变化,重点要研究能力要求和题型示例。在研究考纲时要做到“解读、联想、内化”。“解读”就是要找出挖掘考纲中的隐含信息,尤其是要结合的课改理念,从新的高度悟出新的角度与思路,从而获得主动权。“联想”就是要求教师作好延长线,力求在考纲与训练题上找到最佳结合点。将新理念变为新题型,以适应新要求。“内化”就是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③研究新课程形势下高考与政、史、地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找准复习的重点。

④研究评价报告与高考题之间的关系,找准试题的生长方向。

2、认真研究试题,抓好复习的载体。

①历年高考文综试题:综合研究,找特征。

②近三年文综高考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区域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⑤全国各地调研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⑥当年命制的几套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3、认真研究“六大要素”,全方位解读文综试题。[六大要素指考纲(含说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文综题、课本、评价报告]

①“纲题对照”:考纲、教学大纲与高考文综题示例题对照研究。

②“纲本对照”:考纲、教学大纲与课本进行对照研究。

③“纲标对照”:考纲、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照研究。

④“纲评对照”:考纲、教学大纲与试题评价报告对照研究。

4、理性分析2008年文综考纲。关于考纲使用的问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课文中重要的小字部分仍是考试内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课文分为用宋体字排印的正文部分(即“大字”)和用楷体字排印的阅读部分(即“小字”)。小字内容主要是对大字内容起补充和阐释作用,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教材。这些知识点属于考试范围,因而同学们在备考期间需要特别留心。如“滇王之印题”考题,选取的图片来自教材,但关于“滇王之印”的内容在课本的正文部分没有明确阐述,在讲述汉武帝经略西南夷时,正文部分只介绍了夜郎国的有关问题,但在小字部分补充介绍了夜郎国和滇池地区的滇王问题。“滇王之印”的赐给,留下了当时的滇池(今云南昆明)地区接受汉朝管理的实物证据。此题所考查的正是考生对图片信息的解读和提取能力。如总理衙门考题也是如此,

(2)试题中知识点超出了《考试大纲》范围,但以材料形式出现不算超纲。近年来,个别高考试题涉及到了《考试大纲》规定考试范围之处的知识点,题干中给予一定的解析,以降低试题的难度,这样的试题不能算作超纲题。例如“民族主义题”第三问要求“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奋斗目标,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涉及的知识点是《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一章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一整节的内容都不在考试范围内。但从设问方式来看,该题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考察同学们直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进行解读的能力,很难说此题“超纲”。

(3)教材中前后重复出现、或交叉叙述的,要以列入《考试大纲》的为准。许多教师认为“东盟题”考查万隆会议的有关内容“超纲”,依据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五节“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整节都不在考试范围内。其实不然,仔细研读今年《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会发现虽然“世界近代现代史”没有将万隆会议的有关内容作为考点列入,但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中有体现。2005年《考试大纲》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具体细分为“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和“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三个部分,分别列入新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万隆会议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的三大成就之一,今年又恰逢万隆会议召开五十周年,属于周年性事件类的热点问题。“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没有被列入考试范围的是“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20世纪50年末至60年代的外交”,而不是万隆会议的有关内容。

5、深入领会文综高考改革精神,真正理解考纲含义

(1)中学教学与高考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很密切。对考试大纲和中学教学大纲,要严格遵守,不认同“遵循大纲而又不拘泥于大纲”的说法。

对于分省命题,把考试说明转变为考试大纲的目的就在于对考试的要求更加明确。

在考试中命题对学科知识范围不能超纲,既便有超出的内容也要说明。

考试大纲对能力的要求中,有的能力不能考,如“发现问题”的能力;考能力的要高中生所能达到的能力;试卷长度要中等学生所能完成的,中等学生要能做到最后一道题,不一定是中等生能做出来的,但他要能做到这里;难度问题,难度适中的题最好,难度在0.5的试题最好,因为这样有一半的学生能做,一半学生不能做,这种试题在考试中最好,最有利于选拔性考试。

难度适中,难度在通常情况下0.5—0.6之间最好;在0.6—0.65以上就没有区分度了。

(2)关于学科体系的建立问题

关于学科体系的建立,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高考命题时,要强调学科体系,学科体系不要随意打破;在综合科考试中,文科是比较好进行综合的,因为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

(3)关于高考定位的问题

现在对高考的选拔定位,给高考附加了很多不堪重负的问题:

第一,原来的高考与新课程下的高考之间的关系问题:原来的高考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包括原来考纲中的十个目标的提出,今年文综提出的四个目标,这些都是在新高考中要继续保持。

新高考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也要得到发扬。

(4)教材、教学与高考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一,教学与高考之间的关系问题:高考本身不能脱离教学,高考本身并不是高中教学的终结性的评估,它是选拔性考试,它肯定要比中学教学的高度要高;历史观问题、学科发展的趋势问题,这些在中学教学中不一定能反映出来,但这些是大学所要求的,因此在高考中要反映出来。教学与高考的关系要把握好。

第二,教材与考试的关系问题: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提法上“以本为本”不一定合适,高考不一定是“以本为本”。因此,新课程形势(不是指课标教材)下的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脱离教材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材料解析题,不单纯考教材。

(5)新课标与考试的关系问题。渗透课标,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

(6)关于考核目标(四条目标、十二项要求)的问题要正确理解,很多老师在理解上有偏差。

二、分析热点,加强备考方向的准确性

1、确立热点问题的标准

考试中心和相关命题专家谈到热点问题时说,制约文综命题的因素有三点,最重要的一点是政治,国家政治的需要、国家政策的需要。只有民主法制人权民权、科学改革、宏观调控、三农问题等才能与共产党的政策、政治挂上钩。热点是文综命题的永恒主题,关键是怎样区分热点(显性的和隐性的),哪些热点问题才是命题的热点,这是关键。只有,那些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党的大政策方针、政策、国家意志,与生活相关又能与学科知识有协调性的问题才是热点问题。其区分有“四个原则”和“四个标准”。

“四个原则”是指“知识性原则、规律性原则、借鉴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四个标准”是指一是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问题。

二是带有战略性的事关国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新价值观能突出社会主题。

三是既能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学科的相关知识。

四是学生能够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时政的新提法,新理论。

2、如何运用热点问题和处理热点问题

①要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

②热点问题的根在教材中,也就是注意把热点问题所反映到教材中的具体的学科知识点、知识体系弄懂,并能灵活运用。

③要能够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

④热点问题要从政、史、地学科出发,综合思考,以热点问题统领各学科知识。

⑤热点问题要科学、合理地分析,学会领悟热点,不能胡乱联系,学会从历史走到现实,

从现实回到历史。

⑥注意与现实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分类。

A、世界性、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民族主义)

B、当前我国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或关注的问题

C、与现实联系密切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中吸取经验、借鉴的问题

D、运用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知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等思想教育问题

3、2008年文综备考应注意的常规性的综合热点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新的热点问题将逐步浮出水面) 如党的十七大,奥运,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资源能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振兴东北、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经济圈经济带,十五世纪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启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9个大国);此外要注意周年纪念问题(618年隋亡,唐朝建立;明建立640周年;戊戌变法110周年;台儿庄大捷《论持久战》发表7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迪亚士、达·伽马航行520、510周年;英国光荣革命320周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周年等)

A: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关注国计民生问题,生产安全与粮食、食品安全问题,人才问题和就业问题。

①“三农”问题:要注意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注意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变问题。一要注意增加农民收入的若干政策及意见(如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繁荣小城镇经济,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服务和劳动密集企业,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等等),二是深入了解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重点注重回良玉副总理讲话中提到的“三个不适应”(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势化和精细化的要求;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要;三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和“三个不协调”(一是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率和农业效率低下;二是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三是资源和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协调)。

②关注国计民生问题

a、土地政策和民生政策,富民政策的调整。古代历史上调整的整体趋势和动机是:缓和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矛盾,以北魏实行、隋唐沿用的均田制为标志,各朝代开始重视满足农民对土地占有和使用的愿望,实现了农民和土地的结合,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近现代史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建国以来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赋役制度的调整。主要的趋势是:简化征收手续和种类,逐渐废除丁税、杂税和户税,突出田亩税;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从两汉的“编户齐民”到北魏的租调制、隋唐的租庸调制、两税法和明清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地丁银”的制度,从而逐渐废除了人头税,简化了征收的种类和手续,将税收逐渐摊入田亩中,依据田亩数进行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松弛了他们对政府的人身依附关系,调动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货币地租的出现和人口的自由流动,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c、附相关世界史知识: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世界现代史上苏俄的土地和赋税政策;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政策;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2 生产安全与粮食食品安全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思考,人才与就业问题要结合起来思考

B;资源能源的消耗问题

①我国资源能源的消耗状况,如中国铜矿只能开采13年,中国三分之二的资源告急。

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油东送。

③石油与石油安全问题。一是目前我国石油年消耗量为2.6亿吨,年生产量1.6亿多吨,年进口石油近1亿吨,石油安全与我国的经济安全息息相关;二是中国积极参与中亚的石油开采,但是,美国设法阻挠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多方进行争夺和破坏;三是要注意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对策(如加快国内石油工业发展,建设西气东输管道,降低对原油进口的能源等),四是要注意自工业革命以来围绕石油资源而展开的斗争。

(石油不仅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战略物质。2003年我国

消费石油2.6亿吨,但我国石油产量只有1.6亿吨,年进口石油近1亿吨,且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2.2亿吨左右。因此,石油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安全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863)《酉阳杂俎》云:“高奴县出脂水(即石油),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润滑车轮),燃灯极明”。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廓、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墨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2)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了哪些用途。

车轮润滑、照明、制墨。

材料二中国能源生

产和消费结构图

(2)建国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能源建设,从上图可知1965年我国能源生产超过能源消费。这一时期石油工业发展迅速,请列出建国后到1965年我国石油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7分)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相继建立,石油全部自给,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3)从材料二可知,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能源消费开始超过能源生产。试结合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中国能源消费超过能源生产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加

材料三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4)

据《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后期和20世纪中期、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19世纪中期,木材使用呈下降趋势,煤炭使用呈上升趋势;19世纪后期石油使用呈上升趋势;20世纪中后期,以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的使用呈下降趋势,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开始呈上升趋势。原因: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煤的开采和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的开采和使用;第三次科学革命原子能技术发展,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石油危机加快了核能、太阳能的使用。

材料四近代以来,石油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也日益与国际争端、产油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控制石油成为遏制法西斯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试说明西方大国在这一问题上对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的态度措施有何不同,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英法等国未将石油列入对意大利禁运的范围,结果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日本向东南亚扩张,英美等国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输出石油。结果日本因此受到严重打击,为取得主动权,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6)20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对西亚产油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利用石油发展本国经济,建立起以石油开采为主、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产油国日益富裕。

C、十五世纪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启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9个大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电视片《大国崛起》是受此启发而拍摄的,给政治局讲课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被聘为该片的学术指导。

英国崛起的故事中强调了这样几个要素: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发现与突破,以瓦特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学说。专题片还提到了自由贸易对英国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还有一点就是它创建了当时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制度,那就是“法在议会,王在法下”。

法国和德国崛起史上曾发生过两百多次血腥的战争,可谓旧恨加新仇。但这两个国家在二战之后都认识到,两国关系僵持下去,不但会影响彼此的建设与发展,而且会影响欧洲的未来。所以,两国领导人理性地伸出双手,从而顺利开启了两国和欧洲的新时代。

美国的政治制度,介绍为什么会出现美国这样一个社会,电视片用了很多时间铺垫美国建国以前的事情。美国在建国前并不是白纸一张,“五月花”号是拉着欧洲文化的经验,拉着欧洲社会的契约精神一起登陆的。因此才有了后来的《独立宣言》。比较普遍的法制化、自治化,这已成为美国小镇普遍的生活方式。

突出人物。这些国家面临重要历史时刻的时候,都有一些杰出的社会精英勇敢而理智地担当了历史重任,辉煌地出现在引领民众的舞台上。如华盛顿、瓦特、牛顿、亚当·斯密、拿破仑、俾斯麦、李斯特、哥伦布、大久保利通等人物。

《大国崛起》作为一部政论性很强的专题片,还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那就是妥协精神。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需要协商、让步与妥协,美国、英国的发展历程提供了这样的经验。与中国的一元社会不同,西方社会即便在工业革命之前也不是一元的。那时他们的最高权威是两元的,精神权威是教皇,世俗权威是国王。由于有一种对等的力量存在,没有绝对的权威,因此社会始终就有一种“商量”的习惯。而中国社会是一元社会、道德社会,是绝对的。到目前为止,中国从一个社会转变为另一个社会,都是通过暴力和震荡,扫荡生命,扫荡社会风气,扫荡财富,扫荡一切,就像把橱柜腾空以后从头再来。9个国家的历史直接或间接、正面或反面都证明,妥协合作支付的社会成本最低。那些以激烈的方式追求社会目标的社会,往往不能有效地达到目标。因此,用渐进方式转型为另一个更高质量的社会,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目标。

另外,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历史教育中道德批判比较强烈,更多强调这些大国的崛起是由于侵略和掠夺,而忽视了它们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机制。当然,侵略和掠夺是不容否认的,但眼光仅仅停留在这一点,就不够全面。真正挖掘出大国崛起的多方面因素,对当前中国发展的借鉴作用十分重要。《大国崛起》为从多元的角度理解历史,提供了一种文本。

三、强调能力,深化知识落实的实效性

1、认真领悟文综考试的能力要求,根据要求培养能力

2、培养能力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①突出主干知识,寻找提高能力的支撑点。

②强化思维训练,寻找触类旁通的链接点。

③精选能力型试题,寻找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联系现实、寻找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着眼点。

3、强调应变,合理使用教材

这里有三层意思:

一是更新教材中的观点,合理使用教材中的观点;

二是关注教材的史观,重新构建学科体系;

三是关注新课标教材。

A、在更新教材中的观点,合理使用教材中的观点方面:历史教材有很多“软肋”。教材的“软肋”是关注的焦点,也是命题的焦点,所谓教材的“软肋”是指教材中滞后的观点,教材观点与学术前沿研究相冲突之处。对于这些我们要有新的认识,如明清历史的定位,教材认为明清时是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期,而史学界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农耕文明高度发展时期。又如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的一次空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余年之久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这场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其中关于“打倒孔家店”和“文学革命”又有新的看法,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其意义不限于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派学术思想的褒贬。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之本身,及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及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事实上,这正是“打倒孔家店”的政治动因与文化内涵。“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思想体系、文化传统厘清与扬弃。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文化平民化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界、文学界、曲艺界等思想文化界的新潮流。民国初年,面向群众的社会教育或通俗教育已有初步发展。这些活动主要是在城市中对群众开展通俗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有新的认识,又如北洋军阀时期,对北洋政府参加一战的看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有新的认识,认为中国以弱国地位以往很少对世界问题发言,而在1917年终于改变了消极的中立政策决定参战,就中国的国家利益而言,这一积极抉择具有开创性意义。参战为中国参加巴黎和会、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和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机会,因此参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回避转向积极参与,北京政府后期的积极外交由此开端。中国参加一战,从小处着眼,是为了应付日本,为了在战后和会上战一席之地,从长远看,是为了加入国际社会,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取得发言权,因此一战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开端。孙中山的外交观建立在三民主义之上,即在民族主义方面主张联合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民权主义方面讲求公理打倒强权,在民生主义方面主张引进外资,而其实联俄政策时也完全无改于这一坚持。

更加关注新教材观点

(1)论及社会剧变和社会转型时的观点

由于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的视角透视中外历史,所以论及社会剧变和社会转型时,就淡化了社会形态。如在论述商鞅变法的影响时,不再说是确立了秦国的封建制度,只论述了“收富国强兵之效”和对后世的影响。在论述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时。不再说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而是从文明史的角度,认为这是农耕文明的高峰,又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对鸦片战争的影响,不再强调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认为是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将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置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大背景下,认为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不在强调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是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2)其他新提法

一战爆发原因:指出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军国主义及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世界性大国的出现、科技成果在军事上的运用等方面综合导致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指出是“适应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的同时,也肯定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义和团运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运动。

在关注新课标教材上尤其要关注课标教材中的综合探究专题

(1

(2

或是兼而有之,都值得我们关注。其中有的专题在近两年的高考中已经出现过,如2005年的民族主义题,就和岳麓版“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这一专题有关;2006年全国卷II第38题(中外科技题)考查的就是岳麓版“李约瑟难题”,此题的材料也出自岳麓版教材。2006年全国卷I第37题(中华文明题)的立意与人教版“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这一专题就有相通之处。一些探究专题提供的背景材料中的提法也值得我们注意。如:人教版“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专题引用了胡锦涛的《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中的材料,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多极化是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基础;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联合国的权威和作用应该得到进一步的维护和加强;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2007年文综甲第40题(1)“玉米传播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的立意与岳麓版探究专题《探索历史的奥秘》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相通;2007年文综乙40题(2)“金迁都的原因及历史影响”的立意与人教版探究专题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相通。因此在我们目前进行的专题复习中,将相关的课标教材探究专题融合进来是非常必要的。

B、在关注关注教材的史观,重新构建学科体系上,要运用文明史观,一线多元史观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均应得到承认和尊重。特点:从考察的主题来看,是把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考察标准来看,是把生产力作为观察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准。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纵向看文明史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从横向看包括文明的扩散,如建立文化圈,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流等。

现代文明的发展的基本线索:在1500年前,世界传统的四大文明以及介乎其间、散布于亚、非、美等大洲的一些边缘文明,基本上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状态,而且呈现着某种平等对峙的格局,然而从积极奉行重商主义的欧洲发现了美洲并打通了全世界的商道之后,这一平等格局就开始突破,欧洲文明逐渐获得压倒其他诸文明的优势。

欧洲文明在成功地吸收了它种文明的诸般优秀成果集中了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种种努力,初步创立了以科学化、工业化、民主化为基本原则的现代文明,并以此为准绳重组建了西方社会,然后借助于由这种合理化变革创造的极大的政治经济优势,最终完成了“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进程。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这种扩散,东方民族独立自强意识开始苏醒,斗争最终导致殖民体系的崩解、中心国家势力的分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这种变化从国际政治格局看,表现为由英欧独霸到美苏争霸再到多极世界的演进,这种演变无非是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贯彻现代文明的“民主化”原则的一个逻辑结局。

就政治文明而言,政治文明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完整体系,现代政治文明有两个不同的文明范式,一个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文明,一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文明,前者成为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主流,后者也是近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近代政治文明的形式和内容,是对近代政治文明的另一种探索

文明史观知识体系框架

A

B

C

(1)整体考察的含义: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考察研究,由此确定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在和其他文明的比较中探讨中华文明的特点,同时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

(2)高中历史教科书涉及的文明类型。农业文明时代: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等。工业文明时代:西方工业文明、俄罗斯文明、伊斯兰文明、苏维埃文明、印度教文明、日本文明、拉丁美洲文明等。

(3)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

平等的态度:即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要进行平等和耐心的对话,承认和维护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在弘扬本国本民族文明优秀传统的同时,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

开放的态度:文明的交融和整体演进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要以平等开放的精神兼容并蓄各种文明成果,努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4)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

和平交往: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维度上看,人类的和平往来活动都占有绝大比重,和平是人们在自身生存实践中所生发出的一种基于本能的精神向往,是人们在

历史实践活动中所逐渐建立起来,并为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的价值取向。从世界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和碰撞乃至发生冲突固然是常有的,但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乃至交融互动,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常态和主流。和平往来的直接效果人类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与内容上的丰富,这种交往方式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暴力冲突:即战争方式,是文明交往的消极方式、残酷方式,其直接后果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明交流的同时,导致人类精神上的创伤、仇恨及物资上的巨大损失,在一般情况下是人们不愿看到和不能接受的。这种交往方式更大的后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毁灭,许多优秀文明由此衰落。

一线多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最终是围绕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中轴转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人类迄今经历了原始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三个阶段。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也就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种史观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流是现代化,故称为现代化史观。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同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

四、整合专题,把握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1、专题是整合知识的有效载体

大纲更加强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因此,整合知识、重组知识显得特别重要,而专题是整合重组知识的有效载体。专题要贯穿在第一轮复习之中,采取“打结”的办法。

2、强化专题复习的方法

专题复习的关键是如何整合专题

第一,专题的构建不能贪大,要实不能空,问题就是专题,关键是找主线,找主线时要有新的观念。

如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竟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出狭隘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在秦汉大一统国家奠立和中央集权加强的背景下,儒家学说因顺应、维护社会新秩序需要而取得“独尊”的思想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汉唐时期佛教东来和本土道教相继兴盛,既与儒学对峙,提出挑战,又与儒学互补,注入新的文化成分。以儒学为主、三教合流的趋势,促进了理学在宋代的形成和发展。明代的王守仁进而强调内心“良知”的发掘,形成了儒学发展史上继宋代之后又一次重大变革。明中后期新经济因素萌发与明王朝的崩溃,孕育了批判君主专制、抨击纲常伦理、倡导经世致用、要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潮,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科技成就,到晚明时期更与国计民生相结合,显现出不少令人回味的亮点。

第二,构建专题时视野要开阔

如历史学科中工业化专题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整合。

①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实期,美国工业化的特点和工业化进程是怎样的。

②美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的条件是什么?

③日本德国工业化特点是怎样的。

④苏联工业化道路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⑤苏联工业化道路对苏联,对中国工业化建设有何影响。

⑥中国在建国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基础是什么?八大工业建设方针是什么。

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工业化建设上为什么能摆脱苏联的影响。

第三,构建专题时要努力寻找学科间知识的链接点与渗透点。

如中国古代区域经济与经济重心南移。关于区域经济司马迁将全国经济划了几个区域,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广,经济实力强(山东、山西与现在概念不同以山与山为界,包括河南、山东、河北以及苏北、皖北、晋南、比如秦时的关中地区)江南地区地势复杂,不利于发展,西汉时经济落后,后来才日益开发,龙门石碣一线以北(山东、山西以北)气候寒冷是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业区,以长城为界分塞内、塞外,经济实力十分有限,从战

国到东汉,全国经济区域己呈现出多样性,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两晋时内乱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为主战场,中原人南迁(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高潮,安史之乱第二次人口大迁移,靖康之乱第三次人口大迁移,经济重心日益南称,此外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每当寒冷期到来,就威胁北京牧民生存,从而进攻中原)。

第四,专题的选择要针对性(针对性高考常考的内容)、人文性(有人文气息)、实用性(符合时代潮流和特色,体现社会主题)。

如中国代史主要清楚中国近代化历程问题这个内容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据考试中心将这个内容定为中国近代史的主干知识)。

第五,要参考课程标准的相关结论与新提法,参考新课标教材。

如:20世纪以来各国经济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包括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代的体制)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的出现、日本、联邦德国、西欧国家的改革)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旧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从这些内容可知,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这既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又是新的挑战。传统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也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矛盾引发激烈的动荡,危机孕育着转机。在俄国这个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度里,率先实现了突破,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苏维埃俄国经历了充满挫折的探索,建立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僵化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它一旦被模式化、固定化,就必然失去了活力,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苏联虽历经数次改革,但仍积重难返,收效不大,显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艰巨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正是20世纪社会主义探索与改革的卓有成效的继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危机中诞生的罗斯福新政,摈弃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模式,进行了重大调整。新政运用国家权力大于干预经济,使疾病缠身的资本主义体制重新激发出活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国家、国家干预不仅得到普及,而且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自我调整和改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应运而生。

这些历史告诉我们,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3、科学学科设计专题名称并围绕专题设计相关的专项训练题。

4、重要的知识体系

(1)中国古代史

①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朝,重点注意这一时期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经济上注意农耕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思想上的多元性。

②西汉、唐宋、明清的民族关系与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

③汉唐与明清的对外关系(贸易与交往),由汉唐的多元开放到明清锁国,汉唐注重吸收外来的多元文化,到明清时期尽管闭关锁国,但对西方的技术(如水利等)仍是吸收的,这与当时政治环境分不开(如专制统治、文字狱)。

④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区域经济与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⑤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对广大地区的行政管理以及古代的“民生”政策。

⑥中国主流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2、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

①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问题,近代前期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

②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

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袁世凯任临大总统—1928 年的东北易帜)。这一时期的历史深刻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应重点把握。尤其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领域的重大变化。

④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发展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表现。

⑤中国近代史上宪法的问题与民主政治。(从戊戌变法中的立宪到1912年的临时约法,从瑞金的宪法大纲到1949年《共同纲领》,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如今的宪法。)

⑥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党的关注民生的决策

⑦中国的外交和国防建设,尤其是近现代的中俄关系,近现代的中美、中日关系、中国同欧洲的关系(尤其是欧盟)。

3、世界近代现代史

①世界由分裂走向整体,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到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

②近代以来人类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权、民主与法治问题。要注意人文主义、启蒙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大三文献(《权利方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并将这些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近代的政治、思想联系起来。

③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民主化、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④重点注意欧洲及国家(如欧盟、俄国、德国)注意印度和非洲(如中印中非交往,印度、非洲的独立运动等)。

⑤美国、日本的历史仍应为重点,而且要注意与中国近现代史的联系,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外交政策与中国密切相关。

⑥20世纪以来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包括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代的体制)罗斯福新政、凯思斯主义、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的出现、日本、联邦德国、西欧国家的改革)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旧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⑦国际组织、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关系、大国与国际机构(如国联、联合国)的关系。

4.整体思考的知识体系

(1)社会转型问题

注重王朝之间的交替和变化,注重前后知识的比较,探究原因、影响。在方法上可以文明史范式(主要为三个部分: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为主进行思考。

知识链接: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

经济:春秋铁器、牛耕开始使用,战国推广;奴隶制经济逐渐瓦解,战国封建经济发展;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过渡。

政治:分封制瓦解,郡县制出现;奴隶主贵族逐渐丧失政权,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逐渐确立其统治。

文化:孔子、老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战国的百家争鸣大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的产生从根本上说也是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

通过对比得出其阶段特征是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民族关系等各方面的变化。

社会经济:北方经济经历反复地破坏与恢复,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经济制度:均田制、租调制的出现。

政治制度: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士族制度发展并达到顶峰。

军事制度:府兵制的出现。

民族关系:出现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为隋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③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变迁:

政治:大一统到藩镇割据再到局部统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大改变;相权继续被削弱。

经济:宋元经济在隋唐繁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重心由开始南移到完成;

文化:由隋唐的繁荣到宋元的高度繁荣,尤其的市民文学的兴起与兴盛。科技在隋唐的基础上发展更为突出,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也更为突出。

民族:唐与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方式和地位显著不同。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实行汉化的改革,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突出。

对外:指南针在航海上普遍使用;由水陆并举向以水路交往为主过渡再到元朝水陆都较为突出的局面。

④元、明之间的变迁:注重元、明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总结其变化的趋势及其认识。

⑤鸦片战争前后的比较。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等方面进行比较。

⑥民国之前与民国的比较:注重以现代化范式归纳、比较其在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思想现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等的表现及其异同,探究其原因的异同。

⑦同一王朝之内的变化比较

主要是同一王朝的前期和后期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比较,探究其变化原因,比较其不同之处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比较:政治统治、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文化特征的前后比较。(有人认为,唐朝前后期各种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的演变。)政治统治:由政治清明到腐败;由大一统到藩镇割据。经济制度:由均田制到被破坏,土地兼并买卖盛行;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军事制度:由府兵制到募兵制。

明朝前期和后期的比较: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文化的比较。

清朝前期和后期的比较(鸦片战争前后的比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的比较。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

(2)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中西文明的对话问题

A、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与华夏族的农耕文化、北方的游牧文明与中原的农业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B、18世纪中西文明的表现及特征,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明清(前期)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为何又夭折?

C、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D、全球化趋势下人类文明继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E、20世纪的战争与人类文明。

(3)、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人类文明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吸收先进文明成果是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源泉。这一点应引起广大备考师生的重视。

知识链接:

A、中国古代文化成就及其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B、儒家思想及其地位变迁。

C、古代史上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

D、近代新思想的演变和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西学成份。

E、中国历代思想解放运动。

F、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理论创新。

G、世界近代思想文化成就及其形成原因。

(4)制度变迁与社会变革

知识链接:

A、中国古代史上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

B、中外重大社会改革

C、世界史上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五、规范方式,提高备考方法的可操作性,

1、以话题为中心展开复习

所谓话题导人的就是以话题为中心,围绕话题组织相关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进行复习,关键是设计话题,话题的设计要符合高考的要求,具有新颖性,符合社会主题,能够深化主干知识。

2、巧设“综合点”,合理联系三科知识

文科综合在处理跨学科综合时最难找的是三个学科的交汇点,我们把这不规范地称为“综合点”。在复习时,要巧妙设计“综合点”,让学生围绕综合点寻找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复习。这种复习方法重点解决两点,一是“综合点”的设计,在综合点的设计,在综合点的设计上要注意①要有一定的科学性;

②要有一定的人文性;③要有一定的时代性;④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高考常考内容);⑤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综合点”可以是话题、主题,也可以是区域图。二是合理联系三科知识。由“综合点”再联系三科知识点时要合理,不能胡乱联系,对于三科的知识点要做到点到为止,主要让学生去翻书去整合,下面举三个例子:

(一)主题型(以反映社会主题的社会热点问题为综合点)。

(二)区域图型以区域图为综合点,

(三)话题型:以话题为综合点,再定区域设问,这种复习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跨学科综合题。“综合点”要找准,三科知识要自然合理地联系,老师点到为止,讲出思考方向,主要让学生去完成。

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我们可以多设计一些话题,围绕话题来储备知识,准备知识,指出要掌握的知识点或内容,让学生去复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它可以打乱教材顺序,“乱中有序,有的放矢”。

六、全局考虑,完善备考过程的科学性

1、全局考试

(1)要全程备考

(2)合作备考,要与政治、地理老师合作

(3)合理分配时间和合理利用时间,天天读,天天看

2、科学有效地训练

(1)训练是关键,要落到实处,要有实效

讲课是学习考钢的表演、训练题则是学习考纲的语言。因此,备考成败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训练题的质量;二是训练的方式;前者是备考的生命,后者是备考的捷径(举德国地球课的例说明打破陈规之重要)。要切实命题的质量和训练的质量。

训练只讲求一点,即落实。考试不能过频、过滥。因此一要控制考试的频率度,不要天天考,要有科学安排,不能“小猪不长天天称”。既有周考,再加上单元考,考来考去,考错了学生;二是不落实的考试必须摒弃,所谓不落实的考试是指考试完后不改卷或不评讲,有的是来不及改或评,这样的考试是无用的,不如不考,因为考过的知识不须转化学生的能力;三是无计划的、临时性的打乱复习计划的考试要坚决抵制,如跨省、跨地区联考,考试要切合自己的学生,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实际,不能把外地的试卷不加分析,不加裁剪就拿来考试,这样就害了学生,复习时尽量不要用现成的套题,可将几套题拼凑成一套题再用比较。

(2)要创新训练的方式,进行专项攻关。

七、改革创新,很抓复习方法的实用性。

通过“读、讲、练”编织经纬网,提升能力通过考试、调查及学生学习小结反馈过来的信息是:复习前学生不同程度也存在着知识返生现象,有些学生甚至还不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为此在决定落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精耕细作,编织经纬网。

1、学生读。称为天天读,做到读有目标,读有方法,读有层次。

①读有目标就是我们要求学生做到每天至少读记七页书(这项作法从本学期开学时就实行了),照这样读记下去,到高考前夕,我们的学生至少可将课本读记两遍。这样做对知识的掌握作用不言而喻,另外可以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感觉:我是在踏踏实实地备考,我每天都在努力付出,付出会有收获的,有助于形成在高考中的一种自信心理。

②读有方法就是要求学生,一读目录。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是教材高度集中的反映。目录有着高层建瓴的意义,读之可从宏观上加强对教材内容的驾驶,举一纲而万目张;二读提示和课文,每章提示均在课首,或概括本课内容,或介绍本课重点,所以读提示有利于掌握课文的内容。读课本要区分史实与结论,要提炼和概括要点,要注意关键词句,要动手图点批画,要归纳每节知识提纲;三读地图和插图,古语“左图右史”说明读史离不开读懂课本,加深理解、开拓视野。五读习题。六读年表,这二项有助于知识的强化记忆。

③读有层次,除了读教材外,这里面还包含两种做法。一是全体学生读专题,每个专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整合知识,在老师安排的课堂时间内读记专题,比方说历史我讲第一个专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然后让学生动手整合。第一节课给学生识记,第二节课便是配备的小题专项训练,20道选择题,当堂做完并进行解答。二是围绕信息中心读书。我们把这项任务留给那些学得游刃有余的同学。他们相对而言知识已形成体系。因此,我们要求他们在做每一套交流题对注意历史试卷上所提示的专题切入点,以此为信息,读记相关知识。

2、老师讲。做到少讲、精讲。少讲是针对专题而言,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不再为讲专题而长篇大论,从理论渊源辗转说至多项史实,教师主唱独角戏。而是注重专题引导,搭建框架,注意提示。

3、学生练。我们分两步同时进行。一是小题训练,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为专题而配备的选择题训练。题源自于近五年高考试题。高考命题规范有导向作用。我们选用这些题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哪些是主干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应如何来掌握这些知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二是做文综模拟试题,准备了六套试题,利用晚自测试,这样做的目的不单纯是解决单科知识掌握问题,更重要的是转换思维跳跃的训练,让学生适应、认同综合考试这种形式。

读、讲、练是经,而精细的耕作(学生和老师)便是那密密麻麻的纬,想通过经纬编织学生成功的蓝图。

八、寻求捷径,培养备考思想的灵活性

(一)讲求方法是捷径,历史的思维方法可分为以下八类,

1.历史因素分析(或概括)思维方法

①政治因素分析(或概括)思维方法

国家状况(统一、安定、分裂、战乱)

社会制度(五种制度)

统治政策

注意:中国近代政治因素分析(或概括)思维公式

反动统治外国侵略人民斗争

世界政治格局分析(或概括)思维公式

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②经济因素分析(或概括)思维方法经济政策经济状况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近代(前期: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后期: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义经济)中国现代(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农民手工业者自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农村集体经济)(初级阶段: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对外贸易)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民族国家经济)世界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经济、民族国家经济)

③民族关系因素分析(或概括)思维方法民族政策民族间战争或议和统一政府对民族管理民族间联系(联姻、派遣使者等)对少数民族上层册封

④对外关系因素分析(或概括)思维方法(另述

⑤文化关系因素分析(或概括)思维方法文化政策科技教育思想史学文学艺术

2.有关原因分析思维方法

①历史事件发生或特点分析思维方法中古史:(七因素分析)以前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因素外交因素文化因素个人因素中近史:(四因素分析)统治因素外国因素革命因素个人因素中现史:(八因素分析)国际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因素外交因素文化因素政策因素个人因素世界史: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治障碍(或殖民统治、统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需要民族解放:资本主义侵略殖民的矛盾激化民族觉醒或力量发展世界格局变化:各种力量消长

②历史事件结果的原因分析方法主观背景主观状况方式措施

③历史问题变化的原因分析方法

背景变化

自身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