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电子教案

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电子教案

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电子教案
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电子教案

物理初三热学知识点总结

1.温度、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100等分后每一份为1℃)

℉:华氏度

注意:在做“读出温度计示数”题时应看好温度数值增加是向上还是向下,上则为正度数,下则为负度数

2.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基本概念

固→液熔化吸热液→气汽化吸热固→气升华吸热

液→固凝固放热气→液液化放热气→固凝华放热

--重要知识点

熔化&凝固: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的晶体,熔点(凝固点)一般不同。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海拔高,气压低,沸点低;海拔低,气压高,沸点高。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蒸发的两个条件:温度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

3.分子动理论&内能

--基本概念

分子动理论:①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知识点总结与例题练习

热学 一、重点概念和规律 1分子运动论的三条基本理论 ⑴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 油膜法估算分子直径:S V D = 阿伏加德罗常熟估算分子直径: 固、液分子体积:3366A A N M D D N M v πρπρ=→== D :m 1010- 气体分子间距:33A A N M D D N M v ρρ=→== D :m 910- 分子质量:A N M m = kg 27261010---- ⑵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 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气体扩散速度>液体扩散速度>固体扩散速度。 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固体颗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 动。 原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微小固体颗粒的碰撞不平衡。 决定布朗运动剧烈程度的因素:a :颗粒越小越剧烈,b :温度越高越剧烈。 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 机械能 及其转化 定义:机械能是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无阻力,动能和势能之间总量不变。

力减小得快。分子力F 是它们的合力。 当r <0r 时 F 表现为斥力 当r =0r 时 F=0 当100r >r >0r 时 F 表现为引力 当r >100r 时 F=0 2 物体的内能 ⑴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由于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动能。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n E E ki k ∑ =- ,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 总和比分子总数。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⑵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由分子间距离决定的能量。 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的关系: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 当r >100r 时,p E =0; 当100r >r >0r 时,r 减小p E 当r =0r 时,p E 最小; 当r <0r 时,r 减小p E 增大。 ∑+=- pi k E E n U 3气体分子运动特点及内能 r E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注: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 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学》热力学基础 1、体积、压强和温度是描述气体宏观性质的三个状态参量。 ①温度:表征系统热平衡时宏观状态的物理量。摄氏温标,t表示,单位摄氏度(℃)。热力学温标,即开尔文温标,T表示,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 热力学温标的刻度单位与摄氏温标相同,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T/K=273.15℃+ t 温度没有上限,却有下限,即热力学温标的绝对零度。温度可以无限接近0K,但永远不能达到0K。 ②压强:气体作用在容器壁单位面积上指向器壁的垂直作用力。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其他:标准大气压(atm)、毫米汞高(mmHg)。 1 atm =1.01325×105 Pa = 760 mmHg ③体积:气体分子运动时所能到达的空间。单位立方米(m3)、升(L) 2、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也必处于热平衡。 该定律表明: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的所有热力学系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特征,这一特征可以用一个状态参量来表示,这个状态参量既是温度。3、平衡态:对于一个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任何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言,如果宏观性质在经过充分长的时间后保持不变,也就是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岁时间改变,则此时系统所处的状态称平衡态。 通常用p—V图上的一个点表示一个平衡态。(理想概念) 4、热力学过程: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整个历程,简称过程。可分为: ①准静态过程:过程中的每个中间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是实际过程进行的无限缓慢的极限情况,可用p—V图上一条曲线表示。 ②非准静态过程:中间状态为非平衡态的过程。

(高考必背)原子物理和热学知识点总结

原子物理 一、波粒二象性 1、热辐射:一切物体均在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温度有关。故叫热辐射。 特点:1)物体所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分布情况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即同时辐射各种 波长的电磁波,但某些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强度较强,某些较弱,分布情况与 温度有关。 2)温度一定时,不同物体所辐射的光谱成分不同。 2、黑体:一切物体在热辐射同时,还会吸收并反射一部分外界的电磁波。若某种物体,在热辐射的同时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叫做黑体(或绝对黑体)。在自然界中,绝对黑体实际是并不存在的,但有些物体可近似看成黑体,例如,空腔壁上的小孔。 注意,黑体并不一定是黑色的。 热辐射特点 吸收反射特点 一般物体 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材 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既吸收,又反射,其能力与材料的种类及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 黑体 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 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 完全吸收各种入射电磁波,不反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温度一定时,黑体辐射的强度,随波长分布有一个极大值。 2)温度升高时,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均增加。 3)温度升高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4、能量子:上述图像在用经典物理学解释时与该图像存在严重的不符(维恩、瑞利的解释)。普朗克认为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νεh = )1063.6(34叫普朗克常量s J h ??=?。由量子理论得出的结果与黑体的辐射强度 图像吻合的非常完美,这印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5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发 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光电效应由赫兹首先发现。 爱因斯坦指出: ① 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子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ε=h ν,其中h=6.63×10-34 J ·s 叫普朗克常量,ν是光的频率; ②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一个光子会被一个电子吸收,吸收的过程是瞬间的(不超过10-9 s )。电子在吸收光子之后,其能量变大并向金属外逃逸,从而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训练试题(完整版)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训练试题 1: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凝华 B.汽化 C.升华D.熔化 2:我国幅员辽阔,相同纬度上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的高低不同 B.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 C.日照的时间不同D.离太阳的远近不同 3: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两块表面干净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 D、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做功把光能转化为内能的 5: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它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7(简答)有些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装有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它的下方,热烘烘的气体就会吹出来,一会儿手就被烘干了.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理由是: 8: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用热水袋取暖 D.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A. 春天来到,积雪熔化 B. 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 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 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10: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 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11::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12: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 ②③④ 13: 木炭的热值是,完全燃烧500g木炭,能放出____________J的热量。做饭时,厨 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14.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常有冒烟现象,在此过程中_____能转化成___能。 15.甲乙两物体他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1,若它们是用同 种材料制成,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16.把手放进冰水混合物中,手接触到冰时总感觉到比水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7.对于某些高烧的病人,有时医生要在病人身上涂擦酒精,这是利用酒精___________ 时,要向人体_______的道理。 18.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动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弥漫着 烟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所以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你和他人的健 康,请不要吸烟。 19.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的优质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 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的角度分析它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从环保 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深秋,夜间下霜:_______; (2)潮湿的天气,自来水管“出汗”________; (3)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_________; (4)日光灯管用久两端变黑______________。 21.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6kg木炭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___的热量。若 炉中的木炭只剩下0.1kg,它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 22.一杯水将其到掉一半,则他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_____。 23.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 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进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_______态。 24.火药在子弹壳里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出弹头后温度______,这是用 ________方法使燃气内能_________,将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弹头的_____能。 24.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写出实验过程和观 察到的现象。 25.某校师生在学习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以后,组织兴趣小组调查学校几种炉灶的能 量利用效率。他们发现学校的一个老式锅炉烧水时,经常冒出大量的黑烟,且烧水时 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锅炉的效率很低。 (1)请你根据调查中发现的现象分析此锅炉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要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26.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一个实验:用500克20度的水放入烧杯中,用煤油炉给烧杯中 的水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当水温升至80度时,消耗10克煤油。 (1)计算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能用水吸收的热量来计算煤油的热值吗?说明理由。 28.有两位同学制作了一台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在夏天,这台热水器可将60kg水的温 度由20°C升高至70°C,如果由电热水器产生这些热量,则要消耗多少kW。h的电 能? 29.用煤气灶既方便又环保。一般的煤气灶正常工作时,15分钟可使4千克、23℃ 的水沸腾,该城市水的沸点为9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煤气灶放出的热量65%被水吸收,煤气灶实际放出的热量。

大学物理之热学公式篇

热 学 公 式 1.理想气体温标定义:0 273.16lim TP p TP p T K p →=?(定体) 2.摄氏温度t 与热力学温度T 之间的关系:0 //273.15t C T K =- 华氏温度F t 与摄氏温度t 之间的关系:9325 F t t =+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RT ν= 1mol 范德瓦耳斯气体状态方程:2 ()()m m a p V b RT V + -= 其中摩尔气体常量8.31/R J mol K =?或2 8.2110/R atm L mol K -=??? 4.微观量与宏观量的关系:p nkT =,23kt p n ε= ,3 2kt kT ε= 5.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的数密度(洛施密特数)253 0 2.6910/n m =? 6.分子力的伦纳德-琼斯势:12 6 ()4[()()]p E r r r σ σ ε=-,其中ε为势阱深度 , σ= ,特别适用于惰性气体,该分子力大致对应于昂内斯气体; 分子力的弱引力刚性球模型(苏则朗模型):06 000, ()(), p r r E r r r r r φ+∞

3-3热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内容2、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 内容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联系微观量与宏观量的桥梁。 微观量: 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 分子总个数N 宏观量: 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质密度ρ、物质的量n 。 分子质量m 0=摩尔质量M/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即m 0= M/N A 分子质量m 0=物质密度ρ*摩尔体积V/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即m 0= ρV/N A 分子质量数量级10-26kg 分子体积v 0=摩尔体积V/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v 0=V/N A 分子体积v 0=摩尔质量M/物质密度ρ*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即v 0=M/ρN A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m ) ○1球体模型.V d =3)2(34π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2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 固体、液体估算直径也可)(对气体,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分子的数量:N=n N A =m/m 0 =v/v 0 n=m/M n=v/V ( n=ρv/M n=m/ρV ) (*对气体,v 0应理解为气体分子所占空间体积*) 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分子间平均距离、所占空间体积 油膜法测油酸分子直径 (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 原理: d= V/S d: 单分子油膜层厚度 v: 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体积=N 滴油酸酒精溶液总体积*浓度/N s:单分子油膜面积(查格数:多于半格算一个格,少于半格不算) 二、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微观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宏观现象,不是分子的热运动) 应用举例: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扩散现象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宏观反映 间 接 说 明:分子间有间隙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气)体中的固体小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要用显微镜来观察. 布朗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固体小微粒受到周围微粒的 液(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布朗运动说明了(与固体小微粒接触的液体或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大学热学知识点总结

热学复习大纲 等温压缩系数 K^-1 (dV )T V d P 体膨胀系数 P p = -( dV )p p V dT p 压强系数O V =2(业)V p dT =1 ('d L)p 通常 ot v =3。 l dT 热力学第零定律 B 没有接触,它们仍然处于热平衡状态,这种规律被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1) f 选择某种测温物质,确定它的测温属性; 经验温标三要素: ) 选定固定点; 经验温标:理想气体温标、华氏温标、兰氏温标、摄氏温标 (热力学温标是国际实用温标不是经验温标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p 0V 0 R=-— =8.31J / mol K T 0 ?M = Nm ,M m = N A m k = R 1.3^10^3 J / K n 为单位体积内的数密度 N A N A =6.02 X1023 个 /mol 理想气体微观模型 1分子本身线度比起分子间距小得多而可忽略不计 23 洛喜密脱常数 :n o = — m A = 2.7Xio 25 m A 22.4X10 距离: 1 1 "3 Q =( 25 )3 m =3.3X10 m 2.7X10 1 1 3 3 3M m 3 二0 r =( --- ) =(—-—)3 =2.4X10 m '4 兀 n '4 兀 PN A 2、 除碰撞一瞬间外,分子间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分子在两次碰撞之间作自由的匀速直线 运动; 3、 处于平衡态的理想气体,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4、 分子的运动遵从经典力学的规律 :在常温下,压强在数个大气压以下的气体,一般都能 很好地满足理 3) 进行分度,即对测温属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作出规定。 线膨胀系数a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 A 和B 同时与C 处于热平衡,即使 A 和 空/亘量 T pV =\RT =—RT M m p = nkT 标准状态下分子间平均 1 U)3 n o 氢分子半径

最新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题教案资料

热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会放热 B. 水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会放热 D.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图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4.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 B.39℃,40℃ C.38℃,40℃ D. 39℃,39℃ 5.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汽化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 B.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草叶上形成“白霜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6.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B.热量只能由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7.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 B. 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与质量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C.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D.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B.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C.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 9.用同样的两个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均未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水和煤油上升的温度相同 D.煤油上升的温度较高10.中央二台“是真的吗”探究,使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A B C D 11.一个四冲程热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它1s完成了() A.30个冲程,做功30次B.60个冲程,做功60次C.120个冲程,做功30次D.60个冲程,做功15次12.一杯水,温度由30oC加热到50oC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oC加热到70oC时吸收的热量为Q2, 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第二、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内能也称热能) 5.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就越大。 6.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8.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9.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0.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1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12.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3.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4.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探究专题

热学实验题 一.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 (1)还需要___温度计___、___停表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___使沙子和水能均匀受热。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如右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 _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热量的多少_;② __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的多少___ 。 (3)探究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___不正确_ 如果按照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的说法,那么晚上海水温度低,沙子的温度高,这与事实不符合.(标准答案) 当在傍晚时,海水仍在蒸发,仍在吸收热量,而海水的温度却比沙子的温度高(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的导热性能不好。 (6)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转换法)。运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 的强弱。 _把电源,滑动变阻器,电磁铁开关串联起来,在不同的电流下,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 目,就可以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__ (7)如上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D )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3.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某种液体A,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1号烧杯记录中漏的选项填上。(2)。此液体的比热容为_2100J/(千克. ℃)___ (3).比较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升高的温度有关。____ 烧杯号液体A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1A20010142 2A20010184 3水10010184 4水20010188 08大连)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14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问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__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 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 装有D液体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先闭 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 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 变化量也等于位时,断开S2。”因为___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___ 液体比热容小。 (1)相同(1分);吸收的热量相同(1分);B(1分) (2)C(1分);C(1分) 4.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 以得出的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质量_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 初步结论是:_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 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___ 物 质 次数质量 m/kg 升高的温 度 △t/℃ 加热的时 间t/min 水1102 2104 煤 油 3101 4102

大学物理热学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1. 宏观描述方法和微观描述方法 热力学是热物理学的宏观理论,而统计物理学则是热物理学的微观理论. 2.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系统必将达到一个宏观上看来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这才是平衡态 判断是否平衡态的标准:有无热流与粒子流. 力学平衡条件: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压强处处相等 热学平衡条件:温度处处相等(无热流) 化学平衡条件:无外场作用下,系统各部分的化学组成处处相同 只有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力学平衡条件、热学平衡条件和化学平衡条件的系统,才不会存在热流与粒子流,才处于平衡态。 3.热力学第零定律和温标 热力学第零定律的物理意义:互为热平衡的物体之间必存在一个相同的特征-----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 温标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建立经验温标的三个要素: (1)选择某种测温物质,确定它的测温属性(某种属性随着冷热程度的改变而单调、显著的改变) (2)选定固定点(如水的沸点为100℃,冰的正常熔点是0℃) (3)进行分度 水的三相点温度为273.16k,冰点温度为273.15k 热力学温标为基本温标 摄氏温标、理想气体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4、物态方程 处于平衡态的某种物质的热力学参量(如压强、体积、温度)之间所满足的函数关系称为这种物质的物态方程,或称状态方程。物态方程都显含有温度T。 只有在压强趋于零时的气体才是理想气体,在理想气体条件下,一切不同化学组成的气体在热学性质上的差异趋于消失。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R=8.31普适气体常量另一形式:p=nkT 能严格满足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气体才是理想气体,理想气体虽然是一种理想模型,但常温

大学热学知识点总结.doc

热学复习大纲 α αααβ3 )(1 )(1 )(1 )(1 ====- =V p V V p p T T dT dl l dT dp p dT dV V dP dV V K 通常线膨胀系数压强系数体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系数 热力学第零定律: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A 和B 同时与C 处于热平衡,即使A 和B 没有接触,它们仍然处于热平衡状态,这种规律被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为单位体积内的数密度恒量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n K J N R k m N M Nm M K mol J T V p R nkT p RT M M RT pV T pV A A m m /1038.1,/31.823000-?===?==???? ? ???? ====νmol N A /1002.623个?= 理想气体微观模型 1、分子本身线度比起分子间距小得多而可忽略不计 m N M n r m m n L m m n A m 10313 1 931 25 31 03 253 3 230104.2)43()43(103.3)107.21()1(:107.210 4.221002.6:-----?===?=?==?=??=πρπ氢分子半径距离标准状态下分子间平均洛喜密脱常数 2、除碰撞一瞬间外,分子间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分子在两次碰撞之间作自由的匀速直线 运动; 3、处于平衡态的理想气体,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4、分子的运动遵从经典力学的规律:在常温下,压强在数个大气压以下的气体,一般都能很好地满足理想气体方程。 处于平衡态的气体均具有分子混沌性 单位时间内碰在单位面积器壁上的平均分子数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解析(含答案)

热和能专题复习(一) 扩散、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多考简单填空或单选题目,重要度1) 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 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 应(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固态物质分子间排列比液态和气态分子间排列要紧密得多,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填“强”或“弱”),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形状。 王安石在一首诗《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间存在间隙来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将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 C.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 D.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内能及其改变(多考单选和多选,概念模糊个别选项会比较困难,难度中等,重要度1)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在下列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变热 B.电炉丝通电后变热 C.晒太阳感到暖和 D.一壶水在煤气炉上加热,温度升高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力学基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 力学基础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教学内容:热力学基础(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 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量度,外力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内能减少。 2. 热传递:它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传递的热量的数值来量度,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 的总和。 2. 表达式:。 3. 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吸收热量Q 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取负值。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4)熵是用来描述物体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越高,物体的熵就越大。 (五)说明的问题 1. 第一类永动机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第二类永动机也是无法实现的,它虽然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但却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六)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1. 能量与环境 (1)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量提高,导致“温室效应”,使得地面温度上升,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等不良影响。 (2)酸雨污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形成酸雨,酸雨进入地表、江河、破坏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使生物死亡,破坏生态平衡,同时腐蚀建筑结构、工业装备、动力和通讯设备等,还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2. 能量耗散和能量降退 (1)能量耗散: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变成内能,而这些内能最终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些流散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备战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点为2℃ B.由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过程用时20min C.乙图中,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少 D.乙图中,烧杯中盐冰水混合物中水会变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甲图可知,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故A错误;B.由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过程用时 20min-10min=10min 故B错误; C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而盐冰水混合物吸收热量熔化,烧杯中盐冰水混合物中水会变多,故C错误,D正确。 2.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A.41℃,60℃B.21℃,40℃ C.35℃,56℃D.35℃,3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我们知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20℃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80℃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由于20℃

(完整word版)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 注: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学》) 热力学基础 1、体积、压强和温度是描述气体宏观性质的三个状态参量。 ①温度:表征系统热平衡时宏观状态的物理量。摄氏温标,t 表示,单位摄氏度(℃)。热力学温标,即开尔文温标,T 表示,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 )。 热力学温标的刻度单位与摄氏温标相同,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T /K=273.15℃+ t 温度没有上限,却有下限,即热力学温标的绝对零度。温度可以无限接近0K ,但永远不能达到0K 。 ②压强:气体作用在容器壁单位面积上指向器壁的垂直作用力。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 )。其他:标准大气压(atm )、毫米汞高(mmHg )。 1 atm =1.01325×105 Pa = 760 mmHg ③体积:气体分子运动时所能到达的空间。单位立方米(m 3)、升(L ) 2、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也必处于热平衡。 该定律表明: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的所有热力学系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特征,这一特征可以用一个状态参量来表示,这个状态参量既是温度。 3、平衡态:对于一个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任何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言,如果宏观性质在经过充分长的时间后保持不变,也就是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岁时间改变,则此时系统所处的状态称平衡态。 通常用p —V 图上的一个点表示一个平衡态。(理想概念) 4、热力学过程: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整个历程,简称过程。可分为: ①准静态过程:过程中的每个中间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是实际过程进行的无限缓慢的极限情况,可用p —V 图上一条曲线表示。 ②非准静态过程:中间状态为非平衡态的过程。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定质量的气体处于平衡态时,三个状态参量P.V .T 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气体的状态方程()0,,=T V P f 。 理想气体p 、V 、T 关系状态方称2 22111T V P T V P =,设质量m ,摩尔质量M 的理想气体达标准状态,有 00000T V P M m T V P T PV m == 令00/T V P R m =,则有理想气体状体方程 RT M m PV = 式中1131.8--??=K mol J R ,为摩尔气体常量。

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 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 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E 构型。 CH 3 C C H C 2H 5CH 3C C H 2H 5Cl (Z)-3-氯-2-戊烯 (E)-3-氯-2-戊烯 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 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 3C C H CH 3H CH 3C C H H CH 3顺-2-丁烯 反-2-丁烯3 3 3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3热学知识点总结材料归纳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容2、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 容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联系微观量与宏观量的桥梁。 微观量: 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 分子总个数N 宏观量: 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质密度ρ、物质的量n 。 分子质量m 0=摩尔质量M/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即m 0= M/N A 分子质量m 0=物质密度ρ*摩尔体积V/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即m 0= ρV/N A 分子质量数量级10-26kg 分子体积v 0=摩尔体积V/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v 0=V/N A 分子体积v 0=摩尔质量M/物质密度ρ*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即v 0=M/ρN A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m ) ○1球体模型.V d =3)2 (34π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2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 固体、液体估算直径也可)(对气体, 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分子的数量:N=n N A =m/m 0 =v/v 0 n=m/M n=v/V ( n=ρv/M n=m/ρV ) (*对气体,v 0应理解为气体分子所占空间体积*) 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分子间平均距离、所占空间体积 油膜法测油酸分子直径 (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 原理: d= V/S

d: 单分子油膜层厚度 v: 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体积=N滴油酸酒精溶液总体积*浓度/N s:单分子油膜面积(查格数:多于半格算一个格,少于半格不算) 二、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微观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宏观现象,不是分子的热运动) 应用举例: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扩散现象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宏观反映 间接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气)体中的固体小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要用显微镜来观察.布朗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固体小微粒受到周围微粒的 液(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布朗运动说明了(与固体小微粒接触的液体或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3)课本中所示的是固体小微粒不同时刻位置连线,不是运动轨迹. (4)微粒越小不平衡性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注意:房间里一缕下的灰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热水里的椒粉的运动是由于对流引起的(眼睛能看到)不是布朗运动。 3)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但不是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有空隙: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有斥力,很难被拉伸,说明有引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