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常用统计分布练习题

第八章 常用统计分布练习题

第八章 常用统计分布练习题
第八章 常用统计分布练习题

第八章 常用统计分布

一、填空

1.对于超几何分布,随着群体的规模逐渐增大,一般当N

n ≤(0.1 )时,可采用二项分布来近似。 2.泊松分布只有一个参数( λ ),只要知道了这个参数的值,泊松分布就确定了。

3.卡方分布是一种(连续 )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它是由(正态 )分布派生出来的。

4.( F )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称性。6.( 稀有 )事件是满足泊松分布的。

7.( 泊松 )分布用于解决连续体中的孤立事件。8.2χ分布的图形随着自由度的增加而渐趋(对称 )。

9.当群体规模逐渐增大,以致不回置抽样可以作为回置抽样来处理,这时(超几何分布 )可采用二项分布来近似。

二、单项选择

1.已知离散性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2的泊松分布,则概率P (3;λ)=( A )。

A 4/3e 2

B 3/3e 2

C 4/3e 3

D 3/3e 3

2.当群体的规模逐渐增大,以至于不回置抽样可以作为回置抽样来处理时,( D )分布可以用二项分布来近似。

A t 分布

B F 分布

C 2χ分布

D 超几何分布

3.研究连续体中的孤立事件发生次数的分布,如某时间段内电话机被呼叫的次数的概率分布,应选择( C )。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4.对于一个样本容量n 较大及成功事件概率p 较小的二项分布,都可以用( C )来近似。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5.与F α(1k ,2k )的值等价的是( C )。

A F 1-α(1k ,2k )

B F 1-α(2k ,1k )

C 1/F α(1k ,2k )

D 1/F 1-α(2k ,1k )

6、只与一个自由度有关的是(A )A 2χ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三、多项选择

1.属于离散性变量概率分布的是(ABC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2.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是(AF )。A 2χ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3.下列近似计算概率的正确方法是(ACDE )。

A 用二项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几何分布的概率

B 用二项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泊松分布的概率

C 用泊松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二项分布的概率

D 用正态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二项分布的概率

E 用正态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

F 分布的概率

4.2

χ分布具有的性质是(ABE )。A 恒为正值 B 非对称性 C 反对称性 D 随机变量非负性 E 可加性

5.F 分布具有的性质是( ABC )。A 恒为正值 B 非对称性 C 反对称性 D 随机变量非负性 E 可加性

6.一般地,用泊松分布近似二项式分布有较好的效果是(BC )。

A n/N ≤0.1

B n ≥10

C p ≤0.1

D k ≥30

E k 2>2

五、判断题

1.在研究对象为小群体时,二项式分布和超几何分布的基本条件都能得到满足。 ( × )

2.成功次数的期望值λ是决定泊松分布的关键因素。 ( √ )

3.泊松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是相等的。 (√ )

4.在计算F 分布的概率时,只需要知道分子的自由度和分母的自由度两个因素就可以了。 (× )

5.k 个独立标准正态变量的平方和被定义为卡方分布。 (√ )

6.卡方分布的随机变量是若干个独立标准正态变量的平方和。 (√ )

7.相互独立的两个卡方变量与其自由度的商的比值为F 分布的变量。 (√ )

8. 当群体规模逐渐增大,以致不回置抽样可以作为回置抽样来处理,这时泊松分布可采用二项分布来近似。 (× )

9. 泊松分布用于解决连续体中的孤立事件。 ( √ )

10. F 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称性。 (√ )

六、计算题

1.某社区要选派8名积极申请参加公益活动的居民从事一项宣传活动。申请者为12名女性居民和8名男性居民。社区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把他们的名字完全混合后放在一个盒子里,并从中抽取8个。试问,抽出4名女性居民的概率是多少? 0.275

2.有16名二年级学生和14名三年级学生选修了社区管理课。假设所有学生都会来教室上课,而且是随机进入教室的。试问,当一名学生进入教室时,恰逢已在教室就坐的5位都是三年级的概率是多少?0.0140

3.某区进行卫生大检查,现对区内全部40个单位进行卫生合格验收。检查团随机抽查4个单位,只要有1个单位不合格就取消该区的卫生评先资格。如果该区确有10%的单位卫生不合格,试问:

(1)抽查的4个单位中有1个单位是不合格单位的概率是多少?

(2)经抽查,该区没被取消评先资格的概率是多少?

(3)计算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

解:抽到不合格单位数量x 服从N =40、n =4的超几何分布

(1) K =1时 P (x =1)=440

33614C C C =9139071404?=0.3125 (2) K =0时 P (x =0)=440

43604C C C =91390589051?=0.6445 (3)K =4,N =40、n =4

μ=E (x )=

N nK = 4044? = 0.1 σ2=D (x )=)

1())((2---N N K K N n N n = )140(404)440()440(42-??-?-? = 0.3323 4.设在填写选民证时,1000个选民证中共有300个错字被发现。问在一张选民证上有一个错字的概率是多少? λ= 0.3,P (1;λ)=0.2222

5.某社区对失业者进行某项培训,参加培训的共有100人。根据以前的培训经验,项目负责人估计有4%的培训者不能掌握这门技术。问在参加培训的100名失业者中至少有5人为未掌握这项技术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用泊松分布近似二项分布;P (x ≥5;λ)=1—P (1;λ)—P (2;λ)—P (3;λ)—P (4;λ)=0.371

6.每小时有30个老人穿过一条人行道。在5分钟内,没有老人穿过该人行道的概率是多少? 0.0821

7.从一正态总体中抽出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已知总体的方差为5。求样本的方差在3.5到7.5之间的概率。 ≈0.75

8.查表求F 0.95(15,7)的值。 0.369

9.已知Z 0.1=1.64。求21.0χ (1)的值 。2.69

10.已知F 0。01(120.12)=1.88,F 0。01(∞,12)=1.85。求F 0。01(150.12)的值 。1.874

11. 一页书上印刷错误的个数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服从参数为λ(λ>0)的泊松分布,一本书共400页,有20个印刷错误,求:

(l )任取l 页书上没有印刷错误的概率;

(2)任取4页书上都没有印刷错误的概率.

12. 某种产品表面上疵点的个数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服从参数为λ=2

3的泊松分布,规定表面上疵点的个数不超过2个为合格品,求产品的合格率。

13. 每10分钟内电话交换台收到呼唤的次数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从参数为λ(λ>0)的泊松分布,已知每10分钟内收到3次呼唤与收到4次呼唤的可能性相同,求:

(1)平均每10分钟内电话交换台收到呼唤的次数;

(2)任意10分钟内电话交换台收到2次呼唤的概率.

14.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λ>0)的泊松分布,且已知概率}1{=X P =

3

3e ,求: (l)参数λ值;

(2)概率P {1

(3)数学期望)3(X E ;

(4)方差)3(X D .

第八章常用计分布

第八章 常用统计分布 第一节 超几何分布 超几何分布的数学形式·超几何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超几何分布的近似 第二节 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的数学形式·泊松分布的性质、数学期望和方差·泊松分布的近似 第三节 卡方分布(2 χ分布) 2χ分布的数学形式·2χ分布的性质、数学期望和方差· 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第四节 F 分布 F 分布的数学形式·F 分布的性质、数学期望和方差·F 分布的近似 一、填空 1.对于超几何分布,随着群体的规模逐渐增大,一般当N n ≤( )时,可采用二项分布来近似。 2.泊松分布只有一个参数( ),只要知道了这个参数的值,泊松分布就确定了。 3.卡方分布是一种( )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它是由( )分布派生出来的。 4.如果第一自由度1k 或第二自由度2k 的F 分布没有列在表中,但邻近的第一自由度或第二自由度的F 分布已列在表中,对于F α(1k ,2k )的值可以用( )插值法得到。 5.( )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称性。 6.( )分布主要用于列联表的检验。 7.( )分布用于解决连续体中的孤立事件。 8.2 χ分布的图形随着自由度的增加而渐趋( )。 9.当群体规模逐渐增大,以致不回置抽样可以作为回置抽样来处理,这时( )可采用二项分布来近似。 10.( )事件是满足泊松分布的。 二、单项选择 1.已知离散性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2的泊松分布,则概率P (3;λ)=( )。

A 4/3e 2 B 3/3e 2 C 4/3e 3 D 3/3e 3 2.当群体的规模逐渐增大,以至于不回置抽样可以作为回置抽样来处理时,( )分布可以用二项分布来近似。 A t 分布 B F 分布 C 2 χ分布 D 超几何分布 3.研究连续体中的孤立事件发生次数的分布,如某时间段内电话机被呼叫的次数的概率分布,应选择( )。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4.对于一个样本容量n 较大及成功事件概率p 较小的二项分布,都可以用( )来近似。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5.与F α(1k ,2k )的值等价的是( )。 A F 1-α(1k ,2k ) B F 1-α(2k ,1k ) C 1/F α(1k ,2k ) D 1/F 1-α(2k ,1k ) 6、只与一个自由度有关的是( ) A 2χ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三、多项选择 1.属于离散性变量概率分布的是( )。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2.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是( )。 A 2 χ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3.下列近似计算概率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二项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几何分布的概率 B 用二项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泊松分布的概率 C 用泊松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二项分布的概率 D 用正态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二项分布的概率 E 用正态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 F 分布的概率 4.2χ分布具有的性质是( )。 A 恒为正值 B 非对称性 C 反对称性 D 随机变量非负性 E 可加性 5.F 分布具有的性质是( )。 A 恒为正值 B 非对称性 C 反对称性 D 随机变量非负性 E 可加性 6.一般地,用泊松分布近似二项式分布有较好的效果是( )。

统计学答案第八章

三、选择题 1 某厂生产的化纤纤度服从正态分布,纤维的纤度的标准均值为1.40。某天测得25根纤维的纤度的均值x=1.39,检验与原来设计的标准均值相比是否有所变化,要求的显著性水平为α=0.05,则下列正确的假设形式是()。 A.H0:μ=1.40,H1:μ≠1.40 B. H0:μ≤1.40,H1:μ>1.40 C. H0:μ<1.40,H1:μ≥1.40 D. H0:μ≥1.40,H1:μ<1.40 2 某一贫困地区估计营养不良人数高达20%,然而有人认为这个比例实际上还要高,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为()。 A. H0:π≤0.2,H1:π>0.2 B. H0:π=0.2,H1:π≠0.2 C. H0:π≥0.3,H1:π<0.3 D. H0:π≥0.3,H1:π<0.3 3 一项新的减肥计划声称:在计划实施的第一周内,参加者的体重平均至少可以减轻8磅。随机抽取40位参加该项计划的样本,结果显示:样本的体重平均减少7磅,标准差为3 2磅,则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 A. H0:μ≤8,H1:μ>8 B. H0:μ≥8,H1:μ<8 C. H0:μ≤7,H1:μ>7 D. H0:μ≥7,H1:μ<7 4 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 A.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 B.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 D.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5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A.都有可能成立 B.都有可能不成立 C.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有一个成立 D.原假设一定成立,备择假设不一定成立 6 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 A.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 B.当原假设错误时拒绝原假设 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 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 7 在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A.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 B.当原假设错误时未拒绝原假设 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 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 8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右侧检验()。 A. H0:μ=μ0, H1:μ≠μ0 B. H0:μ≥μ0, H1:μ<μ0 C. H0:μ≤μ0, H1:μ>μ0 D. H0 :μ>μ0, H1:μ≤μ0 9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左侧检验()。 A. H0:μ=μ0, H1:μ≠μ0 B. H0:μ≥μ0 , H1:μ<μ0 C. H0:μ≤μ0, H1:μ>μ0 D. H0:μ>μ0, H1:μ≤μ0 10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双侧检验()。 A. H0:μ=μ0, H1:μ≠μ0 B. H0:μ≥μ0, H1:μ<μ0

统计学第八章练习题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填空题 8.1.1 客观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 ,另一种是 。 8.1.2 回归分析中对相互联系的两个或多个变量区分为 和 。 8.1.3 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的严格确定的依存关系。 8.1.4 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非严格确定的依存关系,称为 。 8.1.5 按 的多少不同,相关关系可分为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8.1.6 两个现象的相关,即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 。 8.1.7 在某一现象与多个现象相关的场合,当假定其他变量不变时,其中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 。 8.1.8 按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 不同,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8.1.9 按相关关系的 不同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8.1.10 线性相关中按 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8.1.11 研究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之间相关方向和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方法,称为 。 8.1.12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也相应由小变大,这种相关称为 。 8.1.13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这种相关称为 。 8.1.14 当两种现象之间的相关只是表面存在,实质上并没有内在的联系时,称之为 。 8.1.15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平均变化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称为 。 8.1.16 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是 。 8.1.17 就是寻找参数01ββ和的估计值 01 ββ和,使因变量实际值与估计值的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8.1.18 正如标准差可以说明平均数代表性大小一样, 则可以说明回归线代表性的大小。 8.1.19 回归分析中的显著性检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的显著性检验;二是对 的显著性检验。 8.1.20 对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 ;对整个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 。 8.1.21 当相关系数0≈r 时,只能认为变量之间不存在 关系。 8.1.22 的显著性检验就是要检验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 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5%,实际降低了%,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 % b. % c. % d. % 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 )。 a..产值利润率 b.基尼系数 c. 恩格尔系数 d.人均消费支出 3.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固定的因素是(c )。 a .指数化指标 b.个体指数 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 4.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氏数量指标指数(c )。 a . 1 010p q p q k q ∑∑;b. 1 111p q p q k q ∑∑;c. 000p q p q k q ∑∑; d. 101p q p q k q ∑∑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a )。 a. 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 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 c.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 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6.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 a . 质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综合指标 d .相对指标 7.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 d.平均指数 二、问答题: 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 解:(1+20%)/110%-100%=%-100%=%

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 解:÷(1+20%)=24万元 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 解:(略) 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可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 解:(略) 5.为什么在多因素指数分析中要强调各因素的排列顺序?“连锁替代法”是否适用于任一种排序的多因素分析? 解:(略) 6.某厂工人分为技术工和辅助工两类,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辅助工。最近,该厂一位财务人员对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变动情况进行了动态对比,他发现与上年相比,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下降了5%。而另一人则通过分析认为,全厂工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下降,而实际上工人的工资平均提高了5%。你认为这两人的分析结论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不矛盾。前者依据的是可变构成指数的计算结果;后者依据的是固定构成指数的计算结果。 三、计算题 1.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报告期和基期产量、出厂价格资料如下 要求:(1)用拉氏公式编制产品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2)用帕氏公式编制产品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3)比较两种公式编制的产量和销售量指数的差异。 解:(1)产品出厂量的拉氏指数:

统计学常用分布及其分位数

§1.4 常用的分布及其分位数 1. 卡平方分布 卡平方分布、t 分布及F 分布都是由正态分布所导出的分布,它们与正态分布一起,是试验统计中常用的分布。 当X 1、X 2、… 、Xn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N(0,1)时,Z=∑i i X 2 的分布称为自由度等于n 的2χ分布,记作Z ~2χ(n),它的分 布密度 p(z )=??? ????>??? ??Γ--,,00,2212122其他z e x n z n n 式中的??? ??Γ2n =u d e u u n ?∞+--012,称为Gamma 函数,且()1Γ=1, ?? ? ??Γ21=π。分布是非对称分布,具有可加性,即当Y 与Z 相互独立,且Y ~2χ(n ),Z ~2χ(m ),则Y+Z ~2χ(n+m )。 证明: 先令X 1、X 2、…、X n 、X n+1、X n+2、…、 X n+m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N(0,1),再根据2χ分布的定义以及上述随机变量的相互独立性,令 Y=X 21+X 22+…+X 2n ,Z=X 21+n +X 22+n +…+X 2m n +, Y+Z= X 21+X 22+…+X 2n + X 21+n +X 22+n +…+X 2m n +, 即可得到Y+Z ~2χ(n +m )。 2. t 分布 若X 与Y 相互独立,且 X ~N(0,1),Y ~2χ(n ),则Z =n Y X 的分布称为自由度等于n 的t 分布,记作Z ~ t (n ),它的分布密度 P(z)=)()(221n n n ΓΓ+2121+-???? ??+n n z 。 请注意:t 分布的分布密度也是偶函数,且当n>30时,t

第八章 记数数据统计法

第八章记数数据统计法—卡方检验法 知识引入 在各个研究领域中,有些研究问题只能划分为不同性质的类别,各类别没有量的联系。例如,性别分男女,职业分为公务员、教师、工人、……,教师职称又分为教授、副教授、……。有时虽有量的关系,因研究需要将其按一定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态度等都是连续数据,只是研究者依一定标准将其划分为优良中差,喜欢与不喜欢等少数几个等级。对这些非连续等距性数据,要判别这些分类间的差异或者多个变量间的相关性方法称为计数数据统计方法。 卡方检验是专用于解决计数数据统计分析的假设检验法。本章主要介绍卡方检验的两个应用:拟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拟合性检验是用于分析实际次数与理论次数是否相同,适用于单个因素分类的计数数据。独立性检验用于分析各有多项分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之间是否有关联或是否独立的问题。 在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取样的代表性。我们知道,统计分析就是依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正确推论总体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一环是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及对实验的良好控制。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所搜集到的有些数据属于定性资料,它们常常是通过调查、访问或问卷获得,除了少数实验可以事先计划外,大部分收集数据的过程是难于控制的。例如,某研究者关于某项教育措施的问卷调查,由于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该项措施存有意见,或对问卷本身有偏见,根本就不填写问卷。这样该研究所能收回的问卷只能代表一部分观点,所以它是一个有偏样本,若据此对总体进行推论,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势必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师与学生对这项教育措施的意见。因此应用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推断时,要特别小心谨慎,防止样本的偏倚性,只有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才能作出正确的推论。 卡方拟合性检验 一、卡方检验的一般问题 卡方检验应用于计数数据的分析,对于总体的分布不作任何假设,因此它又是非参数检验法中的一种。它由统计学家皮尔逊推导。理论证明,实际观察次数(fo)与理论次数(fe),又称期望次数)之差的平方再除以理论次数所得的统计量,近似服从卡方分布,可表示为: INCLUDEPICTURE "http://222.178.184.133:8080/courseware/0062/content/pic/0008/010001_clip_image0 01.gif" \* MERGEFORMATINET 这是卡方检验的原始公式,其中当fe越大(fe≥5),近似得越好。显然fo与fe相差越大,卡方值就越大;fo与fe相差越小,卡方值就越小;因此它能够用来表示fo与fe相差的程度。根据这个公式,可认为卡方检验的一般问题是要检验名义型变量的实际观测次数和理论次数分布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它主要应用于两种情况: 卡方检验能检验单个多项分类名义型变量各分类间的实际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之间是否一致的问题,这里的观测次数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多的实计数,理论次数则是根据理论或经验得到的期望次数。这一类检验称为拟合性检验。 拟合性检验的零假设是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之间无差异。其中理论次数的计算一般是根据某种理论,按一定的概率通过样本即实际观测次数来计算。这里所说的某种理论,可能是经验规律,也可能是理论分布。确定理论次数是卡方检验的关键。 拟合性检验自由度的确定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分类的项数,二是在计算理论次数时,所用统计量或约束条件的个数,这两者之差即为自由度。由于一般情况下,计算理论次数时只用到“总数”这一统计量,所以自由度一般是分类的项数减1。但在对连续数据分布的配合度检验中,常常会用数据个数、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量来计算理论次数,所以此时的自由度应从总分类项中减去更多的个数。按照检验中理论次数的定义不同,拟合性检验有以下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八章课后练习题 8.4 解:由题意知,μ=100,α=0.05,n=9<30,故选用t统计量。经计算得:x =99.9778,s=1.2122, 进行检验的过程为: H0:μ=100 H1:μ≠100 t= s n = 1.21229 =?0.0549 当α= 0.05,自由度n-1= 8,查表得tα2(8)=2.3060,因为t< tα2,样本统计量落在接收域,所以接受原假设H0,即打包机正常工作。 用P值检测,这是双侧检验,故: P=2×1?0.5215=0.957,P值远远大于α,所以不能原假设H0。 8.7 解:由题意知,μ=225,α=0.05,n=16<30,故选用t统计量。 经计算得:x =241.5,s=98.7259, 进行检验的过程为: H0:μ≤225 H1:μ>225 t= s n = 98.725916 =0.6685 当α= 0.05,自由度n-1= 15,查表得tα(15)=2.1314,这是一个右单侧检验,因为t

即元件平均寿命没有显著大于225小时。 用P值检测,这是右单侧检验,故: P=1?0.743=0.257,P值远远大于α,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H0。 8.9, 解:由题意得 σA2=632,σB2=572,x A=1070,x B=1020,n A=81,n B=64,故选用z统计量。 进行检验的过程为: H0:μA?μB=0 H1: μA?μB≠0 Z=A B A B σA A +σB B = 632+572 =5 当α=0.05时,zα2=1.96,因为Z>zα2,所以拒绝原假设H0,,即A、B两厂生产的材料平均抗压强度不相同。 用P值检测,这是双侧检验,故: P=2×1?0.9999997=0.0000006,P值远远小于α,所以拒绝原假设H0, 8.13 解:建立假设为: H0: π1=π2 H1: π1≠π2 由题意得:

第八章统计指数

习题库《统计指数分析》 、单项选择题 A080101广义的指数是指 A 、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C 、动态的各种相对数 B 、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D 、简单现象总体或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A080102指数的分类,按说明现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A080103指数的分类,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可分为 A 、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A080104指数的分类,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A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C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A080105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 、商品物价指数 B 、 C 、平均工资指数 D 、 A080106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 、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B C 、职工人数指数 D A080201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A080202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 A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C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A080203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 A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C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B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商品销售量指数 、劳动生产率指数 、总成本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数量指标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质量指标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数量指标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质量指标 二 PG A08020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表示 -p °q i A 、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D 、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1 p 0q 1 , A08020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二-中,、? P o q i J p o q o (B ) A 、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表达的绝对额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答案

统计学复习笔记 第七章参数估计 一、思考题 1.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 (z 2 )2 2其中: E z n n E22 其中: E z 2 n 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 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之间的关系为与置信水平 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大,所

统计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第8章 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从时间序列图可以看出,国家财政用于国防的支出额大体上呈指数上升趋势。 (2)年平均增长率为: %1.161%1.116131 .2901.49511190=-=-=-=n n Y Y G 。 (3)2271.5748%)1.161(1.4951?2010 =+?=Y 。 (2)2010年的预测值为:

8.6945 3474 57.6372.7494.7623.7534.5712010==++++= F (3)由Excel 输出的指数平滑预测值如下表: 2010年3.0=α时的预测值为: 24.6679.679)3.01(7.6373.0)1(2010=?-+?=-+=t t F Y F αα 5.0=α时的预测值为: 85.683730)5.01(7.6375.0)1(2010=?-+?=-+=t t F Y F αα 比较误差平方可知,5.0=α更合适。 8.3(1)第19个月的3期移动平均预测值为: 33.6303 1891 366064458719==++= F

3.0=时的预测值: 5.5959.567)3.01(6603.019=?-+?=F ,误差均方=87514.7 4.0=α时的预测值: 7.6181.591)4.01(6604.019=?-+?=F ,误差均方=62992.5 5.0=α时的预测值: 3.6335.606)5.01(6605.019=?-+?=F ,误差均方=50236。 比较各误差平方可知,5.0=α更合适。 输出的回归结果如下: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0.9673 R Square 0.9356 Adjusted R Square 0.9316 标准误差 31.6628 观测值 18 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分析 1 232982.5 232982.5 232.3944 5.99E-11 残差 16 16040.49 1002.53 总计 17 249022.9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 Lower 95% Upper 95% Intercept 239.73203 15.57055 15.3965 5.16E-11 206.7239 272.7401 X Variable 1 21.928793 1.438474 15.24449 5.99E-11 18.87936 24.97822 t Y t 9288.2173.239?+=。

统计学第八章 统计指数 课后答案

第八章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C B D D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A B D A C D A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ABCD ABCE BCD BCE CE 6 7 8 9 10 ACE ACE BD ABCD BCDE 11 12 13 14 15 ABC BCE ABCD ABCD ACE 16 17 18 19 20 CD CDE ACDE BCE C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四、填空题 1、综合指数平均指数 2、总指数个体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3、同度量因素 4、基期质量指标报告期数量指标 5、平均数(或可变) 6、销售量价格价格销售量 7、价格销售量 8、个体指数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 9、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 10、乘积和 11、因素分析指数推算 12、任何两个相邻因素的乘积 13、总体时期总平均 14、17.65% 15、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五、简答题(略)

六、计算题 1、个体指数计算表: 产品 名称 计量单位 产 量 出厂价格(元) 基期 报告期 指数% 基期 报告期 指数% 甲 乙 q 0 q 1 q 1/ q 0 p 0 p 1 p 1/ p 0 A B C 件 打 套 4000 780 250 5000 820 260 125.00 95.12 104.00 50.0 84.0 120.0 54.0 92.4 144.0 108.00 110.00 120.00 ①三种产品的产量个体指数和价格个体指数结果见上表; 总指数计算表: 产品 名称 计量单位 产 量 出厂价格(元) 产 值(元)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假定期 甲 乙 q 0 q 1 p 0 p 1 q 0p 0 q 1p 1 q 1p 0 A B C 件 打 套 4000 780 250 5000 820 260 50.0 84.0 120.0 54.0 92.4 144.0 200000 65520 30000 270000 75768 37440 250000 68880 31200 合计 — — — — — 295520 383208 350080 ②三种产品的产值总指数 295520 383208 011= = ∑∑p q p q k qp = 129.67% ③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 295520 350080 01 = = ∑∑p q p q k q = 118.46% ④三种产品的出厂价格总指数 350080 383208 1 11= = ∑∑p q p q k p = 109.46% ⑤分析产量和出厂价格变动对产值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值 由于产量变动对产值变动的影响 影响相对数为:118.46% 影响绝对数为:350080 – 295520 = 54560(元) 由于价格变动对产值变动的影响 影响相对数为:109.46% 影响绝对数为:383208 –350080 = 33128(元)

常用统计分布

八章 常用统计分布 第一节 超几何分布 超几何分布的数学形式·超几何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超几何分布的近似 第二节 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的数学形式·泊松分布的性质、数学期望和方差·泊松分布的近似 第三节 卡方分布(2 χ分布) 2χ分布的数学形式·2 χ分布的性质、数学期望和方差· 样本方差的抽样分 布 第四节 F 分布 F 分布的数学形式·F 分布的性质、数学期望和方差·F 分布的近似 一、填空 1.对于超几何分布,随着群体的规模逐渐增大,一般当 N n ≤( )时,可采用二 项分布来近似。 2.泊松分布只有一个参数( ),只要知道了这个参数的值,泊松分布就确定了。 3.卡方分布是一种( )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它是由( )分布派生出来的。 4.如果第一自由度1k 或第二自由度2k 的F 分布没有列在表中,但邻近的第一自由度或第二自由度的F 分布已列在表中,对于F α(1k ,2k )的值可以用( )插值法得到。 5.( )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称性。 6.( )分布主要用于列联表的检验。 7.( )分布用于解决连续体中的孤立事件。 8.2 χ分布的图形随着自由度的增加而渐趋( )。 9.当群体规模逐渐增大,以致不回置抽样可以作为回置抽样来处理,这时( )可采用二项分布来近似。 10.( )事件是满足泊松分布的。 二、单项选择 1.已知离散性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2的泊松分布,则概率P (3;λ)=( )。

A 4/3e 2 B 3/3e 2 C 4/3e 3 D 3/3e 3 2.当群体的规模逐渐增大,以至于不回置抽样可以作为回置抽样来处理时,( )分布可以用二项分布来近似。 A t 分布 B F 分布 C 2χ分布 D 超几何分布 3.研究连续体中的孤立事件发生次数的分布,如某时间段内电话机被呼叫的次数的概率分布,应选择( )。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4.对于一个样本容量n 较大及成功事件概率p 较小的二项分布,都可以用( )来近似。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5.与F α(1k ,2k )的值等价的是( )。 A F 1-α(1k ,2k ) B F 1-α(2k ,1k ) C 1/F α(1k ,2k ) D 1/F 1-α(2k ,1k ) 6、只与一个自由度有关的是( ) A 2χ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三、多项选择 1.属于离散性变量概率分布的是( )。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2.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是( )。 A 2χ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3.下列近似计算概率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二项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几何分布的概率 B 用二项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泊松分布的概率 C 用泊松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二项分布的概率 D 用正态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二项分布的概率 E 用正态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 F 分布的概率 4.2 χ分布具有的性质是( )。 A 恒为正值 B 非对称性 C 反对称性 D 随机变量非负性 E 可加性 5.F 分布具有的性质是( )。 A 恒为正值 B 非对称性 C 反对称性 D 随机变量非负性 E 可加性 6.一般地,用泊松分布近似二项式分布有较好的效果是( )。

统计学答案第八章

三、选择题 1某厂生产的化纤纤度服从正态分布,纤维的纤度的标准均值为1.40.某天测得25根纤维的纤度的均值x=1.39,检验与原来设计的标准均值相比是否有所变化,要求的显著性水平为α=0。05,则下列正确的假设形式是()。 A。H0:μ=1.40,H1:μ≠1。40 B. H0:μ≤1.40,H1:μ〉1.40 C。 H0:μ<1.40,H1:μ≥1.40 D. H0:μ≥1.40,H1:μ〈1。40 2某一贫困地区估计营养不良人数高达20%,然而有人认为这个比例实际上还要高,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为()。 A。 H0:π≤0.2,H1:π>0.2 B. H0:π=0.2,H1:π≠0.2 C. H0:π≥0.3,H1:π<0。3 D。 H0:π≥0.3,H1:π<0.3 3 一项新的减肥计划声称:在计划实施的第一周内,参加者的体重平均至少可以减轻8磅。随机抽取40位参加该项计划的样本,结果显示:样本的体重平均减少7磅,标准差为32磅,则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 A。H0:μ≤8,H1:μ〉8 B。H0:μ≥8,H1:μ〈8 C.H0:μ≤7,H1:μ>7 D. H0:μ≥7,H1:μ〈7 4 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 A。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B。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 D.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5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A。都有可能成立B。都有可能不成立 C。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有一个成立D.原假设一定成立,备择假设不一定成立 6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 A。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 B。当原假设错误时拒绝原假设 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 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 7在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A。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 B.当原假设错误时未拒绝原假设 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 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 8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右侧检验()。 A。H0:μ=μ0, H1:μ≠μ0 B。 H0:μ≥μ0, H1:μ<μ0 C.H0:μ≤μ0, H1:μ〉μ0 D.H0 :μ>μ0, H1:μ≤μ0 9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左侧检验()。 A. H0:μ=μ0, H1:μ≠μ0B. H0:μ≥μ0 ,H1:μ<μ0 C. H0:μ≤μ0, H1:μ>μ0 D. H0:μ〉μ0,H1:μ≤μ0 10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双侧检验(). A。 H0:μ=μ0, H1:μ≠μ0 B.H0:μ≥μ0, H1:μ〈μ0

第八章 统计指数答案

第六章指数分析法习题 一、填空题 1、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确定原则为: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2、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是统计指数的最重要作用。 3、若已知∑p1q1=120,∑p0q1=100,∑p0q0 =110,则价格指数为120% ,销售量指数为 90.9% 。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分为( 3 ) (1)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4)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2、职工平均工资增长3.5%,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下降或增长( 3 ) (1)18.5% (2)14% (3)-10% (4)-11.5% 3、某商业企业销售额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0%,销售量增长了25%,则销售价格增长( 4 ) (1)25% (2)2% (3)75% (4)20% 4、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选择的首要标准是( 2 ) (1)数学上等式关系的成立 (2)经济意义上的合理 (3)质量指标指数,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4)数量指标指数,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多选题: 1、指数的作用有( 1 3 5 ) ①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程度②研究现象的内部结构 ③据以进行因素分析④反映现象的发展规律 ⑤研究现象长时期的综合变动趋势 2、下列情况中,属于广义指数概念的有( 1234 ) (1)不同空间同类指标之比 (2)同类指标实际与计划之比 (3)同一总体的部分指标与总量指标之比 (4)同一总体的部分指标与另一部分指标之比 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2 3 ) (1)产品产量总指数(2)销售量总指数 (2)平均成本指数(3)劳动生产率指数 (5)销售额指数 4、某企业甲产品报告期单位成本为基期的120%,这以指数是(134 ) (1)个体指数(2)数量指标指数(3)质量指标指数 (4)动态指数(5)静态指数 三、简答题(略) 1、综合指数法与平均数指数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简述平均指标指数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3、什么是指数体系?有什么作用? 四、计算题 1、某企业1998年各种产品的实际和计划产量,以及1997年的实际产量资料如下:

生物统计学 第八章 常用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

第八章 常用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 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A )。 A .无法得到无偏误差估计 B .可以得到无偏误差估计 C .无法计算误差方差 D .可以进行误差分析 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精确程度比间比法(D )。 A .低 B .一样 C .无法比较 D .高 完全随机设计实验,(B )。 A .不可以进行方差分析 B .可以进行方差分析 C .误差方差比较小 D .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资料的方差分析,实质上就是(C )。 A .两因素的方差分析 B .单因素的方差分析 C .两因素不具重复观察值的方差分析 D .两因素具重复观察值的方差分析 现有在三个处理,四个区组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资料如下,试完成方差分析表A 变异來源 平方和 处理 80 区组 50 误差 总合 150 ( )。 A . 变异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处理 80 2 40 12.01 区组 50 3 16.67 5.01 误差 20 6 3.33 总和 150 11 B . 变异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处理 80 1 8区组 50 3 16误差 20 6 3. 总和 150 11 C . 变异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处理 80 2 4区组 50 3 16误差 20 4 5 总和 150 11 D . 变异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处理 80 2 4区组 50 2 25 误差 20 6 3. 总和 150 11 以下是 4 个小麦品种 及 3 种 肥料 试验得到的部分数据 。 请问处理是否有效果?( D 。 变异来源 平 方 和 自由度 均方 品 种 140 肥料 30 误差 总 合 270 11 A .有效果 B .品种有效果 C .肥料有效果 D .没有效果 没有效果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品 种 (A) 140 3 46.667 肥料 (B) 30 2 15 误差 100 6 16.667 总和 270 11

人大版统计学习题加答案 第八章 指数

统计指数分析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是表明社会现象复杂经济总体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 2. 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和 。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 ,二是 。 4.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定在 。 5.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定在 。 二、选择 1.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1 01 1q p q p ∑∑说明了( )。 A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B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2.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3. 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 增长13% B 增长6.5% C 增长1% D 不增不减 4.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 166.32% B 85.68% C 185% D 54% 5.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的百分比为( )。 A -6.54% B –3% C 6.00% D 14.29% 三、判断题 1.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 ) 2.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指数通常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 3.某企业职工人数比去年减少2%,而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5%,则企业总产值增长了7%。 ( ) 4.拉氏价格指数和派氏价格指数计算结果不同,是因为拉氏价格指数主要受报告期商品结构的影响,而派氏价格指数主要受基期商品结构的影响。 ( )

常用统计分布

第八章常用统计分布 第一节超几何分布 超几何分布的数学形式?超几何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超几何分布的近似第二节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的数学形式?泊松分布的性质、数学期望和方差?泊松分布的近似 2 第三节卡方分布(分布) 2分布的数学形式,彳分布的性质、数学期望和方差?样本方差的抽样分 布 第四节F分布 F分布的数学形式?F分布的性质、数学期望和方差? F分布的近似 一、填空 1 ?对于超几何分布,随着群体的规模逐渐增大,一般当—<()时,可采用二 N 项分布来近似。 2?泊松分布只有一个参数(),只要知道了这个参数的值,泊松分布就确定了。 3 ?卡方分布是一种()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它是由()分布派生出来的。 4?如果第一自由度k i或第二自由度k2的F分布没有列在表中,但邻近的第一自由度 或第二自由度的F分布已列在表中,对于F a( & , k2)的值可以用()插值法得到。 5. ( )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称性。 6. ( )分布主要用于列联表的检验。 7. ( 分布用于解决连续体中的孤立事 件。 & 2分布的图形随着自由度的增加而渐趋()。 9?当群体规模逐渐增大,以致不回置抽样可以作为回置抽样来处理,这时(可采用二项分布来近似。 10. ()事件是满足泊松分布的。

二、单项选择 1 ?已知离散性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2=2的泊松分布,则概率P (3;入)=(

A 4/3e 2 B 3/3e 2 C 4/3e 3 D 3/3e 3 2.当群体的规模逐渐增大,以至于不回置抽样可以作为回置抽样来处理时, ( ) 分布可以用 二项分布来近似。 2 A t 分布 B F 分布 C 2 分布 D 超几何分布 3.研究连续体中的孤立事件发生次数的分布,如某时间段内电话机被呼叫的次数的概 率分布,应选择( )。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4.对于一个样本容量 n 较大及成功事件概 率 p 较小的二项分布,都可以用( )来 近似。 A 二 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5.与 F a ( k 1, k 2)的值等价的是( )。 A F 1-a( k 1 , k 2) B F 1- a ( k 2 , k 1) C 1/F a ( k 1, k 2) D 1/F 1- a ( k 2 , k 1 ) 6、只与 一 个自由度有关的是( ) A 2 2 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三、多项选择 1.属于离散性变量概率分布的是( )。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2.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是( )。 2 A 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泊松分布 D F 分布 3.下列近似计算概率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二项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几何分布的概率 B 用二项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泊松分布的概率 C 用泊松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二项分布的概率 D 用正态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二项分布的概率 E 用正态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 F 分布的概率 6.一般地,用泊松分布近似二项式分布有较好的效果是( 2 4. 2 分布具有的性质是( A 恒为正值 C 反对称性 E 可加性 5.F 分布具有的性质是( A 恒为正值 C 反对称性 E 可加性 )。 B 非对称性 D 随机变量非负性 )。 B 非对称性 D 随机变量非负性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