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氯的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氯的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氯的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氯的知识点,推荐文档

Cl2 CuCl 3Cl22FeCl

Cl22HCl

Cl22HCl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3Cl22PCl5Cl22PCl

)与某些有机物反应

CH3Cl + HCl

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

D.CaCO3

A B C D

E F G X

Y

21. HCl MnO2Cl2KBr KCl Br2 KI I2AgBr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总结.doc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总结 氯气,化学式为Cl。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 2NaCl 2Fe+3Cl2===(点燃) 2FeCl3 Cu+Cl2===(点燃) CuCl2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

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 *** 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 *** (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高一化学氯气制取方法 电解 1.工业生产中用直流电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 2NaCl+2HO=通电= H+Cl+2NaOH 2.实验室通常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 常见的氧化剂有:MnO、KMnO、Ca(ClO)、Co2O3 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4HCl(浓)+MnO =加热=MnCl+Cl+2HO 16HCl+2KMnO=2KCl+2MnCl+8HO+5Cl [这两个反应用的盐酸比较稀的话,反应将不再进行,没有盐酸可用一种非还原性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代替,也可产生氯气。] 4HCl+Ca(ClO)=CaCl+2HO+2Cl{此反应需要的盐酸很稀,1mol/L便可以剧烈反应。} H++ClO-+Cl-=H2O+Cl2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讲析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讲析 【看上去很难】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我们了解到实用类文本阅读看上去最难,但是却是学好方法后最容易做的一道题。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实用类文本阅读看上去很难。 首先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材料一般都是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于考查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求能了解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因此试题的区分度大,考生失分率较高。 并且我们做题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一般选自不同的类型,因此2-3段材料中可能包含的2-3个选材类型,而我们出题却是将每个材料的内容放在不同的选项中,简答题的要求也是将不同材料结合作答。即使材料难度不大,但因信息点多,散。很难全部记住,所以很多同学在考试的时候往往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题目选项和材料中来回对应寻找的信息点,最终花了大量时间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明明要花如此多的时间,为什么我们又说它简单呢? 因为在实际高考考试中,自从2017年将“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取消选考列为必考后,17、18年这两年六套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都是新闻类的非连续性文本,新闻这样一种体裁,它在创作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实用的目的,让广大人民群众没有阅读障碍。 所以这样一种体裁的文本,对于命题来说,就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限制:考查难度降低,评价、探究类的试题逐渐减少,理解、分析、概括三种基础性的阅读能力成为了考查的重点。所以,即使是自认为阅读能力不够理想的同学,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解题速度提上来后,也能做到12分一分不丢。 读到这里就需要告诉同学们如何才能拿下这12分,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了。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般出题是2道分值为3分的选择题,1道分值为6分的简答题。(试题和分值不是固定的,每年都可能有变动) 选择题解题关键: 我们一般将解题要领概括为两点,五个步骤: (一)整体阅读 1.了解文体特征。 2.把握新闻内容,关注侧重点。 (二)三步解题 1.圈划敏感点。 2.找准对应点。 3.落实设误点。 简答题解题关键: 而简答题我们只需要做好审题三步走,就能简单,快速的写出答题要点,准确的分。 为了能让同学们能有更深的理解,这里我们为同学们讲解实用类文本阅读该如何解答。 从命题规律出发,结合高考真题的实际操作,将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说明和演示,同学们完全不用担心听不懂,理论知识和实际解题不知道如何结合的问题。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

氯的知识点汇总

氯的知识点汇总 一、氯元素 1.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NaCl 的形式存在。 2.原子结构 性质:最外层有7e-,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Cl-,性质很活泼,表现为典型的非金属性。强氧化性 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氯,氯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二、氯气(Cl2) (一)物理性质: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比空气重 分子量大于29),有毒(请注意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易液化,能溶于水(1:2.26),但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二)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与钠反应:2Na+ Cl 2NaCl 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烟 与铁反应: 2Fe + 3Cl 2 3 现象:红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烟(而不产生火焰),溶于水为黄色溶液。 与铜反应:Cu + Cl 22 现象:红热的铜丝在Cl 2中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但不会产生火焰),溶于水为蓝色溶液。 结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①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与绝大多数金属直接化合,②把变价金属从0价氧化为最高价。如:CuCl 2、FeCl 3 注意:干燥的氯气在常温下不与铁反应所以可用钢瓶储存氯气;CuCl 2固体加水后,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CuCl2溶液的颜色随溶液浓度的不同而略有不同【浓溶液(黄色、黄绿色、绿色)稀溶液( 蓝色 )】。 2、氯气与非金属反应 (1)氯气与氢气的反应:H 2+Cl a 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呈白雾状 白雾——生成的HCl b 现象:H 2、Cl 2混合光照: (223(白雾)液态 氧气充足: 2P+ 5 Cl 25(白烟)固态(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磷在氯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同时发生产生白色烟雾 (3)氯气与水反应:Cl 2+H 2O===HCl + HClO (次氯酸) 3、次氯酸的性质: a 、弱酸性:酸性:HClO< H 2CO 3 b 、不稳定性:2HClO =2HCl+O 2↑ c 、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 、漂白作用:能漂白一些有色物质(有色纸条、布条、花瓣褪色),可用做漂白剂。 氯水(新制为淡黄绿色)的成分:氯水是含Cl 2、HCl 、HClO 三种溶质的混合溶液,其中含有三种分子(H 2O 、 Cl 2、HClO )和四种离子(H +、Cl - 、ClO -、OH -)久置氯水相当于稀盐酸: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久置氯水成分:分子:H 2O 离子:H +,Cl -,OH - 结论:氯水有漂白性,氯水中的HClO 有强氧化性,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花瓣中的水与Cl 2反应生成了HClO 4、氯气与碱的反应 2NaOH +Cl 2==NaCl +NaClO +H 2O 工业上和实验室中常用NaOH 溶液吸收氯气尾气漂白液的主要成分。 2Ca(OH)2+2Cl 2==CaCl 2+Ca(ClO)2+2H 2O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Ca(ClO)2。 漂白原理: Ca(ClO)2+CO 2+H 2O =CaCO 3+2HClO 、Ca(ClO)2+2HCl =CaCl 2+2HClO (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 漂白粉、漂粉精、漂白液等必须密封保存,并要避光防潮。为什么?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可修改).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训练 (一)、分层级赋分选择题突破要领 明确各分项的设误形式 ▲有分值项各项特点 1 分值项:(有小错误)①信息有偏差②信息有遗漏③以次充主 2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概括②信息量比较少③难度较小) 3 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精确②信息量比较多③难度较大) ▲ 0 分项常见的陷阱 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陷阱。 ★人物:张冠李戴(对象) 行为有偏差(行为) 曲解观点或建议(语言) ★事件:张冠李戴(对象) 篡改时间或时态(时间) 以偏概全(范围) 绝对化(程度) 曲解原因、篡改结果、因果倒置(因果) 总结: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选择题解题指导 步骤:读原文——找原句——比原意不管是0分项、1分项,还是2分项,或3分项,我们都要根据选项内容找到文本对应句子,细心比较,来确定选项内容原文意思是否相符。策略:用排除法,先排除0分题选项,再排除 1分题选项,最后验证正确选项是否正确。排除0分选项时,要特别留意人物(言行、观点等)、事物(时间、因果等) 二、真题训练 1、达尔文的拖延 斯蒂芬·杰·古尔德 ①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儿》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赛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②通过历时5五年乘坐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应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③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④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

氯的知识点

个电子,是元、砹(At)等,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氯(Cl)、溴(Br)、碘(I)卤族元素包括氟(F)A元素。素周期表中的第Ⅶ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要点1][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化学性质:要点2][)是双原子分子,原子的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单质是强氧化剂。氯气(Cl 2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氯,所有的氯元素均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海水或陆地的盐矿中。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1 (产生棕黄色的烟)2NaCl(产生白烟)②Cu+Cl CuCl 如:①2Na+Cl222 ③2Fe+3Cl(产生棕色的烟)2FeCl 32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注:)与非金属反应(2 H+Cl可用于工业制盐酸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如:①22 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Cl2HCl(会发生爆炸)——22 (氯气不足;产生白雾)3Cl2P2PCl(氯气充足;产生白烟)+5Cl2PCl ②2P+5232磷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雾是PCl,烟是PCl 532HClO =光照= 2HCl + O↑(3)与水反应:Cl+HO = HCl+HClO 222(4)与碱反应NaClO+H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Cl+2NaOH = NaCl+22(用于制漂粉精)+2HOCaCl 2Cl+2Ca(OH)= Ca(ClO)+22222 (漂粉精的漂白原理)↓+2HClO Ca(ClO)+CO+HO = CaCO3222。Ca(ClO),其有效成份是将氯气通入Ca(OH)溶液中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是CaCl、Ca(ClO)2222↓+ 2HClO ===CaCO 漂白原理:Ca(ClO) + HO+CO32 22)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5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使湿润的淀粉-KI= 2FeCl2FeCl+Cl②2KI+Cl = 2KCl + I如:①22 2 23 O = 2HCl + HSO检验)③SO+Cl+2H42222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要点[3]次O = HCl + HClO (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 + H2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氯酸),大部分是以Cl2-+-- OHClOHClOHO、Cl、、H;、Cl、、)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注意:(122- +-、OH 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盐酸溶液(H)、ClO、H 2①一元弱酸,比H CO弱32(2)HClO的基本性质②不稳定,2HClO =光照= 2HCl + O↑2③强氧化性; ④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3)几种漂白剂的比较 漂白剂HClO NaO(HO)SO 活性炭 22222.

语文高考真题 2019年全国语文卷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含答案

文档说明: 1. 本文档经过本人认真校对并排版,能力有限,难免有不良之处。欢迎指出。 2. 文档板式:题目字体是宋体五号,材料字体是楷体五号,1.5倍行距;页眉有内容提要, 页脚有页码。 3. 全国I卷适用地区: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氯的知识点

卤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等,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电子,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ⅦA元素。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要点1]物理性质: 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要点2]化学性质: 氯气(Cl2)是双原子分子,原子的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单质是强氧化剂。 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氯,所有的氯元素均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海水或陆地的盐矿中。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如:①2Na+ Cl2 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 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 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磷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雾是PCl3,烟是PCl5 (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 + O2↑ (4)与碱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将氯气通入Ca(OH)2溶液中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是CaCl2、Ca(ClO)2,其有效成份是Ca(ClO)2。漂白原理:Ca(ClO)2 + H2O+CO2 ===CaCO3↓+ 2HClO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①2FeCl2+Cl2 = 2FeCl3 ②2KI+Cl2=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 [要点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2O、Cl2、HClO、H+、Cl-、ClO-、OH-; 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盐酸溶液(H+、Cl-、H2O、OH- ) ①一元弱酸,比H2CO3弱 (2)HClO的基本性质②不稳定,2HClO =光照= 2HCl + O2↑ ③强氧化性; ④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3)几种漂白剂的比较 漂白剂HClO Na2O2(H2O2)SO2活性炭 漂白原理氧化漂白氧化漂白化合漂白吸附漂白

高考专题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十二文本特征手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原创专题 板块综述 20XX年课标考试大纲提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点重点阐释:对本板块考点“探究”提出具体要求的三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探究,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追寻。它作为一种专门的题型,出现的时间不长,我们对它的解题规律了解不够。但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一般出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一定能做好探究题。 考点十二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考点透析 “文本的基本特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传记、新闻、访谈、报告、科普等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另一个是具体的文本所具有的富有个性的特征;而“主要表现手法”是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如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等。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某种特色”就是不确定的特色,只要是属于文本的特色都可以,如选择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只要它有特色都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判断的对象。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思考”与“判断”不是两分的,关键在“深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氯及其化合物 一、氯元素的原子结构与自然界的存在 氯元素位于周期表__周期__族,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 二、活泼的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体,毒,溶于水。 2、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与钠反应方程式。现象是。与铁反应方程式。现象是。与铜反应方程式。现象是。 ②与氢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氯气与氢气的爆炸实验。 思考:在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燃烧的?现在通过氢气与氯气的燃烧实验,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③与水的反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说明:氯气与水反应很微弱,且未可逆反应。 思考: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水的保存方法? ④次氯酸的性质: a、一元弱酸(比弱) b、强氧化性(应用:) c、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⑤与碱的反应Cl2 + _NaOH —。(常用于除去多余氯气)离子方程式:。漂白液主要成分是。漂白粉的制法:。其主要成分:,有效成分:。漂白原理:ClO-+ H+= HClO(实际漂白者),

Ca(ClO)2+_HCl(稀)= 。Ca(ClO)2+CO2+H2O = 。 思考:抗洪救灾中防疫部门,向灾民发放的漂白粉片或漂粉精用于饮用水消毒。漂粉精为何要密封保存在阴暗处? (一)卤素的原子结构 共同点:原子的最外层均为个电子,都易个电子 不同点:核电荷数逐渐;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依次,得电子能力逐渐;单质 氧化性逐渐。 (二)单质的物理性质: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其原子结构递变而使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呈规律性变化.从F →I2 2 1、颜色逐渐,状态从→→。 2、单质的溶解性——除氟外(与水剧烈反应)在水中溶解度都较,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右表列出Cl2、Br2、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三)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性及递变性) 由于最外层均为个电子,极易电子,因此卤素都是剂,在自然界均只以态存在.但随着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渐,得电子能力渐,其氧化性逐渐,主要表 现:。 【例1】下列有关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物质B.红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针对练(一)

第二部分考点题组突破 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组一考点针对练 考点针对练(一)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关注诺奖背后的文学生态 若即若离的诺贝尔文学奖,总是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在年复一年的失望之余,莫言今秋可能与诺贝尔文学奖亲密接触的噱头甫一曝出,有着深深诺奖情结的国人再度像被打足了鸡血针——顿时涌现出难以抑制的亢奋。然而,穿过亢奋的迷雾,我们到底该津津乐道于奖项,还是当下的文学命运呢? 前不久,曾获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终于搬上银幕,此片未映先火。如果考虑莫言经张艺谋搬上银幕《红高粱》的大红大紫,足见严肃文学在浅阅读时代依然可以保持足够旺盛的生命力。然而,类似的经典似乎只属于过去。近年来无论是“茅奖”还是“鲁奖”,最令人关注的往往不是最终脱颖而出的“杰作”,而是弥漫于作品评价过程中的诸多“八卦”。虽然有少数作品经改编成影视后,短期内也曾获得过不错的票房或收视率,但很难像早些年的“茅奖”作品那样,真正成为一代或者几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费解的是,尽管一边是传统文学奖项遴选出的作品难以赢得读者,另一边却是“中国文学处在最好的时候”的高论。再者,在某些畸形评比下,文学进步的动力——文学批评之风居然日渐萎靡,甚至有堕落为“红包批评”的迹象。层出不穷的“腰封王”现象,何尝不是当今文学生态扭曲的写照之一? 记得几年前,王蒙在与80后作家对话时曾坦诚地指出,80后作家“没有昨天”,引得社会深思。王蒙这里所指的“昨天”是对历史人文的丰富积淀,这是老一辈文学工作者的优势。当然,真正的文学具有强大的包容能量,不仅要有渊博的历史人文知识,还必须勇于将敏感的触角伸向现实。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略萨造访中国时也指出,“文学是对现实的批判,是一种变化和变革”,“文学应具备社会意义,不应远离政治,不应远离社会”。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学至少不应回避现实,不应缺少独立思考。也就是说,如果包括影视的文化载体只能拿历史说事,在戏说与穿越中猎奇解构,透支或扭曲历史,这肯定不属于健康的文学生态。 莫言倘若能得诺奖,我们当然乐见其成。即便莫言获奖,一个奖项也并不足以真正反映当前国内的文学生态。相较于莫言可能获奖的亢奋喧嚣,最应思考的倒是,这是现实文学生

【全国卷-暑假作业1】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暑假作业】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近日,国际权威调研机构发布了《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研究了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状况,指出中国是人脸识别最大的市场,中国AI独角兽云从科技目前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 报告称,2017年,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价值为10.7亿美元,到2025年底将达到71.7亿美元,在2018年至2025年期间将以26.8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是人脸识别技术最大的市场,2017年占全球比例29.29%,预计2023年将达到44.59%,在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9.53%,这主要得益于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等政策的出台。 报告称,全球排名前三的制造商,在2017年的收入市场份额占全球所有制造商收入的20.37%。其中,云从科技(即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的市场份额是12.88%,是人脸识别技术及设备研究制造的领头羊。 (摘编自《重庆晨报》)材料二: 材料三: 如今,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重庆江北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等全国80%的枢纽机场过安检时,“刷脸”技术可以让乘客快速通关。重庆的多家银行也能实现“刷脸”取款。这项技术来源于云从科技。 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中国AI独角兽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3月,是一家由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孵化的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业。作为人脸识别初创公司之一,中国AI独角兽云从科技是一家从“出生”就贴上“国家队”标签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受邀制定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公安部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 看嘴型就知道你在说什么。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海云数据是人工智能与可视分析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唇语识别技术上,海云数据对英文的识别准确率在80%左右,中文准确率为71%。如应用到场景教育、身份识别、公共安全、军工军事等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5月,由海云数据承建的“白云机场可视分析智能指挥决策系统”在广州白云机场投入使用,该系统将机场内飞行区、航站区、综合区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整合,结合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飞机流、旅客流、行李流、货物流、交通流的全区域覆盖、全流程管控,每分钟可处理6万条信息。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知识点总结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知识点总结 一.氯元素 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 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二.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 2+4HCl (浓) ===△ MnCl 2+2H 2O +Cl 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 +Cl 2 ===点燃 2NaCl 现象:大量白烟 2Fe +3Cl 2 ===点燃 2FeCl 3 现象:棕黄色的烟 Cu +Cl 2 ===点燃 CuCl 2 现象:棕黄色的烟 Cl 2+H 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 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 2+H 2O == HCl +HClO 2HClO ===光照 2HCl +O 2 ↑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 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17 2 8 7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 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三.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 AgCl ↓+HNO3 NaCl+AgNO3== AgCl ↓+NaNO3 Na2CO3+2AgNO3==Ag2CO3 ↓+2NaNO3Ag2CO3+2HNO3== 2AgNO3+CO2 ↑+H2O Cl-+Ag+== AgCl↓

氯气性质知识点汇总

氯气的知识点汇总 物理性质: 黄绿 色有 刺激性气味的 气 体, 可 溶于水(1 ︰2 ) Fe 现象: 产生棕黄色烟 方程式: 2Fe+3Cl 2=====2FeCl 3 与金属 Cu 现象: 产生棕褐色烟 方程式:Cu+Cl 2 ===== CuCl 2 非金属:H 2现象:产生苍白色火焰 方程式:H 2+Cl 2========= 2HCl H 2O (H 2O ):方程式: Cl 2 +H 2O=HCl+ HClO 氧化物 离子方程式: Cl 2 +H 2O=H ++ Cl -+ HClO SO 2(H 2O ):方程式: S O 2+Cl 2 +2H 2O=H 2S O 4+2HCl 离子方程式: S O 2+Cl 2 +2H 2O=4H ++ 2Cl -+S O 42- 与 酸 H 2S : H 2S +Cl 2 = 2HCl+S 氯气 H 2SO 3: H 2S O 3+Cl 2 +H 2O= H 2S O 4+2HCl NaOH : 2NaOH +Cl 2 = Na Cl+Na ClO+ H 2O 碱 Ca (OH )2: 2Ca (OH )2+2Cl 2 =Ca Cl 2+Ca (ClO)2 +2H 2O 离子方程式: 2OH -+Cl 2 =Cl -+ClO - +H 2O FeCl 2: 2Fe 2++Cl 2= 2Fe 3++2Cl - ,NaBr : 2Br -+Cl 2=Br 2+2Cl - 盐 KI :2I -+Cl 2=I 2+2Cl - , Na 2SO 3: S O 32-+Cl 2 +H 2O=2H ++S O 42-+2 Cl - 烷烃取代 有机化合物 烯烃加成 存在: 化合态 原理: 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 、 制备 除杂质( HCl ):通过盛有 饱和食盐水 的洗气瓶 干燥:通过盛有 浓硫酸 的洗气瓶或盛有 CaCl 2 的干燥管 验满: 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尾气处理: 氢氧化钠溶液 2NaOH +Cl 2 = Na Cl+Na ClO+ H 2O 氯气只做氧化剂时:Cl 2~2e -; 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时:Cl 2~e -(如Cl 2 +H 2O=HCl+ HClO ) Cl 2~5/3e -(如3Cl 2 +6NaOH ==5Na Cl+Na ClO 3+3 H 2O ) 化学性 质 点燃 点燃 点燃 实 验室 Δ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一)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材料无此意,命题者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1)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述对象上,命题者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2)部分与整体以偏概全:范围上,部分事物情况表述为所有事物判断。(3)客观与夸大言过其实:客观性,夸大事物实有的功能和效用等。(4)原因与结果因果照应: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5)肯定与否定混淆是非:性质上,将事物情况肯定判断表述为否定。(6)前期与后期不分先后:阅读材料中“前期”“后期”互化,设置错误项。(7)主要与次要不分主次:文中主要矛盾或原因与次要矛盾或原因倒置。(8)已然与未然亦真亦幻:时间上,已经产生和即将出现的情况互换。(9)或然与必然守株待兔:趋势上,“或然”“必然”互化,设置错肢。三分答案无瑕疵,多从整体分析评价文本两分答案无错误,多从部分句段拟写答案一分答案有错误,整体部分均可设置题肢零分答案大错误,落实文本可以直接淘汰 一、传记的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 1、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2、传记的文体特点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比较突出的人物。人物及人物事迹要有选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前者强调事实真实可靠;后者强调在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是真实的基础上可有一些想象和细节虚构。生动形象的写人艺术。 (二)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2016聚氯乙烯总结复习知识点

2016《聚氯乙烯制备及应用》总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高分子材料,有什么结构特点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得的结构与性能差别 高分子是由碳、氢、氧、硅、硫等元素组成的分子量足够高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分子分子量也在几十到几百之间。高分子物质的分子一般由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它的分子量也就是几万、几十、至以亿来计算。高分子的“高”就是指它的分子量高。共同的结构特性,即都是由简单的结构单元以重复的方式连接而成的 1、不均一性:分子量大小及分布,结晶 2、结构 a. 强度:长链结构,每个分子都好像一条长长的线,许多分子纠集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扯不开的线团,这就是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强度,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根本原因。 b. 柔顺性:高分子链在分子内旋转作用下可采取各种可能的形态,如取不同的构象,如伸直链、无规线团、折叠链、螺旋链等。 c. 粘弹性高分子材料的形变与时间有关,材料变形长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大:一般由数千到数百万;单个分子链主要由共价键组成;分子链间作用力(范德华)很大,没有气态;高分子分子链之间互相缠结,呈无规线团状;可塑,有弹性,强度高,粘弹性。 金属材料:金属键,自由电子。导电导热,延展性,有金属光泽,部分硬度大。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二、什么叫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英文名称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单体〔简称VCM)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分子式是: 三、PVC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化学工业、石油化工、铝行业等作为基础行业,其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而烧碱是化学工业最大、最基础的原料,全球烧碱总量39%消费在化学工业。由于聚氯乙烯分子量的53%是氯,能消耗氯碱生产中30%的氯气,是氯碱平衡中的主要杠杆。因此,聚氯乙烯对于氯碱行业、化学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PVC的应用领域 五、PVC塑钢型材的优点 塑钢型材只所以能大面积的推广适用,并逐步取代木制和铝门窗,和它的独特优势是分不开的。塑钢门窗较之铝和木制门窗有以下优势: 1、价格便宜 2、色彩丰富 3、经久耐用 4、保温性能好 5、防火性、电绝缘性 六、电石水解反应制备乙炔的主、副反应

氯瓶基本知识全文课件

氯瓶维护保养及使用方法

前言 为了加强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及使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安全生产。我们结合操作实践编写了这本安全培训教材,仅供有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参考。 本教材以法律、法规和规定为基础,以液氯钢瓶为主线,以自来水行业水消毒为内容,作了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等方面的介绍,从第一章至第四章围绕液氯、液氨为基础内容进行了展开,第五章,以氯氨钢瓶在使用中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了描述。另外介绍了液氯的替代产品——次氯酸钠的应用。附录中,列出了危险化学品培训考试题选。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京水集团党委、工会和安全保卫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准备时间较匆忙,水平也很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在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03、7

目录 第一章危险化学品的内容简介 (1) 一、危险化学品的范畴和定义 (1) 二、危险化学品的有关规定 (1) 三、自来水行业常用的危险化学品 (2) 四、液氯的性质 (2) 五、氯气的用途 (5) 六、氯气的制作 (6) 七、氯气的消毒原理 (7) 第二章液氯与温度、体积、压力等的相互关系 (8) 一、液氯与压力的关系 (8) 二、气体、液体之间的关系 (8) 三、瓶内均为气态氯时的重量与压力的关系 (10) 四、瓶装液体的危险特性 (11) 第三章氯气钢瓶的基本知识 (15)

二、气瓶的结构及各部用途 (15) 三、焊接瓶的结构及各部用途 (16) 四、气瓶的检验 (18) 五、气瓶检验工序及注意事项 (19) 第四章液氯的安全使用、保管、运输 (21) 一、安全使用、仓储保管 (21) 二、运输,有关法规、规定、标准、规则 (21) 三、液氯、液氨的运输 (22) 四、漏氯、漏氨的紧急处理(23) 五、准备工作和快速抢修 (23) 六、人员救护 (23) 七、防氯合剂配方 (23) 八、钢瓶在使用中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4) 九、故障氯瓶检修工作平台 (25) 第五章来水亭牌消毒液(次氯酸钠) (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