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镇供水事业辉煌发展的50年(一)

中国城镇供水事业辉煌发展的50年(一)

中国城镇供水事业辉煌发展的50年(一)
中国城镇供水事业辉煌发展的50年(一)

中国城镇供水事业辉煌发展的50年(一)

摘要:中国城镇供水事业辉煌发展的50年

关键词:城镇供水

自1879年旅顺引泉供水到1949年,我国供水事业在漫长的70年中发展滞缓。到1949年,只有72个城市约900万人喝上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仅240.6万m3,多数供水工程由国外设计,其中主要水厂还由外国人管理。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供水事业,特别改革开放后供水事业更蓬勃发展。

到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的95.9%,建制镇人口的79.12%,共32330万人饮用城镇供水系统的水。城市人均居民用水单耗为141.5L/d,人均综合用水单耗为556.3L/d,已超过欧洲各国水平。总供水能力已发展到20992万m3/d,城市日供水能力与高峰日需水量之比已为1.20,供需矛盾已缓解。供水水质有很大提高,其中大城市和部分城市供水水质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已有能力自行设计、施工和装备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供水工程。技术进步成果辉煌。节约用水取得显著成效。

回顾50年的辉煌成就,我国供水工作者正满怀壮志,将以更佳的水质,更可靠的供水,更好的服务,更高的经营效益和投资效益来适应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1建国初期及50年代——始创时期

我国供水行业始于1879年旅顺引泉供水。1883年上海以黄浦江为水源的杨树浦水厂开始供水。到1949年全国只有72个城市有城市供水系统,日供水人口仅900余万。我国广大县镇几乎没有现代化供水设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国供水行业开始蓬勃发展。

(1)开始自行建设一批供水工程

建国后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个供水工程是1952年由天津市自来水公司设计施工、规模为1.5万m3/d的新乡市供水工程,以后福州洪山桥水厂,无锡梅园水厂,30万m3/d的上海长桥水厂,10万m3/d的天津芥园水厂扩建工程,兰州西固一水厂的黄河引水工程,洛阳、包头大型渗渠工程等相继投产。

(2)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见成效

供水工作者较好地运行管理了供水设施,在掌握供水理论和设施性能的基础上,开始对部分工艺设施进行革新改造。

在上海水司,利用进水泵前加注混凝剂进行快速混和;应用GT原理改善已有絮凝池的絮凝条件;探索了一定条件下,滤池进出水浊度与滤速的关系,合理提高滤速;利用表面冲洗改善滤料冲洗条件,改善过滤效果。采取这些措施,在不降低出水浊度的条件下,使净水设备能力提高一倍以上。

天津凌庄水厂根据海河盐水入侵规律,设置预沉淀池蓄淡避咸,为我国盐水入侵河口首创蓄淡避咸取水方式。

长沙水厂使用多层多格沉淀池,为以后使用斜管斜板奠定了理论基础。天津、上海等水司进行了KO-1型、AKX及双层滤料滤池,悬浮澄清池等试验,有的城市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应用。

天津、哈尔滨等水司应用活化硅酸作助凝剂,上海等水司应用亚铁氯化,既合理应用混凝剂又改善混凝效果。

技术进步和新工程的投产为我国供水事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到1960年,我国有供水系统的城市由72个增加到171个,供水能力由240.6万m3/d增至1020.8万m3/d,年供水量增到250813万m3,供水人口由900万增到7853万人。城市供水普及率提高到60.2%。增加这些能力,10年固定资产投资仅5.5亿元,真是高产出,低投入。

(3)学术交流气氛活跃

解放前我国没有专门的供水技术性刊物,各水司之间也往来甚少。解放后各水司注意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并注意探索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如上海水司1956年由经理带队组织技术人员北上北京、天津、大连、沈阳、哈尔滨等水司,南下广州等水司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在内部出版《先进技术与先进经验》,1955~1956年一年多就写译了200多篇文章,有生产和科研总结,有翻译苏联和美英的论文。后来部分稿件由上海科技出版社编为8本《给水工程汇刊》。

50年代初成立的大专院校给排水专业和给排水设计院结合生产也研讨了不少专题,编写了众多论文。1964年5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委员会在上海举行的给水净化学术交流会\"共收到净水学术论文和

总结60篇,其中大部分反映了50年代科技进步的成果。

(4)供水企业加强了企业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核算

制订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比较严格地贯彻执行,使供水企业的生产管理处在正常而有秩序的状态。如上海市供水,原来基本上由英商、法商和资本家管理,解放后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和征用,漏失率由1949年的26.1%降到1954年的8.6%,利润由1950年亏损132.6万元到1956年盈利1150.1万元;经过7年努力售水成本降低一半。(5)制订了我国水质标准

1950年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水质标准,共11项,其中浊度要求小于15mg/L。1955、1956、1959年作了3次修改,项目增至17项,其中浊度要求平均小于3mg/L,最高不超过15mg/L;色度年平均小于15度,最高不超过35度。水质标准的制订为水司运行提供了依据。260、70年代——继续发展与提高时期

1980年与1960年相比,城市供水能力由1020.8万m3/d提高到2979万m3/d,年供水量由250813万m3提高到883427万m3,供水人口由4729万人增到7278.5万人,人均生活用水单耗由57L/d,提高到128L/d,增加这些供水能力,20年中有统计的11年共增加固定资产投资16.88亿元。在这个时期供水继续有较大发展。在当时资金和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挖潜改造\",\"适合国情的低造价供水设备\"和\"节约用水\"为适应供水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对净水构筑物进行了大量研究试验,研制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净

水构筑物

进行了多种斜管和斜板试验,经过实践和总结,选定了合理型式和参数;引进了机械加速澄清池,结合国情开发了水力加速澄清池;进行脉冲澄清池研究,尤其是脉冲发生器的研究;引进了虹吸滤池并研制了双阀滤池;运用并改进哈丁型滤池的思路,开发移动罩快滤池。这两种滤池后来推广较多。这类造价低、设备简单的净水构筑物的研究开发,在当时资金物资紧缺的条件下,为发展我国供水事业作出了贡献,也显示了我国科技人员研究开发的能力。

(2)开始探索微污染水的处理

上海黄浦江等部分城市水源污染加剧。上海等水司着手研究微污染水的处理。上海水司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对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及折点加氯等方法各进行规模为2万m3/d的试验。臭氧氧化及活性炭吸附因条件限制难以全面推广,遂把具有臭氧设备能力的周家渡水厂作为净水试验基地,活性炭吸附先推广活性炭净水器,折点加氯则用于一定场合。

无锡梅园水厂试验了用微滤机除藻。

(3)研究地面沉降的原因和对策

50年代后期,上海发现地面沉降,60年代初上海水司研究了地面沉降原因,认为主要是地下水开采过多地下水位下降;对策是降低开采量和回灌地下水。于是进行回灌地下水试验。1965年市政府决定以地面水替代部分地下水并以自来水回灌地下,地面沉降明显降低。为上海

及全国各地合理开采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提供了理论和实践。

(4)节约用水取得一定成果

资金和设备紧缺使供水能力增长滞后于用水发展,部分城市出现较严重的缺水或低压现象。上海、青岛、大连等地从抓工业冷却水回用开始,逐步实施计划用水。生活用水发现众多用户合用一表按人分摊水费其单耗远高于单表户,于是逐步实施按户装表。当时工业重复利用率低,生活用水基本上是众多用户合用一表,有的还实行包费制,节水措施在当时取得一定效果,对缓和供需矛盾起了一定作用并为今后节水打好基础。

(5)又投产一批新的供水工程

该时期投产的新供水工程相对较少。主要有兰州西固二期工程(28.6万m3/d),株州市第三水厂(取水50万m3/d,净水50万m3/d),阜新大凌河给水工程(17万m3/d),北京六水厂(17万m3/d),金山石化总厂给水工程及海水工程,秦山核电站大型海水取水工程(167万m3/d),杭州蓄淡水库取水工程。

(6)涌现一批科技研究成果

除了上述净水工艺和净水构筑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外,各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果,尤其以同济大学杨钦教授为首带一批研究生对管网优化和经济调度进行系统研究并在供水企业开始应用,为计算机在供水工程上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380及90年代——大发展与大提高时期

在这期间供水行业快速发展,供水能力、供水水质、供水服务、供水技术和运行管理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

1998年与1980年比较,供水能力由2979万m3/d提高到11513.8万m3/d,加上自备水源为20991.8m3/d,城市年供水量由883427万m3提高到2631115万m3,加上自备水源为4704732万m3,供水人口由7278.5万人提高到19062.21万人;供水普及率由86.5%增到95.97%;城市人均生活用水单耗由128L/d增到214L/d,加上自备水源综合用水单耗已达556.3L/d,超过不少发达国家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猛增,199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980年的51.93倍。

(1)大批供水工程投产,供需矛盾缓解

北京水源九厂、天津新开河水厂、上海长桥水厂扩建工程、成都水源六厂、……等大批现代化水厂投产,使供水能力迅速提高。

当地水源短缺或为改善原水水质使长距离引水工程增多。如天津从大黑河水库引滦入津,引水距离234km,年供水10亿m3。上海黄浦江引水工程引水500万m3/d。青岛引黄济青工程引水长达275km。北京水源九厂自密云水库引水。西安自黑河引水,大连引碧入连,正在建设的昆明八水厂将自100km外掌九岛河引水。引水方式有压力流、重力流或二者兼用,管渠材质有钢板卷管、预应力混凝土管、球墨铸铁管、隧道、钢筋混凝土方涵、明渠等。

到1998年全国城市供水能力已是最高日的1.20倍,其中87%的城市供水能力已大于高日供水量,供求矛盾基本缓解。象上海市区1998年供

水能力已达720万m3/d,加市属县区300万m3/d,总供水能力为1020万m3/d,最高日总供水量为869万m3,已成为世界上大供水量的城市。

(2)供水水质有很大提高

建设部《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对大、中城市提出比《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更高的水质目标要求。对供水能力大于100万m3/d的重要城市要求考核指标为88项,增加53项的指标值基本上和欧共体水质准则要求相同。通过几年努力,大批水司即使水源条件较差的上海、深圳等水司完成《规划》所提的水质目标要求。城市供水水质普遍有相当提高,主要大城市供水水质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为了适应水质项目增多,加强水质分析和监测要求,在直辖市和各省建立了经国家计量认证的国家级水质监测站36个。

(3)探索了一套适合我国原水条件和水质要求的净水工艺和构筑物上海、深圳等水司根据各自原水条件和建设部88项水质目标要求,研究了最佳净水工艺。除常规处理工艺外,分别对生物预处理、臭氧氧化、臭氧活性炭、活性炭吸附等工艺进行了平行比较以探求其得失。深圳水司并对几种主要生物预处理型式进行平行比较以探求其利弊。经过分析比较,除常规处理外,北京水源九厂还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昆明六厂南分厂及北京田村山水厂还采用臭氧活性炭处理。

针对我国原水中可降解有机物高的特点,生物预处理工艺已在深圳引

水工程(400万m3/d)、宁波、上海南汇、……等城市中应用,对降低原水中氨氮等可降解有机物和提高出厂水水质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在常规处理工艺,高浊水、低温低浊水处理的技术也提高到新的水平。上海长江引水工程、宝钢取水工程等工程采取蓄淡避咸方式成功地在盐水入侵河口取水,避免了长距离引水,节约了工程投资。

(4)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城市供水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中国城镇供水协会(简称中国水协)的成立,协助政府推动供水行业的发展和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80、90年代政府颁布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条例》、《城市供水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10余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为指引供水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城镇供水协会(简称中国水协)在协助政府贯彻这些政策规定以及总结交流供水行业的经验,分析供水行业的问题并研究对策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水协受建设部委托组织编制的《中国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和《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为供水的技术进步和节水发展起着深远影响。

(5)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我国于1988年参加国际自来水协会(简称国际水协,现改名为国际水协会)并派代表参加其中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组织。自参加以来,每届国际水协年会我国均派代表团参加,并组织相当的论文参加交流,其

中有2篇论文获得国际水协夏列卡姆奖。

1995年中国水协为国际水协组织了一次国际水协\"输配水管网安全供水专题研讨会\"获得很大成功,几届水协主席和秘书长参加了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另外还举办了中德给水技术研讨会等中外技术交流活动,为扩大中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做了有益工作。

各水司也较多地组团赴国外考察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6)计算机应用广泛,自动化水平提高

对外开放,运用外资和计算机等设备大幅度降价,使供水行业计算机的应用日趋广泛,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水司水费帐单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使用计算机已比较广泛。有的水司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网建模。绝大多数水司建立了调度室,能掌握管网服务压力和水厂基本运行情况,进行较合适的调度。新建水厂和部分老水厂的泵房、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均能自动运行或由调度室控制。部分水厂已可不设值班工人,在调度室控制或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自动化运行中难度较高的自动加注混凝剂和消毒剂的技术已经解决。

(7)节约用水取得显著成绩

由于政府重视,节水技术不断提高,节水措施不断完善和落实,节水工作已有一套较完整的管理办法,节约用水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1983~1995年的12年中,共节约用水193.4亿m3,工业万元产值需新水量从459m3下降到198m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20%提高到60%左右,12年内每年平均节水9亿m3,相当于减少建设5座供水能力为

50万m3/d的水厂及4座处理能力为50万m3/d的污水处理厂。(8)着手进行水厂污泥的处理以保护环境

经过小型试验和实践已掌握了带式压滤、板框过滤和离心分离等多种污泥处理技术,如100万m3/d的北京水源九厂,60万m3/d的梅林水厂等均增添了污泥处理装置。

(9)建制镇的供水设施快速发展

到1998年全国共有建制镇13922个,建设了13828个水厂,供水能力为2110.5万m3/d,供水人口为8639.6万,供水普及率为79.12%,生活用水单耗增至95.05L/d。

浅谈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浅谈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在课余时间,我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的展览。复兴之路展览的时间跨度从1840年至今,并将这段历史划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的开始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结束,用图形、照片和数据揭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历史现实。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还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和保路运动等历史重要战争和运动都有非常形象的描述,特别是战争或运动中留下的真枪真炮让我感到非常新奇,看到那些历史的证据也更能真切的体会那段历史,我感到很震撼;第二阶段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21年到1935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共第一次合作所取得各种成就;第三段是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四段是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第五段是从改革开放至今。这段历史是最贴切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最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其中杨伟穿过的宇航服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回想起“神五”成功登月,国人们热烈庆祝时的场景,的确,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引进到仿造再到自主研发,这一路是充满着艰辛与坎坷的。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考虑,毅然做出了“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决策。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诞生。为了加强对两弹事业的统一领导和决策,1962年12月14日成立了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正是由于这一英明而伟大的决策,才有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后,随即仿制成功了从苏联引进的P-2近程液体弹道导弹、“543”地空导弹、“544”海防导弹,还相继研制成功了自行设计的中近程液体弹道导弹、中高空地空导弹、岸舰和舰舰飞航导弹等,迈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步。1985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随即在1985年7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研究人造卫星的581组,将其作为1958年的头等任务,组织专家制订《发展人造卫星规划(草案)》,并开始进行人造卫星方案及其预先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还进行了探空火箭的研制与发射。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副总理等,面对当时封锁、包围和威胁的形势,亲自为国防部五院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建院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引下,中国航天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由仿制跨入了自行研制,不断战胜重重困难,自主创新,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60年代,中央作出“八年四弹”的决策。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时间内,研制成功用于“两弹结合”的增程的中近程液体弹道导弹,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四弹”的目标都已完成,不仅使我国国防实力得到了实质性增强,而且使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基本形成体系,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就业前景如何推荐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就业前景如何推荐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底蕴深厚,历史沿革系京汉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在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建校以来,地大人锲而不舍、开拓创新,用智慧与汗水,用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谱写了地大辉煌的乐章,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毗邻光谷,环境优雅宜求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下,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拥有国家4A级旅

游景区——逸夫科技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高校。学校占地面积1133496平方米,建筑面积772426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72192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56443平方米。长约380米的“地大隧道”贯通学校西、北校区,记载着上亿年历史的化石林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宇交相辉映,勾画了东校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井然有序的现代化教学楼群、窗明几净的学生公寓、设施先进的实验大楼、宽阔的林荫大道,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 目标远大,地球科学创一流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坚持突出办学特色,完善学科体系,提升办学水平,完成了从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的战略转变。全校师生把“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把“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长远目标。正是在这一远大目标的指引下,学校的各项事业正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空间广阔而深远。 师资雄厚,办学实力呈强势 学校拥有一支研教并重、实力雄厚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30人,专任教师159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148人,教授390人,副教授450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4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起飞,21小时后在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中国航天事业现状和未来

中国航天事业现状与未来 从1956年至今,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5种类型、近50颗人造地球卫星和3艘试验飞船。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有12种型号,具有发射低地球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多种轨道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截至目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8次发射;其中对外发射成功22次,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送入太空。从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6次发射成功。 从“东方红”卫星上天到“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空间技术通过空间应用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民用航天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几年,我国卫星应用蓬勃发展,民用卫星已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和导航定位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现已建立了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普查、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微重力试验、空间科学研究等卫星应用系统。 1、卫星遥感 我国有600多个单位、近万名科技人员直接从事卫星遥感研究、试验和开发应用工作,初步形成一支领域广泛、专业基本配套的卫星遥感应用队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遥感中心等单位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数据,使卫星遥感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国土资源调查与开发、农业资源规划和估产、森林草原监测和保护、环境灾害监测与评估、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迅速发展。 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数万米地物照片和其它卫星获得的地物信息,经国家经济和科研部门处理分析后,从中获取到许多用其它手段得不到或难以得到的资料,为国家进行国土规划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利用返回式遥感卫星照片,国家有关部门曾组织进行了京津唐、塔里木盆地、黄河三角洲等7个区域的资源和环境调查,各有关单位开展了其它方面的多项专题应用。实践表明,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照片具有视野宽阔、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好、清晰度高、能提供宏观和实用性强的第一手普查资料等特点,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 中国已建成能接收各类(光电型、雷达型)资源卫星数据的遥感卫星地面站。利用该站发布的数据,各部委和各省市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国土整治和规划、土地利用和普查、农作物估产、地质勘探、重大灾害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在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之际,遥感卫星地面站根据卫星获取的微波遥感资

中国地质事业十大发展

中国地质事业十大发展 一、我国首次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5 月 1 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集到实物样品的国家,证实我国海域蕴藏有丰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实现了接替能源研究和勘查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调查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东部铁矿深部勘查获重大进展 我国东部浅层地区铁矿资源日趋枯竭,找矿难度日益加大。为缓解铁矿石紧缺局面,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依靠现代勘查技术,加大深部铁矿勘查力度,在安徽庐枞地区新发现隐伏在地下 700 米左右的泥河大型铁矿,在辽宁桥头深部发现厚大铁矿体,初步预测远景资源量可达 10 亿吨。新的找矿线索不断发现,充分显示我国东部地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对于扩大已有矿山产能、直接缓解我国铁矿资源瓶颈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三、中比例尺基础地质空间数据库全面开放 2007 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 1 : 20 万、 1 : 25 万、 1 : 50 万中比例尺的中国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及中国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全面开放,提供全社会使用;中国地质调查局( https://www.doczj.com/doc/f95305632.html, )和全国地质资料馆( https://www.doczj.com/doc/f95305632.html, )网站全新改版,提供 5000 余种数字化图文地质资料及系列数据产品的在线服务。此举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公益性地质资料的开放程度,对服务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改善我国矿业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矿产资源重要国情调查全面启动 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的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专项启动,调查面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包括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铝等 28 种重要矿产,将于 2010 年完成。项目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系统分析和总结建国以来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准确掌握剩余可采储量,科学评价找矿潜力,并建立客观、真实、准确的矿产资源数据库,以满足国家层面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需要,促进地质科技进步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发展。 五、我国第一个城市地质调查项目顺利完成 我国第一个综合城市立体地质调查项目(上海城市地质调查),历经三载,宣告圆满完成,项目利用全上海市 10 万多个钻孔资料,全面查明上海空间地质结构,系统取得耕地、滩涂、水系等地球化学数据,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成果,将为上海市城市规划、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读书笔记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读书笔记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 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 中国是永远不会衰老的,中国的航天事业永远都会朝气蓬勃,受着春雨的滋润、夏阳的普照、秋风的吹拂、冬梅的飘香而健康成长。中国航天未来的路还很长,就好像一只大鹏正要展翅飞翔,她将会勇敢去闯!

总结我国航空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未来我国航空航天发展的看法

肅总结我国航空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未来我国航空航天发展的看法 膅(一)我国航空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蒀? 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袇1956 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肇1958 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芅1964 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袁1968 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蕿1970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年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袆1978 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30多年来,我国共研制发射

了15种类型、51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率达90%以上,初步形成了4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芅1979 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节1985 发射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年7月1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肇1990 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蚅1992 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中国地质学的创造者——丁文江(1)

中国地质学的创造者:丁文江 丁文江(1887-1936),生于江苏泰兴县。字在君,英文名字V.K.Ting1,笔名“宗淹”。丁文江是一位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地质学的大师,中园地质的创造者”2。 图#-#:丁文江肖像 1902年秋,丁文江东渡日本留学,但一直没能进入正式学校学习。1904年夏,丁文江由日本远渡重洋前往英国。1906年秋在剑桥大学学习。1907-1911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动物学及地质学,获双学士。在英国留学期间,丁文江广泛的接触了不同学科的科学知识,熟悉了一个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并养成了科学化的性格,这些为他以后在地质学方面作出卓越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学科基础。 1911年5月丁文江离英回国,开始了他的中国地质学创业之旅。自1912年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后,他就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 一、留学海外,奠定地质学专业基础 丁文江天资聪慧过人,刚学说话时母亲就教他识字。5岁(1892年)就入私塾读书。9岁(1896年)能够读通四书五经。11岁(1900年)作《汉高祖明太祖优劣论》,全文数千字,深得塾师赞赏。13岁(1902年)丁文江考取秀才。一篇《汉武帝通西南夷论》,博得泰兴知县龙璋赏识,收为门下弟子。 龙璋先生是丁文江的恩师,他对丁文江一生的最大造就,就是力劝丁家父兄把丁文江送到日本去留学。出国留学,这在当时是泰兴县破天荒的大事,因此丁家竭力反对。龙璋百般劝解丁家,不得不动用父母官和恩师的权力来进行劝导,同时,还请当时的名士湖南的胡子靖出面,并最终打动了丁家父兄。 1902年,丁文江15岁,随胡子靖去了日本。住在当时中国留学生的中心地带神田。由于不久就爆发了日俄战争,人们都无心读书,丁文江也没有进什么学校,倒是结识了不少中国留学生,有史久光、蔡锷、蒋百里、汤中、庄文亚等人, 1丁文江的英文名字V.K.Ting是根据上海方言拼音而成。 2王仰之编著:《丁文江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98页。

关于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史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史的调查报告 郴州市九中209班贺虹莎 【摘要】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关键词】中国航天, 飞船发展史,稳定发展. 【正文】 一、简介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008年9月25日~28日,航天员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因为有人出舱活动时,必须要有三个人协同完成。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待命,实现了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 2011年11月1日~17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中国地质发展史(短小精悍)

中国地质发展史 ——思想与知识的准备 Xueyezi 2007.8.19(七夕节) ——出自:小木虫 十八世纪后,西方工业勃兴。英国的生铁年产量,从1700年的12,000吨,上升到1840年的139万吨;而仅过四十年,到1880年即又增到775万吨。(Loverimg,T.S.,Minerals in World Affsirs 1943,附表23)英国煤的年产量,也从1700年的261.2万吨,上升为1836年的3,000万吨;1854年,即仅过十八年,便再翻了一番多,达到6,450万吨。(杨异同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条件、方法和特点》1959,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页20)包括地质学在内的矿学日益精进,1830年英国莱伊尔(Lyell,Sir Charles. 1797-1875)的《地质学原理》开始出版,地质学作为逐渐形成的基础学科,活跃在科学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此时的中国社会还沉湎於“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之中。开明一点的,也仅仅把科学视为“外夷”的“形而下”的技艺,更不知地质学为何物。尽管开采了几千年的矿产,但并未弄清这些矿产是怎样形成的,还认为地下有“龙脉”,怕犯“风水”,不用说不敢在皇帝的陵墓附近开矿,就是一般老百姓的坟墓也得让它三分。以至曾纪泽(1839-1890)有“吾华开矿较西人为难者,厥有二端:一曰股本难集;一曰风水难避”之叹。(1889年12月29日致盛宣怀函1984,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盛宣怀档案之四》页8)曾纪泽曾出使欧洲八年,通英语,懂一些科学,所以有此感慨。 西方的地学思想与知识,在明末清初通过传教士开始传入中国,带来了那个时代西方对地球的新认识,如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大地是球形乃至地球是绕日运行之类。中国人以惯用的“此乃中国古已有之”的态度接受了下来。但当时地质学作为一门科学在西方也尚未确立,称得上属於地质学范围的知识,传来的不多,有的还杂有谬误,如1659年来华的比利时籍耶稣会教士南怀仁(V erbist,Ferdinadus 1623-1688)在所著《坤舆图说》中介绍维苏威火山时,说它“昼夜出火,爆石弹射他方,至百里外”现象是描述出来了,但其实这不是燃烧生成的火,原因他就没讲清;接着说:“后移一圣人遗蜕至本国,其害遂息。”还说罗马南边所产铁矿挖尽后,二十五年又会再生等等,更是信口开河了。但就这本书总体来看,书中对地球的重力,大气圈,地下水和地面水的关系,侵蚀作用和地震成因等等,都从科学的角度有所介绍,并已有了地层构造的模糊概念,反映了地质学在孕育时期所达到的水平。(南怀仁,《坤舆图说》大东书局据道光二十一年木刻本影印《指海》第十二集)可是此后由於清廷闭关锁国,特别是雍正(1723-1735)时放逐传教士,致使译事中断百馀年,而此时在欧洲正是地质学兴起的“英雄时代”。中国社会对此一无所知,直到大门被迫打开,情况才有了变化。 地质科学的传入中国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此时地质学在西方也是新兴的学科。 1853-1854年,英国教会在上海举办的兼有翻译印刷出版功能的“墨海馆”,出版了一本用中文编写的《地理全志》。从现已找到的历史材料来看,它是第一部比较全面介绍地球科学知识的中文书。据李鄂荣查证,在中文中“地质”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是本书首先使用,日文中的“地质”一词,也可能即源出於此。(李鄂荣:“地质”一词何时出现於我国文献1986,地质学史论丛(一)页100-108)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十一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一九六0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一九六0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一九七0年或一九七一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 一九六五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一九六五至一九七二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 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 一九六五年十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 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 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一九六七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1)

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对我学习马克思注意的启发 新华网报道:前不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完成了风云四号卫星UHF 天线展开机构初样振动试验,考核了天线展开机构在卫星发射振动环境下的承受能力,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目前,风云四号正在进行整星电测试,为整星后续正样研制奠定了基础。中国的用它骄傲的航天科技成绩告诉世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不仅达到了量的积累要求,更创造出很大程度的质的飞跃!” 打开手机了解国家的航天史,感慨技术的进步与成长,对于女航天员的飞天更是赞叹!正是因为有了对真理世界的不懈探索,才有了我们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可谓是“追求追求世界本质,提高生命质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1月7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标志着绕月探测的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具备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能力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一定成果。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有巨大前途,有强大的生命力。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中国航天事业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逐步积累经验实力,达到一定高度。嫦娥三号成功发射。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科学家的努力和付出功不可没。人类充满信心,对外太空充满无限的期许和向往。对地球的 发展是上升曲折的运动。世界的发展需要人类发挥源源不断的能动性。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携带中国第一辆月球车,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关键科技技术实现了这个巨大突破。 观看了嫦娥三号升空的3D视频,视频制作精细,画面清晰。看到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我心中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这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科技事业。人们的认知是不断发展的。从地球遥望月球,我们用肉眼观察到月球表面皎洁光滑,通过望远镜观测,我们看到了月球表面是坑坑洼洼的,人类首次踏上月球时,阿姆斯特朗真实目睹月球表面布满坑坑洼洼的环形山。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科学家夜以继日搞科研、做实验、模拟月球环境、不断突破瓶颈、脚踏实地迈向成功。他们内心承载着广大人民的殷切希望,他们内心充满动力,国家和人民给予他们饱满的信任和期望。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他们勇于创新,创造出一辆堪称完美的月球车。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类对月球情有独钟,对月球充满美妙的遐想科学家发明月球车,改进月球车的各个部位,让其发挥关键作用。月球车到达月球表面, 证实这 我们对月球的认识会更加深入透彻,我们的疑问将逐步得到解决。实践出真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十大标兵社团介绍

一、武术协会 武术协会成立于2004年,蝉联多届“标兵社团”荣誉称号,为全校同学奉献出众多精彩的武术表演,深受广大同学喜爱。 训练版块:武术套路,散打,双截棍,女子防身术。 只要你对中华武术充满了热爱,只要你对传统文化的明天充满了希望。那么——零基础学习武术,武术协会给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武协风采 二、自行车协会 车协全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行车协会。车协以“团结、健身、参与、进步”为宗旨,倡导“深入社会、融于自然、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精神。以自行车运动为载体,通过进行体育比赛、社会实践和拓展运动等活动,为会员提供一个实践与锻炼的平台,锤炼会员“奋进、挑战、超越”的品质,达到“学习、服务、锻炼、成长”的目的。协会成立十一年多以来,本着“以人为本,立足地大,服务校园,心系天下,关注国计民生”的发展方针,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和实践着每一个车协人的理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所谓一车一人一世界,一心一意一天堂,完成了“北上延安、北京、三门峡、漠河,南下深圳、三亚、南宁、昆明,东抵上海,青岛、厦门,西征西安、兰州后转赴青藏高原直抵拉萨的艰难历程,总行程30,000多公里,遍布中国21省市,成为我国中南地区高校中自行车运动类社团的佼佼者! “地大车协犹如一辆自行车。单车是只有在前进中才能走的稳,并且是前进的越快也就越稳,一旦停下来,就要倒了。”这句话虽然不准确地理解了车协,

却真实的反映了协会的社团活动之多,除寒暑假大型远征活动外,社团又先后开辟了“七大高校,汉口江滩,武汉—龙泉山,武汉 --黄冈、鄂州,武汉--纸坊,武汉--木兰山,武汉--赤壁”等多条周末短途拉练线路,以及“武汉--九江(庐山),武汉--岳阳,武汉--三峡,武汉—长沙”四条中远程骑行路线,并辅助以日常的训练和市区内的骑行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协会会员的课余生活,并充分的锻炼了大家的体质和意志力,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亲身参与到了解社会,以行看社会,一步步去发现,去了解。这里是爱好运动,爱好骑行,爱好征途的人们良好的选择。 车协风采 三、校报大学生记者团 校报大学生记者团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党委宣传部。26年来,学生记者深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挖掘反映广大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以锐利的眼光透视时弊,以强烈的责任感提出建议。成立至今,日渐壮大,现设有新闻部、摄影部、文学部和新媒体中心四个部门,拥有近一百名团员。 记者团一直坚持“走出去”的理念,现为湖北省高校传媒协会荣誉会员,常常与校外媒体尤其是武汉市的各大媒体交流。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学生记者在《光明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和《地质勘查导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20余篇,《中国地质大学报》发表文章140余篇。大量稿件被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等多家门户网站转载。 从单纯在校内采编到迈向校外与国家级、省市级报刊建立联系并发表作品,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是一个底子薄、人口多、工业基础差的发展中国家,因而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同年代,始终根据国家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选择有限目标,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和壮大的策略。我们首先发展了进入空间的能力,随后发展了空间应用的能力,在国家经济实力壮大之后,开始发展载人航天的能力。现在我们正在发展深空探测的能力。经过5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和配套能力。实践证明,我们走过的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之路。 1. 进入空间的能力 开展航天活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进入空间的能力。因此, 中国航天事业的早期活动集中在火箭技术的开发研制上。1970年,我们在中程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首枚液体运载火箭长征1号,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中国开展航天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以后的30多年中,长征火箭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运载能力和可靠性不断提髙。1981年,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1984年突破了低温发动机技术,成功地将通信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80年代末,掌握了运载火箭捆绑技术,1990年长征2号6捆绑火箭首发成功,为中国的大型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打下了基础。 90年代,长征运载火箭的可靠性获得了极大提高,从1996年10月至今,已经连续进行了59次成功的发射,将载人飞船和各种卫星送入不同轨道。 2007年7月初,长征火箭刚刚完成了第101次成功发射。目前,长征运载火箭己形成了谱系,具备了9.5吨的近地轨道、5.5吨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以满足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各类有效载荷的需要。 2、空间应用的能力 当火箭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之后,我们正式启动了卫星研制计划,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于1970年4月发射成功。此后,我们在通信、遥感、导航定位和科学实验卫星四个领域,逐步形成了广播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海洋卫星、导航卫星、科学实验卫星等7个卫星系列。至今,我们研制并发射了 80多颗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有28颗卫星。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13亿人口,发展广播通信卫星是造福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1984年,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发射成功,开辟了中国卫星通信事业的新时代。此后,发展了东方红2号甲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通信广播卫星。近期成功开发的东方红4号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设计寿命15年,输出功率10.5千瓦,适用于大容星通信广播、电视直播等,将满足中国卫星通信的需要。目前我们利用这一平台已研制并发射了鑫诺2号直播卫星、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并正在为委内瑞拉制造新的通信卫星。

中国地质发展史——思想与知识的准备

中国地质发展史 ——思想与知识的准备十八世纪后,西方工业勃兴。英国的生铁年产量,从1700年的12,000吨,上升到1840年的139万吨;而仅过四十年,到1880年即又增到775万吨。(Loverimg,T.S., Minerals in World Affsirs 1943,附表23)英国煤的年产量,也从1700年的261.2万吨,上升为1836年的3,000万吨;1854年,即仅过十八年,便再翻了一番多,达到6,450万吨。(杨异同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条件、方法和特点》1959,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页20)包括地质学在内的矿学日益精进,1830年英国莱伊尔(Lyell,Sir Charles. 1797-1875)的《地质学原理》开始出版,地质学作为逐渐形成的基础学科,活跃在科学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此时的中国社会还沉湎於“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之中。开明一点的,也仅仅把科学视为“外夷”的“形而下”的技艺,更不知地质学为何物。尽管开采了几千年的矿产,但并未弄清这些矿产是怎样形成的,还认为地下有“龙脉”,怕犯“风水”,不用说不敢在皇帝的陵墓附近开矿,就是一般老百姓的坟墓也得让它三分。以至曾纪泽(1839-1890)有“吾华开矿较西人为难者,厥有二端:一曰股本难集;一曰风水难避”之叹。(1889年12月29日致盛宣怀函1984,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盛宣怀档案之四》页8)曾纪泽曾出使欧洲八年,通英语,懂一些科学,所以有此感慨。 西方的地学思想与知识,在明末清初通过传教士开始传入中国,带来了那个时代西方对地球的新认识,如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大地是球形乃至地球是绕日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十一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一九六○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一九六○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一九七○年或一九七一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