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3 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4.3 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的

会计处理

原材料的日常核算方法

实际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账户设置

外购材料

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日常收发核算。特点

从材料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全部按实际成本计价、登记。

设置“原材料”账户

借方登记入库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期末借方余额为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设置“在途物资”账户

借方登记已付款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已验收入库的各种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期末借方余额为各种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设置“应付账款”账户

贷方登记应付未付的货款

借方登记已支付的货款

期末贷方余额为应付未付的货款

实际成本法下外购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情形一:单货同到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例5-5】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5月6日,甲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原材料已如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

贷:银行存款117 000

情形二:单到货未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贷: 银行存款

【例5-6】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5月16日,甲公司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3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1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到,货款已于当日支付,但材料尚未运到。5月21日材料到达企业并验收入库。

2017年5月16日,甲公司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时

借:在途物资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银行存款35 100 2017年5月21日,上述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30 000贷:在途物质30 000

情形三:货到单未到

借:原材料

贷: 应付账款

【例5-7】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6月20日,甲公司采购一批材料10吨,已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未支付货款。月底,结算凭证仍未到达。该材料合同单价为5000元/吨。7月6日,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结算单据到达,发票上列明的材料价款为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5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付讫。

2017年6月30日,对已入库材料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50 000

贷:应付账款50 000 2017年7月1日,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50 000

贷:应付账款50 000 2017年7月6日,有关单据到达时

借:原材料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贷:银行存款58 500

实际成本法下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用的,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耗用的,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各车间一般耗用的,计入“制造费用”账户;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的,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企业固定资产建造工程耗用的,计入“在建工程”账户;

企业销售的材料,计入“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原材料实际成本法核算练习

原材料实际成本法核算习题 某工业企业材料的日常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该企业发生以下业务,要求:根据业务,逐项编制会计分录。 1、从本地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40,000元,增值税额 6,8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支付。 借:原材料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6,800 贷:银行存款46,800 2、从外地采购原材料一批,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已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 款为20,000元,增值税额3,400元,货款已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3,400 贷:银行存款23,400 3、上述在途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20,000 贷:在途物资20,000 4、从外地购入原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暂估 价25,000元。 月末: 借:原材料2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25,000 下月初: 借:原材料2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25,000 5、收到上述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26,000元及增值税4,420元。

借:原材料2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4,420 贷:银行存款30,420 6、从外地购进原材料一批,价款35,000元,增值税额5,950元,供应单位代垫运 杂费1,000元,签发一张1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41,950元,结算原材料价款和运杂费,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3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5,950 贷:应付票据41,950 7、根据合同规定,预付材料款50,000元 借:预付账款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8、上述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材料价款80,000元, 增值税额13,600元,补付余款43,600元。 借:原材料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3,600 贷:预付账款93,600 借:预付账款43,600 贷:银行存款43,600 课后练习: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09年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买甲材料,货款总额11,700元,其中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购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区别及材料成本差异计算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账户使用的不同:实际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科目,计划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科目,同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计入成本费用时,实际成本可以直接转入,但是计划成本法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入,然后将“材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去。 账务处理: (1)实际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等 贷:在途物资 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实际成本法: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实际成本) (2)计划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贷:材料采购 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关键点,未入库的不算)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属于资产类) 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 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应计入贷方。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应计入借方。材料成本差异转出差异,不管超支还是节约差异都从贷方转出,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差异用红字,当然也可以节约差异从借方转出,会计慎用红字,但红字结转的方法还是存在的。看情况,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科目,也就是双重性质。采购成本大于目录价时,材料成本差异就在借方,反之,则在贷方。“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它又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科目,当它反映超支差异时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这时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调整账户;如果它反映的是节约差异,这时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备抵调整科目了。 1.支付货款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2.验收入库并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1)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2)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金额(+超支差异;-节约差异) 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或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3.发出存货并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2)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计划成本法习题答案

【单选】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万元;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570 C 答案:B

解析: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45-85)/(250+550)*100%= -5%,则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为600*-5%= -30万元,则当月生产车间领用的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0-30=570万元。 【单选】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万元。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答案:A

解析:[20+(110-120)]/(80+120)×100=5(超支) 某企业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元/千克、月末一次结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根据以下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5日从A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480千克,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 000元,增值税8 500元,货款通过银行支付,材料未入库。 (2)6日预付B公司10 000元,用于购买原材料。 (3)10日从B公司购入的原材料160千克已运到并验收入库,同时收到的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5 000元,增值税2 550元,用银行存款补足货款。 (4) 20日从C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600千克,专用发票价款60 000元,增值税10 200元,款已支付,但材料未到。(5)25日,上述(1)中从A公司购入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购进核算

一、课题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购进的核算 二、计划学时1课时 三、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中专二年级学生,已完成了《企业会计》课程的存货的计量,为 本章课程奠定了一定得基础。 四、教学内容分析“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是中职二年级教材《企业财务会计》的内容, 由于支付方式的不同,原材料入库时间与付款时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会 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本章讲授在成本法下,原材料购进的会计处理。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熟悉原材料购进的流程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师对章节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对原材料采购流程及会计核算的知识进一步的认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及解决措施1.教学重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购进的流程及会计处理。 2.教学难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购进-月末暂估入账 3.解决措施:针对难点知识,设置例题,巩固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二、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什么时候用“原材料”科目,什么时候用“在途物资”科目? 教师提问:货款用银行存款支付与开出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是一样 回顾上节课“存货的计量”,其中原材料也是属于存货,复习原材料的概念,以及其入账价值,为本节课打好基础。 回顾上节课知识的时候,承上启下,引入本次课程内容。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购进的核算 一、实际成本法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原材料的收入和发出都要按实际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账和明细账也都要按实际成本进行登记。 二、设置账户 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设置的会计科目主要包括“原材料”、“在途物资”等,本环节分别讲述两个账户借贷方的核算内容。

材料成本入库有两种方式: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材料成本入库有两种方式: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一、实际成本法:15日,甲公司从恒通企业购入AB两种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A材料的价款为5000元,材料的价款为5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另对方代垫运杂费560元,其中运费500元,材料尚未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材料采购费用按照购买价格分配,请编制会计分录及计算材料采购费用分配率 答案: 借:在途物资--A 5000 --B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700 贷:应付帐款 11700 运费的分配率=(500*93%+60)/10000=0.0525 A分配=0.0525*5000=262.5 B分配=0.0525*5000=262.5 借:在途物资 --A 262.5 --B 262.5 贷:应付帐款 525 借:原材料--A 5262.5 --B 5262.5 贷:在途物资--A 5262.5 --B 5262.5 二、计划成本法的会计核算程序

1.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1)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差异+本月新增差异)÷(月初计划成本+本月新增计划成本) 2.超支用正号,节约用负号。 材料成本差异的测算经常以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或材料成本差异的期末余额为测试点。 【例1】A企业2009年6月1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4 000元,“原材料”科目余额为250 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475 000元(不考虑增值税),计划成本425 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100 000元,则该企业2001年6月30日原材料存货实际成本为()。 A.621 000元 B.614 185元 C.577 400元 D.575 000元 答案: 会计分录:1、购入原料借:材料采购 475000 贷:应付帐款 475000

计划成本法例题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核算例题: 资料:1.某企业属一般纳税企业,2008年9月份有关会计账户期初余额如下:原材料账户:168000元;低值易耗品账户;46800元;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余8600元;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账户:借余184元。 2.本月发生采购业务如下: (1)购入原材料一批,买价90000元,增值税15300元;运输费4000元、装卸费80元,共计款项109380元,采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92000元) (2)购入低值易耗品一批,买价12800元,增值税2176元;运输费800元,共计款项15776元,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签发并承兑为期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交供货方。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15600元) 3.本月末已根据领发料单汇总发出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如下表:

要求:1、根据资料2作购入存货的会计分录; 2.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和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列式计算)3.计算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发出材料汇总表”中) 4.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法例题答案: 1.(1)借:材料采购——原材料93800 [90 000+80+40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580(15300+280) 贷:银行存款 109380 借:原材料 92000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 1800 贷;材料采购 93800(实际成本) (2)借:材料采购——低耗品13544 [12800+8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32(2176+56) 贷:应付票据 15776 借:低值易耗品 15600(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低耗品 13544(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低耗品成本差异 2056 2.计算成本差异率: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8600+1800)÷(168000+92000)×100%=4% 低耗品成本差异率=[184+(—2056)]÷(46800+15600)×100%=—3% 3.计算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案例

实训三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案例 一、实训目的 1.重点掌握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和成本差异额的结转; 2.掌握企业在计划成本下,原材料入库和发出的核算,月末结转原材料实际成本; 二、实训资料 资料一: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10年4月初有关账户余额如下: “材料采购”科目余额:218万元; “原材料”科目余额:98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20万元(贷方余额); 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5万元。材料验收入库时,材料成本差异即时结转。本月发生下列有关业务: (1)5日购进材料100公斤,价款50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运杂费5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 借:原材料 5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85 贷:银行存款 590 借:原材料 500 材料成本差异 5 贷:材料采购 505

(2)10日购进材料一批,账单已到,价款300万元,增值税为51万元,签发并承兑商业汇票,票面金额351万元,材料尚未到达。 借:材料采购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51 贷:应付票据351 (3)15日,购入材料60公斤,已验收入库,当日未收到结算凭证。借:原材料 300 贷:应付账款 300 (4)20日,月初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共计44公斤,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借:原材料220 贷:预付账款220 (5)30日,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共领用320公斤,其中产品生产耗用220公斤,车间一般耗用100公斤。 借:生产成本 1100 制造费用 500 贷:原材料 6100 (6)30日,本月15日购入60公斤材料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计划成本暂估料款入账。 借: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采购业务按实际成本法的核算习题

材料采购业务按实际成本法的核算 一、单选题 1.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登记的均为()。 A.材料的实际成本 B.材料的计划成本 C.材料的估计成本 D.材料的重置 成本 2.企业可采用直接计入方式计入相应材料的采购成本的内容有()。 A.材料的买价和市内运杂费 B.材料的买价和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采购费用 C.材料的买价和不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采购费用 D.材料的买价和材料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3.“应付票据”账户属于企业的()。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二、多选题 1.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经济业务内容主要有()。 A.从供应单位购进各种材料物资 B.支付材料的买价和各种采购费用 C.办理材料的验收入库手续 D.办理材料的领用手续 E.计算材料采购成本 2.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A.买价 B.运输费 C.包装费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3.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下类型的企业,其特点是()。 A.规模比较大 B.规模比较小 C.材料收发业务比较频繁 D.材料收发业务不很频繁 E.材料品种比较多 4.材料采购成本计算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A.确定一定品种或类别的材料作为计算对象 B.归集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C.分配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D.计算并确定各种材料采购的总成本 E.计算并确定各种材料采购的单位成本 三、业务题。目的:练习实际成本法下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资料:A公司7月份发生下列物资采购业务: 1.购入甲材料6 000千克,单价8元,增值税税率17%,价税款未付。 2.用银行存款2 722元支付上述甲材料外地运杂费。 3.购入乙材料 7 200千克,单价10元,增值税税率17%,价税款均通过银行付清。 4.购进丙材料2 800千克,含税单价9.36元,丁材料10 000千克,含税单价5.85元,税率17%,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 5.供应单位代垫乙、丙、丁材料外地运费共3300元(共同性运杂费按采购重量分配)。 6.用银行存款10000元预付订购材料款。 7.以前月份已预付款100 000元的A材料本月到货,并验收入库,价税款合计117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用银行存款补付尾款。 8.本月购入的甲、乙、丙、丁材料均已验收入库,结转其成本。

完整版原材料实际成本法核算练习

原材料实际成本法核算习题某工业企业材料的日常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该企业发生以下业务,要求:根据业务,逐项编制会计分录。 1、从本地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40,000 元,增值税额 6,8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支付。 借:原材料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6,800 贷:银行存款46,800 2、从外地采购原材料一批,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已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 款为20,000 元,增值税额3,400元,货款已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 3、上述在途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20,000 贷:在途物资20,000 4、从外地购入原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暂估 价25,000 元。 月末: 借:原材料2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25,000 下月初: 借:原材料2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25,000

5、收到上述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26,000元及增值税4,420 元。 借:原材料2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4,420 贷:银行存款30,420 6、从外地购进原材料一批,价款35,000 元,增值税额5,950 元,供应单位代垫运 杂费1,000 元,签发一张 1 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41,950 元,结算原材料价款和运杂费,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3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5,950 贷:应付票据41,950 7、根据合同规定,预付材料款50,000 元 借:预付账款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8、上述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材料价款80,000 元, 增值税额13,600 元,补付余款43,600 元。 借:原材料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3,600 贷:预付账款 93,600 借:预付账款 43,600 贷:银行存款43,600 课后练习: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09年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